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8930A - 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68930A CN114268930A CN202111564945.2A CN202111564945A CN114268930A CN 114268930 A CN114268930 A CN 114268930A CN 202111564945 A CN202111564945 A CN 202111564945A CN 114268930 A CN114268930 A CN 1142689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mote control
- control device
-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address
- contro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99670 Mus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通过遥控设备对主机进行人机交互控制,例如电视遥控器与电视等,同时也会常常产生新的遥控设备替换旧的遥控设备的情况,但是新的遥控设备在与主机配对时,对于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通常需要重新对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影响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应用于第一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应用于第二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应用于第一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应用于第二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配对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程序,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程序,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在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进而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也即,本申请在遥控设备中设置了数据传递模式,可将旧的遥控设备(第一遥控设备)对应的通信地址信息和对应的遥控系统信息移植至新的遥控设备(第二遥控设备)中,进而在新的遥控设备与主机进行配对时,可直接继承旧的遥控设备的自定义按键信息,无需用户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新的遥控设备在与主机配对时,对于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通常需要重新对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影响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的效率的技术缺陷,提升了遥控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配对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遥控设备匹配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应用于第一遥控设备,在本申请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步骤S20,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通常为待替换的遥控设备,例如可以为旧的遥控设备,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为用于替换所述第一遥控设备的遥控设备,例如可以为新的遥控设备,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和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均设置有数据传递模式。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包括自定义按键信息,该自定义按键信息可以为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自定义的按键信息。主机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与所述主机之间可依靠第一通信地址信息进行通信。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0至步骤S20包括:
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并与第二遥控设备进行握手;在握手成功后,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将本地控制系统中的第二通信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以及将本地控制系统中的第二遥控系统信息替换为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以将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移植至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本地控制系统中,并在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关机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与主机进行通信,并依据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在依据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与主机进行通信的基础上,对主机进行遥控,从而第二遥控设备实现与主机之间的配对。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可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以及生成信息码共同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可根据所述生成信息码,对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进行校验,以校验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校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其中,所述生成信息码可以为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检验信息码,也可以为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共同对应的哈希值。
其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的步骤之前,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还包括:
步骤A10,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
步骤A20,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A10至步骤A20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进行握手,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交互确定是否已开启数据传递模式,若第一遥控设备和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之间交互确定已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则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配对成功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
其中,所述通过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进行握手,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交互确定是否开启数据传递模式的步骤包括:
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进行握手,若握手成功,则证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为需要进行数据接收且开启了数据传递模式的遥控设备,且第一遥控设备向所述第二遥控设备证明了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为需要进行数据发送且开启了数据传递模式的遥控设备;若握手失败,则重新进行握手或者选择其它遥控设备进行握手,直至握手成功。
其中,所述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的步骤包括:
步骤A11,开始广播数据传递信号,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接收的数据传递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并在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后,生成握手指令;
步骤A12,接收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握手指令,依据所述握手指令,验证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
步骤A13,在验证成功后,向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信息,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验证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A14,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则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为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向其它遥控设备证明自身需要进行数据传递的信号,也即为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向其它遥控设备证明自身开启了数据传递模式的信号,而同样开启了数据传递模式的将会对所述数据传递信号进行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可以为第一遥控设备的设备厂商或者设备型号等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可以为第二遥控设备的设备厂商或者设备型号等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A11至步骤A14包括:
开始广播数据传递信号,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接收所述数据传递信号,并检测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与本地存储的预设目标数据传递信号是否一致,若第二遥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与本地存储的预设目标数据传递信号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不需要进行数据传递;若第二遥控设备确定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与本地存储的预设目标数据传递信号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并生成握手指令;接收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握手指令,判断所述握手指令与预设目标握手指令是否一致,若所述握手指令与预设目标握手指令不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不为第一遥控设备认可的遥控设备;若所述握手指令与预设目标握手指令一致,则判定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为第一遥控设备认可的遥控设备,也即,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验证成功,进而第一遥控设备向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信息,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将所述匹配成功信息发送至第一遥控设备;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接收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则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配对成功。其中,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的目的在于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与第二遥控设备之间是否可以进行记忆性数据传递,其中,记忆性数据即为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其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的步骤之后,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
步骤S30,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关机指令,则进行关机,以断开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发送的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后,会向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关机指令,进而第一遥控设备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关机指令,则进行关机,以断开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而在第一遥控设备断开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后,第二遥控设备即可依据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主机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在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进而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本申请实施例在遥控设备中设置了数据传递模式,可将旧的遥控设备(第一遥控设备)对应的通信地址信息和对应的遥控系统信息移植至新的遥控设备(第二遥控设备)中,进而在新的遥控设备与主机进行配对时,可直接继承旧的遥控设备的自定义按键信息,无需用户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新的遥控设备在与主机配对时,对于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通常需要重新对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影响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的效率的技术缺陷,提升了遥控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配对效率。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应用于第二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
