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189599B -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599B
CN114189599B CN202210129211.XA CN202210129211A CN114189599B CN 114189599 B CN114189599 B CN 114189599B CN 202210129211 A CN202210129211 A CN 202210129211A CN 114189599 B CN114189599 B CN 114189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stination
conversion module
speed signal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92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9599A (zh
Inventor
刘书扬
李德振
周新亮
李艺
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92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9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2Adaptations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所述DP有源光缆包括相对设置的源端和目的端,所述源端和目的端均设有对应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和高速信号转换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或者检测本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响应于判断所述对端发生过掉电,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在不进行人为重新上电操作的情况下实现重新同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有源光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DisplayPort,简称DP接口,是一个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联盟开发,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VESA)标准化的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主要用于视频源(例如主机)与显示器等电子设备的连接。DP可用于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音频和视频都可以单独传输。DP接口不仅可以支持全高清显示分辨率(1920×1080),还能支持4k分辨率(3840×2160),以及最新的8k分辨率(7680×4320)。DP接口不仅传输率高,而且可靠稳定。
DP接口传输的信号由传输图像的数据通道信号以及传输图像相关的状态、控制信息的辅助通道信号组成。具体地,DP数据传输包含主要通道(Main Link)、辅助通道(AUXChannel)与连接(Link Training)。辅助通道(AUX Channel)是DP接口中一条独立的双向传输通道,采用交流耦合差分传输方式,双向半双工传输模式,单一方向速率在1Mbit/s左右。辅助通道(AUX Channel)基于AUX协议,用于传输设定和控制指令,具体包括:读取扩展显示识别数据(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以确保DP信号的正确传输;读取显示器等电子设备所支持的DP接口的信息,如主要通道的数量和DP信号的传输速率;进行各种显示组态暂存器的设定;读取电子设备状态暂存器。
DP线缆是具有DP接口的线缆,其包括DP有源光缆。DP有源光缆是指通信过程中需要借助外部能源,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通信线缆,DP有源光缆两端的光收发器提供光电转换以及光传输功能。DP有源光缆包括源端(Source)和目的端(Sink),两端均具有光电转换芯片(例如下文中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和高速信号转换模块)。光电转换芯片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者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DP有源光缆是双工的,因此源端(Source)不仅能够发送信号,也能够接收信号;目的端(Sink)不仅可以接收信号,也能够发送信号。
DP有源光缆中,包括四路高速信号(ML0-ML3),由源端(例如主机)发出,通过光纤单向传输给目的端(例如显示器),两路低速信号(HPD+AUX)通过光纤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进行双向传输,两路低速信号包括HPD(Hot Plug Detect,热插拔检测)信号和AUX(Auxiliary transaction,辅助传输)信号。其中HPD信号用于检测显示器与目的端的连接,AUX信号用于传输辅助通道(AUX Channel)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在源端和目的端上电后,会先通过两路低速信号(HPD+AUX)传输显示器相关信息,包括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刷新率、EDID等信息,DP有源光缆两端的AUX信号正常后再由源端传输高速信号给目的端,目的端显示源端传输的显示内容。由于DP有源光缆中包括源端和目的端,源端和目的端是分开供电,例如源端由主机供电,目的端由显示器供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源端或目的端意外掉电后再上电时,对端可能无法获知该信息,从而导致源端和目的端状态不同步,最终致使显示器无法显示。一般情况下,当出现这种问题时,需要使对端重新上电(例如进行插拔操作)使AUX状态机重置,从而再次建立连接,但在多种应用场景中(例如采用DP有源光缆进行长距离传输的环境中,或者诸如医疗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不便于进行插拔操作,或者插拔操作会占用较长时间,从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用于解决发生掉电时DP有源光缆无法同步的问题。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DP有源光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所述DP有源光缆包括相对设置的源端和目的端,所述源端和目的端均设有对应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和高速信号转换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或者检测本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响应于判断所述对端发生过掉电,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源端;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包括:检测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目的端;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包括:检测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或者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或者访问所述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以获取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辅助通道信号(AUX)和热插拔检测信号(HPD);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检测本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或者本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和本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串行器和解串器;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包括: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中的串行器和解串器进行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判断所述目的端未发生过掉电,检测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的状态;响应于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