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7476B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57476B CN114257476B CN202011007188.4A CN202011007188A CN114257476B CN 114257476 B CN114257476 B CN 114257476B CN 202011007188 A CN202011007188 A CN 202011007188A CN 114257476 B CN114257476 B CN 1142574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processing
- algorithm
- parameter information
- mim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12—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provision of output signals
- H04L25/03318—Provision of soft deci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Channel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respon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3—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 H04L25/0232—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by interpolation between sounding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应用于软件基带架构接收机,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CE和MIMO检测。通过根据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第一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资源,使得芯片中的接收机功能模块可以充分利用软件基带架构的灵活性,继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配各种信号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组网场景下,一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下可以关联多个站点(station,STA)。AP和STA遵循802.11系列协议定义的机制进行无线通信,来自MAC层的数据信息被AP或STA调制成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信号在空口发送和接收。AP或STA侧的WLAN芯片上的接收机功能模块可以实现上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WiFi协议演进至今,衍生出IEEE 802.11系列多个协议版本,WLAN芯片需要支持多协议版本数据报文的组帧、解帧以及发送和接收,同时,WiFi协议定义的立即响应场景对芯片的处理时延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另外,WLAN芯片还需要支持多种处理规格(带宽/天线/用户等)的接收信号,同时,芯片功耗和芯片的成本约束等,对芯片的架构设计存在较高的要求,目前,普通的芯片结构还难以同时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为信号动态分配不同的资源,使得芯片中的接收机功能模块可以充分利用软件基带架构的灵活性,继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配各种信号的不同需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CE和MIMO检测。
通过根据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第一信号分配不同的处理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软件基带架构的灵活性,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配各种信号的不同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带宽、天线数量、小区数量以及用户数量,所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包括信号的协议版本。
通过将包括信号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以及性能指标等多种因素考虑在内,作为为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的确定依据,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配各种信号的不同需求。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符号个数也可以用数据包长度来表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和降噪的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可以归类为常规规格信号场景,例如,天线数量和带宽的乘积小于640的信号都可以作为常规规格信号场景下的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对天线数量和带宽的乘积为640只是一个示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常规规格信号场景的阈值。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常规规格场景下的信号,由于常规规格场景下的信号对于时延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因此,可以采用降噪的处理算法,一方面满足精度要求,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芯片时延约束。
可选地,上述降噪的处理算法,可以是smoothing降噪算法,具体参考现有技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无降噪或简化的CE处理算法,以及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多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和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对最后一个符号采用不降噪的简化CE处理算法,其余符号采用降噪的CE处理算法,所述第二算法为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可以归类为高规格信号场景,其中,天线数量和带宽的乘积大于等于640的信号都可以作为高规格信号场景下的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对天线数量和带宽的乘积为640只是一个示例,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高规格信号场景的阈值。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高规格场景下的信号,由于高规格信号对于精度和时延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为高规格信号分配简化的处理算法,可以满足高规格信号对于时延和精度的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带有频域1/2梳分的长训练字段LTF符号HE 2x-LTF,且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2x处理的CE处理算法,以及2x处理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VHT格式的信号,且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应理解,HE-2x LTF为频域1/2梳分的LTF符号,时间长度是普通LTF的1/2。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并为该信号分配相应的简化处理算法,从而可以满足该种场景下,信号对于时延约束的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要求高处理精度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高精度的MIMO处理算法。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需要高处理精度的信号,为该信号分配相应的高精度的处理算法,从而可以满足该种信号对于高处理精度的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灵敏度要求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信道跟踪算法。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低功耗需求的信号,则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单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多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常规复杂度的CE处理算法和MIMO处理算法。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资源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带宽和天线数量,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所述处理单元。
