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6999B - 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46999B CN114246999B CN202111578284.9A CN202111578284A CN114246999B CN 114246999 B CN114246999 B CN 114246999B CN 202111578284 A CN202111578284 A CN 202111578284A CN 114246999 B CN114246999 B CN 1142469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bearing
- positioning
- rotary
- observ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351 conta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9329 Graft vs Hos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908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59—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blood or blood constitu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该定位指示装置应用于该辐照设备中,该定位指示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和标示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承重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机构的底面的第一弹性件、与承重机构的底面抵接的承压部和与承压部固定连接的伸出部;承压部的顶面抵接于承重机构的底面的质心位置;所述标示机构包括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当伸出部位于第一位置时,观察提示部处于可视状态,当伸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观察提示部处于不可视状态。该定位指示装置可在不使用电子元件的情况下进行定位指示,解决了现有技术受辐射影响较大、指示准确性较差、无法确保血液辐照效果质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背景技术
血液辐照设备一般用于解决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该设备一般内置有射线发生器、屏蔽腔、转盘、高压发生器、工控机以及壳体。目前,现有的血液辐照设备的屏蔽腔的门一般开在屏蔽腔的侧面,医护人员一般将需要辐照的血袋放入杯体内,再将该杯体水平推入屏蔽腔内,在关好屏蔽腔的门后,启动射线发生器、位于杯体下方的转盘、高压发生器,对杯体内的血袋进行转动辐照。
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放有需要辐照的血袋的杯体放置在屏蔽腔内转盘上的正确位置,一旦杯体放置位置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血袋的辐照效果变差,或者说达不到应有的辐照效果,但是医护人员并不知情,很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误将辐照效果较差或未达到应有辐照效果的血液作为辐照效果较好或达标的血液而使用,从而造成危险。只有杯体处于屏蔽腔内的正确位置时,才能确保杯体中的血袋完全在辐照范围之内,才能确保经过辐照的血袋达到了需要辐照的累计剂量以及血袋辐射的均匀性等,才能确保经过辐照的血袋达到了预期应有的辐照效果,保证其辐照质量,而放心使用。
基于上述确定屏蔽腔内杯体放置位置是否正确问题,目前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在屏蔽体内安装检测杯体放置位置的电子元器件,但因辐照过程中屏蔽腔内产生的射线会致使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不知在何时就会失灵,使用不可靠;并且当电子元器件失灵时,医护人员未知,很可能会出现将因杯体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辐照效果较差的血液作为辐照效果较好的血液使用,从而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受辐射影响较大、指示准确性较差、无法确保血液辐照效果质量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和标示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承重机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机构的底面的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承重机构的底面抵接的承压部和与所述承压部固定连接的伸出部;所述承压部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承重机构的底面的质心位置;所述标示机构包括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
当所述伸出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观察提示部处于可视状态,
当所述伸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观察提示部处于不可视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伸出部传动连接的放大机构,所述标示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伸出部传动连接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放大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按压件和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承压部整体落于所述承重机构的外周范围内,所述伸出部向所述承压部外侧伸出;所述放大机构与所述伸出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长度相等的所述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彼此相连于所述质心位置,另一支出端分别向外支出于所述外周的位置,各所述支出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连接杆环向间距设置,各所述支出端的上表面连接有向上支出设置的所述按压件,各所述连接杆底面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按压件,每两个所述按压件底部由同一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承压部顶面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质心位置,各所述连接杆的底面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所述质心位置的两侧;
