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0394A -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20394A CN114220394A CN202111647563.6A CN202111647563A CN114220394A CN 114220394 A CN114220394 A CN 114220394A CN 202111647563 A CN202111647563 A CN 202111647563A CN 114220394 A CN114220394 A CN 1142203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light emitting
- driving circuit
- pwm
- switch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线、驱动单元和发光单元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其中,扫描线与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数据线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和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二端均与电源线和驱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与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发光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本公开的方案能够提高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通常由两个晶体管和一个储存电容及发光单元组成。两个晶体管分别为开关单元和驱动单元。在发光阶段,存储电容可维持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然而,由于开关单元存在漏电流,从而会影响存储电容对驱动单元的维持过程,进而会降低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如此,会影响通过发光单元的电流,进而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能够提高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线、驱动单元和发光单元,所述电源线、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构成发光路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其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PWM信号线和PWM开关单元;其中,所述PWM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PWM信号线连接,所述PWM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PWM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源线、所述驱动单元、所述PWM开关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构成发光路径;基于所述扫描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PWM信号线提供的信号,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阶段包括: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和保持阶段;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开启,所述数据线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充电,且开启所述驱动单元;所述PWM信号线控制所述PWM开关单元关闭;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关闭,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维持所述驱动单元的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维持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电位;所述PWM信号线控制所述PWM开关单元开启,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在所述保持阶段,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关闭;所述PWM信号线控制所述PWM开关单元关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PWM开关单元为PMOS管;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发光阶段提供低电平,以开启所述PWM开关单元;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和所述保持阶段提供高电平,以关闭所述PWM开关单元;或者,所述PWM开关单元为NMOS管;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发光阶段提供高电平,以开启所述PWM开关单元;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和所述保持阶段提供低电平,以关闭所述PWM开关单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PWM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钳位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钳位单元将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的电压钳位在所述钳位单元的开启电压,以保护所述发光单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钳位单元为二极管;或者,所述钳位单元为MOS管,且所述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短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钳位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开启电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相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MOS管,所述驱动单元包括MOS管,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包括电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包括电容;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如前述任一项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本公开方案的有益效果:
在第二存储单元开启驱动单元的过程中,第一存储单元能维持第二存储单元在高电位状态,并降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位差。如此,能够降低第二开关单元的漏电流,从而改善了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二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二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像素驱动电路的时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开关单元;2、第二开关单元;3、驱动单元;4、第一存储单元;5、第二存储单元;6、PWM开关单元;7、钳位单元;L、发光单元;T1、第一MOS管;T2、第二MOS管;T3、第三MOS管;T4、第四MOS管;T5、第五MOS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Vdata、数据线;Vscan、扫描线;Vpwm、PWM信号线;Vdd、电源线;GND、地端;Vcom、公共电极;A、第一节点;B、第二节点;C、第三节点;t1、数据写入阶段;t2、发光阶段;t3、保持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公开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线Vdd、驱动单元3和发光单元L,电源线Vdd、驱动单元3和发光单元L构成发光路径。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扫描线Vscan、数据线Vdata、第一存储单元4、第二存储单元5、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具体说明。
