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8650B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58650B CN114258650B CN202080057897.5A CN202080057897A CN114258650B CN 114258650 B CN114258650 B CN 114258650B CN 202080057897 A CN202080057897 A CN 202080057897A CN 114258650 B CN114258650 B CN 1142586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lbrm
- side link
- present disclosure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支持超过诸如长期演进(LTE)之类的第四代(4G)通信系统的更高数据速率的第五代前(5G)或5G通信系统。本公开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一种用于操作终端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关于受限缓存速率匹配(LBRM)的指示;获取执行所述LBRM所需的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来确定用于所述LBRM的奇偶校验位的受限范围;以及基于所述受限范围来发送或接收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终端的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第四代(4G)通信系统部署以来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第五代(5G)或前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前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后4G网络”或“后长期演进(LTE)系统”。
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较高频率(毫米(mm)波)频带(例如,60千兆赫(GHz)频带)中实现的,以便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为了降低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
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进行基于高级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的用于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
在5G系统中,混合频移键控(F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作为高级接入技术得到了发展。
随着诸如5G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预期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因此,需要无缝地提供这些服务。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来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中的一个是否可以作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适用,没有作出任何确定,也没有作出任何断言。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方面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操作接收机的存储器或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可传输的奇偶校验位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传输的奇偶校验位的受限范围的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参数的装置和方法,所述参数用于确定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传输的奇偶校验位的受限范围。
另外的方面将部分地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所呈现的实施例的实践来获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与侧链路通信相关的配置信息;确定针对侧链路通信执行受限缓存速率匹配(LBRM)所需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确定用于LBRM的奇偶校验位的受限范围;以及基于所述受限范围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收发器的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控制以从基站接收与侧链路通信相关的配置信息,确定针对侧链路通信执行受限缓存速率匹配(LBRM)所需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确定用于LBRM的奇偶校验位的受限范围,以及基于所述受限范围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在终端彼此通信时有效地管理终端的软缓存,并且能够使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具有共同的理解,从而能够使终端彼此通信。
可以从本公开获得的效果可以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效果。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所述详细描述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单元的配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域资源结构;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服务将数据分配给频率-时间资源的操作;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服务将数据分配给频率-时间资源的操作;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映射;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B)的操作;
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子载波间隔的SSB可进行发送的符号位置,以及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子载波间隔的SSB可进行发送的符号位置;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奇偶校验位的生成和传输的操作;
图1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组播传输的操作;
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根据组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传输的操作;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单播传输的操作;
图1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根据基站的调度的侧链路数据传输的操作;
图1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侧链路数据传输的操作,其中基站不调度;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侧链路通信的时隙的信道结构的操作;
图1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馈信道分配的第一操作;
图1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馈信道分配的第二操作;以及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的终端的流程图。
在所有附图中,应当注意,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描述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如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它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以省略对众所周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书目含义,而是仅由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公开。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因此,例如,提及“部件表面”包括提及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它们在上下文中明确不同。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那些相同的含义。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这些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等的含义,并且除非在本公开中清楚地定义,否则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分正式的含义。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在本公开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基于硬件的方法来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包括使用硬件和软件两者的技术,且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应排除软件。
在下文中,本公开涉及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本公开描述了一种技术,该技术用于当在信道编码之后发送的信号到达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时,由接收机确定用于存储接收信号或修改的接收信号的软缓存,并且由传输终端基于对软缓存的确定来确定传输的奇偶校验位。
为了便于描述而选择下文中使用的指示信号的术语、指示信道的术语、指示控制信息的术语、指示网络实体的术语、指示装置的配置元件的术语等。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以下使用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它术语。
在下文中,术语“物理信道”和“信号”可以与“数据”或“控制信号”互换使用。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是用于指示通过其发送数据的物理信道的术语,但是PDSCH可以用于指示数据。
在下文中,在本公开中,高层信令指示使用物理层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从基站向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或者使用物理层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从终端向基站发送信号的方法。高层信令可以被理解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件(以下称为“CE”)。
此外,在本公开中,在使用表述“大于”或“小于”来确定是否满足或达到特定条件的情况下,这仅旨在表达示例,这不排除“等于或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的含义。使用表述“等于或大于”描述的条件可以用表述“大于”代替,使用表述“等于或小于”描述的条件可以用表述“小于”代替,并且使用表述“等于或大于和小于”描述的条件可以用表述“大于和等于或小于”代替。
此外,尽管本公开描述了使用在一些通信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使用的术语的各种实施例,但是这些仅仅是说明性示例。各种实施例也可以容易地修改和应用到其它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使用无线信道的一些节点的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图1示出了单个基站,但是还可以包括与基站110相同的基站或与其类似的其它基站。
参照图1,基站110是用于向终端120和130提供无线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基站110具有基于信号能够在其中传输的距离而被定义为预先确定地理区域的覆盖。基站110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eNodeB(eNB)”、“第五代(5G)节点”、“gNodeB(下一代nodeB或gNB)”、“无线点”、“发送/接收点(TRP)”、或具有与上述术语等同的技术含义的除了“基站”之外的其它术语。
