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233528B - 燃气喷嘴 - Google Patents

燃气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3528B
CN114233528B CN202111451329.6A CN202111451329A CN114233528B CN 114233528 B CN114233528 B CN 114233528B CN 202111451329 A CN202111451329 A CN 202111451329A CN 114233528 B CN114233528 B CN 1142335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avity
air outlet
ring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13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3528A (zh
Inventor
刘少谦
杨元华
周涛
柳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suo Suzhou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suo Suzhou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suo Suzhou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suo Suzhou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13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3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3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3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3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3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1/00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ngines with non-liquid fuels, e.g. gaseous fuels stored in liquid form
    • F02M21/02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ngines with non-liquid fuels, e.g. gaseous fuels stored in liquid form for gaseous fuels
    • F02M21/0218Details on the gaseous fuel supply system, e.g. tanks, valves, pipes, pumps, rails, injectors or mixers
    • F02M21/0248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25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41/0027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the fuel being gaseo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1/00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ngines with non-liquid fuels, e.g. gaseous fuels stored in liquid form
    • F02M21/02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ngines with non-liquid fuels, e.g. gaseous fuels stored in liquid form for gaseous fuels
    • F02M21/0218Details on the gaseous fuel supply system, e.g. tanks, valves, pipes, pumps, rails, injectors or mixers
    • F02M21/0248Injectors
    • F02M21/0251Details of actuators therefor
    • F02M21/0254Electric actuators, e.g. solenoid or piezoelect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喷嘴,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下端设有进气孔,进气滤网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气腔;电磁组件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气腔,第一进气腔与第二进气腔之间通过进气孔连通;电枢设置在第二进气腔下方;复位组件下端与电枢固定连接,电枢与密封座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第二进气腔和第一排气腔通过电枢上的第一排气孔连通;密封座上设有出气孔,第一排气孔和出气孔错位分布,出气嘴固定在密封座下方;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内向上运动,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孔连通;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与密封座紧密贴合,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孔隔断。采用侧面进气下面出气的设计,在系统集成过程中装配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振动耐久性能好。

Description

燃气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喷嘴。
背景技术
