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7668B - 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67668B CN114167668B CN202111501499.0A CN202111501499A CN114167668B CN 114167668 B CN114167668 B CN 114167668B CN 202111501499 A CN202111501499 A CN 202111501499A CN 114167668 B CN114167668 B CN 1141676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module
- light source
- projection
- sourc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Convergence or focusing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 H04N9/31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incorporated in a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光源装置包括光引导模组、空间光调制器、感光芯片、光源模组以及驱动模组,投影设备具有投影模式和摄像模式,其中,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感光芯片、光引导模组和空间光调制器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切换至摄像模式或投影模式,在投影模式时,驱动模组将空间光调制器切换到光路中,以使空间光调制器能够通过光引导模组接收来自于光源模组的光,并通过光引导模组将光射出;在摄像模式,驱动模组将感光芯片切换到光路中,以使感光芯片能够接收图像光。应用该光源装置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可以兼具摄像功能和投影功能,有利于利用其自带的摄像功能实现更为精准的图像校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短焦投影设备中,由于相机自身的图像畸变和摆放角度,导致很难实现自动校正图像的功能。而且,超短焦镜头的投射比较小,用于捕获屏幕的摄像头离屏幕很近,传统的广角摄像头在如此近距离的位置需要捕捉整个屏幕框画面是非常困难的。综上,现有的超短焦投影设备无法使用其自身的相机来实现超短焦画面的自动图像校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应用于超短焦投影设备,光源装置包括光引导模组、空间光调制器、感光芯片、光源模组以及驱动模组,所述光源装置具有投影模式和摄像模式,其中,所述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感光芯片、所述光引导模组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切换至所述摄像模式或所述投影模式;
在所述投影模式时,所述驱动模组将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切换到光路中,以使所述空间光调制器能够通过所述光引导模组接收来自于所述光源模组的光,并通过所述光引导模组将光射出;
在所述摄像模式时,所述驱动模组将所述感光芯片切换到光路中,以使所述感光芯片能够接收图像光。
可选地,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校正处理器,所述校正处理器与所述感光芯片电连接,所述校正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光芯片获取的图像对所述投影模式下的投影图像进行校正。
可选地,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壳体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支撑架,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模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转动,使得所述感光芯片或所述空间光调制器朝向所述光引导模组。
可选地,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内的散热器。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两个侧板,所述散热器容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所述侧板的外侧壁。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能够被所述驱动件带动而转动,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传动件。
可选地,所述光引导模组用于设置在镜头模组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之间的光路上,在所述摄像模式,所述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感光芯片切换至阻断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光引导模组之间的光路,并使得所述感光芯片朝向所述镜头模组,在所述投影模式,所述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感光芯片切换至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光引导模组之间的光路外,以使得所述光引导模组与所述镜头模组导光。
可选地,所述光引导模组包括第一光引导元件和第二光引导元件,所述感光芯片朝向所述第一光引导元件,所述第二光引导元件用于设置在镜头模组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之间的光路上,在所述摄像模式,所述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光引导元件切换至阻断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第二光引导元件之间的光路,并使得所述第一光引导元件将来自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导至所述感光芯片,在所述投影模式,所述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光引导元件切换至所述镜头模组和所述第二光引导元件之间的光路外,以使得所述第二光引导元件与所述镜头模组导光。
可选地,所述光引导模组包括两个形状匹配的反射棱镜,在所述摄像模式,所述驱动模组能够驱动使得两个所述反射棱镜对接,以使对接后的两个所述反射棱镜的出光面侧朝向所述感光芯片,在所述投影模式,所述驱动模组能够驱动使得两个所述反射棱镜分离形成RTIR棱镜系统,以使所述RTIR棱镜系统的出光面侧朝向所述空间光调制器。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超短焦投影设备,该超短焦投影设备包括镜头模组和第一方面所公开的光源装置。
