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8603B - 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78603B CN114278603B CN202111615527.1A CN202111615527A CN114278603B CN 114278603 B CN114278603 B CN 114278603B CN 202111615527 A CN202111615527 A CN 202111615527A CN 114278603 B CN114278603 B CN 1142786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valve
- surge
- master station
- control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1088 anti-asthma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0924 antiasthma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模块、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多个阀门共享从站;防喘阀为多个压缩模块的共用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和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分别与多个压缩模块的检测端连接,以获取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控制信息;阀门共享主站与多个阀门共享从站连接,阀门共享主站还与防喘阀连接,以使得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控制信息,控制防喘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使得控制更加精准,便于压缩机维护,避免了控制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压缩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当需要获取较高的压力时,压缩机采用分段压缩以减少压缩比,从而使得压缩过程中温升降低,有利于设备维护,以及以较低的冷却条件就可以实现较高压力的需求。
在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当压缩机中的流体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称为喘振。为防止喘振现象的发生,可设置压缩机防喘阀,通过防喘阀控制将压缩机出口高压流体经防喘阀流入压缩机入口,增强压缩机流通能力,避免喘振现象发生。
但当需要控制各段压缩机时,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以较大的防喘阀开度来保障各个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但这样使得压缩机各段效率不能够正常发挥,还增加资源浪费。现有对于多段单个防喘阀压缩机常常使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风险,无法精准控制,同时也增加了资源的浪费。在发生喘振风险时也无法精准获取具体是哪一段压缩机发生风险,不利于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控制压缩机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设备维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模块、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多个阀门共享从站;所述防喘阀为所述多个压缩模块的共用防喘阀;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和所述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分别与所述多个压缩模块的检测端连接,以获取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控制信息;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与所述多个阀门共享从站连接,所述阀门共享主站还与所述防喘阀连接,以使得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防喘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中的阀门共享主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每个第二控制信息为一个阀门共享从站根据连接的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所确定的控制信息;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所述每个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最大控制积分项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阶跃响应值;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阶跃响应值,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若接收到的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退出所述纯积分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与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并根据所述最大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
将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与所述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叠加;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以及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所述模式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手动模式切换至自动模式;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响应所述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若接收到的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退出所述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
若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阶跃响应值,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所述第二阶跃响应值中选择最大的阶跃响应值;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最大的阶跃响应值,计算所述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将所述阶跃控制增量与所述第一控制增量叠加;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过度喘振信息,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触发停机联锁,并控制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全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每个第二控制信息为一个阀门共享从站根据连接的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所确定的控制信息;
调节模块,用于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模块、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多个阀门共享从站;防喘阀为多个压缩模块的共用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和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分别与多个压缩模块的检测端连接,以获取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控制信息;阀门共享主站与多个阀门共享从站连接,阀门共享主站还与防喘阀连接,以使得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控制信息,控制防喘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通过获取所有压缩模块的信息,控制一个防喘阀完成对所有压缩模块的控制,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使得控制更加精准、安全,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便于压缩机维护,避免了控制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联式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压缩机控制系统对应的无关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示意图。