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每一个都是用户使用的设备,并且通过无线信道与基站110执行通信。从基站110到终端120或终端130的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L),从终端120或终端130到基站110的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L)。此外,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通过无线信道彼此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20和终端130之间的链路(设备到设备链路(D2D))被称为侧链路,并且侧链路可以与PC5接口互换地使用。在一些情况下,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操作。例如,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用于执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设备,并且可以不由用户携带。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订户台”、“远程终端”、“无线终端”、“用户设备”、或者具有与上述术语的技术含义等同的技术含义的、除了“终端”之外的其它术语。
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在毫米波(mmwave)频带(例如,28GHz,30GHz,38GHz和60GHz)中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信道增益,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这里,波束成形可以包括发射波束成形和接收波束成形。例如,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向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分配方向性。为此,基站110、终端120和130可以通过波束搜索和波束管理过程来选择服务波束112、113、121和131。在服务波束112、113、121和131被选择之后,可以通过与传输服务波束112、113、121和131的资源具有准共址(QCL)关系的资源来执行通信。
当基于在第二天线端口上传输了符号的信道来推断在第一天线端口上传输了符号的信道的大规模特性时,可以确定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处于QCL关系。例如,大规模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平均延迟和空间接收机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配置。图2所示的配置可以被理解为基站110的配置。下文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等可指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且可由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施。
参考图2,基站包括无线通信单元210、回程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控制器240。
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生成复数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解调和解码基带信号以恢复接收比特流。
此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为射频(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为此,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此外,无线通信单元210还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此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
就硬件而言,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根据工作功率、工作频率等,模拟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子单元。数字单元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
如上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无线通信单元210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称为“发射机”、“接收机”或“收发机”。此外,在下文中,通过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被用于具有包括如上所述的由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的处理的含义。
回程通信单元22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例如,回程通信单元220将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节点(例如,另一接入节点、另一基站、高层节点、核心网络等)的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另一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存储单元230存储用于操作基站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数据,例如配置信息。存储单元2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单元230根据来自控制器2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40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4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或回程通信单元22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4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单元230中并从中读取所记录的数据。控制器24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要求的协议栈的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协议栈可以被包括在无线通信单元210中。为此,控制器2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控制器240可以控制基站执行根据下面将要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配置。图3所示的配置可以被理解为终端120的配置。下文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等可指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且可由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施。
参考图3,终端包括通信单元310、存储单元320和控制器330。
通信单元3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通信单元31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流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通信单元310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生成复数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通信单元310解调和解码基带信号以恢复接收比特流。此外,通信单元310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基本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基本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
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就硬件而言,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这里,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可以在单个封装中实现。通信单元310还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
如上所述,通信单元310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通信单元310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称为“发射机”、“接收机”或“收发机”。此外,在下文中,通过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被用于具有包括如上所述的由通信单元310执行的处理的含义。
存储单元320存储用于操作终端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数据,例如配置信息。存储单元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单元320响应于来自控制器330的请求提供存储在其中的数据。
控制器33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30通过通信单元3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33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单元320中并从中读取所记录的数据。控制器33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要求的协议栈的功能。为此,控制器3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者可以是处理器的一部分。此外,通信单元310和控制器330的一部分可以被称为通信处理器(CP)。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控制器330可以控制终端执行根据下面将要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图4示出了图2的无线通信单元210和图3的通信单元310的配置的示例。具体而言,图4示出了作为图2的无线通信单元210或图3的通信单元310的一部分的用于执行波束成形的元件。
参照图4,无线通信单元210或通信单元310包括编码和调制单元402,数字波束成形单元404,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以及模拟波束成形单元408。
编码和调制单元402执行信道编码。对于信道编码,可以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卷积码和极码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和调制单元402执行星座映射以生成复数符号。
数字波束成形单元404对数字信号(例如,复数符号)执行波束成形。为此,数字波束成形单元404将调制符号乘以波束成形权重。这里,波束成形权重被用于改变信号的幅度或相位,并且可以被称为“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器”等。数字波束成形单元404将已经通过数字波束成形的调制符号输出到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技术,调制符号可以被复用,或者相同的调制符号可以被提供到多个传输路径406-1到406-N。
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将已经通过数字波束成形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此,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计算器、循环前缀(CP)插入器、DAC和上变频器。CP插入器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并且可以在应用另一物理层方案(例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方案)时被排除。例如,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关于由数字波束成形产生的多个流提供独立信号处理过程。然而,根据实现方法,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的一些元素可以被共享。
