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6087B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16087B CN114316087B CN202111678409.5A CN202111678409A CN114316087B CN 114316087 B CN114316087 B CN 114316087B CN 202111678409 A CN202111678409 A CN 202111678409A CN 114316087 B CN114316087 B CN 1143160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aluronic acid
- linking
- active material
- cross
- dihydraz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以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作用下同时与活性试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酰胺键,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材料;(2)所述透明质酸交联材料与还原剂反应,其中所述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阱中的二硫键被还原为巯基,纯化后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在实现稳定交联结构的同时引入活性巯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参数灵活可控、易于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含有巯基的交联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相容高分子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透明质酸在关节炎的增粘治疗、促进创伤愈合等临床医学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然而,通常生物相容高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很快或者易溶于体液,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很多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例如透明质酸用于关节炎的增粘治疗的疗程为连续三至五周的每周一次关节腔内注射给药,不仅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不便,同时还给患者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对生物相容高分子进行化学改性/交联是延缓生物相容高分子在体内代谢和降低溶解性的有效手段,显著拓展了生物相容高分子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例如对于关节炎的增粘治疗,交联透明质酸钠的一次关节腔内注射给药即可达到非交联透明质酸钠三至五次关节腔内注射给药的疗效;同时交联透明质酸还被广泛应用于真皮填料等整形外科皮肤美容用途。
虽然交联/改性拓展了透明质酸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但当前透明质酸交联材料的制备方式单一,难以在制备稳定交联结构的过程中同步引入具有特殊活性的生物相容官能团 (Vercruysse等,Bioconjugate Chemistry 1997,8:686-694;Shu等,Biomacromolecules 2002, 3:1304-1311;Gianolio等,Bioconjugate Chemistry 2005,16:1512-1518)。例如整形外科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常规采用二乙烯基亚砜(DVS)或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E),不仅没有引入特殊活性的生物相容官能团,同时还可能存在大量的未反应的单端官能团,该等残余的单端官能团与交联材料以化学键连接,无法通过纯化工艺去除,在临床使用中可能引发多种毒副反应(Edsman等,Dermatol Surg 2012,38:1170-1179)。
在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存在着动态平衡。但在多种内源性(如慢性或急性感染等)及外源性因素(如环境污染、紫外辐射等)的作用下,氧化反应可能占据优势,出现氧化应激,从而产生多种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会进攻脂质、蛋白质及DNA等,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Gutteridge等,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1999,55:49-57)。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达80%的皮肤老化现象与活性氧自由基有关。由于活性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使维持皮肤平衡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被破坏和减少,免疫修复能力迅速下降,最后导致各种皮肤衰老及病变症状,如干燥、粗糙、暗沉、松弛、皱纹等等。
在透明质酸交联材料中引入具有特殊活性的生物相容官能团有助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巯基是一种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生物相容官能团,可有效抑制由活性氧自由基直接引起的氧化应激,可防止脂质、蛋白质及DNA的损伤;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二价铁离子络合而间接抑制羟基自由基等的形成。因此,发明人考虑如果能够在稳定交联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中引入巯基,将不仅拓展透明质酸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淬灭自由基,控制炎症反应,在关节炎增粘治疗、皮肤整形美容、创伤修复等许多医药用途中具有积极的前景。然而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制备方法。
因此,发明人旨在提供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一方面能引入活性巯基,另一方面能同时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参数灵活可控,且易于工业化连续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按照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不但具有特殊活性的巯基,能够有效抑制氧化应激,猝灭自由基,控制炎症反应,且同时具有稳定的交联结构,能够延缓生物相容高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和降低溶解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医药领域的应用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透明质酸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作用下同时与活性试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酰胺键,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材料,或者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作用下可以与先与中间试剂反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活化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同时与活性试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酰胺键,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材料;