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上顶面均连接有向上支出的所述按压件,两个或多个所述连接杆的质心位置相互交叉于交叉点,所述承压部顶面连接于所述交叉点。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固定支架和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分为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所述第二分杆的端部上设置有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一分杆的端部与所述伸出部接触并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朝向所述观察提示部设置,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二者相连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固定支架的第一旋转轴使二者上下旋转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杆的长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杆的底面对应设置有上下伸缩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分杆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顶面接触抵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观察提示部与所述第二分杆的端部有间隔设置,且所述观察提示部朝向所述第二分杆所在面为弧面,其弧度与所述第二分杆的旋转面弧度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观察提示部为用于观察的窗口;
所述伸出部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或
所述伸出部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延伸方向成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放大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固定支架和第一旋转杆,第三弹性件和第二放大机构,
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之间设有连接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固定支架的第一旋转轴与其上下旋转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伸出部接触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上下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放大机构依次包括放大传动组件和活动板以及限位所述活动板移动范围的限位管道;所述限位管道内部沿其延伸方向贯穿设置,所述活动板一端与所述放大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自由端由所述限位管道的入口端伸入至其内部,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所述限位管道的另一出口端为所述观察提示部或与所述观察提示部对接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放大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旋转固定支架、第二旋转杆和摆动块;
所述第二旋转杆包括彼此相对接的平板段和斜板段,所述斜板段相对所述平板段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斜板段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穿过所述第二旋转固定支架的第二旋转轴与其上下转动连接,所述平板段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所述第二端的底面接触传动连接,所述平板段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顶面相抵接;
所述摆动块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分别贯穿设有第三连接通孔和第四连接通孔,所述平板段的自由端贯穿设有第五连接通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摆动块转动连接的一端贯穿设有第六连接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五连接通孔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通孔和所述第六连接通孔通过第四旋转轴转动连接;
当所述伸出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动块的所述第四端拉动所述活动板使其所述移动部朝远离所述限位管道方向移动;
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管道的长度;所述观察提示部为所述限位管道的出口端;
当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移动部伸出所述限位管道的出口端;
当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移动部受所述摆动块带动缩回至所述限位管道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辐照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和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内的底面上安装有转盘,所述定位指示装置的所述承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盘上;
