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7560A -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37560A CN114237560A CN202111497642.3A CN202111497642A CN114237560A CN 114237560 A CN114237560 A CN 114237560A CN 202111497642 A CN202111497642 A CN 202111497642A CN 114237560 A CN114237560 A CN 1142375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alternative
- drop
- content item
- complete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91—User-Defined Types; Storage management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存储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根据所述存储方法和装置,可以减少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开发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前端开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方便技术人员进行开发的框架,例如Iview成为最常用的前端VUE框架之一,其中各种开发组件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开发人员日常的开发需求,降低开发的难度,使得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其中,下拉框组件是开发任务中较为常用的组件,对于选项的选择、选项是否已经存在于数据库中的判断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人员会经常遇到选项在下拉框组件中不存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选项的新增,将其写进数据库。如果进行选项的新增操作,通常需要将新增选项先写进数据库中,然后还需要再从数据库中将新增选项调取到前端,开发人员才可以看到,这样不仅增加了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还会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先将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然后将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所有完整目标数据一起提交到后端数据库,无需新增一个完整目标数据就提交一次后端数据库,减少了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了开发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所述存储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
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拉框中显示有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存储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转变所述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并转变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和隐藏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当前显示状态为显示时,所述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选择,当所述当前显示状态为隐藏时,所述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包括:
根据所述下拉框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下拉框所涉及的数据内容对应的至少一个备选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
针对于每个备选数据,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其中,所述前预设位的位数与所述字符数量相同;
若所述子备选数据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则认为所述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将所述子备选数据所属的备选数据作为所述备选内容项。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后,所述存储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再次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
判断所述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是否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一致;
若一致,则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
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所述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弹出框;
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在所述弹出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在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后,所述存储方法还包括:
若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在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将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响应于针对于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中任意一个备选内容项的点击操作,将该备选内容项在所述下拉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增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获取模块,用于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拉框中显示有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
转变模块,用于若不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转变所述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并转变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和隐藏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显示状态为显示时,所述显示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选择,当所述显示状态为隐藏时,所述显示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首先,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最后,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与后端数据库中存储的备选数据进行对比,若不存在备选数据项,则获取用户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完整目标数据暂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这样,在新增目标数据时,先将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这样无需先将完整目标数据先存储到后端数据库。当全部的完整目标数据都被存放在前端的字符串数据中后,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这样新增的完整目标数据全部一起提交到后端数据库,无需新增一个完整目标数据就提交一次后端数据库,这样可以减少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了开发资源。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前端开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方便技术人员进行开发的框架,例如Iview成为最常用的前端VUE框架之一,其中各种开发组件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开发人员日常的开发需求,降低开发的难度,使得开发周期大大缩短。
其中,下拉框组件是开发任务中较为常用的组件,对于选项的选择、选项是否已经存在于数据库中的判断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人员会经常遇到选项在下拉框组件中不存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选项的新增,将其写进数据库。例如,在低版本的Iview框架中,通常将SELECT下拉框作为选择使用,如果需要进行选项的新增操作,则使用INPUT输入框输入需要创建的选项,提交后端进行创建,而后才会出现在SELECT下拉框中。也就是,通常需要将新增选项先写进数据库中,然后还需要再从数据库中将新增选项调取到前端,开发人员才可以看到,这样不仅增加了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还会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而且这样也会造成由于组件数量过多而导致的前端页面不够简洁美观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先将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然后将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所有完整目标数据一起提交到后端数据库,无需新增一个完整目标数据就提交一次后端数据库,减少了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了开发资源。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包括:
S101,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需要说明的是,下拉框指的是用于对目标数据进行选择的组件。例如,在Iview的应用场景下,下拉框可以是SELECT下拉框。第一部分数据指的是用户输入的一部分的目标数据,是下述完整目标数据的一部分。这里,第一部分数据既可以是英文,也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中文和英文混合的数据格式。后端数据库指的是用于存储各个备选数据的数据库。备选数据指的是后端数据库中存储的,供用户进行选择的选项数据。备选内容项指的是数据首部与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数据。备选数据和备选内容项的数据格式也既可以是英文,也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中文和英文混合的数据格式。
针对上述步骤S101,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以在下拉框中输入第一部分数据,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需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流程图。针对上述步骤S10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包括:
S201,根据所述下拉框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下拉框所涉及的数据内容对应的至少一个备选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标识信息是用于区分不同下拉框的标签,具体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下拉框。数据内容指的是该下拉框所对应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数据内容可以是用户名、用户手机号、用户身份证号、用户地址等不同的数据内容,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针对上述步骤S201,由于不同的下拉框中会涉及不同的数据内容,不同的数据内容又会对应不同的备选数据,因此,需要根据下拉框的标识信息来获取对应的备选数据。当用户点击一个下拉框并在其中输入第一目标数据时,这时获取下拉框的标识信息,并在后端数据库中根据该下拉框的标识信息获取该下拉框所涉及的数据内容对应的至少一个备选数据。作为示例,当下拉框所涉及的数据内容为用户名时,所对应的至少一个备选数据可以是“zhangsan”、“lisi”、“王五”等这样的数据。
这里,应注意,上述对数据内容以及数据内容对应的备选数据的举例仅是示例,实际中,数据内容以及数据内容对应的备选数据不限于上述例子。
S202,确定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字符数量指的是在第一部分数据中包括的字符的数量。作为示例,当第一部分数据为“liu”时,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为3;当第一部分数据为“张三”时,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为2。
针对上述S202,根据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来确定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
S203,针对于每个备选数据,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前预设位指的是在备选数据中位于备选数据的数据首部的字符的位置。其中,所述前预设位的位数与所述字符数量相同。子备选数据指的是在备选数据中提取出的位于前预设位的子数据。因此,备选数据在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指的是在备选数据的数据首部几位的数据。作为示例,当备选数据为“zhangsan”,字符数量为3时,前预设位的位数也为3,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为“zha”。当备选数据为“张三”,字符数量为1时,前预设位的位数也为1,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为“张”。
针对上述步骤S203,在具体实施时,针对于每个备选数据,针对确定出的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子备选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等于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
S204,若所述子备选数据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则认为所述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将所述子备选数据所属的备选数据作为所述备选内容项。
针对上述步骤S204,在具体实施时,针对每个备选数据,在提取出该备选数据对应的子备选数据后,若子备选数据与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一致时,则认为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将子备选数据所属的备选数据作为备选内容项。延续步骤S203中实施例,当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为“zha”时,第一部分数据与备选数据“zhangsan”对应的子备选数据“zha”一致,则认为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将备选数据“zhangsan”作为备选内容项。若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为“shu”时,第一部分数据与备选数据对应的子备选数据并不一致,这时则认为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不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
S102,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
需要说明的是,完整目标数据指的是用户想要创建的完整的目标数据。前端指的是用户所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字符串数组指的是用来存放字符数据的数组,用于存放字符或字符串。前端的字符串数据即是用来开发前端界面的代码。示例性的,前端的字符串数据可以是前端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对象简谱)字符串。这里,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文本格式来存储和表示数据。
针对上述步骤S102,在具体实施时,在判断出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不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时,获取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这样无需先将完整目标数据先存储到后端数据库,这样可以减少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开发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拉框中显示有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转变所述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并转变所述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显示状态指的是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其中,当前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和隐藏中的任意一种,提示信息指的是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请选择和请输入,当下拉框的当前显示状态为显示时,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选择,当下拉框的当前显示状态为隐藏时,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
在现有技术中,在低版本的iview框架中,通常都是将SELECT下拉框组件作为选择使用,若下拉框选项列表中没有目标选项,需要新增,则使用INPUT输入组件输入需要创建的选项提交后端进行创建,而后才会出现在SELECT下拉框中。如此在图形界面上会显示多个SELECT下拉框组件和多个INPUT输入组件,这样不仅会造成前端页面的负担,并且由于显示的组件过多,前端界面也不够简洁美观。因此本申请在不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情况下,会隐藏下拉框,并显示输入框。针对上述步骤,在具体实施时,将下拉框和输入框这两个组件进行组合,并控制这两个组件的显示和隐藏。在初始状态下,会将下拉框的显示状态设置为显示,将输入框的显示状态设置为隐藏,并在下拉框中显示“请选择”的提示信息,当判断出不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时,转变下拉框和输入框的显示状态,将下拉框的显示状态设置为隐藏,将输入框的显示状态设置为显示,这样使其看似只有一个组件,美化了前端页面,并且减少了用户与后端的交互次数。并且当下拉框隐藏时同时转变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将提示信息转变为“请选择”。
针对上述步骤S10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还包括:
步骤1021,接收到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再次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处理完用户输入的第一个部分数据后,用户输入的下一个部分数据即第二部分数据。
针对上述步骤1021,在第一部分数据被处理完后,接收用户在下拉框中再次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
步骤1022,判断所述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是否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一致。
针对上述步骤1022,在接收到第二部分数据后,判断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是否与第二部分数据一致。具体的,如何判断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是否与第二部分数据一致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如何判断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方法相同:先获取第二部分数据的字符数量,并从完整目标数据中提取与该字符数量相同的子目标数据,若子目标数据与用户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一致,则认为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与第二部分数据一致;若子目标数据与用户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不一致,则认为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与第二部分数据不一致。
步骤1023,若一致,则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针对上述步骤1023,当判断出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与第二部分数据一致时,则将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这样用户在需要该完整目标数据时可以直接选择,无需再进行再次创建,减少了与后端的交互次数,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针对上述步骤1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
A: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所述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弹出框。
B: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在所述弹出框中进行显示。
针对上述步骤A和步骤B,在具体实施时,在图形用户界面中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弹出框,并将用户刚才创建的完整目标数据在弹出框中进行显示,如果用户需要该完整目标数据,则可以直接在弹出框上进行选择,响应于用户对于完整目标数据的选择操作,当用户点击了完整目标数据,这时将该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下拉框中。这样,当用户输入的第二目标数据与用户新建的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相同时,可以直接将刚创建的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弹出框中,用户无需重复创建,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弹出框内的完整目标数据可供用户选择,用户需要时可直接点击该完整目标数据,完整目标数据就会显示在下拉框中,用户可继续对该完整目标数据进行编辑操作。
