CN114321110A -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21110A CN114321110A CN202011040083.9A CN202011040083A CN114321110A CN 114321110 A CN114321110 A CN 114321110A CN 202011040083 A CN202011040083 A CN 202011040083A CN 114321110 A CN114321110 A CN 1143211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device
- inner cavity
- outer sleeve
- sleeve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包括:外套,设有内腔,内腔沿外套的延伸方向贯通外套;柱体,贯穿内腔;滚动体,设于内腔内,沿滚动体的径向,滚动体的表面能够与内腔的内表面和柱体的外表面抵接,内腔的内表面和柱体的外表面呈非平行关系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组合使用带有内腔的外套、设于内腔的滚动体和贯穿内腔的柱体,不仅使得整个锁紧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体积小、免维修、受力均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而能够通过操作滚动体,使得柱体能够解锁和自动锁紧,实现对柱体的准确定位和锁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医疗设备中,为了进行高效的手术和治疗,需要依靠诸多的医疗操作平台,各个操作部件可移动的设置在医疗操作平台上,有序可靠的实现协同工作。为了能够使得各部件可靠稳定的保持在某一合理的位置,往往需要在医疗操作平台上设置锁紧装置来锁定各部件。
但是,传统的锁紧装置多以螺母为锁紧部件,为了确保锁紧的可靠性,只有增加螺母的旋紧力,这样即增加了拆装难度,又增加了螺纹的轴面损伤,在螺母和螺纹轴出现损伤时还会出现卡死的问题,进而使得部件卡死,无法操作,给手术和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同时,传统的锁紧器械使用耗费时间,为了实现位置的有效限定,需要调部件长度,降低误差,部分需多人合作,操作复杂。
因此,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且具有较好自锁能力的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操作平台的锁紧部件会出现卡死、耗费时间、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包括:外套,设有内腔,内腔沿外套的延伸方向贯通外套;柱体,贯穿内腔;滚动体,设于内腔内,沿滚动体的径向,滚动体的表面能够与内腔的内表面和柱体的外表面抵接,其中,内腔的内表面和柱体的外表面呈非平行关系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组合使用带有内腔的外套、设于内腔的滚动体和贯穿内腔的柱体,不仅使得整个锁紧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体积小、免维修、受力均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而能够通过操作滚动体,使得柱体能够解锁和自动锁紧,实现对柱体的准确定位和锁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锁紧装置还包括内套,内套设于柱体,且至少部分设于内腔内,可沿延伸方向与外套相对运动,内套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滚动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一状态下,内套沿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带动滚动体与内腔的内表面分离,在第二状态下,内套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与内腔的内表面抵接,实现单向线性自锁;
内套位于内腔外部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和外套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使得内套沿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与内腔的内表面抵接,其中,
在第一状态下,弹性件被压缩,使得内套能够沿第一方向带动滚动体与内腔的内表面分离,在第二状态下,弹性件复位,使得内套能够沿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与内腔的内表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滚动体为滚珠或者滚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滚动体沿内套的周向均匀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延伸方向上,外套的两端均设有内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医疗操作平台,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锁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医疗操作平台还包括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设于第一锁紧装置中柱体的端部,第一锁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与第二锁紧装置的外套连接,第二锁紧装置的柱体沿第三方向设置,第二锁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上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锁紧装置的外套设于第一导向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医疗操作平台还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括导向杆,导向杆沿第四方向设置,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外套通过第一导向孔安装于导向杆上,从而在导向杆的引导下沿第四方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医疗操作平台还包括第二操作部,设于第一支撑部上,第二操作部上设有第三锁紧装置,第三锁紧装置的外套与第二操作部固定连接,第三锁紧装置的柱体与导向杆平行设置,第三锁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操作部上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柱体的两端与导向杆两端通过安装部相连接,至少一个安装部上设有第三操作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医疗操作平台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沿第五方向设置,第一支撑部通过第四锁紧装置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第四锁紧装置的外套与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第四锁紧装置的柱体与第二支撑部为一体结构,第四锁