所述转盘包括顶盘、与所述顶盘底部固定连接的转动齿轮、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马达,所述承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动齿轮的顶部;
所述转动齿轮的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的环形侧壁对应所述承重机构的连接杆设有下凹的卡位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和辐射设备,医护人员可将装有待辐照的血袋的杯体放入承重机构上,该承重机构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以助其上下承压及回弹;若该杯体放置在承重机构上的正确位置,即放到了承重机构的质心位置上,则该承重机构底面的质心位置相抵接的承压部会向下做垂直运动到预定距离,同时该承压部也会带动伸出部一同向下做垂直运动到第一位置,对应标示机构处于可视状态,由此医护人员可直观地判断出杯体已放置到承重机构上的正确位置上;反之,若该杯体未放置在承重机构上的正确位置,即放的位置侧偏了,未放置到承重机构的质心位置上,那么该杯体作用在承重机构上的重心就会侧移,导致连接于该承重机构底面的质心位置的承压部不会下移或者下移不到预定距离,同时由该承压部伸出的伸出部也不会下移或者下移不到第一位置,处于第二位置上,对应的标记机构就会处于不可视状态,那么由此医护人员也可直观地判断出杯体未放置到承重机构上的正确位置。
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无需电子元件,可有效避免因电磁辐射对电子元件的干扰,而造成的误将辐照效果差的血液当做辐照效果好的血液使用,有效避免由此造成的危险,减少甚至避免因电磁辐射而发生杯体安装定位指示故障的情况,同时该装置结构可靠性强,指示准确性强,不受电磁辐射等外界因素影响,有效保证经过辐照的血袋辐照效果,确保其辐射的均匀性,以及确保其达到了预期需要的辐照效果,保证其辐照质量,使医护人员放心使用。应用该定位装置的辐照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安装在转盘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A-A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一种状态下A-A截面图;
图6为图3所示另一种状态下A-A截面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B-B截面图;
图11为图9所示B-B截面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杯体在转盘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辐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定位指示装置;10-承重机构;11-按压件;12-连接杆;13-加强筋;21-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3-第三弹性件;30-承压件;31-承压部;32-伸出部;40-放大机构;41-第一旋转杆;411-第一分杆;4111-第一端;412-第二分杆;4121-第二端;42-第一旋转固定支架;421-第一旋转轴;43-第二旋转杆;431-平板段;432-斜板段;44-第二旋转固定支架;441-第二旋转轴;45-摆动块;451-第三端;452-第四端;461-第三旋转轴;462-第四旋转轴;47-活动板;471-活动板自由端;48-限位管道;481-入口端;482-
出口端;50-观察提示部;1000-辐照设备;200-屏蔽壳体;201-屏蔽腔;202-门体;203-壳体底面;300-转盘;301-顶盘;3011-纵向凹槽;3012-安装凹槽;302-转动齿轮;3021-环形凸块;303-传动齿轮;304-马达;400-显示屏;500-外部壳体;600-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指示装置100,该定位指示装置100优选可安装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辐照设备1000中,该定位指示装置100无需电子元器件检测杯体600放置位置,因此辐照设备1000中产生的射线不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进而确保血液辐照效果质量。该辐照设备1000还可包括可阻止辐射泄漏的屏蔽壳体200,该定位指示装置100可安装在该屏蔽壳体200内的屏蔽腔201中,该屏蔽壳体200内屏蔽腔201的底面上可安装有转盘300,用以对杯体600进行旋转辐照,该定位指示装置100的承重机构10可安装于该转盘300上或与其组和安装,该屏蔽壳体200可具有对外开设的门体202,该杯体600可从该门体202处进入放置在承重机构10上。
如图1至图12所示,前述定位指示装置100包括定位机构和标示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承重机构10、一端连接于该承重机构10的底面的第一弹性件21和安装于该承重机构10的底面的承压件30。该承重机构10的上方可用于放置杯体600,该杯体600内用于盛装待辐照的血袋。该承压件30包括承压部31和与该承压部31固定连接的伸出部32,该伸出部32向该承压部31外侧伸出,该承压部31的顶面抵接于该承重机构10的底面的质心位置,该承压部31整体落于该承重机构10的外周范围内。标示机构包括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50。当该伸出部32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观察提示部50处于可视状态,当该伸出部32处于第二位置时,该观察提示部50处于不可视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观察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50辨别伸出部32是未到达预定位置。第一位置指伸出部32到达预定位置,第二位置指伸出部32除到达第一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即伸出部32未到达预定位置;可视状态指使用人员可通过观察提示部50观察到伸出部32的伸出端或移动部的状态,反之,不可视状态指使用人员不可通过标示机构观察到伸出部32的伸出端或移动部的状态。