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3549A - 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73549A CN114273549A CN202111636492.XA CN202111636492A CN114273549A CN 114273549 A CN114273549 A CN 114273549A CN 202111636492 A CN202111636492 A CN 202111636492A CN 114273549 A CN114273549 A CN 1142735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block
- main
- block
- upper die
- front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主弯刀、预弯刀、摇杆机构以及驱动器;在上模座上还设有一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上模座滑动配合相连,并能在水平面内滑动;所述主弯刀安装于该滑动块上,并能随滑动块同步移动;在下模座上设有一驱动块,当滑动块向下移动至于驱动块接触后,在驱动块的作用下,能使滑动块带动主动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完成扣合工作。本发明中,主弯刀在随上模座下行的同时,随着滑动块在上模座内平行滑动,主弯刀的运动轨迹呈侧向运动,从而有效提高前罩总成的扣合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前罩总成扣合模具主要由主弯机构和预弯机构组成。其中,主弯机构只有一个组件即主弯刀,直接安装在上模座上;预弯机构主要由摇杆机构和预弯刀组成;摇杆机构链接在下模座上,在上模座上安装有驱动摇杆机构的驱动器,预弯刀与该摇杆机构相连。模具工作过程中,上模座带动主弯刀和驱动器下行,驱动器驱动摇杆机构工作,摇杆机构带动预弯刀沿设定的运动轨迹运动,完成预弯工作;当上模座继续下行时,驱动器与摇杆机构脱离,预弯刀复位,此时,主弯刀随上模座下行,完成扣合压紧工作。
但是该扣合模具在前罩总成扣合时,主要通过主弯刀的倾斜压合面完成压合,并且,主弯刀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造成在转角区域的主弯刀冲压方向与零件扣合型面夹角过小,作用在扣合型面上的有效压紧力无法将扣合边扣合压紧,影响前罩总成的扣合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扣合主弯刀只随上模座上下运动,当冲压方向与零件扣合型面夹角过小时扣合压紧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主弯刀在随上模座下行的同时,随着滑动块在上模座内平行滑动,主弯刀的运动轨迹呈侧向运动,从而有效提高前罩总成的扣合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主弯刀、预弯刀、摇杆机构以及驱动器;所述摇杆机构安装在下模座上,预弯刀与摇杆机构相连,所述驱动器安装在上模座上,并与摇杆机构位置对应,该驱动器随上模座向下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摇杆机构驱动预弯刀进行预弯工作;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上还设有一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上模座滑动配合相连,并能在水平面内滑动;所述主弯刀安装于该滑动块上,并能随滑动块同步移动;在下模座上设有一驱动块,当滑动块向下移动至于驱动块接触后,在驱动块的作用下,能使滑动块带动主动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完成扣合工作。
进一步地,在上模座上设有主导滑块和侧导滑块,所述主导滑块位于滑动块上侧,侧导滑块位于滑动块相对两侧;其中,滑动块的上侧与主导滑块贴合,其两侧具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侧导滑块上侧,通过主导滑块与侧导滑块的配合能对滑动块进行限位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主弯刀安装于滑动块远离驱动器的一端的下侧,在滑动块靠近驱动器的一侧设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滑动块相连,另一端与上模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采用复位氮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主弯刀倾斜设置,其刀刃朝向驱动器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在滑动块的两侧还设有侧压板,所述侧压板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其下侧与主弯刀的上侧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背离主弯刀的一侧为导向斜面;所述滑动块的下侧,对应驱动块导向斜面的位置设有一导向块,当滑动块向下移动至导向块与导向斜面接触后,滑动块继续下移的过程中,能够沿导向斜面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在滑动块上还设有一强制回程钩,该强制回程钩向下移动过程中能与驱动块相互作用,当上模座回程时,强制回程够能够驱动滑动块强制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主弯刀在随上模座下行的同时,随着滑动块在上模座内平行滑动,主弯刀的运动轨迹呈侧向运动,能够实现扣合主弯刀的侧向压紧,从而有效提高前罩总成的扣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在压机模具上扣合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主弯刀、2-预弯刀、3-摇杆机构、4-驱动器、5-滑动块、6-驱动块、7-主导滑板、8-侧导滑板、9-复位机构、10-侧压板、11-强制回程钩、12-上模座、13-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包括上模座12、下模座13、主弯刀1、预弯刀2、摇杆机构3以及驱动器4。所述摇杆机构3安装在下模座13上,预弯刀2与摇杆机构3相连,所述驱动器4安装在上模座12上,并与摇杆机构3位置对应,该驱动器4随上模座12向下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摇杆机构3驱动预弯刀2进行预弯工作。
在上模座12上还设有一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与上模座12滑动配合相连,并能在水平面内滑动。安装过程中,在上模座12上设有主导滑块和侧导滑块,所述主导滑块位于滑动块5上侧,侧导滑块位于滑动块5相对两侧。其中,滑动块5的上侧与主导滑块贴合,其两侧具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侧导滑块上侧,通过主导滑块与侧导滑块的配合能对滑动块5进行限位和导向;使滑动块5与上模座12活动连接,并能在水平面内移动。