可选地,可以根据第一信号的带宽除以参数信息中的天线数量,获得为第一信号分配的处理单元的数量,通过将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处理单元上进行并行处理,可以降低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时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CE和MIMO检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带宽、天线数量、小区数量以及用户数量,所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包括信号的协议版本。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低天线数量和/或小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和降噪的MIMO处理算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无降噪或简化的CE处理算法,以及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多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和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对最后一个符号采用不降噪的简化CE处理算法,其余符号采用降噪的CE处理算法,所述第二算法为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带有频域1/2梳分的长训练字段LTF符号HE 2x-LTF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2x处理的CE处理算法,以及2x处理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VHT格式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要求高处理精度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高精度的MIMO处理算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灵敏度要求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信道跟踪算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低功耗需求的信号,则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单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多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常规复杂度的CE处理算法和MIMO处理算法。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资源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带宽和天线数量,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所述处理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各个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了WLAN典型的组网场景示意图。
图2是WLAN芯片的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信道跟踪算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为接收信号分配处理资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WLAN典型的组网场景下,一个AP下关联多个STA。AP和STA遵循802.11系列协议定义的机制进行无线通信,来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数据信息被AP或STA调制成OFDM信号在空口发送和接收。不同协议帧具有不不同的字段(即OFDM符号的组帧顺序、时域长度和带宽等参数差异)组成。如图1示出了WLAN典型的组网场景示意图。
AP或STA侧的WLAN芯片上的接收机功能模块可以实现上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如图2示出了WLAN芯片的接收机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接收信号从接收通道入口经过中射频模块变频和模拟自动增益控制(analog adaptive gain control,AAGC)到达时域处理模块,时域处理完成信号同步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包检测后,将时域信号按OFDM符号时间长度抽取后获得各个OFDM符号。对每个OFDM符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变换为频域基带信号。其中,WLAN芯片的基带处理部分可以采用软件架构,将整个频域和多天线信号切分到不同的软核处理单元——即弹性处理单元(elastic process unit)里进行信道估计(channel estimation,CE)和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MIMO)检测(MIMO detection)处理。MIMO检测输出比特级估计信息后,经过比特级的解交织等处理后送译码器做译码,进而解析出信号发送端的信源信息。
接收机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在进行CE和MIMO检测时,采用的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smoothing降噪算法
对X-LTF符号FFT变换后的频域信号x(k)进行滤波处理得到降噪后的信道估计y(k):
其中,c(m)为smoothing滤波系数,滤波阶数为2L+1,x为输入的频域信号,k为信号的子载波索引,m为滤波系数的抽头索引,L为滤波器长度。根据信号在频域的相关性及噪声的频域随机特征,通过精细设计滤波系数和滤波阶数,可有效抑制x(k)中的噪声,提升检测性能。滤波阶数越高,软件处理时延越大,但降噪的效果越好。采用简化降噪算法即滤波阶数很低。为了进一步降低时延,甚至不降噪,即L=0且c(0)=1。
(2)简化的CE算法和MIMO算法
简化(Lowcost)-CE和MIMO通过降低频域信道估计的载波粒度,和MIMO滤波系数的粒度实现,如下图所示为1/2粒度的CE,并根据每间隔一个载波的信道估计值计算MIMO滤波系数,再通过对间隔的MIMO滤波系数插值,得到完整频域的MIMO滤波系数,再做MIMO检测。
由于CE和MIMO滤波系数计算只做了一部分子载波,因此复数卷积和矩阵求逆等运算的次数大幅降低,可达到降时延的目的。此外,根据CE输出的信道估计值计算MIMO滤波系数的矩阵计算过程,数值精度越高计算精度越好,对信号检测性能越好,但同时高精度也会增大处理时延。因此可以通过灵活选择MIMO系数计算的数值精度,兼顾性能和时延两方面的影响。
(3)信道跟踪算法
如果软件时延余量较大,如信号规格不大的长PPDU。甚至可以通过对MIMO检测后的估计信号,判决为星座点后补偿到接收的data符号信号上,重构出信道估计其中,H1为信道估计值,R0为数据符号的频域接收信号,S0为重构出的数据信号,/>为重构出的数据信号的共轭信号,通过不断跟踪信道变化,并根据新的信道估计值做后面符号的MIMO检测。这种算法实现较复杂,且对软件时延要求较高。如图3示出了信道跟踪算法的示意图。
WIFI协议演进至今,衍生出IEEE 802.11系列多个协议版本,基于前向兼容支持存量终端接入的考虑,当前WIFI厂商的主流产品功能需要支持多协议版本数据报文的组帧、解帧、发送和接收,对芯片的功能提出较大挑战。
此外,WIFI协议定义的立即响应场景对芯片的处理时延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从数据包收完、基带处理上报、MAC处理再到回包生成并发送出去的极限时延约束只有一个最小的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时间16us。
功能范围对多协议版本兼容需求和芯片处理时延的更高要求,结合主流商用业务对芯片支持的处理规格(带宽&天线Tx&用户&小区&流数)、芯片功耗和芯片的成本约束(AP密集组网),使得WIFI芯片架构设计存在较高技术壁垒,目前,普通的芯片结构还难以同时满足上述需求。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通过动态分配处理信号的资源,使得芯片中的接收机功能模块可以充分利用软件基带架构的灵活性,继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信号的不同需求。
如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为接收信号分配处理资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图中包括弹性调度单元(elastic schedule unit)以及弹性处理单元(elasticprocess unit),对于不同格式的接收信号,接收机可以借助弹性软件接收机架构为信号分配不同的处理算法以满足各种信号的不同需求。
如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基于带宽、天线数、data符号个数(数据包长度或信号长度)、PPDU格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为接收信号分配不同的处理单元,并进一步的,将接收信号通过差异化算法进行处理(如,不同格式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protocol data unit,PPDU)解调、精细/简化信道估计(low-cost CE)、精细/低开销MIMO均衡系数计算(low-cost MIMO weights calculation)),完成信号检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弹性调度单元和弹性处理单元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称代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500包括步骤S510至S53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S510,接收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信号可以是接入点AP(例如基站)或站点STA(例如终端设备)从其他接入点或站点接收到的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点AP可以为无线路由器,其可以发送Wi-Fi协议定义的non HT/HT/VHT/HE SU、VHT/HE MU PPDU信号。接收Wi-Fi协议定义的non HT/HT/VHT/HE SU、HE TB PPDU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站点STA可以为各种Wi-Fi终端设备,其可以发送Wi-Fi协议定义的non HT/HT/VHT/HE SU、HE TB PPDU信号。接收Wi-Fi协议定义的non HT/HT/VHT/HESU、VHT/HE MU PPDU信号。(其中,HT为high throughput:IEEE 802.11n协议帧简称;VHT为very high throughput:IEEE 802.11ac协议帧简称;HE为high efficiency:IEEE802.11ax协议帧的简称;SU为单用户,single user;MU为多用户,multiple user;TB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
