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257960A -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7960A
CN114257960A CN202210179176.2A CN202210179176A CN114257960A CN 114257960 A CN114257960 A CN 114257960A CN 202210179176 A CN202210179176 A CN 202210179176A CN 114257960 A CN114257960 A CN 114257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bluetooth
vehicle
inform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9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7960B (zh
Inventor
唐能福
龚卫林
沈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91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7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7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7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960B/zh
Priority to EP22905503.3A priority patent/EP426224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033 priority patent/WO2023160120A1/zh
Priority to US18/269,502 priority patent/US2024018799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no transmission is received, e.g. out of range of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7Managing security policies for mobile devices or for controlling mobile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H04W12/64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using geofenced are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能够同时兼顾电子设备节能以及车钥匙APP的正常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其方法为:在第一应用设备与第二设备应用断开蓝牙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定位信息,并基于第一定位信息创建地理围栏;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二定位信息;根据第二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内,若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第一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

Description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蓝牙技术可以实现无感控制车辆。具体的实现过程为:在手机上安装车钥匙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当车钥匙APP与车辆上的车载蓝牙建立连接后,车钥匙APP可以向车载蓝牙发送控制指令,车载蓝牙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车辆执行相关操作。
当车钥匙APP与车载蓝牙连接断开时,车钥匙APP会频繁的发起扫描和连接行为。频繁发起的扫描和连接行为,会加速手机耗电,使手机续航时间变短。为了避免类似行为影响手机功耗,手机设置了功耗控制策略,功耗控制策略包括功耗控制条件和管控机制。当手机上的应用的行为符合功耗控制条件时,对该应用执行相应的管控机制。
若手机对车钥匙APP执行管控机制,例如,使车钥匙APP处于冷冻状态或者被清理状态。后续若用户需要通过车钥匙APP控制车辆时,则需要重新手动打开车钥匙APP,无法实现无感控制车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能够同时兼顾电子设备节能以及车钥匙APP的正常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断开蓝牙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定位信息,并基于第一定位信息创建地理围栏;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二定位信息;根据第二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内,若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第一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断开蓝牙连接时,获取第一设备的定位信息,即车辆的定位信息。然后基于该定位信息,得出地理围栏,并结合地理围栏设置第一应用的保活策略。当第一设备处于地理围栏内时,使第一应用必然处于运行状态。这样,可以保证车钥匙APP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蓝牙连接方法还包括:若第一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再次断开蓝牙连接之前,第一设备删除地理围栏。这样,当地理围栏没有作用时,及时删除地理围栏。以降低第一设备的内存占用,提高第一设备的数据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二定位信息之后,该蓝牙连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外,第一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状态设置为冷冻状态。由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断开蓝牙连接时,第一应用会控制蓝牙模块持续的进行扫描,这样将带来大量功耗。通过结合地理围栏设置第一应用的冷冻策略,当第一设备应用处于地理围栏外时,使第一应用必然处于冷冻状态或被清理状态。这样,第一应用将无法控制蓝牙模块进行扫描,从而降低第一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定位信息为基于小区识别码(CEII-ID)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息或最近一次导航的目的地信息中的任一个确定。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小区识别码(CEII-ID)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息或最近一次导航的目的地信息,可以确定出不同精度的第一定位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应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该蓝牙连接方法包括:第一应用向蓝牙模块发送扫描请求,扫描请求包括第一应用的属性信息和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蓝牙模块响应于扫描请求,存储第一应用的属性信息,并进行信号扫描;第二应用发布广播消息;广播消息用于表征第二应用的连接状态;蓝牙模块基于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扫描到第二应用发布的广播消息,并向第一应用发送广播消息;第一应用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向蓝牙模块发送蓝牙连接请求;蓝牙模块响应于蓝牙连接请求,再次进行扫描,在扫描到广播消息后,向第二应用发送连接请求,使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提供一种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连接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应用的属性数据包括第一应用的服务名和包名,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MAC地址。根据第一应用的属性数据,后续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拉起第一应用。根据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可以筛选扫描到的广播消息,提高处理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终端,第二设备包括车辆、运动手环、或血压计中的任一个,第一应用包括车钥匙应用、运动手环应用或血压计应用中的任一个,第二应用包括车载蓝牙模块、运动手环蓝牙模块、或血压计蓝牙模块中的任一个。该蓝牙连接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其它基于蓝牙进行交互的设备上,例如,血压计、运动手环等。这样,将扩大该蓝牙连接方法的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地理围栏包括第一地理围栏和第二地理围栏,第一地理围栏是根据CEII-ID信息确定的,第二地理围栏是根据GNSS信息确定的;根据第二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内,若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第一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该蓝牙连接方法包括:根据第二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处于第一地理围栏内,则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三定位信息;若根据第三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处于第二地理围栏内,且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时,第一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
