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62C -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和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和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662C CN1141662C CNB00804015XA CN00804015A CN1141662C CN 1141662 C CN1141662 C CN 1141662C CN B00804015X A CNB00804015X A CN B00804015XA CN 00804015 A CN00804015 A CN 00804015A CN 1141662 C CN1141662 C CN 114166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side terminal
- trunking
- sendi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205754 Colocasia esculen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6481 Colocasia esculen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87—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recorded voice services or time announcements
- H04M3/4872—Non-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 H04M3/4878—Advertisement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携式终端的很引人注意的高效率广告媒体。电子邮件数据(106)从发送方终端(16A)通过PHS网(12)发送给接收方终端(16B)。中继设备(22)将广告数据(108)添加到电子邮件数据(106)上,产生包括所添加的广告数据(108)的电子邮件数据(110),发送给接收方终端(16B)和发送方终端(16A)。接收方终端(16B)和发送方终端(16A)都在它的显示单元上同时显示电子邮件消息(120)和广告消息(12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互连的终端之间的消息交换中将公共网用作提供一些新业务服务的通信基本设施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和中继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利用双向通信终端进行实时通信而互相至少发送图像数据(如在电视电话系统中那样)时将公共网用作提供一些新业务服务的通信基本设施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
背景技术
可以看到便携式电话系统、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和电子邮件(e-mail)系统用作通过公共网建立两个站点之间的连接(即点对点连接)的通信措施的势头一直在增长。
用户为了得到这种系统的服务,通常需要每月支付固定费用,此外还需支付每次接入系统的接入费用(通信费)。
近来,在互联网上已经可以看到WWW(万维网)网页的通栏标题广告和利用电子邮件杂志的电子邮件广告。WWW网页和电子邮件杂志作为互联网上新的广告媒体而倍受注意。
然而,由于看到通栏标题广告和电子邮件杂志的电子邮件广告的只局限于个人计算机用户,因此这种新的广告媒体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比传统的广告媒体(直接邮件等)更引人注意。
所以,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很受人注意的电子邮件上添加广告数据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一些可以在它们之间相互至少发送图像数据(如同在电视电话系统之类中的那样)的双向通信终端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这种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能够在图像数据上添加广告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广告系统,该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包括:一个公共网;一个产生、显示和发送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相耦合的发送方终端;接收和显示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相耦合的接收方终端;一个数据库;以及一个耦合到该数据库和该公共网上的中继设备,用来访问该数据库,将从该数据库得到的广告数据添加到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上,将电子邮件数据发送给该接收方终端;其中该发送方终端被配置为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上,将该电子邮件和所添加的显示分辨率信息作为电子邮件和显示分辨率信息进行发送,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从数据库中抽取基于显示分辨率信息的广告数据,该接收方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广告数据,通过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转换为与接收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相匹配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广告系统,该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包括:一个具有多个基站的公共网,每个基站与一个数据库及被配置为访问该数据库的中继设备相耦合;一个产生、显示和发送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耦合的发送方终端;以及接收和显示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