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534B -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04534B CN114204534B CN202210137343.7A CN202210137343A CN114204534B CN 114204534 B CN114204534 B CN 114204534B CN 202210137343 A CN202210137343 A CN 202210137343A CN 114204534 B CN114204534 B CN 1142045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circuit
- mos tube
- resistor
- current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9/025—Current limitation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batteries; for accum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8—Overvoltag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使能信号电路、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限流电路、以及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限流电路;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限流电路、第二限流电路的启动,当输出短路启动时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启动,当输出带载启动时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启动。相对于传统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本实施例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高精度限流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寿命长,充电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因此锂离子电池非常广泛地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但锂离子电池存在安全性和过充电等问题,普遍地使用过压过流集成电路IC作为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前端应用。
过压过流集成电路IC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如输入耐高压、输入电源过压保护、负载电流限流保护、IC过热保护、输出短路保护等。过压过流集成电路典型应用如图1所示,U0为过压过流保护IC,M0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功率管;功率管M0一般为NMOS,相较于PMOS,NMOS电子迁移率更高,在相同的面积下具有更小的导通阻值;同时NMOS具有更高的电源抑制能力。
U0通过外接电阻RILIM来限制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小于RILIM设定的限流值IOCP时,负载电流取决于负载端;当负载电流大于RILIM设定的限流值时,负载电流将被限制为IOCP并维持一定时间,之后功率管M0将会关闭。后端系统通常要求U0具有高精度的限流值,而目前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无法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高精度限流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使能信号电路、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限流电路、以及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限流电路;
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限流电路、第二限流电路的启动,当输出短路启动时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启动,当输出带载启动时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启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流电路为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功率管、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以及第五MOS管;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设置;
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并串联至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串联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并连接到所述功率管的漏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漏极分别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栅极互连并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功率管的源极连接至负载电阻并接地设置,所述负载电阻还并联一输出电容。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流电路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包括:
逻辑控制单元、第三采样管、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六MOS管、第七MOS管、以及与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共用的功率管;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栅极、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三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逻辑控制单元的正输入端、以及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四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六MOS管的门极。
优选的,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和逻辑驱动电路。
优选的,所述使能信号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和逻辑电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接第三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充电器的前端电路,包括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为上任一所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过压过流启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输出短路启动时,启动第一限流电路进行限流;
输出带载启动时,启动第二限流电路进行限流。
优选的,以输出电压作为使能信号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经使能信号电路输出第一使能信号或第二使能信号,以启动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或启动所述第二限流电路。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当输出电压较低时,比如输出短路,限流环路使用第一限流电路的启动方式以限制输出电流;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电流环路将使用第二限流电路的启动方式以得到精准的限流值。相对于传统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本实施例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高精度限流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一种过压过流IC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使能信号电路300、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300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限流电路100、以及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300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限流电路200;所述使能信号电路300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限流电路100、第二限流电路200的启动,当输出短路启动时所述第一限流电路100启动,当输出带载启动时所述第二限流电路200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流电路100为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具体的,所述第一限流电路1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放大器A1、第二放大器A2、第一采样管M0_SNS1、第二采样管M0_SNS2、功率管M0、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以及第五MOS管Q5。
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Vref1,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Q4的栅极。
第四MOS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Q5的源极,所述第五MOS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使能信号电路3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连接一限流电阻RIlIM 并接地设置。
第五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并串联至所述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A2的负输入端;
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以及第三MOS管Q3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三MOS管Q3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以及第三MOS管Q3的漏极分别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并连接到所述功率管M0的漏极。