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于第一地理围栏确定一个较大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周期性的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三定位信息。根据第三定位信息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当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地理围栏内时,由于第二地理围栏对应的范围更小,在这个更小的范围内使第一应用处于运行状态,可以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GNSS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或星基增强系统SBAS。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电子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蓝牙连接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一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第一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的模块交互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的场景示意图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 “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概念或技术的简要介绍:
服务名:用于表征应用程序能够提供的功能。
包名(Package Name):作为应用的唯一标识。一个包名代表一个应用,不允许两个应用使用同样的包名。
小区识别码(Cell-ID):用于标识小区,不同的小区对应不同的小区识别码。
通用属性(Generic Attributes,GATT)协议:低功耗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
异步链路(Asynchronous Connection less,ACL):一种蓝牙链路,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送,即定向发送数据包。
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用来识别属性类型,在所有空间和时间上被视为唯一的标识。
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
随着车联网技术和蓝牙技术的发展,手机即将成为车钥匙的主要载体。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具备车钥匙功能的车钥匙APP,在车辆的车身四周安装蓝牙设备,可以使手机上的车钥匙APP与车辆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在地下车库或者移动信号不好的地方,仍然可以通过车钥匙APP来无感控制车辆。其中,无感控制车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本申请以通过蓝牙进行无感控制车辆为例,该控制过程为:手机的车钥匙APP处于运行状态,在用户携带手机靠近车辆的过程中,车钥匙APP可以通过手机蓝牙与车辆建立蓝牙连接,这样,车钥匙APP与车辆可以通过建立的通信通道进行数据交互。在一些方案中,车辆还可以检测当前用户的位置,例如,监测到用户位于车辆右后方的车门处,然后车辆通过通信通道告知车钥匙APP当前用户驻留的位置,车钥匙APP可以基于用户驻留的位置,控制车辆执行相关动作,例如,控制车辆打开右后方的车门,从而实现无感操作车辆。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手机的车钥匙APP处于运行状态时,车钥匙APP可以向手机的蓝牙模块发送建立gatt连接请求,蓝牙模块在接收到建立gatt连接请求后,蓝牙模块进行信号扫描。
在用户携带手机靠近车辆时,蓝牙模块可以扫描到车辆上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蓝牙模块与车载蓝牙模块建立ACL链路。当蓝牙模块和车载蓝牙模块建立连接后,车钥匙APP与车载蓝牙模块之间形成gatt通道。车钥匙APP可以通过gatt通道向车载蓝牙发送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无感控制车辆。若用户携带手机远离车辆,由于蓝牙连接的有效距离有限,车钥匙APP可能与车载蓝牙模块断开,此时蓝牙模块和车载蓝牙模块建立的ACL链路也会被释放。
当车钥匙APP与车载蓝牙模块断开时,车钥匙APP会频繁的发起扫描和连接行为。频繁的扫描和连接行为会加速手机的电量消耗。为了降低类似行为带来的功耗,手机设置了功耗控制策略。根据功耗控制策略可以使车钥匙APP处于冷冻状态或者被清理状态。
在车钥匙APP处于冷冻状态或者被清理状态后,车钥匙APP无法连接到车辆。因此,当用户再次靠近车辆时,不能自动识别车辆,从而无法实现无感控制车辆。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车钥匙APP与车辆断开蓝牙连接时,获取手机当前的定位信息和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定位信息,创建地理围栏,同时监测手机的定位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定位信息发生变化时,将发生变化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发生变化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一致,根据第一对应关系中断开蓝牙连接的车钥匙APP的包名,找到车钥匙APP,并使车钥匙APP处于运行状态。这样,可以使车钥匙APP能够正常使用,实现无感控制车辆,提高用户的体验。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21和车辆22。电子设备21和车辆22可以通过蓝牙进行通信。
其中,电子设备21中安装有车钥匙APP和地图APP等。同时电子设备21支持蓝牙功能。车辆22也支持车载蓝牙功能。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便于用户携带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以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是电子设备30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内部存储器3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330,充电管理模块340,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音频模块370,传感器模块380,显示器390等。
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380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381,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和骨传导传感器等传感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电子设备的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00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3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3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3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3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3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3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00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3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
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3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
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
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
电子设备300通过GPU,显示器39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器39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器39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该显示器390包括显示面板。