耦合的接收方终端;其中处理该发送方终端的该基站与一个控制器相耦合,并将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通过该公共网发送给处理该接收方终端的基站;及其中中继设备与处理该接收方终端的基站耦合,并被配置为将从数据库得到的广告数据添加到该电子邮件数据上再将该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从处理该接收方终端的该基站发送给该接收方终端,其中该发送方终端被配置为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上,将该电子邮件和所添加的显示分辨率信息作为电子邮件和显示分辨率信息进行发送,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从数据库中抽取基于显示分辨率信息的广告数据,该接收方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广告数据,通过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转换为与接收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相匹配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地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个产生,显示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发送方终端,接收和显示电子邮件的接收方终端,该问数据库的中继设备及与该发送方终端,接收方终端及中继设备连接的公共网;通过公共网发送电子邮件;接收电子邮件;从数据库中抽取广告数据;向接收者方终端发送电子邮件;及随着电子邮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广告数据;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是移动电话终端;其中该发送方终端被配置为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上,将该电子邮件和所添加的显示分辨率信息作为电子邮件和显示分辨率信息进行发送,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从数据库中抽取基于显示分辨率信息的广告数据,该接收方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广告数据,通过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转换为与接收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相匹配的图像数据。
按照本发明,这种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包括一个接到一个访问公共网上的数据库的中继设备。这个中继设备将来自数据库的广告数据添加到一个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上,再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发送给一个接收方终端。
采用上述方案,广告数据就可以添加到发送给接收方终端的高度引人注意的电子邮件数据上。
中继设备可以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或者只是广告数据发送给正接在公共网上发送电子邮件的发送方终端。因此,广告数据也可以添加到高度引人注意的电子邮件数据上发送给发送方终端。
发送方终端可以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格式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数据上,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显示格式信息作为带显示格式信息的电子邮件数据发送。中继设备可以根据显示格式信息从数据库提取广告数据。
公共网可以具有多个各有各的数据库和访问数据库的中继设备的基站。处理发送方终端的基站可以将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通过公共网发送给处理接收方终端的基站。处理接收方终端的基站的中继设备可以将来自数据库的广告数据添加到电子邮件数据上,再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从处理接收方终端的基站发送给接收方终端。采用这种方案,就没有过分的负担加到公共网上。
处理发送方终端的基站的中继设备可以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或者只是广告数据发送给发送方终端。
发送方终端可以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格式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数据上,再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显示格式信息作为带显示格式信息的电子邮件数据发送,而每个中继设备都可以根据显示格式信息从相应数据库提取广告数据。
按照本发明实现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数据库和一个用来接入数据库的中继设备的公共网,以及通过公共网双向发送至少图像数据的一个发送方终端和一个接收方终端。这个中继设备将来自数据库的广告数据添加到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图像数据上,再将图像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发送给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使接收方可以查看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图像,也可以查看广告。
中继设备可以将来自数据库的广告数据添加到接收方终端发送的图像数据上,再将图像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发送给发送方终端。发送方终端使发送方可以查看接收方终端发送的图像,也可以查看广告。
