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4074B -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74074B CN114274074B CN202210056453.0A CN202210056453A CN114274074B CN 114274074 B CN114274074 B CN 114274074B CN 202210056453 A CN202210056453 A CN 202210056453A CN 114274074 B CN114274074 B CN 1142740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bolt
- seat
- cylinder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包括有抬升组件与侧调机构,所述抬升组件的内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台架组件,且所述台架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外调机构,所述台架组件的两侧设置有滚动连接的侧调机构,且所述台架组件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伸缩组件。该发明装置主要是利用工字梁配合上连接的丝杆轨道,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自适应的调节,而且在丝杆轨道的两侧同样具备铰接连接的构造,能够更加的适应不同型号的车顶进行支撑起来,与传统的固定式的对中台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对中台是通过便于移动的构造结合多组可活动的连接方式使得设备能够根据车型的不同变化进行有效的支撑对中,仅利用单一平台就能适应多种车型顶盖的匹配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型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中台本质上是一种柔性夹具。
现有的中台在使用过程中,在适应多车型时,难以做的及时的进行调整,导致单一平台难以适应多种车型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该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主要是利用工字梁配合上连接的丝杆轨道,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自适应的调节,而且在丝杆轨道的两侧同样具备铰接连接的构造,能够更加的适应不同型号的车顶进行支撑起来,与传统的固定式的对中台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对中台是通过便于移动的构造结合多组可活动的连接方式使得设备能够根据车型的不同变化进行有效的支撑对中,达到了仅利用单一平台就能适应多种车型顶盖的匹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包括有抬升组件与侧调机构,所述抬升组件的内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台架组件,且所述台架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外调机构,所述台架组件的两侧设置有滚动连接的侧调机构,且所述台架组件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与台架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角杆构件,所述角杆构件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四足连块、固定块、双限夹、第一气缸与推块,所述四足连块的上方设置有梯形状的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螺栓连接有双限夹,所述固定块的顶侧设置有第一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与双限夹为贯穿连接。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台架组件包括螺栓连块、竖直架、内法兰片、废料网、螺栓限位座、连条架与工形梁,所述螺栓连块螺栓连接在所述推块的顶侧,所述螺栓连块的上方设置有竖直架,且所述竖直架的内侧通过内法兰片螺栓连接有废料网,所述竖直架的顶端两侧通过螺栓限位座螺栓连接有连条架与工形梁,且所述工形梁为工字构造。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外调机构包括焊接块、弹簧组、顶块、折弯杆、贴片、螺栓夹座、第一翻转臂、第二翻转臂和外贴支套,所述焊接块焊接在所述竖直架的外侧,所述焊接块的上方设置有四组弹簧组,且所述弹簧组的上方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一侧设置有折弯杆,且所述折弯杆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贴片,所述螺栓限位座的顶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夹座。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螺栓夹座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一翻转臂,且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二翻转臂,所述第二翻转臂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外贴支套。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侧调机构包括电动轮、轮套、套轨、第一电机、丝杆、滑块、侧杆条、连臂条和侧贴支套,所述电动轮设置在所述工形梁的外侧,所述电动轮的外侧设置有轮套,且所述轮套的外侧设置有套轨,所述套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套轨连接有丝杆。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装配的侧杆条,所述侧杆条的一端铰链连接有连臂条,且所述连臂条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侧贴支套。