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18695B -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8695B
CN114318695B CN202111628523.7A CN202111628523A CN114318695B CN 114318695 B CN114318695 B CN 114318695B CN 202111628523 A CN202111628523 A CN 202111628523A CN 114318695 B CN114318695 B CN 114318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ol
conveying
module
warning
detec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85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8695A (zh
Inventor
杨宗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ce Educational Equipm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ce Educational Equipm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ce Educational Equipm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ce Educational Equipm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85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8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涉及毛织技术领域;其包括毛织机本体和供线机构,所述供线机构包括绕卷有毛线的卷线轮、用于将毛线输送至毛织机本体内的输送组件,还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和警示模块均通信连接于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输送组件输送的毛线是否断裂,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并所述检测结果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时向所述警示模块发送警示信息,所述警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警示信息;本申请具有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毛线断裂以及毛线断裂位置,提高毛线供给效率以及整体的织造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毛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背景技术
毛织是利用天然毛纤维、毛型化学纤维或两类纤维混纺纱线为经、纬纱,交织制成各类毛织物的工艺过程,毛织机即为完成上述工艺过程的机器。
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08055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防止毛线断裂的毛织用绗缝机,包括机床、连接板和电机、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共同套接有皮带,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于主动辊端部;机床的顶部固定有装线框,装线框内转动连接有卷线轮,卷线轮外部绕卷有毛线,连接板中空,以供毛线穿过,连接板端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毛线的接触面为弧形;毛线穿过连接板并连接于绗缝机头内,绗缝机头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绗缝机头升降的气缸,工作时,首先将需要绗缝的毛织放在主动辊上,再将电机和气缸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从而使得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辊和从动辊转动,使得毛织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件移动;装线框内的卷线轮因绗缝机的运动而拉动卷线轮表面的毛线,使得毛线经过连接板内部,并通过连接板传送至绗缝机头内,连接板与毛线的接触面为弧形结构,减小了毛线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避免毛线出现断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若毛线受绗缝机拉力影响或收到外力影响而断裂时,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进而导致毛线无法及时恢复供给,降低织造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毛织机在毛线供给过程中,操作人员无法及时获知毛线是否断裂,进而导致毛线无法及时恢复供给,织造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的全自动织毛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包括毛织机本体和供线机构,所述供线机构包括绕卷有毛线的卷线轮、用于将毛线输送至毛织机本体内的输送组件,还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和警示模块均通信连接于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输送组件输送的毛线是否断裂,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并所述检测结果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时向所述警示模块发送警示信息,所述警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警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模块实时检测被输送的毛线是否断裂,并输出检测结果,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并在毛线断裂时向警示模块发送警示信号,以使得警示模块发送显示毛线断裂的警示信息,提高操作人员知晓毛线断裂情况的及时性,间接提高毛线的供给效率和整体织造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若干组对射式光电开关,全部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