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13312A - 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3312A
CN114313312A CN202111683761.8A CN202111683761A CN114313312A CN 114313312 A CN114313312 A CN 114313312A CN 202111683761 A CN202111683761 A CN 202111683761A CN 114313312 A CN114313312 A CN 114313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locking
base
main bod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37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3312B (zh
Inventor
陈威
翟海涛
代志刚
徐国伟
王梓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Rocket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Rocket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Rocket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CASIC Rocket 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CN2021116837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3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3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3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轴一侧装设有包括基座、弹性件和锁定部的锁定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主体与转轴同时旋转的同时,弹性件始终将锁定部从开口内朝向转轴的方向顶出,直至转轴转动至锁止位,锁定部的侧壁与第一平面相接触,从而通过锁定部限制转轴继续旋转,防止转轴回转,同时防止与转轴同步旋转的第一主体回转,在固定第二主体的前提下,可以快速约束第一主体保持锁定状态,并不发生回转,即便在不规律的长期振动过程中,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可以始终保持锁定部与第一平面的相互限制,实现锁定装置保持锁定状态的稳定,提高航天运载器部件之间的锁定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天运载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天运载器领域内,很多场景下会面对机构的锁定问题。由于航天运载器其特殊的应用环境,对锁定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锁定可靠性、紧凑性以及解锁难易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锁定机构主要采取弹簧、圆柱销方案以及连杆机构方案。弹簧、圆柱销方案锁定后,在航天运载器的高速移动导致的振动工况下,机构之间的锁定装置容易出现连接机构的回转情况发生,进而导致锁定失效,发生需要锁定的结构之间出现自由转动甚至直接分离的情况,严重影响航天运载器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定装置容易出现回转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包括:
第一主体,上设有同步旋转的转轴;
第二主体,装设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主体,以使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相对转动,所述转轴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平面;
锁定机构,包括基座、弹性件和锁定部,所述基座设在所述第二主体上,且所述基座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一侧设有开口,另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底座,所述锁定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一端可穿过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外,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定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并将所述锁定部从所述开口内朝向所述转轴的方向顶出,所述转轴具有锁止位,以使所述锁定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平面接触,并限制所述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支耳,所述第二主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支耳,所述转轴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耳与所述第二支耳。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支耳或所述第二支耳分离的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周面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支耳上具有配合孔,当所述转轴贯穿于所述配合孔内时,所述配合孔内壁与所述第二平面接触,以限制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耳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托块,所述托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定部外侧壁贴合的托槽,以使所述转轴处于锁止位时,所述托槽与所述第一平面分别与所述锁定部的径向两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上设有滑动圆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与所述滑动圆台的外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圆台两侧各设有一个矩形条,所述第一空腔侧壁上沿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矩形槽,所述矩形条延伸至所述矩形槽内,并沿所述矩形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设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抵持槽,所述抵持槽内设有通孔,当所述转轴处于锁止位时,所述基座卡嵌至所述抵持槽内,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底