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气缸座、气缸组、铰链节、工字梁和限位连架,所述气缸座设置在所述工形梁的一侧上方,所述气缸座的上方设置有气缸组,且所述气缸组的输出端连接有铰链节,所述铰链节的上方设置有工字梁,且所述工字梁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连架。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角杆构件包括螺栓夹块、电动轴承、第二气缸、转动条、球座与连杆棒,所述螺栓夹块设置在所述限位连架上,所述螺栓夹块的一侧设置有电动轴承,且所述电动轴承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螺栓夹块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条,且所述转动条的一端顶侧设置有球座,所述球座的内侧设置有连杆棒。
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中心架、侧棒、伸缩气缸、连套、夹条与夹片座,所述中心架设置在所述球座的上方,所述中心架的两端设置有侧棒,且所述侧棒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连套,且所述连套的两端铰接有夹条,所述夹条的两侧设置有夹片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发明装置主要是利用工字梁配合上连接的丝杆轨道,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自适应的调节,而且在丝杆轨道的两侧同样具备铰接连接的构造,能够更加的适应不同型号的车顶进行支撑起来,与传统的固定式的对中台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对中台是通过便于移动的构造结合多组可活动的连接方式使得设备能够根据车型的不同变化进行有效的支撑对中,达到了仅利用单一平台就能适应多种车型顶盖的匹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四足连块与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翻转臂与外贴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轮套与套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气缸组与铰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球座与连杆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抬升组件;101、四足连块;102、固定块;103、双限夹;104、第一气缸;105、推块;2、台架组件;201、螺栓连块;202、竖直架;203、内法兰片;204、废料网;205、螺栓限位座;206、连条架;207、工形梁;3、外调机构;301、焊接块;302、弹簧组;303、顶块;304、折弯杆;305、贴片;306、螺栓夹座;307、第一翻转臂;308、第二翻转臂;309、外贴支套;4、侧调机构;401、电动轮;402、轮套;403、套轨;404、第一电机;405、丝杆;406、滑块;407、侧杆条;408、连臂条;409、侧贴支套;5、伸缩组件;501、气缸座;502、气缸组;503、铰链节;504、工字梁;505、限位连架;6、角杆构件;601、螺栓夹块;602、电动轴承;603、第二气缸;604、转动条;605、球座;606、连杆棒;7、夹持机构;701、中心架;702、侧棒;703、伸缩气缸;704、连套;705、夹条;706、夹片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包括有抬升组件1与侧调机构4,抬升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台架组件2,且台架组件2的两端设置有外调机构3,台架组件2的两侧设置有滚动连接的侧调机构4,且台架组件2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伸缩组件5,伸缩组件5与台架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角杆构件6,角杆构件6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7。
抬升组件1包括四足连块101、固定块102、双限夹103、第一气缸104与推块105,四足连块101的上方设置有梯形状的固定块102,且固定块102的上方螺栓连接有双限夹103,固定块102的顶侧设置有第一气缸104,且第一气缸104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块105,推块105与双限夹103为贯穿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加工产品的需要,启动第一气缸104输出动力带动推块105在双限夹103的作用下进行抬升,由于固定块102的底侧有两组四足连块101,从而能够起到放置错位的效果,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台架组件2包括螺栓连块201、竖直架202、内法兰片203、废料网204、螺栓限位座205、连条架206与工形梁207,螺栓连块201螺栓连接在推块105的顶侧,螺栓连块201的上方设置有竖直架202,且竖直架202的内侧通过内法兰片203螺栓连接有废料网204,竖直架202的顶端两侧通过螺栓限位座205螺栓连接有连条架206与工形梁207,且工形梁207为工字构造。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螺栓连块201能够与推块105螺栓连接,以方便用户的拆卸与组装,而且竖直架202的顶端两侧也通过螺栓限位座205与连条架206与工形梁207螺栓连接,从而能够起到便于组装的效果,而且工形梁207为工字构造从而便于侧调机构4的移动与安装,在用户加工车顶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垢废料,可在竖直架202的内侧利用内法兰片203连接上双层的废料网204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收集的效果,便于用户进行拆卸与清理。