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第五方向,第二支撑部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每个第一支撑部均通过第四锁紧装置与第二支撑部连接,沿第一支撑部的延伸方向,每个第一支撑部上均设有两个第一锁紧装置,每个第一锁紧装置的柱体上均设有第一操作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部分,与第四锁紧装置的外套固定连接;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成钝角设置;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成钝角设置,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上均设有一个第一锁紧装置,每个第一锁紧装置的柱体上均设有第一操作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支撑部上还设有第五锁紧装置,第五锁紧装置的柱体沿第六方向设置,第五锁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医疗操作平台为腹壁牵开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操作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疗操作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疗操作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1,包括:外套10,设有内腔100,内腔100沿外套10的延伸方向(如图1-7中X方向所示)贯通外套10;柱体14,贯穿内腔100;滚动体12,设于内腔100内,沿滚动体12的径向,滚动体12的表面能够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和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其中,内腔100的内表面和柱体14的外表面呈非平行关系设置。
也就是说,锁紧装置1主要由外套10、柱体14和设于外套10内腔100中的滚动体12组成,其中,内腔100贯穿外套10,滚动体12设置在内腔100内,柱体14贯穿内腔100,也即,外套10套设于柱体14上,沿外套10的延伸方向,外套10和柱体14能够相对运动。
同时,沿滚动体12的径向,滚动体12的表面能够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和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其中,内腔100的内表面和柱体14的外表面呈非平行关系设置。也即,滚动体12能够在柱体14的带动下滚动和沿外套10的延伸方向运动,其中,由于内腔100的内表面和柱体14的外表面呈非平行关系设置,在滚动体12运动的过程中,滚动体12的表面会在部分阶段同时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和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部分阶段只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或者柱体14的外表面中之一抵接。
当滚动体12的表面同时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和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时,会使得滚动体12原来已经与柱体14抵接的部分会抵接的更紧,从而使得柱体14在第二方向上无法运动,实现对柱体14的单向锁紧。当滚动体12的表面只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或者柱体14的外表面中之一抵接时,会使得滚动体12与柱体14抵接的一侧放松,柱体14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持续运动而不会受到限制。
具体的,参见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套10的内腔100至少部分为锥形孔,也即,沿外套10的延伸方向,内腔100的内径逐渐增大。柱体14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滚动体12设置在内腔100的锥形孔与柱体14的外表面组成的空间内,通过推动或者拉动柱体14,能够使得滚动体12锁紧或者放柱体14。
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腔的内表面和柱体的外表面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如内腔的内表面可以为弧形面等结构,柱体的外表面可以为锥形面等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确保两者之间呈非平行关系设置,可以使得滚动体在滚动体的运动过程中放松和锁紧柱体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组合使用带有内腔的外套、设于内腔的滚动体和贯穿内腔的柱体,不仅使得整个锁紧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体积小、免维修、受力均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而能够通过操作滚动体,使得柱体能够解锁和自动锁紧,实现对柱体的准确定位和锁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参见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1还包括内套11,内套11设于柱体14,且至少部分设于内腔100内,可沿延伸方向与外套10相对运动,内套11设有安装孔112,用于安装滚动体12。具体的,滚动体12可转动的设置设于内套11上的安装孔112内,滚动体12的一侧能够伸入内套11的内孔110内,与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另一侧能够伸入内腔100,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由于在第一方向(如图1-7中X1方向所示)上,内腔100的内径逐渐增大,因此,在第一状态下,内套11沿第一方向带动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分离。
也即,沿第一方向推动内套11或者柱体14时,内套11或者柱体14能够带动滚动体12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滚动体12和内腔100的内表面101相抵接的一侧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分离,进而使得滚动体12与柱体14抵接的一侧放松,因此,柱体14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持续运动而不会受到限制。
相反地,在第二方向(如图1-7中X2方向所示)上,内腔100的内径逐渐减小,因此,在第二状态下,内套1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也即,沿第二方向推动内套11或者柱体14时,内套11或者柱体14能够带动滚动体12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得滚动体12和内腔100的内表面101相分离的一侧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在内腔100的内表面101作用下,会使得滚动体12原来已经与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的部分会抵接的更紧,从而使得柱体14在第二方向上无法运动,实现对柱体14的单向锁紧,从而实现单向线性自锁。