其中所述的活性试剂是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或者是含有自由巯基的伯胺,或者是巯基保护的伯胺;
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不含有二硫键结构但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酰肼官能团的多元酰肼;
其中所述透明质酸原料选自透明质酸、其盐的形式和/或其经改性得到的衍生物;
步骤(2)当所述活性试剂是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时,将步骤(1)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与还原剂反应,其中所述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阱中的二硫键被还原为巯基,纯化后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或者当所述活性试剂是含有自由巯基的伯胺时,则将上述步骤 (1)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纯化后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或者,当所述活性试剂是具有巯基保护基团的伯胺时,将所述步骤(1)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脱除巯基保护基团后通过纯化工艺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
优选地,本发明所采用的多元酰肼是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丁二酸二酰肼、己二酸二酰肼、辛二酸二酰肼、对苯二甲酸二酰肼、硫代二丙酸二酰肼、酒石酸二酰肼、聚乙二醇二酸二酰肼。
优选地,本发明所采用的多元酰肼是以氨为基础的多元酰肼。
优选地,本发明中作为活性试剂的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是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胱胺、胱氨酸、胱氨酸二甲酯、胱氨酸二乙酯、二硫代二丙酰肼、二硫代二丁酰肼。更优选地,含有二硫键的二氨优选胱胺、胱氨酸、胱氨酸二甲酯、胱氨酸二乙酯等。含有二硫键的二酰肼优选二硫代二丙酰肼、二硫代二丁酰肼等。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碳化二亚胺是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优选地,本发明中采用的还原剂是二硫苏糖醇和或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
优选地,本发明所采用的所述的中间试剂是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或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透明质酸原料的分子量通常1万道尔顿~1000万道尔顿之间,更优选在10万道尔顿~300万道尔顿之间,特别优选在20万道尔顿~100万道尔顿之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透明质酸原料包括其盐的形式(如钠盐、钾盐等),亦包括其经过化学改性所得到的的衍生物,如羧甲基透明质酸、乙酰化透明质酸等。
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交联剂为不含有二硫键结构但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酰肼官能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优选地,含有两个酰肼官能团的交联剂选自以下组中一种或多种组分:丁二酸二酰肼、己二酸二酰肼、辛二酸二酰肼、对苯二甲酸二酰肼、硫代二丙酸二酰肼、酒石酸二酰肼、聚乙二醇二酸二酰肼。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更优选地,本发明中含有两个酰肼官能团的交联剂是丁二酸二酰肼、己二酸二酰肼、辛二酸二酰肼。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含有两个以上酰肼官能团的交联剂选自具有下述结构的以氨为基础的多元酰肼,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在根据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与交联剂的反应,和与活性试剂的反应,这两个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分别详述上述两个反应如下文。
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与不含有二硫键结构但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酰肼官能团的交联剂的酰肼官能团进行偶合反应,形成了酰胺键交联结构。该偶合反应的通常方式是透明质酸原料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下,与交联剂的酰肼官能团产生酰胺键交联结构。
其中,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下亦可先与中间试剂(如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等)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活化产物,然后再与上述交联剂反应生成酰胺键,也能得到酰胺键交联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以采用含有两个酰肼官能团为交联剂为例,根据本发明步骤1)形成的酰胺键交联结构具有如下述通式(I)的交联结构:
其中HA是透明质酸残基;R’是前述多元酰肼官能团交联剂的残基,包括亚烷基,取代亚烷基、芳香基、聚醚基等基团。
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透明质酸的侧链羧基还与本发明采用的活性试剂的氨基或酰肼官能团进行偶合反应,形成了酰胺键连接。该偶合反应的通常方式是透明质酸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下,与活性试剂的氨基或酰肼官能团形成酰胺键连接,在步骤 (2)中,活性试剂中的二硫键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为巯基。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透明质酸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活化下亦可先与中间试剂(如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等)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活化产物,然后再与上述活性试剂反应生成酰胺键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还可采用含有自由巯基的伯胺或巯基保护的伯胺来代替上述方案中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作为活性试剂进行步骤(1)的反应,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中采用含有自由巯基伯胺的技术方案,这样经过步骤(1),直接得到根据本发明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还可采用具有巯基保护的伯胺来代替上述方案中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作为活性试剂进行步骤(1) 的反应,经过步骤(1)的反应和纯化,对得到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脱除巯基保护基团后,也可得到与透明质酸侧链羧基相连接的巯基,即得到根据本发明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
