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0914B - 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00914B CN114300914B CN202111435817.8A CN202111435817A CN114300914B CN 114300914 B CN114300914 B CN 114300914B CN 202111435817 A CN202111435817 A CN 202111435817A CN 114300914 B CN114300914 B CN 1143009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 information
- connector
- power
- plug
- plug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将通电连接器与液晶屏的通电接口进行插接。插接装置包括基板、插接组件、对位组件及控制器;插接组件可活动地设于基板上,用于夹持并移动通电连接器;对位组件可活动地设于基板上,用于获取通电连接器的第一位置信息及通电接口的第二位置信息;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及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插接组件将通电连接器与通电接口插接。本申请提供的插接装置能够自动插接通电连接器与液晶屏的通电接口,以代替人工作,具有提高点亮测试液晶屏的效率、解决对位困难、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插接点亮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屏在电子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液晶屏生产出来后,需要在液晶屏的通电接口插接通电连接器进行通电测试,以检测液晶屏是否能够被点亮,进而查验产品质量。
由于液晶屏连通通电连接器的一侧为软质材料制成,通电连接器插接至通电接口的过程一般为人工操作。然而,一方面,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因操作失误而产生误判,严重时可能会对通电接口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容易导致不良产品增多。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代替人工作的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及工作效率的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插接装置,用于将通电连接器与液晶屏的通电接口进行插接,包括:
基板;
插接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夹持并移动所述通电连接器;
对位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板上,用于获取所述通电连接器的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通电接口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及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及机架,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基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移动机构背离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基板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旋转模组及设于所述旋转模组上的夹持件,所述旋转模组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旋转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旋转,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通电连接器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进行插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第一移栽模组,所述第一移栽模组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旋转模组设于所述第一移栽模组上;所述第一移栽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模组及所述夹持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移栽模组,所述第二移栽模组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移栽模组设于所述第二移栽模组上;所述第二移栽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栽模组、所述旋转模组及所述夹持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组件包括对位移栽模组及设于所述对位移栽模组上的对位相机,所述对位移栽模组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对位移栽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对位相机移动;所述对位相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插接系统,所述插接系统包括所述插接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液晶屏。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插接控制方法,所述插接方法适用于所述插接系统;所述插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通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通电接口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电连接器包括一个通电触点,所述通电接口包括一个连接触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通电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连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包括:
根据所述通电触点的位置信息与所述连接触点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通电触点与所述连接触点的位置坐标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坐标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旋转模组及设于所述旋转模组上的夹持件;所述通电连接器包括多个通电触点,所述通电接口包括多个连接触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多个通电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多个连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通电触点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一轮廓信息及根据多个所述连接触点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二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轮廓信息及所述第二轮廓信息获取旋转信息及位置坐标差信息;
根据所述旋转信息及所述位置坐标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
本申请提供的插接装置通过插接组件夹持并移动通电连接器至液晶屏的通电接口处,通电连接器与通电接口,以对液晶屏进行点亮测试。插接装置能够自动插接通电连接器与液晶屏的通电接口,插接组件代替人工,进而对液晶屏进行点亮测试,一方面,可以提高液晶屏的点亮测试效率;另一方面,减轻工人的工作符合,有益于工人的身心健康。本申请提供的插接装置还通过对位组件获取通电连接器与通电接口的位置信息,对位组件代替人工对通电连接器与通电接口的对位,减少人工误判的现象发生,提高通电连接器与通电接口对位精度,进而减少因人工对位不当而损伤液晶屏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液晶屏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液晶屏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种通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种通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正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组件的正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组件的侧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中的第一方向为垂直于基板的方向,本申请中的第二方向为平行于基板的方向,本申请中的第三方向为平行于基板且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系统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系统100用于夹持通电连接器101点亮和检测液晶屏10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接系统100还可以用于点亮其他待点亮和检测的显示屏。