沿毛线输送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所述控制模块中预存储有每一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与控制模块的通信地址,以及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断线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每隔预设时长接收全部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检测结果,并在存在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的目标检测结果时,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检测结果以及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位置信息生成断线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断线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以使得警示模块显示所述警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对射式光电开关来检测毛线是否断裂,具体通过对射式光电开关的接收器能否接收到发射器的光线来确定,若对射式光电开关的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发射器对应的光线,那么则说明对应位置处的毛线断裂,此时则通过断线位置确定单元确定毛线断裂的大致范围,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找到断线位置,并对断线位置进行修补。
作为优选,所述断线位置确定单元包括:
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用于接收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的检测结果并确定出所有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的目标检测结果;
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所确定的所有目标检测结果,并计算所述目标检测结果的个数;
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所确定的目标检测结果唯一时,将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以使得警示模块显示所述警示信息;
所述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检测结果个数为一个以上时,确定全部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位置信息,根据全部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毛线的传输方向上,距离卷线轮最近,以及距离卷线轮最远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以使得警示模块显示所述警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在同一批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中存在多个检测结果的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一致,则说明毛线当前存在多处断裂的情况,多处断裂的位置可能是连续的位置,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对于不连续的多处断裂位置,只需找到距离卷线轮最近的断线位置,以及距离卷线轮最远的断线位置,将这两个位置作为毛线的起点和终点进行修补连接,而无需将每一断裂位置进行修补连接,从而提高毛线修补效率,进而加快恢复毛线的供给。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个且沿毛线输送方向均匀设置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与对射式光电开关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输送件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毛线两侧的输送部,两个所述输送部相互配合以用于将毛线沿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所述输送部包括滑移板、滑移杆、连接板、支撑板、夹持圆板和气缸;
所述气缸驱动端长度方向平行于毛线输送方向,所述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于滑移板端壁,以用于驱动滑移板沿毛线输送方向往复滑移;所述连接板其中一端铰接于滑移板,另一端铰接于滑移杆,所述支撑板侧壁开设有供移动杆插设的平行四边形槽,且所述平行四边形槽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过渡圆弧,所述夹持圆板套接于连接板外部,所属同一输送件上的两个夹持圆板之间预留有供毛线穿过的间隙,以用于夹持毛线并沿毛线输送方向拉动毛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往复移动以带动滑移杆沿平行四边形槽周向移动,当所属同一输送件上的两个夹持圆板相互靠近时,两个夹持圆板能够共同夹持住毛线并在沿平行四边形槽移动过程中拉动毛线,实现对毛线的运输。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输送部还包括联动绳、若干个联动杆,以及套接于每一联动杆外部的联动圆板,属于同一输送部的滑移杆以及全部所述联动杆共同固定连接于联动绳上,且沿联动绳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全部所述联动杆均滑移连接于所属输送部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槽内,属于同一输送件且分属于两个输送部的相邻联动圆板之间预留有供毛线穿过的间隙,以用于夹持毛线并沿毛线输送方向拉动毛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持圆板在脱离与毛线的接触之后需要沿平行四边形槽移动一周之后才能再次与毛线接触进而拉动毛线,因此单次拉动毛线的长度,以及拉动毛线的频率受限,故而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联动圆板来延长单次拉动毛线的长度,以及提高拉动毛线的频率。