观察提示部50可以为观察提示窗口,也可以为限位管道出口,或其他起到相同提示作用的其他不具有电子元件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100和辐照设备1000,医护人员可将装有待辐照的血袋的杯体600由门体202处进入放置在承重机构10上,该承重机构10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弹性件21以助其上下承压及回弹;若该杯体600放置在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即放到了承重机构10的质心位置上,则与该承重机构10的底面的质心位置处相抵接的承压部31会向下做垂直运动到预定距离,同时该承压部31也会带动由其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32一同向下做垂直运动到第一位置,对应标示机构处于可视状态,由此医护人员可直观地判断出杯体600已放置到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上;反之,若该杯体600未放置在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即放的位置侧偏了,未放置到承重机构10的质心位置上,那么该杯体600作用在承重机构10上的重心就会侧移,承重机构10的外周边沿就会先触碰到位于承重机构10下方的安装基础上,该安装基础具体可以是前述的屏蔽壳体200内底面的壳体底面203,导致连接于该承重机构10底面的质心位置的承压部31不会下移或者下移不到预定距离,同时由该承压部31伸出的伸出部32也不会下移或者下移不到前述第一位置,处于第二位置上,对应的标记机构就会处于不可视状态,那么由此医护人员也可直观地判断出杯体600未放置到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100无需电子元件,可有效避免因电磁辐射对电子元件的干扰,而造成的误将辐照效果差的血液当做辐照效果好的血液使用,有效避免由此造成的危险,减少甚至避免因电磁辐射而发生杯体600安装定位指示故障的情况,同时该装置结构可靠性强,指示准确性强,不受电磁辐射等外界因素影响,有效保证经过辐照的血袋辐照效果,确保其辐射的均匀性,以及确保其达到了预期需要的辐照效果,保证其辐照质量,使医护人员放心使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前述标示机构可包括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50。该标示机构还可以包括与该伸出部32传动连接的移动部,当前述伸出部32位于前述第一位置时,该移动部处于该观察提示部50的可视状态,反之,该移动部处于观察提示部50的不可视状态。该观察提示部50具体可外露设置于前述辐照设备1000的屏蔽壳体200的朝向用户的一侧,如开门侧,这样医用人员开门时即可看见。该观察提示部50的设置可进一步方面用户直接高效的观察获得想要得到的结果,方便、直接、高效、准确性高。该观察提示部50具体可具有贯穿通孔,用户可通过该贯穿通孔看到前述伸出部32或移动部。
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前述承压件30具体可为条形板状的承压板结构,前述承压件30的伸出部32可由前述承压部31的边沿水平向外侧伸出或有角度的向外侧伸出。伸出部32与承压部31所呈角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或者,如图4至6和图10所示,前述伸出部32可由前述承压部31底面向下伸出,伸出部32与承压部31再成拐角水平向外侧伸出或有角度的向外侧伸出,该伸出部32结构可呈L型。这两种设置方式可靠性强,且设置结构简单、直接、有效。
关于前述的承重机构10,本申请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实施例,提高实施选择多样性,第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为:该承重机构10具体可为盘状结构,该盘状结构底面的质心位置可与前述承压部31的顶面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当前述杯体600放入到该盘状结构的质心位置时,该承压部31带动伸出部32下降到前述第一位置,前述标示机构处于可视状态,反之,该伸出部32处于第二位置,该标示机构处于不可视状态。这种盘状结构设计最为简单直接。
第二种可选的实施例是,前述承重机构10可包括至少两个长度相等的连接杆12,如两个连接杆12一端彼此相连、三个连接杆12一端彼此相连或更多个连接杆12一端彼此相连。具体的,各连接杆12的连接端彼此固定连接于连接部,且该连接部位于承重机构10的质心位置,各连接杆12的另一支出端分别向外支出于前述外周位置,使各支出端依次形成该承重机构10的外周,各支出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连接杆12环向间距设置,也就是说,基本上各连接杆12质心平衡设置,如两个连接杆12呈直线设置,中间为二者的连接部,三个连接杆12或更多的连接杆12相邻夹角相同设置。各支出端的上表面连接有向上支出设置的按压件11,各连接杆12底面均连接有前述第一弹性件21。当杯体600承压到每个按压件11上时,前述承压部31带动伸出部32下降到前述第一位置。这种结构设置更为精确,可靠性更高,节省材料。
第三种可选的实施例是,前述承重机构10同样可包括至少两个按压件11,但每两个按压件11底部由一个连接杆12连接完成,承压部31顶面连接于该连接杆12的质心位置,各连接杆12的底面均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21,两个第一弹性件21分别设置于连接杆12的质心位置的两侧。具体的,可设有一个连接杆12对应设有两个按压件11,两个连接杆12对应设有四个按压件11,以此类推,如图1至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即以具有两个连接杆12对应设有四个按压件11的设置方式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也可认为是以前述第二种实施例中具有四个连接杆12的设置方式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前述第二种和第三种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具体可以是,当杯体600同时压到每个按压件11上时,前述承重机构10随第一弹性件21垂直下降,与该承重机构10底面的质心位置相抵接的承压部31同时垂直下降到预定距离,同时与该承压部31相连接的伸出部32也会一同下降到前述第一位置,则对应标示机构处于可视状态,医护人员即可获得杯体600已放置到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上的判断结果;反之,当杯体600未同时按压到每个按压伸出件11上时,承重机构10随第一弹性件21垂直下降的距离就较小或不下降,则伸出部32处于第二位置,对应标示机构处于不可视状态,医护人员即可获得杯体600未放置到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上的判断结果。
在前述第二种、第三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连接杆12上沿其伸长方向可设有加强筋13,以加强其承重强度。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如图2和图13所示,前述承重机构10还可包括顶盘301,也可前述转盘300包括该顶盘301,该顶盘301可对应前述各按压件11贯通设有纵向凹槽3011,使按压件11可通过该纵向凹槽3011露出顶盘301表面设置,即可使杯体600能够直接接触到承重机构10的按压件11上,可提升其反应灵敏度,进一步增强其结构可靠性,提升判断结果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指示装置100还可包括放大机构40,用于将前述伸出部32上下移动的距离信号放大,以呈现给用户的提示信息更明显。该放大机构40与该伸出部32传动连接,前述移动部可设置在该放大机构40上。