可选地,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和位于所述投影模式下的所述透镜组件的出光侧的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自所述透镜组件出射的光线反射至屏幕上,或者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屏幕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透镜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光源装置利用驱动模组来驱动感光芯片、光引导模组和空间光调制器中的至少一者,使光源装置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光在光源装置内的路径发生变化,以达到摄像效果或投影效果。应用该光源装置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可以兼具摄像功能和投影功能,有利于利用其自带的摄像功能实现更为精准的图像校正。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超短焦投影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超短焦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投影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示出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摄像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散热器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投影模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示出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摄像模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再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投影模式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示出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摄像模式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投影模式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示出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处于摄像模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镜头模组,101-透镜组件,102-反射镜,103-出射镜片,104-安装框架,200-光引导模组,201-第一光引导元件,202-第二光引导元件,300-空间光调制器,400-感光芯片,500-光源模组,600-驱动模组,601-电机,602-第一齿轮,603-第二齿轮,700-壳体,701-支撑架,7011-底板,7012-侧板,702-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为了便于描述而根据图面方向进行定义的,“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至图2,本公开提供一种超短焦投影设备,包括镜头模组100和光源装置,其中光源装置包括光引导模组200、空间光调制器300、感光芯片400、光源模组500以及驱动模组600,光引导模组200可以设置在壳体700中,镜头模组100可以设置在安装框架104中,以便于各部件的集成安装。这里,镜头模组100用于在设备外部和设备内部的光源装置之间传导光,光引导模组200用于在设备的内部引导光路走向,光源模组500用于在设备内部发出光源到光引导模组200,光源模组500的光可以由多个灯照射形成,空间光调制器300可以包括DMD(Digital Mirror Device,数字镜装置)芯片或LCOS(Liquid crystal onSilicon,液晶附硅或硅基液晶)芯片,感光芯片400可以包括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具有投影模式和摄像模式,驱动模组配置为能够驱动光引导模组200、空间光调制器300以及感光芯片400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以使光路发生改变,从而切换至摄像模式或投影模式下进行工作。在投影模式时,驱动模组600能够通过上述的驱动光引导模组200、空间光调制器300以及感光芯片400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将空间光调制器300切换到光路中,以使空间光调制器300能够通过光引导模组200接收来自于光源模组500的光,并通过该光引导模组200将光折射至镜头模组100射出,从而投影到屏幕上成像。需要说明的是,当空间光调制器300包括DMD芯片时,光引导模组200可以包括TIR(Total InternalReflection,全反射)棱镜,当空间光调制器300包括LCOS芯片时,光引导模组200可以包括PBS(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偏振分光棱镜)。在摄像模式时,驱动模组600能够通过上述的驱动光引导模组200、空间光调制器300以及感光芯片400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将感光芯片400切换到光路中,以使感光芯片400能够接收来自于镜头模组100的光(图像光),光从外部射入镜头模组100,并可以从镜头模组100射出至感光芯片400,芯片信号可以进入数位讯号处理器完成摄像,这里,感光芯片400可以直接接收来自于镜头模组100的光,即感光芯片400可以正对镜头模组100,光从镜头模组100射出后直接到达感光芯片400,或者感光芯片400也可以通过光引导模组200接收来自于镜头模组100的光,即,感光芯片400不正对镜头模组100,光从镜头模组100射出后首先进入光引导模组200折射后再到达感光芯片40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光源装置利用驱动模组600来驱动感光芯片400、光引导模组200和空间光调制器300中的至少一者,使光源装置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光在光源装置内的路径发生变化,以达到摄像效果或投影效果。应用该光源装置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可以兼具摄像功能和投影功能,有利于利用其自带的摄像功能实现更为精准的图像校正。
该投影设备的光源装置还可以包括校正处理器(图中未示出),校正处理器与感光芯片400电连接,以根据感光芯片400在摄像模式下获取的图像对投影模式下的投影图形进行校正。具体地说,在投影设备需要投影时,可以先通过驱动模组600将感光芯片400切换到光路中以使设备处于摄像模式,感光芯片400通过镜头模组100可以获取待投影的屏幕的图像,然后驱动模组600将空间光调制器300切换到光路中,以使设备处于投影模式,校正处理器可以根据感光芯片400获取的图像对待投影的图像进行校正。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校正包括但不限于对屏、对焦、梯形校正以及避障投影等能够改善投影效果的校正方式。以对屏为例,该设备可以利用其自带的摄像功能在投影前捕获屏幕边框,并且摄像模式与投影模式共用了超短焦的镜头模组100,可以实现摄像时低畸变以及大广角的图像,从而有利于实现更为精准的对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6至图11,其中,图3至图4以及图6至图11中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将出射镜片103省略,超短焦投影设备的镜头模组100可以包括透镜组件101和位于投影模式下的透镜组件101的出光侧的反射镜102,反射镜102用于将自透镜组件出射的光线反射至屏幕上,或者用于将接收到的屏幕的光线反射至透镜组件101。另外,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位于投影模式下的反射镜102的出光侧也可以设置有出射镜片103,以对透镜组件101进行保护,光可以直接从出射镜片103反射到屏幕的合适位置,以使得投影画面在超短焦投影设备的一侧,避免观众观看投影画面时,视线被超短焦投影设备遮挡。在投影模式下,从光引导模组200射出的光先进入到透镜组件101,再经过反射镜102反射后从出射镜片103投影到屏幕;在摄像模式下,光从出射镜片103进入经反射镜102折射到透镜组件101,然后直接到达感光芯片400或通过光引导模组200到达感光芯片400成像。