燃气计量阀是燃气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燃气计量阀包括喷嘴和阀座,喷嘴安装在阀座上,通过喷嘴来计量燃气的进气喷射量大小。由于需要精确控制进气量,因此,对其气密性要求比较高,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出气口的气体稳定输出。现有技术中的喷嘴结构零部件较多,喷嘴在系统集成过程中装配复杂,因此存在密封效果较差,成本较高,振动耐久性能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喷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喷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法兰座、电磁组件、电枢、复位组件、行程环、密封座、进气滤网和出气嘴,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结构,且上壳体套设在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下壳体下端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滤网罩设在设有进气孔的下壳体上,且进气滤网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气腔;所述法兰座固定在上壳体内,所述电磁组件的上端固定在法兰座上,电磁组件下端向下延伸至下壳体内,所述电磁组件的下端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气腔,所述第一进气腔与第二进气腔之间通过进气孔连通;所述电枢设置在第二进气腔的排气口下方,且所述电枢上方与电磁组件正对;所述复位组件下端与电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上端从电磁组件内部贯穿后且端部与法兰座固定连接;所述行程环套设在电枢的外侧,且所述行程环的轴向高度大于电枢的轴向高度;所述行程环和电枢的下方封设有密封座,且电枢与密封座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所述电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二进气腔和第一排气腔通过第一排气孔连通;所述密封座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为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和出气孔错位分布,且所述电枢和密封座之间设有能够隔断第一排气孔和出气孔的外密封面,所述出气嘴固定在密封座下方的下壳体上;所述第二进气腔经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腔至出气孔的气流通道形成外气路结构;
当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行程环内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孔连通;当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通过外密封面与密封座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孔隔断。
进一步,所述电磁组件包括铁芯、线圈和线圈骨架,所述铁芯上端与法兰座固定连接,所述铁芯下端从线圈骨架内贯穿,所述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所述线圈骨架的下端面与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进气腔。
进一步,为了实现铁芯的稳固固定,所述法兰座内设有铁芯安装腔,所述铁芯安装腔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包边,所述铁芯上端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铁芯的连接处设有与包边对应的锥形面,装配时,将固定头插入铁芯安装腔内,通过卷边缩口工艺形成包边并与锥形面贴合,将固定头固定在铁芯安装腔内。
进一步,为了避免关断状态下喷嘴漏气,所述电枢包括金属环和设置在金属环内部的橡胶件,所述金属环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橡胶件上设有第二排气孔,且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分别位于出气孔内外两侧;所述密封座与橡胶件相对的面上环设有内密封凸环和外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座与金属环相对的面上环设有支撑凸环,所述内密封凸环、外密封凸环和支撑凸环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内密封凸环和外密封凸环顶面高出支撑凸环顶面,保证在贴合时的密封效果;所述外密封凸环与支撑凸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排气腔;
所述内密封凸环顶面与橡胶件之间形成内密封环面,用于第二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外密封凸环顶面与橡胶件之间形成外密封环面,用于第一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支撑凸环顶面与金属环底面抵接,用于支撑金属环。
当电枢与密封座贴合时,所述内密封凸环和外密封凸环顶部嵌入橡胶件内,形成贴合的外密封环面和内密封环面,此时,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隔断,当电枢升起与密封座分离时,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连通。
进一步,为了实现喷嘴的快速通断控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顶针和复位弹簧,所述法兰座内设有顶针安装腔,顶针安装腔位于铁芯安装腔的上方,所述顶针的上端固定在顶针安装腔内,顶针的下端延伸至铁芯的中心孔内且底部与铁芯中心孔内的复位弹簧上端抵接;所述复位弹簧下端抵接在所述电枢的金属环的内沉孔台阶面上。
进一步,为了保证出气孔内外气流均衡稳定,出气孔的内围增设了内气路结构,所述电磁组件的铁芯中心孔下端形成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储气腔和第二进气腔的储气孔,所述电枢的第二排气孔下方的橡胶件和密封座之间设有第二排气腔,且所述第二排气腔位于内密封凸环内部;所述第二进气腔经储气孔、储气腔、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腔至出气孔的气流通道形成内气路结构;当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行程环内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排气腔与出气孔连通;当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通过内密封面与密封座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排气腔与出气孔隔断。
当喷嘴同时具有上述的内气路结构和外气路结构时,当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行程环内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均与出气孔连通;当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与密封座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均与出气孔隔断。在出气孔内外均设置排气腔,保证进入出气嘴的气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为了避免下壳体的第二进气腔内的气体进入电磁组件,还包括第一内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线圈骨架和铁芯连接面之间的第三密封圈,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下端面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的第四密封圈。
