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4124B - 灯具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灯具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34124B CN114234124B CN202111580502.2A CN202111580502A CN114234124B CN 114234124 B CN114234124 B CN 114234124B CN 202111580502 A CN202111580502 A CN 202111580502A CN 114234124 B CN114234124 B CN 1142341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lamp body
- light
- mounting groove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1/192—Details of lamp holders,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1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3/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3/195—Details of lamp holders,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3/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灯具及车辆,属于汽车照明技术领域。所述灯具包括:固定座、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灯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灯体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该灯具在需要安装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时,仅需要将固定座与对应结构连接即可,无需再逐一安装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提高了灯具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及车辆。
背景技术
灯具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提供照明及指示作用。为了保证车辆在不同环境以及各个行驶状态下的用灯需求,车辆前部通常安装有多个不同功能的灯体,包括日间行车灯、前位置灯、前雾灯和角灯。相关技术中,通常将多个不同功能的灯体逐个安装车辆前部的不同位置,然而逐个安装的安装方式较为费时费力,影响整车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具及车辆,可以提高灯具的安装效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固定座、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
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灯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灯体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延伸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的一侧通过第一弧形过渡件与所述第二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部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弧形过渡件与所述第二部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过渡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弧形过渡件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还具有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部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灯罩;
所述灯罩盖合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灯罩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灯体和所述第二灯体的腔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体包括第一发光件和透镜;
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透镜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发光件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镜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具有镜体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连接,所述镜体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灯具还包括调光杆;
所述调光杆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透镜可与垂直于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具有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体包括第二发光件、厚壁件和反射镜;
所述第二发光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连接;
所述反射镜和所述厚壁件均位于所述第二发光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且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厚壁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发射镜的反射后经过所述厚壁件射出。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一方面所述的灯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利用固定座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将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固定在固定座体内,使得第一灯体、第二灯体和固定座可以构成一个整体的安装件。在需要安装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时,仅需要将固定座与对应结构连接即可,无需再逐一安装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提高了灯具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所示的灯具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灯具中第一灯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灯具中第二灯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固定座;11-第一部;12-第二部;101-第一安装槽;102-第二安装槽;103-第一连接件;104-第二连接件;105-第三连接件;111-第一弧形过渡件;112-第二弧形过渡件;
2-第一灯体;21-第一发光件;22-透镜;221-镜体;222-支架;23-散热器;