所述主弯刀1安装于该滑动块5上,并能随滑动块5同步移动;其中,所述主弯刀1安装于滑动块5远离驱动器4的一端的下侧,在滑动块5靠近驱动器4的一侧设有复位机构9,该复位机构9的一端与滑动块5相连,另一端与上模座12相连。当主弯刀1工作完成后,通过该复位机构9能够是滑动块5带动主弯刀1复位。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机构9采用复位氮气缸。实施时,所述主弯刀1倾斜设置,其刀刃朝向驱动器4方向倾斜;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扣合压紧,提高扣合质量。在滑动块5的两侧还设有侧压板10,所述侧压板10与上模座12固定连接,其下侧与主弯刀1的上侧贴合;使主弯刀1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扣合压紧质量。
在下模座13上设有一驱动块6,当滑动块5向下移动至于驱动块6接触后,在驱动块6的作用下,能使滑动块5带动主动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完成扣合工作。其中,所述驱动块6背离主弯刀1的一侧为导向斜面;所述滑动块5的下侧,对应驱动块6导向斜面的位置设有一导向块,当滑动块5向下移动至导向块与导向斜面接触后,滑动块5继续下移的过程中,能够沿导向斜面横向移动。
在滑动块5上还设有一强制回程钩11,该强制回程钩11向下移动过程中能与驱动块6相互作用,当上模座12回程时,强制回程够能够驱动滑动块5强制复位。当复位机构9或其他地方出现问题而导致滑动块5没有复位时,该强制回程钩11能够使滑动块5强制复位。
工作过程中,压机向下运动,上模座12随压机滑块下行,固定在上模座12上的(预弯)驱动器4随上模座12下行,下行至与摇杆机构3作用(接触)后驱动摇杆机构3工作,摇杆机构3带动预弯刀2沿其运动轨迹运动完成预弯工作。上模座12继续下行,驱动器4离开摇杆机构3,摇杆机构3带动预弯刀2复位。此时,滑动块5随上模座12继续下行,当滑动块5上的导向块与下模座13上驱动块6的导向斜面接触后,滑动块5协同主弯刀1在随上模座12下行的同时,在驱动块6的作用下沿着主导滑板7和侧导滑板8沿水平方向滑动,使主弯刀1的运动轨迹呈侧向运动,直至模具完全闭合,主弯刀1压紧零件扣合边,完成扣合工作。然后,上模座12随压机上行,主弯刀1和滑动块5等随上模上行,滑动块5离开下模座13上的驱动块6,复位氮气缸驱动滑动沿着导滑板和压板在上模座12内复位;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扣合工作过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包括上模座(12)、下模座(13)、主弯刀(1)、预弯刀(2)、摇杆机构(3)以及驱动器(4);所述摇杆机构(3)安装在下模座(13)上,预弯刀(2)与摇杆机构(3)相连,所述驱动器(4)安装在上模座(12)上,并与摇杆机构(3)位置对应,该驱动器(4)随上模座(12)向下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摇杆机构(3)驱动预弯刀(2)进行预弯工作;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12)上还设有一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与上模座(12)滑动配合相连,并能在水平面内滑动;所述主弯刀(1)安装于该滑动块(5)上,并能随滑动块(5)同步移动;在下模座(13)上设有一驱动块(6),当滑动块(5)向下移动至于驱动块(6)接触后,在驱动块(6)的作用下,能使滑动块(5)带动主动块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同时在水平方向移动,并完成扣合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12)上设有主导滑块和侧导滑块,所述主导滑块位于滑动块(5)上侧,侧导滑块位于滑动块(5)相对两侧;其中,滑动块(5)的上侧与主导滑块贴合,其两侧具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侧导滑块上侧,通过主导滑块与侧导滑块的配合能对滑动块(5)进行限位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弯刀(1)安装于滑动块(5)远离驱动器(4)的一端的下侧,在滑动块(5)靠近驱动器(4)的一侧设有复位机构(9),该复位机构(9)的一端与滑动块(5)相连,另一端与上模座(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9)采用复位氮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弯刀(1)倾斜设置,其刀刃朝向驱动器(4)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滑动块(5)的两侧还设有侧压板(10),所述侧压板(10)与上模座(12)固定连接,其下侧与主弯刀(1)的上侧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6)背离主弯刀(1)的一侧为导向斜面;所述滑动块(5)的下侧,对应驱动块(6)导向斜面的位置设有一导向块,当滑动块(5)向下移动至导向块与导向斜面接触后,滑动块(5)继续下移的过程中,能够沿导向斜面横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滑动块(5)上还设有一强制回程钩(11),该强制回程钩(11)向下移动过程中能与驱动块(6)相互作用,当上模座(12)回程时,强制回程够能够驱动滑动块(5)强制复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36492.XA CN114273549B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36492.XA CN114273549B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3549A true CN114273549A (zh) | 2022-04-05 |
CN114273549B CN114273549B (zh) | 2024-06-04 |
Family
ID=8087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36492.XA Active CN114273549B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7354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51736A (zh) * | 2022-09-02 | 2022-11-18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尾翼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7665A (en) * | 1993-02-19 | 1994-10-25 | Sanyo Machine Works, Ltd. |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hemming process |
US20040000184A1 (en) * | 2002-06-28 | 2004-01-01 | Byung-No Jung | Cam-type press system |