进一步,为了实现储气腔的密封,避免出气腔内气体从顶针和铁芯的连接面溢出,还包括第二内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内密封结构包括环设在铁芯内壁和顶针外壁上的第五密封环,所述第五密封环内设有第五密封圈。
由于喷嘴要安装在燃气计量阀的阀座内,因此,为了保证喷嘴的进气口与阀座之间的气密性,还包括外密封结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环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出气嘴的外壁上环设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内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出气嘴、下壳体和密封座的连接处的第六密封圈。第六密封圈用于出气嘴和密封座连接端面的密封,避免漏气影响喷嘴的喷射精度。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上方的上壳体上设有电气接口和U型槽,且电气接口和U型槽沿进行对称设置在上壳体上。电气接口用于与发动机的ECU连接,实现电磁组件的通断电控制;U型槽为侧向开口,且在轴截面方向延伸,方便喷嘴在系统端的拆卸。
由于顶针是从法兰座的上方装配进去的,因此,法兰座上端露在外面,容易在其孔内沉积灰尘,因此,为了对喷嘴裸露在外的结构进行防护,还包括帽盖,所述法兰座的上端延伸出上壳体,所述帽盖通过卡接结构盖设在法兰座的上端,且帽盖底部与上壳体上端面贴合。本发明中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法兰座的上端外缘的环形卡勾以及设置在帽盖内壁上的卡环,帽盖盖上时,卡勾下端面勾在卡环上端面上,避免盖帽脱落。
壳体、法兰、铁芯、线圈和电枢一起构成电磁回路;当线圈通电时,电枢根据激励源的频率和占空比进行上下运动控制;当电枢在电磁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时,电磁阀打开,燃气通过喷嘴开始喷射,当电枢在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电磁阀关闭,燃气喷射关闭。
燃气从喷嘴的侧面四周流入从喷嘴的底部流出。喷嘴通过电气接口跟外部进行信号通讯,通过安装法兰与系统进行安装固定,通过上下密封圈实现进/出气之间以及与外部的密封隔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侧面进气下面出气的设计,在系统集成过程中装配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振动耐久性能好;
(2)该喷嘴采用了多级密封结构,从而保证了气路的密封性,提高了喷射量的准确性;
(3)采用进气腔和储气腔对进入的气体进行缓冲,使气体各处的压力和密度保持均衡,从而提高气体喷射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燃气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燃气喷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图4是图3中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法兰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法兰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铁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密封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密封座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1.1-U型槽,1.2-电气接口,1.3-安装法兰,1.4-顶针锁紧孔,1.5-进气孔,2-下壳体,3-法兰座,3.1-包边,3.2-法兰部,3.3-线圈针脚出口,3.4-卡勾,3.5-台阶面,4-铁芯,4.1-储气孔,4.2-储气腔,4.3-固定头,4.4-锥形面,5-线圈骨架,6-顶针,7-复位弹簧,8-金属环,8.1-第一排气孔,9-行程环,10-密封座,10.1-出气孔,10.2-内密封凸环,10.3-外密封凸环,10.4-支撑凸环,11-出气嘴,12-第一密封槽,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槽,15-第二密封圈,16-第三密封圈,17-第四密封圈,18-橡胶件,18.1-第二排气孔,19-进气滤网,19.1-进气口,20-帽盖,21-第五密封圈,22-第六密封圈,23-第一进气腔,24-第二进气腔,25-第一排气腔,26-第二排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燃气喷嘴,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法兰座3、电磁组件、电枢、复位组件、行程环9、密封座10、进气滤网19、出气嘴11和帽盖20,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中空结构,且上壳体1套设在下壳体2的上端,将其他部件封设在其内部。上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法兰1.3,所述安装法兰1.3上方的上壳体1上设有电气接口1.2和U型槽1.1,且电气接口1.2和U型槽1.1沿进行对称设置在上壳体1上。电气接口1.2用于与发动机的ECU连接,实现电磁组件的通断电控制;U型槽1.1为侧向开口,且在轴截面方向延伸,方便喷嘴在系统端的拆卸。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为注塑件,因此,为了实现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与法兰座3之间的固定连接,首先将法兰座3焊接在下壳体2内,然后通过注塑的方式将上壳体1一体注塑在法兰座3和下壳体2上。由于是注塑连接,因此,上壳体1内部形成多级台阶孔与法兰座3外壁的台阶面3.5匹配。
如图3所示,下壳体2下端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进气孔1.5,所述进气滤网19罩设在设有进气孔1.5的下壳体上,且进气滤网19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气腔23,进气滤网19采用C型设计,四周设有环形缺口作为进气口19.1,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9.1为柱面上的矩形结构,滤网固定在环形缺口的内测。上壳体1侧壁上设有顶针锁紧孔1.4,通过铆压工艺使顶针6和法兰3锁紧固定,通过调整顶针6在法兰孔上下方向的位置,可以实现弹簧预紧力的调整;所述电磁组件的上端固定在法兰座3上,电磁组件下端向下延伸至下壳体2内,所述电磁组件的下端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进气腔24,所述第一进气腔23与第二进气腔24之间通过进气孔1.5连通;所述电枢设置在第二进气腔24的排气口下方,且所述电枢上方与电磁组件正对;所述复位组件下端与电枢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上端从电磁组件内部贯穿后且端部与法兰座3固定连接;所述行程环9套设在电枢的外侧,且所述行程环9的轴向高度大于电枢的轴向高度,通过改变行程环9的高度可以改变电枢的上下运动的行程,实现喷射量的控制;所述行程环9和电枢的下方封设有密封座10,所述出气嘴11固定在密封座10下方的下壳体上。
