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0608A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90608A CN114190608A CN202111609823.0A CN202111609823A CN114190608A CN 114190608 A CN114190608 A CN 114190608A CN 202111609823 A CN202111609823 A CN 202111609823A CN 114190608 A CN114190608 A CN 1141906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osol
- generating device
- conductive ceramic
- resistive heater
-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1—Arrangement of sensor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包括导电陶瓷,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4Ω·cm~1.3×10‑1Ω·cm。通过使用导电陶瓷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导电陶瓷本身具有加热功能,避免了在陶瓷表面印刷线路,也就避免了经常使用摩擦造成的线路脱落问题,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及气雾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阻加热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氧化锆陶瓷片,氧化锆陶瓷片的表面印刷厚膜电路形成陶瓷发热片;另一种是氧化铝棒芯,在氧化铝棒芯的表面包覆印刷了线路的氧化铝流延片形成陶瓷发热针。也就是说,现有的两种陶瓷发热体均是把陶瓷作为载体,在载体上印刷导电浆料,形成发热体。陶瓷自身绝缘,印刷电阻线路后,电阻通电发热,从而热传导至陶瓷,对香烟进行烘烤完成加热雾化过程。
由于现有的电阻加热器均是在陶瓷表面印刷导电浆料,烧结完陶瓷后还需加工印刷浆料,再次烧结,增加成本;且电阻浆料与陶瓷热膨胀系数不同,经常使用摩擦,容易引起线路脱落,影响产品体验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阻加热器经常使用摩擦,线路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包括导电陶瓷,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4Ω·cm~1.3×10-1Ω·cm。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的材料包括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80%且小于等于98%。
其中,所述掺杂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0.5%且小于等于19%。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所述掺杂成分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
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小于3价。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氧化锌;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氧化锌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94%~98%;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0.5%~5%。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3Ω·cm~6×10-2Ω·cm。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所述掺杂成分至少包括五氧化二铌。
其中,所述二氧化钛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85%~95%;所述五氧化二铌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5%~20%。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小于8×10-2Ω·cm。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五氧化二钽;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还包括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以用于将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在目标范围。
其中,所述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包括导电的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碳粉或导电金属粉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金属碳化物包括碳化硅;和/或所述金属硼化物包括硼化钛。
其中,所述导电金属粉包括金粉、银粉或铜粉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1%~19%。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2×10-3Ω·cm~6×10-2Ω·cm。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介于0.01%~10%。
其中,所述电阻加热器被构造成是细长的销钉或针状或杆状或棒状或片状;或,所述电阻加热器被构造成是管状。
其中,所述电阻加热器的电阻大于等于0.036Ω且小于等于1.5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包括导电陶瓷,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所述主体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80%且小于等于98%;
所述主体成分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所述掺杂成分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氧化锌;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94~98%的氧化锌、0.8~5%的三氧化二铝、0~1%的二氧化钛、以及0~0.5的二氧化锆。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所述掺杂成分至少包括五氧化二铌。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85%~95%的二氧化钛、以及5%~20%的五氧化二铌。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其中,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五氧化二钽;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导电陶瓷还包括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以用于将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在目标范围。
