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0759B - 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90759B CN114190759B CN202010990125.9A CN202010990125A CN114190759B CN 114190759 B CN114190759 B CN 114190759B CN 202010990125 A CN202010990125 A CN 202010990125A CN 114190759 B CN114190759 B CN 1141907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ation
- cavity
- pipe
- steam
- exha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该排放系统包括排气组件和排水组件,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以及具有冷凝腔的冷凝器,第一排气管用于将冷凝腔与烹饪装置的烹饪腔连通,第二排气管用于将冷凝腔与外界连通,排水组件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用于将冷凝腔与烹饪腔连通,第二排水管用于将冷凝腔与外界连通。排放系统用于烹饪装置时,烹饪腔内的蒸汽以及高温冷凝水均进入到冷凝腔,大部分蒸汽以及高温冷凝水在冷凝腔被冷凝形成低温冷凝水,低温冷凝水放至外界,少量的蒸汽排放至外界,减少了蒸汽的排放量以避免烫伤用户,也避免了对厨房其它电器以及厨房家具造成的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放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烹饪装置(例如蒸箱或蒸烤箱等)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将水形成高温蒸汽并送入箱体的烹饪腔内,从而实现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蒸制。
但是,在使用蒸汽烹饪食物的工作过程中,蒸汽会不断的从烹饪腔内排出,大量蒸汽的排出会产生烫伤用户的隐患,另外,大量蒸汽的排出会导致厨房湿度增大,从而导致其它厨房电器以及厨房家具使用寿命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烹饪器具大量蒸汽的排放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排放系统,用于烹饪装置,所述排放系统包括:
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以及具有冷凝腔的冷凝器,所述第一排气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所述烹饪装置的烹饪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外界连通;
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外界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排放系统,当排放系统用于烹饪装置时,第一排气管和第一排水管分别与烹饪装置的烹饪腔连通,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排气管分别与外界连通,当烹饪装置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烹饪腔内产生的蒸汽经第一排气管进入到冷凝器的冷凝腔内,同时烹饪腔内所产生的高温冷凝水经第一排水管进入到冷凝腔,大部分蒸汽以及高温冷凝水在冷凝腔被冷凝形成低温冷凝水,低温冷凝水经第二排水管排放至外界,少量的蒸汽经第二排气管排放至外界,该排放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蒸汽的排放量,避免出现蒸汽烫伤用户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增加而对厨房其它电器以及厨房家具的使用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排放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集水件,所述集水件用于与所述烹饪腔的内底面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件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竖直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冷凝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竖直段之间的夹角小于9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包括:
冷凝盒,所述冷凝腔设置在所述冷凝盒上,所述冷凝盒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蒸汽入口、空气入口和排气口,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盒上,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经所述空气入口送入所述冷凝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盒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经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空气入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盘设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多个翅片,各所述翅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盒上还设有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腔设有开口端,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具有进水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冷凝盒配合,以封闭所述开口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排放系统,所述排放系统为根据如上所述的排放系统;