透镜组件101可以包括多个透镜和用于安装透镜的镜筒,反射镜102可以为球面反射镜,透镜和出射镜片103分别安装在反射镜102的反射方向上,如反射镜102的反射方向可以为两个垂直的方向,透镜和出射镜片103可以设置于反射镜102的垂直两侧上。该镜头模组100具有大角度的反射投影优势,可以在较短距离实现100寸的图像拍摄,较传统的摄像头有更大的视角。并且,该镜头模组100具有多个镜片,通过多个镜片的反射,可在近距离斜向上角度做到画面畸变小,使得成像质量较传统摄像头更高。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超短焦投影设备运用感光芯片400以及前述镜头模组100的结合,可以在距离屏幕40cm~60cm,仰角75度~85度的位置,实现超广角、低畸变的投影屏幕的边框拍摄。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投影设备的光源装置可以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700的支撑架701,驱动模组600能够驱动支撑架701转动,感光芯片400和空间光调制器300可以分别安装于支撑架701,当驱动模组600驱动支撑架701转动时,可以使得感光芯片400或空间光调制器300朝向光引导模组200,该光引导模组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三棱镜,如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该三棱镜的一个直角边可以朝向镜头模组100,另一个直角边可以朝向芯片,斜面可以朝向光源模组500,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引导模组200也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及其他布置形式的棱镜,以达到所需的导光效果。空间光调制器300和感光芯片400可以安装在支撑架701的相邻两侧,如在支撑架701为方形架时,可以安装在支撑架701的垂直的两侧面。在图3所示的投影模式下,空间光调制器300朝向光引导模组200,光的路径如图中带箭头的点划线所示,光源模组500的光进入到光引导模组200后达到空间光调制器300,然后又经过光引导模组200反射到达镜头模组100后投影到屏幕。当需要切换成摄像模式时,驱动模组600驱动支撑架701转动一定角度,如转动九十度,使得感光芯片400的感光面朝向光引导模组200,光路以与前述投影模式相逆的方向进入到达感光芯片400,光的路径如图4中带箭头的点划线所示,这里不再详述。在图3和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支撑架701的方式来实现空间光调制器300和感光芯片400的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切换两个芯片的位置,如可以通过平移的方式,以图3和图4的图面方向为例,两个芯片可以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光引导模组200下方,当需要切换模式时,通过左右移动的方式使得相应的芯片位于光引导模组200的正下方以接收光。
参照图1至图5,投影设备的光源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支撑架701内的散热器702,这里,支撑架701与散热器702可以为单独的两个部件,支撑架701也可以是散热器702本身的外壳,以减少零部件数量。散热器702可以对芯片进行散热,保证芯片的工作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器702也可以安装在壳体700上对芯片进行散热,这样,可以减小支撑架701上的重量,降低驱动模组600的能耗。
支撑架701可以包括安装于壳体700的底板7011和设于底板7011的至少两个侧板7012(优选为两个侧板7012均垂直于底板7011),散热器702容置于底板7011和侧板7012围成的空间内,感光芯片400和空间光调制器300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侧板7012的外侧壁,侧板7012可以为芯片提供合适的安装位置。参照图1所示,侧板70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空间光调制器300和感光芯片400可以分别安装在一个侧板7012上。侧板7012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设置在底板7011的四侧,其中一组对侧的侧板7012可以设置空间光调制器300,另一组对侧的侧板7012可以设置感光芯片400,这样,在摄像模式和投影模式之间切换时,控制驱动模组600驱动支撑架701始终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即可,如在驱动模组600包括下述电机时,电机不需要反复的正转和反转来切换模式,这既便于对驱动模组600的控制,也简化了电机的结构,降低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驱动模组600可以包括电机601,电机601的输出端可以直接与支撑架701连接,以驱动支撑架701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模组600还可以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驱动件和与该驱动件连接的传动件,传动件能够被驱动件带动而转动,支撑架701可以连接于传动件,以随着传动件的转动而转动。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5,驱动件可以包括与电机601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602,传动件可以包括与第一齿轮602啮合的第二齿轮603,支撑架701与第二齿轮603的输出端连接,电机601驱动第一齿轮60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03转动,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可以增加传动扭矩。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件可以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齿轮,传动件可以包括套设在该齿轮外周的皮带以及设置在皮带的另一端的传动齿轮,以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该传动齿轮的支撑架701转动。本公开实施例中驱动模组60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所有能够实现驱动支撑架701转动的方式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光引导模组200用于设置在镜头模组100和空间光调制器300之间的光路上,即空间光调制器300可以设置成感光面朝向光引导模组200,不同于上述实施例,这里的空间光调制器300为始终朝向光引导模组200,其中,该光引导模组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三棱镜,如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该三棱镜的一个直角边可以朝向镜头模组100,另一个直角边可以朝向空间光调制器300,斜面可以朝向光源模组500,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引导模组200也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及其他布置形式的棱镜,以能够达到所需的导光效果。感光芯片400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光引导模组200和镜头模组100之间,例如,在具有上述的壳体700时,感光芯片400可以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700的侧壁上。