外调机构3包括焊接块301、弹簧组302、顶块303、折弯杆304、贴片305、螺栓夹座306、第一翻转臂307、第二翻转臂308和外贴支套309,焊接块301焊接在竖直架202的外侧,焊接块301的上方设置有四组弹簧组302,且弹簧组302的上方设置有顶块303,顶块303的一侧设置有折弯杆304,且折弯杆304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贴片305,螺栓限位座205的顶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夹座306。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翻转臂307与第二翻转臂308是铰接的,因而会使得第二翻转臂308与外贴支套309由一定程度的下降,利用在外贴支套309的下方设置的折弯杆304与贴片305能够起到支撑外贴支套309的作用,而且由于弹簧组302是支撑顶块303,并且顶块303是与折弯杆304连接的,能够起到较好的减震的效果。
螺栓夹座306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一翻转臂307,且第一翻转臂307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二翻转臂308,第二翻转臂308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外贴支套309。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侧调机构4将车顶两侧下方固定好时,利用螺栓夹座306一侧设置的第一翻转臂307来调节第二翻转臂308的夹角,以将外贴支套309的顶侧对着车顶两端的下方进行有效的支撑。
侧调机构4包括电动轮401、轮套402、套轨403、第一电机404、丝杆405、滑块406、侧杆条407、连臂条408和侧贴支套409,电动轮401设置在工形梁207的外侧,电动轮401的外侧设置有轮套402,且轮套402的外侧设置有套轨403,套轨4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04,且第一电机404的输出端贯穿套轨403连接有丝杆405。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夹持机构7将车顶内侧固定好时,这时启动电动轮401带动轮套402进行位移以到达适合支撑的位置后停下,之后启动第一电机404带动丝杆405转动,以驱动滑块406移动到适合的位置。
丝杆40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406,且滑块406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装配的侧杆条407,侧杆条407的一端铰链连接有连臂条408,且连臂条408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侧贴支套409。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滑块406移动到适合的位置时,利用侧杆条407来调节连臂条408的张开的角度,以调节侧贴支套409的转动位置,使得侧贴支套409的顶端能够支撑在车顶的两侧下方以起到固定的效果。
伸缩组件5包括气缸座501、气缸组502、铰链节503、工字梁504和限位连架505,气缸座501设置在工形梁207的一侧上方,气缸座501的上方设置有气缸组502,且气缸组502的输出端连接有铰链节503,铰链节503的上方设置有工字梁504,且工字梁504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连架505。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工形梁207上方设置好的气缸座501能够支撑气缸组502,并根据需要利用气缸组502调节长度,由于气缸组502通过与铰链节503工字梁504是铰接的,从而便于根据加工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俯仰调节,由于工字梁504是工字构造,以便于另一组的侧调机构4进行位置的移动,在工字梁504的内侧利用限位连架505进行连接,起到了支撑与固定的功能。
角杆构件6包括螺栓夹块601、电动轴承602、第二气缸603、转动条604、球座605与连杆棒606,螺栓夹块601设置在限位连架505上,螺栓夹块601的一侧设置有电动轴承602,且电动轴承602的输出端贯穿螺栓夹块601连接有第二气缸603,第二气缸60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条604,且转动条604的一端顶侧设置有球座605,球座605的内侧设置有连杆棒606。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之后根据加工车顶的需要启动螺栓夹块601一侧的电动轴承602来调节第二气缸603的角度,并使得第二气缸603输出动力以调节转动条604所处于的高度,并根据车体的宽度来利用自身的动力旋转驱动球座605以带动连杆棒606调节横向位置,以适应车顶壳体的宽度。
夹持机构7包括中心架701、侧棒702、伸缩气缸703、连套704、夹条705与夹片座706,中心架701设置在球座605的上方,中心架701的两端设置有侧棒702,且侧棒702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伸缩气缸703,伸缩气缸70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套704,且连套704的两端铰接有夹条705,夹条705的两侧设置有夹片座706。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接着启动中心架701来调控侧棒702的旋转角度,以适应车顶内底的构造分布,并根据需要利用伸缩气缸703带动连套704使得夹条705在夹片座706的限制作用下能够将车顶内部的构造进行夹持固定方便后期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加工产品的需要,启动第一气缸104输出动力带动推块105在双限夹103的作用下进行抬升,由于固定块102的底侧有两组四足连块101,从而能够起到放置错位的效果,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在工形梁207上方设置好的气缸座501能够支撑气缸组502,并根据需要利用气缸组502调节长度,由于气缸组502通过与铰链节503工字梁504是铰接的,从而便于根据加工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俯仰调节,由于工字梁504是工字构造,以便于另一组的侧调机构4进行位置的移动,在工字梁504的内侧利用限位连架505进行连接,起到了支撑与固定的功能,之后根据加工车顶的需要启动螺栓夹块601一侧的电动轴承602