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烹饪腔,所述排放系统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该当排放系统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一排水管分别与烹饪装置的烹饪腔连通,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排气管分别与外界连通,当烹饪装置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烹饪腔内产生的蒸汽经第一排气管进入到冷凝器的冷凝腔内,同时烹饪腔内所产生的高温冷凝水经第一排水管进入到冷凝腔,大部分蒸汽以及高温冷凝水在冷凝腔被冷凝形成低温冷凝水,低温冷凝水经第二排水管排放至外界,少量的蒸汽经第二排气管排放至外界,该排放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蒸汽的排放量,避免出现蒸汽烫伤用户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增加而对厨房其它电器以及厨房家具的使用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部分结构);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烹饪装置的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排放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排放系统的冷凝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烹饪器具;
10为箱体;
11为烹饪腔;
20为加热件;
30为排放系统;
31为排气组件;
311为第一排气管,312为第二排气管,313为冷凝器,3131为冷凝管, 3132为翅片,3133为风机,3134为盖板,31341为进水口,31342为连接腔, 3135为冷凝盒,31351为安装槽,31352为冷凝腔,31353为蒸汽入口,31354 为排气口,31355为排水口,31356为空气通道;
32为排水组件;
321为第一排水管,322为集水件,323为第二排水管,324为连接件, 3241为第一连接段,3242为竖直段,3243为第二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排放系统30,用于烹饪装置,排放系统30包括排气组件31和排水组件32,排气组件31包括第一排气管311、第二排气管312以及具有冷凝腔31352的冷凝器313,第一排气管311用于将冷凝腔31352与烹饪装置的烹饪腔11连通,第二排气管312用于将冷凝腔31352与外界连通,排水组件32包括第一排水管321和第二排水管323,第一排水管321用于将冷凝腔31352与烹饪腔 11连通,第二排水管323用于将冷凝腔31352与外界连通。
具体地,当排放系统30用于烹饪装置时,第一排气管311和第一排水管 321分别与烹饪装置的烹饪腔11连通,第二排水管323和第二排气管312分别与外界连通,当烹饪装置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烹饪腔11内产生的蒸汽经第一排气管311进入到冷凝器313的冷凝腔31352内,同时烹饪腔11内所产生的高温冷凝水经第一排水管321进入到冷凝腔31352,大部分蒸汽以及高温冷凝水在冷凝腔31352被冷凝形成低温冷凝水,低温冷凝水经第二排水管323 排放至外界,少量的蒸汽经第二排气管312排放至外界,该排放系统30能够有效减少蒸汽的排放量,避免出现蒸汽烫伤用户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增加而对厨房其它电器以及厨房家具的使用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需要理解的是,当烹饪腔11内的高温冷凝水经过第一排水管321时,高温冷凝水与第一排水管321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高温冷凝水的初级降温,当高温冷凝水进入到冷凝器313的冷凝腔31352后,冷凝器313对高温冷凝水进一步降温,使得高温冷凝水降至接近常温后经第二排水管323排出,从而避免了冷凝水温度高烫伤周围部件或家具的情况;当烹饪腔11内的蒸汽经第一排气管311时,蒸汽与第一排气管311进行热交换,使得蒸汽的温度实现初级降温,当蒸汽进入到冷凝腔31352后,冷凝器313对蒸汽进行一步降温,从而使得蒸汽的绝大部分形成低温冷凝水排出,仅有少部分蒸汽经第二排气管312排出,进而有效减少了蒸汽的排出量,避免了蒸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在烹饪装置上还可以设有集水盒,将第二排水管323与集水盒连通,冷凝器313内形成的冷凝水经第二排水管323排入到集水盒内,实现了冷凝水的集中处理,避免了冷凝水流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另外,烹饪装置还包括加热件20以及蒸汽发生装置,加热件20设置在烹饪腔11内,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烹饪装置的箱体10内,利用加热件20和 /或蒸汽发生装置,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烹饪食物的方式,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2至图4所示,排水组件32还包括集水件322,集水件322用于与烹饪腔11的内底面连通,第一排水管321的一端与集水件 322连通,第二排水管323的另一端与冷凝腔31352连通。具体地,当排放系统30用于烹饪装置时,集水件322设置在烹饪腔11的外侧,并且集水件322 与烹饪腔11连通,在食物烹饪的过程中,烹饪腔11内会产生高温冷凝水,所产生的高温冷凝水汇集至烹饪腔11的内底面,并且经集水件322与烹饪腔 11的连接位置进入到集水件322内,再经过第一排水管321进入到冷凝器313 内,待冷凝器313冷凝后排出。通过设置集水件322,从而有效实现了烹饪腔 11内冷凝水的收集,进而避免了冷凝水附着在烹饪腔11内而污染烹饪腔11 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烹饪腔11的内底面为斜面结构,集水件322与烹饪腔11 的内底面的连接位置位于斜面的最低点,进一步提高了冷凝水排出烹饪腔11 的效果;另外,集水件322为杯状结构,并且杯状结构的内部为锥形,第一排水管321与锥形的最低点连通,实现了集水件322内冷凝水的有效排出,避免因积水而导致的腐败变臭的情况。
另外,集水件322与第一排水管321的连接位置设有密封件,从而避免了冷凝水泄漏的情况;此外,集水件322与烹饪腔11的连通位置也设有密封件,进一步避免了冷凝水的泄漏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排水组件32还包括用于将第二排水管323 与冷凝腔31352连通的连接件324,连接件32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 3241、竖直段3242和第二连接段3243,第一连接段3241与冷凝腔31352连通,第二连接段3243与第二排水管323连通,第二连接段3243位于第一连接段3241的底部,并且第二连接段3243与竖直段324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具体地,连接件324与冷凝腔31352的连通位置位于冷凝器313的侧向位置,当连接件324与冷凝腔31352连通后,第一连接段3241位于第二连接段3243 的上部(当烹饪装置放置在承托面上时,第一连接段3241与承托面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段3243与承托面的距离),经冷凝腔31352冷凝后的冷凝水进入到第一连接段3241,并且依次经过竖直段3242和第二连接段3243进入到第二排水管323,并且经第二排水管323排出,由于第二连接段3243与竖直段 3242之间呈角度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角度小于90°,以使得第二连接段3243 远离竖直段3242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段3241的方向倾斜,第二排水管323 与第二连接段3243连接后,第二排水管323呈倾斜设置,并且第二排水管323 的出口低于第一连接段3241与冷凝腔31352的连通位置。