在本发明中,巯基与透明质酸侧链羧基通过酰胺键相连接,具有如下述通式(II)或(III) 的结构:
其中HA是透明质酸残基;R是前述活性剂的残基,包括亚烷基,取代亚烷基、芳香基、聚醚基等基团。
此外,本发明通过调节各反应物的结构、浓度、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即可制备得到具有特定结构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在实现稳定交联结构的同时引入活性巯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参数灵活可控、易于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
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中不仅具有前述的酰胺键交联结构(如通式I),且同时含有与透明质酸侧链相连接的巯基(如通式II、III)。该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交联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一方面酰胺键是一种稳定的化学键,不易水解;另一方面,交联结构中不含有二硫键,常规条件下不会被还原剂还原解离,亦不会被氧化剂氧化破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中所含有的巯基是一种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生物相容官能团,可有效抑制由活性氧自由基直接引起的氧化应激,可防止脂质、蛋白质及DNA 的损伤;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二价铁离子络合而间接抑制羟基自由基等的形成。
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同时具有稳定的交联结构和活性巯基,不仅拓展了透明质酸的临床应用,还可以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淬灭自由基,控制炎症反应,降低毒副反应和提高生物相容性,在关节炎增粘治疗、皮肤整形美容、创伤修复等许多医药用途中具有积极的前景。
此外,如有需要,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中含有的巯基亦可进一步被适当氧化形成二硫键,进一步增强交联强度。所采用的氧化剂可以是溶解氧、过氧化氢等。
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通常为水凝胶的形式,其含水量通常大于95%(重量/体积百分比,g/ml),优选大于98%,特别优选大于99%。水凝胶是指含有大量水的具有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物质,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没有流动性。
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亦可经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制成薄膜、海绵等多种固态形式。
本发明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巯基含量可灵活调节,通常为小于350μmol/g,优选80~150μmol/g。
此外,由于引入活性巯基与稳定交联结构同时完成,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过程大大简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在实现稳定交联结构的同时引入活性巯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参数灵活可控、易于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同时具有稳定的交联结构和活性巯基,可以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淬灭自由基,控制炎症反应,在关节炎增粘治疗、皮肤整形美容、创伤修复等许多医药用途中具有积极的前景,能够同时满足在医药和美容领域对于交联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具有特殊活性的透明质酸材料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现有技术)透明质酸交联凝胶的制备(己二酸二酰肼交联)
实施例1是一个现有技术的实施例。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50万道尔顿)1g室温溶解于10ml蒸馏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0.087g己二酸二酰肼,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192g 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透明质酸交联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
实施例2: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的制备(己二酸二酰肼交联)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50万道尔顿)1g室温溶解于10ml蒸馏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0.087g己二酸二酰肼和0.0595g二硫代二丙酰肼,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 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288g 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20倍体积的1%二硫苏糖醇溶液(pH8.5)浸泡4小时;最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浸泡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3.5。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含有巯基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
上述制备的含有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用蒸馏水浸泡除盐,冷冻干燥后用0.1mol/L盐酸水解,然后采用Shu等人报道的改进Ellman方法(Biomacromolecules 2002,3:1304-1311)检测巯基含量为213μmol/g。
实施例3: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
实施例1(现有技术)和实施例2(本发明)所制备的交联活性凝胶用蒸馏水浸泡除盐,冷冻干燥后用0.1mol/L盐酸水解,然后采用王等人报道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测试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CN110279610A)。
在相同条件下实施例2所制备的交联活性凝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比实施例1所制备的交联凝胶提高了约35倍。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交联活性凝胶含有的巯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实施例4: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的制备(己二酸二酰肼交联,不同巯基含量)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50万道尔顿)1g室温溶解于10ml蒸馏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0.087g己二酸二酰肼和适当量的二硫代二丙酰肼(0.0149g、0.0298g、0.0595g 或0.119g),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384g 1-乙基-3-(3- 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20倍体积的1%二硫苏糖醇溶液(pH8.5)浸泡4小时;最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浸泡液的pH 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3.5。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含有巯基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