公共网可以具有多个各有各的数据库和访问数据库的中继设备的交换机。处理发送方终端的交换机可以将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图像数据通过公共网发送给处理接收方终端的交换机。处理接收方终端的交换机的中继设备可以将来自数据库的广告数据添加到图像数据上,再将图像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从处理接收方终端的交换机发送给接收方终端。采用这种方案,就没有过分的负担加到公共网上。
发送方终端可以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格式信息添加到图像数据上,将图像数据和所添加的显示格式信息作为带显示格式信息的电子邮件数据发送。每个中继设备可以根据显示格式信息从各自数据库提取广告数据。
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一些目的、特色和优点从以下结合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所作的例示性说明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中所用的终端的电结构的方框图;
图3为终端的正视图;
图4为电子邮件广告系统的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5A示出了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细节;
图5B示出了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细节;
图5C示出了接收方终端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细节;
图6为示出为准备邮件显示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显示格式比特的情况;
图8为示出在电子邮件广告系统中电子邮件在发送方终端、中继设备和接收方终端之间流动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在接收方终端上显示的图像;
图10示出了在发送方终端上显示的图像;
图11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实现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的原理图;
图12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的方框图;
图13为示出在图12所示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中所用的终端的电结构的方框图;
图14A示出了一个终端发送的电视电话数据的细节;
图14B示出了中继设备发送的电视电话数据的细节;以及
图15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有的这些附图中,类似的或相应的部分用类似的或相应的标注字符标示。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
在图1中,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利用一个公共网,即PHS网12,作为通信基本设施。这个公共网并不局限于PHS网12,也可以是模拟公用线路网(所谓的电话网)、使用移动电话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ISDN、CATV网或卫星线路。
如图1所示,PHS网12具有作为示意性例示的线路14,它包括交换机15和控制器18。连接到这个线路14上的有多个基站(在图1中为四个)20A、20B、20C、20D(总标为“20”)。
在由交换机15、控制器18、线路14和基站20组成的PHS网的配合下,使用的有两个是PHS终端的电子邮件终端(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A、16B(总标为“16”)。在图1中,电子邮件终端16A用作发送方终端16A,而电子邮件终端16B用作接收方终端16B。
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各包括一个呈PHS终端形式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可以供用户移动使用。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各与最接近的基站20一直交换控制信号,向控制器18指示它本身的位置。接收方终端16B可以是一个只具有信号接收能力的寻呼机。
中继设备22作为一个接入点接到PHS网12的线路14上,它包括一个作为控制装置的主计算机23。连接到中继设备22上的有一个作为数据存储装置的广告数据库(广告数据的收集站)24,中继设备22可以对它进行访问。广告数据库24可以由主计算机23根据广告商或导购信息供应商通过PHS网12提供的要求更新。
主计算机23包括一个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23K、一个具有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速存储器、硬盘之类)的存储器28的运算单元23M和一个显示单元23D。
图2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作为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的电子邮件终端的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的基本电结构。图3示出了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的正视图。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各包括一个PHS终端,专门设计成一个准备和显示电子邮件的专用终端。
如图2所示,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具有一个是微计算机的控制器40,包括一个与CPU相应的MPU和一个作为非易失存储装置的存储器42(诸如闪速存储器之类)。
与控制器40连接的作为人机接口的有一个具有一些命令开关的命令单元50、一个扬声器46和一个包括一个彩色液晶显示单元的显示单元48。
如图3所示,命令单元50具有一个用来选择准备电子邮件消息的字符的十字键50Cr、一个确认键50D、一个取消键50Ca和一个模式改变键50M。这些键是具有复合功能的键,可以起着挂机键、摘机键或电源键(电源接通/断开键)的作用。然而,最好是独立配置一个电源键。在终端16上准备的电子邮件消息暂时存储在图2中所示的存储器42内。