模拟波束成形单元408对模拟信号执行波束成形。为此,模拟波束成形单元408将模拟信号乘以波束成形权重。这里,波束成形权重用于改变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具体地,根据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与天线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以各种方式配置模拟波束形成单元408。例如,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一个天线阵列。在另一个示例中,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可以连接到一个天线阵列。在另一个示例中,多个传输路径406-1至406-N可以自适应地连接到一个天线阵列,或者可以连接到两个或多个天线阵列。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超出了提供面向语音的服务的原始角色,并且已经发展成根据例如3GPP的通信标准(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和LTE-Advanced(LTE-A)),3GPP2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和超移动宽带(UMB),以及IEEE的802.16e来提供高速和高质量分组数据服务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此外,正在开发5G或新无线电(NR)的通信标准作为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
NR系统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中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更具体地,在下行链路中已经采用了循环前缀OFDM(CP-OFDM)方案,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已经采用了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方案以及CP-OFDM方案。上行链路是通过其将数据或控制信号从终端发送到基站的无线链路,下行链路是通过其将数据或控制信号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无线链路。在多址方案中,通常根据用户通过分配或管理用于承载每个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来区分数据或控制信息,其中时频资源不重叠,即建立正交性。
NR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案,其在初始传输时发生解码失败时在物理层中重传相应数据。根据HARQ方案,当接收机不能准确地解码数据时,接收机可以向发射机发送否定确认(NACK),NACK是指示解码失败的信息,此时发射机在物理层中重传相应的数据。接收机可以将由发射机重传的数据与先前未被解码的数据组合,从而提高数据接收的性能。此外,当接收机准确地解码数据时,接收机可以向发射机发送确认(ACK),ACK是指示成功解码的信息,由此发射机发送新数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频域资源结构。图5示出了时频域的基本结构,该时频域是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区域。
参照图5,横轴表示时域,而纵轴表示频域。在时域中,最小传输单元是OFDM符号,并且Nsymb个OFDM符号502构成一个时隙506。子帧的长度被定义为1.0ms,并且无线帧514的长度被定义为10ms。在频域中,最小传输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总共NBW个子载波504构成整个系统传输带宽。
在时频域中的资源的基本单元是资源元素(RE)512,并且资源元素512可以被指示为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资源块(RB或物理资源块(PRB))508被定义为时域中的Nsymb个连续OFDM符号502,以及频域中的NRB个连续子载波510。因此,一个RB 508包括Nsymb×NRB个RE 512。通常,数据的最小传输单位是RB。在NR系统中,通常,Nsymb=14且NRB=12,并且NBW和NRB与系统传输频带的带宽成比例。数据速率可以与被调度到终端的RB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在NR系统中,在根据频率区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频分双工(F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和上行链路传输带宽可以彼此不同。信道带宽指示对应于系统传输带宽的射频(RF)带宽。表1表示在6GHz或更低的频带中的NR系统中定义的系统传输带宽、子载波间隔(SCS)和信道带宽之间的一些关系。表2表示在6GHz或更高的频带中的NR系统中定义的系统传输带宽、子载波间隔(SCS)和信道带宽之间的一些关系。例如,在具有100MHz信道带宽和30kHz子载波间隔的NR系统中,传输带宽包括273个RB。在表1和表2中,“N/A”可以是NR系统中不支持的带宽和子载波的组合。
表1
表2
在NR系统中,关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从基站发送到终端。可以以各种格式定义DCI,并且可以根据每种格式来确定DCI是关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上行链路授权还是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下行链路授权、DCI是否是紧凑DCI(控制信息尺寸小)、是否应用了使用复用天线的空间复用、DCI是否是用于控制功率的DCI等。例如,作为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控制信息的DCI格式1-1可以包括下表3中所示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
表3
在表3中,在PDSCH传输的情况下,时域资源分配可以由关于在其中发送PUSCH的时隙、相应时隙中的起始符号位置S以及PDSCH所映射到的符号的数目L的信息来表示。这里,S可以指示从时隙的开始起的相对位置,L可以指示连续符号的数目,并且S和L可以由如以下表4中所示定义的开始和长度指示符值(SLIV)来确定。
表4
在NR系统中,通常,可以经由RRC配置在一行中配置关于SLIV、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映射类型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和关于传输PDSCH或PUSCH的时隙的信息。然后,基站可以使用DCI的时域资源分配,通过指示在所配置的对应关系中定义的索引值,来传输SLIV值、PDSCH或PUSCH映射类型,以及关于向终端传输PDSCH或PUSCH的时隙的信息。
在NR系统中,PDSCH或PUSCH映射类型被定义为类型A和类型B。在PDSCH或PUSCH映射类型A的情况下,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从时隙中的第二或第三OFDM符号开始。在PDSCH或PUSCH映射类型B的情况下,DMRS符号从经由PUSCH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的第一OFDM符号开始。
在经过信道编码和调制之后,DCI可以经由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来发送。PDCCH可以表示控制信息本身,而不是表示信道。通常,对于每个终端,以特定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或终端标识符独立加扰DCI,并且在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且信道编码之后被配置为独立的PDCCH发送。PDCCH被映射到为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下行链路数据可以经由PDSCH发送,PDSCH是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物理信道。可以在控制信道传输间隔之后传输PDSCH,并且通过经由PDCCH传输的DCI来指示调度信息,例如频域中的特定映射位置和调制方案。在配置DCI的控制信息中,基站经由MCS向终端通知要发送的数据大小(例如,传输块大小(TBS))以及应用于要发送的PDSCH的调制方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MCS可以包括5位,或多于或少于5位。TBS对应于在将用于纠错的信道编码应用于传输块(TB)之前的大小,传输块(TB)是要由基站发送的数据。
在本公开中,TB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报头、MAC控制元件(CE)、一个或多个MAC服务数据单元(SDU)和填充比特。或者,TB可以指示从MAC层发送到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或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NR系统中支持的调制方案是正交相移键控(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AM)、64QAM和256QAM,其中其调制阶数(Qm)可以分别对应于2、4、6和8。换句话说,对于QPSK调制,每符号可以传输2比特、对于16QAM,每符号可以传输4比特、对于64QAM,每符号可以传输6比特、对于256QAM,每符号可以传输8比特、以及对于1024QAM,每符号可以传输10比特。
就服务而言,NR系统被设计成允许在时间和频率资源上自由地复用各种服务,并且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或自由地调整波形/数字特性、参考信号等。为了在无线通信中向终端提供最佳服务,通过测量信道质量和干扰量来优化数据传输是重要的。因此,精确的信道状态测量是必要的。然而,与信道和干扰特性不根据频率资源而显著变化的4G通信不同,在5G信道的情况下,信道和干扰特性根据服务而显著变化,因此需要支持能够划分和测量信道和干扰特性的频率资源组(FRG)级别上的子集。同时,在NR系统中支持的服务类型的可以划分为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的服务。eMBB是针对大容量数据的高速数据传输的服务,mMTC是目标为终端功率最小化且接入多个终端的服务,URLLC是针对高可靠性,低时延的服务。根据应用于终端的服务的类型,可以应用不同的要求。每个服务的资源分配的示例如下面的图6A和图6B所示。参照下面的图6A和图6B,识别在每个系统中用于分配频率和时间资源以进行信息传输的方法。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服务将数据分配至频率-时间资源的操作。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服务将数据分配至频率-时间资源的操作。
参照图6A,在整个系统频率带宽610中,为eMBB 622,URLLC 612、614和616以及mMTC 632分配资源。当生成URLLC数据612、614和616的同时将eMBB数据622和mMTC数据632分配给了特定频带并进行了传输时,已经分配给eMBB 622和mMTC 632的区域可能空闲,或者不传输eMBB 622和mMTC 632,并且可以传输URLLC数据612、614和616。由于URLLC需要减少延迟时间,因此可以将用于发送URLLC数据612、614和616的资源分配至分配给eMBB 622资源的一部分。当URLLC 612、614和616被额外地分配至eMBB 622被分配和传输的资源时,eMBB数据622可能不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中被传输。因此,eMBB数据622的传输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换句话说,在上述情况下,可能由于为URLLC 612、614和616分配资源而发生eMBB 622数据的传输失败。如图6A所示的方法可以被称为“抢占”方法。
图6B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服务将数据分配至频率-时间资源的另一示例。图6B示出了在通过划分整个系统频带660而获得的子频带662、664和666中的每一个中提供每个服务的示例。具体地,子带662用于发送URLLC数据672、674和676,子带664用于发送eMBB数据682,子带666用于发送mMTC数据692。可以预先确定与子带662、664和666的配置有关的信息,并且可以经由高层信令将该信息从基站发送到终端。可替换地,基站或网络节点可以任意地划分与子带662、664和666有关的信息,并且提供服务而不分别向终端发送子带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用于URLLC传输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可以短于用于eMBB或mMTC传输的TTI的长度。此外,对与URLLC相关的信息的响应可以比在eMBB或mMTC的情况下更快地发送,并且因此,使用URLLC服务的终端可以以低等待时间发送或接收信息。用于传输上述三种类型的服务或数据的相应类型的物理层信道的结构可彼此不同。例如,TTI的长度、频率资源的分配单元、控制信道的结构和映射数据的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彼此不同。
已经描述了三种类型的服务和三种类型的数据,但是可能有更多类型的服务和对应于服务的数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下面将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中。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图7示出了一个示例,其中一个TB被分割成多个码块(CB),并且CRC被添加到其上。
参考图7,可以在一个TB 712的前面或后面添加CRC 714,以便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发送。CRC 714可具有16位,24位或先前设定的位数,或可具有取决于信道状态的位数变量,且可用于在接收器中确定信道编码是否成功。TB 712和添加了CRC 714的块被分成多个CB 722-1、722-2、722-(N-1)和722-N。TB 712和添加了CRC 714的块可以被分成具有预先确定大小的CB,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CB 722-N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小于其它CB的大小,或者通过将0、随机值或1附加到其上来具有与其他CB相同的长度。可以将CRC 732-1、732-2、732-(N-1)和732-N分别添加到分段CB。CRC 732-1、732-2、732-(N-1)和732-N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16位、24位或先前设置的位数,并且可以用于在接收机中确定信道编码是否成功。