座相对应,并形成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分离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主体与转轴同步旋转,且第二主体同时被转轴贯穿,设置包括基座、弹性件和锁定部的锁定机构,基座设在第二主体上,基座内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底座,锁定部设于第一空腔内,并可通过第一空腔另一侧的开口延伸至第一空腔外,弹性件设于锁定部与底座之间,转轴具有锁止位,当第一主体与转轴同时旋转的同时,弹性件始终将锁定部从开口内朝向转轴的方向顶出,直至转轴转动至锁止位,锁定部的侧壁与第一平面相接触,从而通过锁定部限制转轴继续旋转,防止转轴回转,同时防止与转轴同步旋转的第一主体回转,在固定第二主体的前提下,可以快速约束第一主体保持锁定状态,并不发生回转,即便在不规律的长期振动过程中,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可以始终保持锁定部与第一平面的相互限制,实现锁定装置保持锁定状态的稳定,提高航天运载器部件之间的锁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装置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装置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未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主体;11、转轴;12、第一平面;13、第一支耳;14、第二平面;15、配合孔;16、抵持槽;17、通孔;2、第二主体;21、第二支耳;31、基座;32、弹性件;33、锁定部;331、滑动圆台;34、开口;35、底座;36、托块;37、托槽;38、矩形条;39、矩形槽;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如图1-8所示,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位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的锁定机构,其中:
第一主体1上设有同步旋转的转轴11,当第一主体1绕转轴11的轴线旋转时,第一主体1的转动角度与转轴11的转动角度一致;
第二主体2装设在所述转轴11上,且所述转轴11贯穿所述第二主体2,以使所述第二主体2与所述第一主体1之间相对转动,具体的说,就是第二主体2为参照物时,第二主体2设定为不移动也不转动的状态,第一主体1通过转轴11相对于第二主体2旋转;所述转轴11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平面12。
锁定机构包括基座31、弹性件32和锁定部33,所述基座31设在所述第二主体2上,且所述基座31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一侧设有开口34,另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底座35,所述锁定部33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一端可穿过所述开口34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外,所述弹性件32设置于所述锁定部33与所述底座35之间,并将所述锁定部33从所述开口34内朝向所述转轴11的方向顶出;所述转轴11具有锁止位,以使所述锁定部33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平面12接触,并限制所述转轴11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转轴11具有锁止位,该锁止位为转轴11跟随第一主体1转动一个角度后,与锁定部33之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锁止关系,此时转轴11保持稳定的位置即为锁止位,在设计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需要保持的相对夹角之后,当第一主体1连通转轴11旋转至转轴11的锁止位时,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的相对夹角为设计的锁定状态,且此时转轴11上的第一平面12被锁定部33抵持,转轴11无法继续绕轴线旋转,以保持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形成锁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第一主体1与转轴11同步旋转,且第二主体2同时被转轴11贯穿,设置包括基座31、弹性件32和锁定部33的锁定机构,基座31设在第二主体2上,基座31内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底座35,锁定部33设于第一空腔内,并可通过第一空腔另一侧的开口34延伸至第一空腔外,弹性件32设于锁定部33与底座35之间,转轴11具有锁止位,当第一主体1与转轴11同时旋转的同时,弹性件32始终将锁定部33从开口34内朝向转轴11的方向顶出,直至转轴11转动至锁止位,锁定部33的侧壁与第一平面12相接触,从而通过锁定部33限制转轴11继续旋转,防止转轴11回转,同时防止与转轴11同步旋转的第一主体1回转,在固定第二主体2的前提下,可以快速约束第一主体1保持锁定状态,并不发生回转,即便在不规律的长期振动过程中,通过弹性件32的作用,可以始终保持锁定部33与第一平面12的相互限制,实现锁定装置保持锁定状态的稳定,提高航天运载器部件之间的锁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主体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支耳13,所述第二主体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支耳21,所述转轴11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耳13与所述第二支耳21。
通过两个第一支耳13与两个第二支耳21依次间隔布置,或者两个第二支耳21设置于两个第一支耳13之间,以便于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与转轴11之间的连接,同时设置两个第一支耳13与两个第二支耳21,以提高第一主体1与转轴11之间、第二主体2与转轴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两个间隔的第一支耳13或两个间隔的第二支耳21进一步提高相对于转轴11的支撑性,提高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转轴11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一支耳13或所述第二支耳21分离的紧固件4,以便于转轴11的拆装或部件的更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转轴11上周面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14,两个第二平面14之间的间距小于转轴11的外径,所述第一支耳13上具有配合孔15,当所述转轴11贯穿于所述配合孔15内时,所述配合孔15内壁与所述第二平面14接触,以限制所述转轴11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耳13旋转,以通过两个第二平面14与配合孔15,限制所述转轴11可沿轴线方向在配合孔15内移动,但不能绕转轴11的轴线方向在配合孔15内旋转,以使转轴11与第二平面14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座31上设有托块36,所述托块3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定部33外侧壁贴合的托槽37,以使所述转轴11处于锁止位时,所述托槽37与所述第一平面12分别与所述锁定部33的径向两侧接触。