如图2所示,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包括一个与控制器40连接的接收机54,用来接收从天线64通过天线共享单元66输入的含有电子邮件数据的无线电波(RF信号),将RF信号变换成中频信号,对中频信号解调,以及将经解调的信号作为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输出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周期性地对接收机54进行监测,在有电子邮件消息发来时使接收机54接收信号,控制显示单元48显示电子邮件消息。
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还包括一个与控制器40连接的发射机56,用来对从存储器42读取的电子邮件数据进行调制,将经调制的电子邮件数据从中频信号变换为RF信号,使RF信号通过天线共享单元66作为无线电波从天线64辐射出去。
输出本机频率供接收机54和发射机56内的混频器用的频率合成器58也与控制40连接。
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还有一个为各电路提供电能的供电电路(未示出),以及一个为供电电路提供电能的电池(未示出),例如是一个可充电电池。
如图3所示,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有一个大体呈椭圆形的底部平坦的机盒70。命令单元50(键50Ca、50Cr、50D和50M)、显示单元48和可伸缩的天线64就配置在这机盒70上。实际上,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具有薄平的外形,从正面看,尺寸大体等于或小于用户的手掌。
下面将结合图4所示的操作程序说明大体有上述结构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的工作情况。
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有一个电子邮件消息需从发送方Taro携带的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A发送给接收方Hanako携带的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B。
为了明确一些,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A将标为发送方终端16A,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B标为接收方终端16B,发送方终端16A的显示单元48标为显示单元48A,而接收方终端16B的显示单元48标为显示单元48B。类似,发送方终端16A的其他部件用带后缀“A”的标注数字标注,而发送方终端16B的其他部件用带后缀“B”的标注数字标注。
在图4中的步骤S1,对命令单元50进行操作,产生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
如图5A所示,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包括一个目的地(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和从这个电子邮件地址读取的接收方名字Hanako),一个发送方(Taro,这是自动附上的),以及一个邮件文本(例如,“Tomorrow’s meeting spot will be changed to the west exit”(明天的会面地点改为西出口))。
为了准备邮件文本,在显示单元48A的屏幕上显示了一个邮件准备图像82,如图6所示。所显示的图像82包括一个邮件文本显示段84,一个字母字符显示段86,以及一个OK(确认)显示段88。发送方操作命令单元50的十字键50Cr,从字母字符显示段86选择字符,操作确认键50D,将选择的字符输入邮件文本显示段84。为了取消一个输入的字符,发送方可以按取消键50Ca。模式改变键用来在输入字母数字模式和输入特殊符号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包括这样准备的邮件文本的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上自动添加有显示格式比特101,如5A所示。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和所添加的显示格式比特101共同构成了电子邮件数据106,存储在存储器42内。电子邮件数据106也称为带显示格式的电子邮件数据106。
此后,发送方用十字键50Cr选择OK显示段88,再用确认键50D肯定OK显示段88,从而输入了一个发送邮件文本的键命令。于是在步骤S2,存储在存储器42内的电子邮件数据106就从发射机56通过天线共享单元66发送给天线64,再从天线64作为无线电波发射出去。
显示格式比特101表示发送方终端16A的显示单元48A的显示格式。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格式比特101包括一个高位比特和一个低位比特,组合起来表示四个显示格式之一。
具体地说,显示格式比特101=“00”表示128×128像素、256显示彩色和100ns显示速率的显示格式。
显示格式比特101=“01”表示32×32像素、单色显示和60ns显示速率的显示格式。
显示格式比特110=“10”表示320×240像素、4096彩色显示和200ns显示速率的显示格式。
显示格式比特101=“11”表示NTSC显示格式。
由于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设计成能通过中继设备22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因此在电子邮件数据106的头标(未示出)中自动插入一个表示中继设备22的主计算机23的地址的标识号码。
在电子邮件数据106发送到线路14上时,交换机15参照电子邮件数据106的头标,将电子邮件数据106发送给中继设备22的主计算机23。
图5A、5B和5C示出了通过PHS网12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图5A示意性地示出了从发送方终端16A通过基站20A发送到PHS网12的线路14上的电子邮件数据106。为了简洁起见,假设省略了插入头标的通信基本设施的数据,诸如物理地址和通信协议之类。从发送方终端16A(即发送方)发送给中继设备22的电子邮件数据106包括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和添加在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上的显示格式比特101,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包括目的地(接收方)、发送方和邮件文本。图5B和5C所示的数据的细节将在稍后说明。