为了生成CRC 714,可以使用TB 712和循环生成多项式。循环生成多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定义。例如,当24位CRC的循环生成多项式是gCRC24A(D)=D24+D23+D18+D17+D14+D11+D10+D7+D6+D5+D4+D3+D+1,并且L=24时,CRC p1,p2,…,pL-1可以被确定为通过a0DA+23+a1DA+22+…+aA-1D24+p0D23+p1D22+…+p22D1+p23除以gCRC24A(D)得到的相对于TB数据a0,a1,a2,a3,…,aA-1余数为0的值。在上述示例中,尽管CRC长度L被描述为24,但是长度L可以被不同地定义为12、16、24、32、40、48、64等。
如上所述,在将CRC添加到TB之后,TB和CRC之和被划分为N个CB 722-1、722-2、722-(N-1)和722-N。CRC 732-1、732-2、732-(N-1)和732-N分别被添加到CB 722-1、722-2、722-(N-1)和722-N。添加到每个CB的CRC可以基于具有与添加到TB的CRC的长度不同的长度的CRC来生成,或者基于与生成添加到TB的CRC时所使用的不同的循环生成多项式来生成。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根据要应用于CB的信道码的类型,可以省略添加到TB的CRC 714和添加到CB 722-1、722-2、722-2(N-1)和722-N的CRC 732-1、732-2、732-(N-1)和732-N。例如,当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而不是turbo码应用于CB时,可以省略分别添加到CB的CRC 732-1、732-2、732-(N-1)和732-N。然而,即使当应用LDPC码时,也可以将CRC732-1、732-2、732-(N-1)和732-N添加到CB 722-1、722-2、722-(N-1)和722-N。此外,当使用极码时,也可以添加或省略CRC。
参照图7,在TB中,基于要应用的信道编码的类型来确定一个CB的最大长度,并且根据CB的最大长度将TB和添加到TB的CRC分割成CB。在相关技术的LTE系统中,将CB的CRC添加到分段CB,将CB的数据比特和CRC编码成信道码以确定编码比特,并且,对于每个编码比特,如预先商定的那样,确定要速率匹配的比特的数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映射。图8示出了在3GPP NR系统中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映射到频域和时域的结果的示例。
参考图8,主同步信号(PSS)802、次同步信号(SSS)806和PBCH 804被映射到4个OFDM符号上,PSS 802和SSS 806被映射到12个RB,并且PBCH 804被映射到20个RB。图8示出了根据子载波间隔(SCS)的20个RB的频带。一组PSS 802、SSS 806和PBCH 804,或用于发送PSS 802、SSS 806和PBCH 804的资源区域可以被称为SS/PBCH块(SS块、或SSB)。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SSB的操作。图9是示出在时隙中将一个SSB映射到哪些符号的示例,并且示出采用15kHz子载波间隔的LTE系统和采用30kHz子载波间隔的NR系统。
参照图9,NR系统中的SSB 910、912、914和916在位置902、904、906和908位置处被发送,其中SSB不与LTE系统中总是发送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重叠。如图9所示的设计可以用于允许LTE系统和NR系统共存于一个频带中。
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子载波间隔的SSB可进行传输的符号位置,并且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子载波间隔的SSB可进行传输的符号位置。图10A以1ms的间隔示出了可传输SSB的符号位置,并且图10B以5ms的间隔示出了可传输SSB的符号位置。在可传输SSB的区域中,如图10A和10B所示,不总是要传输SSB,并且SSB可以根据基站的选择而传输或不传输。
在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阶段来计算TB的大小。
阶段1:NR′E是映射在分配的资源中的一个PRB中的分配给PDSCH的RE的数目,可以根据下式计算:这里,指示包括在一个RB中的子载波的数量(例如,12),指示分配给PDSCH的OFDM符号的数量,指示由相同的码分复用(CDM)组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占用的一个PRB中的RE的数量,并且指示由高层信令配置的一个PRB中开销占用的RE的数量(例如,被配置为0、6、12和18中的一个)。之后,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分配给PDSCH的RE的总数NRE:NRE=min(156,N′RE)·nPRB。nPRB表示分配给终端的PRB的数量。
阶段2:可以根据下式计算临时信息比特Ninfo的数目:Ninfo=NRE·R·Qm·υ。这里,R表示码率,Qm表示调制阶数,而v表示分配的层数。可以利用控制信息中包括的MCS字段基于预先确定关系来传输码率和调制阶数。如果Ninfo≤3824,则可以根据随后的阶段3来计算TBS。否则,可以根据随后的阶段4来计算TBS。
阶段3:可以根据下式计算N′info:并且随后,TBS可以被确定为下表7中不小于N′info的值中最接近N′info的值。
表7
■索引 | TBS | 索引 | TBS | 索引 | TBS | 索引 | TBS |
■1 | 24 | 31 | 336 | 61 | 1288 | 91 | 3624 |
■2 | 32 | 32 | 352 | 62 | 1320 | 92 | 3752 |
■3 | 40 | 33 | 368 | 63 | 1352 | 93 | 3824 |
■4 | 48 | 34 | 384 | 64 | 1416 | ||
■5 | 56 | 35 | 408 | 65 | 1480 | ||
■6 | 64 | 36 | 432 | 66 | 1544 | ||
■7 | 72 | 37 | 456 | 67 | 1608 | ||
■8 | 80 | 38 | 480 | 68 | 1672 | ||
■9 | 88 | 39 | 504 | 69 | 1736 | ||
■10 | 96 | 40 | 528 | 70 | 1800 | ||
■11 | 104 | 41 | 552 | 71 | 1864 | ||
■12 | 112 | 42 | 576 | 72 | 1928 | ||
■13 | 120 | 43 | 608 | 73 | 2024 | ||
■14 | 128 | 44 | 640 | 74 | 2088 | ||
■15 | 136 | 45 | 672 | 75 | 2152 | ||
■16 | 144 | 46 | 704 | 76 | 2216 | ||
■17 | 152 | 47 | 736 | 77 | 2280 | ||
■18 | 160 | 48 | 768 | 78 | 2408 | ||
■19 | 168 | 49 | 808 | 79 | 2472 | ||
■20 | 176 | 50 | 848 | 80 | 2536 | ||
■21 | 184 | 51 | 888 | 81 | 2600 | ||
■22 | 192 | 52 | 928 | 82 | 2664 | ||
■23 | 208 | 53 | 984 | 83 | 2728 | ||
■24 | 224 | 54 | 1032 | 84 | 2792 | ||
■25 | 240 | 55 | 1064 | 85 | 2856 | ||
■26 | 256 | 56 | 1128 | 86 | 2976 | ||
■27 | 272 | 57 | 1160 | 87 | 3104 | ||
■28 | 288 | 58 | 1192 | 88 | 3240 | ||
■29 | 304 | 59 | 1224 | 89 | 3368 | ||
■30 | 320 | 60 | 1256 | 90 | 3496 |
阶段4:可以根据下式计算Ni′nfo: 并且随后,可以根据下表8中所示的伪码和Ni′nfo来确定TBS。
表8
当一个CB被输入到LDPC编码器时,可以在向其添加奇偶校验位之后输出CB。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奇偶校验位的大小可以根据LDPC基图改变。根据速率匹配方案,由LPDC编码产生的所有奇偶校验位可以是可传输的,或者仅其中一些可以是可传输的。处理LDPC编码产生的所有奇偶校验位以使其可传输的方案被称为“全缓冲速率匹配(FBRM)”,限制可传输奇偶校验位数量的方案被称为“受限缓冲速率匹配(LBRM)”。当资源被分配用于数据传输时,LDPC编码器的输出被输入到循环缓存,并且与分配的资源的大小相对应的缓存的多个比特被重复地传输。
当循环缓存的长度由Ncb表示,并且由LDPC编码产生的所有奇偶校验位的数目由N表示时,在FBRM方案的情况下,Ncb=N。在LBRM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下式确定Ncb=min(N,Nref),其中并且RLBRM=2/3。上述确定TBS的方法可用于确定TBSLBRM。这里,C表示正被调度的TB的码块的实际数量。层的数目可以被假定为由相应小区中的终端支持的最大层数。调制阶数可以被假定为在相应小区中的终端中配置的最大调制阶数,或者当没有配置最大调制阶数时被假定为64-QAM。码速率可以被假定为948/1024,这是最大码速率。NRE可以被假定为NRE=156·nPRB。nPRB可以被假定为nPRB=nPRB,LBRM。可以如下表9所示定义nPRB,LBRM。
表9
载波的所有配置的BWP上的最大PRB数 | nPRB,LBRM |
少于33 | 32 |
33至66 | 66 |
67至107 | 107 |
108至135 | 135 |
136至162 | 162 |
163至217 | 217 |
大于217 | 273 |
在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所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根据下面的等式1来确定。
在等式1中,J表示由载波聚合(CA)分组的载波的数目,Rmax=948/1024,表示索引j的载波的最大层数,表示索引j的载波的最大调制阶数,f(j)表示索引j的载波的缩放因子,并且μ表示子载波间隔。f(j)具有1、0.8、0.75和0.4中的值,并且可以由终端报告。μ可以如下表10所示给出。
表10
μ | Δf=2μ·15[kHz] | 循环前缀 |
0 | 15 | 普通 |
1 | 30 | 普通 |
2 | 60 | 普通,扩展 |
3 | 120 | 普通 |
4 | 240 | 普通 |
这里,表示OFDM符号的平均长度,并且可以根据下式计算: 表示BW(j)中的最大RB数。OH(j)指示开销值,并且可以在下行链路中由0.14给出,在FR1(例如,6GHz或7.125GHz或更低的频带)的上行链路中由0.18给出,并且可以在下行链路中由0.08给出,在FR2(例如,6GHz或7.125GHz或更高的频带)的上行链路中由0.10给出。根据等式1,可以如下表11所示计算在以30kHz子载波间隔具有100MHz频率带宽的小区中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数据速率。
表11
同时,可以在实际数据传输中测量的实际数据速率可以是通过将数据量除以数据传输时间而获得的值。这可以是通过将1个TB传输中的TB大小(TBS)或2个TB传输中的TBS之和除以TTI的长度而获得的值。例如,在以30kHz子载波间隔具有100MHz频率带宽的小区中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实际数据速率可以根据分配的PDSCH符号的数目来确定,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在表11中,可以识别终端所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并且在表12中,可以识别根据所分配的TBS的实际数据速率。这里,在一些情况下,根据调度信息,实际数据速率可以大于最大数据速率。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NR系统中,终端可支持的数据速率可以在基站和终端之间达成一致。可以使用终端所支持的最大频带、最大调制阶数、最大层数等来计算数据速率。然而,所计算的数据速率可以不同于由实际数据传输中使用的传输块大小(TBS)和传输时间间隔(TTI)所计算的值。因此,可能将大于对应于终端支持的数据速率的值的TBS分配给终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基于终端所支持的数据速率,限制能够被调度的TBS。可能需要最小化这种情况的发生,并在这种情况下定义终端的操作。此外,当在当前NR系统中定义的通信系统中应用LBRM时,基于终端支持的层的数目或秩来确定TBSLBRM。然而,其处理是低效的,或者其参数配置是模糊的,这导致难以在基站或终端中稳定地应用LBRM的问题。在下文中,在本公开中,将描述各种实施例以解决该问题。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奇偶校验位的生成和传输的操作。图11是将要发送的数据划分为码块(CB),对划分的CB应用信道编码,生成奇偶校验位,确定要传输的奇偶校验位以及传输奇偶校验位的过程的操作。
参照图11,一个CB被发送到信道编码器1102,并且由信道编码器1102生成数据位1112和奇偶校验位1114和1116。例如,信道编码器1102可使用LDPC码、极码或另一信道码来执行编码。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奇偶校验位的量可以根据细节和信道码的类型而改变。如果通过对信道编码器1102进行编码而产生的比特1110的总长度是N比特,则在发送所有奇偶校验位1114和1116的情况下,在接收机中可能需要用于存储N比特的接收信息的软缓存和存储器。如果接收机使用大小小于N比特的软缓存,则接收机的接收性能可能变差。