低电平,使源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为输入状态,并且使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输出低电平;响应于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高电平,保持源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和热插拔检测信号(HPD)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判断所述源端未发生过掉电,检测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响应于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低电平,使目的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为输入状态,并且使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输入状态;响应于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高电平,使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改变为输入状态,并且保持目的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的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DP有源光缆,包括相对设置的源端和目的端,以及所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光缆,所述源端和目的端用于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检测DP有源光缆中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或者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当检测到信号异常时判断对端发生过掉电,进而通过复位低速信号转换模块来重新进行同步,从而保持源端和目的端的正常通讯,由于不需要对本端进行重新上电的操作,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检测源端或者目的端的AUX信号,当AUX信号异常时,通过复位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串行器和解串器来重新同步AUX信号,从而保证源端和目的端的同步。
进一步地,本申请仅需要对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即仅需要对低速信号转换模块中的串行器和解串器进行复位,这种方式容易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相关控制命令控制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实现,可以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集成于源端和目的端,从而使实现该方法的DP有源光缆的稳定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DP有源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低速信号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源端和目的端之间信号同步的过程;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检测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检测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源端的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目的端的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时,其仅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展示了DP有源光缆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目的,其中还展示了主机(作为视频源)和显示器。DP有源光缆包括光缆以及光缆两端的接口装置,两个接口装置分别连接主机和显示器。本申请中,将连接主机的接口装置称为源端(Source),将连接显示器的接口装置称为目的端(Sink)。具体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包括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高速信号通道和用于传输低速信号的低速信号通道,高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四路单向的高速信号ML0,ML1,ML2和ML3,例如用于将视频信号从主机传输到显示器。低速信号通道用于传输AUX信号和HPD信号,其采用透明传输的方案,并且使用一条光纤进行传输。其中,源端可以从主机取电,目的端可以从显示器取电。
在高速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低速信号也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传输,用于保证源端和目的端在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同步。
图2展示了低速信号通道的结构示意图。低速信号通道包括处于源端的源端控制器1和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即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处于目的端的目的端控制器3和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即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源端的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和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目的端的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和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和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通过光纤连接。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用于对从源端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析、编码并且传输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对从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用于对从目的端控制器3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析、编码并且传输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2,对从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2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需要说明的是,源端控制器1、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目的端控制器3和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均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器件或者产品,因此本文在此不赘述其细节结构。
对于高速信号通道,也设置有源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和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光电转换和编解码等操作。高速信号转换模块也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其细节结构。
利用低速信号的交互,源端和目的端能够实现同步。如图2所示,HPD信号可以由目的端产生(例如在显示器带电并且连接目的端时拉高HPD信号),并且通过目的端控制器3将HPD信号发送到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对HPD信号进行编码,并且通过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通过光纤发送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1进行解码为HPD信号,源端控制器1接收该HPD信号,即可获知目的端是否连接了显示器。AUX信号与HPD信号不同,AUX信号可以由源端产生,并且最终发送到目的端,也可以由目的端产生,并且最终发送到源端。源端和目的端建立了正常AUX通讯后,DP有源光缆的高速信号才能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而且在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AUX信号要保持同步。