图标:101-压缩模块;102-防喘阀;103-阀门共享主站;104-阀门共享从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类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当压缩机中的流体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称为喘振。为防止喘振现象的发生,可设置压缩机防喘阀,通过防喘阀控制流体将压缩机出口高压流体经过防喘阀流到压缩机入口处,增强机体流通能力,避免喘振现象发生。在工业生产中,往往以较大的防喘阀开度来保障各个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但这样使得压缩机各段效率不能够正常发挥,还增加资源浪费;并且使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风险,无法精准控制。对于多段压缩机的控制,在发生喘振风险时也无法精准获取具体是哪一段压缩机发生风险,不利于压缩机维护。
为精准控制压缩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相对于传统手动控制压缩机更加自动化的压缩机控制系统,如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压缩机控制系统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模块101、防喘阀102、阀门共享主站103、多个阀门共享从站104。
在该压缩机控制系统中,防喘阀102的数量为一个,且该防喘阀102为多个压缩模块101的共用防喘阀,可以控制多个压缩模块101的喘振现象,具体控制实现方法在实施例中详细解释。
阀门共享主站103和多个阀门共享从站104,分别与多个压缩模块101的检测端连接,以获取对应压缩模块101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对应压缩模块101的运行参数,确定控制信息。示例地,阀门共享主站103和多个阀门共享从站104检测到的压缩模块101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模块101的入口压力、压缩模块101的出口压力、压缩模块101的流量压差、温度等,阀门共享主站103和多个阀门共享从站104为独立的控制单元,分别可以处理计算对应压缩模块101的运行参数。
阀门共享主站103与多个阀门共享从站104连接,阀门共享主站103还与防喘阀102连接,以使得阀门共享主站103根据控制信息,控制防喘阀102的开度进行调节。其中,阀门共享主站103和阀门共享从站104之间可以相互通信,以使得阀门共享主站103可以获取到阀门共享从站104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模式、控制信息;阀门共享从站104也可以获取阀门共享主站103的工作状态、工作模式、控制信息。
如图1所示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中,多个压缩模块101以串联方式进行连接。在串联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中,防喘阀102可以设置在串联的多个压缩模块101的流量通路上的任一位置(连接至少一个压缩模块101的入口、出口)。可以理解的是,串联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中的流量通路只有一条,流量通路上的任一位置都可起到控制整个流量通路的效果。
而由上述可知,阀门共享主站103控制防喘阀102的开度,则还需说明的是,在串联的压缩机控制系统中,为方便阀门共享主站103控制,防喘阀102连接在阀门共享主站103对应的压缩模块101的入口处或出口处。示例地,多个压缩模块101可以为多个压缩机;多个压缩模块101也可以为一个压缩机的多段压缩单元。当多个压缩模块101为多个压缩机时,防喘阀102连接在阀门共享主站103对应的压缩机的入口处或出口处;当多个压缩模块101为一个压缩机的多段压缩单元时,防喘阀102连接在阀门共享主站103对应的压缩单元的入口处或出口处。
在上述图1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并联式压缩机控制系统,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联式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压缩机控制系统也包括:多个压缩模块101、防喘阀102、阀门共享主站103、多个阀门共享从站104。其中,多个压缩模块101为多个压缩机。防喘阀102连接在并联的多个压缩模块101中的总入口处和总出口处,以控制所有压缩模块101的流量。其他连接关系以及效果与图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压缩模块、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多个阀门共享从站;防喘阀为多个压缩模块的共用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和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分别与多个压缩模块的检测端连接,以获取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并根据对应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控制信息;阀门共享主站与多个阀门共享从站连接,阀门共享主站还与防喘阀连接,以使得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控制信息,控制防喘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通过获取所有压缩模块的信息,控制一个防喘阀完成对所有压缩模块的控制,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使得控制更加精准、安全,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便于压缩机维护,避免了控制资源浪费。
在上述图1所述的压缩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压缩机控制系统中的阀门共享主站,该阀门共享主站可以为具有计算处理控制功能的设备,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其中,控制系统还包括:多个压缩模块、防喘阀、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
阀门共享主站通过第一压缩模块的检测端,获取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示例地,第一压缩模块为阀门共享主站所连接的压缩模块,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包括:第一压缩模块的入口压力、出口压力、流量压差、温度等;第一控制信息为使得第一压缩模块满足正常经济运行、不发生喘振所对应的防喘阀控制开度。
S102、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
多个阀门共享从站通过多个第二压缩模块的检测端,获取多个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根据多个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多个第二控制信息。示例地,多个第二压缩模块为多个阀门共享从站所连接的压缩模块,多个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包括:第二压缩模块的入口压力、出口压力、流量压差、温度等;第二控制信息为使得多个第二压缩模块满足正常经济运行、不发生喘振所对应的防喘阀控制开度。
多个阀门共享从站确定了其对应的第二控制信息,将多个第二控制信息发送至阀门共享主站。
S103、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确定即防喘阀的开度,该防喘阀的开度为使得所有压缩模块满足正常经济运行、不发生喘振所对应的防喘阀控制开度。而阀门共享主站连接防喘阀,阀门共享主站根据防喘阀的开度调节防喘阀至对应开度,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防喘控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通过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从而通过获取所有压缩模块的信息,控制一个防喘阀完成对所有压缩模块的控制,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使得控制更加精准、安全,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便于压缩机维护,避免了控制资源浪费。
在上述图3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每个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S103中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S201、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
在防喘控制过程中,通过建立无关坐标系,并在无关坐标系上确定喘振线、防喘控制线,并计算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在无关坐标系上的位置,比较运行点的位置与防喘控制线,来判断压缩模块所需要的防喘阀控制,即开大防喘阀或关小防喘阀。