具体地,在投影模式,驱动模组600配置为能够驱动感光芯片400切换至镜头模组100和光引导模组200之间的光路外,以使得光引导模组200与镜头模组100导光,即感光芯片400不会处于当前模式下的光路中,如图6所示,图中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模式下光的路径,光从光源模组500射出到光引导模组200后到达空间光调制器300,然后又通过光引导模组200反射,由于光引导模组200与镜头模组100之间没有能够阻挡光路的部件,因此光会反射到镜头模组100并投射在屏幕上;在摄像模式,驱动模组600配置为能够驱动感光芯片400切换至阻断镜头模组100和光引导模组200之间的光路,并使得感光芯片400朝向镜头模组100,即光路不会再射入光引导模组200,如图7所示,图中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模式下的光的路径,由于感光芯片400阻止光射入到光引导模组200,光从镜头模组100进入后会直接到达感光芯片400被捕获,从而完成摄像功能。在图6和图7示出的实施例中,以图6和图7的图面方向为例说明,感光芯片40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光引导模组200的左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以图6和图7的图面方向为例说明,感光芯片400也可以设置在光引导模组200的右侧,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光引导模组200设置成可上下移动的形式,在投影模式,光引导模组200位于感光芯片400和镜头模组100之间的光路中,在摄像模式,光引导模组200向上或向下移动以不遮挡位于其右侧的感光芯片400,使得进入到镜头模组100的光可以到达感光芯片400完成摄像功能。这里,驱动感光芯片400上下移动或驱动光引导模组200上下移动的驱动模组600可以包括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平移,从而带动与齿条连接的感光芯片400或光引导模组200移动。驱动模组还可以为直线步进马达,或液压缸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光引导模组200可以包括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和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其中,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和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可以均为棱镜,或者第一光引导元件201也可以为反射镜,以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可以包括光楔棱镜,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可以包括三棱镜。感光芯片400可以朝向第一光引导元件201,第二光引导元件202用于设置在镜头模组100和空间光调制器300之间的光路上,空间光调制器300可以朝向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空间光调制器300和感光芯片400均没有正对镜头模组100,如在图8和图9中,感光芯片400位于第一光引导元件201的上方,空间光调制器300位于第二光引导元件202的下方,因此,二者与镜头模组100之间的导光均通过各自的光引导元件来实现。在投影模式,驱动模组600配置为能够驱动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切换至镜头模组100和第二光引导元件202之间的光路处,以使得光引导模组200与镜头模组100导光,即当前模式下,第一光引导元件201不会处于光路中,因此不会将光引导至感光芯片400,参照图8,图8中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模式下光的路径,由于第一光引导元件201没有处于光路中,因此光源模组500的光经过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到达空间光调制器300后可以反射到镜头模组100,并投射至屏幕完成投影过程;在摄像模式,驱动模组600配置为能够驱动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切换至阻断镜头模组100和第二光引导元件202之间的光路,即光路不会进入到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并使得第一光引导元件201所处的位置能够将来自于镜头模组100的光引导至感光芯片400,参照图9,图9中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模式下光的路径,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向下移动至第二光引导元件202和镜头模组100之间后,会将来自于镜头模组100的光引导至感光芯片400。在该实施例下,通过设置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可移动,以改变光路从而切换到不同的模式。这里,可以通过驱动第一光引导元件201上下移动来实现摄像与投影模式的切换,而感光芯片400可以始终位于摄像模式下的第一光引导元件201的出射方向上,或者,也可以使感光芯片400与第一光引导元件201同步运动,以保证二者之间的距离确定,从而确保成像效果。这里,驱动模组600的形式可以与上述驱动模组的形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1,光引导模组200可以包括两个形状匹配的反射棱镜,需要说明的是,形状匹配指的是两个反射棱镜的一个表面可以完全贴合对接,例如,当两个反射棱镜为直角三棱镜时,两个直角三棱镜的倾斜面能够完全贴合。在一种实施例中,以图10和图11所示的图面方向为例,空间光调制器300可以设置在光引导模组200的下方,感光芯片400设置在光引导模组200的右方,可以理解的是,空间光调制器300和感光芯片400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反射棱镜的结构以及位置等因素适当调整空间光调制器300和感光芯片400的位置,以满足空间光调制器300位于投影模式下的光引导模组200的出光侧、感光芯片400位于摄像模式下的光引导模组200的出光侧。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投影模式下,驱动模组600能够驱动使得两个反射棱镜分离形成RTIR(Refractio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折射全反射)棱镜系统,以使RTIR棱镜系统的出光面侧朝向空间光调制器300,参照图10,图10中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模式下光的路径,光从光源模组500射出后经过一个反射棱镜,由于两个反射棱镜之间形成有缝隙,光又会被折射到另一个反射棱镜中并到达空间光调制器300,随后通过该反射棱镜反射到镜头模组100后进行投影;在摄像模式,驱动模组600能够驱动使得两个反射棱镜对接,消除其之间的缝隙,以使对接后的两个反射棱镜的出光面侧朝向感光芯片400,参照图11,图11中带箭头的点划线表示的是该模式下光的路径,光从镜头模组100入射后,由于两个反射棱镜对接导致光路发生改变,例如可以对接成一个方形的平面镜片,光会直接通过光引导模组200直射到位于光引导模组200另一侧的与镜头模组100正对的感光芯片400,从而完成摄像。在该实施例下,通过调整两个反射棱镜的位置来改变光的路径,从而实现投影模式和摄像模式的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引导模组200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以上反射棱镜,并根据芯片位置来调整各棱镜之间的位置,以使光到达相应的芯片处。这里,驱动模组600可以驱动两个反射棱镜中的一个运动,也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反射棱镜运动,驱动模组600的形式可以与上述驱动模组的形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光源装置,应用于超短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引导模组(200)、空间光调制器(300)、感光芯片(400)、光源模组(500)以及驱动模组(600),所述光源装置具有投影模式和摄像模式,所述光引导模组(200)包括两个形状匹配的反射棱镜;