步骤B10,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步骤B20,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通常为待替换的遥控设备,例如可以为旧的遥控设备,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为用于替换所述第一遥控设备的遥控设备,例如可以为新的遥控设备,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和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均设置有数据传递模式。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包括自定义按键信息,该自定义按键信息可以为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自定义的按键信息。主机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与所述主机之间可依靠第一通信地址信息进行通信。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B10至步骤B20包括:
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进行握手,在握手成功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将本地控制系统中的第二通信地址信息替换为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以及将本地控制系统中第二遥控系统信息替换为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以将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移植至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本地控制系统中,并在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关机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可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以及生成信息码共同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可根据所述生成信息码,对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进行校验,以校验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校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其中,所述生成信息码可以为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检验信息码,也可以为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共同对应的哈希值。若校验通过,则执行步骤B20,若校验不通过,则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重新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信息、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以及生成信息码。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根据所述生成信息码,对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进行校验的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与第一遥控系统信息,计算对应的信息码,得到第二生成信息码,若所述第二生成信息码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生成信息码一致,则判定校验通过;若所述第二生成信息码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生成信息码不一致,则判定校验不通过。
其中,在所述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还包括:
步骤C10,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一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
步骤C20,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C10至步骤C20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进行握手,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交互确定是否已开启数据传递模式,若第一遥控设备和第二遥控设备之间交互确定已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则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进行配对,若配对成功,则向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配对成功信息,以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并执行步骤: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一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的步骤包括:
步骤C11,接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数据传递信号,则若根据所述数据传递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则生成握手指令;
步骤C12,将所述握手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其中,所述握手指令用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验证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
步骤C13,接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在身份验证成功后触发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验证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与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C14,若匹配,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并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步骤C15,若不匹配,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不成功。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C11至步骤C15包括:
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广播的数据传递信号,并检测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与本地存储的预设目标数据传递信号是否一致,若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与本地存储的预设目标数据传递信号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不需要进行数据传递;若所述数据传递信号与本地存储的预设目标数据传递信号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进而生成握手指令,将所述握手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判断所述握手指令与预设目标握手指令是否一致,若所述握手指令与预设目标握手指令不一致,则第一遥控设备判定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不为第一遥控设备认可的遥控设备;若所述握手指令与预设目标握手指令一致,则第一遥控设备判定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为第一遥控设备认可的遥控设备,并向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信息;第二遥控设备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一致,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不一致,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失败;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一致,则生成匹配成功信息,以及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进而通过将所述匹配成功信息发送至第一遥控设备,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其中,所述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的步骤包括:
步骤B21,向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关机指令,其中,所述关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进行关机;
步骤B22,将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通信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以及将所述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遥控系统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步骤B23,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遥控设备需要基于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与主机进行通信,而一个通信地址通常只能由一个设备进行使用,所以在第二遥控设备与主机进行通信之前,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断开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B21至步骤B23包括:
向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关机指令,以供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在接收所述关机指令后进行关机,以断开第一遥控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将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通信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以及将所述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遥控系统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以将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移植至所述本地遥控系统;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主机进行通信,并依据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在依据第一通信地址信息进行通信的基础上对所述主机进行遥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在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本申请实施例在遥控设备中设置了数据传递模式,可将旧的遥控设备(第一遥控设备)对应的通信地址信息和对应的遥控系统信息移植至新的遥控设备(第二遥控设备)中,进而在新的遥控设备与主机进行配对时,可直接继承旧的遥控设备的自定义按键信息,无需用户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新的遥控设备在与主机配对时,对于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通常需要重新对一些自定义按键信息重新进行手动设定,影响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的效率的技术缺陷,提升了遥控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配对效率。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应用于第一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可选地,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还用于:
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
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
可选地,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还用于:
开始广播数据传递信号,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接收的数据传递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并在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后,生成握手指令;
接收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握手指令,依据所述握手指令,验证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
在验证成功后,向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信息,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验证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匹配;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则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可选地,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关机指令,则进行关机,以断开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解决了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遥控设备匹配装置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应用于第二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配对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
可选地,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还用于:
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一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
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遥控设备匹配装置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数据传递信号,则若根据所述数据传递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则生成握手指令;
将所述握手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其中,所述握手指令用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验证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
接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在身份验证成功后触发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验证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与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并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若不匹配,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不成功。
可选地,所述配对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关机指令,其中,所述关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进行关机;