CN104174770A (zh) * | 2014-07-22 | 2014-12-0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扣合式旋转斜楔 |
CN204234600U (zh) * | 2014-11-17 | 2015-04-0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车门窗框扣合模具的内扣包边机构 |
CN104475560A (zh) * | 2014-11-07 | 2015-04-01 | 安徽久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压模具 |
CN205341608U (zh) * | 2016-02-05 | 2016-06-2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模具的内扣包边装置 |
CN108687196A (zh) * | 2018-05-02 | 2018-10-2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弯压合一体包边机构 |
CN208050670U (zh) * | 2018-03-26 | 2018-11-06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扣合模斜楔包边装置 |
CN110076251A (zh) * | 2019-05-10 | 2019-08-02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覆盖件内外板预弯与压合包边组合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2021
- 2021-12-29 CN CN202111636492.XA patent/CN1142735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7665A (en) * | 1993-02-19 | 1994-10-25 | Sanyo Machine Works, Ltd. |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hemming process |
US20040000184A1 (en) * | 2002-06-28 | 2004-01-01 | Byung-No Jung | Cam-type press system |
CN104174770A (zh) * | 2014-07-22 | 2014-12-0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扣合式旋转斜楔 |
CN104475560A (zh) * | 2014-11-07 | 2015-04-01 | 安徽久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压模具 |
CN204234600U (zh) * | 2014-11-17 | 2015-04-0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车门窗框扣合模具的内扣包边机构 |
CN205341608U (zh) * | 2016-02-05 | 2016-06-2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模具的内扣包边装置 |
CN208050670U (zh) * | 2018-03-26 | 2018-11-06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扣合模斜楔包边装置 |
CN108687196A (zh) * | 2018-05-02 | 2018-10-2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弯压合一体包边机构 |
CN110076251A (zh) * | 2019-05-10 | 2019-08-02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覆盖件内外板预弯与压合包边组合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51736A (zh) * | 2022-09-02 | 2022-11-18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尾翼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
CN115351736B (zh) * | 2022-09-02 | 2024-07-02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尾翼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3549B (zh) | 2024-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19196U (zh) | 与冲压方向成负角度的修边冲孔斜楔 | |
CN208976601U (zh) | 一种具有双滑块反向切断结构的冲压模具 | |
CN114273549A (zh) | 一种用于前罩扣合模具的主弯侧压紧扣合机构 | |
CN200991730Y (zh) | 折弯机双折边模具 | |
CN209918706U (zh) | 一种侧整形冲压模具 | |
CN105665531A (zh) | 冲压斜楔机构、冲压模具及车门铰链加强板的冲压方法 | |
CN118492126B (zh) | 一种自动化折弯设备 | |
CN210023471U (zh) | 一种翘板式负角成型冲压模具 | |
CN208810884U (zh) | 一种能减少无用功行程的翻边装置及冲压模具 | |
CN116037721A (zh) | 一种侧压料侧折弯结构 | |
CN217044144U (zh) | 一种汽车水切饰条翻边后方便取料装置 | |
CN215392050U (zh) | 一种折弯成型的斜压模具 | |
CN214391852U (zh) | 一种摆动折弯机构、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 |
CN214814126U (zh) | 活动折弯结构、冲压模具及冲压装置 | |
CN209206251U (zh) | 汽车头枕套管的生产模具 | |
CN209998223U (zh) | 一种带定位机构的折弯成型模具 | |
CN208290521U (zh) | 一种继电器电气室组合头压合工装 | |
CN213495956U (zh) | 一种bsuv天窗导轨槽内撕口折弯装置 | |
CN219093232U (zh) | 一种侧压料侧折弯结构 | |
CN111136172A (zh) | 一种后三角卡爪折边模具 | |
KR100444060B1 (ko) | 캠형 프레스 장치 | |
CN111545688A (zh) | 一种环形压力弹簧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 |
CN215998208U (zh) | 多折弯成型模具 | |
CN114160707B (zh) | 一种扁线成型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 |
JP2572008Y2 (ja) | 複合加工用プレス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