S520,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性能指标,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带宽、天线数量、小区数量以及用户数量,所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包括信号的协议版本。
可选地,上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可以为不同的协议版本,如:a/n/ac/ax/b等。
可选地,上述第一信号的规格还可以包括信号的流数,即空间流spatial stream。
应理解,接收机可以根据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对第一信号进行确定,例如确定第一信号的带宽大小、天线数量、用户数量、小区数量以及信号格式和数据符号个数等,进一步确定第一信号的需求,如对于时延、处理精度、灵敏度以及功耗等的要求,并为第一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资源,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信号的不同需求。
可选地,上述第一信号的性能指标还可以包括精确度要求,时延要求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可以将第一信号对应于不同的场景需求,根据信号的不同场景需求,可以为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资源,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下的不同信号,使得对信号的处理更加准确。
具体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和降噪的MIMO处理算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第一信号分配相应处理资源,其中,可以为第一信号的规格划分不同的级别,比如高规格信号和常规规格信号,例如,常规规格信号可以为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如,天线数量和带宽乘积小于640的信号,可选地,可以是天线数量小于或等于4,带宽小于等于80M的信号;高规格信号可以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如,天线数量和带宽乘积大于或等于640的信号,可选地,可以是天线数量大于或等于4,且带宽大于或等于160M的信号,或者可以是带宽大于或等于80M,且天线数量大于或等于8的信号;应理解,本申请对第一信号的规格进行分级使用的640只是一个示例,实际情况中还可能需要考虑用户数目和小区数目,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现的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也可以表示为常规规格场景下的信号或者常规规格信号,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也可以表示为高规格信号或者高规格场景下的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对何种格式的信号可以为常规的规格或者高规格不做限定,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限定,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规格信号可以是大带宽、多天线数(4Rx以上,即4个天线以上,其中,Rx表示接收天线,receivingantenna)的信号,常规规格可以为小带宽、少天线数(4Rx及以下)。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常规规格场景下(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的信号,由于常规规格场景下(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的信号对于时延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因此,可以采用降噪的处理算法,一方面满足精度要求,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芯片时延约束。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无降噪或简化的CE处理算法,以及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多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和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对最后一个符号采用不降噪的简化CE处理算法,其余符号采用降噪的CE处理算法,所述第二算法为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高规格场景下(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的信号,由于(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高规格信号对于精度和时延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为高规格信号(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分配简化的处理算法,可以满足高规格信号(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对于时延和精度的要求。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带有频域1/2梳分的长训练字段LTF符号(HE 2x-long training field,HE 2x-LTF)的信号,且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2x处理的CE处理算法,以及2x处理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VHT格式的信号,且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并为该信号分配相应的简化处理算法,从而可以满足该种场景下,信号对于时延约束的要求。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要求高处理精度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高精度的MIMO处理算法。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需要高处理精度的信号,为该信号分配相应的高精度的处理算法,从而可以满足该种信号对于高处理精度的要求。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灵敏度要求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信道跟踪算法。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低功耗需求的信号,则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单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多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常规复杂度的CE处理算法和MIMO处理算法。
通过确定接收的信号为低处理功耗需求场景下的信号时,为该信号分配简化或者常规的处理算法,从而满足设备低功耗的需求。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带宽和天线数量,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所述处理单元。
可选地,可以根据第一信号的带宽除以参数信息中携带的天线数量,得到为第一信号分配的处理单元的数量,通过将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可以降低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时延。
S530,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CE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
通过根据上述步骤为信号分配的不同的处理资源来处理第一信号,实现了对于不同信号的包括:时延、灵敏度、业务量规格等不同需求的适配。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将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之后,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可以进一步经过比特级处理进行解交织等处理后,进入译码器做译码,进而解析出信号发送端的信源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第一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软件基带架构的灵活性,继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适配各种信号的不同需求。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切分的粒度,提高了算法的处理精度,实现不同场景中的性能要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接收机模块在对接收信号的处理过程中,对于其中的legacy(默认)和短训练序列字段(high 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HE-STF)字段没有差别。区别主要体现在长训练序列字段(HE long training field,HE-LTF)及以后的data字段。首先根据接收信号中HE-LTF字段做CE,并在完成CE后,在第一个data符号计算针对后续每个data符号做MIMO滤波(MIMO filt)的系数。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在接收到信号之后,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例如接收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等,确定当前接收信号是常规规格(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如4R2SS 80M带宽调制的(其中,R表示接收天线,也可以用Rx(receivingantenna)表示,SS为空间流(spatial stream))单小区的HE PPDU信号,此时,接收机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可以为该接收信号分配处理算法,并根据该算法对该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MIMO检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带处理模块可以为常规规格(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接收信号分配smoothing降噪的CE处理算法和MIMO算法,以满足芯片时延约束的需求。