电枢包括金属环8和橡胶件18,金属环8底面设有嵌孔,橡胶件18嵌入安装在嵌孔内,且金属环8和橡胶件18的贴合面通过包胶工艺粘结在一起组成了电枢,能够与密封座环面一起达到密封效果。
电磁组件包括铁芯4、线圈(图中未示出)和线圈骨架5,所述铁芯4上端与法兰座3固定连接,所述铁芯4下端从线圈骨架5内贯穿,所述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5上,所述线圈骨架5的下端面与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进气腔24。
如图5-图7所示,为了实现铁芯4的稳固固定,所述法兰座3内设有铁芯安装腔,所述铁芯安装腔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包边3.1,所述铁芯4上端设有固定头4.3,所述固定头4.3与铁芯4的连接处设有与包边3.1对应的锥形面4.4,装配时,将固定头4.3插入铁芯安装腔内,通过卷边缩口工艺形成包边3.1并与锥形面4.4贴合,将固定头4.3固定在铁芯安装腔内。法兰座3的法兰部3.2上还设有两个线圈针脚出口3.3。法兰座3和铁芯4采用轴孔配合方式,并采用卷边缩口的工艺进行固定;铁芯4是产品的核心部件,一体式结构铁芯材料成本高,与现有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的铁芯相比,通过本设计大大节省核心部件铁芯的材料成本。
复位组件包括顶针6和复位弹簧7,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法兰座3内设有顶针6安装腔,顶针6安装腔位于铁芯安装腔的上方,所述顶针6的上端固定在顶针安装腔内,顶针6的下端延伸至铁芯4的中心孔内且底部与铁芯4中心孔内的复位弹簧7上端抵接;所述复位弹簧7下端抵接在电枢的金属环8的内沉孔台阶面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出气孔10.1气流的稳定和均衡,因此在第二进气腔24到出气孔10.1之间设置了内气路和外气路两条气路结构,内气路结构实现气流从中心向外进入出气孔10.1内,外气路结构实现气流从外围向中心方向进入出气孔10.1内,下面针对两条气路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密封座10与橡胶件18相对的面上环设有内密封凸环10.2和外密封凸环10.3,所述密封座10与金属环8相对的面上环设有支撑凸环10.4,所述内密封凸环10.2、外密封凸环10.3和支撑凸环10.4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内密封凸环10.2和外密封凸环10.3顶面高出支撑凸环10.4顶面。第一排气腔25位于外密封凸环10.3与支撑凸环10.4之间;所述内密封凸环10.2顶面与橡胶件18之间形成内密封环面,用于第二排气孔14.1与出气孔10.1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外密封凸环10.3顶面与橡胶件18之间形成外密封环面,用于第一排气孔8.1与出气孔10.1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支撑凸环10.4顶面与金属环8底面抵接,用于支撑金属环8。当电枢与密封座10贴合时,所述内密封凸环10.2和外密封凸环10.3顶部嵌入橡胶件18内,形成贴合的外密封环面和内密封环面,此时,第一排气孔8.1和第二排气孔18.1与出气孔10.1之间隔断,当电枢升起与密封座10分离时,第一排气孔8.1和第二排气孔18.1与出气孔10.1之间连通。
电枢的橡胶件18与密封座10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所述金属环8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8.1,橡胶件18的中心有轴向的第二排气孔18.1,第一排气孔8.1设置在第二排气孔18.1的外围;所述第二进气腔24和第一排气腔25通过第一排气孔8.1连通;所述密封座10上设有出气孔10.1,出气孔10.1为多个,所述出气孔10.1设置在第一排气孔8.1和第二排气孔18.1之间,且与第一排气孔8.1和第二排气孔18.1上下错位分布。
复位弹簧7下端的铁芯4的中心孔形成储气腔4.2,所述储气腔4.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储气腔4.2和第二进气腔24的储气孔4.1,所述第二排气孔18.1下方的橡胶件18和密封座10之间设有第二排气腔26,且第一排气腔25环设在第二排气腔26的外围,所述出气孔10.1设置在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之间的密封座10上。橡胶件18除了形成第二排气孔18.1之外,还用作了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的封闭开关,通过橡胶件18与电枢的联动实现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与出气孔10.1的通断。
当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行程环9内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均与出气孔10.1连通,此时,复位弹簧7受到压缩,产生向下的弹力;当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与密封座10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均与出气孔10.1隔断。在出气孔10.1内外均设置排气腔,保证进入出气嘴11的气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其中,第二进气腔24经第一排气孔8.1、第一排气腔25至出气孔10.1的气流通道形成外气路结构;所述第二进气腔24经储气孔4.1、储气腔4.2、第二排气孔18.1、第二排气腔26至出气孔10.1的气流通道形成内气路结构。
为了提高密封性,本实施例中设计了多个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内封结构,第二内密封结构、第三内密封结构以及外密封结构,其中,第一内封结构用于实现下壳体的第二进气腔24与电磁组件之间的密封,第二内密封结构用于实现储气腔内顶针6和铁芯4连接面之间的密封,第三内密封结构用于实现出气嘴11与密封座10连接端面之间的密封,外密封结构用于喷嘴安装在阀座上后,实现喷嘴的进气口19.1与阀座之间的密封。
第一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线圈骨架5和铁芯4连接面之间的第三密封圈16,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5下端面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的第四密封圈17。
第二内密封结构包括环设在铁芯4内壁和顶针6外壁上的第五密封环,所述第五密封环内设有第五密封圈21。