图5为压缩机控制系统对应的无关坐标系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无关坐标系的横轴为压缩模块的入口流量的平方(Q2),纵轴为压缩模块压比(Rc压比)。由于压缩机厂商提供的设备信息中,物理量信息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不利于计算控制,通过参数分析与归纳,将原有存在相关性的物理量信息转化成无相关性的物理量信息,并用图5所示的坐标系进行表示。其中,其中压缩模块压比为压缩模块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之比确定,入口流量的平方可以通过流量压差与入口压力之比确定。
在无关坐标系中,可以通过做喘振试验,确定在不同转速或导叶开度情况下,压缩机即将喘振的临界状态,该临界状态对应的运行点即为喘振点,喘振点是指刚好发生喘振时压缩单元的运行点在连接无关坐标系中所在的位置。根据多个喘振点拟合形成喘振线L0。一般情况下,当压缩单元的运行点在喘振线L0第一方向(图5中横轴正方向)一侧时,表示压缩模块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没有发生喘振;而当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在喘振线L0背离第一方向(图5中横轴反方向)一侧时,表示压缩单元正处于发生喘振的状态。
为预防压缩模块发生喘振,在无关坐标系中设置防喘振控制线L1,防喘振控制线L1位于喘振线L0的第一方向一侧,防喘振控制线L1与喘振线L0之间的区域为设置的安全裕度(即B1安全裕度),该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用户的经验值设定,也可以在压缩模块运行期间结合控制效果进行调整,使得可以在控制安全与控制经济之间获得平衡。防喘振控制线和喘振线之间的区域即为防喘控制区。
压缩机控制系统的防喘振控制就是以防喘振控制线L1为目标进行控制,即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立即进行防喘控制;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第一方向一侧时,则不进行大幅开阀控制,但为避免开阀过大导致资源浪费,调节防喘阀减小回流量使得运行点逐渐靠近防喘振控制线L1,但不会让运行点长期处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以保证压缩机控制系统安全的同时更加经济运行。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的调节手段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压缩机控制系统运行之前,在无关坐标系中预先设置每个压缩模块对应的喘振线以及防喘振控制线。
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计算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在无关坐标系中的位置。并根据第一压缩模块对应的防喘振控制线和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点的位置之间的控制偏差,计算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其中,控制偏差为第一压缩模块对应的防喘振控制线斜率减去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之比,即控制偏差越小,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点越偏向防喘振控制线L1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控制偏差越大,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点越偏向防喘振控制线L1的第一方向一侧。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通过控制偏差、积分系数、比例系数、控制周期等参数计算,积分项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所示:
其中,CRI为积分项;en为本周期的偏差值;en1为上周期的偏差值,此处的偏差值为控制偏差的相反数,因此积分项与控制偏差呈负相关,即当控制偏差为负值,则积分项为正值,当控制偏差为正值,则积分项为负值;TI为积分系数;PB为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比例系数为每个控制模块所特有,表征了该控制模块的控制强度,因此,第一控制积分项的计算不仅考虑了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偏离第一压缩模块对应的防喘振控制线的程度,也考虑了第一压缩模块的控制强度。
阀门共享从站根据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计算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在无关坐标系中的位置,并根据第二压缩模块对应的防喘振控制线和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点的位置之间的控制偏差,计算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所代表的含义与上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阀门共享从站将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发送至阀门共享主站。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
可选地,在压缩机控制过程中,除了防喘控制,还包括限制控制。限制控制是指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超出对应的正常范围时,控制防喘阀以使运行参数回归正常范围,并产生限制控制量。例如,以压缩模块的出口压力作为限制条件,当实测的出口压力超过出口压力的正常范围时,触发限制控制,根据限制控制计算的控制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从而使得压缩模块的出口压力恢复到对应的正常范围,该正常范围为用户根据压缩机的性能所设定。
当至少一个压缩模块触发限制控制时,还需考虑限制控制。计算该压缩模块的限制控制偏差,根据限制控制偏差计算限制控制积分项,限制控制偏差即为实测运行参数与对应的正常范围边界的差值。限制控制积分项的计算方式与上述防喘振控制积分项的计算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到限制控制积分项之后,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以及多个限制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
S202、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
由于防喘控制主要为比例积分控制,即每一控制周期内根据该周期对应的控制增量进行调节。而控制积分项综合考虑了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偏离压缩模块对应的防喘振控制线的程度,以及压缩模块的控制强度。因此,通过最大控制积分项及其对应的控制比例项之和,计算得到的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为该控制周期内控制增量。
S203、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目标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在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目标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的过程中。阀门共享主站以及阀门共享从站实时计算第一压缩模块以及第二压缩模块对应的控制偏差,阀门共享主站实时获取到所有压缩模块对应的控制偏差,并确定最小的控制偏差,即最趋向于喘振程度的压缩模块对应的控制偏差。通过最小的控制偏差判断是否有运行点越过防喘振控制线L1,即当最小的控制偏差大于或等于0时,最趋向于喘振程度的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已经沿第一方向越过防喘振控制线L1,则可缓慢调节防喘阀的开度,使得调节运行点逐渐靠近防喘振控制线L1,保持经济运行。
示例的,当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控制偏差为负值,则积分项为正值,进一步地得到控制增量为正值,即需要开大防喘阀门;当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第一方向一侧时,控制偏差为正值,则积分项为负值,进一步地得到控制增量为负值,即需要关小防喘阀门。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通过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目标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从而在控制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个压缩模块的控制偏差以及控制强度,找到最大的控制增量,精准地对所有压缩机进行防喘控制。