如图6所示,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应理解,接收信号中的每个PPDU可以包括不同的字段,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来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可以包括:信号的规格、格式以及性能要求等(其中,信号的格式可以包括不同的协议版本,信号的规格可以包括带宽、天线数量以及用户数量等,性能要求可以包括灵敏度要求、精确度要求等),其中,对于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包括:SIG字段的信道估计(SIG CE)、SIG字段的MIMO滤波(SIG MIMO FILT)和对滤波后的信号做译码(decode)(SIG DEC),其中TIME&CFO SYNC(频偏同步,carrier frequencyoffset synchronization)还完成了时偏和频偏估计、MODE DETECT完成了PPDU格式判决,对于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过程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后,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常规规格(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针对常规规格的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对于时延最紧张的HE-LTF和HE-data字段,采用频域smoothing降噪的CE处理算法和MIMO算法,具体地,接收机收到每个HE-LTF符号后,对FFT变换后的频域基带信号做信道估计,信道估计算法采用smoothing降噪的方式。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用来作为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均衡权值。接收到的数据符号(data sym0)后,对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的MIMO权值。每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在基带处理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之前,基带处理模块还可以根据接收信号的规格以及格式等,为接收信号分配处理单元,可选地,可以是为接收信号分配处理的软核。分配的软核数量可以由信号带宽和天线数目决定,如:软核个数=总带宽/切分带宽,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天线数量等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收信号是常规规格(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例如4R2SS 80M带宽调制的单小区的HE PPDU信号,可以将接收信号分配给4个软核(应理解,此处的软核可以理解为上文中的处理单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并行处理,通过每个软核处理20M 4Rx接收信号,以降低每个软核的处理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常规规格场景下(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常规规格信号场景下的需求。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例如接收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等,确定当前接收信号是高规格(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短数据包(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如8R6SS 160M带宽调制的HE单data符号PPDU信号,此时,接收机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可以为该接收信号分配处理算法,并根据该算法对该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MIMO检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带处理模块可以对最后一个HE-LTF符号采用无降噪或简化CE算法(low-cost CE)和在第一data符号采用简化MIMO算法。
如图7所示,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中进行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其中,对于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高规格、短数据包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对于时延最紧张的HE-LTF和HE-data字段,对最后一个HE-LTF符号采用无降噪或简化CE算法(low-cost CE)和在第一data符号采用简化MIMO算法,具体地,接收到HE-LTF0~HE-LTF4,每接收到一个HE-LTF符号,对这个符号的频域信号做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在信道估计过程中,采用low-cost CE算法,即每间隔几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接收到HE-LTF5之后,计算这个LTF符号的信号估计时不做降噪处理,且同样采用每间隔几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并在频域对MIMO权值做线性插值得到每个子载波对应的MIMO权值。接收到数据符号0后,对这个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并线性插值得到的MIMO权值。数据符号0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类似地,在分配处理算法之前,接收器还可以为接收信号分配处理单元,如软核。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收信号是高规格(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短数据包(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如8R6SS 160M带宽调制的HE单data符号PPDU信号,接收机可以将接收信号分配给8个软核并行处理,通过每个软核处理20M 8Rx接收信号,以降低每个软核的处理时延。
可选地,简化的CE和MIMO处理算法可以通过降低信道估计和权值计算在物理资源上的密度、或减低数据处理计算精度来实现,上述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可以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高规格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高规格信号场景下的需求。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高规格(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长包(信号长度长或多data符号)的信号,如接收到8R6SS 160M调制的HE多data符号PPDU信号,为了降低单个软核的处理时延,可以为该信号分配到8个软核上进行处理,每个软核处理20M 8Rx的接收信号;同时,由于数据符号较多,可容许CE和MIMO计算有较长时间的拖尾,则可以在HE-LTF字段采用支持降噪的CE算法和在第一个data符号采用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
如图8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中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高规格、长包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HE-LTF0~HE-LTF5后,对每个HE-LTF符号采用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得到频域每个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每个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得到的MIMO权值。每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高规格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高规格信号场景下的需求。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的高规格(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短包(信号长度短或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如接收到8R160M带宽并采用OFDMA多用户调制的HE单data符号PPDU信号,针对上述信号,可以将接收信号分配给8个软核进行并行处理,每个软核处理20M 8Rx的接收信号。由于OFDMA需要在每个软核内在对多个用户分别做频域用户级切分,软件并行度收到影响。因此对于OFDMA用户数多于某个阈值的场景,HE-LTF采用信道low-cost CE算法和low-cost MIMO计算算法,使得软件时延不受限。