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3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320与处理器3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3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中的指令,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
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370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3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3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
上述电子设备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TM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TM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邮件,相机,日历,通话,音乐,导航,WLAN,地图和车钥匙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活动管理器、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监管模块、管控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地图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其中,蓝牙模块可以用于为车钥匙APP和车载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监管模块可以用于监测手机系统中应用程序的异常行为、监听车钥匙APP与车载蓝牙的连接状态、获取手机的定位信息、监听定位信息是否发生变更以及手机的速度等。管控模块可以用于拉起APP(例如,车钥匙APP)或冷冻APP。后台管理模块用于确定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地图模块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导航信息、查询导航信息和处理导航信息等。数据存储模块可以用于存储车钥匙APP的属性信息以及地理围栏信息等。通信模块用于使车钥匙APP可以进行数据访问。
活动管理器(Activity Manager):用于管理每个应用的生命周期。应用通常以Activity的形式运行在操作系统中。对于每一个Activity,在活动管理器中都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应用记录(ActivityRecord),这个ActivityRecord记录了该应用的Activity的状态。活动管理器可以利用这个ActivityRecord作为标识,调度应用的Activity进程。
窗口管理器(WindowManagerService):用于管理在屏幕上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资源,具体可用于:获取屏幕大小、窗口的创建和销毁、窗口的显示与隐藏、窗口的布局、焦点的管理以及输入法和壁纸管理等。
应用程序框架层以下的系统库和内核层等可称为底层系统,底层系统中包括用于提供显示服务的底层显示系统,例如,底层显示系统包括内核层中的显示驱动以及系统库中的surface manager等。
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OpenGL ES,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OpenGL ES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SGL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硬件至少包含扬声器、显示器和蓝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车钥匙APP控制车辆之前,需要将手机和车辆绑定。绑定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步:
第一步:在手机系统上安装车钥匙APP,并在车钥匙APP上注册账号。其中,车钥匙APP可以用于控制车辆的解锁、上锁、启动车辆、打开/关闭后备箱、打开/关闭空调、调节空调温度、打开/关闭座椅加热、闪灯、鸣笛、通风等操作。
第二步:获取车辆信息。其中,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MAC地址、UUID以及发动机号等等。
第三步:将车钥匙APP的注册账号与车辆绑定。
首先,在车钥匙APP上录入车辆信息。具体包括:在车钥匙APP上登陆注册账号。登录注册账号成功后,输入车辆信息,以实现车辆信息录入。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MAC地址、UUID以及发动机号等。由于MAC地址、UUID以及发动机号都是一长串数字,用户在输入车辆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出错。因而为了避免输入车辆信息出错,可以基于车辆的MAC地址、UUID以及发动机号生成电子码(如二维码或条形码),并将生成的电子码显示给用户(比如显示在车辆的中控屏幕上),以便用户扫码该电子码后即可自动输入车辆信息。
其次,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具体包括:用户在车钥匙APP上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然后手机系统进行人脸识别比对,比对成功后即完成实名认证。
最后,设置安全码或生物识别。安全码可以是使用车钥匙APP的密码,生物识别可以是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通过设置安全码或生物识别可以用于查看和用户相关的车辆隐私数据。例如,车辆当前位置和过去一周的行驶轨迹等。这样,即可认为完成了手机和车辆的绑定。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以手机和车辆之间的连接为例,该方法包括:
501、手机中的车钥匙APP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一扫描请求。
其中,第一扫描请求包括车钥匙APP的属性数据和车辆的属性信息。例如,车钥匙APP的属性数据可以包括车钥匙APP的服务名和包名。车辆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车辆的MAC地址或车辆的UUID等。
在车钥匙APP运行时,车钥匙APP发起第一扫描请求的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1、用户开启手机蓝牙时;2、车钥匙APP从未运行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时;3、开启定位系统时;4、重启手机时;5、车钥匙APP断开蓝牙连接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触发条件仅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触发条件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当用户在公司上班时,用户携带的手机会一直远离车辆。若车钥匙APP处于运行状态,那么车钥匙APP将持续处于断开蓝牙连接状态。此时,车钥匙APP向蓝牙模块发送一次扫描请求,蓝牙模块在接收到扫描请求后,按照扫描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进行扫描,直到扫描到车辆为止。
示例性的,在用户需要驾驶车辆出行时,参见图6,手机可以接收用户对手机的主界面(即桌面)601中车钥匙APP的图标602的点击操作,若车钥匙APP未运行,手机可以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启动车钥匙APP。同时显示如图7所示的界面603。在界面603中可以包括蓝牙钥匙功能按钮604。响应于用户在界面603对蓝牙功能按钮604的操作,手机可以显示如图8所示的界面605。在界面605中可以包括蓝牙功能按钮606。响应于用户在界面605对蓝牙功能按钮606的操作,车钥匙APP可以与车载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
通常情况下,在手机和车辆连接之前,手机中的车钥匙APP已与车辆绑定。绑定后,车钥匙APP会记录与其绑定的车辆信息,例如,车辆的MAC地址或车辆的UUID等。在车钥匙APP需要与车辆建立连接时,车钥匙APP会向蓝牙模块发起第一蓝牙连接请求。其中,第一蓝牙连接请求中包括车辆的MAC地址或车辆的UUID。在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一蓝牙连接请求后,蓝牙模块可以利用车辆的MAC地址或车辆的UUID来过滤扫描到的广播消息。其中,车辆的UUID是128位的全局唯一标识符,通常由32字节的字符串表示。
502、车载蓝牙模块发布广播消息。
其中,广播消息用于表征车辆的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车辆没有连接到蓝牙设备,车载蓝牙模块可以周期性的发布广播消息。例如,发布周期可以是2s或者6s。换言之,车载蓝牙模块可以每隔2s或每隔6s发布一次广播消息。广播消息(ADV_IND)主要用于描述当前消息发送端(车载蓝牙模块)的连接状态。其中,广播消息还可以包括消息发送端(车载蓝牙模块)的地址、广播数据、发射功率等等。连接状态可以包括可连接状态、可配对状态以及不可连接状态。
503、蓝牙模块响应于第一扫描请求,存储车钥匙APP的属性数据,并进行信号扫描。
示例性的,车钥匙APP的属性数据可以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可以是手机的数据库,还可以是配置文件。蓝牙模块在接收到第一扫描请求后,蓝牙模块可以存储第一扫描请求中的车钥匙APP的服务名和包名。后续,当车钥匙APP需要被拉起时,手机的监管模块可以根据包名在数据存储模块中查找对应的服务名,进而拉起车钥匙APP。