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夹持圆板和联动圆板外侧壁均沿其周向设有弹性气囊环圈,所述弹性气囊环圈连通有供气圆筒管,所述供气圆筒管内插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其中一端设有密封垫层,所述密封垫层紧密贴合于供气圆筒管内壁,所述推杆另一端设有锁止管,所述锁止管套接于供气圆筒管外围,所述锁止管内壁与所述供气圆筒管外侧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锁止管来带动推杆沿供气圆筒管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供气圆筒管内的部分气体被充入弹性气囊环圈内,或使得弹性气囊环圈内的部分气体被抽出,从而根据调节弹性气囊环圈的外径,来调节所属同一输送件上的两个夹持圆板或两个联动圆板之间供毛线穿过的间隙大小,以使得本申请能够适应对不同外径的毛线的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气囊环圈外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弹性耐磨垫,所述弹性耐磨垫与毛线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耐磨垫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弹性气囊环圈内的气体的供给的同时,减小弹性气囊环圈外侧壁的磨损,防止弹性气囊环圈因磨损而出现漏气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耐磨垫包括若干个限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的设置增大了毛线与弹性耐磨垫的接触面积,减小毛线脱离两个夹持圆板之间的可能,实现弹性耐磨垫与毛线的稳定抵接,提高输送件对毛线的稳定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侧壁且位于其远离毛线的一侧设置有毛屑清洁组件,用于清除粘附在弹性耐磨层上的毛屑,所述毛屑清洁组件包括连接板、清洁毛刷和梳齿,所述清洁毛刷沿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清洁毛刷其中一端连接于连接板,另一端抵接于弹性耐磨垫外侧壁,所述梳齿沿连接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连接板侧壁,以用于刮除清洁毛刷上的毛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圆板或联动圆板移动至连接板处时,清洁毛刷刮蹭弹性耐磨垫外表面所粘附的毛线掉落的毛屑,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定期驱动梳齿沿连接板长度方向滑移,从而清理清洁毛刷,保证清洁毛刷对弹性耐磨垫的清洁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驱动卷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于卷线轮端部,所述驱动电机受控于控制模块,以用于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启闭,以及按照预设定的转速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毛线的运输过程中,若仅仅只靠运输件拉动毛线来实现运输,那么极易出现外径较小的毛线被拉力拉断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卷线轮转动,以使得在毛线运输过程中,卷线轮能够在单位时间释放出定长的毛线,在不影响毛线运输的同时,减小毛线所受拉力,保护毛线,防止毛线断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检测模块实时检测被输送的毛线是否断裂,并输出检测结果,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并在毛线断裂时向警示模块发送警示信号,以使得警示模块发送显示毛线断裂的警示信息,提高操作人员知晓毛线断裂情况的及时性,间接提高毛线的供给效率和整体织造效率;
2.在夹持圆板或联动圆板移动至连接板处时,清洁毛刷刮蹭弹性耐磨垫外表面所粘附的毛线掉落的毛屑,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定期驱动梳齿沿连接板长度方向滑移,从而清理清洁毛刷,保证清洁毛刷对弹性耐磨垫的清洁效果;
3.在毛线的运输过程中,若仅仅只靠运输件拉动毛线来实现运输,那么极易出现外径较小的毛线被拉力拉断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卷线轮转动,以使得在毛线运输过程中,卷线轮能够在单位时间释放出定长的毛线,在不影响毛线运输的同时,减小毛线所受拉力,保护毛线,防止毛线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的结构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供线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供气圆筒管、推杆以及锁止管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毛织机本体;2、供线机构;21、卷线轮;211、驱动电机;22、输送组件;23、输送件;24、输送部;241、滑移板;242、滑移杆;243、连接板;244、支撑板;2441、平行四边形槽;2442、过渡圆弧;245、夹持圆板;2451、弹性气囊环圈;2452、供气圆筒管;2453、推杆;2454、密封垫层;2455、锁止管;2456、弹性耐磨垫;2457、限位凸起;246、气缸;247、联动绳;2471、联动杆;248、联动圆板;249、间隙;25、毛屑清洁组件;251、固定板;2511、滑槽;252、清洁毛刷;253、梳齿;3、检测模块;31、对射式光电开关;4、控制模块;41、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1、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412、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413、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5、警示模块;6、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参照图1、图2和图3,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包括毛织机本体1和供线机构2,毛织机本体1可以为由转辊和缝纫机组成的用于对毛织进行绗缝的设备;供线机构2用于为毛织机本体1提供毛线6,供线机构2包括卷线轮21和输送组件22,卷线轮21用于存储毛线6,卷线轮21端部设有用于驱动卷线轮21周向转动的驱动电机211,输送组件22用于将卷线轮21上的毛线6按照预设定的毛线6运输方向,输送至毛织机本体1内,以便利用毛线6实现织造操作。
参照图2和图3,还包括检测模块3、控制模块4和警示模块5,驱动电机211、检测模块3和警示模块5均通信连接于控制模块4,检测模块3用于在毛线6运输过程中,检测运输中的毛线6是否断裂,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并在检测结果内容与预设的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时向警示模块5发送警示信息,所述警示模块5用于接收并显示警示信息,警示模块5可以为液晶显示屏。