第三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出气嘴11、下壳体2和密封座10的连接处的第六密封圈22。第六密封圈22用于出气嘴11和密封座10连接端面的密封,避免漏气影响喷嘴的喷射精度。
外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处的第一密封槽12,所述第一密封槽12内设有第一密封圈13;所述出气嘴11的外壁上环设第二密封槽14,所述第二密封槽14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5。
由于顶针6是从法兰座3的上方装配进去的,因此,法兰座3上端露在外面,容易在其孔内沉积灰尘,因此,为了对喷嘴裸露在外的结构进行防护,还包括帽盖20,所述法兰座3的上端延伸出上壳体1,所述帽盖20通过卡接结构盖设在法兰座3的上端,且帽盖20底部与上壳体1上端面贴合。本实施例中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法兰座3的上端外缘的环形卡勾3.4以及设置在帽盖20内壁上的卡环,帽盖20盖上时,卡勾3.4下端面勾在卡环上端面上,避免盖帽脱落。帽盖20优选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如PA66。
工作原理:
当电磁组件失电时,密封座10上端与电枢的底面贴合,使气路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均与出气孔10.1隔断,此时,喷嘴不进行喷射气流。
当电磁组件通电后,电枢在磁力作用下,沿行程环9轴线向上运动,从而使电枢与密封座10分离,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均与出气孔10.1连通,气体由进气滤网19的进气口19.1进入,依次经过进气滤网19过滤,第一进气腔23缓冲,经由进气孔1.5进入第二进气腔24,进入第二进气腔24的气体分为两路,一路向下通过电枢上的第一排气孔8.1进入第一排气腔25内;另一路经由铁芯4侧壁上的储气孔4.1进入铁芯4内部的储气腔4.2内,然后向下经由第二排气孔18.1进入第二排气腔26内;此时由于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均与出气孔10.1连通,因此,第一排气腔25和第二排气腔26同时经过出气孔10.1进入出气嘴11内,由出气嘴11喷出,气流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法兰座、电磁组件、电枢、复位组件、行程环、密封座、进气滤网和出气嘴,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结构,且上壳体套设在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下壳体下端的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滤网罩设在设有进气孔的下壳体上,且进气滤网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进气腔;所述法兰座固定在上壳体内,所述电磁组件的上端固定在法兰座上,电磁组件下端向下延伸至下壳体内,所述电磁组件的下端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气腔,所述第一进气腔与第二进气腔之间通过进气孔连通;所述电枢设置在第二进气腔的排气口下方,且所述电枢上方与电磁组件正对;所述复位组件下端与电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上端从电磁组件内部贯穿后且端部与法兰座固定连接;所述行程环套设在电枢的外侧,且所述行程环的轴向高度大于电枢的轴向高度;所述行程环和电枢的下方封设有密封座,且电枢与密封座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所述电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二进气腔和第一排气腔通过第一排气孔连通;所述密封座上设有出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和出气孔错位分布,且所述电枢和密封座之间设有能够隔断第一排气孔和出气孔的外密封面,所述出气嘴固定在密封座下方的下壳体上;所述第二进气腔经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腔至出气孔的气流通道形成外气路结构;
所述法兰座焊接在下壳体内,然后通过注塑的方式将上壳体一体注塑在法兰座和下壳体上;
当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行程环内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孔连通;当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通过外密封面与密封座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孔隔断;
所述电磁组件包括铁芯、线圈和线圈骨架,所述铁芯上端与法兰座固定连接,所述铁芯下端从线圈骨架内贯穿,所述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所述线圈骨架的下端面与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进气腔;
所述法兰座内设有铁芯安装腔,所述铁芯安装腔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包边,所述铁芯上端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铁芯的连接处设有与包边对应的锥形面,装配时,将固定头插入铁芯安装腔内,通过卷边缩口工艺形成包边并与锥形面贴合,将固定头固定在铁芯安装腔内;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顶针和复位弹簧,所述法兰座内设有顶针安装腔,所述顶针的上端固定在顶针安装腔内,顶针的下端延伸至铁芯的中心孔内且底部与铁芯中心孔内的复位弹簧上端抵接;所述复位弹簧下端抵接在所述电枢的金属环的内沉孔台阶面上;所述上壳体侧壁上设有顶针锁紧孔,通过铆压工艺使顶针和法兰座锁紧固定;
还包括第一内密封结构和第二内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线圈骨架和铁芯连接面之间的第三密封圈,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下端面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的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内密封结构包括环设在铁芯内壁和顶针外壁上的第五密封环,所述第五密封环内设有第五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包括金属环和设置在金属环内部的橡胶件,所述金属环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橡胶件上设有第二排气孔,且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分别位于出气孔内外两侧;所述密封座与橡胶件相对的面上环设有内密封凸环和外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座与金属环相对的面上环设有支撑凸环,所述内密封凸环、外密封凸环和支撑凸环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内密封凸环和外密封凸环顶面高出支撑凸环顶面;所述外密封凸环与支撑凸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排气腔;