发光元件L、第一存储单元4和第二存储单元5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和驱动单元3除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还具有控制端。以下将对各模块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扫描线Vscan与第一开关单元1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单元2的控制端连接。即,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可用于响应扫描信号。
数据线Vdata与第一开关单元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单元2的第一端和第一存储单元4的第一端连接。也就是说,若扫描线Vscan选中第一开关单元1,则第一开关单元1将数据线Vdata提供的数据信号施加到第二开关单元2的第一端和第一存储单元4的第一端,即第一节点A。
第二开关单元2的第二端与驱动单元3的控制端和第二存储单元5的第一端连接。也就是说,若扫描线Vscan选中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则第二开关单元2将第一节点A的电压施加到第二节点B。
第一存储单元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存储单元5的第二端均与电源线Vdd和驱动单元3的第一端连接。
驱动单元3的第二端与发光单元L的第一端连接,发光单元L的第二端接地(即公共电极Vcom)。
以下将对各模块进行具体说明。
结合参考图1和图2,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和驱动单元3可以为MOS管(MOSFET,全称: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第一开关单元1为第一MOS管T1;第二开关单元2为第二MOS管T2,驱动单元3为第三MOS管T3。
各MOS管可均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即:各MOS管的有源层的材料可为氧化物,例如,可采用IZG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铟锌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材料,相比a-Si(非晶硅)薄膜晶体管,IGZO薄膜晶体管在性能上主要有3大优势,分别是高精度、低功耗与高触控性能,主要的供货目标是平板电脑、超级本这些电子显示产品。
此外,IGZO薄膜晶体管相比于低温多晶硅(LTPS)薄膜晶体管,无需通过照射激光使半导体层结晶,因此具有可轻松加大玻璃基板尺寸的特点,由于IGZO薄膜晶体管制程工艺与a-Si薄膜晶体管制程工艺相似度极高,加上IZGO的电子迁移率高,可以应用与生产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以及OLED显示装置。
举例而言,各MOS管可为底栅型,即: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有源层的下方(靠近玻璃基板的一侧),以能够适当减薄产品,但不限于此,各晶体管也可为顶栅型,视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各MOS管可为增强型或耗尽型晶体管,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和驱动单元3可以均为NMOS管,则各NMOS管的驱动电压对应为高电平电压;在其他例子中,第一开关单元1、第二开关单元2和驱动单元3可以均为PMOS管,则各PMOS管的驱动电压对应为低电平电压。
第一存储单元4和第二存储单元5可以为电容。即,第一存储单元4为第一电容C1,第二存储单元5为第二电容C2。在其他例子中,第一存储单元4和第二存储单元5也可以为电感。
发光单元L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OLED)。进一步地,发光单元L可以为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缩写:MicroOLED)。
基于上述像素驱动电路,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MOS管T1和第二MOS管T2被扫描线Vscan选中时,数据线Vdata提供的数据信号施加到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且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入充电状态。此后,当第一MOS管T1和第二MOS管T2未被扫描线Vscan选中时,第二电容C2维持第三MOS管T3的开启状态。
由于第二MOS管T2的两端均存在电荷,使得第二MOS管两端的电位能够基本保持一致,从而能够抑制第二MOS管T2的漏电流,进而避免漏电流影响第二电容C2对第三MOS管T3的维持过程,即,改善第三MOS管T3的驱动能力。此外,若第一MOS管T1存在漏电流,该漏电流会优先从第一电容C1处通过,而不会从第二MOS管T2通过,从而难以影响第三MOS管T3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存储单元4的存储容量和第二存储单元5的存储容量相等。在此种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第二MOS管T2的源漏极的电位差,进一步降低漏电流。
综上,第一存储单元4能够降低漏电流,以提高第三MOS管T3的驱动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线Vpwm和PWM开关单元6。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请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光单元L可以为Micro OLED。Micro OLED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宽视角、高色域、高对比度、快速响应等优点。为了实现高分辨MicroOLED显示技术,每个像素的面积需要压缩至很小,一般为微米级,同时也要求流过每一个像素级发光单元L的电流足够小以实现合适的亮度和整体低功耗。
由于驱动单元3(第三MOS管T3)的电流与其沟道宽长比(W/L)成正比。因此,在进行像素设计时,要实现较小的电流,可以增大沟道长度L以降低宽长比;但是这样会增加像素设计的面积,难以提高分辨率。或者,可以控制驱动单元3(第三MOS管T3)的栅源电压和阀值电压,使其工作在亚阀值区域,以实现微小的像素驱动电流;但此技术对电压比较敏感,外围电路也难以实现。
而本实施例提出了利用脉宽调制PWM技术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实现在较大沟道宽长比时,驱动单元3(第三MOS管T3)工作在饱和区,并降低流入发光单元L的电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也可用于Micro OLED以外的其它发光单元L。该像素驱动电路也能够调节流入发光单元L的电流,从而提高显示效果。Micro OLED为本实施例的示例性说明,然不限于此。
以下将结合图3和图4对像素驱动电路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地,PWM开关单元6的控制端与PWM信号线Vpwm连接,PWM开关单元6的第一端与驱动单元3的第二端连接,PWM开关单元6的第二端与发光单元L的第一端连接。
发光单元L的第二端接地,即公共电极Vcom为地端。
基于此,电源线Vdd、驱动单元3、PWM开关单元6和发光单元L构成发光路径。因而,PWM信号线Vpwm可以控制PWM开关单元6的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发光路径的导通或断开。
PWM开关单元6可以为MOS管,即第四MOS管T4。进一步地,PWM开关单元6可以为PMOS管,相应的,其开启电压为低电平电压。在其他例子中,PWM开关单元6也可以为NMOS管,相应的,其开启电压为高电平电压。
基于扫描线Vscan、数据线Vdata和PWM信号线Vpwm提供的信号,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阶段包括: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和保持阶段。以下将结合图3-图5进行说明。
在数据写入阶段t1:
扫描线Vscan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开启。即,扫描线Vscan提供高电平电压,使得第一MOS管T1和第二MOS管T2开启。
数据线Vdata对第一存储单元4和第二存储单元5充电,且开启驱动单元3。即,数据线Vdata提供高电平电压,使得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入充电状态,并使得第三MOS管T3工作在饱和区。
PWM信号线Vpwm控制PWM开关单元6关闭,此阶段的发光单元L不发光。即,第四MOS管T4响应于PWM信号线Vpwm提供的高电平电压而断开发光路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例子中,若第四MOS管T4为NMOS管,则PWM信号线Vpwm应提供低电平电压以关闭第四MOS管T4。
在发光阶段t2:
扫描线Vscan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关闭。即,扫描线Vscan提供低电平电压,使得第一MOS管T1和第二MOS管T2关闭。
第二存储单元5维持驱动单元3的开启状态。第一存储单元4维持第二存储单元5的电位。即,第一电容C1可维持第二电容C2在高电位状态并降低第二MOS管T2的源漏极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第二MOS管T2的漏电流影响第三MOS管T3,第三MOS管T3依然能保持在饱和区。
PWM信号线Vpwm控制PWM开关单元6开启,此阶段的发光单元L发光。即,第四MOS管T4响应于PWM信号线Vpwm提供的低电平电压而开启发光路径。也就是说,第四MOS管T4的开启电流流过发光单元L,显示器件显示画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例子中,若第四MOS管T4为NMOS管,则PWM信号线Vpwm应提供高电平电压以打开第四MOS管T4。
在保持阶段t3:
扫描线Vscan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和第二开关单元2关闭。即,扫描线Vscan提供低电平电压,使得第一MOS管T1和第二MOS管T2关闭。
PWM信号线Vpwm控制PWM开关单元6关闭,发光单元L不发光。即,PWM信号线Vpwm提供高电平电压使得第四MOS管T4关闭,发光路径断开。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例子中,若第四MOS管T4为NMOS管,则PWM信号线Vpwm应提供低电平电压以关闭第四MOS管T4。
在保持阶段t3,虽然发光单元L不发光,但人眼具有延迟,仍会看到显示画面。因而,称该阶段为保持阶段t3。
值得说明的是,可以取每一帧时间内的平均电流为流过发光单元L的电流。在数据写入阶段t1和保持阶段t3,没有电流流过发光单元L;在发光阶段t2,有电流流过发光单元L。设定在发光阶段t2流过发光器件L的电流为Ia,则在这个显示帧内,流过发光单元L的平均电流为I=Ia*t2’/(t1’+t2’+t3’)。其中,t2’为发光阶段t2的时长,t1’+t2’+t3’为数据写入阶段t1、发光阶段t2和保持阶段t3的总时长。由此可知,可通过调节PWM频率调整每帧流过发光器件的电流大小。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L为OLED,而OLED为电流驱动;电流越大,亮度越大,故可通过调整PWM频率实现亮度调节。
如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钳位单元7;钳位单元7的第一端与PWM开关单元6的第二端和发光单元L的第一端连接,钳位单元7的第二端接地;钳位单元7能够在PWM调频过程中,将发光单元L的电压钳位在钳位单元7的开启电压,以保护发光单元L。
钳位单元7的开启电压大于发光单元L的开启电压。可以理解的是,当加在第三节点C的电压大于钳位单元7的开启电压时,钳位单元7开启,将多余的电荷导入到地端GND,从而对发光单元L进行保护,增加显示器件的显示生命周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钳位单元7可以为MOS管,即第五MOS管T5。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短接,即二极管接法。在其他例子中,钳位单元7也可以为二极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脉宽调制PWM技术的像素驱动电路,可实现较大宽长比时,使得第三MOS管T3工作在饱和区,并降低流入发光单元L的电流。
此外,第一电容C1可维持第二电容C2的高电位,并且可稳定第二MOS管T2源漏极两端的压差,降低驱动电路的漏电流,从而进一步改善驱动能力。
此外,钳位单元7能够保护发光单元L,提高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以及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像素驱动电路。此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衬底基板上。
此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实施一中的内容,在此不做重复赘述。
举例而言,此衬底基板可包括玻璃基板或PI(聚酰亚胺)基板中的至少一者,视具体情况而定。
此显示装置可以为MicroOLED显示器,MicroOLED显示器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公开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线、驱动单元和发光单元,所述电源线、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构成发光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其中,
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WM信号线和PWM开关单元;其中,
所述PWM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PWM信号线连接,所述PWM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PWM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源线、所述驱动单元、所述PWM开关单元和所述发光单元构成发光路径;
基于所述扫描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PWM信号线提供的信号,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阶段包括:数据写入阶段、发光阶段和保持阶段;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开启,所述数据线对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充电,且开启所述驱动单元;所述PWM信号线控制所述PWM开关单元关闭;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关闭,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维持所述驱动单元的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维持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电位,所述PWM信号线控制所述PWM开关单元开启,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在所述保持阶段,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关闭,所述PWM信号线控制所述PWM开关单元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开关单元为PMOS管;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发光阶段提供低电平,以开启所述PWM开关单元;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和所述保持阶段提供高电平,以关闭所述PWM开关单元;