其中,所述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包括导电的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碳粉或导电金属粉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包括导电陶瓷,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4~10%的硼化钛、80~90%的氧化锌、以及1~15%的三氧化二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四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雾生成制品以生成供抽吸的气溶胶;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电阻加热器,被配置为对接收于所述腔室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所述电阻加热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包括导电陶瓷,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4Ω·cm~1.3×10-1Ω·cm。通过使用导电陶瓷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导电陶瓷本身具有加热功能,避免了在陶瓷表面印刷线路,也就避免了经常使用摩擦造成的线路脱落问题,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及气雾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阻加热器的一具体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加热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4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加热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测量电阻加热器的电阻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中电阻加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提供的雾化器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其构造包括:腔室、电源组件10、电路20以及电阻加热器30a。
其中,气溶胶生成制品D可移除地接收在腔室内。气溶胶生成制品D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D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电阻加热器30a的至少部分延伸至腔室内,且当气溶胶生成制品D接收在腔室内时,电阻加热器30a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D内进行加热,从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D释放多种挥发性化合物,且这些挥发性化合物仅通过加热处理来形成。在具体实施例中,电阻加热器30a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背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下定义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D的一端为自由前端,用于与其他组件固定或装配的一端为末端。电源组件10用于供电;电路20用于在电源组件10和电阻加热器30a之间引导电流。
电阻加热器30a由导电陶瓷材料制备而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导电陶瓷本身具有导电能力,避免了在陶瓷表面印刷线路,也就避免了经常使用摩擦造成的线路脱落问题,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及气雾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电阻加热器30a可以是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备而成;也可以是部分由导电陶瓷材料制备而成,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阻加热器30a被构造成细长的销钉或针状或杆状或棒状或片状,在使用中能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D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D。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电阻加热器30a被构造成是管状,气溶胶生成制品D被接收于该管状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D。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尺寸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能够较好的雾化气溶胶生产制品D即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阻加热器30a,具体请参阅图2至图4b,其中,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电阻加热器的一具体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4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加热器的纵向剖视图;图4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加热器的纵向剖视图。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阻加热器30a,该电阻加热器30a包括导电陶瓷体31b、第一引线32b、第二引线33b以及基体34a。
其中,导电陶瓷体31b用于插入并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D,且参见图3,导电陶瓷体31b被构造成沿电阻加热器30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具有沿电阻加热器30a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B和第二端C;在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D的过程中,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先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D。具体的,导电陶瓷体31b的材质可为导电陶瓷,导电陶瓷即通过电流发热可产生高温或在高温状态下导电不会熔化或氧化的陶瓷,比如,氧化锡、氧化锌、钛酸钡、氧化锆、β-氧化铝等。在具体实施例中,可根据导电陶瓷体31b的设计规格、形状、发热性能等需求,调整材料配方、选取合适的成型工艺以获取需求阻值的导电陶瓷材料。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电陶瓷体31b呈管状。导电陶瓷体31b的内部形成一通孔310,该通孔310的孔径小于0.5毫米,相比于U型结构的导电陶瓷体31b,大大提高了导电陶瓷体31b的强度,不仅便于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D,且延长了导电陶瓷体31b的使用寿命。同时,鉴于导电陶瓷体31b的孔径较小,无需对该通孔310进行填充,从而有效降低了工艺复杂性。具体的,导电陶瓷体31b的径向尺寸沿其长度方向大小均相同。
其中,导电陶瓷体31b的管状结构可以通过模具成型烧结制备,也可以是陶瓷烧结后通过机加工、细孔放电等方式制备而成。如图3为采用细孔放电制备的管结构。
如图4a和图4b所示,基体34a沿电阻加热器30a的长度方向延伸;导电陶瓷体31b具体围绕基体34a的至少一部分,且导电陶瓷体31b的至少部分由基体34a提供支撑。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图4a和图4b所示,基体34a为导体,第一引线32b通过连接于基体34a,进而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形成导通。其中,参见图4a或图4b,B3为第一引线32b与基体34a的连接点,或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连接点。