所述内密封凸环顶面与橡胶件之间形成内密封环面,用于第二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外密封凸环顶面与橡胶件之间形成外密封环面,用于第一排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支撑凸环顶面与金属环底面抵接,用于支撑金属环。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的铁芯中心孔下端形成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储气腔和第二进气腔的储气孔,所述电枢的第二排气孔下方的橡胶件和密封座之间设有第二排气腔,且所述第二排气腔位于内密封凸环内部;所述第二进气腔经储气孔、储气腔、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腔至出气孔的气流通道形成内气路结构;
当电磁组件通电时,电枢在行程环内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排气腔与出气孔连通;当电磁组件失电时,电枢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通过内密封面与密封座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排气腔与出气孔隔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密封结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环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出气嘴的外壁上环设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内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出气嘴、下壳体和密封座的连接处的第六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上方的上壳体上设有电气接口和U型槽,且电气接口和U型槽沿进行对称设置在上壳体上;
还包括帽盖,所述法兰座的上端延伸出上壳体,所述帽盖盖设在法兰座的上端,且帽盖底部与上壳体上端面贴合。
CN202111451329.6A 2021-12-01 2021-12-01 燃气喷嘴 Active CN114233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329.6A CN114233528B (zh) 2021-12-01 2021-12-01 燃气喷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329.6A CN114233528B (zh) 2021-12-01 2021-12-01 燃气喷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3528A CN114233528A (zh) 2022-03-25
CN114233528B true CN114233528B (zh) 2024-01-05

Family

ID=8075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1329.6A Active CN114233528B (zh) 2021-12-01 2021-12-01 燃气喷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3528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505724D0 (en) * 1984-04-16 1985-04-11 Colt Ind Operating Corp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US5542610A (en) * 1993-10-22 1996-08-06 Mercedes-Benz Ag Fuel injection nozzle with integral solenoid valve
JPH1162710A (ja) * 1997-08-07 1999-03-05 Nippon Soken Inc 燃料噴射装置
JP2001164996A (ja) * 1999-12-10 2001-06-19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ガス燃料供給弁
DE102005048545A1 (de) * 2005-10-11 2007-04-12 Robert Bosch Gmbh Brennstoffeinspritzventil
CN201339519Y (zh) * 2008-12-01 2009-11-04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燃机用直动式燃气喷嘴
RU136098U1 (ru) * 2013-03-27 2013-12-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Авангард" (ООО "НТЦ "Авангард")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ая топливная форсунка
CN103867780A (zh) * 2014-04-02 2014-06-18 中山市思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电磁比例阀
CN106089500A (zh) * 2016-07-29 2016-11-09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双通道燃气喷射阀
CN206000643U (zh) * 2016-07-29 2017-03-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双通道燃气喷射阀
CN206816387U (zh) * 2017-06-28 2017-12-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组合式双电磁燃气喷射阀
CN210135012U (zh) * 2019-05-21 2020-03-1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喷射阀
CN111005824A (zh) * 2019-12-20 2020-04-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强化导流式大流量喷射装置
CN111365146A (zh) * 2020-04-14 2020-07-03 石家庄玖祥科技有限公司 双燃气喷射装置
CN112984196A (zh) * 2021-01-20 2021-06-1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气阀
CN113202658A (zh) * 2021-05-08 2021-08-03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流量微型电磁阀及其装配调节方法