如图3展示了源端和目的端之间信号同步的过程。在初始状态下,源端上电后,AUX信号处于输入状态(例如,AUX信号处于输入状态表示等待被主机或者源端操作),HPD信号处于低电平;目的端上电后,AUX信号处于输入状态(例如,表示等待被显示器或者目的端操作),HPD信号处于输入状态(例如,HPD信号处于输入状态表示等待被显示器拉高为高电平)。源端和目的端之间信号同步的过程包括如下子过程:
子过程(1),当目的端的HPD信号被拉高为高电平后(例如显示器将HPD信号拉高),目的端控制器3将拉高的HPD信号发送到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
子过程(2),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将接收到的HPD信号进行编码后发送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
子过程(3),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将经过编码的HPD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
子过程(4),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发送到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
子过程(5),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目的端的HPD信号(高电平),并且发送给源端控制器1。
子过程(6),源端控制器1接收到目的端的HPD信号(高电平)后,即可确定目的端的显示器已经连接,将会发送AUX信号给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
子过程(7),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对接收到的AUX信号进行解析,获得AUX的状态并且进行编码,并且发送给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
子过程(8),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
子过程(9),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发送给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
子过程(10),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将接收到的AUX信号进行解码并且传输给目的端控制器3。
子过程(11),目的端控制器3处理接收到的AUX信号,产生用于回复的AUX信号并且发送到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
子过程(12),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对接收到的用于回复的AUX信号进行解析,获得AUX状态并且进行编码,并且发送给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
子过程(13),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
子过程(14),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传输给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22。
子过程(15),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将接收到的用于回复的AUX信号进行解码并且发送给源端控制器1。
其中,源端控制器1产生的AUX信号和目的端控制器3产生的用于回复的AUX信号具有对应的对映射关系。因此,子过程(1)至子过程(15),相当于源端和目的端进行握手的过程,在后续的通讯过程中(例如通过高速信号通道传输视频数据的过程中),子过程(6)至子过程(15)会不断重复,即源端产生AUX信号并且发送到目的端,目的端回复AUX信号并且发送到源端,根据AUX信号,源端和目的端即可保持同步。例如,若源端发现目的端回复的AUX信号不符合要求,则可以判断源端和目的端失步。
而且,在通讯过程中,HPD信号始终保持为高电平状态。若源端侦测到目的端的HPD信号变为低电平并且超过一定时间(例如2ms),源端则会中断通讯过程(包括高速信号通道和低速信号通道的传输过程),等待HPD信号再次被拉高,然后重复子过程(1)至子过程(15)以进行同步。
若在源端和目的端在正常工作时,目的端由于某种异常因素而短暂地掉电并且又重新上电,由于掉电的影响,例如在子过程(11)中,目的端在重新上电后可能无法回复正确的AUX信号,从而会导致源端和目的端失步。而且由于掉电时间较短,目的端上电后,源端的HPD信号仍然为高电平,也就是说,源端并未侦测到目的端的HPD信号的变化,源端认为目的端的HPD信号始终为高电平,故而会继续处于掉电前的同步过程中,无法重新进行握手和同步。
相应地,若在源端和目的端在正常工作时,源端由于某种异常因素而短暂地掉电并且又重新上电,由于掉电的影响,例如在子过程(6)中,源端在重新上电后可能无法发出正确的AUX信号,或者在子过程(15)中,源端在重新上电后可能无法正确地对接收到的AUX信号进行判断,从而导致源端和目的端失步。而且根据子过程(1)至子过程(5)可知,目的端的HPD信号不受源端影响,也就是说,目的端无法通过HPD信号获知源端掉电情况,因此不会主动再次进行子过程(1)以进行重新握手和同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情况下,需要使对端重新上电,例如源端异常掉电又上电后需要目的端进行重新上电,目的端异常掉电又上电后需要源端进行重新上电,从而使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再次执行子过程(1)至子过程(15)以进行重新握手和同步。例如可以通过插拔DP有源光缆以实现源端和目的端的重新上电。然而,在一些应用环境中,特别是医疗等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应用环境中,使对端进行重新上电将使当前作业中断,而这几乎是不可接收的。
图4展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包括步骤S1至步骤S3。
步骤S1,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或者检测本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
步骤S2,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步骤S3,响应于判断所述对端发生过掉电,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
其中,本端和对端是指相对的源端和目的端,即源端为本端时,目的端即为对端,目的端为本端时,源端即为对端。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方法既可以适用于源端,也可以适用于目的端。例如在源端,检测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以判断目的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响应于目的端发生过掉电,对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又如在目的端,检测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以判断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响应于源端发生过掉电,对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其中,目的端发生过掉电是指目的端已经发生了掉电现象,当前目的端已经重新上电或者仍处于掉电状态。
在步骤S1中,如图2所示,源端的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的信号,是指源端控制器1所能够检测到的信号,例如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与源端控制器1之间交互的AUX信号和HPD信号。目的端的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的信号,是指目的端控制器3所能够检测到的信号,例如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与目的端控制器3之间交互的AUX信号和HPD信号。
在步骤S3中,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包括解析及编解码模块和光电转换模块。由于光电转换模块无法复位,因此,对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是对解析及编解码模块进行复位。