关于前述放大机构40,本申请提供了多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如图1至图6所示,该放大机构40可包括第一旋转固定支架42和第一旋转杆41,该第一旋转杆41分为第一分杆411和第二分杆412两部分,该第一分杆411的端部与前述伸出部32接触并传动连接,该第二分杆412的端部为前述移动部或具有前述移动部,该移动部朝向前述观察提示部50设置,通过该移动部的上下移动变化判断杯体600是否放到承重机构10的正确位置上,该第一分杆411和第二分杆412二者相连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该第一连接通孔穿过前述第一旋转固定支架42的第一旋转轴421使二者上下旋转转动连接,优选该第二分杆412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分杆411的长度,从而实现放大信号的作用,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分杆412的端部设置为不同于观察提示部50的颜色。当杯体600已放置到前述承重机构10的正确位置上时,前述伸出部32到达前述第一位置,伸出部32带动该第一分杆411向下转动,该第一分杆411带动第二分杆412向上转动,使其移动部移动至前述观察提示部50的可视状态,使医护人员可在该观察提示部50看到该移动部,获得杯体600已放置到承重机构10的正确位置上的信号;反之,杯体600未放置到前述承重机构10的正确位置上时,前述伸出部32处于前述第二位置,第二分杆412的移动部位于前述观察提示部50的不可视状态,使医护人员无法在该观察提示部50看到移动部,获得杯体600未放置到承重机构10的正确位置上的信号。由于一般与承重机构10直接作用连接的承压部31及伸出部32的上下移动距离信号相对较小,这种放大机构利用杠杆原理,直接有效的起到了放大伸出部32上下移动距离信号的作用,可使呈现给用户的提示信息更明显。
进一步的,前述第二分杆412的底面可对应设置有上下伸缩的第二弹性件22,以助其上下回弹,该第二分杆412的底面与该第二弹性件22的顶面接触抵接或固定连接。再进一步的,前述观察提示部50可与该第二分杆412的端部有间隔设置,且该观察提示部50朝向该第二分杆412所在面可为弧面,其弧度可与第二分杆412的旋转面弧度相同。这样第二分杆412就不会与观察提示部50的内表面接触摩擦,延长机构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当观察提示部50与承重机构10之间的空间足够大时,可选前述伸出部32的伸出方向与前述第一旋转杆41的延伸方向相同,伸出部32的伸出端直接朝向观察提示部50设置即可,如图1至图6所示,这种设置方式相对另一种设置方式更简单好布置安排,同时优选该伸出部32由两个连接杆12之间的空隙中伸出,这样不会影响连接杆12的上下移动工作,同时放大机构也不受影响;当观察提示部50与承重机构10之间的空间有限,不够大时,如图7至图12所示,可选前述伸出部32的伸出方向与前述第一旋转杆41的延伸方向成夹角设置,伸出部32的伸出端可由侧方伸出,然后第一旋转杆41的第一分杆411成夹角与其传动连接,以节省观察提示部50到承重机构10之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但是伸出部32的伸出端由侧方伸出需保证第一旋转杆41的第一分杆411的最高上移点低于连接杆12的最大下移位置,以保证二者互不影响,均可正常工作。优选的,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点要求,第一旋转杆41的第一端4111可设置为向上回折结构,以进一步降低第一分杆411的最高上移点。
关于前述放大机构40,第二种优选的实施例是,如图7至图12所示,该放大机构40同样可包括前述的第一旋转固定支架42和第一旋转杆41,其还可包括第三弹性件23和第二放大机构。该第二放大机构同样可起到放大上下移动信号的作用。该第一旋转杆41的两端之间设有连接部,于该连接部可设有前述第一连接通孔,并通过该第一连接通孔穿过该第一旋转固定支架42的第一旋转轴421与其上下旋转转动连接。该第一旋转杆41可包括第一端4111和第二端4121,该第一端4111可为前述第一分杆411的自由端,该第二端4121可为前述第二分杆412的自由端,该第一端4111与前述伸出部32接触并传动连接,该第二端4121与该第二放大机构传动连接,起到传动移动信号的作用,该第三弹性件23上下伸缩设置于该第二端4121的下方,以助其上下承压及回弹。当然,该第一旋转杆41同样可包括第一分杆411和第二分杆412,同样优选第二分杆412的长度大于第一分杆411的长度,使其不只起到传动上下移动信号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二者之间的长度大小不受限定,主要由前述第二放大机构起放大信号的作用。
前述第二放大机构依次可包括放大传动组件、活动板47和限位该活动板47移动范围的限位管道48,该限位管道48的内部沿其延伸方向贯穿设置,该活动板47的一端与该放大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该活动板自由端471对准该限位管道48设置,其可由该限位管道48的入口端481伸入至其内部,同时,前述的移动部可设置在该活动板自由端471处,而限位管道48的另一出口端482可为前述观察提示部50或与观察提示部50对接设置,那么医护人员可由该限位管道48的出口端482侧通过观察活动板47的移动部的前后移动变化来判断杯体600是否放到了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活动板自由端471可设置为区别于入口端481的不同颜色,如自由端涂覆为红色,入口端481涂覆为白色或黑色。
前述第二放大机构的延伸方向与前述第一旋转杆41的延伸方向成夹角设置,以实现第二放大机构的再次放大信号功能。前述放大传动组件可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旋转固定支架44、第二旋转杆43和摆动块45,该第二旋转杆43包括彼此相对接的平板段431和斜板段432,该斜板段432相对平板段431向下倾斜设置,斜板段432的自由端可设有第二连接通孔,并通过该第二连接通孔穿过第二旋转固定支架44的第二旋转轴441与其上下转动连接,平板段431的顶面与前述第一旋转杆41的第二端的4121的底面接触传动连接,平板段431的底面与前述第三弹性件23的顶面相抵接,该第二旋转固定支架44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摆动块45可包括第三端451和第四端452,第三端451和第四端452可分别贯穿设有第三连接通孔和第四连接通孔,平板段431的自由端可贯穿设有第五连接通孔,该活动板47与该摆动块45转动连接的一端可贯穿设有第六连接通孔,该第三连接通孔和第五连接通孔可通过第三旋转轴461转动连接,该第四连接通孔和第六连接通孔可通过第四旋转轴462转动连接,当前述伸出部32处于前述第一位置时,摆动块45的第四端452拉动活动板47使其移动部朝远离限位管道48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活动板47的长度大于限位管道48的长度,观察提示部50位于限位管道48的出口端482,这样当伸出部32位于第二位置时,移动部伸出观察提示部50冒头设置,当伸出部32位于第一位置时,移动部受摆动块45带动拉出缩回至限位管道48内。此时,移动部伸出观察提示部50冒头设置为前述标示机构的不可视状态,即医护人员不可看到出口端482且能看到活动板自由端471。移动部受摆动块45带动拉出缩回至限位管道48内为前述标示机构的可视状态,即医护人员可看到出口端482且看不到活动板自由端471。医护人员可直接通过更为明显的移动部是否冒头来判断结果,更为方便及明显,人工判断结果错误率更低,大大提高判断结果准确率。