CN216642308U (zh) * 2021-12-01 2022-05-31 漫索(苏州)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燃气喷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9084B (zh) * 2009-03-20 2010-12-29 天津大学 共轨式电控喷射器
JP5925104B2 (ja) * 2012-10-19 2016-05-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ガス噴射弁、デュアルフューエルガスエンジン及び燃料ガス噴射弁の噴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505724D0 (en) * 1984-04-16 1985-04-11 Colt Ind Operating Corp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US5542610A (en) * 1993-10-22 1996-08-06 Mercedes-Benz Ag Fuel injection nozzle with integral solenoid valve
JPH1162710A (ja) * 1997-08-07 1999-03-05 Nippon Soken Inc 燃料噴射装置
JP2001164996A (ja) * 1999-12-10 2001-06-19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ガス燃料供給弁
DE102005048545A1 (de) * 2005-10-11 2007-04-12 Robert Bosch Gmbh Brennstoffeinspritzventil
CN201339519Y (zh) * 2008-12-01 2009-11-04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燃机用直动式燃气喷嘴
RU136098U1 (ru) * 2013-03-27 2013-12-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Авангард" (ООО "НТЦ "Авангард")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ая топливная форсунка
CN103867780A (zh) * 2014-04-02 2014-06-18 中山市思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电磁比例阀
CN106089500A (zh) * 2016-07-29 2016-11-09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双通道燃气喷射阀
CN206000643U (zh) * 2016-07-29 2017-03-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式双通道燃气喷射阀
CN206816387U (zh) * 2017-06-28 2017-12-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组合式双电磁燃气喷射阀
CN210135012U (zh) * 2019-05-21 2020-03-1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喷射阀
CN111005824A (zh) * 2019-12-20 2020-04-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强化导流式大流量喷射装置
CN111365146A (zh) * 2020-04-14 2020-07-03 石家庄玖祥科技有限公司 双燃气喷射装置
CN112984196A (zh) * 2021-01-20 2021-06-18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气阀
CN113202658A (zh) * 2021-05-08 2021-08-03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流量微型电磁阀及其装配调节方法
CN216642308U (zh) * 2021-12-01 2022-05-31 漫索(苏州)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燃气喷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用燃气喷嘴响应时间分析;陈春雨;秦胜林;;科技创新与应用(第20期);5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3528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3154B1 (ko) 솔레노이드로작동되는연료인젝터의코일을위한하우징
US6145761A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US7059548B2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with a damping element
WO2010016343A1 (ja) ガス燃料用噴射弁
US20140374512A1 (en) Electromagnetic fuel injection valve
CN114233528B (zh) 燃气喷嘴
CN216642308U (zh) 燃气喷嘴
JP4453745B2 (ja) 燃料噴射弁
JPS61104156A (ja)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US20190003436A1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JP2007263016A (ja) 燃料噴射装置
CN101828026A (zh) 燃料喷射阀
JPH1047209A (ja) 筒内噴射用燃料噴射弁
JP3954982B2 (ja)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CN215719141U (zh) 流体喷射器
CN101012794A (zh) 燃料喷射阀
US6921036B2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CN214944662U (zh)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JP7194663B2 (ja)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JP2811053B2 (ja) 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JP6035647B2 (ja) 燃料噴射弁
JP2005061251A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2014070573A (ja) 燃料噴射弁
JP5990848B2 (ja) 燃料噴射弁
WO2014050503A1 (ja) 燃料噴射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