参照图2和图3,检测模块3包括若干组对射式光电开关31,全部对射式光电开关31沿毛线6输送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布,控制模块4可以为PLC控制器,控制模块4内预存储有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31与控制模块4的通信地址,以及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可以以阿拉伯数字编号的形式进行标识,具体可以在每一对射式开关的外表面贴附带有对应编号的纸质标签。
参照图2和图3,控制模块4包括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用于每隔预设时长(如五分钟)接收全部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检测结果,并在存在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的目标检测结果时,确定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并根据目标检测结果以对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生成断线位置信息,再将断线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警示信息。
参照图2和图3,具体地,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毛线6两侧,若毛线6未断裂,则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发射器所发出的光线被毛线6阻挡,导致接收器无法接收到来自发射器所发出的光线,对射式光电开关31向控制模块4发送的检测结果为第一检测结果,控制模块4在接收到第一检测结果时,将第一检测结果确定为“毛线6正常”,相反的,若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接收器接收到来自发射器所发出的光线,那么则说明毛线6断裂,此时对射式光电开关31向控制模块4所发出的检测结果为第二检测结果,控制模块4在接收到第二检测结果时,将第二检测结果确定为“毛线6断裂”,然后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将检测结果的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进行比对,其中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预先存储于控制模块4中,具体内容可以为“毛线6断裂”。
参照图2和图3,若存在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的检测结果,则上述检测结果即为目标检测结果,此时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将确定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将上述位置信息确定为断线位置信息,再将上述断线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显示警示信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所显示的警示信息确定毛线6断裂的大致位置。
参照图2和图3,由于操作人员在知晓毛线6断裂之后,一般需要对毛线6断裂的位置进行修补,若在预设时长内所获取的检测结果中,存在一个以上的检测结果的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则说明预设时长内,毛线6存在多处断裂的情况,此时,为了提高对毛线6的修复效率,只需要找出距离卷线轮21最近的毛线6的断裂位置,以及在毛线6运输方向上,距离卷线轮21最远的一处毛线6的断裂位置,然后将这两处位置的毛线6进行连接修复即可。
参照图2和图3,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包括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411,用于接收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检测结果,并确定所有的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内容相一致的目标检测结果;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还包括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412,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411所确定的所有目标检测结果,并计算目标检测结果的个数;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还包括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413,用于在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412所确定的目标检测结果唯一时,将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警示信息。
参照图2和图3,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413还用于在目标检测结果个数为一个以上时,确定全部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根据全部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毛线6的传输方向上的,距离卷线轮21最近,以及距离卷线轮21最远的目标位置信息,并将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警示信息;其中目标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可以为:由于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为阿拉伯数字编号,因此,在设定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对应编号时,可以按照对射式光电开关31距离卷线轮21从近到远的方式按照编号有小到大进行设定,即距离卷线轮21越近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编号越小,因此,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413在确定距离卷线轮21最近,以及距离卷线轮21最远的目标位置信息时,只需要从全部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中找出对应编号最小和对应编号最大的位置信息即可。