具体的,如图3所示,基体34a为自支撑的柱状体且呈销钉状或针状。具体的,基体34a包括轴向连接的延伸部341a和锥形部342a。其中,如图4a所示,延伸部341a穿过导电陶瓷体31b的通孔310套设于导电陶瓷体31b内,导电陶瓷体31b围绕延伸部342a设置,并与延伸部341a之间绝缘设置。当然,延伸部341a与导电陶瓷体31b也可采用等静压法、压铸成型法等一体成型。在具体实施例中,可根据耐温、耐压及绝缘时间等技术要求及延伸部341a的材质选取合适的绝缘方案;在一实施方式中,延伸部341a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绝缘介质层以使延伸部341a与导电陶瓷体31b绝缘设置。在另一实施例方式中,导电陶瓷体31b的中空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绝缘介质层,以使延伸部341a与导电陶瓷体31b绝缘设置。当然,延伸部341a与导电陶瓷体31b的中空的内表面也可间隔设置,以与导电陶瓷体31b绝缘设置。其中,第一绝缘介质层和/或第二绝缘介质层可为玻璃釉、无机胶绝缘,含铬碳化钨、氧化铝、硅酸镁、氧化镁涂层/薄膜等。延伸部341a的长度可与导电陶瓷体31b的长度相同,或者短于导电陶瓷体31b的长度,具体可根据匹配气溶胶生成制品D能量需求调整其高度。
锥形部342a朝向延伸部341a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延伸部341a的径向尺寸且大于导电陶瓷体31b的内径,锥形部342a具体裸露于导电陶瓷体31b外,并由锥形部342a界定电阻加热器30a的自由前端,且锥形部342a抵接于导电陶瓷体31b靠近自由前端的端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a或图4b所示,锥形部342a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电介质43,锥形部342a具体通过第一导电介质43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电连接;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锥形部342a与导电陶瓷体31b之间的有效接触,且能够将二者紧密固定。其中,第一导电介质43可为导电胶或导电银浆料或焊锡或焊料等;第一导电介质43具体可涂敷于锥形部342a朝向导电陶瓷体31b的一侧表面,也可涂敷于导电陶瓷体31b朝向锥形部342a的一端的端面。
当然,锥形部342a也可设置于导电陶瓷体31b外并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的侧壁面电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电阻加热器30a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D,保证插入顺畅、安全、防粘制品残渣,可使锥形部342a的径向尺寸沿背离延伸部341a的方向逐渐减小。具体的,锥形部342a可呈圆锥形或者圆滑过渡形。
具体的,延伸部341a和/或锥形部342a的材质可为不锈钢、铁铝合金、铁镍合金、铜、铝等金属材料。延伸部341a和锥形部342a可一体成型。
参见图3,第一引线32b与基体34a的延伸部341a背离锥形部342a的一端电连接,以通过基体34a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连接。具体的,第一引线32b可连接于延伸部341a的中心位置或边缘位置,只要不与导电陶瓷体31b接触避免产生干涉即可。
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电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的表面形成有第二导电介质,第二引线33b具体与第二导电介质电连接,以通过第二导电介质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实现电连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发生第二引线33b脱落的问题,且能够使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接触电阻远远小于导电陶瓷体31b的电阻,避免导电陶瓷体31b的发热点聚集于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连接位置,起不到导电陶瓷体31b整体发热的作用。其中,第一导电介质43和/或第二导电介质可为高导电率的导电胶或者浆料;二者可以是通过烧渗银形成的电极涂层。
其中,第一引线32b为负极引线,第二引线33b为正极引线,以分别与电源组件10的正极和负极连通,以导入电流,进而加热工作。当然,第一引线32b也可以为正极引线,第二引线33b为负极引线。第一引线32b和/或第二引线33b的材质一般选用电导率比较高的材料,如镍、银等,也可根据实际设计方案选择其他材料或进行表面处理。第一引线32b和/或第二引线33b具体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的部件进行连接。
其中,通过将第一引线32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电连接,将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电连接,可以使电流从导电陶瓷体31b的一个端部流向另一个端部,比如,从第一端B流向第二端C。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U型导电陶瓷体存在导电陶瓷体中部开槽位置不合理,导致左右两侧的导电陶瓷体的宽度尺寸并不相同的问题,这样严重影响导电陶瓷体上电流的分布,造成导电陶瓷体电流分布不均,进而导致气雾生成装置释放的气溶胶一致性差,影响口感。而本申请导电陶瓷体31b的宽度尺寸或径向尺寸沿其长度方向保持不变,即沿电流方向导电陶瓷体31b的宽度尺寸或径向尺寸保持不变,有效保证了的导电陶瓷体31b的发热均匀性,进而有效提高了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抽吸口感。
进一步地,如图2、图3以及图4b所示,该电阻加热器30a还包括电极帽35。电极帽35呈槽体结构,电极帽35的底壁开设有孔,与基体34a连接的第一引线32b通过电极帽35的孔伸出导电陶瓷体31b。如图7所示,电极帽35盖设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且电极帽35分别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的端面以及第二端C的侧壁面接触,以与第二端C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引线33b具体与电极帽35电连接,以在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的同时,提高第二引线33b与电极帽3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为了减小接触电阻,可在电极帽35的内表面涂敷高导电率的银浆或者银涂料。其中,电极帽35的材质为金属或合金,比如,铜、银。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电阻加热器30a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导电陶瓷体31b上,用于检测导电陶瓷体31b的温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5,图5为图2所示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30a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引线32b包括第一电偶丝37a和第二电偶丝37b,第一电偶丝37a和第二电偶丝37b具有不同的材质,比如,第一电偶丝37a和第二电偶丝37b的材质分别为镍铬、镍硅,以在第一电偶丝37a和第二电偶丝37b之间形成用于感测温度的热电偶。具体的,第一电偶丝37a和第二电偶丝37b分别与电极帽35电连接,以通过热电效应测量导电陶瓷体31b的温度,以便于控制导电陶瓷体31b的温度。