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一采样管M0_SNS1、第二采样管M0_SNS2的漏极分别串联所述第三电阻R1和第一电阻R3,所述第一采样管M0_SNS1、第二采样管M0_SNS2的源极连接所述功率管M0的源极,所述第一采样管M0_SNS1、第二采样管M0_SNS2的栅极互连并连接至所述功率管M0的栅极,所述功率管M0的源极连接至负载电阻Rload并接地设置,所述负载电阻Rload还并联一输出电容Cout。
第一限流电路中,由第一放大器A1得到与外接电阻RILIM相关的电流Vref1/RILIM,该电流与第一采样管M0_SNS1采样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当采样电流小于Vref1/RILIM时,恒流环路中的第二放大器A2不工作,输出电流由负载端决定;当采样电流大于Vref1/RILIM时,恒流环路的第二放大器A2工作。假设采样管与功率管工作状态相同,并且忽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的影响,采样电流将钳位到Vref1/RILIM,从而得到限流值K*Vref1/RILIM。
但是由于存在以下原因,第一限流电路100的限流值精度无法保证:1、功率管M0和采样管M0_SNS1、M0_SNS2阈值电压的失调;2、电路环路0V启动时,功率管M0和采样管M0_SNS1、M0_SNS2工作在饱和区时,由于功率管M0和采样管M0_SNS1、M0_SNS2的Vds不同,采样电流与理论值存在误差;3、VOUT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功率管处于饱和区,由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的存在,采样管会处于线性区。
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限流电路100在输出短路启动时进行启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流电路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具体的,第二限流电路200包括:逻辑控制单元201、第三采样管M0_SNS、第三放大器A3、第四放大器A4、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以及与所述第一限流电路100共用的功率管M0。
其中,逻辑控制单元201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Vref2,所述逻辑控制单元2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采样管M0_SNS的栅极、所述第三采样管M0_SNS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功率管M0的漏极,所述第三采样管M0_SNS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Q6的漏极。
第六MOS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Q7的漏极,所述第七MOS管Q7的栅极连接至所述使能信号电路3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七MOS管Q7的源极连接至第三放大器A3的负输入端、逻辑控制单元201的正输入端、以及第一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
第四放大器A4的正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M0的源极,所述第四放大器A4的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采样管M0_SNS的源极,所述第四放大器A4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六MOS管Q6的门极。
本实施例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201包括:第二比较器和逻辑驱动电路,第二比较器为过流比较器,逻辑驱动电路用于控制功率管M0的开启和关断,同时也为功率管M0的栅极驱动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使能信号电路300包括:第一比较器和逻辑电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接第三基准电压Vref3,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所述功率管M0的源极输出电压VOUT。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流电路100与功率管M0、输出电容Cout及负载电阻Rload构成
了输出短路启动的限流电路;第二限流电路200与功率管M0、输出电容Cout及负载电阻
Rload构成高精度恒流环路及过流保护电路;VOUT与基准电压Vref3通过第一比较器(VOUT
Comp)进行比较,并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EN、信号。EN和分别
作为第一限流电路100、第二限流电路200的使能信号,用于控制第一限流电路100和第二限
流电路200的切换。EN为高电平时,第一限流电路100工作;为高电平时,第二限流电路
200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基准电压Vref3的取值需要大于第一基准电压Vref1,这样第
二限流电路200才能工作。
输出短路启动时,第一比较器(VOUT Comp)输出EN为高电平,为低电平。此时
第一限流电路100启动,第二限流电路200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通过第一限流电路100与
功率管、输出电容Cout及负载电阻Rload进行限流。
输出带载启动时,输出电压VOUT缓慢上升。刚开始第一比较器(VOUT Comp)输出信
号EN为高电平,为低电平,第一限流电路100开始工作,第二限流电路200关闭,VIN通过
功率管M0对输出电容Cout充电;当Vout上升到大于第三基准电压Vref3时,第一比较器
(VOUT Comp)输出信号为高电平,第二限流电路200启动。为了使环路平稳地由第一限
流电路100切换到第二限流电路,需要确保第四基准电压Vref4>第一基准电压Vref1,同时
需要在第二限流电路200启动一定时间后,第一限流电路100才关闭。输出为高电平一
定时间后,EN才输出低电平。之后限流环路由第二限流电路200控制。
基于以上本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充电器的前端电路,包括上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过流启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输出短路启动时,启动第一限流电路进行限流;
输出带载启动时,启动第二限流电路进行限流。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限流电路,可以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第一限流电路,也可以是其它在输出短路启动时,能够达到高精度限流值的限流电路。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限流电路,可以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第二限流电路,也可以是其它在输出带载启动时,能够达到高精度限流值的限流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以输出电压作为使能信号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经使能信号电路输出第一使能信号或第二使能信号,以启动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或启动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具体的,可参考实施例一提供的使能信号电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能信号电路、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限流电路、以及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限流电路;
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限流电路、第二限流电路的启动,当输出短路启动时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启动,当输出带载启动时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启动;
所述第一限流电路为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
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功率管、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以及第五MOS管;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设置;
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并串联至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串联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并连接到所述功率管的漏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漏极分别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栅极互连并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功率管的源极连接至负载电阻并接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电路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包括:
逻辑控制单元、第三采样管、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六MOS管、第七MOS管、以及与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共用的功率管;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栅极、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三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逻辑控制单元的正输入端、以及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四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采样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六MOS管的门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和逻辑驱动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信号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和逻辑电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接第三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