另外,参见图4,应用系统框架层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可以包括开始扫描接口。当车钥匙APP向蓝牙模块发起第一扫描请求时,蓝牙模块的开始扫描接口响应于第一扫描请求调用蓝牙驱动,蓝牙驱动驱动蓝牙进行周期性的信号扫描。
504、蓝牙模块在扫描到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后,向车钥匙APP发送广播消息。
蓝牙模块基于第一扫描请求中车辆的属性信息,例如,车辆MAC地址或车辆的UUID,对扫描到的广播消息进行筛选。在筛选到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后,蓝牙模块会将筛选到的广播消息发送给车钥匙APP。
具体的,当手机的射频接收窗口跟广播的射频发送窗口匹配成功,且广播射频通道和手机扫描射频通道是同一个通道时,蓝牙可以扫描到多个广播消息。在扫描到多个广播消息后,蓝牙可以根据第一扫描请求中车辆的属性信息,对扫描到的广播消息进行筛选。在筛选到与车辆的属性信息一致的消息发出端时,将该消息发出端发出的广播消息发送至车钥匙APP。
505、车钥匙APP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一蓝牙连接请求。
车钥匙APP接收到车载蓝牙模块发送的广播消息后,可以查看该广播消息的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认为手机和车辆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此时,车钥匙APP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一蓝牙连接请求。
506、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一蓝牙连接请求后,再次进行扫描,在扫描到的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时,向车载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使车载蓝牙模块与车钥匙APP建立蓝牙连接。
结合504和图4,蓝牙模块接收到车钥匙APP发送的第一蓝牙连接请求后,蓝牙模块的开始扫描接口响应于第一蓝牙连接请求调用蓝牙驱动,蓝牙驱动来驱动蓝牙进行扫描。在扫描到车载蓝牙模块发送的广播消息后,蓝牙向车载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CONN_REQ)。CONN_REQ用于通知车载蓝牙模块,车钥匙APP将在传输窗口(Transmit Window)期间发送第一个同步包给车载蓝牙模块,车载蓝牙模块需要在Transmit Window期间打开射频接收窗口。当车载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一个同步包后,向车钥匙APP发送回复数据包。当车钥匙APP收到回复数据包后,即认为连接建立成功。在实际的连接过程中,车钥匙APP有可能收不到回复数据包,这个时候车钥匙APP将持续发送第一个同步包直到超时时间到,在此期间只要车载蓝牙模块发送一次回复数据包,连接即算成功。所以在实际上,一旦第一个同步包发出,即认为连接成功,而不管是否接收到收到车载蓝牙模块的回复数据包。
在建立连接后,车钥匙APP可以向车载蓝牙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车载蓝牙模块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车辆的控制器,车辆的控制器控制车辆执行相关操作。示例性的,车钥匙APP向车载蓝牙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还可以是开车门、关车门、关后备箱、打开空调等等。
如图9所示,若车钥匙APP处于运行状态,且未建立蓝牙连接时,蓝牙模块可以响应于车钥匙APP的扫描请求进行信号扫描。当用户901需要驾驶车辆902去公司904上班时,随着用户901靠近车辆902,用户901携带的手机903可以扫描到车辆902发送的广播消息。在接收到车载蓝牙模块的发送的广播消息后,蓝牙模块可以将广播消息的消息发出端信息与第一蓝牙连接请求中车辆的MAC地址或车辆的UUID进行对比,在确定一致的情况下,蓝牙模块将该广播消息发送至车钥匙APP。车钥匙APP在接收到该广播消息后,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一蓝牙连接请求,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一蓝牙连接请求后,再次进行信号扫描,在扫描到的车载蓝牙模块发送的广播消息后,蓝牙模块向车载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车载蓝牙模块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使手机903中的车钥匙APP与车辆902建立连接。之后,手机903中的车钥匙APP可以控制车辆902打开车门,然后用户901驾驶车辆902去公司904上班。
507、在车钥匙APP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模块向监管模块发送蓝牙断开消息。
在用户901携带的手机903驾驶车辆902时,车钥匙APP与车辆一直处于蓝牙连接状态。如图10所示,在车辆902到达公司904附近后,用户901会携带手机903远离车辆902,朝着公司904方向走去。当用户901携带的手机903距离车辆902的位置超过蓝牙的工作范围后,手机903的车钥匙APP被动断开蓝牙连接。蓝牙模块在监测到车钥匙APP断开蓝牙连接后,将蓝牙断开的消息发送至监管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车钥匙APP断开蓝牙连接之前,监管模块还可以监测手机的速度。手机的速度可以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确定,还可以根据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确定。在确定出手机的速度后,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手机速度发送给监管模块,或者每隔固定时长向监管模块发送一次手机速度。
在用户驾驶车辆的过程中,用户携带的手机的速度和车辆的速度一致。若监测到的手机的速度大于预设阈值,认为用户和车辆在同一位置(即用户位于车内)。若监测到的手机的速度小于预设阈值,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车辆处于堵车模式,用户和车辆还在同一位置。第二种情况:车辆处于泊车模式,此时用户和车辆不在同一位置(即用户不在车内)。因此,在手机的速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还需要判断用户和车辆是否处于同一位置。具体的,可以根据车钥匙APP的蓝牙连接状态来判断用户和车辆是否处于同一位置。
若车钥匙APP还处于蓝牙连接状态,则认为用户和车辆处于同一位置。若车钥匙APP处于蓝牙断开状态,则认为用户和车辆不处于同一位置,此时需要记录车辆的定位信息。记录车辆的定位信息用于确定地理围栏。后续,基于地理围栏来确定何时使车钥匙APP处于运行状态(即何时拉起车钥匙APP)。这样,避免了车钥匙APP在断开蓝牙连接后,还一直处在运行状态而导致的手机系统电量消耗大的问题。同时在车钥匙APP处于冷冻状态时,还可以根据地理围栏以及手机的位置信息触发车钥匙APP再次回到运行状态,提高用户使用车钥匙APP控制车辆的体验。
508、监管模块接收到蓝牙断开消息,获取当前手机的定位信息和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对应关系为定位信息和包名的对应关系。该包名为断开蓝牙连接的车钥匙APP的包名。
结合图10,当用户901携带的手机903距离车辆902的位置超过蓝牙的工作范围后,手机903的车钥匙APP将断开蓝牙连接,此时监管模块接收到的蓝牙断开消息。监管模块接收到的蓝牙断开消息可以是蓝牙模块发送给监管模块的,还可以是手机系统注册了一个监听器,该监听器用于实时监测车钥匙APP与车辆的蓝牙连接状态,在监测到车钥匙APP与车辆的蓝牙连接断开时,向监管模块发送蓝牙连接断开消息。
在手机的车钥匙APP与车辆断开蓝牙连接时,可以认为在当前时刻,用户和车辆还处于同一个位置,可以通过记录用户携带的手机的定位信息来表征车辆的定位信息。监管模块不仅需要获取当前手机的定位信息,还需要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中包含了定位信息和断开蓝牙连接的车钥匙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在手机处于车载蓝牙模块的蓝牙可连接范围内时,拉起车钥匙APP。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获取到的蜂窝CEII-ID信息或WiFiCEII-ID信息确定手机的定位信息。具体的,根据蜂窝CEII-ID或WiFi CEII-ID可以确定出基站信息,然后以基站的覆盖范围来作为手机的定位信息。相应的,第一对应关系为是蜂窝CEII-ID信息与车钥匙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或者是WiFi CEII-ID信息与车钥匙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
监管模块还可以通过地图模块获取到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信息确定手机的定位信息。具体的,根据GNSS信息可以确定出经纬度信息,以经纬度信息作为手机的定位信息。相应的,第一对应关系为GNSS信息与车钥匙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其中,GNSS信息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信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信息,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信息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augmentation systems,SBAS)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钥匙APP断开蓝牙连接时,若无法获取到任何定位信息。可以将断开蓝牙连接后能够监测到的第一个定位信息作为当前手机的定位信息。
509、监管模块基于当前手机的定位信息,创建地理围栏,并监听手机的定位信息是否发生变更。