在所述投影模式时,所述驱动模组(600)能够驱动使得两个所述反射棱镜分离形成RTIR棱镜系统,以使所述RTIR棱镜系统的出光面侧朝向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00),以使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00)能够通过所述光引导模组(200)接收来自于所述光源模组(500)的光,并通过所述光引导模组(200)将光射出;
在所述摄像模式时,所述驱动模组(600)能够驱动使得两个所述反射棱镜对接,以使对接后的两个所述反射棱镜的出光面侧朝向所述感光芯片(400),以使所述感光芯片(400)能够接收图像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校正处理器,所述校正处理器与所述感光芯片(400)电连接,所述校正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感光芯片(400)获取的图像对所述投影模式下的投影图像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壳体(700)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700)的支撑架(701),所述感光芯片(400)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00)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701),所述驱动模组(600)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701)转动,使得所述感光芯片(400)或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00)朝向所述光引导模组(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701)内的散热器(7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01)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700)的底板(7011)和设于所述底板(7011)的至少两个侧板(7012),所述散热器(702)容置于所述底板(7011)和所述侧板(7012)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感光芯片(400)和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00)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所述侧板(7012)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600)包括电机(601)、与所述电机(601)连接的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能够被所述驱动件带动而转动,所述支撑架(701)连接于所述传动件。
7.一种超短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模组(100)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短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100)包括透镜组件(101)和位于所述投影模式下的所述透镜组件(101)的出光侧的反射镜(102),所述反射镜(102)用于将自所述透镜组件(101)出射的光线反射至屏幕上,或者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屏幕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透镜组件(1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1499.0A CN114167668B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1499.0A CN114167668B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67668A CN114167668A (zh) | 2022-03-11 |
CN114167668B true CN114167668B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048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01499.0A Active CN114167668B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67668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50763B1 (en) * | 1995-05-11 | 2001-06-26 | Digital Projection Limited | Projection device |
CN1405601A (zh) * | 2001-09-19 | 2003-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的检查装置和光学元件的检查方法 |
US6840634B1 (en) * | 2003-10-06 | 2005-01-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Reflective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
CN1580867A (zh) * | 2003-08-14 | 2005-02-16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光处理投影系统及其投影方法 |
DE102005062240A1 (de) * | 2005-12-22 | 2007-07-05 | Carl Zeiss Jena Gmbh | Kamera-Projektor-Kombination |
JP2010171699A (ja) * | 2009-01-22 | 2010-08-05 | Fujinon Corp | 投映表示機能付き撮像装置及び携帯型撮影投映機 |
TW201305713A (zh) * | 2011-07-29 | 2013-02-01 | Zhi C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投影系統 |
CN110597003A (zh) * | 2018-06-12 | 2019-12-20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机及自动对焦方法 |
CN110780516A (zh) * | 2019-09-29 | 2020-02-11 |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投影仪 |
CN111726507A (zh) * | 2020-06-30 | 2020-09-29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影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3281951A (zh) * | 2020-02-19 | 2021-08-20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设备、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 |