在上述图3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阶跃响应值;S103中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S301、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阶跃响应值,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为预防压缩模块发生阶跃响应,在无关坐标系中设置阶跃响应控制线L2,阶跃响应控制线L2位于喘振线L0的第一方向一侧,阶跃响应控制线L2与喘振线L0之间的区域为设置的安全裕度(即B2安全裕度),也可以设置阶跃响应控制线L2与防喘振控制线L0之间的区域为安全裕度。该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用户的经验值设定,也可以在压缩模块运行期间结合控制效果进行调整,使得可以在控制安全与控制经济之间获得平衡。阶跃响应控制线和喘振线之间的区域即为阶跃响应控制区。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阶跃响应是喘振发生前的大幅控制动作,因此B2小于B1,且B2随着B1的变化而变化。
压缩机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控制就是以阶跃响应控制线L2为目标进行控制,即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L2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立即进行阶跃响应控制;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L2的第一方向一侧时,则不进行阶跃响应控制。压缩机的阶跃响应控制的调节手段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当阀门共享主站自身触发阶跃响应后,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阶跃响应值,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第一阶跃响应值对应的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以及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对应的防喘阀的防喘控制增量。将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与防喘阀的防喘控制增量叠加得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即阀门共享主站进行纯积分控制。
S302、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与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并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
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即至少有一个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则至少有一个阀门共享从站对应的压缩模块触发了防喘振控制。触发防喘振控制的压缩模块对应的阀门共享从站将该防喘振控制信息发送至阀门共享主站。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与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并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和最大控制积分项对应的比例积分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二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具体的算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303、将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与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叠加;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由于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中包含了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对应的防喘阀的防喘控制增量,而计算第二控制增量时也包含了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避免重复计算,只需将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中的阶跃控制增量与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叠加即可。
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并在阶跃响应控制的控制周期之后,判断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置,若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L2的第一方向一侧时,则不再叠加阶跃控制增量;若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L2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则继续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通过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阶跃响应值,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与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将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与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叠加;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控制整个压缩机系统,使得控制更加精准、经济。
在上述图3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以及模式切换指示信息;S103中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S401、阀门共享主站响应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在控制压缩模块时,阀门共享主站有手动模式控制,还有自动控制模式,在本申请中,以自动控制模式为主。但不能完全排除手动控制的情况发生,因此就会出现需要从手动模式切换至自动模式。而模式切换指示信息就是用于指示阀门共享主站从手动模式切换至自动模式。
阀门共享主站处于手动模式控制时,由于操作人员的开阀幅度相对于自动模式控制的开阀幅度更大,容易造成控制不精准。因此阀门共享主站从手动模式切换至自动模式时,需要采用纯积分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即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可选地,除手动模式、自动模式之外,本申请的阀门共享主站还包括:硬手动模式。常用的手动模式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至自动模式。但当阀门共享主站处于硬手动模式时,且当设备发送故障时或控制出现障碍时,可忽略阀门共享从站的第二控制信息,可使得用户在阀门共享主站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对阀门共享从站的设备维护。
S402、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二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即至少有一个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L1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则至少有一个阀门共享从站对应的压缩模块触发了防喘振控制。触发防喘振控制的压缩模块对应的阀门共享从站将该防喘振控制信息发送至阀门共享主站。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二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具体的算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阀门共享从站的控制模式只有自动模式。阀门共享从站结合阀门共享主站的控制信息,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将该第二控制增量发送给阀门共享主站,以用于阀门共享主站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其中,阀门共享主站的控制信息包括控制模式(手动模式/自动模式)、控制方式(纯积分控制、比例积分控制)。
示例地,当阀门共享从站处于纯积分控制模式时,且阀门共享从站对应的压缩模块的运行点已退出阶跃响应区域(即该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的第一方向一侧),此时,若阀门共享主站切换至手动模式,或者,阀门共享主站对应的压缩模块的运行点沿着背离第一方向接近防喘振控制线或越过防喘振控制线,则阀门共享从站退出纯积分控制,恢复到比例积分控制。