如图9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中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多用户、高规格(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短包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HE-LTF0~HE-LTF5后,对每个HE-LTF符号内每个用户对应频带的信号采用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在信道估计过程中,采用low-cost CE算法,即每间隔几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并在频域对MIMO权值做线性插值得到每个子载波对应的MIMO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符号0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并线性插值得到的MIMO权值。这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高规格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高规格信号场景下的需求。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带有频域1/2梳分的LTF符号HE 2x-LTF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或者为接收时延瓶颈场景下的信号,如同时接收到双小区4R4SS 160M带宽调制并带有2x-LTF HE SU PPDU信号,针对上述信号,由于HE SU 2x-LTF的HE-LTF符号长度减半,且信号规格较大(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所以可以将接收信号分配给4个软核处理单元,每个软核处理单元处理40M 4Rx信号。此时,对CE的软件处理时延挑战很大,为了保证软件处理时延满足约束,对HE-LTF符号做2x的信道估计(2x-CE),并对MIMO均衡也做2x处理,降低MIMO系数计算的频度。
如图10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HE-LTF0~HE-LTF3后,对每个HE-LTF符号内每个用户对应频带的信号采用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在信道估计过程中,采用2x-CE处理,对每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并在频域对2x的MIMO权值做线性插值得到4x数据符号每个子载波对应的MIMO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符号0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并线性插值得到的MIMO权值。这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场景下的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场景下的信号的需求。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VHT(very highthroughput,IEEE 802.11ac协议帧简称)格式,且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或者是接收时延瓶颈场景下的信号,如同时接收到双小区4R4SS 160M带宽调制的VHT单符号PPDU信号,针对上述信号,可以将双小区的160M带宽切分到4个软核上进行处理,每个软核处理40M4Rx。
由于VHT的VHT-LTF符号比HE-LTF符号时间长度更短,因此时延约束更大;一方面对VHT-LTF符号采用low-cost信道估计处理,降低每符号的CE处理拖尾;另一方面利用AP上行无需解调VHT-SIGB的便利,在SIG-B期间完成VHT-LTF3的low-cost CE和low-cost MIMO系数计算过程。
如图11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中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VHT-LTF0~VHT-LTF3后,对每个VHT-LTF符号内每个用户对应频带的信号采用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在信道估计过程中,采用2x-CE处理,对每间隔1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随后在VHT-SIGB符号期间不对VHT-SIGB做任何处理,利用这段时间区间,根据几个VHT-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并在频域对2x的MIMO权值做线性插值得到4x数据符号每个子载波对应的MIMO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符号0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并线性插值得到的MIMO权值。这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场景下的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场景下的信号的需求。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高规格(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信号,如同时接收到双小区各自4R4SS/2+2SS,160M带宽调制的HE SU/TB信号,针对上述信号,可以采用与图11中的VHT格式信号类似的切分方式,具体地,可以将双小区的160M带宽切分到4个软核上进行处理,每个软核处理40M4Rx。
但由于HE-LTF的符号时间较长,可以只需要对最后一个符号的CE采用不降噪的low-cost算法,同时MIMO系数计算也采用low-cost算法。
如图12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高规格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HE-LTF0~HE-LTF2,每接收到一个HE-LTF符号,对这个符号的频域信号做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在信道估计过程中,采用low-cost CE算法,即每间隔几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接收到HE-LTF3之后,计算这个HE-LTF符号的信号估计时不做降噪处理,且同样采用每间隔几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并在频域对MIMO权值做线性插值得到每个子载波对应的MIMO权值。接收到数据符号0后,对这个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并线性插值得到的MIMO权值。数据符号0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为高规格信号,然后为接收信号分配相应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单元,从而使得接收机可以满足高规格信号场景下的需求。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高处理精度要求的信号,如在AP和AP对面收发场景下(AP to AP极限速率打流场景),接收8R8SS 80M带宽调制的HE SU长包PPDU信号,针对上述信号,为了提高每个软核的处理效率,将80M带宽切分成每个软核处理10M 8Rx信号;信道估计采用降噪的处理算法,MIMO系数计采用高精度算法,长包允许MIMO系数计算拖尾几个符号长度。
如图13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中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后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可知,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高处理精度要求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HE-LTF0~HE-LTF7,每接收到一个HE-LTF符号,对这个符号的频域信号做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内每个子载波的MIMO滤波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每个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得到的MIMO权值。每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接收信号分配能够满足高处理精度要求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软核,使得接收机能够满足不同接收信号的需求。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高灵敏度要求的信号,如低规格灵敏度场景中,接收1/2/4R1SS,20M带宽调制的HE SU PPDU信号(其中,SU表示单用户(single user)),针对上述信号,MIMO系数计算的复杂度很低,且一般为长符号;可按每10M切分送给各软核处理。
在保证HE-LTF采用降噪的CE处理的同时,可以根据Data符号的星座硬判决结果,重新构造恢复信道系数,每隔几个符号周期的重复信道估计过程,跟踪信道变化,满足时延约束的同时提升解调性能。