图5展示了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检测方式的示意图。其中,不论对于源端还是目的端,均可以通过检测本端低速信号通道的信号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如图5所示,源端控制器1通过检测源端的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向其传输的信号来判断目的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目的端控制器3通过检测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向其传输的信号来判断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作为举例,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AUX信号和HPD信号。结合图2所示,若源端控制器1检测到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向其传输的AUX_OE信号(AUX_OE信号属于AUX信号)被拉高超过设定时间(例如500us),并且同时第一解析及编解码模块22向其传输的HPD信号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并且保持超过预定时间(例如1ms),则判断目的端发生过掉电。
在本实施例中,本端的AUX信号是主要检测对象,HPD信号作为参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检测AUX信号,还可以检测AUX_OE以外的其他的AUX信号。
同理,如图2所示,若目的端控制器3检测到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向其传输的AUX_OE信号被拉高超过设定时间(例如500us),并且同时向第二解析及编解码模块42传输的HPD信号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并且保持超过预定时间(例如1ms),则判断源端掉电。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对端发生过掉电的判据是:本端的AUX_OE信号被拉高且本端的HPD信号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其中,AUX_OE信号被拉高表示传输故障,HPD信号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则表示本端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另外,选择设定时间为500us,可以较为灵敏地检测到目的端掉电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灵敏性,可以选取更小的设定时间阈值,例如400us和300us;当然,选取较大的设定时间阈值也是可行的,例如600us或者700us。
图6展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检测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在源端,可以通过检测本端低速信号通道的信号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而在目的端,不仅可以通过检测本端低速信号通道的信号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还可以通过检测本端高速信号通道的信号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如图6所示,其中示出了高速信号通道,包括源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5和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6(高速信号转换模块主要用于光电转换、编解码等,由于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源端控制器1通过检测源端的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向其传输的信号来判断目的端是否发生过掉电。而目的端控制器3既可以通过检测目的端的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向其传输的信号来判断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还也通过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6接收的信号来判断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其原因在于,高速信号通道是从源端到目的端的单相通道,因此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6接收的信号也能够反映出源端的状态。例如,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直接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6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来获取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的信息。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6的信号来获取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的信息;作为举例,高速信号转换模块6包括内部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该处理器控制相关电路对来自于源端的高速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能够获取源端的各种信息。具体地,该处理器根据不同的芯片设计而展现出不同的功能,例如该处理器可以获取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保存于对应的寄存器中。因此,通过与该处理器进行通讯(例如通过串行通讯方式),处理器即可访问上述寄存器以返回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的信息。
在步骤S3中,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包括: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中的串行器和解串器进行复位。不论是第一低速信号转换模块2或者第二低速信号转换模块4,其中均包括串行器和解串器。串行器/解串器(SERializer/DESerializer,SerDes)是高速数据通信中的接口电路,能够有效地减少引脚数和轨迹数,提高通信数据速率。由于串行器/解串器在高速数据通信领域已经非常常见,在此不再赘述串行器/解串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式等内容。
图7展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源端的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检测源端的相关信号,例如上文所述的源端的AUX_OE信号和HPD信号。
步骤S102,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目的端是否发生过掉电。例如,若源端的AUX_OE信号被拉高且HPD信号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则判断目的端发生过掉电。
步骤S103,若判断目的端发生过掉电,则复位本端的串行器和解串器。复位后,源端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是指,AUX信号处于输入状态,HPD输出低电平。
在初始状态下,源端等待从目的端发来的HPD信号。在目的端掉电并且重新上电后,目的端的子过程(1)产生的HPD信号(高电平)将发送到源端,进而源端可以执行子过程(6)以重新开始进行AUX信号的握手和同步。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在目的端掉电时,源端能够及时进行响应,不需要进行人为的重新上电操作即可重新达到源端和目的端的同步。
若判断目的端未发生过掉电,则跳转到步骤S104,判断HPD信号的状态。其中,若目的端未发生过掉电,则表明当前源端和目的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判断HPD信号为低电平,则跳转到步骤S105,使源端处于初始状态。其中,HPD信号为低电平,则说明尚未接收到目的端的子过程(1)产生的HPD信号(高电平),因此,需要使源端处于初始状态,以等待目的端的HPD信号。
若HPD信号为高电平,则跳转到步骤S106,检测AUX信号的状态,根据AUX信号的状态跳转到步骤S107或者步骤S108。在步骤S107中,若AUX信号为输入状态,则保持AUX信号为输入状态,保持HPD信号为高电平。在步骤S108中,若AUX信号为输出状态,则保持AUX信号为输出状态,保持HPD信号为高电平。
其中,HPD信号为高电平,则说明源端已经接收到目的端的子过程(1)产生的HPD信号(高电平),并且源端和目的端正处于子过程(6)至子过程(15)的同步过程中,这种情况下,保持AUX信号的状态和HPD信号的状态即可。
