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5370B -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45370B CN114245370B CN202111597983.8A CN202111597983A CN114245370B CN 114245370 B CN114245370 B CN 114245370B CN 202111597983 A CN202111597983 A CN 202111597983A CN 114245370 B CN114245370 B CN 1142453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switching request
- terminal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or terminals, e.g. group communication or 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首先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再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最后,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申请通过服务器将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了一号多机间的通信切换,扩大了一号多机通信方式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话通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移动办公的发展趋势,多终端使用同一个账号进行通信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传统的一号多机的通信方式只支持点对点呼叫,以及会议,但是如果一号多机存在多路通话,即同一个号码不同终端在通话,无法实现呼叫翻转。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切换终端进行通话,为了保持通话不间断,用户在其他同号终端上直接拨打指定的业务码,即可把通话转接到拨打业务码的终端上,对端的用户不会有感知。传统的一号多机的通信方法无法满足该应用场景。因此,传统的一号多机通信方式存在应用场景局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以扩大一号多机通信方式的应用场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携带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建立第二通信通道;
携带第三通信终端的第二账号标识,建立第三通信通道;
将第二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搭桥进行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以翻转;
在确定通信请求可翻转时,根据第一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以翻转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
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
若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时,则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
若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则获取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
根据通信优先级,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通信模块,用于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通信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该方法首先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再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最后,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申请通过服务器将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了一号多机间的通信切换,扩大了一号多机通信方式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系统的第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系统的第二种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通信管理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等设备,其中,该终端可以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PC,Personal Computer)、微型处理盒子、或者其他设备等。
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
在本申请中,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包括但不局限手机、座机、智能手表等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
请参阅图1a和图1b,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系统的第一种场景示意图,仅以通信管理装置集成在服务器10中为例,首先,服务器10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服务器10再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最后服务器10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管理系统的第二种场景示意图,包括第一通信终端11、第二通信终端12以及第三通信终端13,第二通信终端12与第三通信终端13已建立通信连接,第一通信终端11向服务器10发送与第二通信终端12进行连接的通信切换请求,服务器10根据接收到的通信切换请求执行上述通信管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通信管理系统的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服务器、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以及第三通信终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局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上述服务器,包括:
步骤201: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第一通信终端向服务器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切换请求,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通信切换请求来执行通信管理方法。
其中,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在使用第一账号标识和第二账号标识之前,第一账号标识和第二账号标识都需要在服务器中完成注册,其中,第一账号标识和第二账号标识可以理解为常见的手机号码,所不同的是本方案中的一个账号标识可以在多个通信终端使用,即:一号多机模式。
例如,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一账号标识为“1000”,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账号标识为“1001”,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一通信终端共用一个账号标识,即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账号标识也为“1000”,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账号标识,假设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与第三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切换请求的报文格式为“第一通信终端标识#第三通信终端标识”,即第一通信终端发出的通信切换请求的报文为:1000#1001,其中,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以及第三通信终端的账号标识和通信切换请求的报文格式在此不做限定,在此只为说明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服务器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携带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建立第二通信通道;携带第三通信终端的第二账号标识,建立第三通信通道;将第二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搭桥进行通信连接。
在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之前,服务器根据携带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建立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根据携带的第三通信终端的第二账号标识,建立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在第二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之间搭桥进行通信连接,即在第一通信终端发出通信切换请求之前,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已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202: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由于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一通信终端共用第一账号标识,因此,服务器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可以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再根据第二通信通道和第三通信通道的搭桥连接,再进一步由上述内容可知,服务器已建立了第三通信通道,因此,可直接获取第三通信通道。
步骤203: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上述步骤中得到了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三通信通道,根据第一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拆除第二通信通道,将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三通信通道进行搭桥,即可实现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连接,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以翻转;在确定通信请求可翻转时,根据第一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服务器在根据第一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服务器先判断通信切请求是否翻转,即该通信切换请求是否能被响应,若该通信切换请求可以被翻转,服务器再根据第一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以翻转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
其中,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若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则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在实际场景中,例如应用场景一: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第四通信终端共用一个第一账号标识,如1000,第三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共用一个第二账号标识,如1001。若出现情况1: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已建立通信连接,第四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已建立连接,此时,第一通信终端发出通信切换请求,服务器无法判断是将“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成“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还是将“第四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成“第一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的通信”,即,在第一账号标识1000对应的通信通道大于1时,服务器将无法判断通信切换的对象。因此,通信切换请求被响应的前提是,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
例如,第二通信终端有两个,分别为手机001和座机002,第三通信终端也有两个分别为手机003和座机004,此时,手机001和手机003正在通信,座机002和座机004正在通信,即当前第二通信终端的终端数量为2,则此时通信切换请求不可翻转,若第二通信终端为手机001,第三通信终端为座机004,手机001与座机004正在通信,则第二通信终端的终端数量为1,此时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
