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179060B - 拉线快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线快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060B
CN114179060B CN202010956887.7A CN202010956887A CN114179060B CN 114179060 B CN114179060 B CN 114179060B CN 202010956887 A CN202010956887 A CN 202010956887A CN 114179060 B CN114179060 B CN 114179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k
base
clamping
release
connec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6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9060A (zh
Inventor
袁博
杨国庆
廖大伟
陈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iud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iud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iud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iud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68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90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7871 priority patent/WO2022053035A1/zh
Priority to CN202180054986.9A priority patent/CN1162347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9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9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06Exoskeletons, i.e. resembling a human fig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0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anipulator supports, b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0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with cables, chains or ribb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线快拆装置,其包括可与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以及可与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二快拆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以旋转拆解的快拆方式相连。本发明的拉线快拆装置使得拉线机构的拉线不仅可以高效传递较大拉力,还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组装或拆解,从而使得拉线机构实现模块化,进而便于维修或更新迭代。

Description

拉线快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拉线快拆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线管、绳索等拉线机构作为简单的传动机构,在传动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强的柔性顺应特征,还能高效的传递拉力,因此,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自行车的刹车和变速器、摩托车的刹车和电动车的刹车灯,以及外骨骼的各个关节等,即为了将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拆分设计,通过拉线机构将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相连。
尤其,在外骨骼领域中,通过将外骨骼的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分离,然后以该拉线机构作为传动机构将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相连,降低了外骨骼在人体肢体上的质量,同时,由于拉线机构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能够很好的适应人体关节的多自由度运动。
通常,传统的拉线机构,如上述的刹车和变速器等,由于不需要频繁的进行拆解,因此,一旦组装后以后,就可长期使用,直至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或更换时,才借助工具将其进行拆解。即目前尚没有针对拉线机构的快拆装置,使得拉线机构在能够传递拉力的同时,还能够高效快速的进行拆解和组装,从而使得在进行修为或更换时较为麻烦,不仅需要借助工具,还需要拆解非必要的部件才能够维修或更换出现故障的部件。
另一方面,在外骨骼的应用中,穿戴者需要经常穿戴或脱掉外骨骼,若将传统的拉线机构直接应用于外骨骼中,由于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无法高效快速的拆解或组装,将导致穿戴者不方便穿脱外骨骼,降低了用户体验,并且也不利于外骨骼中驱动机构或执行机构的维修或更换,也不利于外骨骼产品的系列化和迭代改进。
有鉴于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高效传递大拉力,且能够高效快速的拆解或组装拉线机构的装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说明书以便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拉线快拆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线快拆装置,包括:可与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以及可与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二快拆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以旋转拆解的快拆方式相连。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一连接端头,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榫;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对接座,其中,所述对接座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三卡榫的卡榫卡槽,所述第二基座内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三卡榫旋转的第一旋转腔;当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与所述对接座进行对接,并旋转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使所述第三卡榫在所述第一旋转腔内旋转,且当所述第三卡榫旋转至所述对接座上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相连;当反向旋转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使得所述第三卡榫脱离所述对接座上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旋转拆解。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与所述第一基座同轴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榫,所述第一基座内设置有可对应于所述第四卡榫的第一容置腔,当所述第四卡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配合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头可随所述第一基座一起旋转。