上述制备的含有巯基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用蒸馏水浸泡除盐,冷冻干燥后用0.1mol/L盐酸水解,然后采用Shu等人报道的改进Ellman方法(Biomacromolecules 2002,3:1304-1311)检测巯基含量。二硫代二丙酰肼的投料量为0.0149g、0.0298g、0.0595g和 0.119g时巯基含量分别为89μmol/g、148μmol/g、213μmol/g和336μmol/g。
实施例5: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不同巯基含量)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
实施例1和实施例4所制备的不同巯基含量交联活性凝胶用蒸馏水浸泡除盐,干燥后用 0.1mol/L盐酸水解,然后采用王等人报道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测试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CN110279610A)。
在相同条件下实施例4所制备的交联活性凝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比实施例1所制备的交联凝胶提高了约15-46倍,自由基的清除率与交联活性凝胶中的巯基含量呈正相关性。
实施例6: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不同透明质酸浓度)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20万道尔顿)3g室温溶解于10ml、15ml或30ml蒸馏水,得到1%、2%或3%浓度的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0.261g己二酸二酰肼和0.1785g二硫代二丙酰肼,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864g 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20倍体积的1%二硫苏糖醇溶液(pH8.5)浸泡4小时;最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浸泡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3.5。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含有巯基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己二酸二酰肼交联,不同透明质酸浓度)。
透明质酸钠的起始浓度为1%、2%和3%时,所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的水含量分别为99.4%、98.7%和97.9%(重量/体积百分比,g/ml)。
实施例7: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薄膜和海绵的制备(己二酸二酰肼交联)
将实施例2、4和6所制备的交联活性凝胶室温干燥脱水,即得到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薄膜。
将实施例2、4和6所制备的交联活性凝胶冷冻干燥脱水,即得到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海绵。
实施例8: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的制备(丁二酸二酰肼交联)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100万道尔顿)1g室温溶解于10ml蒸馏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0.073g丁二酸二酰肼和0.0665g二硫代二丁酰肼,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 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288g 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20倍体积的1%二硫苏糖醇溶液(pH8.5)浸泡4小时;最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浸泡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3.5。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含有巯基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丁二酸二酰肼交联)。
上述制备的含有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丁二酸二酰肼交联)用蒸馏水浸泡除盐,冷冻干燥后用0.1mol/L盐酸水解,然后采用Shu等人报道的改进Ellman方法(Biomacromolecules 2002,3:1304-1311)检测巯基含量为195μmol/g。
实施例9:含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的制备(N-3丙酰肼交联)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100万道尔顿)1g室温溶解于10ml蒸馏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0.0917g N-3丙酰肼和0.0665g二硫代二丁酰肼,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 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288g 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20倍体积的1%二硫苏糖醇溶液(pH8.5)浸泡4小时;最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浸泡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3.5。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含有巯基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N-3丙酰肼交联)。
上述制备的含有巯基透明质酸交联活性凝胶(N-3丙酰肼交联)用蒸馏水浸泡除盐,冷冻干燥后用0.1mol/L盐酸水解,然后采用Shu等人报道的改进Ellman方法(Biomacromolecules 2002,3:1304-1311)检测巯基含量为174μmol/g。
实施例10:透明质酸交联凝胶的制备(二硫代二丙酰肼交联)
实施例10是一个现有技术的实施例。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50万道尔顿)1g室温溶解于10ml蒸馏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0.119g二硫代二丙酰肼,搅拌溶解。然后溶液的pH值用0.1mol/L盐酸调节至4.75,加入0.192g 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4.75;溶液粘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凝胶。所得凝胶静置过夜,然后用不少于2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浸泡除质12小时,每2小时更换新鲜生理盐水。纯化后所得凝胶即为透明质酸交联凝胶(二硫代二丙酰肼交联),其交联结构中含有二硫键。