为了减小软缓存所需的大小,可以使用一种确定不传输的奇偶校验位1116并不传输所确定的奇偶校验位1116的方法。例如,只有数据位1112和奇偶校验位的一部分1114被输入到传输缓存1120,并且在被传送到循环缓存(例如,软缓存)1130之后被传输。换句话说,可传输的奇偶校验位的数量可以被限制,而限制为何种程度,则是基于数据位1112的大小和奇偶校验位的部分1114的大小之和,其可以被称为Ncb。当Ncb是N时,这意味着可传输的奇偶校验位不受限制,并且通过信道编码生成的所有奇偶校验位都能够被传输。如上所述,处理所有奇偶校验位以使其可传输的方法可被称为“全缓冲速率匹配(FBRM)”。或者,可根据基于Ncb=min(N,Nref)来计算Ncb的方法来限制可传输奇偶校验位,其中,如上所述,限制可传输奇偶校验位的数量的方法被称为“受限缓存速率匹配(LBRM)”。
在本公开的以下实施例中,基站是用于向终端分配资源的实体,可以是支持V2X通信和正常蜂窝通信两者的基站,或者可以是仅支持V2X通信的基站。换句话说,基站可以表示gNB、eNB、路边单元(RSU)或固定站。该终端不仅可以是正常UE和移动站,而且可以是支持车辆到车辆(V2V)通信的车辆、支持车辆到行人(V2P)通信的车辆或行人的手机(例如,智能电话)中的一个、支持车辆到网络(V2N)通信的车辆、或者支持车辆到基础设施(V2I)通信的车辆、以及装备有终端功能的RSU、装备有基站功能的RSU、或者装备有基站功能的一部分和终端功能的一部分的RSU。
在V2X环境中,数据可以从一个终端传输到多个终端,从一个终端传输到另一个终端,或者从一个基站传输到多个终端。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况。
为了使终端执行侧链路发送或接收,基于在终端之间预先确定义、配置或预先配置的资源池来操作终端。资源池可以是可用于侧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的一组频域和时域资源。例如,侧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将在预先确定用于发送或接收侧链路信号的频率-时间资源中执行。这些资源被定义为资源池。可以通过为发送和接收中的每一个定义资源池,或者通过为发送和接收共同定义资源池来使用资源池。此外,可以在终端中配置一个资源池或多个资源池,使得终端可以执行侧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与用于侧链路传输或接收的资源池有关的配置信息和用于侧链路的其它配置信息可以在终端被制造时被预先安装、可以由当前基站配置、可以在终端接入当前基站之前由另一个基站或另一个网络单元预先配置、可以是固定值、可以从网络提供、或可以独立地自构造。
为了指示资源池的频域资源,基站可以指示属于资源池的PRB的开始索引和长度(例如,PRB的数量),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位图来指示PRB以配置一个资源池。此外,为了指示资源池的时域资源,基站可以以位图为单位指示属于资源池的OFDM符号或时隙的索引。或者,在另一种方法中,系统可以使用用于特定一组时隙的公式,并且定义满足该公式的时隙,使得该时隙属于相应的资源池。例如,在配置时域资源时,基站可以通过使用位图来指示特定时间期间的时隙中的哪些时隙属于特定资源池。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特定时间,可以根据位图来指示时隙是否属于时间资源的资源池。
同时,可以以包括多个RB的频率资源为单位来定义子信道。换句话说,子信道可以被定义为RB的整数倍。对于所有子信道,子信道的大小可以被配置为相同,或者对于相应的子信道,子信道的大小可以被配置为不同。通常,连续PRB构成一个子信道,但不限制连续PRB总是构成一个子信道。子信道可以是用于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或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的资源分配的基本单元。因此,可以根据相应信道是PSSCH还是PSCCH来不同地配置子信道的大小。此外,术语“子信道”可以与其它术语互换使用,诸如“资源块组(RBG)”、“RBG集”或“PRB集”。
例如,高层信令或配置信息中的“start_RBS_ubchannel”可以指示资源池中的频域中的子信道的开始位置。例如,在LTE V2X系统中,可以根据下表13中所示的方法来确定资源块,该资源块是属于PSSCH的资源池的频率资源。
表13
对于资源池配置,时域中资源分配的粒度可以是时隙。在本公开中,资源池被示为在时域中非连续地分配的时隙,但是资源池可以在时域中连续地分配,或者可以以符号为单位来配置资源池。
在另一示例中,当高层信令或配置信息中的“startSlot”指示资源池中的时域中的时隙的开始位置时,可以根据表14中所示的方法来确定作为LTE V2X系统中的PSSCH的资源池的时间资源的子帧
表14
根据表14中的过程,首先,通过使用位图来指示在特定时段期间的时隙(表14中的子帧)之中,除了用于下行链路的至少一个时隙之外,关于哪个时隙被包括在资源池中的信息,并且在位图信息中指示在包括在资源池的时隙之中,关于哪个时隙属于资源池的信息。
侧链路控制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并且侧链路共享信道或数据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此外,与同步信号一起广播的广播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并且用于反馈传输的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然而,PSCCH或PSSCH可用于反馈传输。根据通信系统,上述信道可以被称为LTE-PSCCH、LTE-PSSCH、NR-PSCCH、NR-PSSCH等。在本公开中,“侧链路”指示终端之间的链路,而“Uu链路”指示基站和终端之间的链路。
在侧链路中发送的信息可以包括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侧链路反馈控制信息(SFCI)、侧链路信道状态信息(SCSI)和作为传输信道的侧链路共享信道(SL-SCH)。
上述信息和传输信道可以被映射到物理信道,如下面的表15和表16所示。
表15
传输信道(TrCH) | 物理信道 |
SL-SCH | PSSCH |
表16
此外,当经由PSFCH发送SCSI时,可以应用如下表17和表18所示的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映射。
表17
传输信道(TrCH) | 物理信道 |
SL-SCH | PSSCH |
表18
控制信息 | 物理信道 |
SCI | PSCCH |
SFCI | PSFCH |
SCSI | PSSCH、PSFCH |
此外,当SCSI被发送到较高层时,例如,使用MAC CE来传输时,这对应于SC-SCH。因此,可以通过PSSCH发送SCSI,并且可以应用如下面的表19和表20所示的传输信道-物理信道映射。
表19
传输信道(TrCH) | 物理信道 |
SL-SCH | PSSCH |
表20
控制信息 | 物理信道 |
SCI | PSCCH |
SFCI | PSFCH |
SCSI | PSSCH、PSFCH |
当经由MAC CE发送侧链路的CSI时,接收终端还可以向发送终端发送至少一条附加信息。
在获取CSI时的已经发送的侧链路CSI-RS使用的时隙的信息,即,与发送侧链路CSI-RS的时间相关的信息
与获取CSI的频域有关的信息,即,与发送侧链路CSI-RS的频域有关的信息,可以包括子信道索引等。
关于秩指示符(RI)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信息
优选预编码矩阵的信息
有关优选波束成形的信息
接收侧链路CSI-RS的接收终端的ID信息
发送侧链路CSI-RS的发送终端的ID信息
发送侧链路CSI反馈信息的发送终端的ID信息
接收侧链路CSI反馈信息的接收终端的ID信息
图1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组播传输的操作。
参考12A,终端1220向多个终端1221a、1221b、1221c和1221d发送公共数据,即以组播方式发送数据。终端1220和终端1221a、1221b、1221c和1221d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移动设备,例如车辆。对于组播,可以进一步发送至少一条单独的控制信息(例如,侧链路控制信息(SCI))、物理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和数据。
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根据组播的HARQ反馈传输的操作。
参照图12B,已经通过组播接收到公共数据的终端1221a、1221b、1221c和1221d向发送数据的终端1220发送指示数据接收成功或失败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HARQ-ACK反馈。图12A和图12B中所示的数据传输和反馈操作是基于组播来执行的。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图12A和图12B中所示的数据传输和反馈操作可被应用于以单播方式执行的传输。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单播传输的操作。
参照图13,第一终端1320a向第二终端1320b发送数据。在另一个示例中,数据被发送的方向可以是相反的循环(例如,从第二终端1320b到第一终端1320a)。除了第一终端1320a和第二终端1320b之外的其它终端1320c和1320d可以不接收在第一终端1320a和第二终端1320b之间以单播方式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在经由单播在第一终端1320a和第二终端1320b之间的数据发送或接收中,数据可以被映射到在第一终端1320a和第二终端1320b之间预先确定的资源,可以使用在其间预先确定的值来加扰,或者可以使用预先配置的值来传输。或者,可以以在第一终端1320a和第二终端1320b之间预先确定的方式映射与经由单播的第一终端1320a和第二终端1320b之间的数据发送或接收有关的控制信息。或者,经由单播在第一终端1320a与第二终端1320b之间的数据传输或接收可包括相互识别在其间的唯一ID的操作。每个终端可以是移动设备,例如车辆。对于单播,可以进一步发送至少一条单独的控制信息、物理控制信道和数据。
图1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根据基站的调度的侧链路数据传输的操作。图14A示出了模式1,其指示由已经从基站接收到调度信息的终端发送侧链路数据的方法。在本公开中,基于调度信息执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被称为“模式1”,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表示。
参照图14A,用于在侧链路中发送数据的终端1420a(以下称为“发送终端”)从基站1410接收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调度信息。接收到调度信息的发送终端1420a向另一个终端1420b(以下称为“接收终端”)发送侧链路数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调度信息被包括在DCI中,并且DCI可以包括下表21中的至少一项。
表21
可以针对一次侧链路传输执行调度,或者可以针对常规传输或半持久性调度(SPS)或配置的授权传输执行调度。调度方法可以由包括在DCI中的指示符来指示,或者可以由ID值或加扰到被添加到DCI的CRC的RNTI来指示。用于侧链路传输的DCI可进一步包括填充位(例如,零),其中用于侧链路传输的DCI具有与其它DCI格式(例如用于下行链路调度的DCI或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DCI)不同的大小。
在从基站1410接收到用于侧链路调度的DCI之后,发送终端1420a发送包括侧链路调度信息的PSCCH,然后发送PSSCH,该PSSCH是与其对应的数据。作为侧链路调度信息的PSCCH可以包括SCI,并且SCI可以包括下表22中的至少一项。
表22
包括表22中的上述项目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可以被包括在一个SCI或两个SCI中,以便被发送到接收终端。其中控制信息被分成两条SCI的方法可以被称为“2级SCI”。
图1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侧链路数据传输的操作,其中基站不调度。图14B示出了模式2,其指示由终端在不从基站接收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发送侧链路数据的方法。在本公开中,在没有调度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被称为“模式2”,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表示。
参照图14B,用于在侧链路中发送数据的终端1420a可以基于终端1420a本身的确定向接收终端1420b发送侧链路调度控制信息和侧链路数据,而无需基站部分上的调度。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侧链路调度控制信息,可以使用具有与在模式1中使用的SCI的格式相同的格式的SCI。例如,调度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表22中的上述项目中的至少一个。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侧链路通信的时隙的信道结构的操作。图15示出了映射到用于侧链路通信的时隙的物理信道。
参考图15,在时隙开始之前映射前导码1502,即,映射到前一时隙的后端。然后,从时隙的开始,映射PSCCH 1504、PSSCH 1506,间隙1508、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1510和间隙1512。
在相应时隙中发送信号之前,发送终端在一个或多个符号中发送前导码1502。当接收终端放大接收信号的功率时,前导码可以被用于正确地执行自动增益控制(AGC)以调整放大强度。此外,根据在发送终端的前一时隙中是否发送信号,可以发送或不发送前导码。换句话说,当发送终端在相应时隙(例如,时隙#n)之前的时隙(例如,时隙#n-1)中向同一终端发送信号时,可以省略前导码1502的发送。前导码1502可以被称为“同步信号”、“侧链路同步信号”、“侧链路参考信号”、“中置码”、“初始信号”、“唤醒信号”,或具有与上述术语等同的技术含义的其它术语。