插接系统100包括插接装置10及送料装置20,插接装置10用于将通电连接器101与液晶屏102连接,送料装置20用于夹持并固定液晶屏102。送料装置20还可用于输送液晶屏102。送料装置20包括但不限于传送带、机械手等。
通过插接装置10与送料装置20配合,以实现液晶屏102的点亮,达到检测液晶屏102的目的。该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液晶屏102的检测效率。
请参阅图2、图3,图2是第一种液晶屏的示意图,图3是第二种液晶屏的示意图。
液晶屏102包括屏体1021、通电接口1022及连接触点1023,连接触点1023设于通电接口1022上,连接触点1023与外界电连接,以实现屏体1021的点亮与检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接口1022上的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为1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电接口1022上的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大于1个。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图4是第一种通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种通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电连接器101包括连接座1011、连接件1012及通电触点1013,连接件1012设于连接座1011上,通电触点1013设于连接件背离连接座1011的一侧。插接装置10夹持固定连接座1011,通过插接装置10移动连接座1011,进而带动连接件1012移动。当设于连接件1012上的通电触点1013与通电接口1022上的连接触点1023连接,以点亮液晶屏102,进而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检测。
请参阅图2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为1个,连接触点1023为1个。1个通电触点1013与1个连接触点1023插接,以点亮液晶屏102,进而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检测。
请参阅图3及图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大于1个,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大于1个。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分别插接,以点亮液晶屏102,进而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检测。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6、图7、图8及图9,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正视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装置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装置10包括机架1、移动机构2、基板3、插接组件4、对位组件5及控制器6。
机架1可固定设置,移动机构2设于机架1上,基板3设于移动机构2背离机架1的一侧。移动机构2用于驱动基板3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基板3平行。当送料装置20固定液晶屏102时,通过移动机构2驱动基板3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插接装置10夹持通电连接器101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
插接组件4设于基板3背离移动机构2的一侧,插接组件4可相对于基板3在移动和旋转。插接组件4用于夹持通电连接器101,通过插接组件4移动和旋转通电连接器101,以使通电连接器101与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连接,进而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检测。
对位组件5设于基板3背离移动机构2的一侧,对位组件5可相对基板3移动,对位组件5与插接组件4间隔设置。对位组件5用于获取通电连接器101的第一位置信息及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的第二位置信息。
控制器6通信连接于插接组件4与对位组件5之间以及,控制器6用于接收通电连接器101的第一位置信息及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的第二位置信息,并驱动插接组件4夹持通电连接器101与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插接,进而实现液晶屏102的点亮和检测。
控制器6还可以与移动机构2通信连接,控制器6接收通电连接器101的第一位置信息及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的第二位置信息,并驱动移动机构2带动插接组件4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控制器6与插接组件4、对位组件5及移动机构2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有线通信连接及无线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图4及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连接器101的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为1个,液晶屏102的连接触点1023为1个。对位组件5用于获取通电触点1013的第一位置信息及连接触点1023的第二位置信息。
控制器6根据对位组件5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驱动移动机构2及插接组件4移动通电连接器101,进而使得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插接,实现对液晶屏102的自动点亮和检测。
一方面,插接装置10通过对液晶屏102的自动点亮和检测,提高插接装置10对液晶屏102的检测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插接装置10对液晶屏102的自动点亮和检测,省略人工操作,减少工人体力及视力的消耗,有利于提高工人的身心健康。再一方面,通过对位组件5对通电触点1013的第一位置信息及连接触点1023的第二位置信息的获取,以及控制器6的计算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驱动移动机构2及插接组件4移动通电连接器101,极大地减小因人工对位插接产生的误判、对位不准等问题的的产生,进而提高对位精度,减小因人工误判而对液晶屏102产生的损坏,提高良品率。
请参阅图1、图3、图5及图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连接器101的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大于1个,液晶屏102的连接触点1023大于1个。对位组件5用于获取多个通电触点1013的第一位置信息及多个连接触点1023的第二位置信息。
控制器6根据对位组件5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驱动移动机构2及插接组件4移动通电连接器101,还驱动插接组件4旋转通电连接器101,进而使得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分别插接,实现对液晶屏102的自动点亮和检测。
在一种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插接装置10可以省略机架1及移动机构2,仅通过插接组件4实现对通电连接器101在空间移动或者旋转,可以减小插接装置10的体积,使得插接装置10更加灵活。
在另一种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插接组件4可以用UVW平台代替。通过UVW平台来实现通电连接器101和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之间的插接。