3-第二灯体;31-第二发光件;32-厚壁件;33-反射镜;
4-灯罩;
5-调光杆;
6-驱动器;
7-饰圈;
8-透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图1中所示方位的相对关系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在产品以不同姿态摆放时,方位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上”、“下”可能互换。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灯具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提供照明及指示作用。为了保证车辆在不同环境以及各个行驶状态下的用灯需求,车辆前部通常安装有多个不同功能的灯体,包括日间行车灯、前位置灯、前雾灯和角灯。
其中,日间行车灯是车辆在白天行驶时所使用的信号灯,其作用不是照明,而是提高车辆的被辨识性,以确保在环境光较强的情况下中,行人与车辆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可以通过日间行车灯进行相互察觉,进而预防交通事故,保障行车安全。
前位置灯的是显示车辆位置的灯,通常位于车辆前部的两侧,点亮的时候可以显示车辆的前部轮廓,通常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开启,使前方来车识别车辆的大小,以减少会车事故。
雾灯安装于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用于在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与安全警示,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其中,雾灯又分为前雾灯和后雾灯,前雾灯设置在车辆的前部,后雾灯设置在车辆的后部。前雾灯一般为明亮的黄色,后雾灯则为红色。由于防雾灯亮度高、穿透性强,不会因雾气而产生漫反射,所以正确使用雾灯能够有效预防在雨雾天气中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角灯是当道路环境照明条件不充分时,用于辅助照明的灯具。通常情况下,角灯可以用于为车辆近前方道路转角处提供辅助照明,也可以用于为车辆侧面或者后面提供辅助照明,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关技术中,通常将日间行车灯和前位置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车辆前部的两侧,将雾灯和角灯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日间行车灯和前位置灯的下侧,然而逐个安装的安装方式较为费时费力,影响整车的安装效率。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包括固定座1、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
其中,固定座1具有第一安装槽101和第二安装槽102,第一灯体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01,第二灯体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工作原理为:
利用固定座1的第一安装槽101和第二安装槽102将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固定在固定座1内,使得第一灯体2、第二灯体3和固定座1可以构成一个整体的安装件。
因此,在需要安装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时,仅需要将固定座1与对应结构连接即可,无需再逐一安装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提高了灯具的安装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一安装槽10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安装槽102的延伸方向相交。
相比于第一安装槽101和第二安装槽102平行布置或共线布置,该布置方案可以使得固定座1的体积较小,进而可以节约汽车前部的空间,增强汽车外部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固定座1包括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
其中,固定座1的第一部11为第一安装槽101的所在部分,用于安装第一灯体2;固定座1的第二部12为第二安装槽102的所在部分,用于安装第二灯体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11的一侧通过第一弧形过渡件111与第二部12的一侧连接,第一部1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弧形过渡件112与第二部12的另一侧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弧形过渡件111和第二弧形过渡件112,可以使得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避免车辆在发生撞击时,固定座1的第一部11与第二部12的连接处发生断裂。
可选的,固定座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固定座1具有第一连接件103和第二连接件104。
其中,第一连接件103位于第一弧形过渡件111的侧壁上,第二连接件104位于第二弧形过渡件112的侧壁上。
固定座1可以利用第一连接件103和第二连接件104与车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103和第二连接件104的位置设置取决于车架的连接孔的位置。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103具有第一通孔,螺栓适于穿过第一通孔和车架上对应的连接孔,并与螺母配合,以使得第一连接件103与车架连接固定。
可选的,第二连接件104具有第二通孔,螺栓适于穿过第二通孔和车架上对应的连接孔,并与螺母配合,以使得第二连接件104与车架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固定座1还具有第三连接件105。
其中,第三连接件105位于第二部12的侧壁上。
固定座1可以利用第三连接件105与第一连接件103和第二连接件104共同配合与车架连接,使得固定座1与车架连接的更为牢固。
可选的,第三连接件105具有第三通孔,螺栓适于穿过第三通孔和车架上对应的连接孔,并与螺母配合,以使得第三连接件105与车架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3、第二连接件104和第三连接件105可以构成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重心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的重心重合,以保证该灯具安装到车架上之后的平衡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灯体2为前雾灯和角灯的组合灯,即第一灯体2通过一个灯体结构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功能。
其中,通过调整第一发光件21与透镜22的距离以及透镜22的角度,并通过控制流经第一发光件21的电流的大小,实现第一灯体2发出不同的光型,进而可以实现前雾灯和角灯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第一灯体2包括第一发光件21和透镜22。
其中,第一发光件21和透镜22均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连接,且第一发光件21在固定座1上的正投影落入透镜22在固定座1上的正投影内。
如此设置,可以确保从第一发光件21发出的光都可以经过透镜22出射。
通过第一发光件21和透镜22的配合,可以使得第一发光件21发出的光进行放大后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件21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光源,其中第一光源位于第一电路板远离固定座1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电路板可以采用印制电路板。