来调节第二气缸603的角度,并使得第二气缸603输出动力以调节转动条604所处于的高度,并根据车体的宽度来利用自身的动力旋转驱动球座605以带动连杆棒606调节横向位置,以适应车顶壳体的宽度,接着启动中心架701来调控侧棒702的旋转角度,以适应车顶内底的构造分布,并根据需要利用伸缩气缸703带动连套704使得夹条705在夹片座706的限制作用下能够将车顶内部的构造进行夹持固定方便后期进行加工,当夹持机构7将车顶内侧固定好时,这时启动电动轮401带动轮套402进行位移以到达适合支撑的位置后停下,之后启动第一电机404带动丝杆405转动,以驱动滑块406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当滑块406移动到适合的位置时,利用侧杆条407来调节连臂条408的张开的角度,以调节侧贴支套409的转动位置,使得侧贴支套409的顶端能够支撑在车顶的两侧下方以起到固定的效果,利用螺栓夹座306一侧设置的第一翻转臂307来调节第二翻转臂308的夹角,以将外贴支套309的顶侧对着车顶两端的下方进行有效的支撑,在用户加工车顶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垢废料,可在竖直架202的内侧利用内法兰片203连接上双层的废料网204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收集的效果,便于用户进行拆卸与清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
1.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包括有抬升组件(1)与侧调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台架组件(2),且所述台架组件(2)的两端设置有外调机构(3),所述台架组件(2)的两侧设置有滚动连接的侧调机构(4),且所述台架组件(2)的顶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伸缩组件(5),所述伸缩组件(5)与台架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角杆构件(6),所述角杆构件(6)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7);
其中所述抬升组件(1)包括四足连块(101)、固定块(102)、双限夹(103)、第一气缸(104)与推块(105),所述四足连块(101)的上方设置有梯形状的固定块(102),且所述固定块(102)的上方螺栓连接有双限夹(103),所述固定块(102)的顶侧设置有第一气缸(104),且所述第一气缸(104)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块(105),所述推块(105)与双限夹(103)为贯穿连接;
所述台架组件(2)包括螺栓连块(201)、竖直架(202)、内法兰片(203)、废料网(204)、螺栓限位座(205)、连条架(206)与工形梁(207),所述螺栓连块(201)螺栓连接在所述推块(105)的顶侧,所述螺栓连块(201)的上方设置有竖直架(202),且所述竖直架(202)的内侧通过内法兰片(203)螺栓连接有废料网(204),所述竖直架(202)的顶端两侧通过螺栓限位座(205)螺栓连接有连条架(206)与工形梁(207),且所述工形梁(207)为工字构造;
所述外调机构(3)包括焊接块(301)、弹簧组(302)、顶块(303)、折弯杆(304)、贴片(305)、螺栓夹座(306)、第一翻转臂(307)、第二翻转臂(308)和外贴支套(309),所述焊接块(301)焊接在所述竖直架(202)的外侧,所述焊接块(301)的上方设置有四组弹簧组(302),且所述弹簧组(302)的上方设置有顶块(303),所述顶块(303)的一侧设置有折弯杆(304),且所述折弯杆(304)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贴片(305),所述螺栓限位座(205)的顶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夹座(306);
所述螺栓夹座(306)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一翻转臂(307),且所述第一翻转臂(307)的一侧设置有铰接的第二翻转臂(308),所述第二翻转臂(308)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外贴支套(309);
所述侧调机构(4)包括电动轮(401)、轮套(402)、套轨(403)、第一电机(404)、丝杆(405)、滑块(406)、侧杆条(407)、连臂条(408)和侧贴支套(409),所述电动轮(401)设置在所述工形梁(207)的外侧,所述电动轮(401)的外侧设置有轮套(402),且所述轮套(402)的外侧设置有套轨(403),所述套轨(4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04),且所述第一电机(40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套轨(403)连接有丝杆(405);
所述丝杆(40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406),且所述滑块(406)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装配的侧杆条(407),所述侧杆条(407)的一端铰链连接有连臂条(408),且所述连臂条(408)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侧贴支套(409);
所述伸缩组件(5)包括气缸座(501)、气缸组(502)、铰链节(503)、工字梁(504)和限位连架(505),所述气缸座(501)设置在所述工形梁(207)的一侧上方,所述气缸座(501)的上方设置有气缸组(502),且所述气缸组(502)的输出端连接有铰链节(503),所述铰链节(503)的上方设置有工字梁(504),且所述工字梁(504)的内侧设置有限位连架(505);
所述角杆构件(6)包括螺栓夹块(601)、电动轴承(602)、第二气缸(603)、转动条(604)、球座(605)与连杆棒(606),所述螺栓夹块(601)设置在所述限位连架(505)上,所述螺栓夹块(601)的一侧设置有电动轴承(602),且所述电动轴承(60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螺栓夹块(601)连接有第二气缸(603),所述第二气缸(60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条(604),且所述转动条(604)的一端顶侧设置有球座(605),所述球座(605)的内侧设置有连杆棒(606);