请参阅图3、图5、图6、图10、图11及图12,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组件的正视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组件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以插接组件4应用于通电连接器101的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大于1个,液晶屏102的连接触点1023大于1个的场合为例。
插接组件4包括第一移栽模组41、第一支撑件42、第二移栽模组43、第二支撑件44、旋转模组45及夹持件46。第二移栽模组43、第一支撑件42、第一移栽模组41、第二支撑件44、旋转模组45及夹持件46依次连接。
具体的,第一移栽模组41及第二移栽模组43皆为高精度伺服电机滚珠丝杆传动模组,可以提高通电连接器101与液晶屏102的通电接口1022对位精度以及插接稳定性,进而提高通电连接器101点亮液晶屏102的成功率。
第二移栽模组43设于基板3背离移动机构2的一侧,第二移栽模组43可相对于基板3沿第三方向移动。其中,第三方向与基板3平行,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第一支撑件42支撑并连接于第二移栽模组43与第一移栽模组41之间。
第一移栽模组41设于第一支撑件42背离第二移栽模组43的一端,第一移栽模组41可相对于第一支撑件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基板3。
第二支撑件44支撑并连接于第一移栽模组41与旋转模组45之间。
旋转模组45设于第二支撑件44背离第一移栽模组41的一端,旋转模组45可相对于基板3背离移动机构2的平面旋转。换言之,旋转模组45可以绕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轴线旋转。
夹持件46的固定于旋转模组45上,夹持件46用于夹持通电连接器101。
夹持件46可以随旋转模组45旋转,以使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旋转,进而将通电触点1013的外轮廓与连接触点1023的外轮廓对正。
夹持件46及旋转模组45可以随第一移栽模组41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使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将将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对正。
夹持件46、旋转模组45及第一移栽模组41可以随第二移栽模组43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以使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三方向移动,进而将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的在第三方向上对正。
夹持件46、旋转模组45、第一移栽模组41、第二移栽模组43及基板3可以随移动机构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将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的在第一方向上对正。
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夹持件46通过移动机构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将通电触点1013移动到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上对应的位置。夹持件46通过第二移栽模组43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以将电触点1013移动到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三方向上对应的位置。夹持件46通过旋转模组45旋转,以将多个通电触点1013外形轮廓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的外形轮廓在第二方向上对应。夹持件46通过第一移栽模组41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将通电触点1013移动到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对应的位置,以实现通电连接器101的通电触点1013与液晶屏102的连接触点1023之间的插接,进而点亮液晶屏102,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测试。
请参阅图2、图4、图6、图10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插接组件4可以省略第二支撑件44及旋转模组45,即夹持件46固定设于第一移栽模组41背离第一支撑件42的一端上。通电连接器101的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为1个,液晶屏102的连接触点1023为1个。移动机构2带动夹持件46沿第一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直至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上对应。第二移栽模组43带动夹持件46沿第三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直至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三方向上对应。第一移栽模组41带动夹持件46沿第二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直至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对应,此时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插接,以实现对液晶屏102点亮和检测。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位组件5包括对位移栽模组51及对位相机52,对位移栽模组51设于基板3背离移动机构2的一侧,且对位移栽模组51与第二移栽模组43间隔设置。对位相机52设于对位移栽模组51背离基板3的一端,对位移栽模组51用于驱动对位相机52移动。
对位相机52用于分别获取通电触点1013的第一位置信息及连接触点1023的第二位置信息。控制器6通过获取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插接组件4移动通电连接器101。当通电连接器101具有多个通电触点1013时,对位相机52获取每一个通电触点1013的位置信息。当液晶屏102具有多个连接触点1023时,对位相机52获取每一个连接触点1023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位组件5包括一个对位移栽模组51及一个对位相机52,对位移栽模组51驱动对位相机52分别获取通电连接器101的第一位置信息及通电接口1022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位组件5包括两个对位移栽模组51及两个对位相机52。其中,一个对位移栽模组51驱动一个对位相机52获取通电连接器101的第一位置信息,另一个对位移栽模组51驱动另一个对位相机52获取通电接口1022的第二位置信息。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方法作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接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方法适用于本申请提供的插接系统100及插接装置10。插接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所述通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通电接口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为1个时,第一位置信息包括通电触点1013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信息。控制器6接收通电触点1013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信息。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为1个时,第二位置信息包括连接触点1023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信息。控制器6接收连接触点1023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信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大于1个,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每一个通电触点1013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信息。多个通电触点1013的位置坐标信息形成第一轮廓信息。控制器6接收多个通电触点1013的位置坐标信息及第一轮廓信息。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大于1个,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每一个连接触点1023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信息。多个连接触点1023的位置坐标信息形成第二轮廓信息。控制器6接收多个连接触点1023的位置坐标信息及第一轮廓信息。