CN113315921A (zh) * | 2021-07-30 | 2021-08-27 | 深圳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39730A1 (en) * | 2004-12-23 | 2006-06-29 | Oehler Peter R |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compact turning prism and projection system using same |
US8696133B2 (en) * | 2009-09-11 | 2014-04-15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ng device |
TWI452341B (zh) * | 2011-12-09 | 2014-09-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立體顯示裝置 |
US9756300B2 (en) * | 2013-11-20 | 2017-09-0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ompact optical projection apparatus |
JP6421445B2 (ja) * | 2014-01-24 | 2018-1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校正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11501499.0A patent/CN1141676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50763B1 (en) * | 1995-05-11 | 2001-06-26 | Digital Projection Limited | Projection device |
CN1405601A (zh) * | 2001-09-19 | 2003-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光学元件的检查装置和光学元件的检查方法 |
CN1580867A (zh) * | 2003-08-14 | 2005-02-16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光处理投影系统及其投影方法 |
US6840634B1 (en) * | 2003-10-06 | 2005-01-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Reflective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
DE102005062240A1 (de) * | 2005-12-22 | 2007-07-05 | Carl Zeiss Jena Gmbh | Kamera-Projektor-Kombination |
JP2010171699A (ja) * | 2009-01-22 | 2010-08-05 | Fujinon Corp | 投映表示機能付き撮像装置及び携帯型撮影投映機 |
TW201305713A (zh) * | 2011-07-29 | 2013-02-01 | Zhi C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投影系統 |
CN110597003A (zh) * | 2018-06-12 | 2019-12-20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机及自动对焦方法 |
CN110780516A (zh) * | 2019-09-29 | 2020-02-11 |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投影仪 |
CN113281951A (zh) * | 2020-02-19 | 2021-08-20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设备、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 |
CN111726507A (zh) * | 2020-06-30 | 2020-09-29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影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3315921A (zh) * | 2021-07-30 | 2021-08-27 | 深圳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LCOS投影显示技术及应用";贺银波;《光学仪器》;第24卷(第2期);38-4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67668A (zh) | 2022-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29011B1 (en) |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 |
US6910814B2 (en) | Digital camera system | |
CN111835953B (zh)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1405154B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WO2021208912A1 (zh) | 棱镜结构、光学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TWI695217B (zh) |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 |
JP5002319B2 (ja)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
CN113296336B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WO2020078187A1 (zh) | 投影机 | |
US7012760B2 (en) | Lens barrel | |
CN114167668B (zh) | 超短焦投影设备及其光源装置 | |
CN113050350B (zh) | 投影主机 | |
WO2021213215A1 (zh) |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驱动方法 | |
KR20110108212A (ko) | 화상 투영 및 캡쳐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US20230266654A1 (en) | Projection apparatus | |
KR20210153902A (ko) | 카메라-퍼들램프 통합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사이드 미러 | |
CN111031227A (zh) | 一种辅摄模组及包括该辅摄模组的摄像装置 | |
TWI431397B (zh) | 光學系統及具有該光學系統的電子裝置 | |
US7274522B2 (en) | Reflective optical system | |
JP2005535928A (ja) | 偏光を変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調節する方法 | |
CN111885292A (zh) | 摄像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9478055U (zh) | 相机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2887563A (zh) | 镜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19227703U (zh) | 图像采集装置 | |
CN222071036U (zh) | 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