监管模块可以根据蜂窝CEII-ID信息或WiFi CEII-ID信息确定出基站信息,然后以基站的覆盖范围作为小区(Cell)地理围栏或Wi-Fi地理围栏。监管模块还可以根据GNSS信息,确定出的经纬度信息。以经纬度信息为坐标圆心,向外辐射200~500米形成的范围作为GNSS地理围栏。
由于小区(Cell)地理围栏或Wi-Fi地理围栏对应的定位精度较低,通常为1000m~2000m。根据GNSS信息确定的,定位精度较高。结合808,监管模块可以同时获取到CEII-ID信息和GNSS信息,并基于CEII-ID信息和GNSS信息来创建地理围栏。具体的,以CEII-ID信息确定的地理围栏作为第一地理围栏;以GNSS信息确定的地理围栏来作为第二地理围栏。第二地理围栏可以是以GNSS 信息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为圆心,低功耗蓝牙的可连接范围为半径形成的。其中,低功耗蓝牙的可连接范围为20m~30m。第一地理围栏的覆盖范围远大于第二地理围栏的覆盖范围。
若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可以执行步骤510和511。
510、在监测到手机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将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其中,拉起指令包括车钥匙APP的包名。
具体的,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监管模块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与定位信息对应的包名,然后,基于包名生成拉起指令,使管控模块拉起车钥匙APP。
结合图11,当用户901携带手机903下班时,可以监测到手机903的定位信息一直在发生变更。定位信息每变更一次,将变更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对比一次。随着用户901不断的靠近停车场中的车辆902,手机903也将不断接近地理围栏。若当前地理围栏为小区(Cell)地理围栏、Wi-Fi地理围栏或GNSS 地理围栏,且手机903处于当前地理围栏内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并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
若当前地理围栏为第一地理围栏,当手机处于第一地理围栏内时,监管模块可以周期性的通过地图模块获取手机903的定位信息,例如,每隔5s获取一次GNSS信息。当获取到的手机903处于第二地理围栏内时,监管模块可以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并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
511、管控模块响应于拉起指令,拉起车钥匙APP。
管控模块根据拉起指令中的包名,在数据存储模块中查找与包名对应的服务名。在确定出服务名后,在后台管理模块中查找服务名对应的车钥匙APP是否存在。
若服务名对应的车钥匙APP存在,确定车钥匙APP是否被冷冻。若车钥匙APP被冷冻,调用管控模块使车钥匙APP解冻。若车钥匙APP未被冷冻,确定车钥匙APP可正常运行。
若服务名对应的车钥匙APP不存在,则调用管控模块拉起车钥匙APP。
如图11所示,用户901下班时,用户901将驾驶车辆902回到居住场所905。在用户901逐步靠近车辆902的过程中,用户901携带的手机903必然会进入到地理围栏内中,此时,管控模块会将冷冻的车钥匙APP拉起,使车钥匙APP再次控制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手机的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将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不处于地理围栏内,可以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生成冷冻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冷冻指令,管控模块响应于冷冻指令,冷冻车钥匙APP。其中,冷冻指令包括车钥匙APP的包名。监管模块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与定位信息对应的包名,然后基于包名生成冷冻指令。
具体的,管控模块根据冷冻指令中的包名,在数据存储模块中查找与包名对应的服务名。在确定出服务名后,在后台管理模块中查找服务名对应的车钥匙APP是否存在。若服务名对应的车钥匙APP存在,确定车钥匙APP是否被冷冻。若车钥匙APP处于冷冻状态,则结束。若车钥匙APP不处于冷冻状态,调用管控模块冷冻车钥匙APP。若服务名对应的车钥匙APP不存在,则调用管控模块使车钥匙APP处于冷冻状态。
示例性的,结合图10,由于用户901远离车辆902去上班,在车钥匙APP与车载蓝牙模块断开后,可以监测到用户901携带的手机903的定位信息一直在发生变更。定位信息每变更一次,将变更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对比一次。由于目前用户901处于上班状态,在上班时间内用户901不会靠近车辆902,那么将变更的定位信息将不在地理围栏内。此时(即用户上班时间),可以根据冷冻指令将车钥匙APP冷冻。
又或者,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不处于地理围栏内,还可以不执行任何处理,使车钥匙APP处于当前状态即可。
512、在车钥匙APP被拉起,且与车载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时,蓝牙模块向监管模块发送蓝牙连接成功消息。
513、监管模块接收到蓝牙连接成功消息后,删除地理围栏。
在监管模块接收到蓝牙连接成功消息后,可以删除地理围栏。还可以在下一次蓝牙连接断开时,利用新创建的地理围栏去覆盖原先的地理围栏。又或者,监管模块还可以不删除地理围栏。在创建地理围栏时,同时记录地理围栏的创建时间。当手机存储有多个地理围栏时,可以选择创建时间最接近当前时刻的地理围栏。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201、手机中的车钥匙APP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一扫描请求。
1202、蓝牙模块响应于第一扫描请求,存储车钥匙APP的属性数据,进行信号扫描,并向监管模块发送第一蓝牙消息。
在非首次使用本申请提供的蓝牙连接方式时,若获取到第一扫描请求,可以在手机的数据存储模块中查询是否保存地理围栏数据。
1203、监管模块响应于第一蓝牙消息,向数据存储模块发送第一获取请求。
其中,第一获取请求用于获取地理围栏数据。
1204、数据存储模块响应于第一获取请求,遍历数据存储模块,在确定无地理围栏数据的情况下,向监管模块发送第一回复消息。
其中,第一回复消息用于表征无地理围栏数据消息。
无地理围栏数据可以是车钥匙APP首次使用,监管模块从未建立过地理围栏。还可以是车钥匙APP非首次使用,监管模块丢失或删除了之前蓝牙断开时建立的地理围栏。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存储模块响应于第一获取请求,遍历数据存储模块,在确定有地理围栏数据的情况下,向监管模块发送第二回复消息。其中,第二回复消息包括地理围栏数据。
1205、监管模块响应于第一回复消息,向地图模块发送第二获取请求。
其中,第二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最近一次车辆导航的目的地信息。
1206、地图模块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查找最近一次车辆导航目的地信息,并向监管模块发送第二回复信息。
其中,第二回复信息用于表征最近一次车辆导航的目的地信息。
1207、监管模块响应于第二回复信息,建立地理围栏,并监测手机的定位信息是否发生变更。
若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可以执行步骤1208-1209。
1208、在监测到手机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将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其中,拉起指令包括车钥匙APP的包名。
1209、管控模块响应于拉起指令,拉起车钥匙APP。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手机的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将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不处于地理围栏内,可以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生成冷冻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冷冻指令,管控模块响应于冷冻指令,冷冻车钥匙APP。还可以不执行任何处理,使车钥匙APP处于当前状态即可。
1210、车载蓝牙模块发布广播消息。
其中,广播消息用于表征车载蓝牙模块的连接状态。
1211、蓝牙模块在扫描到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后,向车钥匙APP发送广播消息。
1212、车钥匙APP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一蓝牙连接请求。
1213、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一蓝牙连接请求后,再次进行扫描,在扫描到的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时,向车载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使车载蓝牙模块与车钥匙APP建立蓝牙连接,并向监管模块发送蓝牙连接成功消息。
1214、监管模块接收到蓝牙连接成功消息后,删除地理围栏。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301、手机中的运动手环APP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二扫描请求。
其中,第二扫描请求包括运动手环APP的属性信息和运动手环的属性信息。例如,运动手环APP的属性数据可以包括运动手环APP的服务名和包名。运动手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运动手环的MAC地址等。