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五卡榫,相应地,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五卡榫旋转的第二旋转腔,所述第二旋转腔的一侧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五卡榫的卡榫卡槽;当旋转所述第一基座,使得所述第五卡榫在所述第二旋转腔内旋转,并转动至所述第一基座内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当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基座,使得所述五卡榫脱离所述第一基座内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旋转拆解。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的两侧底部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五卡榫;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卡榫。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腔内设置有弹性变形件,所述第五卡榫底部设置有可与该弹性变形件配合的沉槽;当所述弹性变形件与所述沉槽相配合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自锁。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操作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拉线快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底部的滑轨,且所述对接座以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对接座提供回弹力的弹性复位件。
本发明的拉线快拆装置采用通过可旋转拆解的快拆方式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分别与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相连,使得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拆解或组装,使得拉线机构、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模块独立化,从而便于穿戴者穿脱外骨骼,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利于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维修或更换,以及外骨骼等采用拉线机构的产品的系列化和迭代改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拉线快拆装置与外骨骼的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相连的示意图;
图1b是反映图1a中拉线快拆装置快速拆解后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的爆炸图;
图2c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中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分解后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2d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中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分别组装后第一视角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2e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中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分别组装后第二视角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2f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中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组装后第一视角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2g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中快拆件与对接座对接时的示意图;
图2h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拉线快拆装置中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对接并旋转后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然而,下述的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本文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名词释义:
“驱动机构”:在本文中,驱动机构指的是能够提供驱动力/拉力的机构,例如,电机。
“执行机构”:在本文中,执行机构指的是在动机机构的驱动下执行相应动作或实现相应功能的机构,例如,自行车刹车片;以及用于拟助力人体关节的机构,且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运动,具体地,如外骨骼装置中的膝关节。
“快拆”:在本文中,快拆指的是能够快速的实现装置或外骨骼中相应部件之间的拆解,例如,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拆解,从而实现装置或外骨骼的模块化。
“拉线”:在本文中,拉线指的是各种用于传递动力/拉力的线性机构,例如钢丝线管、绳索等。
“线管”:在本文中,线管指的是包覆或套设在拉线外的管路,其两端固定,且其不可压缩,其为拉线提供运动路径,并保证拉线始终处于绷直状态,从而实现动力/拉力的传递。本文中的附图(除图1a和图1b展示了完整的线管303外)均仅显示了部分线管303,并未完整的线管。
“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在本文中,该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指的是能够直接与该拉线快拆装置相连的终端的输出端或输入端或终端中拉线的拉线末端,例如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或称驱动机构末端)或执行机构输入端(或称执行机构末端),或者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中各自拉线的拉线末端。
“横向”:在本文中,横向指的是附图中拉线进行直线运动时,垂直于该拉线运动方向的方向,或者垂直于绷直状态时拉线长度方向的方向。
“纵向”:在本文中,纵向指的是与附图中拉线进行直线运动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平行的方向;或者,与绷直状态的拉线长度方向相同/平行的方向。
“轴向”:在本文中,轴向指的是与附图中拉线进行旋转运动时的转轴所在方向,或与轴向相同/平行的方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线快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传统的拉线机构中无相应的快拆功能,使得无法在实现动力传递的同时,实现快拆拆解或组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该拉线快拆装置包括:可与第一末端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以及可与第二末端相连的第二快拆连接机构,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该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以快拆方式相连;其中,第一末端为第一终端末端或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第二末端为第二终端末端或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其中,第一终端为驱动机构,第二终端为执行机构,或,第一终端为执行机构,第二终端为驱动机构。