示例地,当阀门共享从站获取到阀门共享主站的控制方式为因手动模式切自动模式而进行纯积分控制时,阀门共享从站也切换至纯积分控制。随着控制过程的进行,若阀门共享主站切换至手动模式,或者阀门共享主站运行点沿着背离第一方向接近防喘振控制线或越过防喘振控制线,则阀门共享从站退出纯积分控制,恢复到比例积分控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通过阀门共享主站响应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二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根据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控制方式控制整个压缩机系统,使得控制更加精准、经济。
在上述图3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S103中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S501、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
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以用于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具体的算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502、若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阶跃响应值,则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二阶跃响应值中选择最大的阶跃响应值。
若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阶跃响应值,则表明阀门共享从站对应的压缩模块触发了阶跃响应控制。阀门共享从站获取到触发阶跃响应控制的压缩模块对应的第二阶跃响应值,并将第二阶跃响应值发送至阀门共享主站。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二阶跃响应值中选择最大的阶跃响应值,最大的阶跃响应值对应阶跃响应最剧烈的压缩模块。其中,最大的阶跃响应值与最大的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503、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的阶跃响应值,计算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将阶跃控制增量与第一控制增量叠加。
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的阶跃响应值,计算最大的阶跃响应值对应的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即能控制阶跃响应最剧烈的压缩模块的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也就能控制其他发生阶跃响应的压缩模块。并将该阶跃控制增量与第一控制增量叠加。
S504、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并在阶跃响应控制的控制周期之后,判断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置,若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L2的第一方向一侧时;则不再叠加阶跃控制增量;若压缩模块的运行点位于阶跃响应控制线L2的背离第一方向一侧时,则继续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通过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若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阶跃响应值,则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二阶跃响应值中选择最大的阶跃响应值;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的阶跃响应值,计算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将阶跃控制增量与第一控制增量叠加;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从而使得在不同压缩模块同时发生喘振和阶跃响应时,阀门共享主站可以精准有效地控制所有压缩模块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在上述图3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若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过度喘振信息,则阀门共享主站触发停机联锁,并控制防喘阀的开度全开。
过度喘振是指某一个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点沿着背离第一方向触碰喘振线的次数超过了预设次数,即判定该第二压缩模块发生了过度喘振。当第二压缩模块发生过度喘振时,阀门共享从站将过度喘振信息发送至阀门共享主站,则阀门共享主站触发停机联锁,所有的压缩机停止工作,控制防喘阀的开度全开,阀门共享主站停止控制工作。此时,用户就需要检查发生过度喘振的压缩模块,并维护。同时需要重新调整发生过度喘振的压缩模块的喘振线、防喘振控制线、阶跃响应控制线。
上述所有实施例描述了阀门共享主站处于运行状态时的控制方法,而阀门共享主站的状态除了运行状态之外,还包括:停机状态、加载状态、卸载状态。停机状态是指阀门共享主站停止运行。加载状态是指阀门共享主站处于停机状态与运行状态之间线性匀速关防喘阀的过程,在此状态下,若检测到所有阀门共享从站中任一阀门共享从站触发阶跃响应、触发限制控制或运行点位于防喘振控制线背离第一方向侧,则阀门共享主站立即切换至运行状态。卸载状态是指阀门共享主站处于运行状态与停机状态之间线性匀速打开防喘阀的过程。
由于阀门共享从站未连接防喘阀,因此,阀门共享从站只有停机状态与运行状态。只有当阀门共享主站是停机状态时,阀门共享从站也为停机状态,否则阀门共享从站为运行状态。
下述对用以执行的本申请所提供的压缩机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进行说明,其具体的实现过程以及技术效果参见上述,下述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传输装置900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901,用于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902,用于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每个第二控制信息为一个阀门共享从站根据连接的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所确定的控制信息;
调节模块903,用于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调节模块903,具体用于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目标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调节模块903,具体用于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阶跃响应值,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从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与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并根据最大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将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与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叠加;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调节模块903,具体用于阀门共享主站响应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若接收到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阀门共享主站退出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第二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调节模块903,具体用于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若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阶跃响应值,则阀门共享主站从第二阶跃响应值中选择最大的阶跃响应值;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最大的阶跃响应值,计算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将阶跃控制增量与第一控制增量叠加;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调节模块903,具体用于若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过度喘振信息,则阀门共享主站触发停机联锁,并控制防喘阀的开度全开。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示意图,该控制设备可以是具备计算处理功能的设备。