参照图3和图4,输送组件22包括若干个定滑轮以及沿毛线6输送方向均匀设置的输送件23,输送件23与对射式光电开关31一一对应设置;每一输送件23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毛线6两侧的用于夹持并沿毛线6运输方向拉动毛线6的输送部24,每一输送件23对应两个输送部24,每一输送部24均包括滑移板241、滑移杆242、连接板243、支撑板244、夹持圆板245和气缸246。
参照图3和图4,滑移板241长度方向平行于毛线6长度方向,气缸246驱动端焊接于滑移板241下端,以用于驱动滑移板241沿毛线6长度方向往复滑移;连接板243其中一端铰接于滑移板241侧壁,另一端铰接于滑移杆242端部,支撑板244侧壁开设有平行四边形槽2441,滑移杆242远离滑移杆242处的一端插设于平行四边形槽2441内,平行四边形槽2441四个顶角处的内壁上均一体成型有过渡圆弧2442,以使得滑移杆242能够在滑移板241往复升降的过程中沿平行四边形槽2441周向运动。
参照图3和图4,夹持圆板245固定套接于滑移杆242外侧壁,且夹持圆板245位于支撑板244与连接板243之间,输送部24还包括联动绳247、若干个联动杆2471,以及固定套接于每一联动杆2471外部的联动圆板248,联动杆2471其中一端插设于平行四边形槽2441内,另一端与联动圆板248固定相连,联动绳247其中一端固定绑接于滑移杆242外侧壁,另一端依次连接所有联动杆2471,每一输送部24上的联动杆2471个数相同,所有位于同一联动绳247上的相邻联动杆2471的间距,以及联动杆2471与滑移杆242的间距均相同,在滑移杆242沿平行四边形槽2441周向移动过程中,滑移杆242可以通过联动绳247带动所有联动杆2471沿平行四边形槽2441周向移动。
参照图4和图5,每一夹持圆板245和每一联动圆板248外侧壁均沿其周向固定粘接有弹性气囊环圈2451,每一夹持圆板245和每一联动圆板248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供气圆筒管2452,供气圆筒管2452其中一端封闭并连通于弹性气囊环圈2451,供气圆筒管2452另一端设有推杆2453,推杆2453其中一端插设于供气圆筒管2452内,且固定粘结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垫层2454,密封垫层2454紧密贴合于供气圆筒管2452内壁,当驱动推杆2453沿供气圆筒管2452长度方向滑移时,供气圆筒管2452内的空气将被充入弹性气囊环圈2451内,或使得弹性气囊环圈2451内的部分气体被抽入供气圆筒管2452内,以实现弹性气囊环圈2451外径大小的调节。
参照图4和图5,推杆2453远离供气圆筒管2452处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锁止管2455,锁止管2455套接于供气圆筒管2452外部,锁止管2455内壁与供气圆筒管2452外侧壁螺纹连接,通过转动锁止管2455,从而带动推杆2453在转动的同时,沿供气圆筒管2452长度方向滑移,实现推杆2453位置的调节的同时,也可以固定推杆2453的位置。
参照图3和图4,每一弹性气囊环圈2451外侧壁沿其周向固定粘结有弹性耐磨垫2456,弹性耐磨垫2456包括若干个一体成型的限位凸起2457,弹性耐磨垫245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材质,当属于同一输送件23的两个输送部24上的两个夹持圆板245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上述两个夹持圆板245之间预留有供毛线6通过的间隙249,且上述两个夹持圆板245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夹持住毛线6并沿毛线6运输方向拉动毛线6,此时弹性耐磨垫2456与毛线6相抵接,以实现对毛线6的输送,而当与夹持圆板245相连的联动圆板248移动至毛线6处时,对应位置的两个联动圆板248也可以夹持住毛线6并沿毛线6运输方向拉动毛线6。
参照图3和图4,支撑板244侧壁且位于其远离毛线6处的一侧还设置有毛屑清洁组件25,毛屑清洁组件25用于清除粘附在弹性耐磨垫2456层上的毛屑,毛屑清洁组件25包括固定板251、清洁毛刷252和梳齿253;清洁毛刷252其中一端固定粘接于固定板251侧壁,清洁毛刷252沿固定板25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当夹持圆板245和联动圆板248经过清洁毛刷252时,清洁毛刷252另一端可以抵接于弹性耐磨垫2456外表面,以刮除粘附在弹性耐磨垫2456上的从毛线6上脱落的毛屑;固定板251侧壁开设有供梳齿253端部插设并滑移的滑槽2511,滑槽2511长度方向沿固定板251长度方向开设,梳齿253在滑移过程中刮蹭清洁毛刷252,进而将清洁毛刷252上的毛屑刮落,保证清洁毛刷252后续对弹性耐磨垫2456层的清洁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的实施原理为:在输送毛线6之前,根据毛线6的外径调节每一弹性气囊环圈2451内的气量,以使得每一输送部24之间预留的间隙249恰好能够且仅能供毛线6通过;接着将毛线6的起始端经过若有定滑轮和所有输送部24之间预留的间隙249并连接于毛织机本体1上的与毛线6连接的部位,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11以及所有气缸246,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211的转速,以使得驱动电机211带动卷线轮21缓慢转动并在单位时长内释放定长的毛线6,与此同时,气缸246带动滑移板241升降,以使得滑移杆242和联动杆247沿平行四边形槽2441周向移动,当夹持圆板245和联动圆板248顺次经过间隙249时,夹持圆板245或联动圆板248夹持毛线6并沿毛线6运输方向拉动毛线6,实现毛线6的运输。
在毛线6运输过程中,通过检测模块3检测毛线6是否断裂,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接收检测结果,并在毛线6断裂时,将毛线6断裂位置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警示信息,便于操作人员实时了解毛线6是否断裂的情况,并及时对毛线6断裂位置进行修复,提高毛线6的恢复供给速度,进而提高整体的织造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包括毛织机本体(1)和供线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线机构(2)包括绕卷有毛线(6)的卷线轮(21)、用于将毛线(6)输送至毛织机本体(1)内的输送组件(22),还包括检测模块(3)、控制模块(4)和警示模块(5),所述检测模块(3)和警示模块(5)均通信连接于控制模块(4),所述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通过输送组件(22)输送的毛线(6)是否断裂,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用于接收检测结果,并在所述检测结果的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时向所述警示模块(5)发送警示信息,所述警示模块(5)用于接收并显示警示信息;所述输送组件(22)包括若干个且沿毛线(6)输送方向均匀设置的输送件(23),每一所述输送件(23)均包括对称设置于毛线(6)两侧的输送部(24),两个所述输送部(24)相互配合以用于将毛线(6)沿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所述输送部(24)包括滑移板(241)、滑移杆(242)、连接板(243)、支撑板(244)、夹持圆板(245)和气缸(246);