实施例11:二硫键交联透明质酸凝胶的制备
实施例11是一个现有技术的实施例。
透明质酸巯基化衍生物以300KDa和1,500KDa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为原料,采用Wang等所报道的方法制备(Wang等,J Mater Chem.B,2015,3:7546-7553),其巯基含量分别为 103μmol/g和75μmol/g。
将上述透明质酸巯基化衍生物溶解得到含量为8mg/mL和10mg/mL的水溶液,调节溶液pH 值为7.4,转移入玻璃容器后湿热灭菌;室温密闭静置保存4周,溶液失去流动性并形成二硫键交联透明质酸凝胶。
实施例12:本发明交联透明质酸凝胶的稳定性
将1g实施例2、4、6、8、9、10、11制备的交联凝胶加入至10ml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还原剂)溶液中(浓度为2.0%w/v),搅拌反应24小时。实施例2、4、6、8和9制备的交联凝胶保持凝胶的稳定结构。实施例10和11制备的交联凝胶逐渐溶解消失,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其交联结构中的二硫键被还原剂还原,交联结构被破坏。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组合、替代、简化均应为等效替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作用下同时与活性试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酰胺键,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材料;或者透明质酸原料的侧链羧基在碳化二亚胺的作用下先与中间试剂反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活化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同时与活性试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酰胺键,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材料;
其中所述的活性试剂是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或者是含有自由巯基的伯胺,或者是巯基保护的伯胺;
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不含有二硫键结构但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酰肼官能团的多元酰肼;
其中所述透明质酸原料选自透明质酸、其盐的形式和/或其经改性得到的衍生物;
步骤(2)当所述活性试剂是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时,将步骤(1)中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与还原剂反应,其中所述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阱中的二硫键被还原为巯基,纯化后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或者当所述活性试剂是含有自由巯基的伯胺时,则将上述步骤(1)中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纯化后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或者,当所述活性试剂是具有巯基保护基团的伯胺时,将所述步骤(1)中的透明质酸交联材料脱除巯基保护基团后通过纯化工艺得到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酰肼是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丁二酸二酰肼、己二酸二酰肼、辛二酸二酰肼、对苯二甲酸二酰肼、硫代二丙酸二酰肼、酒石酸二酰肼、聚乙二醇二酸二酰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酰肼是以氨为基础的多元酰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二硫键的二氨或二酰肼是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胱胺、胱氨酸、胱氨酸二甲酯、胱氨酸二乙酯、二硫代二丙酰肼、二硫代二丁酰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二亚胺是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是二硫苏糖醇和/或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试剂是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或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为包括薄膜、海绵的固态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为水凝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凝胶的含水量为98%以上,该含水量是重量/体积百分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凝胶的含水量为99%以上,该含水量是重量/体积百分比。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巯基在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中的含量为小于350μmol/g。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巯基的含量为80~150μmol/g。
15.一种如权利要求8-14之一所述的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在医药领域中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78409.5A CN114316087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78409.5A CN114316087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16087A CN114316087A (zh) | 2022-04-12 |
CN114316087B true CN114316087B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102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78409.5A Active CN114316087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16087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44216A2 (en) * | 2001-02-22 | 2005-06-22 | Anika Therapeutics Inc. | Thiol-modified hyaluronan |
CN101200504A (zh) * | 2006-12-11 | 2008-06-18 | 上海百瑞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高分子巯基化改性衍生物及其交联材料 |
CN103613686A (zh) * | 2013-11-12 | 2014-03-05 | 广州市一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巯基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4549172A (zh) * | 2015-01-26 | 2015-04-29 | 重庆大学 | 一种制备巯基修饰壳聚糖浅孔微球的方法 |
WO2021098098A1 (zh) * | 2019-11-18 | 2021-05-27 | 孛朗孚有限公司 | 巯基改性透明质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13214505A (zh) * | 2021-04-20 | 2021-08-06 | 中国海洋大学 | 巯基化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24885B2 (en) * | 2006-03-07 | 2013-09-03 | Prochon Biotech Ltd. | Hydrazido derivatives of hyaluronic acid |