当然,由于基体34a与导电陶瓷体31b之间存在热传导,因此,第一电偶丝37a和第二电偶丝37b也可与基体34a电连接,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加热器30a,通过在导电陶瓷体31b上开设未贯穿其侧壁的轴向通孔310,且使该通孔310的孔径小于0.5毫米,相比于现有U型导电陶瓷体31b,该通孔310的孔径远远小于U型导电陶瓷体31b的槽宽,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电陶瓷体31b的强度,提高了信耐性,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通过将基体34a的一端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一端B连接,且使基体34a沿导电陶瓷体31b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然后将第一引线32b与基体34a的第二端C电连接;并将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第二端C电连接;以使导电陶瓷体31b沿其长度方向形成电流回路,相比于U型结构的导电陶瓷体31b,有效提高了导电陶瓷体31b的加热均匀性。另外,第二引线33b通过第二导电介质层与导电陶瓷体31b电连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发生第二引线33b脱落的问题,且能够使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接触电阻远远小于导电陶瓷体31b的电阻,避免导电陶瓷体31b的发热点聚集于第二引线33b与导电陶瓷体31b的连接位置,起不到导电陶瓷体31b整体发热的作用;同时能够避免造成导电陶瓷体31b电流分布不均,导致气雾生成装置释放的气溶胶一致性差,影响口感。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电阻加热器30a组装简单,有利于实现产品稳定量产,保证产品性能一致性。
下面对导电陶瓷的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提供的导电陶瓷的电阻率大于等于1×10-4Ω·cm且小于等于1.3×10-1Ω·cm,满足使气溶胶生成制品D释放多种挥发性化合物的需求,且导电陶瓷本身具有加热功能,避免了在陶瓷表面印刷线路,也就避免了经常使用摩擦造成的线路脱落问题,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及气雾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导电陶瓷制备而成的电阻加热器30a的电阻大于等于0.036Ω且小于等于1.5Ω。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介于0.01%~10%;可以理解,导电陶瓷的孔隙率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即,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物料比例来得到需要的孔隙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导电陶瓷制备的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为针状,直径为1.95mm,长度为16.31mm,尖端部分高度为0.5mm;电阻为0.75Ω,计算其电阻率为2.27×10-3Ω·cm。
其中,电阻加热器30a的电阻的检测方法具体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测量电阻加热器的电阻的示意图。本申请中,根据《GB/T5594.5-1985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对导电陶瓷的电阻进行测量。参见图6,LCR测试仪40上接有两条引线41,两条引线41的端部分别连接于测量夹42。测量夹42包括夹持部421,夹持部421用于夹持导电陶瓷50。可以理解,夹持部421夹持导电陶瓷50的两端。通过LCR测试仪40测量得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LCR测试仪40能准确并稳定地测定各种各样的元件参数,主要是用来测试电感、电容、电阻的测试仪;其中,“L”表示电感,“C”表示电容,“R”表示电阻。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导电陶瓷制备的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为针状,直径为1.95mm,长度为18mm,尖端部分高度为0.5mm;通过LCR测试仪40测得其电阻为0.75Ω,计算其电阻率为2.27×10-3Ω·cm。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导电陶瓷制备的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为片状,长度为16mm,宽度为4.5mm,厚度为0.45mm;通过LCR测试仪40测得其电阻为0.7Ω,计算其电阻率为3.9×10-3Ω·cm。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导电陶瓷制备的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为管状,长度为29mm,内径为7.2mm,外径为8.5mm;通过LCR测试仪40测得其电阻为1.5Ω,计算其电阻率为8.98×10-2Ω·cm。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导电陶瓷制备的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为管状,长度为29mm,内径为7.2mm,外径为9.2mm;通过LCR测试仪40测得其电阻为1.5Ω,计算其电阻率为13×10-2Ω·cm。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导电陶瓷制备的电阻加热器30a的形状为管状,长度为49mm,内径为5.5mm,外径为6.7mm;通过LCR测试仪40测得其电阻为1.5Ω,计算其电阻率为3.52×10-2Ω·cm。
本申请提供的导电陶瓷的材料包括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主体成分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掺杂成分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同于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其中,主体成分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80%且小于等于98%。进一步,掺杂成分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0.5%且小于等于19%。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获得足够多的能量进入第一金属氧化物的晶格中,起到施主掺杂作用,即通过高温下离子替换,增加载流子浓度,来实现陶瓷导电。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小于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可选的,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小于3价。
当主体成分包括氧化锌;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中的至少一种;由上述的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得到的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3Ω·cm~6×10-2Ω·cm。其中,氧化锌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94%~98%;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铝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0.5%~5%。
可选的,导电陶瓷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94~98%的氧化锌、0.8~5%的三氧化二铝、0~1%的二氧化钛、以及0~0.5的二氧化锆。