具体地,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该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以可横向拆解,或纵向拆解,或轴向拆解,或旋转拆解的快拆方式相连。
本发明的拉线快拆装置采用通过快拆方式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分别与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相连,使得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拆解或组装,使得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模块独立化,从而便于穿戴者穿脱外骨骼,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利于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维修或更换,以及外骨骼等采用拉线机构的产品的系列化和迭代改进。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滑轨,使得当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相连时,拉线可沿长度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或者,通过设置绕线盘,使得拉线可进行旋转运动,以高效传递拉力。
为了避免人为误操作等因素,使得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脱落,本发明的拉线快拆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或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内的自锁机构,具体地,可为磁性自锁机构(具体地,可通过分别在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中设置相应的磁性快拆组件,如磁铁等)、弹性卡扣自锁机构(具体地,可通过分别在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上设置相应的弹性变形件,以及与该弹性变形件卡扣配合的沉槽等方式),或卡榫自锁机构(具体地,可通过分别在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上设置相应的卡榫,以及与该卡榫相配合的卡榫卡槽)。
进一步地,为了提供回弹力,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或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具体地,该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该拉线快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上,可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接头,以及设置在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上,可与执行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路接头;或者,设置在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上,可与执行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接头,以及设置在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上,可与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路接头;当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通过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相连时,第一电路接头与第二电路接头电性连接。
实施例一
参见图1a、图1b和图2a,本发明提供的拉线快拆装置300包括可与第一终端100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301,以及可与第二终端200相连的第二快拆连接机构302,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301与该第二快拆连接机构302以可旋转拆解的快拆方式相连,使得该第一终端100和第二终端200的拉线400能够在高效传递动力的同时,能够快速地将拉线机构进行旋转拆解或组装,从而方便维修或更换,并实现模块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b,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301包括与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一连接端头3011,第一连接端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榫6091;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基座307,安装在第二基座307内的对接座3021,以及与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二连接端头,其中,第二连接端头安装在对接座3021底部,对接座3021安装在第二基座307内,对接座3021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三卡榫6091的卡榫卡槽3074,第二基座307内设置有可供第三卡榫6091旋转的第一旋转腔3076,参见图2c;当外作用力作用于第一连接端头3011,使得与对接座3021对接的第一连接端头3011上的第三卡榫6091在第一旋转腔3076内旋转,且当第三卡榫6091旋转至对接座3021上的卡榫卡槽3074时,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相连,参见图2d至图2h;当外作用力作用于第一连接端头3011,使得第一连接端头3011反向旋转,且当第三卡榫6091脱离对接座3021上的卡榫卡槽3074时,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第二快拆连接机构旋转拆解。优选地,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上的第三卡榫609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该第一连接端头两侧底部。
进一步地,该第一快拆连接机构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端头同轴连接的第一基座3013,具体地,通过在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榫6092(具体地,在第一连接端头顶部设置一个方榫),相应地,在第一基座3013内设置有可对应于该第四卡榫6092的第一容置腔30131,从而当第四卡榫6092与第一容置腔30131相配合时,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可随第一基座3013一起旋转。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的自锁,参见图2c和图2d,该第一基座3013两侧靠近底部位置也对称设置有第五卡榫6093;而该第二基座307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对接座3021和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的第二容置腔3073、可供该第一基座3013上的第五卡榫6093旋转的第二旋转腔室3075,以及用于引导该第三卡榫6091的端头引导槽30710,且该第二基座307上也设置有对应于上述第五卡榫6093的卡榫卡槽3074。
具体实施时,参见图2d和图2e,进行第一快拆连接机构的组装时,将与第一终端100的拉线400末端相连的第一连接端头3011顶部的第四卡榫6092放置于第一基座3013底部的第一容置腔30131内,且使得该第一基座3013两侧的第五卡榫6093位于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两侧的第三卡榫6091上方,完成第一快拆连接机构的组装。
具体实施例时,参见图2d和图2e,进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的组装时,将连接第二终端200的拉线400末端的对接座3021从滑轨304底部入口滑入对接座滑槽3041,并使其逐渐滑入与该对接座滑槽3041相连通的第二容置腔3073内,且该对接座3021内的(对应于第三卡榫6091的)卡榫卡槽3074对应于该第二基座307内设置的(对应于第五卡榫6093的)卡榫卡槽3074,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端头3011随着第一基座3013转动时,该第五卡榫6093对应于该第一基座3013内的卡榫卡槽的同时,该第三卡榫6091对应于该对接座3021上的卡榫卡槽。