将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通信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以及将所述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遥控系统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
本发明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解决了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遥控设备匹配装置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通常,以下系统可以连接至I/O接口: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系统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系统。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系统。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解决了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电子设备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遥控设备匹配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U盘,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又或者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解决了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七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解决了遥控设备与主机配对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处理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获取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主机进行配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的步骤之前,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还包括:
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
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二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的步骤包括:
开始广播数据传递信号,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依据接收的数据传递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并在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后,生成握手指令;
接收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握手指令,依据所述握手指令,验证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
在验证成功后,向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信息,以供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验证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匹配;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则确定与所述第二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发送至第二遥控设备的步骤之后,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发送的关机指令,则进行关机,以断开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
5.一种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遥控设备,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开启数据传递模式后,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还包括:
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一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
若配对成功,则执行步骤:接收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同样开启所述数据传递模式的第一遥控设备进行配对,并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是否配对成功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的数据传递信号,则若根据所述数据传递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则生成握手指令;
将所述握手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遥控设备,其中,所述握手指令用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验证所述第二遥控设备的身份;
接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在身份验证成功后触发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验证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与本地存储的第二设备信息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并通知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成功;
若不匹配,则确定与所述第一遥控设备配对不成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对应的主机进行配对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一遥控设备发送关机指令,其中,所述关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遥控设备进行关机;
将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通信地址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以及将所述本地遥控系统中的第二遥控系统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一遥控系统信息,与所述主机进行配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4或者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或者5至8中任一项所述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64945.2A CN114268930A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64945.2A CN114268930A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68930A true CN114268930A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2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64945.2A Pending CN114268930A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6893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2006A (zh) * | 2022-06-30 | 2022-07-29 |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实现单开关回路上多个设备与多个遥控器配对的方法 |
CN119628989A (zh) * | 2025-02-10 | 2025-03-14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动家具控制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0350A (zh) * | 2008-09-04 | 2009-08-19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系统及其遥控方法 |
CN102890669A (zh) * | 2011-08-24 | 2013-01-23 | 北京文海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学习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824440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遥控器的键值信息处理方法及遥控器 |
CN104064021A (zh) * | 2014-06-20 | 2014-09-24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的学习方法、装置及娱乐视听设备 |
WO2016171506A1 (ko) * | 2015-04-23 | 2016-10-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디바이스에 대한 원격제어를 수행할 수 있는 원격제어장치 |
CN111314758A (zh) * | 2020-02-28 | 2020-06-19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设备遥控方法与遥控装置 |
CN112728772A (zh) * | 2020-12-31 | 2021-04-30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
CN113034886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方法及装置 |
-
2021
- 2021-12-20 CN CN202111564945.2A patent/CN1142689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0350A (zh) * | 2008-09-04 | 2009-08-19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系统及其遥控方法 |
CN102890669A (zh) * | 2011-08-24 | 2013-01-23 | 北京文海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学习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824440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遥控器的键值信息处理方法及遥控器 |
CN104064021A (zh) * | 2014-06-20 | 2014-09-24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的学习方法、装置及娱乐视听设备 |
WO2016171506A1 (ko) * | 2015-04-23 | 2016-10-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디바이스에 대한 원격제어를 수행할 수 있는 원격제어장치 |
CN113034886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方法及装置 |
CN111314758A (zh) * | 2020-02-28 | 2020-06-19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设备遥控方法与遥控装置 |
CN112728772A (zh) * | 2020-12-31 | 2021-04-30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2006A (zh) * | 2022-06-30 | 2022-07-29 |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实现单开关回路上多个设备与多个遥控器配对的方法 |
CN119628989A (zh) * | 2025-02-10 | 2025-03-14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动家具控制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40468B (zh) | 用于车辆交互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7766747B (zh) | 校验应用程序安装包完整性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4601799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102206351B1 (ko)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작업 연계 방법 | |
WO2018095218A1 (zh) | 遥控器的升级测试方法和装置 | |
KR20150022276A (ko) | 이미지 파일에서 암호화된 메시지를 추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4268930A (zh) | 遥控设备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JP7467644B2 (ja) | 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KR20150099269A (ko) | 펌웨어를 갱신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190030367A (ko) | 메시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CN108513365B (zh) | 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介质 | |
US20150163549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user terminal device, server, and commun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22257927A1 (zh) | 密钥烧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板卡及存储介质 | |
CN112261651B (zh) |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
KR101704108B1 (ko) | 차량의 헤드유닛과 연동되는 단말장치 및 방법 | |
CN111736919A (zh) | 埋点检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8509503A (zh) | 校验值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979048B (zh) | 基于即时通信的身份验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5529583A (zh) | 流量卡交互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860368A (zh) | 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756530A (zh) | 设备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 |
CN114945188A (zh) | 蓝牙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733893B (zh) | 触摸屏组网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21492B (zh) | 基于硬件秘钥的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237816B (zh) | 系统功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