第二排水管323、第二连接段3243以及竖直段3242形成近似“U型”的连通器结构,冷凝水排出的过程中,在第二连接段3243与竖直段3242的连接位置时刻存有冷凝水,从而避免了冷凝腔31352内未完全冷凝的蒸汽经由连接件324以及第二排水管323产生泄漏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对蒸汽的处理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连接段3241与冷凝腔31352的连接位置设有密封结构,从而避免连接位置出现泄漏的情况;另外,第二连接段3243与第二排水管323的连接位置也设有密封结构,以避免连接位置出现泄漏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冷凝器313包括冷凝盒3135和风机3133,冷凝腔31352设置在冷凝盒3135上,冷凝盒3135上还设有分别与冷凝腔31352 连通的蒸汽入口31353、空气入口和排气口31354,蒸汽入口31353与第一排气管311连通,排气口31354与第二排气管312连通,风机3133设置在冷凝盒3135上,风机3133用于将空气经空气入口送入冷凝腔31352。具体地,当排放系统30用于烹饪装置时,冷凝盒3135的蒸汽入口31353通过第一排气管311与烹饪腔11连通,风机3133设置在冷凝盒3135的空气入口处,烹饪腔11内的蒸汽经第一排气管311和蒸汽入口31353进入到冷凝腔31352内,启动后的风机3133将外界冷空气经空气入口送入冷凝腔31352,冷空气与蒸汽在冷凝腔31352内混合,冷空气通过与蒸汽进行热交换使得蒸汽在冷凝腔 31352内雾化冷凝,热交换后的空气经排气口31354排出。通过对蒸汽进行冷凝,从而避免了向厨房排放大量蒸汽,进而避免出现烫伤用户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空气湿度增加而对厨房其它电器以及厨房家具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需要理解的是,烹饪腔11内的蒸汽进入到冷凝腔31352后,蒸汽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蒸汽被冷凝,从而形成冷凝水汇集在冷凝腔31352内,避免了由于烹饪腔11内蒸汽的直接排出而带来的诸多弊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冷凝盒3135上设有安装槽31351,风机3133设置在安装槽31351内,风机3133的进风口朝向安装槽31351的槽口,风机3133 的出风口经安装槽31351的侧壁与空气入口连通。具体地,安装槽31351设置在冷凝盒3135上,风机3133安装在安装槽31351内,风机3133启动后,冷空气经安装槽31351的槽口和进风口进入到风机3133内,再经过风机3133 的出风口和冷凝腔31352的空气入口进入到冷凝腔31352,从而利用冷空气与蒸汽的热交换而实现蒸汽的冷凝,进而避免了大量蒸汽的排放。
另外,将风机3133设置在安装槽31351内,能够使得冷凝器313结构紧凑,当冷凝器313用于烹饪装置时,能够有效提高烹饪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冷凝盒3135上设置有空气通道31356,该空气通道 31356的一端与安装槽31351的侧壁连通,空气通道31356的另一端与冷凝腔 31352连通,风机3133将空气经其出风口、空气通道31356和空气入口送入冷凝腔31352,从而实现冷空气的有效供给,进而保证了蒸汽的冷凝效果,进一步避免了大量蒸汽的排放,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另外,空气通道31356与冷凝腔31352连通的位置位于排气口31354和蒸汽入口31353之间,冷空气进入到冷凝腔31352后,能够对蒸汽形成阻挡,进一步提高对蒸汽的冷凝效果,避免了蒸汽经排气口31354直接排出,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外,本申请中,风机3133为离心风机3133,进风口位于离心风机3133 的轴向,出风口位于离心风机3133的径向,离心风机3133设置在安装槽31351 内时,离心风机3133的轴向与安装槽31351的高度一致且其进风口朝向安装槽31351的槽口,离心风机3133的出风口与位于安装槽31351侧壁上的空气通道31356连通,通过使用离心风机3133,能够有效减小了风机3133的体积,从而缩小了冷凝器313的体积,使得烹饪器具100的空间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风机3133为贯流风机3133,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进风量,使得蒸汽的冷凝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冷凝器313还包括冷凝管3131,冷凝管 3131盘设于进风口,冷凝管3131的一端与第一排气管311连通,冷凝管3131 的另一端与蒸汽入口31353连通。具体地,当排放系统30用于烹饪装置时,冷凝盒3135设置在烹饪装置上,冷凝管3131的一端通过第一排气管311与烹饪腔11连通,冷凝管3131的另一端与冷凝腔31352的蒸汽入口31353连通,其中,冷凝管3131的中部为盘管结构,盘管结构位于安装槽31351的槽口处且与风机3133的进风口对应设置。蒸汽经冷凝管3131进入到冷凝腔 31352内,风机3133启动,冷空气在风机3133的作用下经安装槽31351的槽口,在冷空气进入到安装槽31351的槽口前,冷空气需要先经过冷凝管3131 的盘管结构,冷空气在经过盘管结构时,冷空气经盘管结构与经过排管结构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蒸汽进行初次冷凝,经过初次冷凝的蒸汽进入到冷凝腔31352内,冷空气经安装槽31351的槽口进入风机3133的进风口,再通过风机3133的出风口以及冷凝腔31352的空气入口进入到冷凝腔31352,进入冷凝腔31352的冷空气与初次冷凝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蒸汽的二次冷凝,进而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果,进一步避免了大量蒸汽的排放,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冷凝管3131的盘管结构为蛇形结构且与安装槽31351的槽口对应设置,从而增大了冷凝管3131与冷空气热交换的面积,进而提升了冷凝的效果。
另外,本申请中,冷凝管3131的数量为两个,两条冷凝管3131平行间隔设置,从而能够增大对蒸汽的冷凝效率,进一步保证了冷凝的效果。