当柱体14在第二方向上运动时,可以沿第一方向推动内套11,内套11能够带动滚动体12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滚动体12和内腔100的内表面101相抵接的一侧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分离,进而使得滚动体12与柱体14抵接的一侧放松,从而可以使得柱体14能够沿着第二方向持续运动而不会受到限制,实现对柱体14的解锁。在需要时,只需沿第二方向推动内套11,便可以对柱体14进行锁紧,能够实现对柱体14的准确定位和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滚动体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在内套带动下与内腔的内表面抵接或者分离,从而实现对柱体的锁紧和放松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1-7所示,在本发明中,滚动体12为滚珠或者滚针。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滚动体12为滚珠,内腔100为锥形圆孔,内套11的安装孔112也为圆形孔,滚珠沿内套11的周向(如图2中T方向所示)均匀设置,沿滚珠的径向,滚珠的一侧能够伸入内套11的内孔110,与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另一侧能够伸入内腔100,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通过将滚动体12设置为滚珠,便于操作,能够很好的在内套11的带动下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或者分离,进而实现对柱体14的锁紧或者放松,从而实现单向线性自锁。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4-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滚动体12为滚针,内腔100为带有锥度的矩形孔,内套11的内孔110也为矩形孔,用于安装横截面为矩形的柱体14,滚针沿内套11的周向均匀设置,沿滚针的径向,滚针的一侧能够伸入内套11的内孔110,与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另一侧能够伸入内腔100,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通过将滚动体12设置为滚针,便于操作,能够很好的在内套11的带动下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或者分离,进而实现对柱体14的锁紧或者放松。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套的内腔、内套的内孔也可以为其他的多边形结构,如六边形、五边形等,同时,为了能够与内套的内孔进行匹配和安装,柱体的横截面也可以对应的为六边形、五边形等形状,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确保滚动体在外套的带动下能够有效地锁紧或者放松柱体即可。
参见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套11位于内腔100外部的一端设有挡板111,挡板111和外套10之间设有弹性件13,弹性件13用于使得内套11沿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操作的情况下,弹性件13由于自身存在的弹性恢复力能够使得内套11带动滚动体12与外套10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滚动体12在内套11的带动下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实现对柱体14的自动锁紧,使得柱体14在第二方向上的无法运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下,通过外力作用在挡板111上,使得弹性件13被压缩(如手动压缩),也即,在外力作用下使得外套10和内套11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运动,进而使得内套11沿第一方向带动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分离,滚动体12与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的一侧放松,从而可以使得柱体14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持续运动而不会受到限制,实现对柱体14的解锁。
在需要时,只需放松挡板111使得弹性件13复位,进入第二状态,使得内套11能够沿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也即,使得弹性件13推动内套11沿第二方向带动滚动体12运动,使得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便可以对柱体14进行锁紧,能够实现对柱体14的准确定位和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弹性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选择。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为弹簧,外套10上设有用于与弹性件13抵接的凹槽103。也即,弹性件13套设在内套11上,位于挡板111和外套10之间,在被压缩放松后,能够依靠自弹性恢复力带动内套11以及滚动体12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得滚动体12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抵接,从而实现在第二方向上对柱体14的锁紧。
为了能够更好的限定和安装弹性件13,参见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套10上设有用于与弹性件13抵接的凹槽103,也即,弹性件13的一端伸入凹槽103内,能够很好的限定弹性件13的端部,避免出现弹性件13端部打滑的现象,同时,也便于弹性件13安装。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深度的凹槽103,实现不同长度和尺寸的弹性件13的安装,便于更换和使用。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外套上设置的内套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确保锁紧装置能够实现自锁即可。参见图1-5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只在外套10的一端设有内套11,能够实现单向自锁。参见图6-7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在延伸方向上,外套10的两端均设有内套11。具体的,两个内套11至少部分伸入外套的内腔100,外套10的内腔100两端为相对设置的锥形孔,也即,朝向内腔100的内部,内腔100的内径逐渐增大。内腔100内设有弹性件13,弹性件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内套11伸入内腔100的端部抵接。
在自然状态下,弹性件13的两端分别推动两个内套11向外侧运动,使得设置在内套11上的滚动体12的表面分别与内腔100的内表面101和柱体14的外表面抵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锁紧柱体14,确保在自然状态下,柱体14在两个方向上都能够被锁紧,不会出现滑动或者窜动的情况。