在步骤S3,中继设备22执行一个预定处理操作。
具体地说,中继设备22的主计算机23参照包含在来自发送方终端16A的电子邮件数据106内的显示格式比特101接入广告数据库24,提取包括与由显示格式比特101表示的显示格式匹配的图像数据的广告数据。
然后,主计算机23将所提取的广告数据108(见图5B)添加到电子邮件数据106上,从而产生新的电子邮件数据(也称为“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主计算机23将新的电子邮件数据110发送到线路14上传输给接收方终端16B。
如图5B所示,广告数据108可以配置成含有活动图像、静止图像、字符、符号和/或通栏标题广告。
在图5A和5B所示的电子邮件数据106、110中,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的邮件文本最好是加密的,使中继设备22不能读取。
除了图5B所示的电子邮件数据110,中继设备22还产生只包括显示格式比特101和广告数据108和以发送方终端16A作为目的地的电子邮件数据112。电子邮件数据112除了显示格式比特101和广告数据108还可以含有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
在步骤S4,中继设备22发送电子邮件数据。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在中继设备22将包括广告数据108的电子邮件数据110发送到线路14上时,交换机15参照控制器18,确认接收方终端16B的位置,将包括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广告数据108和显示格式比特101的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通过基站20C作为无线电波发送给接收方终端16B。
同时,正当发送方终端16A连接到线路14上传输电子邮件的时候,中继设备22将包括广告数据108的电子邮件数据112通过线路14从基站20A作为无线电波发送给发送方终端16A。
在发送了这些电子邮件数据后,中继设备22就脱离线路14。
虽然为了简洁起见没有示出,电子邮件数据实际上是通过邮件服务器发送给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A、16B的。
在步骤S5,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由接收方终端16B的天线64B接收后,通过天线共享单元66B和接收机54B提供给控制器40B,存储在存储器42B内。控制器40B使扬声器46B宣告接收到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控制显示单元48B显示由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表示的信息。
为了显示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表示的信息,控制器40B参照复合电子邮件数据110中的显示格式比特101确定附加的广告数据108的显示格式,将广告数据108变换成与接收方终端16B的显示单元48B的显示格式(存储在存储器42B内)匹配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单元48B上显示。控制器40B例如通过对广告数据108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108变换成图像数据。这样,接收方终端16B就确定了与接收方终端16B的显示单元48B的显示格式匹配的显示图像的显示格式比特101。
如果在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中所用的终端16(即发送方终端16A和接收方终端16B)的显示单元48具有一个显示格式,由于不需要确定显示格式,因此也就不需要存储和附加显示格式比特101。
电子邮件数据112由发送方终端16A的天线64A接收后,通过天线共享单元66A和接收机54A提供给控制器40A,存储在存储器42A内。控制器40A使扬声器46A宣告接收到电子邮件数据112,控制显示单元48A显示由电子邮件数据112表示的信息。
下面将说明所显示的图像的一些具体例子。如图9所示,接收方终端16B的显示单元48B显示了一个图像124,它包括一个与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相应的消息120“FROM:Taro,Tomorrow′s meetingspot will be changed to the west exit”(来自Taro:明天会面地点改为西出口)和一个与广告数据108相应的带一个汽车图标的广告消息122“New auto convention next Saturday and Sunday!ABC Motors”(新汽车交易会在下星期六和星期日!ABC发动机)。
如图10所示,发送方终端16A的显示单元48A显示了一个图像128,它包括一个与头标(未示出)相应的消息126“TO:Hanako NowTransmitting...”(现在正在向Hanako发送),带着一个传输进展情况标志,呈多个(在图10中为六个)相同指向的三角形符号,其中四个高亮度显示,表示已传输了4/6;还包括与广告数据108相应的广告消息122,带着一个汽车图标。
从图9和10所示的显示图像124和148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理解电子邮件的内容,也可以看到与电子邮件一起显示的非常显著的广告消息122。
如果广告消息122根据通栏标题广告数据显示,于是在步骤S6,发送方或接收方可以对命令单元50(50A,50B)进行操作,用鼠标点击访问与广告消息122链接的广告商的主页,通过线路14可以下载这个主页的详细数据。这样,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的用户就可以得到广告消息122的详细信息。
在图1所示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中,只有一个中继设备22连接到线路14上。然而,可以有多个中继设备22连接到线路14上。如果有多个中继设备22连接到线路14上,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就使用其中最接近的一个中继设备22。