CN102399295B (zh) * | 2010-09-09 | 2013-11-06 | 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低巯基化改性度生物相容高分子巯基化衍生物及其交联材料和用途 |
FR2967677B1 (fr) * | 2010-11-18 | 2014-05-16 | Centre Nat Rech Scient | Derives de polysaccharides comprenant un motif alcene et reaction de couplage par chimie thio-clic |
WO2015181369A1 (en) * | 2014-05-29 | 2015-12-03 | Galderma S.A. | Cross-linked hyaluronic acid grafted with dextran |
CN107540849A (zh) * | 2017-09-11 | 2018-01-05 | 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明胶化学改性方法及其交联材料和用途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78409.5A patent/CN1143160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44216A2 (en) * | 2001-02-22 | 2005-06-22 | Anika Therapeutics Inc. | Thiol-modified hyaluronan |
CN101200504A (zh) * | 2006-12-11 | 2008-06-18 | 上海百瑞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高分子巯基化改性衍生物及其交联材料 |
CN103613686A (zh) * | 2013-11-12 | 2014-03-05 | 广州市一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巯基化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4549172A (zh) * | 2015-01-26 | 2015-04-29 | 重庆大学 | 一种制备巯基修饰壳聚糖浅孔微球的方法 |
WO2021098098A1 (zh) * | 2019-11-18 | 2021-05-27 | 孛朗孚有限公司 | 巯基改性透明质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13214505A (zh) * | 2021-04-20 | 2021-08-06 | 中国海洋大学 | 巯基化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odulating Thiol pKa Promotes Disulfide Formation at Physiological pH: An Elegant Strategy To Design Disulfide Cross-Linked Hyaluronic Acid Hydrogels;Daniel Bermejo-Velasco et al.;《Biomacromolecules》;20190206;第1412-1420页 * |
原位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梁嘉碧等;《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0630;第30卷(第6期);第767-77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16087A (zh) | 2022-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289712A1 (en) | Functionalized zwitterionic and mixed charge polymers, related hydroge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 |
CN103131054B (zh) | 一种高强度水凝胶 | |
CN111253591B (zh) | 一种双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JPH07278203A (ja) | グリコサミノグリカン−合成ポリマー結合体 | |
CN105039465A (zh) | 一种酶催化二硫键交联的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478829B (zh)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8003357B (zh) | 儿茶醛交联胶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220104196A (ko) | 메르캅토 변성 고분자 화합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용도 | |
WO2024222313A1 (zh) | 一种巯基化天然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5010998B (zh) | 一种抗菌抗氧化导电黏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353647B (zh) | 一种自修复海洋源胶原蛋白肽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316087B (zh)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3342759A (zh) | 酶催化可控释放一氧化氮的新型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6159192B (zh) | 一种可注射止血防黏连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350035B (zh) | 一种透明质酸交联活性材料及其应用 | |
KR101006755B1 (ko) | 활성산소를 감지하는 히알루론산 금 나노입자 및 이의제조방법 | |
CN107915850A (zh) | 含硒壳聚糖水凝胶及其制备、降解方法和应用 | |
CN115058028B (zh) | 一种聚硫氨酯改性海藻酸钠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4762740B (zh) | 一种注射用黏附性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617154A (zh) | 含酸性基团生物材料的高效透皮递送系统 | |
WO2008026857A1 (en) | Multilayer film comprising hyaluronic acid derivatives | |
CN113150180A (zh) | 具有低凝胶温度的结冷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US20130137850A1 (en) | Novel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KR100644369B1 (ko) | 피부드레싱용 키토산-젤라틴-알진 스폰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8652447B (zh) | 一种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3000 block B, No. 117 Xuey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Bairuiji Bio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25 building B, 117 Xuey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IOREGEN BIOMEDICAL (CHANGZHOU)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