然后,进行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对接:将第一连接端头3011两侧的第三卡榫6091对准该第二基座307顶部对应设置的端头引导槽30710(相应地,第一基座3013上的第五卡榫6093也对准该端头引导槽30710),然后将第一连接端头3011和第一基座3013逐渐插入第二基座307的第二容置腔3073,然后旋转该第一基座3013(参见图2f和图2g,可沿箭头方向O1旋转该第一基座3013,具体地,可在该第一基座3013上设置至少一个旋转操作件30138以方便旋转操作),使得第五卡榫6093旋转至第二基座307内设置的卡榫卡槽3074,同时,由于第四卡榫6092的作用,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随着该第一基座3013一起旋转,从而使得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上的第三卡榫6091旋转至对接座3021内的卡榫卡槽3074内,参见图2f和图2h,从而实现了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之间的旋转快拆连接,参见图2h。相应地,沿相反方向(如图2f中箭头方向O2)旋转该第一基座3013,使得第三卡榫6091从对接座3021中的卡榫卡槽3074中移出,第五卡榫6093从第二基座307中的卡榫卡槽3074中移出,并沿端头引导槽30710移出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和第一基座3013,从而将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第二快拆连接机构进行旋转拆解。
当然,上述的组装和拆解过程仅仅为示例性说明,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述各个部件之间的组装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f,当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沿对接座3021内设置的端头引导槽30710滑入该对接座3021内设置的第一端头槽3022内,然后旋转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使得该第二卡榫6021与该第一端头槽3022底部的卡榫卡槽3074相配合时,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和对接座3021自锁。相应地,当将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往相反方向旋转,使得该第二卡榫6021移出该卡榫卡槽3074时,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与对接座3021解锁,然后沿端头引导槽30710滑出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即可。具体地,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和第二卡榫602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便于旋转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如上所述还可设置与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相连的第一基座3013,且为了能够实现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和该第一基座3013之间的自锁,从而将该旋转操作件30138的旋转扭矩传递至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上,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一基座3013上的第一卡榫组件601,具体地,该第一卡榫组件601为设置在该第一连接端头3011顶部的第一卡榫6011(具体地,采用方榫),相应地,该第一基座3013底部设置有对应于该第一卡榫6011的卡榫卡槽。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旋转操作,还可在第一基座3013的两侧对称设置相应的旋转操作件30138。优选地,该旋转操作件30138和第二卡榫6021相对应,参见图2d。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一基座3013与第二基座304之间的自锁,该第一卡榫组件6011还包括对称设置在该第一基座3013底部两侧的第三卡榫6015;相应地,第二基座307内,位于该第一端头槽3022的上方设置有对应于该第三卡榫6015的卡榫卡槽3074,即当旋转该第一基座3013时,该第三卡榫6015将移动至该第二基座307内的卡榫卡槽3074内,从而实现第一基座3013和第二基座307之间的自锁。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自锁机构为弹性卡扣自锁机构,具体地,参见图2c、图2d、图2e和图2f,该弹性卡扣自锁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第三卡榫6015底部的沉槽6082,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基座307内的卡榫卡槽3074槽底上的弹性变形件6081,因此,当该第三卡榫6015移动至该第二基座内的卡榫卡槽3074内时,该弹性变形件6081与该沉槽6082相配合,从而实现该第三卡榫与该卡榫卡槽的自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4)

1.一种拉线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与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以及可与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二快拆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以旋转拆解的快拆方式相连;
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第一连接端头,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榫;以及第一基座,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与所述第一基座同轴连接;
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内,并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拉线末端相连的对接座,其中,所述对接座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三卡榫的卡榫卡槽,所述第二基座内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三卡榫旋转的第一旋转腔;
当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与所述对接座进行对接,并旋转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使所述第三卡榫在所述第一旋转腔内旋转,且当所述第三卡榫旋转至所述对接座上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相连;当反向旋转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使得所述第三卡榫脱离所述对接座上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快拆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快拆连接机构旋转拆解;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榫,所述第一基座内设置有可对应于所述第四卡榫的第一容置腔,当所述第四卡榫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配合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头可随所述第一基座一起旋转;