此外,在图1所示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中中继设备22是作为一个新的通信基本设施连接到线路14上的。然而,中继设备22可以与作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PHS网12的现有通信基本设施一部分的每个基站20或某个基站20或交换机15或控制器18合成一体或另外连接。如果现有的通信基本设施包括一个移动电话终端的移动通信网,中继设备22也可以与每个或某个基站或一个移动通信交换机合成一体或另外连接。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实现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A。在图11中,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A使用的是一个诸如PHS网或移动电话终端的移动通信网之类的公共网12A,包括线路14和与之连接的基站20X和20Y。基站20X、20Y整体地集成了相应的中继设备22X 22Y,它们各自包括相应主计算机23X、23Y和与之连接的相应广告数据库24X、24Y。
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A的工作情况如下。在包括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和显示格式比特101的电子邮件数据106(见图5A)作为无线电波从发送方终端16A发送时,基站20X通过天线140接收电子邮件数据106,基站20X的中继设备22X接入广告数据库24X,将包括与显示格式比特101相应的广告数据108的电子邮件数据112通过天线140发送给发送方终端16A。
基站20A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106通过公共网12A的线路14发送给基站20Y。基站20Y参照电子邮件数据106内的显示格式比特101,接入广告数据库24Y,提取与显示格式比特101相应的广告数据108,再将包括电子邮件主体数据104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108的电子邮件数据110(见图5B)通过天线142作为无线电波发送给接收方终端16B。
采用图11所示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A,包括广告数据108的电子邮件数据110不通过线路14,而只包括显示格式比特101的电子邮件数据106通过线路14。因此,就不会有过分的负担加到线路14上。
图1和11所示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10A都包括作为电子邮件专用终端的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和诸如PHS网之类的公共网12。然而,发送方/接收方终端16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电子邮件专用终端,也可以是带显示屏幕的所需终端,诸如与公共网12、12A连接的便携式电话终端、PHS终端或寻呼机之类。
公共网12、12A都可以是移动电话网或PHS网之外的模拟公用电路网(传统的电话网)、ISDN、有线电视网、卫星线路或任何其他公共网。
在以上那些实施例中,电子邮件从一个发送方终端16A传输给一个接收方终端16B。本发明也适用于电子邮件从一个发送方传输给多个接收方终端的情况。
在以上这些实施例中,电子邮件从发送方终端16A单向发送给接收方终端16B。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发送方和接收方在电视电话或电视会议中在它们之间至少交换图像数据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
图12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具有连接到一个作为公共网的ISDN网上的电视电话终端216、217和连接到这个ISDN网212上的可以接入广告数据库24的中继设备22。
如图13所示,电视电话终端216、217各包括一个控制器240,它有一个包括一个与CPU相应的MPU和一个作为诸如闪速存储器之类的非易失存储装置的存储器242的微计算机。
连接到控制器240上的有作为人机接口的命令单元250、声音处理器254和图像处理器260。命令单元250有一些拨号开关,包括一个十字键盘和一个电源开关。声音处理器254与一个具有麦克风和耳机的头机252连接,用来对声音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图像处理器260与摄像机256和显示单元258连接,用来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控制器240通过一个包括一个I接口和一个DSU的接口262连接到1SDN网212上。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的工作情况如下。在通过ISDN网212建立了一个链路后,也就是在建立了呼叫连接后,电视电话终端216(或217)产生包括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的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如图14A所示,再将表示NTSC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比特101=“11”(见图7)添加到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上,将这复合数据作为电视电话数据206发送到ISDN网212上。
中继设备22参照显示格式比特101,访问广告数据库24,从广告数据库24提取与显示格式比特101相应的广告数据108。如图14B所示,中继设备22通过ISDN网212将包括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广告数据108和显示格式比特101发送给另一个电视电话终端217(或216)。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使电视电话终端216、217的用户可以在显示单元258上看到一个由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表示的图像(例如,对方的脸),还有活动图像、静止图像、字符、符号和/或通栏标题广告。
图12所示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具有多个中继设备22。使用多个中继设备22可以减小加到ISDN网212的通信线路上的负担,因为电视电话终端216、217使用的是其中最接近的中继设备22。