在运动手环APP运行时,运动手环APP发起第二扫描请求的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1、用户开启/关闭手机蓝牙时;2、运动手环APP从未运行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时;3、开启定位系统时;4、重启手机时;5、运动手环APP断开蓝牙连接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触发条件仅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触发条件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例如,当用户在公司上班,忘记佩戴运动手环时,用户携带的手机会一直远离运动手环。若运动手环APP处于运行状态,那么运动手环APP将持续处于断开蓝牙连接状态。此时,运动手环APP向蓝牙模块发送一次扫描请求,蓝牙模块在接收到扫描请求后,按照扫描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进行扫描,直到扫描到运动手环为止。
示例性的,当用户佩戴运动手环时,手机可以接收用户对手机的主界面(即桌面)中运动手环APP的图标的点击操作。若运动手环APP未运行,手机可以响应于该点击操作,启动运动手环APP。同时进入运动手环APP的主界面,响应于用户在运动手环APP的主界面对蓝牙功能按钮的操作,进入蓝牙功能界面。最后响应于用户在蓝牙功能界面点击开启蓝牙功能的操作,运动手环APP可以与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通常情况下,在手机和运动手环连接之前,手机中的运动手环APP已与运动手环绑定。绑定后,运动手环APP会记录与其绑定的运动手环信息,例如,运动手环的MAC地址等。在运动手环APP需要与运动手环建立连接时,运动手环APP会向蓝牙模块发起第二蓝牙连接请求。其中,第二蓝牙连接请求中包括运动手环的MAC地址。在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二蓝牙连接请求后,蓝牙模块可以利用运动手环的MAC地址来过滤扫描到的广播消息。
1302、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布广播消息。
其中,广播消息用于表征运动手环的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运动手环没有连接到蓝牙设备,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可以周期性的发布广播消息。例如,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可以每隔2s或每隔6s发布一次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主要用于描述消息发送端(运动手环蓝牙模块)的连接状态。
1303、蓝牙模块响应于第二扫描请求,存储运动手环APP的属性数据,并进行信号扫描。
示例性的,运动手环APP的属性数据可以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可以是手机的数据库,还可以是配置文件。
蓝牙模块在接收到第二扫描请求后,蓝牙模块可以存储第二扫描请求中携带的运动手环APP的服务名和包名。后续,当运动手环APP需要被拉起时,手机的监管模块可以根据包名在数据存储模块中查找对应的服务名,进而拉起运动手环APP。
另外,应用系统框架层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可以包括开始扫描接口、停止扫描接口和连接接口。当运动手环APP向蓝牙模块发起第二扫描请求时,蓝牙模块的开始扫描接口响应于第二扫描请求调用蓝牙驱动,蓝牙驱动来驱动蓝牙进行信号扫描。
1304、蓝牙模块在扫描到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后,向运动手环APP发送广播消息。
蓝牙模块基于第二扫描请求中运动手环的属性信息,例如,运动手环的MAC地址,对扫描到的广播消息进行筛选。在筛选到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后,蓝牙模块会将筛选到的广播消息发送给运动手环APP。
具体的,当手机的射频接收窗口跟广播的射频发送窗口匹配成功,且广播射频通道和手机扫描射频通道是同一个通道时,蓝牙可以扫描到多个广播消息。在扫描到多个广播消息后,蓝牙可以根据第二扫描请求中运动手环的属性信息,对扫描到的广播消息进行筛选。在筛选到与运动手环的属性信息一致的消息发出端时,将该消息发出端发出的广播消息发送至运动手环APP。
1305、运动手环APP接收到广播消息后,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二蓝牙连接请求。
运动手环APP接收到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后,可以查看该广播消息的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认为手机和运动手环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此时,运动手环APP向蓝牙模块发送第二蓝牙连接请求。
1306、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二蓝牙连接请求后,再次进行扫描,在扫描到的车载蓝牙模块发布的广播消息时,向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使运动手环蓝牙模块与运动手环APP建立蓝牙连接。
结合1304和图4,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二蓝牙连接请求后,蓝牙模块的开始扫描接口响应于第二蓝牙连接请求调用蓝牙驱动,蓝牙驱动来驱动蓝牙进行扫描。在扫描到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送的广播消息后,蓝牙向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CONN_REQ)。CONN_REQ用于通知运动手环蓝牙模块,运动手环APP将在传输窗口(Transmit Window)期间发送第一个同步包给运动手环蓝牙模块。运动手环蓝牙模块需要在Transmit Window期间打开射频接收窗口。当运动手环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一个同步包后,向运动手环APP发送回复数据包。当运动手环APP收到回复数据包后,即认为连接建立成功。
建立连接后,运动手环APP可以向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运动手环蓝牙模块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运动手环的控制器,运动手环的控制器控制运动手环执行相关操作。
1307、在运动手环APP断开蓝牙连接时,蓝牙模块向监管模块发送蓝牙断开消息。
在用户携带的手机并佩戴运动手环时,运动手环APP与运动手环一直处于蓝牙连接状态。当运动手环被用户摘掉,且用户与运动手环之间的距离超过蓝牙的工作范围后,运动手环APP将被动断开蓝牙连接。蓝牙模块在监测到运动手环APP断开蓝牙连接后,将蓝牙断开的消息发送至监管模块。
1308、在监管模块接收到蓝牙断开消息时,获取当前手机的定位信息和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对应关系为定位信息和包名的对应关系。该包名为运动手环APP的包名。
当用户与运动手环之间的距离超过蓝牙的工作范围后,运动手环APP将断开蓝牙连接,此时监管模块会获取用户携带的手机的定位信息和第二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中包含了定位信息和断开蓝牙连接的运动手环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在手机处于运动手环蓝牙模块的蓝牙可连接范围内时,拉起运动手环APP。
其中,手机的定位信息可以是监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获取到的蜂窝CEII-ID信息或WiFi CEII-ID信息确定的。具体的,根据蜂窝CEII-ID或WiFi CEII-ID可以确定出基站信息,并以基站的覆盖范围信息来作为手机的定位信息。相应的,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是蜂窝CEII-ID信息与运动手环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WiFi CEII-ID信息与运动手环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
手机的定位信息还可以是监管模块根据地图模块获取到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息确定的。具体的,根据GNSS信息可以确定出经纬度信息,并以经纬度信息作为手机的定位信息。相应的,第二对应关系还可以是GNSS信息与运动手环APP的包名的对应关系。
1309、监管模块基于当前手机的定位信息,创建地理围栏,并监听手机的定位信息是否发生变更。
监管模块可以根据蜂窝CEII-ID信息或WiFi CEII-ID信息确定出基站信息,然后以基站的覆盖范围作为小区(Cell)地理围栏或Wi-Fi地理围栏。监管模块还可以根据GNSS信息,确定出的经纬度信息。以经纬度信息为坐标圆心,向外辐射200~500米形成的范围作为GNSS地理围栏。
由于通过CEII-ID信息得出的定位精度较低,小区(Cell)地理围栏或Wi-Fi地理围栏通常为1000m~2000m。通过GNSS信息确定的定位精度较高。结合1308,监管模块可以同时获取到CEII-ID信息和GNSS信息,并基于CEII-ID信息和GNSS信息来创建地理围栏。具体的,以CEII-ID信息确定的地理围栏作为第一地理围栏;以GNSS信息确定的地理围栏来作为第二地理围栏。第二地理围栏可以是以GNSS 信息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为圆心,低功耗蓝牙的可连接范围为半径形成的。其中,低功耗蓝牙的可连接范围为20m~30m。第一地理围栏的覆盖范围远大于第二地理围栏的覆盖范围。
若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可以执行步骤1310-1311。