该发送方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介质1002。处理器1001和存储介质1002通过总线连接。
存储介质1002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介质100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8)
1.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压缩机控制系统中的阀门共享主站,所述方法包括:
阀门共享主站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每个第二控制信息为一个阀门共享从站根据连接的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所确定的控制信息;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所述每个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最大控制积分项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阶跃响应值;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阶跃响应值,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若接收到的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退出所述纯积分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与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并根据所述最大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
将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与所述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叠加;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以及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所述模式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手动模式切换至自动模式;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响应所述模式切换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纯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若接收到的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至少有一个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为正值,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退出所述纯积分控制算法,并根据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采用比例积分控制算法,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二控制增量,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包括: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第一控制增量;
若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阶跃响应值,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所述第二阶跃响应值中选择最大的阶跃响应值;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最大的阶跃响应值,计算所述防喘阀的阶跃控制增量,将所述阶跃控制增量与所述第一控制增量叠加;
所述阀门共享主站基于叠加后的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中包括:过度喘振信息,则所述阀门共享主站触发停机联锁,并控制所述防喘阀的开度全开。
6.一种压缩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步骤,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控制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阀门共享从站发送的多个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每个第二控制信息为一个阀门共享从站根据连接的第二压缩模块的运行参数所确定的控制信息;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多个第二控制信息,调节防喘阀的开度;
调节模块,具体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所述每个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所述阀门共享主站从所述第一防喘振控制积分项和多个所述第二防喘振控制积分项中选择最大控制积分项;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最大控制积分项计算所述防喘阀的目标控制增量;所述阀门共享主站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增量,调节所述防喘阀的开度。
7.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压缩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15527.1A CN114278603B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15527.1A CN114278603B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8603A CN114278603A (zh) | 2022-04-05 |
CN114278603B true CN114278603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8087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15527.1A Active CN114278603B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786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7345B (zh) * | 2022-04-20 | 2023-05-30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8941A (en) * | 1996-01-02 | 1998-08-25 | Woodward Governor Company | Surge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for dynamic compressors |
CN101387306A (zh) * | 2008-10-31 | 2009-03-18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透平式气体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装置 |
JP2012167568A (ja) * | 2011-02-10 | 2012-09-06 |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 圧縮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CN104912833A (zh) * | 2015-06-25 | 2015-09-16 | 沈阳鼓风机集团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厂用gm鼓风机无流量计的防喘振控制系统 |
CN107388041A (zh) * | 2017-07-21 | 2017-11-24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气动防喘振阀的双气源控制系统 |
KR20170139207A (ko) * | 2016-06-08 | 2017-12-19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병렬식 가스 압축기 시스템 |
KR20170143056A (ko) * | 2016-06-17 | 2017-12-29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병렬식 가스 압축기 시스템의 안티서지밸브 제어 방법 |
CN107754522A (zh) * | 2016-08-20 | 2018-03-06 | 韩海威 | 能够提高石油炼制中烟气处理效率的工艺 |
CN108506241A (zh) * | 2018-03-21 | 2018-09-07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防喘阀的控制方法 |