所述气缸(246)驱动端长度方向平行于毛线(6)输送方向,所述气缸(246)驱动端固定连接于滑移板(241)端壁,以用于驱动滑移板(241)沿毛线(6)输送方向往复滑移;所述连接板(243)其中一端铰接于滑移板(241),另一端铰接于滑移杆(242),所述支撑板(244)侧壁开设有供移动杆插设的平行四边形槽(2441),且所述平行四边形槽(2441)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过渡圆弧(2442),所述夹持圆板(245)套接于连接板(243)外部,所属同一输送件(23)上的两个夹持圆板(245)之间预留有供毛线(6)穿过的间隙(249),以用于夹持毛线(6)并沿毛线(6)输送方向拉动毛线(6);每一所述输送部(24)还包括联动绳(247)、若干个联动杆(2471),以及套接于每一联动杆(2471)外部的联动圆板(248),属于同一输送部(24)的滑移杆(242)以及全部所述联动杆(2471)共同固定连接于联动绳(247)上,且沿联动绳(247)长度方向均匀排布;全部所述联动杆(2471)均滑移连接于所属输送部(24)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槽(2441)内,属于同一输送件(23)且分属于两个输送部(24)的相邻联动圆板(248)之间预留有供毛线(6)穿过的间隙(249),以用于夹持毛线(6)并沿毛线(6)输送方向拉动毛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3)包括若干组对射式光电开关(31),全部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31)沿毛线(6)输送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所述控制模块(4)中预存储有每一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31)与控制模块(4)的通信地址,以及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模块(4)包括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用于每隔预设时长接收全部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检测结果,并在存在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的目标检测结果时,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检测结果以及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生成断线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断线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所述警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线位置确定单元(41)包括:
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411),用于接收每一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检测结果并确定出所有内容与预设断裂结果的内容相一致的目标检测结果;
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412),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子单元(411)所确定的所有目标检测结果,并计算所述目标检测结果的个数;
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413),用于在所述断线个数判定子单元(412)所确定的目标检测结果唯一时,将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所述警示信息;
所述断线信息确定子单元(413)还用于在所述目标检测结果的个数为一个以上时,确定全部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根据全部所述目标检测结果对应的对射式光电开关(31)的位置信息,确定在毛线(6)的传输方向上,距离卷线轮(21)最近,以及距离卷线轮(21)最远的目标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警示信息发送至警示模块(5),以使得警示模块(5)显示所述警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23)与对射式光电开关(31)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持圆板(245)和联动圆板(248)外侧壁均沿其周向设有弹性气囊环圈(2451),所述弹性气囊环圈(2451)连通有供气圆筒管(2452),所述供气圆筒管(2452)内插设有推杆(2453),所述推杆(2453)其中一端设有密封垫层(2454),所述密封垫层(2454)紧密贴合于供气圆筒管(2452)内壁,所述推杆(2453)另一端设有锁止管(2455),所述锁止管(2455)套接于供气圆筒管(2452)外围,所述锁止管(2455)内壁与所述供气圆筒管(2452)外侧壁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环圈(2451)外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弹性耐磨垫(2456),所述弹性耐磨垫(2456)与毛线(6)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耐磨垫(2456)包括若干个限位凸起(245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4)侧壁且位于其远离毛线(6)的一侧设置有毛屑清洁组件(25),用于清除粘附在弹性耐磨层上的毛屑,所述毛屑清洁组件(25)包括连接板(243)、清洁毛刷(252)和梳齿(253),所述清洁毛刷(252)沿连接板(24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清洁毛刷(252)其中一端连接于连接板(243),另一端抵接于弹性耐磨垫(2456)外侧壁,所述梳齿(253)沿连接板(243)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连接板(243)侧壁,以用于刮除清洁毛刷(252)上的毛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卷线轮(21)转动的驱动电机(211),所述驱动电机(211)驱动端固定连接于卷线轮(21)端部,所述驱动电机(211)受控于控制模块(4),以用于在控制模块(4)的控制下启闭,以及按照预设定的转速转动。