需要在沿某一方向操作柱体14时,可以操作对应侧的内套11,使得对应侧的内套11带动滚动体12朝向内腔100内部运动,从而在该方向上解锁柱体14,使得柱体14能单向运动,在相反方向上被另一侧的内套11锁紧,无法运动,实现单向自锁。在同时操作两端内套11时,使得两端内套11带动滚动体12朝向内腔100的内部运动,也即两侧同时对柱体14实现解锁,可以使得柱体14在两个方向都能够持续顺畅的运动。通过在外套10两端都设置带有滚动体12的内套11,不仅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同时锁紧柱体14,同时也增加了对锁紧装置的操作方式,能够在解锁、单向自锁、双向锁紧的操作方式间转换,更便于使用。
参见图8-10并结合图1-7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医疗操作平台2,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锁紧装置1。
进一步地,参见图8并结合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医疗操作平台2还包括第一操作部01,第一操作部01设于第一锁紧装置20中柱体200的端部,第一锁紧装置20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1。
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锁紧装置20上柱体200的端部设置第一操作部01,使得第一锁紧装置20成为能在医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操作平台2,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和调整,通过在柱体200的端部设置第一操作部01,在无外力操作时,第一锁紧装置20能够实现单向自锁,避免柱体200端部的第一操作部01在使用或者放置时出现滑动或者坠落。在外力操作第一锁紧装置20时,柱体200可以在内腔100的延伸方向上双向移动,便于进行位置的调节和使用,外力解除后,柱体200能够被自动锁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医疗操作平台2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8并结合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装置20的外套201与第二锁紧装置21的外套210连接,第二锁紧装置21的柱体211沿第三方向(如图8中Z方向所示)设置,第二锁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1。通过将第一锁紧装置20的外套201与第二锁紧装置21的外套210连接,能够节省空间,同时,第二锁紧装置21的柱体211沿第三方向,第一锁紧装置20的柱体200沿其延伸方向设置,两者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成夹角设置,还可以垂直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更方便操作者的使用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与第二锁紧装置的外套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两者一体成型,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地设置。具体的,参见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装置20的外套201上设有第一导向孔202,第二锁紧装置21的外套210设于第一导向孔202中。也即,第一锁紧装置20的外套201与第二锁紧装置21的外套210是可拆卸连接,便于零部件的更换。
进一步地,参见图9并结合图1-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医疗操作平台2还包括第一支撑部22,第一支撑部22包括导向杆220,导向杆220沿第四方向(如图9中Y方向所示)设置,第一锁紧装置20的外套201上设有第一导向孔202,外套201通过第一导向孔202安装于导向杆220上,从而在导向杆220的引导下沿第四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第一锁紧装置20的外套201通过第一导向孔202套设在导向杆220上,使得第一操作部01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部22进行支撑,便于第一操作部01的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医疗操作平台2还包括第二操作部02,设于第一支撑部22上,第二操作部02上设有第三锁紧装置23,第三锁紧装置23的外套231与第二操作部02固定连接,第三锁紧装置23的柱体230与导向杆220平行设置,第三锁紧装置23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1。
也就是说,第一支撑部22上还设有第二操作部02,第三锁紧装置23设置在第二操作部02,第三锁紧装置23的柱体230与导向杆220平行设置,将第二操作部02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2上,且在第二操作部02上设置第三锁紧装置23,便于第二操作部02的安装和使用。
同时,第二操作部02上设有第二导向孔020,第二导向孔020套设于导向杆220。第二操作部02通过第二导向孔020套设在导向杆220上,便于第二操作部02与第一支撑部22的导向杆220进行安装,同时,也可以通过导向杆220来引导第二操作部02的运动,便于使用和操作。
另外,第三锁紧装置23上柱体230的两端与导向杆220两端通过安装部221相连接,至少一个安装部221上设有第三操作部03。也即,柱体230与导向杆220平行设置,两者的两端通过安装部221相连接,共同对第二操作部02进行支撑,不仅可以引导第二操作部02在第四方向上的运动,而且第三锁紧装置23还能够锁紧第二操作部02,可以实现对第二操作部02的单向锁紧和固定,便于第二操作部02的使用和安装。
进一步地,参见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部221上还设有第三操作部03,其中,安装部221位于柱体230与导向杆220的两端,也即,第三操作部03位于柱体230与导向杆220的一端。也即,只在柱体230与导向杆220的一端设置第三操作部03,第三操作部03的结构与第二操作部02的结构类似,两者平行设置,能够互相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操作部的数量和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置,只要确保第三操作部能够与第二操作部相互配合使用即可。
参见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医疗操作平台2还包括第二支撑部24,沿第五方向(如图10中V方向所示)设置,第一支撑部22通过第四锁紧装置25与第二支撑部24连接,第四锁紧装置25的外套251与第一支撑部22固定连接,第四锁紧装置25的柱体250与第二支撑部24为一体结构,第四锁紧装置25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1。