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按质量比97:2:1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2.26×10-3Ω·cm,孔隙率为5%。其中,高温下,Al3+、Ti4+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1中,导电陶瓷的形状近似为片状,导电陶瓷的长度为19.9mm,宽度为5mm,厚度为2.5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36mΩ。
实施例2:按质量比94.5:3:0.5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9.6×10-3Ω·cm,孔隙率为3%。其中,高温下,Al3+、Ti4+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2中,导电陶瓷的形状近似为片状,导电陶瓷的长度为19mm,宽度为4mm,厚度为2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0.23Ω。
实施例3:按质量比97:2:1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5.4×10-2Ω·cm,孔隙率为5%。其中,高温下,Al3+、Ti4+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3中,导电陶瓷的形状为片状,导电陶瓷的长度为19mm,宽度为4mm,厚度为2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1.3Ω。
实施例4:按质量比94:5:0.8:0.2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2.436×10-3Ω·cm,孔隙率为5%。其中,高温下,Al3+、Ti4+、Zr2+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4中,导电陶瓷的形状近似为片状,导电陶瓷的长度为19.5mm,宽度为5mm,厚度为2.5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38mΩ。
实施例5:按质量比94.4:5:0.4:0.2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2.06×10-2Ω·cm,孔隙率为0.3%。其中,高温下,Al3+、Ti4+、Zr2+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5中,导电陶瓷的形状为针状,导电陶瓷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19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0.8Ω。
实施例6:按质量比96.2:3:0.6:0.2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7.3×10-3Ω·cm,孔隙率为1%。其中,高温下,Al3+、Ti4+、Zr2+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6中,导电陶瓷的形状近似为片状,导电陶瓷的长度为19mm,宽度为5mm,厚度为2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0.14Ω。
实施例7:按质量比96.7:3:0.2:0.1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为6.3×10-3Ω·cm,孔隙率为1%。其中,高温下,Al3+、Ti4+、Zr2+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实施例7中,导电陶瓷的形状近似为片状,导电陶瓷的长度为19mm,宽度为4mm,厚度为2mm。利用LCR测试仪40测得该导电陶瓷的电阻为0.15Ω。
可选的,主体成分包括氧化锌,掺杂成分包括五氧化二铌,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8:按质量比(90~99.9):(0.5~10):(0~5):(0~5)称取氧化锌(Zn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锆(ZrO2)以及五氧化二铌(Nb2O5)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低于5%,电阻率小于5×10-2Ω·cm。其中,高温下,Al3+、Zr2+、Nb5+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当主体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掺杂成分至少包括五氧化二铌;由上述的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得到的导电陶瓷的电阻率小于8×10-2Ω·cm。其中,二氧化钛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85%~95%;五氧化二铌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5%~20%。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9:按质量比(85~95):(5~20)称取二氧化钛(TiO2)、五氧化二铌(Nb2O5)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6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低于3%,电阻率小于8×10-2Ω·cm。其中,高温下,Nb5+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TiO2晶格中,取代Ti4+,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同时TiO2在高温下本征缺陷氧空位浓度提高,进一步增加载流子浓度,进一步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大于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当主体成分包括五氧化二钽;掺杂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由上述的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得到的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2Ω·cm~6×10-2Ω·cm。其中,五氧化二钽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80%~98%。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0:按质量比92:8称取五氧化二钽(Ta2O5)、二氧化钛(Ti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为2%,电阻率为3.28×10-2Ω·cm。其中,高温下,Ti4+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Ta2O5晶格中,取代Ta5+,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实施例11:按质量比82:18称取五氧化二钽(Ta2O5)、二氧化锆(Zr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为1%,电阻率为4.1×10-2Ω·cm。其中,高温下,Zr4+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Ta2O5晶格中,取代Ta5+,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实施例12:按质量比97:2:1称取五氧化二钽(Ta2O5)、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7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为6%,电阻率为3.1×10-2Ω·cm。其中,高温下,Ti4+、Zr4+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Ta2O5晶格中,取代Ta5+,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提高陶瓷导电性,使其能够自发热。