可以使用在时隙的开始处发送的符号来发送包括控制信息的PSCCH 1504,并且可以发送在PSCCH 1504的控制信息中调度的PSSCH 1506。作为控制信息的SCI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映射到PSSCH 1504。然后,存在间隙1508,并且映射作为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的物理信道的PSFCH 1510。
终端可以被预先配置为接收允许PSFCH传输的时隙的位置。接收时隙位置的预先配置可以在生产终端的过程中预先确定,可以在终端接入侧链路相关系统时被发送,可以在终端接入基站时从基站发送,或者可以从其它终端发送。
图15示出了PSFCH 1510位于时隙的末端。通过确保指示PSSCH 1504和PSFCH 1510之间的预先确定的空闲时间的间隙1508,发送或接收PSSCH 1504的终端可以准备PSFCH1510的接收或发送(例如,发送/接收切换)。在PSFCH 1510之后,存在间隙1512,其是预先确定的空闲间隔。
图16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馈信道分布的第一操作。图16A示出了将能够发送或接收PSFCH的资源分配给每个时隙的情况。在图16A中,箭头指示传输对应于PS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PSFCH时隙。
参照图16A,从时隙#n+1的PSFCH 1614发送关于在时隙#n中发送的PSSCH 1612的HARQ-ACK反馈信息。由于PSFCH被分配给每个时隙,所以PSFCH可以分别对应于包括PSSCH的时隙。例如,当通过参数periodicity_PSFCH_resource配置能够发送或接收PSFCH的资源的周期时,在图16A中,periodicity_PSFCH_resource表示1个时隙。或者,可以以毫秒为单位来配置周期性,并且周期性可以被指示为根据子载波间隔为每个时隙分配的值。
图1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反馈信道分布的第二操作。图16B示出了分配资源以在每四个时隙中发送或接收PSFCH的情况。
参照图16B,箭头指示传输对应于PS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PSFCH时隙。参照图16B,PSFCH仅被包括在四个时隙的最后一个中。类似地,PSFCH仅被包括在接下来的四个时隙的最后一个中。因此,从时隙#n+4的PSFCH 1624传输关于时隙#n的PSSCH 1622A、时隙#n+1的PSSCH 1622B、时隙#n+2的PSSCH 1622C和时隙#n+3的PSSCH 1622D的HARQ-ACK反馈信息。这里,时隙的索引可以是包括在资源池中的时隙的索引。例如,四个时隙实际上不是物理上连续的时隙,而是可以被连续地列举的包括在用于终端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或时隙池)中的时隙中的时隙。在第四时隙中发送的PS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可以不是从相同时隙的PSFSH发送的。这可以是因为终端完成对时隙中发送的PSSCH的解码以及在同一时隙中发送PSFCH所花费的处理时间并不短。
当终端发送或接收PSFCH时,将识别包括在PSFCH中的HARQ-ACK反馈比特的数目,以便正确地执行发送或接收。包括在PSFCH中的HARQ-ACK反馈比特的数量和哪些PSSCH包括HARQ-ACK比特可以基于下表23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或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组合来确定。
表23
当在时隙#n+x中配置或给定能够发送PSFCH的资源时,在时隙#n中接收到PSSCH的终端通过使用时隙#n+x的PSFCH来发送PS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其中x是等于或大于K的整数中最小的。K可以是由发送终端预先配置的值,或者可以是在从其发送PSSCH或PSFCH的资源池中配置的值。为了配置K,每个终端可以预先与发送终端交换关于其能力的信息。例如,K可以根据子载波间隔、终端能力、在发送终端中配置的值、或资源池的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在下文中,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将LBRM应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实施例。为了将LBRM应用于侧链路通信,需要确定LBRM操作所需的参数。执行侧链路通信的终端可以根据下面的各种实施例来确定必要的参数。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的终端的流程图1700。图17示出了用于操作终端120的方法。
参照图17,在操作1701中,终端接收与侧链路有关的配置信息。与侧链路相关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的信息、关于信道结构的信息和数据发送/接收所需的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侧链路有关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与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有关的信息。
在操作1703,终端确定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例如,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可包括用于确定LBRM操作所需的配置值的等式的输入变量,或用于确定输入变量的另一变量。例如,与侧链路相关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HARQ进程的数量、最大层数、最大调制阶数、RB的总数和PRB的总数中的至少一个。
在操作1705中,终端可以根据LBRM确定可传输的奇偶校验位的范围。LBRM对应于将奇偶校验位的一部分视为可传输位并通过信道传输至少一个缓存中的可传输位的技术。例如,如参考图11所描述的,在由码块生成的奇偶校验位中,由Ncb指示的受限范围内的位是可传输的,并且即使改变了其RV,也不传输其它剩余位。因此,终端可以在所有奇偶校验位中,确定被处理为可发送或可接收位的范围。可以通过将比特输入到循环缓存中来执行将比特处理为可传输比特的操作。
在操作1707中,终端根据LBRM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换句话说,在执行编码和解码时,终端基于受限范围内的奇偶校验位执行编码和解码。当接收数据时,终端可以使用具有对应于受限范围的大小的缓存,以便缓冲所接收的数据。当发送数据时,终端可以通过对信息位进行编码来生成奇偶校验位,并且可以包括在所生成的奇偶校验位中在受限范围内选择的至少一个奇偶校验位。
如参考图17所描述的,终端可以执行LBRM。为了执行LBRM,终端确定奇偶校验位的受限范围。为此,需要确定确定受限范围所需的参数。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确定确定受限范围所需的参数的实施例。
(1)确定HARQ进程的数量
在下文中,本公开描述了用于确定执行侧链路通信的终端的HARQ进程的数量的实施例。
当终端接收数据时,终端可能需要知道可用HARQ进程的数量。例如,当终端通过PSSCH向另一终端发送一个TB时,发送终端可以在用于调度PSSCH的SCI中包括HARQ进程ID。接收终端可以解码SCI,然后选择接收方法,例如,基于指示HARQ进程号的HARQ进程ID值、指示HARQ是初始传输还是重传的新数据指示符(NDI)、HARQ冗余版本(RV)值等的HARQ组合,并且尝试解码PSSCH。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或HARQ进程的总数来确定SCI中包括的包括关于HARQ进程号的信息的位字段。例如,当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16时,4位的位字段可以指示HARQ进程号。因此,为了生成和分析SCI,执行侧链路通信的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中的每一个都需要知道关于由另一个应用的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的信息。与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有关的配置信息和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其它配置信息可以在当终端被制造时被预先安装、可以由当前基站配置、可以在终端接入当前基站之前从另一个基站或另一个网络单元预先配置、可以是固定值、可以从网络提供或可以独立地自构造。用于侧链路通信的HARQ进程的总数可以由以下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或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组合来定义。
实施例1:HARQ进程的总数是根据侧链路载波、服务小区或BWP来确定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载波、服务小区或BWP的配置信息可包括指示HARQ进程的数量的值。终端可以通过识别载波、服务小区或BWP的配置信息中的指示HARQ进程的数量的值来识别对应于载波、服务小区或BWP的HARQ进程的总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关于载波、服务小区或BWP与HARQ进程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可作为系统信息来提供。
实施例2:HARQ进程的总数是根据侧链路资源池来定义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HARQ进程的数量的值。终端可以通过识别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中的指示HARQ进程的数量的值来识别对应于资源池的HARQ进程的总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作为与侧链路相关的控制信息,可以作为系统信息提供关于资源池和HARQ进程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信息。
实施例3:根据在资源池中操作的播送类型(例如,单播、组播或广播)来定义HARQ进程的总数。终端可以基于SCI格式、SCI中包括的特定位字段、或者要使用的资源池来区分单播、组播送和广播。
实施例4:定义了可以由终端在侧链路载波或BWP或资源池中使用的HARQ进程的数量的要求。
关于上述HARQ进程的总数的信息以及上述与资源池有关的配置信息可以当终端被制造时被预先安装,可以由当前基站配置,可以在终端接入当前基站之前从另一个基站或另一个网络单元预先配置,可以是固定值,可以从网络提供或可以独立地自构造。
(2)确定FBRM和LBRM
在下文中,本公开描述了当终端发送或接收PSSCH时PSSCH被映射到给定资源的实施例。当循环缓存的长度由Ncb表示,并且由LDPC编码产生的所有奇偶校验位的数量由N表示时,在FBRM方案的情况下,Ncb=N。在LBRM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根据Ncb=min(N,Nref)来确定Ncb,其中且RLBRM=2/3。上述确定TBS的方法可用于确定TBSLBRM。这里,C表示正被调度的TB的码块的实际数量。TBSLBRM可以是终端在发送或接收数据信号或PSSCH时需要知道的值。例如,在发送的情况下,终端基于TBSLBRM的值来确定速率匹配方法。例如,在接收的情况下,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哪个特定码块以及从哪部分接收上述特定码块,并且可以基于TBSLBRM的值执行解码。层的数目可以被假定为由相应小区中的终端支持的最大层数。调制阶数可以被假定为在相应小区中的终端中配置的最大调制阶数,或者当没有配置最大调制阶数时被假定为64-QAM。码速率可以被假定为948/1024,这是最大码速率。NRE可以被假定为NRE=156·nPRB。nPRB可以被假定为nPRB=nPRB,LBRM。
在侧链路传输中,为了确定是应用FBRM(即,基于Ncb=N的确定方法)还是NBRM(即,基于Ncb=min(N,Nref)的确定方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或两个或多个以下方法的组合。
实施例1:是使用FBRM还是LBRM是根据资源池来配置的。在这种情况下,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是否使用LBRM的值。终端可以通过识别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中的指示是否使用LBRM的值来识别对应于资源池的HARQ进程的总数。
实施例2:是使用FBRM还是LBRM是根据要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播送类型(例如,单播、组播或广播)来确定的。终端可以基于SCI格式、SCI中包括的特定位、或者要使用的资源池来区分单播、组播送和广播。
实施例3:对于侧链路通信,总是使用LBRM。
(3)确定最大层数
下文中,本公开描述用于确定最大层数的实施例,所述最大层数是在计算侧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期间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