1310、在监测到手机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将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处于地理围栏内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其中,拉起指令包括运动手环APP的包名。
当用户携带手机不断的靠近运动手环时,可以监测到手机的定位信息一直在发生变更。定位信息每变更一次,将变更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对比一次。若当前地理围栏为小区(Cell)地理围栏、Wi-Fi地理围栏或GNSS 地理围栏,且手机处于当前地理围栏内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并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
若当前地理围栏为第一地理围栏,当手机处于第一地理围栏内时,监管模块可以周期性的通过地图模块获取手机的定位信息,例如,每隔5s获取一次GNSS信息。当获取到的手机的GNSS信息处于第二地理围栏内时,监管模块可以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生成拉起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拉起指令。
1311、管控模块响应于拉起指令,拉起运动手环APP。
在变更后的手机的定位信息将处于地理围栏内时,管控模块会将冷冻的运动手环APP拉起,使运动手环APP再次控制运动手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手机的定位信息发生变更,将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与地理围栏进行对比,若变更后的定位信息不处于地理围栏内,可以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生成冷冻指令,向管控模块发送冷冻指令。还可以不执行任何处理,使运动手环APP处于当前状态即可。
1312、在运动手环APP被拉起,且与运动手环蓝牙模块建立连接时,蓝牙模块向监管模块发送蓝牙连接成功消息。
1313、监管模块接收到蓝牙连接成功消息后,删除地理围栏。
在监管模块接收到第一蓝牙连接成功消息后,可以删除地理围栏。还可以在下一次蓝牙连接断开时,利用新创建的地理围栏去覆盖原先的地理围栏。又或者,监管模块还可以不删除地理围栏。在创建地理围栏时,同时记录地理围栏的创建时间。当手机存储有多个地理围栏时,可以选择创建时间最接近当前时刻的地理围栏。结合图13可知,对于需要利用蓝牙模块才能进行数据交互的APP。例如,血压计APP等等,均可以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来解决手机系统电量消耗大的问题。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通信模块、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14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402。处理器1401和接口电路14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4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14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401)发送信号。
例如,接口电路1402可读取设备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401。当指令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3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蓝牙连接系统,所述蓝牙连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蓝牙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定位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创建地理围栏;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位于所述地理围栏内,若所述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应用处于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再次断开蓝牙连接之前,所述第一设备删除所述地理围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定位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位于所述地理围栏外,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状态设置为冷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为基于小区识别码CEII-ID信息、GNSS信息或最近一次导航的目的地信息中的任一个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应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应用向所述蓝牙模块发送扫描请求,所述扫描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
所述蓝牙模块响应于所述扫描请求,存储所述第一应用的属性信息,并进行信号扫描;
所述第二应用发布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应用的连接状态;
所述蓝牙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扫描到所述第二应用发布的所述广播消息,并向所述第一应用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所述第一应用接收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向所述蓝牙模块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所述蓝牙模块响应于所述蓝牙连接请求,再次进行扫描,在扫描到所述广播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应用发送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的属性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服务名和包名,所述第二应用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车辆、运动手环、或血压计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应用包括车钥匙应用、运动手环应用或血压计应用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应用包括车载蓝牙模块、运动手环蓝牙模块、或血压计蓝牙模块中的任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围栏包括第一地理围栏和第二地理围栏,所述第一地理围栏是根据所述CEII-ID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地理围栏是根据所述GNSS信息确定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位于所述地理围栏内,若所述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地理围栏内,则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三定位信息;
若根据所述第三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处于第二地理围栏内,且所述第一应用处于冷冻状态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状态从冷冻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或星基增强系统SBAS。
10.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79176.2A 2022-02-25 2022-02-25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4257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9176.2A CN114257960B (zh) 2022-02-25 2022-02-25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EP22905503.3A EP4262242A4 (en) 2022-02-25 2022-12-09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2/138033 WO2023160120A1 (zh) 2022-02-25 2022-12-09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US18/269,502 US20240187992A1 (en) 2022-02-25 2022-12-09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9176.2A CN114257960B (zh) 2022-02-25 2022-02-25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960A true CN114257960A (zh) 2022-03-29
CN114257960B CN114257960B (zh) 2022-07-19

Family

ID=80796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9176.2A Active CN114257960B (zh) 2022-02-25 2022-02-25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87992A1 (zh)