进一步,导电陶瓷还包括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以用于将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添加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的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2×10-3Ω·cm~6×10-2Ω·cm。也就是说,通过添加电阻率调节成分以将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于2×10-3Ω·cm~6×10-2Ω·cm之间,目标范围的电阻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其中,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占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1%~19%。
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包括导电的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碳粉或导电金属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金属碳化物包括碳化硅。可选的,金属硼化物包括硼化钛。可选的,导电金属粉包括金粉、银粉或铜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3:按质量比(80~90):(4~10):(1~15)称取氧化锌(ZnO)、硼化钛(TiB2)、三氧化二铝(Al2O3)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湿膜24h~48h混合均匀,然后干燥,过5000目~8000目的筛,制得混合粉体;将上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成型剂(PVA)或聚乙二醇成型剂(PEG),湿磨混合,干燥,过筛,然后于20MPa~40MPa的压力下模压成设计的形状,在于100MPa~300MPa的压力等静压制得生坯,脱出成型剂后,于1100℃~1600℃下常压烧结5h~12h,即制得导电陶瓷。该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低于8%,电阻率小于2×10-2Ω·cm。其中,Al3+在高温下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取代Zn2+,提供多余自由电子,起到施主掺杂作用,使陶瓷能够自发热;TiB2本身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同时,Ti4+在高温下获得足够的能量进入ZnO晶格中,能够起到施主掺杂作用,即TiB2作为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以将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小于2×10-2Ω·cm。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固体气溶胶生成制品A;
电阻加热器30b,至少部分在腔室内延伸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A生成供抽吸的气溶胶;
电芯10a,用于供电;
控制器20a,在电芯10a和电阻加热器30b之间引导电流。
请参阅图8,图8是图7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中电阻加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电阻加热器30b一实施例的结构参见图8所示,包括:
电绝缘衬底31a,材质例如可以是陶瓷、刚性塑胶、表面绝缘金属、聚酰亚胺等等;优选是刚性的销钉状或薄的刀片状形状,在使用中能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内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A;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电绝缘衬底31a还可以呈围绕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管状形状;
以及通过印刷或沉积等方式结合在电绝缘衬底31a上的电阻加热轨迹32a;其中,该电阻加热轨迹32a可以由上述介绍的导电陶瓷材料形成,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存储有液体基质并对其进行汽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器100、以及为雾化器100供电的电源组件20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比如图9所示,电源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接收和容纳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接收腔270,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和容纳在电源组件200内时与雾化器100的形成电连接进而为雾化器100供电。同时,雾化器100可以从接收腔270移除,以便于更换和独立存储。
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9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器100包括:
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2、以及吸取液体基质并加热汽化生成气溶胶的加热组件30。
进一步具体,图10示出了图9中雾化器10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主壳体10;
吸嘴口A,形成于主壳体10的上端,用于供用户抽吸气溶胶;
烟气输出管11,沿主壳体10纵向方向延伸,用于向吸嘴口A输出气溶胶;
储液腔12,由烟气输出管11与主壳体10的内壁界定,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加热组件30,沿雾化器100纵向方向的上侧与储液腔12流体连通,如图10中箭头R1所示,储液腔12的液体基质流向加热组件30上被吸收;加热组件30具有背离储液腔12的雾化面310,该雾化面310用于加热液体基质并释放生成的气溶胶;
雾化腔室22,由雾化面310界定,用于容纳释放的气溶胶;并且该雾化腔室22是与烟气输出管11气流连通的,进而将气溶胶输出至烟气输出管11;
电触头21,用于为加热组件30供电。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10提供的雾化器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加热组件30的具体构造包括:
多孔体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孔体31可由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毛细结构制成;在实施中由多孔体31背离储液腔12的一个平坦表面配置为雾化面310;
电阻加热轨迹32,在一些实施中通过导电性的原材料粉末与印刷助剂混合成电阻浆料后于印刷后烧结的方式形成在雾化面310上,从而使其全部或绝大部分表面都与雾化面320紧密结合。
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多孔体31还可以是平板状、朝向储液腔12的上表面具有凹腔的凹型、或者是储液腔12的一侧具有拱形结构的等拱形形状等等。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轨迹32是图案化的轨迹。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轨迹32是被打印或者印刷形成的。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轨迹32是平面形形状的。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轨迹32是呈蜿蜒、迂回等延伸的轨迹。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中,电阻加热轨迹32具有大约60~100μm的厚度。