进一步,如图4和图5所示,冷凝器313还包括多个翅片3132,各翅片 3132间隔设置在冷凝管3131上。具体地,多个翅片3132设置在冷凝管3131 上且平行间隔设置,各翅片3132均与安装槽31351的槽口对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翅片3132,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冷凝管3131的散热面积,使得蒸汽在进入冷凝腔31352前能够进一步保证蒸汽初步冷凝的效果,进而避免大量蒸汽的排放,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安装槽31351为矩形槽,多个翅片3132形成矩形结构,翅片3132形成的矩形结构与安装槽31351的槽口适配,在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使得冷凝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 100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冷凝盒3135上还设有与冷凝腔31352连通的排水口31355,排水口31355与第二排水管323连通。具体地,当排放系统30 用于烹饪装置后,烹饪腔11内的蒸汽经冷凝管3131进入冷凝盒3135的冷凝腔31352,在风机3133的作用下,冷空气通过翅片3132和冷凝管3131对蒸汽进行初次冷凝,经过初次冷凝的蒸汽进入到冷凝腔31352内,风机3133将冷空气送入冷凝腔31352,通过冷空气与初次冷凝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凝腔31352内蒸汽的冷凝,冷凝后的蒸汽形成冷凝水,汇集在冷凝腔31352 内且经排水口31355排出,进而保持冷凝腔31352内的清洁。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冷凝腔31352设有开口端,冷凝器313还包括具有进水口31341的盖板3134,盖板3134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冷凝盒3135配合,以封闭开口端。具体地,通过拆卸盖板3134实现冷凝腔31352的开启,从而便于对冷凝腔31352进行清洗,进而保证了冷凝腔31352的清洁;另外,在盖板3134设有连接腔31342,冷凝腔31352经连接腔31342与排气口31354 连通,空气通道31356的出口设置在冷凝腔31352与排气口31354之间,冷凝腔31352内未完全冷凝的蒸汽经连接腔31342到达空气通道31356位置,空气通道31356的高速气流对与蒸汽混合,一方面实现了对蒸汽的进一步降温,另一方面对蒸汽进行了稀释,使得经排气口31354以及第二排气管312 排出的蒸汽在视觉上不可见,以实现烹饪装置“零”排放的效果。
此外,第一排水管321通过进水口31341与冷凝腔31352连通,从而有效将烹饪腔11内的冷凝水引出,并且在冷凝腔31352内将烹饪腔11内的高温冷凝水降温至常温冷凝水后统一排出,从而避免了高温冷凝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烹饪装置包括排放系统30和箱体10,排放系统30为根据如上的排放系统30,箱体10设有烹饪腔11,排放系统30设置在箱体10上且与烹饪腔11连通。
具体地,该当排放系统30的第一排气管311和第一排水管321分别与烹饪装置的烹饪腔11连通,第二排水管323和第二排气管312分别与外界连通,当烹饪装置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烹饪腔11内产生的蒸汽经第一排气管311进入到冷凝器313的冷凝腔31352内,同时烹饪腔11内所产生的高温冷凝水经第一排水管321进入到冷凝腔31352,大部分蒸汽以及高温冷凝水在冷凝腔 31352被冷凝形成低温冷凝水,低温冷凝水经第二排水管323排放至外界,少量的蒸汽经第二排气管312排放至外界,该排放系统30能够有效减少蒸汽的排放量,避免出现蒸汽烫伤用户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增加而对厨房其它电器以及厨房家具的使用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上述烹饪器具为蒸箱或蒸烤箱等,该烹饪器具的其它的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排放系统,用于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包括:
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以及具有冷凝腔的冷凝器,所述第一排气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所述烹饪装置的烹饪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外界连通;
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用于将所述冷凝腔与外界连通;
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竖直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冷凝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竖直段之间的夹角小于90°,以使得第二连接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段的方向倾斜,第二排水管与第二连接段连接后,第二排水管呈倾斜设置,并且第二排水管的出口低于第一连接段与冷凝腔的连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集水件,所述集水件用于与所述烹饪腔的内底面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件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
冷凝盒,所述冷凝腔设置在所述冷凝盒上,所述冷凝盒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蒸汽入口、空气入口和排气口,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盒上,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经所述空气入口送入所述冷凝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盒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经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空气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盘设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多个翅片,各所述翅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凝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盒上还设有与所述冷凝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设有开口端,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具有进水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冷凝盒配合,以封闭所述开口端。