也即,第一支撑部22通过第四锁紧装置2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24上,能够在第二支撑部24上沿第五方向运动,具体的,第一支撑部22的端部与第四锁紧装置25的外套251固定连接,第四锁紧装置25的柱体250与第二支撑部24为一体结构,也即,第四锁紧装置25的柱体250和第二支撑部24同轴设置,第一支撑部22能够绕着第四锁紧装置25的柱体250转动,通过将第一支撑部22与第二支撑部24上的第四锁紧装置25连接,便于使得调整和锁定第一支撑部22在第二支撑部24上的位置,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锁紧装置的柱体与第二支撑部之间还可以通过方式连接,如焊接、可拆卸连接等形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只要能够确保两者之间稳定可靠的连接即可。
同时,本发明对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一支撑部的数量和第四锁紧装置的数量不做限定,对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锁紧装置的数量和第一操作部的数量也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置,只要能够确保医疗操作平台稳定可靠的使用即可。
具体的,参见图10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沿第五方向(如图10中V方向所示),第二支撑部24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22,每个第一支撑部22均通过第四锁紧装置25与第二支撑部24连接,沿第一支撑部22的延伸方向,每个第一支撑部22上设有两个第一锁紧装置20,每个第一锁紧装置20的柱体上均设有第一操作部01。
也就是说,在第二支撑部24上设有两个第一支撑部22,两个第一支撑部22间隔分布在第二支撑部24上,每个第一支撑部22均通过第四锁紧装置25与第二支撑部24连接。每个第一支撑部22上均设有两个第一锁紧装置20,每个第一锁紧装置20的柱体200上均设有第一操作部01,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锁紧装置20和第一操作部01,使得整个医疗操作平台2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应用场合,便于使用者操作。
另外,为了使得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2上的第一锁紧装置20和第一操作部01能够更有效的应用在手术操作中,参见图10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2包括:第一部分222,与第四锁紧装置25的外套251固定连接;第二部分223,与第一部分222成钝角设置;第三部分224,与第二部分223成钝角设置,其中,第二部分223和第三部分224上均设有一个第一锁紧装置20,每个第一锁紧装置20的柱体上均设有第一操作部01。
也即,第一支撑部22主要由第一部分222、第二部分223和第三部分224组成,三个部分一体成型,可以通过折弯的形式加工,使得第二部分223与第一部分222成钝角,第三部分224与第二部分223成钝角设置,其中,第一部分222与第四锁紧装置25的外套251固定连接,第二部分223和第三部分224上均设有第一锁紧装置20,每个第一锁紧装置20的柱体200上均设有第一操作部01,第二部分223与第一部分222、第三部分224与第二部分223均成钝角设置,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手术操作。
同时,在又一实施例中,四个第一操作部01位于两个第一支撑部22围成的区域内。也就是说,两个第一支撑部22相对设置,围成手术操作区域,每个设置在第一锁紧装置20的柱体200上的第一操作部01均位于第一支撑部22围成的手术操作区域内,能够为操作者提供有效的手术操作区域,便于操作者进行手术。
进一步地,参见图10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4上还设有第五锁紧装置26,第五锁紧装置26的柱体260沿第六方向(如图10中W方向所示)设置,第五锁紧装置26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锁紧装置1。
具体的,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五锁紧装置26的柱体260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即,第六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支撑部24与第五锁紧装置26的外套261固定连接,通过操作第五锁紧装置26,能够使得第二支撑部24在第六方向上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设置在第二支撑部24的第一操作部01位置的调节,使得第一操作部01能够适应不同的操作位置,更便于使用者进行手术操作。其中,第二支撑部24与第五锁紧装置26的柱体260可以竖直平面内垂直设置,也可以成夹角设置,如成锐角或者对角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
更为具体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医疗操作平台2可以为体外牵开器,用于腹腔、胸腔、关节、颅脑、头颈部、肛周、会阴部等体表或体内组织器官的牵拉,如腹腔牵开器、颅脑牵开器和会阴牵开器等,还可以为操作者的握持系统或者握持装置,如手术设备的装夹装置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医疗操作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医疗设备或者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
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组合使用带有内腔的外套、设于内腔的滚动体和贯穿内腔的柱体,不仅使得整个锁紧装置结构简单、造型紧凑、体积小、免维修、受力均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而能够通过操作滚动体,使得柱体能够解锁和自动锁紧,实现对柱体的准确定位和锁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设有内腔,所述内腔沿所述外套的延伸方向贯通所述外套;
柱体,贯穿所述内腔;
滚动体,设于所述内腔内,沿所述滚动体的径向,所述滚动体的表面能够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和所述柱体的外表面抵接,其中,
所述内腔的内表面和所述柱体的外表面呈非平行关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套,所述内套设于所述柱体,且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内腔内,可沿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套相对运动,所述内套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滚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内套沿所述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带动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分离,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内套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带动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抵接,实现单向线性自锁;