如图14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可知,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灵敏度要求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接收到HE-LTF0后,对这个符号的频域信号做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随后根据HE-LTF0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内每个子载波的MIMO滤波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每个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得到的MIMO权值。每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接收信号分配能够满足高灵敏度要求的处理算法和/或处理软核,使得接收机能够满足不同接收信号的需求。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处理接收信号的示意图。与图6中的申请实施例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信号之后,确定接收信号为低功耗要求的信号,如接收到4R2SS,40M带宽调制的HE SU PPDU信号,针对这种低规格信号,可以将40M带宽且分为较小的10M带宽分配给4个处理软核,提升每个软核的处理效率,但有时为了降低功耗省电,将40M带宽整个切分到一个软核里处理;此时,时延约束视data符号数而定,如果是单符号,则时延较紧,HE-LTF符号需要做low-cost CE和low-cost MIMO系数计算;如果是多符号,则不需要用low-cost算法处理。
如图15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在接收机功能模块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中所做的处理。首先,通过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对legacy和HE-STF字段的处理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可知,确定当前的接收信号为低功耗要求的信号,针对该种信号,可以为其分配如下描述的处理算法:
具体地,如果前面legacy部分解调出的信令信息指示该PPDU为单数据符号的,则接收到HE-LTF0和HE-LTF1后,对这2个符号的频域信号做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且在信道估计过程中,采用low-cost CE算法,即每间隔几个子载波计算一个信道估计值。随后根据几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权值,并在频域对MIMO权值做线性插值得到每个子载波对应的MIMO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数据符号0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得到的MIMO权值。每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如果前面legacy部分解调出的信令信息指示该PPDU为多数据符号的,则接收到HE-LTF0和HE-LTF1后,对这2个符号的频域信号做降噪的信道估计处理。随后根据2个HE-LTF符号的信道估计值计算后续数据符号内每个子载波的MIMO滤波权值。对后续接收到的每个数据符号做MIMO滤波,滤波系数为根据信道估计值计算得到的MIMO权值。每个数据符号的MIMO滤波输出LLR值送给硬件做比特级解交织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接收信号分配处理资源,使得信号的处理可以满足芯片的低功耗需求。
应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接收机功能模块在根据获取的接收信号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信号的类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对于具体的信号参数信息属于何种信号类型,并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重点在于为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信号分配不同的处理资源,并根据分配的处理资源处理信号,分配的处理资源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处理算法,其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种处理算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采用的处理算法不做过多赘述。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装置1600包括接收模块1610和处理模块1620。该装置16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信号接收和处理的功能。例如,该装置1600可以是软件基带架构接收机。
该装置1600可以作为接收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步骤。所述接收模块1610可用于支持该装置1600进行通信,例如执行图5中由接收机执行的接收的动作,所述处理模块1620可用于支持装置1600执行上述方法中的处理动作,例如执行图5中由接收机执行的处理动作。具体地,可以参考如下描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CE和MIMO检测。
可选地,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性能指标,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带宽、天线数量、小区数量以及用户数量,所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包括信号的协议版本。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低天线数量和小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和降噪的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无降噪或简化的CE处理算法,以及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多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和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对最后一个符号采用不降噪的简化CE处理算法,其余符号采用降噪的CE处理算法,所述第二算法为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带有频域1/2梳分的长训练字段LTF符号HE 2x-LTF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2x处理的CE处理算法,以及2x处理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VHT格式的信号,且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要求高处理精度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高精度的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灵敏度要求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信道跟踪算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低功耗需求的信号,则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单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当所述第一信号为多符号时,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常规复杂度的CE处理算法和MIMO处理算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资源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带宽和天线数量,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所述处理单元。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7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关于软件基带架构接收机的方法。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芯片或网络设备。
通信装置1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01,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01可支持通信装置1700实现图5中的通信方法。处理器1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处理通信数据,CPU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芯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705,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
例如,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芯片,收发单元1705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收发单元1705可以是该芯片的通信接口,该芯片可以作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组成部分。
通信装置17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702,其上存有程序1704,程序1704可被处理器1701运行,生成指令1703,使得处理器1701根据指令170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器17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701还可以读取存储器1702中存储的数据,该数据可以与程序1704存储在相同的存储地址,该数据也可以与程序1704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地址。
处理器1701和存储器17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单板或者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上。