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电触点1013的个数为1个,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为1个。
根据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坐标差信息,通过移动机构2驱动夹持件46在第一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当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上对正时,移动机构2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根据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坐标差信息,通过第二移栽模组43驱动夹持件46在第三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三方向移动。当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三方向上对正时,第二移栽模组43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根据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坐标差信息,通过第一移栽模组41驱动夹持件46在第二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二方向移动。当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对正时,第一移栽模组41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当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皆对正,即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插接,进而点亮液晶屏102,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测试。
为实现对液晶屏102的点亮和测试。还可以通过第一步:在第二移栽模组43的驱动作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二步:在移动机构2的驱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步:在第一移栽模组41的驱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步、第二步及第三步可以分多次完成,只需要保证最后一步在第一移栽模组41的驱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通电触点1013个数大于1个,连接触点1023的个数大于1个。
根据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坐标差信息,通过移动机构2驱动夹持件46在第一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当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上对正时,移动机构2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根据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坐标差信息,通过第二移栽模组43驱动夹持件46在第三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三方向移动。当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三方向上对正时,第二移栽模组43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根据多个通电触点1013的第一轮廓信息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的第二轮廓信息获取的旋转信息,通过旋转模组45驱动夹持件46旋转,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旋转。当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分别对正时,旋转模组45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根据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坐标差信息,通过第一移栽模组41驱动夹持件46在第二方向移动,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二方向移动。当通电触点1013与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对正时,第一移栽模组41停止对夹持件46的驱动。
当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皆对正,且多个通电触点1013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在第二方向上的轮廓对正,即多个通电触点1013分别与多个连接触点1023插接,进而点亮液晶屏102,实现对液晶屏102的测试。
为实现对液晶屏102的点亮和测试。还可以通过第一步:在第二移栽模组43的驱动作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三方向移动。第二步:在移动机构2的驱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步:在旋转模组45的驱动作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旋转。第四步:在第一移栽模组41的驱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及第四步可以分多次完成,只需要保证最后一步在第一移栽模组41的驱动下,夹持件46夹持通电连接器101沿第一方向移动。
以上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插接装置,用于将通电连接器与液晶屏的通电接口进行插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插接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夹持并移动所述通电连接器;
对位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板上,用于获取所述通电连接器的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通电接口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及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
其中,所述通电连接器包括多个通电触点,所述通电接口包括多个连接触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多个通电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多个连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根据多个所述通电触点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一轮廓信息及根据多个所述连接触点的位置信息获取第二轮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轮廓信息及所述第二轮廓信息获取旋转信息及位置坐标差信息;根据所述旋转信息及所述位置坐标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及机架,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基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移动机构背离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基板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旋转模组及设于所述旋转模组上的夹持件,所述旋转模组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旋转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旋转,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通电连接器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进行插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第一移栽模组,所述第一移栽模组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旋转模组设于所述第一移栽模组上;所述第一移栽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模组及所述夹持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基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移栽模组,所述第二移栽模组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移栽模组设于所述第二移栽模组上;所述第二移栽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栽模组、所述旋转模组及所述夹持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组件包括对位移栽模组及设于所述对位移栽模组上的对位相机,所述对位移栽模组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对位移栽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对位相机移动;所述对位相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7.一种插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液晶屏。