所述内套位于所述内腔外部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外套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得所述内套沿第二方向带动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抵接,其中,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使得所述内套能够沿第一方向带动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分离,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复位,使得所述内套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带动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滚珠或者滚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沿所述内套的周向均匀设于所述内套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方向上,所述外套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内套。
7.一种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设于第一锁紧装置中柱体的端部,所述第一锁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与第二锁紧装置的外套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装置的柱体沿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锁紧装置的外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第四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的外套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外套通过所述第一导向孔安装于所述导向杆上,从而在所述导向杆的引导下沿所述第四方向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操作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操作部上设有第三锁紧装置,所述第三锁紧装置的外套与所述第二操作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锁紧装置的柱体与所述导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三锁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部上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套设于所述导向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两端与所述导向杆两端通过安装部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三操作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沿第五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第四锁紧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四锁紧装置的外套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锁紧装置的柱体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锁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五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均通过所述第四锁紧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延伸方向,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锁紧装置,每个所述第一锁紧装置的柱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操作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
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锁紧装置的外套固定连接;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成钝角设置;
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成钝角设置,其中,
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上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锁紧装置,每个所述第一锁紧装置的柱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操作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还设有第五锁紧装置,所述第五锁紧装置的柱体沿第六方向设置,所述第五锁紧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7-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操作平台为体外牵开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40083.9A CN114321110A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40083.9A CN114321110A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21110A true CN114321110A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1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40083.9A Pending CN114321110A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211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45126A (zh) * | 2023-12-05 | 2024-03-05 | 广东恒泰立华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pcb插框自动调节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01097A1 (fr) * | 1989-05-29 | 1990-12-05 | COMPAGNIE DEUTSCH (Société Anonyme) |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connecteur |
CN1961833A (zh) * | 2006-11-28 | 2007-05-16 | 钱建民 | 腹部全方位牵开器 |
CN203390616U (zh) * | 2013-07-26 | 2014-01-15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轴向锁紧装置 |
CN203570790U (zh) * | 2013-09-17 | 2014-04-30 | 王志 | 锁紧器及具有该锁紧器的杠铃 |