该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705。收发单元17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701中的硬件形式的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701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该存储介质至少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软件基带架构接收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
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CE和MIMO检测;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单数据符号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无降噪或简化的CE处理算法,以及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多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和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对最后一个符号采用不降噪的简化CE处理算法,其余符号采用降噪的CE处理算法,所述第二算法为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或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带有频域1/2梳分的长训练字段LTF符号HE2x-LTF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2x处理的CE处理算法,以及2x处理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VHT格式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带宽、天线数量、小区数量以及用户数量,
所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包括信号的协议版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资源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带宽和天线数量,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所述处理单元。
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包括处理算法,所述处理算法包括用于信道估计CE和/或多输人多输出MIMO检测的算法;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资源,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CE和MIMO检测;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处理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单数据符号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无降噪或简化的CE处理算法,以及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且多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降噪的CE处理算法以及常规复杂度的MIMO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多用户数量和单数据符号个数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信号,且所述第一信号为具有高天线数量和/或大带宽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第一算法和第二算法,所述第一算法包括:对最后一个符号采用不降噪的简化CE处理算法,其余符号采用降噪的CE处理算法,所述第二算法为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或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带有频域1/2梳分的长训练字段LTF符号HE2x-LTF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2x处理的CE处理算法,以及2x处理的MIMO处理算法,或者,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号为来自双小区的VHT格式的信号,且为需要满足极限时延约束的信号,则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简化的CE处理算法和简化的MIMO处理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格式、数据符号个数,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的规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带宽、天线数量、小区数量以及用户数量,
所述第一信号的格式包括信号的协议版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资源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带宽和天线数量,为所述第一信号分配所述处理单元。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07188.4A CN114257476B (zh) | 2020-09-23 | 2020-09-23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EP21871321.2A EP4207694A4 (en) | 2020-09-23 | 2021-09-14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PCT/CN2021/118092 WO2022062950A1 (zh) | 2020-09-23 | 2021-09-14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8/183,180 US20230216710A1 (en) | 2020-09-23 | 2023-03-14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07188.4A CN114257476B (zh) | 2020-09-23 | 2020-09-23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57476A CN114257476A (zh) | 2022-03-29 |
CN114257476B true CN114257476B (zh) | 2024-01-02 |
Family
ID=80788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07188.4A Active CN114257476B (zh) | 2020-09-23 | 2020-09-23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16710A1 (zh) |
EP (1) | EP4207694A4 (zh) |
CN (1) | CN114257476B (zh) |
WO (1) | WO2022062950A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1901A (zh) * | 2004-07-08 | 2007-09-05 | 阿苏克斯有限公司 | 用于不同通信标准的同步实现的低功率可重构体系 |
CN101043479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
CN102611652A (zh) * | 2012-02-23 | 2012-07-25 | 广东白云学院 | 基于参数控制的多模方式基带处理实现方法 |
JP2012204911A (ja) * | 2011-03-24 | 2012-10-22 |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 ベースバンド処理装置及びその信号処理方法 |
CN103685086A (zh) * | 2012-09-07 | 2014-03-26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芯片架构的基带信号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 |
CN106411332A (zh) * | 2016-10-17 | 2017-02-15 | 北京理工大学 | 软件无线电物理层基带处理群架构 |
US10523246B1 (en) * | 2018-02-13 | 2019-12-31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configur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ip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15088B2 (en) * | 2001-08-31 | 2008-08-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standard baseband receiver |
US7283838B2 (en) * | 2005-04-22 | 2007-10-16 | Wei Lu | Open baseband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sign |
CN1988434B (zh) * | 2005-12-19 | 2011-07-2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的导频子载波分组方法 |
US20080165715A1 (en) * | 2007-01-09 | 2008-07-10 | Tai-Cheng Liu | Wlan systems having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by dynamic setting and related methods thereof |
JP2010067075A (ja) * | 2008-09-11 | 2010-03-25 | Sony Corp | Icチップ、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045892B (zh) * | 2009-10-20 | 2013-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带池设备及其实现基带数据分布式交换的方法 |
IN2014CN04261A (zh) * | 2011-11-14 | 2015-07-17 | Alcatel Lucent | |