CN202111628523.7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Active CN114318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523.7A CN114318695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8523.7A CN114318695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695A CN114318695A (zh) 2022-04-12
CN114318695B true CN114318695B (zh) 2023-03-24

Family

ID=81015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8523.7A Active CN114318695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86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3511B (en) * 1988-10-10 1992-08-26 Texipat S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pairing broken warp threads in weaving machines or looms
JP2832857B2 (ja) * 1990-04-19 1998-12-09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たて糸修復用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969906B2 (ja) * 1990-10-23 1999-11-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ジェットルームにおける緯糸処理装置
TW210363B (zh) * 1992-01-24 1993-08-01 Tsudakoma Ind Co Ltd
JP2800556B2 (ja) * 1992-05-18 1998-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DE19927964A1 (de) * 1999-06-18 2000-12-21 Schoenherr Textilmaschinenbau Fadenspannungswächter für Fadenbearbeitungsanlagen
DE10013776A1 (de) * 2000-03-20 2001-10-11 Iro Patent Ag Baar Verfahren zum Eintragen eines Elastomer-Fadens und Fadenverarbeitungssystem
JP4274114B2 (ja) * 2004-12-07 2009-06-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低域フィルタおよび配線基板
JP3191744U (ja) * 2014-04-03 2014-07-10 誠佳科紡股▲ふん▼有限公司 毛糸製造装置
TR201905338A2 (tr) * 2019-04-09 2019-07-22 Isiksoy Tekstil Insaat Taahhuet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Dokuma tezgahlarinda i̇pli̇k kali̇tesi̇ i̇zleme si̇stem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695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1817B2 (ja) 糸を連続的に繰出すための方法
JP4896732B2 (ja) 被覆弾性糸の製造及び供給スプールの自動交換に関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708701B1 (en) A device,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urrection of a yarn breakage in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JP2017172096A (ja) 糸切れとスピンドル欠陥の自動検出方法とそれらを回復するためのロボット
JPH07189054A (ja) ケンス分配装置
CN114318695B (zh)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毛织机
US73603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vered elastic yarn and for automatically replacing feeding spools
CN101481839A (zh) 用于操作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工作站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工作站
EP2671982A1 (en) Spinning machine
JPH06313221A (ja) あや巻きボビンを製作するオープンエンド紡績機
JPH02145833A (ja) 織機用糸通し装置
CN101481838B (zh) 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工作站的运行方法及工作站
JP7143411B2 (ja) 溶融紡糸装置
US11982021B2 (en) Method and handling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sliver from a sliver can into a workstation
EP3438334B1 (en) Air spinning machin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09632816A (zh) 一种针织机器人用纱疵传感器
EP045249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utting and removing small diameter lap bobbin
CN103508268A (zh) 纺织机
US52358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on of servicing operations in a textile spinning machine
CN113668098A (zh) 纺纱装置及接头方法
EP3983325A1 (en) Yarn feed module
JP2009155781A (ja) 紡績機
JP2020142897A (ja) 圧縮空気消費量出力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112093584B (zh) 用于无结连接两个纱线头的纱线连接装置
EP197047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miting standstills on an Axminster weav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