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若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则获取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根据通信优先级,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
其中,根据通信优先级,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若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大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则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
例如,若第一通信终端为座机1,座机1对应的账号标识为001;第二通信终端为手机2,手机2对应的账号为标识001,第三通信终端为座机3,座机3对应的账号标识为004,手机2与座机3正在通信,则账号标识为001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此时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此时获取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若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大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则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若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小于或等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则通信切换请求不可翻转,即服务器不会响应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请求。即:若座机1的通信优先级大于手机2的通信优先级,则通信请求可翻转,若座机1的通信优先级小于手机2的通信优先级,则通信请求不可翻转。
除上述具体实施例外,当通信通道数量大于1时也可以实现呼叫翻转:
例如应用场景二: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第四通信终端共用一个第一账号标识,如1000,第三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共用一个第二账号标识,如1001。若出现情况1: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已建立通信连接,第四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已建立连接,此时,第一通信终端发出通信切换请求,服务器无法判断是将“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成“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还是将“第四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成“第一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的通信”,即,在第一账号标识1000对应的通信通道大于1时,并且两个通信通道连接的对端通信通道的账号也是一样的服务器将无法直接进行通话切换请求,此时服务器会语音提示第一通信终端,按1切换到最新建立的通信通道,按2结束切换请求。
例如应用场景三:第一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第四通信终端共用一个第一账号标识,如1000,第三通信终端用账号1001。第六通信终端使用账号1002,若出现情况1: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已建立通信连接,第四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已建立连接,此时,第一通信终端发出通信切换请求,服务器无法判断是将“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成“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的通信”,还是将“第四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的通信”,切换成“第一通信终端与第六通信终端的通信”,即,在第一账号标识1000对应的通信通道大于1时,并且两个通信通道连接的对端通信通道的账号不一样时,服务器将无法直接进行通话切换请求,此时服务器会语音提示第一通信终端,按1切换到和1001的通话,按2切换到和1002的通话,按3结束切换通话。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具体实施例中仍以通信通道数量为1作为个例加以阐述。当通信通道数量大于1时,依据本方案申请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其具体实施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亦能够实现。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用于上述服务器,判断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
步骤301: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
服务器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与第二通信终端进行连接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一通信通道,服务器判断上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以翻转来执行相应的通信管理方法,该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步骤302:判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是否处在通信中,若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没有处在通信中,则服务器执行步骤308,若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处在通信中,则服务器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获取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
步骤304: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是否为1,若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则执行步骤305,若终端数量不为1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5:获取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
步骤306:判断第一通信终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第二通信终端的优先级,若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大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则执行步骤308,若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7:通信切换请求不可翻转。
步骤308: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
服务器在确定通信切换请求可以翻转时,根据第一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最后,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通道。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用于上述服务器,通信管理方法包括:
响应通信切换的前提是,第一通信终端1000与第三通信终端1001已建立通信连接,因此,第二通信终端1000向服务器发出与第三通信终端1001进行通信连接的请求,即:执行步骤401;
步骤401:呼叫1001(建立通信通道2);
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通信终端1000的呼叫后,执行步骤402;
步骤402:转发“呼叫1001”,建立通信通道3;
为实现第二通信终端1000与第三通信终端1001的通信连接,服务器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将通信通道2和通信通道3搭桥,建立通信连接;
在第二通信终端1000与第三通信终端1001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通信终端1000想要与第三通信终端1001建立通信连接,即:将第三通信终端1001与第二通信终端1000的通信连接,切换到第三通信终端1001与第一通信终端1000的通信连接上,此时,第一通信终端1000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发出通信切换请求,建立通信通道1;
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终端1000发出的通信切换请求后,执行步骤406;
步骤406:查找1000对应的通信道道数量,若通信通道数量为1时,拆除通信通道2,将通信通道1和通信通道3搭桥,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再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最后,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本申请通过服务器将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了一号多机间的通信切换,扩大了一号多机通信方式的应用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从通信管理装置的角度进一步进行描述,请参阅图5a,图5a具体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获取模块502,用于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通信模块503,用于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5b,图5b具体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通信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504,用于携带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建立第二通信通道;
第二建立模块505,用于携带第三通信终端的第二账号标识,建立第三通信通道;
连接模块506,用于将第二通信通道与第三通信通道搭桥进行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服务器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6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02、电源604和输入单元603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服务器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601是该服务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服务器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6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01中。
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6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601对存储器602的访问。
服务器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04,优选的,电源604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60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服务器还可包括输入单元603,该输入单元6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显示处理器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处理器6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602中,并由处理器6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通信管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通信管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指令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计算器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通信管理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例如,实现以下功能: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通信切换请求携带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根据第一账号标识,获取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二通信通道,以及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第三通信通道;