当杯体600同时压到每个按压件11上时,承压部31向下垂直运动到预定距离,伸出部32的伸出端下移到前述第一位置,第一旋转杆41的第一端4111向下压带动第二端4121向上抬,同时该第二端4121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二旋转杆43的平板段431向上抬,而其斜板段432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固定支架44转动连接,但是第二旋转固定支架44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以给其反向的支撑力,带动与之连接的摆动块45的第三端451上拉,同时该第二旋转杆43的斜板段倾斜设置可提升其拉动比例,其更好的放大作用,前述第三端451上拉带动其第四端452朝远离限位管道48方向移动,以将限位管道48内的活动板47朝靠近摆动块45方向拉出,活动板47的移动部缩回至限位管道48内;当杯体600未同时压到每个按压件11上时,承压部31未移动到预定距离,伸出部32处于第二位置,对应的,移动部未能缩回或未能全部至限位管道48内,仍处于冒头状态。
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第三弹性件23均可弹簧,也可替换为与弹簧产生相同效果的非电子元器件,优选前述屏蔽壳体200的壳体底面203上可设有凸起,用于安装固定该第二弹性件22或第三弹性件23。
此外,前述的转盘300可包括前述顶盘301、与顶盘301底部固定连接的转动齿轮302、与转动齿轮302啮合的传动齿轮303、与传动齿轮303固定连接的马达304,前述承重机构10可安装于该转动齿轮302的顶面上,做到与辐照设备1000中的现有器件有效结合,提高可实施性,节省安装空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该转动齿轮302顶面的中心位置可设有环形凸块3021,该环形凸块3021的环形侧壁对应承重机构10的连接杆12可设有下凹的安装凹槽3012,以对连接杆12进行限位,放置其随便在水平面上任意转动,以防影响放大机构40等其他部件工作。
在装配过程中,优选设置前述第一旋转杆41的第一端4111的最大下降高度点位于前述转动齿轮302的顶面之上,且二者之间留有间距,以免碰触影响二者的各自工作。再有,前述放大机构40与转盘300的传动齿轮303之间可设有阻挡件,以防止放大机构40与传动齿轮303向碰触,干扰二者工作。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辐照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射线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工控机、显示屏400以及外部壳体500。优选的,该显示屏400与前述屏蔽壳体200的门体202设置在同侧,当医护人员获得杯体600已放置到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的信号时,可直接通过位于同侧的显示屏400控制启动辐照设备1000对屏蔽腔201内的杯体600中放置的血液进行辐照。当医护人员获知杯体600未放置到承重机构10上的正确位置时,即杯体600放置位置错误时,需重新放置杯体600,直至放置位置正确为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和标示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承重机构、与所述承重机构的底面抵接的承压部和与所述承压部固定连接的伸出部;
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按压件和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承压部的顶面抵接于所述承重机构的质心位置;
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长度相等的所述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彼此相连于所述质心位置,或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按压件,每两个所述按压件底部由同一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承压部顶面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质心位置;
所述标示机构包括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或
所述标示机构包括外露设置的观察提示部和与所述伸出部传动连接的移动部,所述定位指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伸出部传动连接的放大机构,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放大机构上;
当所述伸出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观察提示部处于可视状态,
当所述伸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观察提示部处于不可视状态;所述可视状态指使用人员可通过所述观察提示部观察到所述伸出部的伸出端或所述移动部的状态,所述不可视状态指使用人员不可通过所述观察提示部观察到所述伸出部的伸出端或所述移动部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部整体落于所述承重机构的外周范围内,所述伸出部向所述承压部外侧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长度相等的所述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彼此相连于所述质心位置时,各所述连接杆的支出端分别向外支出于所述外周的位置,各所述支出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连接杆环向间距设置,各所述支出端的上表面连接有向上支出设置的所述按压件,各所述连接杆底面均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承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按压件,每两个所述按压件底部由同一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承压部顶面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质心位置时,各所述连接杆的底面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所述质心位置的两侧;