EP (1) EP4262242A4 (zh)
CN (1) CN114257960B (zh)
WO (1) WO202316012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286A (zh) * 2022-04-21 2022-08-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定位技术的无感蓝牙近程车控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4945162A (zh) * 2022-04-08 2022-08-26 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仪表的用户管理系统
CN115002683A (zh) * 2022-05-13 2022-09-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钥匙连接方法、装置、汽车的中央网关及存储介质
WO202316012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WO2024152907A1 (zh) * 2023-01-17 2024-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电路、芯片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42872A1 (en) * 2013-06-26 2016-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network based geofencing
CN107749097A (zh) * 2017-09-28 2018-03-02 上海若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智能门锁唤醒方法及开锁方法
CN110366155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深圳市续源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定位寻车方法及系统
WO2021115459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3225690A (zh) * 2020-01-21 2021-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3498016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围栏跨区检测方法
CN113615217A (zh) * 2019-03-25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内部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7822B1 (ko) * 2015-08-12 2022-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치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66478B (zh) * 2021-11-08 2022-02-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Nfc卡的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14257960B (zh) * 2022-02-25 2022-07-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42872A1 (en) * 2013-06-26 2016-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network based geofencing
CN107749097A (zh) * 2017-09-28 2018-03-02 上海若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智能门锁唤醒方法及开锁方法
CN113615217A (zh) * 2019-03-25 2021-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内部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366155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深圳市续源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定位寻车方法及系统
WO2021115459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3225690A (zh) * 2020-01-21 2021-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3498016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围栏跨区检测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12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CN114945162A (zh) * 2022-04-08 2022-08-26 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仪表的用户管理系统
CN114945162B (zh) * 2022-04-08 2022-11-29 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仪表的用户管理系统
CN114845286A (zh) * 2022-04-21 2022-08-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定位技术的无感蓝牙近程车控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5002683A (zh) * 2022-05-13 2022-09-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钥匙连接方法、装置、汽车的中央网关及存储介质
WO2024152907A1 (zh) * 2023-01-17 2024-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电路、芯片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960B (zh) 2022-07-19
WO2023160120A1 (zh) 2023-08-31
EP4262242A1 (en) 2023-10-18
US20240187992A1 (en) 2024-06-06
EP4262242A4 (en) 202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7960A (zh) 蓝牙连接方法和设备
CN113132962B (zh) 蓝牙扫描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615217B (zh) 一种确定终端设备位于地理围栏内部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505572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233538A1 (zh)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终端
CN113747347B (zh) 电子设备及其上网卡切换方法、可读介质
CN114666694A (zh) 蓝牙耳机防丢失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57666A1 (zh) 设备跟踪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1244458A1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765546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02850B (zh) 网络切换方法、电子设备
CN111629337A (zh) 一种控制搜网的方法及终端
CN112399386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车载终端、存储介质
WO2023071940A1 (zh) 跨设备的导航任务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4879A (zh) 手动搜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14985A (zh) 设备查找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666912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135196A1 (zh) 终端定位的方法及终端
CN115761938A (zh) 车辆解锁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4501316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835132A (zh) 一种nfc射频参数兼容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9211919A (zh) 一种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8554993A (zh) 一种限制使用卫星通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9450647A (zh) WiFi扫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15173A (zh) 网络驻留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Termin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