CN102655486B (zh) * | 2012-05-10 | 2014-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信号发射方法、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428117B (zh) * | 2012-05-14 | 2016-09-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WO2014000138A1 (zh) * | 2012-06-25 | 2014-01-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通信模式的方法及Wi-Fi设备 |
US9397864B2 (en) * | 2012-10-05 | 2016-07-19 | Apple Inc. |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
US8971451B2 (en) * | 2012-12-11 | 2015-03-03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Efficient baseban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4980378B (zh) * | 2014-04-10 | 2018-03-30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Lte和lte‑a系统中检测多用户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US9319113B2 (en) * | 2014-09-19 | 2016-04-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mplifi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chemes for interchip and intrachip communications |
CN105848231B (zh) * | 2015-01-14 | 2019-05-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Wifi设备及其中wifi芯片的工作方法、装置 |
US9654188B2 (en) * | 2015-09-30 | 2017-05-16 |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 Scalable massive MIMO |
US20170168792A1 (en) * | 2015-12-15 | 2017-06-1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pace and time aware organization and isolation of components in real time systems |
US20190149362A1 (en) * | 2017-11-14 | 2019-05-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mimo detection of ofdm signals |
US11129098B2 (en) * | 2018-10-26 | 2021-09-21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Multiplexe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bluetooth and WLAN transceiver |
CN111356151B (zh) * | 2018-12-24 | 2022-07-08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929300B (zh) * | 2019-12-05 | 2024-05-03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基站和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9-23 CN CN202011007188.4A patent/CN114257476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9-14 WO PCT/CN2021/118092 patent/WO2022062950A1/zh unknown
- 2021-09-14 EP EP21871321.2A patent/EP420769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3-14 US US18/183,180 patent/US20230216710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1901A (zh) * | 2004-07-08 | 2007-09-05 | 阿苏克斯有限公司 | 用于不同通信标准的同步实现的低功率可重构体系 |
CN101043479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
JP2012204911A (ja) * | 2011-03-24 | 2012-10-22 |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 ベースバンド処理装置及びその信号処理方法 |
CN102611652A (zh) * | 2012-02-23 | 2012-07-25 | 广东白云学院 | 基于参数控制的多模方式基带处理实现方法 |
CN103685086A (zh) * | 2012-09-07 | 2014-03-26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芯片架构的基带信号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 |
CN106411332A (zh) * | 2016-10-17 | 2017-02-15 | 北京理工大学 | 软件无线电物理层基带处理群架构 |
US10523246B1 (en) * | 2018-02-13 | 2019-12-31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configur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i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216710A1 (en) | 2023-07-06 |
WO2022062950A1 (zh) | 2022-03-31 |
EP4207694A4 (en) | 2024-03-13 |
EP4207694A1 (en) | 2023-07-05 |
CN114257476A (zh) | 2022-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57408B2 (en) |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high efficient wireless LAN network and station apparatus | |
CN108370586B (zh) | 导频信号传输系统和方法 | |
CN103053122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A2944798C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 |
CN106972915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窄带无线终端 | |
CN106856426B (zh) | 一种dmrs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 |
US827043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riable-size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withi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1228756B (zh) | 用于ofdm的信道干扰减轻 | |
US11139906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CN104937873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 |
CN103891374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解调导频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 |
CN104969486A (zh) |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366375B (zh) | 一种共享下行频谱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99918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982001A (zh) | 参考符号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 |
US9071474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023545B (zh) |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5517157A (zh) | 无线局域网中上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站点 | |
CN104247312A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节点 | |
US20100086069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25747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1003746A1 (zh) | 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状态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448804B (zh) | 一种dmrs频域映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4268420A (zh) | 一种无线网络上行链路吞吐量提升方法及系统 | |
KR20220083157A (ko) | Mu-mimo 전송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