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上顶面均连接有向上支出的所述按压件,两个或多个所述连接杆的质心位置相互交叉于交叉点,所述承压部顶面连接于所述交叉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固定支架和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分为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所述第二分杆的端部上设置有所述移动部,所述第一分杆的端部与所述伸出部接触并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朝向所述观察提示部设置,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二者相连处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穿过所述第一旋转固定支架的第一旋转轴使二者上下旋转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分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杆的底面对应设置有上下伸缩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分杆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顶面接触抵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观察提示部与所述第二分杆的端部有间隔地设置,且所述观察提示部朝向所述第二分杆所在面为弧面,其弧度与所述第二分杆的旋转面弧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察提示部为用于观察的窗口;
所述伸出部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或
所述伸出部的伸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延伸方向成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固定支架和第一旋转杆,第三弹性件和第二放大机构,
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之间设有连接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旋转固定支架的第一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第一旋转固定支架上下旋转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伸出部接触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大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上下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放大机构包括放大传动组件和活动板以及限位所述活动板移动范围的限位管道;所述限位管道内部沿其延伸方向贯穿设置,所述活动板一端与所述放大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自由端由所述限位管道的入口端伸入至其内部,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所述限位管道的另一出口端为所述观察提示部或与所述观察提示部对接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旋转固定支架、第二旋转杆和摆动块,
所述第二旋转杆包括彼此相对接的平板段和斜板段,所述斜板段相对所述平板段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斜板段的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旋转固定支架的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使得所述斜板段与所述第二旋转固定支架上下转动连接,所述平板段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所述第二端的底面接触传动连接,所述平板段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顶面相抵接;
所述摆动块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分别贯穿设有第三连接通孔和第四连接通孔,所述平板段的自由端贯穿设有第五连接通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摆动块转动连接的一端贯穿设有第六连接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五连接通孔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通孔和所述第六连接通孔通过第四旋转轴转动连接;
当所述伸出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摆动块的所述第四端拉动所述活动板使所述移动部朝远离所述限位管道方向移动;
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管道的长度;所述观察提示部为所述限位管道的出口端;
当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移动部伸出所述限位管道的出口端;
当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移动部受所述摆动块带动缩回至所述限位管道内。
11.一种辐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指示装置和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内的底面上安装有转盘,所述定位指示装置的所述承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盘上;
所述转盘包括顶盘、与所述顶盘底部固定连接的转动齿轮、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马达,所述承重机构安装于所述转动齿轮的顶部;