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中心架(701)、侧棒(702)、伸缩气缸(703)、连套(704)、夹条(705)与夹片座(706),所述中心架(701)设置在所述球座(605)的上方,所述中心架(701)的两端设置有侧棒(702),且所述侧棒(702)的一端上方设置有伸缩气缸(703),所述伸缩气缸(70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套(704),且所述连套(704)的两端铰接有夹条(705),所述夹条(705)的两侧设置有夹片座(70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56453.0A CN114274074B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56453.0A CN114274074B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4074A CN114274074A (zh) | 2022-04-05 |
CN114274074B true CN114274074B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0881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56453.0A Active CN114274074B (zh) | 2022-01-18 | 2022-01-18 |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7407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38842B1 (en) * | 1997-04-08 | 2002-08-27 | Abb Research Ltd | Method for framing a car body |
CN206140346U (zh) * | 2016-10-18 | 2017-05-03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品种顶盖对中机构 |
CN108581980A (zh) * | 2018-07-02 | 2018-09-28 |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顶盖定位机构 |
CN210938983U (zh) * | 2019-08-29 | 2020-07-07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车顶装配工装 |
-
2022
- 2022-01-18 CN CN202210056453.0A patent/CN1142740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38842B1 (en) * | 1997-04-08 | 2002-08-27 | Abb Research Ltd | Method for framing a car body |
CN206140346U (zh) * | 2016-10-18 | 2017-05-03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品种顶盖对中机构 |
CN108581980A (zh) * | 2018-07-02 | 2018-09-28 |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顶盖定位机构 |
CN210938983U (zh) * | 2019-08-29 | 2020-07-07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车顶装配工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4074A (zh) | 2022-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570306B (zh) | 一种管型母线辅助焊接装置 | |
CN113352015B (zh) | 型钢构件焊接专用装置 | |
CN112311313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自动跟踪装置 | |
CN114274074B (zh) | 一种多车型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台 | |
CN208427902U (zh) | 一种人防型钢专用焊接翻转平台 | |
CN216443699U (zh) | 车辆前围总成组装设备 | |
CN21268286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拼焊装置 | |
CN214079987U (zh) | 一种车架总成焊接夹具 | |
CN117697304B (zh) | 一种地下铲运机后桥摆动架固定焊接工装 | |
CN209114414U (zh) | 一种除雪滚刷连接结构 | |
CN117718647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用智能焊接装备 | |
CN220730402U (zh) | 一种接触网的状态检测工具 | |
CN209902547U (zh) | 变压器大型接线端子翻转焊接夹具 | |
CN209908534U (zh) | 一种隧道防水板的伸缩翻转臂挂布台车装置 | |
CN208106032U (zh) | 一种稳定性好的可调节监控杆 | |
CN215012848U (zh) | 一种双向伸缩式钓鱼炮台 | |
CN218387358U (zh) |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支架 | |
CN113085175B (zh) | 一种管状型3d生物打印典型工艺平台装置 | |
CN220533335U (zh) | 盖梁骨架焊接机器人 | |
CN218824166U (zh) | 一种检测无人车 | |
CN217596342U (zh) | 钢筋焊接装置 | |
CN217889940U (zh) | 一种焊接施工转接平台 | |
CN220223320U (zh) | 一种用于h型钢的起吊装置 | |
CN220971211U (zh) | 一种自动焊接机器手 | |
CN220790502U (zh) | 可调式建筑施工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