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五卡榫,相应地,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五卡榫旋转的第二旋转腔,所述第二旋转腔的一侧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五卡榫的卡榫卡槽;当旋转所述第一基座,使得所述第五卡榫在所述第二旋转腔内旋转,并转动至所述第二基座内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当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基座,使得所述五卡榫脱离所述第一基座内的卡榫卡槽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旋转拆解;
所述第二旋转腔内设置有弹性变形件,所述第五卡榫底部设置有可与该弹性变形件配合的沉槽;当所述弹性变形件与所述沉槽相配合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自锁,所述第一基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操作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两侧底部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五卡榫;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卡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线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底部的滑轨,且所述对接座以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对接座提供回弹力的弹性复位件。
CN202010956887.7A 2020-09-12 2020-09-12 拉线快拆装置 Active CN114179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6887.7A CN114179060B (zh) 2020-09-12 2020-09-12 拉线快拆装置
PCT/CN2021/117871 WO2022053035A1 (zh) 2020-09-12 2021-09-11 拉线快拆装置
CN202180054986.9A CN116234743A (zh) 2020-09-12 2021-09-11 拉线快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6887.7A CN114179060B (zh) 2020-09-12 2020-09-12 拉线快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060A CN114179060A (zh) 2022-03-15
CN114179060B true CN114179060B (zh) 2024-07-05

Family

ID=8060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6887.7A Active CN114179060B (zh) 2020-09-12 2020-09-12 拉线快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9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058B (zh) * 2020-09-12 2025-04-11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拉线快拆装置
CN114179059B (zh) * 2020-09-12 2024-07-05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拉线快拆装置
CN114179062B (zh) * 2020-09-12 2025-01-03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拉线快拆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617A (zh) * 2018-12-24 2019-03-19 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动无人机的斜拉钢索及拆装方法
CN213439664U (zh) * 2020-09-12 2021-06-15 重庆牛迪普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拉线快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6596B1 (en) * 2009-09-30 2016-04-20 Airbus Operations S.L. Strap conn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JP6945637B2 (ja) * 2016-10-13 2021-10-06 デフィ,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生体力学的関節、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履物用複合フットプレート
CN207139796U (zh) * 2017-09-06 2018-03-27 江苏恒毅运控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髋关节助力机构及下肢外骨骼
CN208329267U (zh) * 2018-10-17 2019-01-04 北京达诺兴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结构
CN109176478B (zh) * 2018-10-31 2020-07-1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膝关节被动助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617A (zh) * 2018-12-24 2019-03-19 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动无人机的斜拉钢索及拆装方法
CN213439664U (zh) * 2020-09-12 2021-06-15 重庆牛迪普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拉线快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060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9060B (zh) 拉线快拆装置
CN114179061B (zh) 拉线快拆装置
CN213439664U (zh) 拉线快拆装置
Ma et al. Yale openhand project: Optimizing open-source hand designs for ease of fabrication and adoption
US7168728B2 (en) Stroller foldable in three
CA2814491C (en) Quick release assembly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CN114179062B (zh) 拉线快拆装置
CN114179058B (zh) 拉线快拆装置
EP2859998A1 (en) Modular robotic k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obotic system
CN114179059B (zh) 拉线快拆装置
CN205615719U (zh) 自锁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CN112809721B (zh) 一种基于非均匀弹性体构型的柔索牵引欠驱动仿人手
KR20140065446A (ko) 비대칭 회전방지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스크류 잭
CN117657274A (zh) 婴幼儿载具
CN114055387B (zh) 连接工具
KR20190059814A (ko) 탈착가능한 전동장치를 구비하는 휠체어
WO2022053035A1 (zh) 拉线快拆装置
CN209765101U (zh) 光纤连接器
KR20140136377A (ko) 맞물림 체인 유닛
KR20140117569A (ko) 레버식 커넥터
CN205685328U (zh) 基于扭转传动的蠕虫式伸缩行进装置
CN105922245A (zh) 基于扭转传动的蠕虫式伸缩行进装置
CN111038616A (zh) 一种弹簧式机器人腿部组件连接结构
CN205634814U (zh) 用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转向机构
KR101173939B1 (ko) 구동축 결합용 퀵 커플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