所述转动齿轮的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的环形侧壁对应所述承重机构的连接杆设有下凹的卡位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78284.9A CN114246999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78284.9A CN114246999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46999A CN114246999A (zh) | 2022-03-29 |
CN114246999B true CN114246999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8079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78284.9A Active CN114246999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46999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8715A (en) * | 1984-10-29 | 1987-11-24 | Mcneilab, Inc. | Light array assembly for photoactivation patient treatment system |
US5459322A (en) * | 1993-12-14 | 1995-10-17 | Therakos, Inc. | Ultraviolet light chamber |
WO2017016085A1 (zh) * | 2015-07-24 | 2017-02-02 | 江苏摩科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x射线源血液辐照装置及其辐照方法 |
CN207928539U (zh) * | 2017-10-25 | 2018-10-02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x射线辐照仪 |
CN109153544A (zh) * | 2016-05-25 | 2019-01-04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人员运送设备的地面盖板 |
CN109958377A (zh) * | 2019-04-10 | 2019-07-02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门组件及辐照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689465C (en) * | 2005-12-19 | 2012-10-02 | Lumen Associates, Inc. | Syringe for use with an apparatus for irradiation of fluid with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
2021
- 2021-12-22 CN CN202111578284.9A patent/CN1142469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8715A (en) * | 1984-10-29 | 1987-11-24 | Mcneilab, Inc. | Light array assembly for photoactivation patient treatment system |
US5459322A (en) * | 1993-12-14 | 1995-10-17 | Therakos, Inc. | Ultraviolet light chamber |
WO2017016085A1 (zh) * | 2015-07-24 | 2017-02-02 | 江苏摩科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x射线源血液辐照装置及其辐照方法 |
CN109153544A (zh) * | 2016-05-25 | 2019-01-04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人员运送设备的地面盖板 |
CN207928539U (zh) * | 2017-10-25 | 2018-10-02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x射线辐照仪 |
CN109958377A (zh) * | 2019-04-10 | 2019-07-02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门组件及辐照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46999A (zh) | 2022-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943950B1 (en) | Liquid extraction device and liquid extraction method | |
CN103149125B (zh) | 一种全血、血浆粘度及血沉、压积一机测定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22110574A1 (zh) | 一种测量室注液及吸液装置 | |
CN106769870A (zh) | 光子测量暗室装置 | |
CN114246999B (zh) | 定位指示装置及其应用的辐照设备 | |
JP7286690B2 (ja) | 制御デバイスセンサの回転 | |
CN110916610A (zh) | 一种自助视力检查装置 | |
CN105662469B (zh) | 一种超声科组合式检查诊断装置 | |
CN110849773A (zh) | 具有内外试管盘的血液流变仪 | |
CN208313998U (zh) | 一种盛血杯装卸装置 | |
CN105796123A (zh) | 一种普外科疾病全身诊断装置 | |
CN206420795U (zh) | 一种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 | |
CN110455261A (zh) | 一种墙体倾斜测量装置 | |
CN206920173U (zh) | 一种血流变仪取样动力装置 | |
CN107228779A (zh) | 用于血流变仪的取样动力装置 | |
CN112798798A (zh) | 血栓弹力图仪 | |
CN208171316U (zh) | 一种智能化高效自动检测安装设备 | |
CN206300572U (zh) | 连杆铰链检具 | |
CN220064090U (zh) | 采样装置 | |
CN221860129U (zh) | 一种耐火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 |
CN109358215B (zh) | 一种旋转式更换检测台的屏蔽室 | |
CN106323603B (zh) | 一种c型臂x线机c型臂的疲劳测试装置 | |
CN106197872B (zh) | 一种餐盒测试机 | |
CN215678221U (zh) | 超声波检测装置 | |
CN222050363U (zh) | 一种用于开关柜局放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