具体的,印制电路板具有以下优点:
①布置方案模块化,便于布线和装配,同时可以节省设备的维修、调试和检查时间;
②布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③可以用于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了电子设备的造价;
④具有较好的耐弯折性。
因此,当第一电路板选择为采用印制电路板时,可以确保第一电路板也具有以上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制电路板又分为单面板、双面板以及多层板。
其中,单面板为一种最基本的印制电路板,其布置方案为: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但是,由于单面板的零件的安装空间仅有一面,且布线间不能交叉,因此采用单面板布线方式较为复杂。
双面板为一种两面都有布线的,在安装时,必须保证在两面间均有适当的电路连接,通常需要在电路间设置“桥梁”,两面的导线通过“桥梁”相互连接。因此,双面板解决了单面板中因为布线交错的难点,可以用于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多层板是一种由多个单面板或双面板构成的印制电路板,其多层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通常用一块双面板作为内层、二块单面板作为外层或二块双面板作为内层、二块单面板作为外层,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相比于单面板和双面板,多层板从根本上解决了布线难点的问题。
可选的,印制电路板可以为双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包括第一线束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多个发光二极管间隔固定于第一线束板的中心线上,且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线束板远离固定座1的一侧。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将第一线束板固定于第一电路板上,即可实现第一光源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第一线束板可以通过粘合胶固定于第一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二极管与第一线束板电连接,第一线束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为多个发光二极管提供电流。
其中,发光二极管通常采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为发光材料,因而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环保、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当第一光源选择为发光二极管时,可以确保第一光源也具有以上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可以分为单色发光二极管、变色发光二极管和闪烁发光二极管等。
其中,单色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工作电压低、工作电流小、发光均匀稳定、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可用各种直流、交流、脉冲等电源驱动点亮。它属于电流控制型半导体器件,使用时需串接合适的限流电阻。
变色发光二极管是能变换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变色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种类可分为双色发光二极管、三色发光二极管和多色(有红、蓝、绿、白四种颜色)发光二极管。
闪烁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集成电路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特殊发光器件,可用于报警指示。在使用时,无须外接其它元件,只要在其引脚两端加上适当的直流工作电压即可闪烁发光。
可选的,第一光源可以为单色发光二极管。
可选的,第一光源可以为黄色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22为凸透镜。
其中,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可以将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形成放大的光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22具有镜体221和支架222,支架222与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连接,镜体221位于支架222上,即镜体221通过支架222固定在固定座1上。在这里,镜体221是透镜22的主要结构,通过设置镜体221,以实现透镜22放大成像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件2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支架222连接,其中,支架222用于固定镜体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灯具还包括调光杆5。
其中,调光杆5位于透镜22的一侧,并与透镜22可转动连接,使得透镜22可与垂直于固定座1的方向具有夹角。
通过设置调光杆5,可以使得透镜22的设置角度可调节,以使第一灯体2发出不同角度的灯光。
可选的,调光杆5可以调整支架222,使得透镜22可与垂直于固定座1的方向具有-5°至5°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灯体2还包括散热器23,其中散热器23固定于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并与调光杆5固定连接,以用于为第一发光件21散热。
可选的,散热器23可以为铝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灯体3为日间行车灯和前位置灯的组合灯,即第二灯体3通过一个灯体结构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功能。
其中,第二灯体3通过输入的电流大小不同,以实现开启日间行车灯和前位置灯。当驾驶员开启日间行车灯时,流入第二灯体3内部电路的电流较大,第二灯体3的亮度较高;当驾驶员开启前位置灯时,流入第二灯体3内部电路的电流较小,第二灯体3的亮度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二灯体3包括第二发光件31、厚壁件32和反射镜33。
其中,第二发光件31与第二安装槽102的内壁连接。
反射镜33和厚壁件32均位于第二发光件31远离固定座1的一侧,且反射镜33与厚壁件32连接,其中,反射镜33用于接收第二发光件31发出的光,并将其反射至厚壁件32的内壁,进而通过经过厚壁件32将接收到的光进行增强后射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厚壁件32内部具有多个聚光器,聚光器为厚壁件32的入光面向后突出的结构。厚壁件32的出光面形成扩散花纹,扩散花纹包括多个花纹块,花纹块的外表面呈圆弧状。
可选的,厚壁件32中扩散花纹的弧度可以为15°~25°。
可选的,厚壁件32的厚度为0.5mm~0.7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厚壁件32内壁为镀铝内壁,进一步增强出光强度。
与第一发光件21类似,第二发光件31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光源。
可选的,第二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第二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还包括灯罩4。