将由基站或由另一网络或制造商配置或预配置的值用作用于计算TBSLBRM的终端的最大层数,其中TBSLBRM应用于侧链路数据或PSSCH的发送或接收的过程。然而,如果不存在配置或预配置值,则终端支持的最大层数可以用作用于TBSLBRM计算的最大层数。此外,当终端没有相互交换UE能力参数时,可以将默认值用作用于TBSLBRM计算的最大层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定义默认值。在一般终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假定在FR1中默认值为1,在FR2中默认值为1,或者在FR1中默认值为2,在FR2中默认值为1,并且计算TBSLBRM。同时,在具有低容量的终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假定FR1中默认值为2,FR2中默认值为1。
下面将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用于传输数据时的有效侧链路LBRM(例如,SL-SCH LBRM或PSSCH LBRM)。当应用PSSCH LBRM时,可以基于以下配置来确定TBSLBRM。
可以如下确定一个TB的最大层数X(其中,SL-SCH的一个TB的最大层数由X给出)。
表24
如上所述,可如下改变配置2并应用。
表25
如果对于给定TB,允许在另一资源池中进行重传,则可能针对每个资源池应用不同的TBSLBRM,并且这可能降低发送或接收性能。因此,如果对于给定TB,允许在另一资源池中进行重传,则相同的TBSLBRM将被应用于在一个BWP中配置或预配置的所有资源池。因此,可以如下改变配置1并引用改变后的配置1。
表26
在表24、表25和表26的实施例中,当最大层数是分别针对多个资源池配置的,将X确定为最大层数中的最大值。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X可以被确定为最大层数中的最小值。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X可以被确定为基于层的最大数目确定的值(例如,中值或平均值)。
(4)确定最大调制阶数
在下文中,本公开描述了用于确定最大调制阶数的实施例,该最大调制阶数是在计算在侧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期间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
将由基站或由另一网络或制造商配置或预先配置的值用作用于计算TBSLBRM的终端的最大调制阶数(Qm),其中TBSLBRM应用于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或PSSCH的过程。然而,如果不存在配置或预配置值,则终端支持的最大层数可以用作最大调制阶数。此外,当终端没有相互交换UE能力参数时,可以使用默认值作为最大调制阶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定义默认值。在一般终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假定默认值为Qm=4,即16QAM,并且计算TBSLBRM。
下面将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用于传输数据时的有效侧链路LBRM(例如,SL-SCH LBRM或PSSCH LBRM)。当应用PSSCH LBRM时,可以基于以下配置来确定TBSLBRM。
可以如下确定一个TB的最大调制阶数Qm。(最大调制阶数)
表27
表27中的配置1、配置2和配置3可以被改变为如下的配置1a和配置2a。
表28
(5)确定资源元素(RE)的总数
在下文中,本公开描述了用于确定RE的总数的实施例,该RE的总数是在计算在侧链路发送或接收期间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如上所述,在相关技术的NR技术中,对于TBSLBRM计算,可以假定NRE为NRE=156·nPRB,并且可以假定nPRB为nPRB=nPRB,LBRM。nPRB,LBRM可以如上表9所示定义。
与相关技术的NR技术不同,在侧链路通信的情况下,不是一个时隙中的所有14个符号都可以使用。当使用扩展CP时,不是一个时隙中的所有12个符号都可以使用。图17示出了侧链路中的一般时隙结构。参照图17,识别出除了PSCCH/PSSCH传输之外,在时隙的末端还使用至少一个符号,以便确保用于终端的发送或接收切换的时间的间隙时间。因此,在相关技术的NR技术中使用的NRE=156·nPRB的等式中,156将被替换为更小的值。
在相关的NR技术中,当假设总共168个RE中的14个符号-1PRB中的一个符号被用于DMRS,并且大约156个RE被用于14个符号-1PRB中的PSSCH映射时,可以应用等式NRE=156·nPRB。然而,在侧链路操作中,由于14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用于DMRS且至少一个符号可能额外地用于间隙,因此优选地将等式NRE=156·nPRB中156替换成另一个值。例如,NRE可以被确定为下面的等式2。例如,与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操作中应用LBRM时相比,可以假设当在侧链路操作中应用LBRM时,对于每个PRB,数据被映射到的更少的RE。
NRE=144·nPRB...等式2
在等式2中,NRE表示在计算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RE的总数,而nPRB表示当计算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PRB的总数。这里,nPRB可以如下表29所示定义。
表29
上述方法可以表示为下面的等式3。
NRE=X·nPRB...等式3
在等式3中,NRE表示在计算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RE的总数,而nPRB表示在计算执行LBRM所需的参数时假定的PRB的总数。这里,X可以根据PSFCH资源是否被配置而改变。例如,如果没有为侧链路时隙配置PSFCH资源,则X可以被确定为144,并且如果没有为侧链路时隙配置PSFCH资源,则X可以被确定为120。例如,X可以被定义为小于每个PRB的RE的数量的值,其在LBRM被应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时被假定。在上面的描述中,X的值被示例为144和120,但是可以被改变为另一个值。
如上所述,在确定RE的总数时,可以考虑将哪个信道配置到资源池。例如,RE的总数可以根据PSFCH资源是否被配置而改变,并且PSFCH资源是否被配置取决于在相应的资源池中是否支持ACK反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终端使用多个资源池时,终端可以假定每个资源池的RE的总数。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为每个资源池独立地确定RE的总数。假定每个资源池的RE总数的方法使得能够为每个资源池优化LBRM操作。
当终端使用多个资源池时,终端可以假定共同应用于多个资源的RE的总数,或者当假定共同应用的RE的总数时,终端可以确定每个资源池的RE的总数,然后可以将所确定的值中的最小值共同应用于多个资源池。或者,终端可以根据为使用多个资源池的情况定义的另一个规则或等式来确定共同应用的RE总数。
在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方法和/或根据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当所述方法由软件实现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电子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使电子设备执行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方法和/或在此所公开的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存储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闪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设备、光盘ROM(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类型的光存储设备,或磁带盒中。或者,它们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可以形成其中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此外,多个这样的存储器可以被包括在电子设备中。
此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连接的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LAN)和存储区域网(SAN)或其组合的通信网络访问电子设备。这种存储设备可以经由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设备。此外,通信网络上的单独存储设备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本公开的所呈现的实施例,包括在本公开中的元件以单数或复数来表示。然而,为了描述的方便,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被适当地选择为所呈现的情况,并且本公开不受以单数或复数表示的元素的限制。因此,以复数表示的元件也可以包括单个元件,或者以单数表示的元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元件。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与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有关的信息;
基于接收的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至少一个受限缓存速率匹配LBRM参数;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包括所述侧链路通信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进程的数量,
其中,所述HARQ进程的数量是基于与所述基站配置的所述资源池有关的信息和指示与至少一个终端的通信方法的播送类型有关的信息而确定的,以及
其中,所述播送类型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中的至少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HARQ进程的数量还基于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载波、服务小区、带宽部分BWP、或侧链路控制信息S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还包括指示是否执行所述LBRM的信息,以及
其中,是否执行所述LBRM是基于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所述资源池、所述播送类型或侧链路控制信息S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还包括最大层数,以及
其中,所述最大层数是基于与所述侧链路通信相关的高层信令所指示的值确定的,或是基于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频率所属的频率范围FR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分别针对多个资源池配置有多个最大层数目时,所述最大层数是基于所配置的多个最大层数目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大层数包括所配置的多个最大层数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还包括最大调制阶数,以及
其中,所述最大调制阶数是基于与所述侧链路通信相关的高层信令所指示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值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大调制阶数被确定为小于所述MCS值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还包括资源元素RE的总数,
其中,所述RE的总数被确定为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与变量的乘积,以及
其中,所述变量被定义为小于在所述LBRM被应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时被假定的每PRB的RE数量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量取决于在相应资源池中是否支持确认ACK反馈而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量是小于156的值。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连接到所述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以:
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与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有关的信息;
基于接收的配置信息确定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至少一个受限缓存速率匹配LBRM参数;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发送或接收侧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包括所述侧链路通信所支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进程的数量,
其中,所述HARQ进程的数量是基于与所述基站配置的所述资源池有关的信息和指示与至少一个终端的通信方法的播送类型有关的信息而确定的,以及
其中,所述播送类型包括单播、组播或广播中的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HARQ进程的数量还基于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载波、服务小区、带宽部分BWP、或侧链路控制信息S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而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LBRM参数还包括指示是否执行所述LBRM的信息,以及