当转轴11位于锁止位,在弹性件32的推动下,锁定部33上升穿出开口34,且锁定部33的侧壁与第一平面12接触,并限制转轴11旋转,此时转轴11上的第一平面12被锁定部33抵持,转轴11无法继续绕轴线旋转,而锁定部33一部分位于第一空腔内,一部分延伸至第一空腔外,通过锁定部33延伸至第一空腔外的部分与转轴11形成约束,即此时锁定部33受到转轴11的推力,托块36位于基座31上,且托块36上的托槽37与锁定部33外侧壁贴合,托块36形成对锁定部33的承托,避免在转轴11的作用下锁定部33出现弯折等形变,提高锁定部33的锁定状态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锁定部33上设有滑动圆台331,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与所述滑动圆台331的外壁贴合。
在弹性件32的驱动下,滑动圆台331在第一空腔内上下滑动,进而带动锁定部33上下移动。
且滑动圆台331的外壁与第一空腔内壁贴合,以确保锁定部33在第一空腔内的位置稳定,避免锁定部33出现偏移。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滑动圆台331两侧各设有一个矩形条38,所述第一空腔侧壁上沿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矩形槽39,所述矩形条38延伸至所述矩形槽39内,并沿所述矩形槽39的长度方向滑动。
两个矩形条38延伸至两个矩形槽39内,跟随圆台同步上下移动,弧形槽对矩形条38形成引导,且矩形槽39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空腔的轴向相同,避免滑动圆台331在升降过程中,避免滑动圆台331绕第一空腔轴线旋转,进而约束锁定部3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出现偏转,提高在锁定部33伸出开口34后与转轴11上第一平面12的贴合度,提高锁定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弹性件32设为弹簧。
在采用弹簧作为弹性件32的基础上,能推动锁定部33伸出开口34的其他弹性件32均可完成对上述弹簧的替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主体1上设有抵持槽16,所述抵持槽16内设有通孔17,当所述转轴11处于锁止位时,所述基座31卡嵌至所述抵持槽16内,且所述通孔17与所述底座35相对应,并形成所述底座35与所述基座31分离的通道。
具体地说,如果设置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80°时为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锁止状态时,第一主体1旋转至与第二主体2夹角呈180°,第一主体1带动转轴11旋转至锁止位,此时弹性件32将锁定部33顶出,锁定部33延伸至第一平面12一侧,并与第一平面12接触,以形成对转轴11的限制,此时第一主体1无法继续相对第二主体2旋转,且基座31卡嵌在抵持槽16内,避免转轴11出受力,提高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锁止状态的稳定性,如果需要解锁该锁定状态时,通过通孔17拆卸底座35,底座35与基座31分离后,底座35、弹性件32、锁定部33依次从通孔17内脱落,在锁定部33与转轴11分离之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为非锁定状态,此时,第一主体1可再次绕转轴11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底座35与所述基座31螺纹连接,以便于拆卸底座35,使底座35与基座31分离。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主体(1),上设有同步旋转的转轴(11);
第二主体(2),装设在所述转轴(11)上,且所述转轴(11)贯穿所述第二主体(2),以使所述第二主体(2)与所述第一主体(1)之间相对转动,所述转轴(11)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平面(12);
锁定机构,包括基座(31)、弹性件(32)和锁定部(33),所述基座(31)设在所述第二主体(2)上,且所述基座(31)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一侧设有开口(34),另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底座(35),所述锁定部(33)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所述一端可穿过所述开口(34)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外,所述弹性件(32)设置于所述锁定部(33)与所述底座(35)之间,并将所述锁定部(33)从所述开口(34)内朝向所述转轴(11)的方向顶出,所述转轴(11)具有锁止位,以使所述锁定部(33)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平面(12)接触,并限制所述转轴(11)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支耳(13),所述第二主体(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支耳(21),所述转轴(11)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耳(13)与所述第二支耳(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转轴(11)与所述第一支耳(13)或所述第二支耳(21)分离的紧固件(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上周面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14),所述第一支耳(13)上具有配合孔(15),当所述转轴(11)贯穿于所述配合孔(15)内时,所述配合孔(15)内壁与所述第二平面(14)接触,以限制所述转轴(11)相对于所述第一支耳(13)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上设有托块(36),所述托块(3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定部(33)外侧壁贴合的托槽(37),以使所述转轴(11)处于锁止位时,所述托槽(37)与所述第一平面(12)分别与所述锁定部(33)的径向两侧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33)上设有滑动圆台(331),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与所述滑动圆台(331)的外壁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圆台(331)两侧各设有一个矩形条(38),所述第一空腔侧壁上沿所述第一空腔的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矩形槽(39),所述矩形条(38)延伸至所述矩形槽(39)内,并沿所述矩形槽(39)的长度方向滑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2)设为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上设有抵持槽(16),所述抵持槽(16)内设有通孔(17),当所述转轴(11)处于锁止位时,所述基座(31)卡嵌至所述抵持槽(16)内,且所述通孔(17)与所述底座(35)相对应,并形成所述底座(35)与所述基座(31)分离的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5)与所述基座(31)螺纹连接。