8.一种插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系统;所述插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通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通电接口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驱动所述插接组件将所述通电连接器与所述通电接口插接于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35817.8A CN114300914B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35817.8A CN114300914B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00914A CN114300914A (zh) | 2022-04-08 |
CN114300914B true CN114300914B (zh) | 2024-06-11 |
Family
ID=8096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35817.8A Active CN114300914B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00914B (zh) |
Citation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43855A (en) * | 1998-03-31 | 2000-03-28 | Rockwell Science Center,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 switch |
US6190186B1 (en) * | 1999-08-11 | 2001-02-20 | Sheng-Hsin Liao | Signal adaptation plug |
JP2003257559A (ja) * | 2002-02-28 | 2003-09-12 | Nec Tokin Corp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4234964A (ja) * | 2003-01-29 | 2004-08-19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への自動端子挿入装置 |
CN1619367A (zh) * | 2003-11-14 | 2005-05-25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用于lcd模块的面板模块 |
CN102288841A (zh) * | 2011-04-27 | 2011-12-21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测试接口的插件识别系统和方法 |
CN102460855A (zh) * | 2009-06-11 | 2012-05-16 | 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 | 具有在插头-插孔配合点后注入侵入串扰的电容器的通信插头以及相关连接器和方法 |
CN203277706U (zh) * | 2012-04-13 | 2013-11-06 | Fci公司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和引线框组件 |
CN105811219A (zh) * | 2015-01-16 | 2016-07-2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位置对齐方法 |
JP2018137042A (ja) * | 2017-02-20 | 2018-08-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作業装置 |
CN108480960A (zh) * | 2018-05-29 | 2018-09-04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 |
CN108847564A (zh) * | 2018-05-29 | 2018-11-20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的控制方法 |
CN208506416U (zh) * | 2018-06-14 | 2019-02-15 | 广东速美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对位检测机构 |
CN208539319U (zh) * | 2018-05-29 | 2019-02-22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的角度调节机构 |
CN109977954A (zh) * | 2019-04-01 | 2019-07-0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识别及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10335559A (zh) * | 2019-05-09 | 2019-10-15 | 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系统 |
CN110391575A (zh) * | 2019-06-24 | 2019-10-29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插口与插头自动插拔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459906A (zh) * | 2019-06-24 | 2019-11-15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屏插口与插头自动插拔装置 |
US10516224B1 (en) * | 2018-12-21 | 2019-12-24 | Raytheon Company | Edge launch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s assemblies |
CN111192326A (zh) * | 2020-01-02 | 2020-05-22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视觉识别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插口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370890A (zh) * | 2020-03-06 | 2020-07-03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转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112290344A (zh) * | 2020-12-30 | 2021-01-29 | 季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线束插植系统、方法及控制器 |
DE102021101113A1 (de) * | 2020-01-22 | 2021-07-22 |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 Montagesystem |
CN213878627U (zh) * | 2020-06-19 | 2021-08-03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
CN214174183U (zh) * | 2020-12-15 | 2021-09-10 | 成都新西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用手机屏对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07099B2 (en) * | 2004-10-01 | 2009-03-24 | Teradyne, Inc. | Floating interface linkage |
US7658625B2 (en) * | 2008-03-07 | 2010-02-0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C Power adapter with swiveling plug having folding prongs |