CN110500295A (zh) * | 2019-08-15 | 2019-11-26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机并联离心压缩机组的自动并机操作方法 |
CN209976857U (zh) * | 2019-03-27 | 2020-01-21 | 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 | 离心压缩机组控制系统 |
CN110778519A (zh) * | 2019-11-11 | 2020-02-11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压缩机机组的控制系统 |
CN113739437A (zh) * | 2021-09-13 | 2021-12-03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台压缩机并联运行的动态负荷分配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95834B2 (en) * | 2013-11-25 | 2017-07-04 | Woodward, Inc. | Load sharing control for compressors in series |
US20170058906A1 (en) * | 2015-09-02 | 2017-03-02 | Woodward, Inc. | Turbomachine Anti-Surge System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11615527.1A patent/CN1142786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8941A (en) * | 1996-01-02 | 1998-08-25 | Woodward Governor Company | Surge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for dynamic compressors |
CN101387306A (zh) * | 2008-10-31 | 2009-03-18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透平式气体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装置 |
JP2012167568A (ja) * | 2011-02-10 | 2012-09-06 |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 圧縮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CN104912833A (zh) * | 2015-06-25 | 2015-09-16 | 沈阳鼓风机集团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厂用gm鼓风机无流量计的防喘振控制系统 |
KR20170139207A (ko) * | 2016-06-08 | 2017-12-19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병렬식 가스 압축기 시스템 |
KR20170143056A (ko) * | 2016-06-17 | 2017-12-29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병렬식 가스 압축기 시스템의 안티서지밸브 제어 방법 |
CN107754522A (zh) * | 2016-08-20 | 2018-03-06 | 韩海威 | 能够提高石油炼制中烟气处理效率的工艺 |
CN107388041A (zh) * | 2017-07-21 | 2017-11-24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气动防喘振阀的双气源控制系统 |
CN108506241A (zh) * | 2018-03-21 | 2018-09-07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防喘阀的控制方法 |
CN209976857U (zh) * | 2019-03-27 | 2020-01-21 | 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 | 离心压缩机组控制系统 |
CN110500295A (zh) * | 2019-08-15 | 2019-11-26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机并联离心压缩机组的自动并机操作方法 |
CN110778519A (zh) * | 2019-11-11 | 2020-02-11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压缩机机组的控制系统 |
CN113739437A (zh) * | 2021-09-13 | 2021-12-03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台压缩机并联运行的动态负荷分配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8603A (zh) | 2022-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3930B (zh) | 空气源热泵机组变频压缩机加减载控制方法 | |
CN114278603B (zh) | 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075749A (zh) | 物联网中设备异常状态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 |
CN204178205U (zh) | 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及用于流体调节器组件的先导装置 | |
CN107869456B (zh) |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和压缩机 | |
CN106196783A (zh) | 一种模块机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模块机组 | |
CN107148541B (zh) | 热源系统及其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
CN106127359A (zh) | 一种基于局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的变频水泵出口流量预警方法 | |
CN104780213A (zh) | 一种主从分布式图处理系统负载动态优化方法 | |
CN110296518A (zh) | 一种多联内机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CN112412761A (zh) | 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空压机保压方法、装置、设备与介质 | |
CN111271900B (zh) | 一种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
CN113745707B (zh)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4109860B (zh) | 空压机、空压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671050A (zh) | 压缩机喷液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
CN113410911B (zh) | 一种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工作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6895022B (zh) | 防喘振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 |
CN105381890A (zh) | 离心机机组的负荷调节方法和装置 | |
EP2940536B1 (en) |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rotary machines of a machine station | |
CN116544452A (zh) | 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113725870A (zh) |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主动稳定控制方法 | |
US10637383B2 (en) |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apacitor wear detection | |
EP3339653B1 (en) | Compressor control during power supply system disturbances | |
CN114543328B (zh) |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CN111584109B (zh) | 核电机组稳压器建腔控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309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pplicant after: Zhongk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9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