US20170035406A1 (en) * | 2014-05-01 | 2017-02-09 | Blackstone Medical, Inc. | Integrated retractor-distractor system for use with modular bone screws |
CN109316309A (zh) * | 2018-11-14 | 2019-02-12 | 范佳琪 | 一种颈部手术拉伸架及其使用方法 |
CN209464026U (zh) * | 2018-12-06 | 2019-10-08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一种开睑器装置 |
CN211355651U (zh) * | 2019-12-30 | 2020-08-28 | 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一种普外科拉钩 |
CN111700657A (zh) * | 2020-07-16 | 2020-09-2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 |
-
2020
- 2020-09-28 CN CN202011040083.9A patent/CN1143211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01097A1 (fr) * | 1989-05-29 | 1990-12-05 | COMPAGNIE DEUTSCH (Société Anonyme) |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connecteur |
CN1961833A (zh) * | 2006-11-28 | 2007-05-16 | 钱建民 | 腹部全方位牵开器 |
CN203390616U (zh) * | 2013-07-26 | 2014-01-15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轴向锁紧装置 |
CN203570790U (zh) * | 2013-09-17 | 2014-04-30 | 王志 | 锁紧器及具有该锁紧器的杠铃 |
US20170035406A1 (en) * | 2014-05-01 | 2017-02-09 | Blackstone Medical, Inc. | Integrated retractor-distractor system for use with modular bone screws |
CN109316309A (zh) * | 2018-11-14 | 2019-02-12 | 范佳琪 | 一种颈部手术拉伸架及其使用方法 |
CN209464026U (zh) * | 2018-12-06 | 2019-10-08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一种开睑器装置 |
CN211355651U (zh) * | 2019-12-30 | 2020-08-28 | 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一种普外科拉钩 |
CN111700657A (zh) * | 2020-07-16 | 2020-09-2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45126A (zh) * | 2023-12-05 | 2024-03-05 | 广东恒泰立华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pcb插框自动调节设备 |
CN117645126B (zh) * | 2023-12-05 | 2024-06-25 | 广东恒泰立华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pcb插框自动调节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39971B2 (en) | Handle for hospital bed | |
US5699988A (en) | Coupler clamping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a free-standing, wheeled intravenous pole with mobile patient transfer devices | |
US4998938A (en) | Removable skull mounted work platfor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
EP2119400A1 (en) | Adjustable rail clamp | |
US20160235457A1 (en) | Bone Screw and Self-Retaining Driver | |
US20180271509A1 (en) | Retractor system and retractor with detachable handle | |
WO2002026143A1 (en) | Surgical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handle assembly | |
WO2008097853A2 (en) | Mounting support assembly for suspending a medical instrument driver above an operating table | |
JP3241635B2 (ja) | ガイドワイヤ及び延長ワイヤ用の結合アセンブリ | |
CN114321110A (zh) |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 |
US6533744B1 (en) | Portable apparatus for applying traction forces to a human or animal body | |
US11951577B2 (en) | Device for mounting/dismounting a connecting pin used for an end-to-end assembly of two frame elements | |
CN213711510U (zh) | 一种锁紧装置及医疗操作平台 | |
CN219166497U (zh) | 脊柱微创手术通道牵开器 | |
CN104411261A (zh) | 单个患者用深度计 | |
CN219250288U (zh) | 显微镜下脊柱微创手术通道牵开器 | |
EP3574864B1 (de) | Selbstsichernde kupplungsvorrichtung | |
US5289744A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op beam "C" clamps or the like | |
CN216257683U (zh) | 一种操作手柄及具有其的血管支架释放装置 | |
DE4143406C2 (de) | Ärtzliches, motorbetriebenes Behandlungsinstrument mit einem aus mindestens zwei Teilen bestehenden Handstück | |
US12070200B2 (en) | Ring retractor system | |
WO2022063225A1 (zh) | 支撑解锁结构、关节锁紧机构及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 | |
US20070225743A1 (en) | Mountable Top-Loading Surgical Retractor | |
CN220046094U (zh) | 脊柱内镜操纵辅助限深装置 | |
US20220240915A1 (en) | Retractor system and retractor arm with detachable hand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