9.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排放系统,所述排放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排放系统;
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烹饪腔,所述排放系统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90125.9A CN114190759B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90125.9A CN114190759B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90759A CN114190759A (zh) | 2022-03-18 |
CN114190759B true CN114190759B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064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90125.9A Active CN114190759B (zh) | 2020-09-18 | 2020-09-18 | 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9075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34689B (it) * | 1989-03-21 | 1992-05-26 | Zanussi Grandi Impianti Spa | Forno di cottura a convezione forzata |
WO2003023285A2 (en) * | 2001-09-07 | 2003-03-20 | Alto-Shaam, Inc. |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for combination oven |
KR20050056056A (ko) * | 2003-12-09 | 2005-06-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과열증기 조리장치 |
JP4863153B2 (ja) * | 2005-01-07 | 2012-01-25 | Toto株式会社 | 調理用空気処理装置 |
KR101307659B1 (ko) * | 2011-07-21 | 2013-09-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팀 용수 배수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팀 조리기기 |
RU2015142869A (ru) * | 2013-03-11 | 2017-04-13 | Сайкэн Лтд. | Узел для конденсиров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
US9423139B2 (en) * | 2013-04-01 | 2016-08-23 | Convotherm Elektrogeraete Gmbh | Condens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WO2015164239A1 (en) * | 2014-04-22 | 2015-10-29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Oven with steam water separation |
DE202015106262U1 (de) * | 2015-11-18 | 2016-02-05 | Lg Electronics Inc. | Kochgerät |
CN110367807B (zh) * | 2018-04-13 | 2021-10-08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烹饪器具 |
CN108477984B (zh) * | 2018-06-11 | 2024-04-09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烹饪装置 |
CN111329329B (zh) * | 2020-02-28 | 2021-10-0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2020
- 2020-09-18 CN CN202010990125.9A patent/CN11419075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90759A (zh) | 2022-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29329B (zh) | 蒸汽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111853876B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108814515B (zh) |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 |
CN107894015B (zh) | 一种烹饪设备的油烟处理系统 | |
CN107960967A (zh) | 空气能热泵洗碗机 | |
CN111839201A (zh) | 蒸箱 | |
CN211822543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114190759B (zh) | 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 |
CN108325333B (zh) | 冷凝回收装置及蒸汽炉 | |
CN215874548U (zh) | 一种冷凝器和洗碗机 | |
CN209091242U (zh) | 一种热泵式洗碗机 | |
CN112043221A (zh) | 一种洗涤设备用干燥系统及洗碗机 | |
CN115748172B (zh) | 洗干一体机 | |
CN215675352U (zh) | 厨电冷风模组、烟机、灶具以及集成灶 | |
CN215738389U (zh) |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 |
CN212326136U (zh) | 蒸箱 | |
CN109567570B (zh) | 一种蒸烤组合机 | |
CN222129973U (zh) | 冷凝盒、烹饪装置和集成烹饪设备 | |
CN209048061U (zh) | 一种热泵式洗碗机 | |
CN222109884U (zh) | 集成烹饪设备 | |
CN110881864A (zh) | 一种排气结构及蒸汽设备 | |
CN222129972U (zh) | 烹饪装置以及集成烹饪设备 | |
CN213909718U (zh) | 一种带冷凝装置的具有蒸功能的电器 | |
CN221205350U (zh) | 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及洗碗机 | |
CN222129974U (zh) | 冷凝盒、烹饪装置以及集成烹饪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