图8展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目的端的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检测目的端的相关信号,例如上文所述的AUX_OE信号和HPD信号;或者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通道的信号,例如上文所述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或者访问高速信号转换模块获取的信号。
步骤S202,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例如,若本端的AUX_OE信号被拉高且HPD信号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则判断源端发生过掉电。又如,通过访问高速信号转换模块以获取源端掉电的信息,从而判断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步骤S203,若判断源端发生过掉电,则复位本端的串行器和解串器。复位后,目的端处于初始状态。目的端处于初始状态是指,AUX信号处于输入状态,HPD为输入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HPD为输入状态,即目的端等待显示器将HPD信号拉高,进而可以执行子过程(1)。在源端掉电并且重新上电后,目的端执行子过程(1),将HPD信号(高电平)将发送到源端,进而源端可以执行子过程(6)以开始进行AUX信号的同步。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在源端掉电时,目的端能够及时进行响应以重新进行同步,不需要进行人为的重新上电操作。
若判断源端未发生过掉电,则跳转到步骤S204,判断HPD信号的状态。其中,若源端未发生过掉电,则表明当前源端和目的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判断HPD信号为低电平,则跳转到步骤S205,使目的端处于初始状态。其中,HPD信号为低电平,可能是显示器尚未将HPD信号拉高,目的端尚未开始子过程(1),因此需要使目的端处于初始状态,以等待显示器的操作。
若HPD信号为高电平,则跳转到步骤S206,检测AUX信号的状态,根据AUX信号的状态跳转到步骤S207或者步骤S208。在步骤S207中,若AUX信号为输入状态,则保持AUX信号为输入状态,HPD信号为输入状态。在步骤S208中,若AUX信号为输出状态,则保持AUX信号为输出状态,HPD信号为输入状态。
其中,HPD信号为高电平,则说明显示器已经将HPD信号拉高,源端和目的端处于子过程(1)至子过程(15)的同步过程中,这种情况下,保持AUX信号的状态,并且使HPD信号为输入状态以便于响应显示器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DP有源光缆,包括相对设置的源端和目的端,以及所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光缆,所述源端和目的端用于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对DP有源光缆进行信号同步的方法,例如源端用于实施图7所示的方法步骤,目的端用于实施图8所示的方法步骤。由于上文已经对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故而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的DP有源光缆能够在某端掉电时及时响应以重新同步,从而大大提升了DP有源光缆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步骤,例如源端实施图7所示的方法步骤,目的端实施图8所示的方法步骤。通过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对DP有源光缆进行信号同步,从而在对端掉电时不需要对本端进行人为的重新上电操作,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由图2所示的源端控制器1执行以实现图7所示的方法步骤,或者由目的端控制器3执行以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步骤,由于上文已经对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磁存储介质或者磁光存储介质,比如,阻变式存储器RRAM(Resistive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DRAM(Enhanc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高带宽内存HBM(High-Bandwidth Memory)、混合存储立方HMC(Hybrid Memory Cube)等等,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所需信息并且可以由应用程序、模块或两者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这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设备的一部分或可访问或可连接到设备。本申请描述的任何应用或模块可以使用可以由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或以其他方式保持的计算机可读/可执行指令来实现。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申请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申请方案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所述DP有源光缆包括相对设置的源端和目的端,所述源端和目的端均设有对应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和高速信号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或者检测本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
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响应于判断所述对端发生过掉电,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
响应于判断所述目的端未发生过掉电,检测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的状态;
响应于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低电平,使源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为输入状态,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输出低电平;
响应于源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高电平,保持源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和热插拔检测信号(HPD)的状态;
响应于判断所述源端未发生过掉电,检测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
响应于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低电平,使目的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为输入状态,并且使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输入状态;
响应于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为高电平,使目的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改变为输入状态,并且保持目的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源端;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包括:
检测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源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目的端;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包括:
检测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目的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或者
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根据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判断对端是否发生过掉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
检测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或者
访问所述目的端的高速信号转换模块,以获取源端是否发生过掉电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辅助通道信号(AUX)和热插拔检测信号(HPD);检测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包括:
检测本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或者本端的辅助通道信号(AUX)和本端的热插拔检测信号(HP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信号转换模块包括串行器和解串器;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进行复位包括:
对本端的低速信号转换模块中的串行器和解串器进行复位。
7.一种DP有源光缆,包括相对设置的源端和目的端,以及所述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和目的端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处理DP有源光缆的信号同步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29211.XA 2022-02-11 2022-02-11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189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9211.XA CN114189599B (zh) 2022-02-11 2022-02-11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9211.XA CN114189599B (zh) 2022-02-11 2022-02-11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599A CN114189599A (zh) 2022-03-15
CN114189599B true CN114189599B (zh) 2022-06-17

Family

ID=8054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9211.XA Active CN114189599B (zh) 2022-02-11 2022-02-11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59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6980A2 (en) * 2002-04-25 2003-10-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riv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169215A (zh) * 2011-05-18 2011-08-31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40g qsfp有源光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6785A (en) * 1978-09-27 1979-12-04 Amf Incorporate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ith night setback and operating as a function of outside air
JP3223887B2 (ja) * 1998-09-07 2001-10-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装置
JP3957560B2 (ja) * 2002-05-23 2007-08-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9160451B2 (en) * 2012-03-06 2015-10-13 Sae Magnetics (H.K.) Ltd. Active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plug and active optical cable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6980A2 (en) * 2002-04-25 2003-10-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riv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DE60330614D1 (de) * 2002-04-25 2010-01-28 Toyota Motor Co Lt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Fahrzeugantriebssteuerung
CN102169215A (zh) * 2011-05-18 2011-08-31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40g qsfp有源光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599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3535B2 (en) Sink device receiving an image signal from a source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same
US10409752B2 (en) Bidirectional signal conditioning chip including processor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ssion direction and type of transmitted data of USB type-C cable and USB type-C cable including the same
US8982746B2 (en) Clock-less half-duplex repeater
KR101911059B1 (ko) Ufs 인터페이스의 테스트 방법 및 이의 테스트 방법으로 테스트를 수행하는 메모리 장치
KR100743491B1 (ko) 범용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77082B (zh) 光收发模块、光传输装置及光传输方法
US9864607B2 (en) Methods and physical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initiating re-enumeration of USB 3.0 compatible devices
CN112866608A (zh) Hdmi分辨率的自适应设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US20130254440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usb termination signals over extension media
WO2022121047A1 (zh) 一种检测系统及其视频接收盒
JP4421649B2 (ja) 集積化後置増幅器、レーザ・ドライバおよびコントローラ
CN114189599B (zh) Dp有源光缆及处理其信号同步的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WO2014023247A1 (zh) 嵌入式设备和基于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
US8650430B2 (en) Enabling a peripheral device to transmit a request for interrupt processing to a host when no clock signal is output from the host device
US8000278B2 (en) De-activation, at least in part, of receiver, in response, at least in part, to determination that an idle condition exists
CN114222178B (zh) Hdmi有源光缆及其端接状态信息同步的方法、介质
US20240291285A1 (en) Connector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pplied to connector
JP5959692B2 (ja) シンク機器及び電力供給方法
CN11501636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电路、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1560A (zh) Pci-e转usb或ufs接口的控制芯片和测试板
CN108494889B (zh) 基于i2c总线的通信电路及调试方法
CN114173077B (zh)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20797357U (zh) 一种有源线缆
CN222748969U (zh) 一种usb3.0采集卡的采集控制电路及装置
CN212909556U (zh) 一种信号转换通信系统及电子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