其中,是否执行所述LBRM是基于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所述资源池、所述播送类型或侧链路控制信息SCI格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方法4至11中的一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100379 | 2019-08-16 | ||
KR1020190100379A KR102733946B1 (ko) | 2019-08-16 | 2019-08-16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버퍼 관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PCT/KR2020/010916 WO2021034058A1 (en) | 2019-08-16 | 2020-08-14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oft buf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58650A CN114258650A (zh) | 2022-03-29 |
CN114258650B true CN114258650B (zh) | 2024-05-31 |
Family
ID=7456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7897.5A Active CN114258650B (zh) | 2019-08-16 | 2020-08-14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52581B2 (zh) |
EP (1) | EP4014397A4 (zh) |
KR (1) | KR102733946B1 (zh) |
CN (1) | CN114258650B (zh) |
WO (1) | WO20210340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22259B2 (en) * | 2019-10-30 | 2023-08-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 when using sidelink for retransmission |
US11997030B2 (en) * | 2019-11-12 | 2024-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rchitecture for non-coheren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11595848B2 (en) * | 2020-04-03 | 2023-02-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553460B2 (en) * | 2021-01-11 | 2023-0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 and receive switch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CN116889056A (zh) * | 2021-03-01 | 2023-10-13 | 索尼集团公司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
US12199773B2 (en) * | 2021-03-29 | 2025-01-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for active HARQ processes |
US11711321B2 (en) * | 2021-04-30 | 2023-07-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bining with variable limited buffer rate matching |
US12009939B2 (en) * | 2021-05-05 | 2024-06-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
US20240049183A1 (en) * | 2022-08-02 | 2024-0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delink preparation procedure time reduction |
WO2025030427A1 (zh) * | 2023-08-09 | 2025-02-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54584B2 (en) * | 2014-03-20 | 2017-05-1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oft buffer size in MTC devices |
WO2016036196A1 (ko) * | 2014-09-04 | 2016-03-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통신 및 wan통신을 위한 버퍼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368363B2 (en) * | 2015-04-16 | 2019-07-30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225041B2 (en) | 2016-01-15 | 2019-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igher modulation support in LTE |
JP7209456B2 (ja) * | 2016-08-08 | 2023-01-20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EP3695536B1 (en) * | 2017-10-13 | 2021-12-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for new radio |
US10979988B2 (en) * | 2017-11-07 | 2021-04-13 | Apple Inc. | Methods of limited buffer rate-matching (LBRM), pre-emption, and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
US11064473B2 (en) | 2018-01-12 | 2021-07-13 | Apple Inc. | Transmissio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new radio (NR) system |
CN111800221B (zh) | 2019-07-29 | 2021-08-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sidelink速率匹配及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设备 |
-
2019
- 2019-08-16 KR KR1020190100379A patent/KR102733946B1/ko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4 EP EP20855023.6A patent/EP4014397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8-14 US US16/994,012 patent/US116525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8-14 WO PCT/KR2020/010916 patent/WO2021034058A1/en unknown
- 2020-08-14 CN CN202080057897.5A patent/CN114258650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1-1906205_DCM_SL PHY structure_fin".3GPP tsg_ran\wg1_rl1.2019,第1-1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14397A4 (en) | 2022-10-12 |
WO2021034058A1 (en) | 2021-02-25 |
CN114258650A (zh) | 2022-03-29 |
US11652581B2 (en) | 2023-05-16 |
US20210050956A1 (en) | 2021-02-18 |
KR20210020628A (ko) | 2021-02-24 |
KR102733946B1 (ko) | 2024-11-25 |
EP4014397A1 (en) | 2022-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58650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软缓存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9997328B (zh)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部分重发的方法和设备 | |
EP3783824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956267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08965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y termi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03985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子带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057836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2120713B2 (e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multiple MC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902214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transport block siz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056886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旁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US1221875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mited buffer rate matching (LBR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59584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741706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230058037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357220A (zh)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 |
US11330536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in of received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831144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10083873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및 제어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22040051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data and control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10010268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및 제어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21001794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및 신호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767656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5007091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30020784A (ko) | 사이드링크를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1004142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