建立第一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第二通信终端与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携带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建立第二通信通道;
根据携带第三通信终端的第二账号标识,建立第三通信通道;
将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信通道搭桥进行通信连接;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携带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三通信通道;
获取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所述通信通道数量,判断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
若所述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时,则所述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判断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为1,则获取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
根据所述通信优先级,判断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优先级,判断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则所述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
5.一种通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携带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建立第二通信通道;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携带第三通信终端的第二账号标识,建立第三通信通道;
连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与所述第三通信通道搭桥进行通信连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切换请求,并建立第一通信通道,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携带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账号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获取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信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三通信通道;
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通信通道数量,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标识对应的所述通信通道数量,判断所述通信切换请求是否可翻转,若所述通信切换请求可翻转,建立所述第一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中断所述第二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三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97983.8A CN114245370B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97983.8A CN114245370B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45370A CN114245370A (zh) | 2022-03-25 |
CN114245370B true CN114245370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8076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97983.8A Active CN114245370B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45370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7474A (zh) * | 2008-02-29 | 2008-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
CN101534491A (zh) * | 2009-04-14 | 2009-09-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号多机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986737A (zh) * | 2010-11-26 | 2011-03-16 |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在一号多机多终端间相互切换且不中断通话的方法 |
KR101477216B1 (ko) * | 2013-06-24 | 2014-12-29 |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 원넘버다폰 서비스를 수행하는 단말리스트 관리 서버 및 그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
WO2017028657A1 (zh) * | 2015-08-17 | 2017-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音视频通讯的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968767A (zh) * | 2016-10-19 | 2018-04-2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终端通信方法、服务器和第一终端 |
CN109743460A (zh) * | 2019-01-10 | 2019-05-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
CN111611573A (zh) * | 2020-05-20 | 2020-09-01 | 深圳市镜玩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终端设备切换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
CN112929481A (zh) * | 2019-11-20 | 2021-06-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来电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596100A (zh) * | 2021-07-02 | 2021-11-02 | 深圳市雷鸟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转移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2-24 CN CN202111597983.8A patent/CN1142453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7474A (zh) * | 2008-02-29 | 2008-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
CN101534491A (zh) * | 2009-04-14 | 2009-09-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号多机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986737A (zh) * | 2010-11-26 | 2011-03-16 |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在一号多机多终端间相互切换且不中断通话的方法 |
KR101477216B1 (ko) * | 2013-06-24 | 2014-12-29 |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 원넘버다폰 서비스를 수행하는 단말리스트 관리 서버 및 그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
WO2017028657A1 (zh) * | 2015-08-17 | 2017-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音视频通讯的终端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968767A (zh) * | 2016-10-19 | 2018-04-2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终端通信方法、服务器和第一终端 |
CN109743460A (zh) * | 2019-01-10 | 2019-05-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
CN112929481A (zh) * | 2019-11-20 | 2021-06-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来电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611573A (zh) * | 2020-05-20 | 2020-09-01 | 深圳市镜玩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终端设备切换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
CN113596100A (zh) * | 2021-07-02 | 2021-11-02 | 深圳市雷鸟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转移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一号双机"业务解决方案;李丹, 张望;《企业技术开发》;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45370A (zh) | 2022-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04369B (zh) | 一种具有双模式切换功能的终端设备 | |
CN111818503B (zh) | 语音通话方法、系统、芯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881779B (zh) | 智能设备之间的视频通话接听转移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
US7076269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notifying incommunicable state, and device and method used for the system | |
US20130254571A1 (en) |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ccess module | |
CN101668350A (zh) | 移动终端的状态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1754458A (zh) | 通信系统的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JP6785332B2 (ja) | ブルートゥーススピーカーデータ処理の方法、装置及びブルートゥーススピーカー | |
EP3565308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to cell | |
CN106454968B (zh) | 一种基于csfb的主叫方法及装置 | |
CN113365234B (zh) | 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100628115B1 (ko) | 이동 단말기의 절전 방법 | |
CN113746821B (zh) |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07024937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eiving data on a portable device | |
CN101202964A (zh) | 处理业务的方法以及终端 | |
CN112269086A (zh) | 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装置、充电线缆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298775A (zh) | 一种终端设备及任务处理方法 | |
CN114286431B (zh) | 低功耗模式的开启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06535150A (zh) | 一种来电转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4245370B (zh) |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6303026A (zh) | 一种实现关机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517301A (zh) | 蓝牙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115482B (zh) | 基于安卓系统的终端通讯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3923613B (zh) |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954760B (zh) |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