或者,所述PWM开关单元为NMOS管;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发光阶段提供高电平,以开启所述PWM开关单元;所述PWM信号线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和所述保持阶段提供低电平,以关闭所述PWM开关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PWM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钳位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钳位单元将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端的电压钳位在所述钳位单元的开启电压,以保护所述发光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单元为二极管;或者,所述钳位单元为MOS管,且所述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短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单元的开启电压大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开启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MOS管,所述驱动单元包括MOS管,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包括电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包括电容;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
10.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7563.6A CN114220394A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7563.6A CN114220394A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20394A true CN114220394A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07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47563.6A Pending CN114220394A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20394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00417A1 (en) * | 2016-12-15 | 2017-07-13 |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
US20180190194A1 (en) * | 2017-08-11 | 2018-07-05 |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9616045A (zh) * | 2019-01-21 | 2019-04-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20190180681A1 (en) * | 2017-12-08 | 2019-06-13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
CN110062943A (zh) * | 2019-03-13 | 2019-07-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445856A (zh) * | 2020-05-13 | 2020-07-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12-29 CN CN202111647563.6A patent/CN1142203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00417A1 (en) * | 2016-12-15 | 2017-07-13 |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
US20180190194A1 (en) * | 2017-08-11 | 2018-07-05 |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US20190180681A1 (en) * | 2017-12-08 | 2019-06-13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
CN109616045A (zh) * | 2019-01-21 | 2019-04-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062943A (zh) * | 2019-03-13 | 2019-07-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WO2020181512A1 (zh) * | 2019-03-13 | 2020-09-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445856A (zh) * | 2020-05-13 | 2020-07-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1227725A1 (zh) * | 2020-05-13 | 2021-1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36978B2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8192353A1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操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 |
CN101449314B (zh) | 控制发光元件尤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路以及控制该电路的方法 | |
US10181283B2 (en) | Electronic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10358408A1 (en) |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display panel | |
US10984711B2 (en) | Pixel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 |
CN105575327B (zh) |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
CN101986378A (zh) | 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
US20230343294A1 (en) |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panel | |
JP2004295131A (ja) | ディスプレイ用駆動回路 | |
CN110164375B (zh) | 像素补偿电路、驱动方法、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192458B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3593475B (zh) |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4093319A (zh) | 像素补偿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5116396A (zh) |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 |
CN114093320A (zh) |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4627817A (zh) |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4898712B (zh) |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9074777A (zh) |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 |
WO2023207057A1 (zh) |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JP7011449B2 (ja) | 画素回路、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14023261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KR20050122689A (ko) |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5359756B (zh) | 侦测补偿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3363266B (zh) | 阵列基板及像素驱动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