EP2815466B1 (en) * | 2012-02-13 | 2018-04-11 |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 Small form-factor rj-45 plugs with low-profile surface moun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plug blades |
-
2021
- 2021-11-26 CN CN202111435817.8A patent/CN1143009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43855A (en) * | 1998-03-31 | 2000-03-28 | Rockwell Science Center,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 switch |
US6190186B1 (en) * | 1999-08-11 | 2001-02-20 | Sheng-Hsin Liao | Signal adaptation plug |
JP2003257559A (ja) * | 2002-02-28 | 2003-09-12 | Nec Tokin Corp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4234964A (ja) * | 2003-01-29 | 2004-08-19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への自動端子挿入装置 |
CN1619367A (zh) * | 2003-11-14 | 2005-05-25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用于lcd模块的面板模块 |
CN102460855A (zh) * | 2009-06-11 | 2012-05-16 | 北卡罗来纳科姆斯科普公司 | 具有在插头-插孔配合点后注入侵入串扰的电容器的通信插头以及相关连接器和方法 |
CN102288841A (zh) * | 2011-04-27 | 2011-12-21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测试接口的插件识别系统和方法 |
CN203277706U (zh) * | 2012-04-13 | 2013-11-06 | Fci公司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和引线框组件 |
CN105811219A (zh) * | 2015-01-16 | 2016-07-2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位置对齐方法 |
JP2018137042A (ja) * | 2017-02-20 | 2018-08-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作業装置 |
CN208539319U (zh) * | 2018-05-29 | 2019-02-22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的角度调节机构 |
CN108480960A (zh) * | 2018-05-29 | 2018-09-04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 |
CN108847564A (zh) * | 2018-05-29 | 2018-11-20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的控制方法 |
CN208506416U (zh) * | 2018-06-14 | 2019-02-15 | 广东速美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对位检测机构 |
US10516224B1 (en) * | 2018-12-21 | 2019-12-24 | Raytheon Company | Edge launch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s assemblies |
CN109977954A (zh) * | 2019-04-01 | 2019-07-0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识别及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10335559A (zh) * | 2019-05-09 | 2019-10-15 | 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系统 |
CN110391575A (zh) * | 2019-06-24 | 2019-10-29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插口与插头自动插拔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459906A (zh) * | 2019-06-24 | 2019-11-15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屏插口与插头自动插拔装置 |
CN111192326A (zh) * | 2020-01-02 | 2020-05-22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视觉识别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插口的方法及系统 |
DE102021101113A1 (de) * | 2020-01-22 | 2021-07-22 |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 Montagesystem |
CN111370890A (zh) * | 2020-03-06 | 2020-07-03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转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213878627U (zh) * | 2020-06-19 | 2021-08-03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
CN214174183U (zh) * | 2020-12-15 | 2021-09-10 | 成都新西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用手机屏对位装置 |
CN112290344A (zh) * | 2020-12-30 | 2021-01-29 | 季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线束插植系统、方法及控制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一种基于结构光视觉的焊缝跟踪特征提取方法;龚烨飞;戴先中;李新德;朱伟;廖建雄;;电焊机;20090420(第04期);第51-5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00914A (zh) | 2022-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94494B (zh) | 一种不带fpc液晶屏自动检测流水线 | |
KR100598277B1 (ko) | 표시 패널의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 |
CN101165751B (zh) | 面板检测装置及面板检测方法 | |
CN204515082U (zh) | 主板测试设备 | |
CN105466946B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0072337A (zh) | Pcb板自动翻转检测设备 | |
CN105203884A (zh) | 空调外机自动安检系统 | |
CN107677220B (zh) | 手机显示屏支架断差检测设备 | |
CN104965167A (zh) | 电路板自动检测设备 | |
CN116300166A (zh) | 一种用于lcd屏的多工位检测机构及检测装置 | |
CN114300914B (zh) | 插接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4855735U (zh) | 电路板自动检测设备 | |
CN110854421B (zh) | 一种电芯和外壳的入壳装置 | |
CN209959661U (zh) | 摄像头对位设备 | |
CN209992413U (zh) | 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装置 | |
CN110864746B (zh) | 一种同步检测装置 | |
CN105588524A (zh) | 检测装置 | |
CN115339887A (zh) | 一种红外传感器测试设备 | |
CN115683217A (zh) | 多工位视觉检测设备 | |
CN219359466U (zh) | 一种液晶显示屏自动插拨结构 | |
KR100741290B1 (ko) | 패널 검사장치 | |
CN216094948U (zh) | 一种检测装置及流水线 | |
KR100562586B1 (ko) | 패널 테스트장치 | |
CN116916647A (zh) | 一种pcba联接器组装检测机 | |
CN216681059U (zh) | 自动打螺丝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