CN202111683761.8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航天运载器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Active CN114313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3761.8A CN11431331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航天运载器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3761.8A CN11431331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航天运载器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312A true CN114313312A (zh) 2022-04-12
CN114313312B CN114313312B (zh) 2024-06-11

Family

ID=8102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3761.8A Active CN114313312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航天运载器的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331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2525Y (zh) * 2008-07-04 2009-03-25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止挡的包覆式转轴结构
CN201347942Y (zh) * 2008-12-22 2009-11-18 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双包式枢纽器
FR2973778A1 (fr) * 2011-04-08 2012-10-12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rearmable
RU2514015C1 (ru) * 2012-12-07 2014-04-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ЦСКБ-Прогресс" (ФГУП "ГНПРКЦ "ЦСКБ-Прогресс") Узел крышки светозащит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09707726A (zh) * 2019-01-29 2019-05-03 李俊楠 一种转轴连接器及折叠式助力车
CN112498751A (zh) * 2020-12-15 2021-03-16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解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2525Y (zh) * 2008-07-04 2009-03-25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止挡的包覆式转轴结构
CN201347942Y (zh) * 2008-12-22 2009-11-18 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双包式枢纽器
FR2973778A1 (fr) * 2011-04-08 2012-10-12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rearmable
RU2514015C1 (ru) * 2012-12-07 2014-04-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ЦСКБ-Прогресс" (ФГУП "ГНПРКЦ "ЦСКБ-Прогресс") Узел крышки светозащит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09707726A (zh) * 2019-01-29 2019-05-03 李俊楠 一种转轴连接器及折叠式助力车
CN112498751A (zh) * 2020-12-15 2021-03-16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解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312B (zh)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82187A1 (en) Snap pin for door module positioning
JP4186146B2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用ツール取付装置
CN111618895A (zh) 一种机械式机器人末端快换装置
CN114313312A (zh) 一种防回转的锁定装置
CN116315885A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EP3483460B1 (en) Locking buckle
CN221039416U (zh) 一种夹具
CN220114497U (zh)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
CN219987629U (zh) 机器人手部快换装置及机器人
CN117841798A (zh) 一种转动装置及座椅
CN208379493U (zh) 过载保护装置和车位锁
CN214092578U (zh) 一种锁紧机构
CN215097144U (zh) 一种通用的座椅旋转机构
CN216328078U (zh) 解锁驱动结构及解锁装置
CN215489182U (zh) 一种手电筒的尾部挂件结构和小型手电筒
CN111659545B (zh) 一种离心机转子锁定结构和离心机
CN212328630U (zh) 一种离心机转子锁定结构和离心机
CN209936900U (zh) 安装机构及轨道机器人
CN211429106U (zh) 一种电机锁紧机构、电机及稳定器
CN222836785U (zh) 一种旋转锁止工装及舞台灯
CN220012872U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光伏电池片电镀夹具
CN113280216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摄像头转台
CN215436076U (zh) 一种车辆的换电锁止机构及车辆
CN218300037U (zh) 一种电池仓装配结构
CN113265851B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门锁及具有该门锁的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