S103,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新增控件是用于将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的触发按键。
针对上述步骤S103,在具体实施时,在第一个完整目标数据被临时存储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后,会在图形用户界面增加一行用于操作的组件,用户点击新增一行中的下拉框,开始输入第二部分数据,这时返回执行步骤S101,获取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并判断后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数据前端与第二部分数据相同的备选内容项,若不存在则获取第二完整目标数据,并将第二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用户输入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均被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这时响应于用户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这样新增的完整目标数据全部一起提交到后端数据库,无需新增一个完整目标数据就提交一次后端数据库,这样可以减少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了开发资源。
上述实施例均针对不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包括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情况。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后,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还包括:
(1)若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在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针对上述步骤,在具体实施时,获取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当判断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时,则从后端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如何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的方法在步骤S201-步骤S204中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将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针对上述步骤,在具体实施时,在获取到数据首部与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后,将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供用户查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形用户界面中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弹出框,并将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在该弹出框中进行显示。
(3)响应于针对于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中任意一个备选内容项的点击操作,将该备选内容项在所述下拉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针对上述步骤,在具体实施时,当用户点击了弹出框中的任意一个备选内容项时,响应于用户对于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中的任意一个备选内容项的点击操作,将该备选内容项在用户所操作的下拉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这样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调取出数据首部与该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显示在弹出框中,当用户需要某个备选内容项可以直接点击该备选内容项,该备选内容项就会出现在下拉框所在的区域内,用户可以针对该备选内容项进行编辑。这样用户无需输入全部的目标数据即可获取到想要的备选内容项,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与后端数据库中存储的备选数据进行对比,若不存在备选数据项,则获取用户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完整目标数据暂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这样,在新增目标数据时,先将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这样无需先将完整目标数据先存储到后端数据库。当全部的完整目标数据都被存放在前端的字符串数据中后,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这样新增的完整目标数据全部一起提交到后端数据库,无需新增一个完整目标数据就提交一次后端数据库,这样可以减少与后端的交互次数,节省了开发资源。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增数据的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所述存储装置300包括:
判断模块301,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获取模块302,用于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
数据同步模块303,用于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拉框中显示有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存储装置300还包括:
转变模块,用于若不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转变所述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并转变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和隐藏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显示状态为显示时,所述显示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选择,当所述显示状态为隐藏时,所述显示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
进一步的,判断模块301在用于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时,判断模块301用于:
根据所述下拉框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下拉框所涉及的数据内容对应的至少一个备选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
针对于每个备选数据,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其中,所述前预设位的位数与所述字符数量相同;
若所述子备选数据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则认为所述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将所述子备选数据所属的备选数据作为所述备选内容项。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后,所述存储装置300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用于:
接收到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再次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
判断所述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是否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一致;
若一致,则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进一步的,显示模块在用于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时,显示模块用于:
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所述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弹出框;
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在所述弹出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在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后,所述存储装置300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第二显示模块用于:
若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在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将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响应于针对于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中任意一个备选内容项的点击操作,将该备选内容项在所述下拉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总线430。
所述存储器4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4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4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410与所述存储器420之间通过总线4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以及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步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新增数据时与后端交互次数较多且浪费开发资源的问题,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以及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步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新增数据时与后端交互次数较多且浪费开发资源的问题,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
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框中显示有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存储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转变所述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并转变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和隐藏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当前显示状态为显示时,所述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选择,当所述当前显示状态为隐藏时,所述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包括:
根据所述下拉框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下拉框所涉及的数据内容对应的至少一个备选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所包括的字符数量;
针对于每个备选数据,从该备选数据中提取出前预设位的子备选数据;其中,所述前预设位的位数与所述字符数量相同;
若所述子备选数据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则认为所述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备选内容项,并将所述子备选数据所属的备选数据作为所述备选内容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后,所述存储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再次输入的第二部分数据;
判断所述完整目标数据的数据首部是否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一致;
若一致,则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
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所述下拉框所处的位置上显示弹出框;
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在所述弹出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后,所述存储方法还包括:
若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在所述后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将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中;
响应于针对于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中任意一个备选内容项的点击操作,将该备选内容项在所述下拉框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显示。
7.一种新增数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在下拉框中输入的第一部分数据时,判断后端数据库所存储的备选数据中是否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
获取模块,用于若不存在,获取用户在所述下拉框中输入的完整目标数据,并将所述完整目标数据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响应针对于新增控件的触控操作,将所述临时存放至前端的字符串数组中的全部完整目标数据同步至后端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框中显示有当前显示状态所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
转变模块,用于若不存在数据首部与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一致的至少一个备选内容项,转变所述下拉框的显示状态,并转变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和隐藏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显示状态为显示时,所述显示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选择,当所述显示状态为隐藏时,所述显示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7642.3A CN114237560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7642.3A CN114237560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7560A true CN114237560A (zh) | 2022-03-25 |
Family
ID=8075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7642.3A Pending CN114237560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3756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9280A (zh) * | 2022-09-02 | 2022-12-0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大数据的高等教育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7739A (zh) * | 2004-01-06 | 2005-07-1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中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8038142A (zh) * | 2017-11-24 | 2018-05-1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实现多级联动下拉框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377851A (zh) * | 2019-06-18 | 2019-10-2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级联动下拉框的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WO2020006864A1 (zh) * | 2018-07-06 | 2020-01-0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浏览器输入框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732742A (zh) * | 2021-01-12 | 2021-04-30 |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查询页面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11497642.3A patent/CN1142375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7739A (zh) * | 2004-01-06 | 2005-07-1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中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8038142A (zh) * | 2017-11-24 | 2018-05-1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实现多级联动下拉框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0006864A1 (zh) * | 2018-07-06 | 2020-01-0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浏览器输入框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377851A (zh) * | 2019-06-18 | 2019-10-2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级联动下拉框的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N112732742A (zh) * | 2021-01-12 | 2021-04-30 |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查询页面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9280A (zh) * | 2022-09-02 | 2022-12-0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大数据的高等教育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38893B2 (en) | Multi-step auto-completion model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 |
US8850310B2 (en) | Data entry suggestion lists for designated document data entry areas based on data from other document data entry areas | |
JP2015532753A (ja) | 文字入力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 |
CN111400998A (zh) | 一种文本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237560A (zh) |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储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569501A (zh) | 用户账号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
CN114090002A (zh) | 前端界面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9418055B2 (en) | Method for copying multiple content between applications | |
CN107357481B (zh) | 消息展示方法及消息展示装置 | |
JP7160327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
CN107168687B (zh) | 用于设置游戏指令宏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1596828B (zh) | cookie同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303888A (zh) | 一种生僻字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170212873A1 (en) | Message processing device,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 |
CN105630761A (zh) | 公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8981354B (zh) | 一种页面的翻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3164217A (zh) | 用于后端系统的独立数据实体 | |
CN109240735B (zh) | 需求回滚方案填写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19096173A (ja) | 和文字変換プログラム及び和文字変換装置 | |
CN115857941A (zh) | 代码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417795A (zh) | 一种数据粘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0147610B1 (ko) | 터미날장치의 명령어입력방법 | |
CN116301838A (zh) | 表单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238835A (zh) | 弹框内容定制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225243A (zh) | 一种在uefi bios中支持中文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