其中,灯罩4盖合在固定座1上,灯罩4和固定座1之间形成有容纳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的腔室。
通过设置盖合在固定座1上的灯罩4,以与固定座1配合而形成内部密闭腔室,防止尘土或雨水进入腔室内,损坏腔室内的器件。
可选的,灯罩4的材质可以为透明塑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还包括驱动器6,驱动器6固定于固定座1中,且位于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所成直角或钝角的一侧,驱动器6用于为第一发光件21和第二发光件31提供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器6的一端与灯具外部的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电连接。
可选的,驱动器6还用于接收用灯指令,并将用灯信号传递至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
举例来说,当驾驶员按下前雾灯按钮,驱动器6接收前雾灯指令,并将该指令通过信号传递给第一灯体2,第一灯体2开启,即前雾灯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1具有驱动器安装槽,驱动器6位于驱动器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还包括饰圈7,其中饰圈7位于固定座1的边缘。
通过设置饰圈7,可以提高灯具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气件8,至少一个透气件8位于固定座1背离第二灯体3的一侧。
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透气件8,可以清除灯具内部的水汽。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进行组装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组装:
将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对应安装至固定座1的第一安装槽101和第二安装槽102中;
将驱动器6安装至驱动器安装槽;
将饰圈7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
将灯罩4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灯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两个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灯具,且对称地位于车辆前端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固定座1的第一安装槽101和第二安装槽102将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固定在固定座1内,使得第一灯体2、第二灯体3和固定座1可以构成一个整体的安装件。
因此,基于使用了上述灯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在需要安装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时,仅需要将固定座1与对应结构连接即可,无需再逐一安装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提高了灯具的安装效率。
具体的,车架前端预设有用于安装灯具的灯具槽,灯具槽内预设有多个用于与灯具连接的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具槽内预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当需要在车辆上安装灯具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将车架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与灯具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一一对应;
将螺栓依次插入进车架的第一固定孔和对应的灯具的第一通孔中、车架的第二固定孔和对应的灯具的第二通孔中以及车架的第三固定孔和对应的灯具的第三通孔中,并用螺母进行固定。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固定座(1)、第一灯体(2)和第二灯体(3);
所述固定座(1)具有第一安装槽(101)和第二安装槽(102),所述第一灯体(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所述第二灯体(3)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02);所述固定座(1)包括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所述第一部(11)的一侧通过第一弧形过渡件(111)与所述第二部(1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部(1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弧形过渡件(112)与所述第二部(1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01)位于所述第一部(11),所述第二安装槽(102)位于所述第二部(12);所述固定座(1)具有第一连接件(103)和第二连接件(104);所述第一连接件(103)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过渡件(11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104)位于所述第二弧形过渡件(112)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座(1)还具有第三连接件(105);所述第三连接件(105)位于所述第二部(12)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3)、所述第二连接件(104)和所述第三连接件(105)构成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重心与所述灯具的重心重合;
所述第一灯体(2)用于实现两种不同的功能,其中所述第一灯体(2)包括第一发光件(21)和透镜(22);所述第一发光件(21)和所述透镜(22)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连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发光件(21)和所述透镜(22)的距离以及所述透镜(22)的角度,并通过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发光件(21)的电流大小,使所述第一灯体(2)发出不同的光型,从而实现前雾灯和角灯的作用;
所述第二灯体(3)用于实现两种不同的功能,通过控制输入所述第二灯体(3)的电流大小,使所述第二灯体(3)产生不同的亮度,从而实现日间行车灯和前位置灯的作用;
所述灯具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气件,所述至少一个透气件位于所述固定座(1)背离所述第二灯体(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灯罩(4);
所述灯罩(4)盖合在所述固定座(1)上,所述灯罩(4)和所述固定座(1)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灯体(2)和所述第二灯体(3)的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件(21)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镜(22)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2)具有镜体(221)和支架(222),所述支架(22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的内壁连接,所述镜体(221)位于所述支架(222)上,所述灯具还包括调光杆(5);