6.一种用于锂电池充电器的前端电路,包括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7.一种过压过流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输出短路启动时,启动第一限流电路进行限流;
输出带载启动时,启动第二限流电路进行限流;
以输出电压作为使能信号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经使能信号电路输出第一使能信号或第二使能信号,以启动所述第一限流电路或启动所述第二限流电路;
当输出短路启动时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启动,当输出带载启动时所述第二限流电路启动;
所述第一限流电路为设置有采样管和钳位功率管的钳位电路;
所述第一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功率管、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以及第五MOS管;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使能信号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设置;
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并串联至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串联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并连接到所述功率管的漏极;
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漏极分别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一采样管、第二采样管的栅极互连并连接至所述功率管的栅极,所述功率管的源极连接至负载电阻并接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37343.7A CN114204534B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37343.7A CN114204534B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04534A CN114204534A (zh) | 2022-03-18 |
CN114204534B true CN114204534B (zh) | 2022-06-10 |
Family
ID=80658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37343.7A Active CN114204534B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045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18269A (zh) * | 2022-07-12 | 2022-09-2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一种带过流过压保护的大摆幅输出电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84663A (en) * | 1995-09-29 | 1997-11-04 | Motorola, Inc. | Protectio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circuit |
WO2011081116A1 (ja) * | 2009-12-28 | 2011-07-07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一次側制御用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直流電源装置 |
CN102170103A (zh) * | 2011-03-24 | 201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断路器及其处理方法 |
CN103227454A (zh) * | 2013-05-06 | 2013-07-31 | 苏州中元动力科技有公司 | 一种高安全性动力锂电池组放电短路保护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2104220A (zh) * | 2020-10-30 | 2020-12-18 |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一种保护信号发生电路、供电电路及电源芯片 |
CN113270999A (zh) * | 2021-07-19 | 2021-08-17 |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限流配置芯片及开关电源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6640B (zh) * | 2011-12-24 | 2014-03-12 | 西安启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带打嗝模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稳压电路 |
CN110244095B (zh) * | 2019-07-19 | 2021-03-1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超低功耗的高速电流采样电路 |
CN112271764B (zh) * | 2020-09-24 | 2025-06-24 | 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过流检测电路及电池保护装置 |
CN112383216B (zh) * | 2021-01-15 | 2021-03-30 |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限流控制电路、具有所述限流控制电路的开关电源芯片 |
-
2022
- 2022-02-15 CN CN202210137343.7A patent/CN1142045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84663A (en) * | 1995-09-29 | 1997-11-04 | Motorola, Inc. | Protectio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circuit |
WO2011081116A1 (ja) * | 2009-12-28 | 2011-07-07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一次側制御用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直流電源装置 |
CN102170103A (zh) * | 2011-03-24 | 201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断路器及其处理方法 |
CN103227454A (zh) * | 2013-05-06 | 2013-07-31 | 苏州中元动力科技有公司 | 一种高安全性动力锂电池组放电短路保护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2104220A (zh) * | 2020-10-30 | 2020-12-18 |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一种保护信号发生电路、供电电路及电源芯片 |
CN113270999A (zh) * | 2021-07-19 | 2021-08-17 |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限流配置芯片及开关电源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04534A (zh) | 2022-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81552B2 (en) | Battery state monitoring circuitry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a stand-by-state of a battery pack | |
JP4976323B2 (ja) | 充電制御回路 | |
US20080192396A1 (en)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 |
KR101512535B1 (ko) | 배터리 상태 감시 회로 및 배터리 장치 | |
CN112271764B (zh) | 一种过流检测电路及电池保护装置 | |
CN106100008B (zh) | 电池装置以及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 | |
WO2019076012A1 (zh) | 一种充电装置及终端 | |
CN214100879U (zh) | 一种过流检测电路及电池保护装置 | |
KR20140111611A (ko) | 충방전 제어 회로, 충방전 제어장치 및 배터리 장치 | |
CN214100826U (zh) | 一种开关电源副边过流保护电路 | |
CN114204534B (zh) |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锂电池充电器前端电路及启动方法 | |
CN115372686A (zh) | 充电芯片的检流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
KR20140109307A (ko) | 배터리 장치 | |
CN113238161B (zh) | 检测选通模块、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芯片 | |
CN111175565B (zh) | 无采样电阻的峰值电流检测电路 | |
CN216670106U (zh) | 一种功率开关过流检测电路及电流检测电路 | |
CN113541249B (zh) | 基于预驱动模块实现充电路径控制的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 |
GB2578800A (en) |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fan | |
EP3754843A1 (en) | Voltage-current conversion circuit an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device | |
JP2018121423A (ja) | 充放電装置 | |
CN220754385U (zh) | 充放电控制电路、双向电源和移动终端 | |
CN111106401A (zh) | 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安全栅电路 | |
CN218526302U (zh) | 一种具有高精度过流保护功能的大功率电子开关 | |
CN222016244U (zh) | 一种电池过冲保护装置及电池充电保护系统 | |
CN114069566B (zh) |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其过流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