在装配之后,电触头21抵靠在电阻加热轨迹32的两端形成导电连接,进而为电阻加热轨迹32供电。其中,该电阻加热轨迹32可以由上述介绍的导电陶瓷材料形成,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4)
1.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陶瓷,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4Ω·cm~1.3×10-1Ω·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的材料包括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80%且小于等于9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0.5%且小于等于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所述掺杂成分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
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氧化锌;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94%~98%;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0.5%~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1×10-3Ω·cm~6×10-2Ω·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所述掺杂成分至少包括五氧化二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85%~95%;所述五氧化二铌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5%~2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小于8×10-2Ω·cm。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五氧化二钽;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还包括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以用于将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在目标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包括导电的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碳粉或导电金属粉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化物包括碳化硅;和/或所述金属硼化物包括硼化钛。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粉包括金粉、银粉或铜粉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介于1%~19%。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介于2×10-3Ω·cm~6×10-2Ω·cm。
21.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的孔隙率介于0.01%~10%。
22.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器被构造成是细长的销钉或针状或杆状或棒状或片状;或,所述电阻加热器被构造成是管状。
23.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器的电阻大于等于0.036Ω且小于等于1.5Ω。
24.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陶瓷,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主体成分和掺杂成分;所述主体成分占所述导电陶瓷的质量百分比大于80%且小于等于98%;
所述主体成分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所述掺杂成分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氧化锌;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或五氧化二铌中的至少一种。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94~98%的氧化锌、0.8~5%的三氧化二铝、0~1%的二氧化钛、以及0~0.5的二氧化锆。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所述掺杂成分至少包括五氧化二铌。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85%~95%的二氧化钛、以及5%~20%的五氧化二铌。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成分包括五氧化二钽;所述掺杂成分包括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24至31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还包括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以用于将所述导电陶瓷的电阻率控制在目标范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的电阻率调节成分包括导电的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碳粉或导电金属粉中的至少一种。
34.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雾生成制品以生成供抽吸的气溶胶;包括:
腔室,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
电阻加热器,被配置为对接收于所述腔室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所述电阻加热器为权利要求1至3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09823.0A CN114190608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JP2024538083A JP2024545820A (ja) | 2021-12-24 | 2022-12-23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抵抗ヒータ及び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
KR1020247024916A KR20240116966A (ko) | 2021-12-24 | 2022-12-23 |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용 저항 히터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US18/722,655 US20250064128A1 (en) | 2021-12-24 | 2022-12-23 | Resistive heater for use in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
EP22910230.6A EP4454502A1 (en) | 2021-12-24 | 2022-12-23 | Resistive heater for use in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
PCT/CN2022/141652 WO2023116924A1 (zh) | 2021-12-24 | 2022-12-23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09823.0A CN114190608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90608A true CN114190608A (zh) | 2022-03-18 |
Family