所述调光杆(5)位于所述支架(222)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架(222)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透镜(22)可与垂直于所述固定座(1)的方向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体(3)包括第二发光件(31)、厚壁件(32)和反射镜(33);
所述第二发光件(31)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02)的内壁连接;
所述反射镜(33)和所述厚壁件(32)均位于所述第二发光件(31)远离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且所述反射镜(33)与所述厚壁件(32)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件(31)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反射镜(33)的反射后经过所述厚壁件(32)射出。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灯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0502.2A CN114234124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灯具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0502.2A CN114234124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灯具及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4124A CN114234124A (zh) | 2022-03-25 |
CN114234124B true CN114234124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076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80502.2A Active CN114234124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灯具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3412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403139U (zh) * | 2011-11-29 | 2012-08-29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的前照灯装置的led光源组件 |
CN207262328U (zh) * | 2017-10-16 | 2018-04-20 | 中山市帝光汽配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装配的汽车照明灯组模块 |
CN108591956B (zh) * | 2018-04-27 | 2023-12-15 | 江西省绿野汽车照明有限公司 | 汽车前雾灯模组 |
CN211551310U (zh) * | 2020-03-09 | 2020-09-22 | 佛山市三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led汽车灯 |
CN212961387U (zh) * | 2020-09-04 | 2021-04-1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
CN213686647U (zh) * | 2020-11-16 | 2021-07-13 | 丹阳市中远车灯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前组合灯 |
CN213513716U (zh) * | 2020-12-21 | 2021-06-22 | 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 | 汽车的前组合灯 |
-
2021
- 2021-12-22 CN CN202111580502.2A patent/CN11423412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34124A (zh) | 2022-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21142B2 (en) | Fog lamp and the like employing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
US6552658B1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flashing directional warning lamp | |
US6520669B1 (en) | Flexible substrate mounted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for exterior vehicular lighting | |
US6989743B2 (en) | Replacement LED lamp assembly and modulated power intensity for light source | |
US20090207602A1 (en) | Linear lighting system | |
EP1043189A2 (en) | Replacement led lamp assembly and modulated power intensity for light source | |
US20060056169A1 (en) | Light module using led clusters | |
KR20170073536A (ko) | 설치 안정성을 고려한 다기능 엘이디 가로등기구 | |
US10502390B1 (en) | Vehicle lamp assembly having a bezek, lens and lamp housing with a micro mesh of holes in a side wall | |
CN209839962U (zh) | 一种车灯及汽车 | |
US8783924B1 (en) | Wide angle illumination assembly and reflector therefor | |
US8344871B2 (en) | Integrated vehicular scene/warning light assembly | |
CN114234124B (zh) | 灯具及车辆 | |
US20050225452A1 (en) | Indic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using side-emitting light-emitting diode | |
KR20230021080A (ko) | 굽힘가능한 조명 디바이스 | |
CN214664173U (zh) | 一种组合式工作灯 | |
JP2007048727A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ユニット | |
CN212901314U (zh) | 一种新型后雾灯led通用模组 | |
JP3152152U (ja) | 照明付きバックミラー | |
CN221504771U (zh) | 一种带日行灯的汽车灯模组 | |
CN221611193U (zh) | 基于激光测距模组的自适应多光型灯具 | |
CN203980090U (zh) | 具有方向警示功能的雾灯 | |
CN219655939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汽车日行灯 | |
CN218367589U (zh) | 后视镜指示灯灯壳、后视镜指示灯、后视镜和车辆 | |
CN213810444U (zh) | 一种汽车后组合灯光源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