ID=8065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09823.0A Pending CN114190608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9060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16924A1 (zh) * | 2021-12-24 | 2023-06-29 | 重庆江陶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WO2023138450A1 (zh) * | 2022-01-24 | 2023-07-2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48813A (en) * | 1974-12-02 | 1976-04-06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 Oxygen sensitive, refractory oxide composition |
JPH07277825A (ja) * | 1994-04-12 | 1995-10-24 | Nippon Cement Co Ltd | 導電性セラミックス |
JP2000169147A (ja) * | 1998-12-01 | 2000-06-20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チタニア粉体 |
CN103693954A (zh) * | 2013-12-09 | 2014-04-02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94096A (zh) * | 2015-10-16 | 2016-02-03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低电阻氧化锌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14229850U (zh) * | 2020-09-23 | 2021-09-21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器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CN113480310A (zh) * | 2021-07-14 | 2021-10-08 | 重庆大学 | 一种高致密度、高介电常数的五氧化二钽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2-24 CN CN202111609823.0A patent/CN11419060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48813A (en) * | 1974-12-02 | 1976-04-06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 Oxygen sensitive, refractory oxide composition |
JPH07277825A (ja) * | 1994-04-12 | 1995-10-24 | Nippon Cement Co Ltd | 導電性セラミックス |
JP2000169147A (ja) * | 1998-12-01 | 2000-06-20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チタニア粉体 |
CN103693954A (zh) * | 2013-12-09 | 2014-04-02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94096A (zh) * | 2015-10-16 | 2016-02-03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低电阻氧化锌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14229850U (zh) * | 2020-09-23 | 2021-09-21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器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
CN113480310A (zh) * | 2021-07-14 | 2021-10-08 | 重庆大学 | 一种高致密度、高介电常数的五氧化二钽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16924A1 (zh) * | 2021-12-24 | 2023-06-29 | 重庆江陶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WO2023138450A1 (zh) * | 2022-01-24 | 2023-07-2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68242B2 (en) | Heater assembly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 |
US10285445B2 (en) | Personal electronic delivery system, atomizer assembly, use thereof and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method | |
JP2019520787A (ja) | 電子エアロゾル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エアロゾル供給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気化器 | |
CN113749311A (zh) |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 |
CN114190608A (zh)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
WO2023168980A1 (zh) |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 |
CN114176263A (zh) | 发热组件、发热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4223963A (zh)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
CN114190607A (zh)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
CN219108736U (zh)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
US20250064128A1 (en) | Resistive heater for use in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 |
WO2024007613A1 (zh) |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 |
CN217523960U (zh) |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 |
CN220545834U (zh)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US20240315336A1 (en) | Heating device for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 |
CN117981929A (zh) | 加热器、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制备方法 | |
WO2025040626A1 (en) | Heater assembly with microchannel array | |
EP4171282A1 (en) | Apparatus for heating aerosolisable material | |
CN118340307A (zh)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
CN119837310A (zh) | 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