图15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A。在图15中,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A包括连接到ISDN网212上的交换机320、322,其中整体集成了各自的中继设备22P、22Q,它们分别包括相应主计算机23P、23Q和与之连接的相应广告数据库24P、24Q。交换机320连接在电视电话终端216与ISDN网212之间,而交换机322连接在电视电话终端217与ISDN网212之间。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A的工作情况如下。在包括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和显示格式比特101的电视电话数据206(见图14A)分别从电视电话终端216、217发送时,电视电话数据206通过ISDN网212分别传送给处理电视电话终端216、217的相应交换机320、322。
换句话说,来自电视电话终端216的电视电话数据206通过交换机320和ISDN网212发送给交换机322,而来自电视电话终端217的电视电话数据206通过交换机322和ISDN网212发送给交换机320。
处理电视电话终端217的交换机322内的中继设备22Q根据来自电视电话终端216的电视电话数据206内的显示格式比特101确定显示格式,按照所确定的显示格式从广告数据库24Q提取广告数据108,产生包括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广告数据108和比特101的电视电话数据211,如图14B所示。所产生的电视电话数据211从交换机322发送给电视电话终端217。
处理电视电话终端216的交换机320内的中继设备22P根据来自电视电话终端217的电视电话数据206内的显示格式比特101确定显示格式,按照所确定的显示格式从广告数据库24P提取广告数据108,产生包括电视电话主体数据204、广告数据108和比特101的电视电话数据211,如图14B所示。所产生的电视电话数据211从交换机320发送给电视电话终端216。
由于电视电话终端216、217使用的是最接近的中继设备22P、22Q,因此减小了加到ISDN网212的通信线路上的负担。
在按照本发明实现的这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广告图像与诸如电子邮件消息、电视电话图像之类的用户非常注意的图像一起显示。因为所显示的广告图像很可能被用户看到,所以就给广告商提供了应用一种很有效的广告媒体的机会。
电子邮件广告系统10的业务运营商可以得到广告收入,而每个用户也可以期待每月的固定费用和接入费用(通信费用)可以有所降低甚至省免。所以,本发明非常有利于充分利用公众之间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使中继设备22的拥有方可以得到广告收入,使ISDN网212的拥有方可以多收到与广告收入相应的通信费用的款额。很可能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210可以创建一些包括更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终端的新业务。
按照本发明,如上所述,广告数据由连接到公共网上的中继设备添加到用户非常注意的电子邮件上一起发送。因此,所显示的广告数据很可能被用户看到,这样就给广告商提供了应用一种很有效的广告媒体的机会。
此外,在通过电视电话系统至少双向发送图像数据的实时通信广告系统中,例如广告数据由连接到公共网上的中继设备添加到图像数据上一起发送。因此,广告数据很可能被用户看到,这样就给广告商提供了利用一种很有效的广告媒体的机会。
虽然以上详细地示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但是很清楚,其中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给出的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动和修改,这些都应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子邮件广告系统,该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包括:
一个公共网;
一个产生、显示和发送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相耦合的发送方终端;
接收和显示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相耦合的接收方终端;
一个数据库;以及
一个耦合到该数据库和该公共网上的中继设备,用来访问该数据库,将从该数据库得到的广告数据添加到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上,将电子邮件数据发送给该接收方终端;
其中该发送方终端被配置为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上,将该电子邮件和所添加的显示分辨率信息作为电子邮件和显示分辨率信息进行发送,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从数据库中抽取基于显示分辨率信息的广告数据,该接收方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广告数据,通过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转换为与接收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相匹配的图像数据。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其中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当该发送方终端连接到该公共网上时或者将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或者仅将广告数据发送给该发送方终端。
3.一种电子邮件广告系统,该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包括:
一个具有多个基站的公共网,每个基站与一个数据库及被配置为访问该数据库的中继设备相耦合;
一个产生、显示和发送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耦合的发送方终端;以及
接收和显示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的与公共网耦合的接收方终端;
其中处理该发送方终端的该基站与一个控制器相耦合,并将该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通过该公共网发送给处理该接收方终端的基站;及
其中中继设备与处理该接收方终端的基站耦合,并被配置为将从数据库得到的广告数据添加到该电子邮件数据上再将该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从处理该接收方终端的该基站发送给该接收方终端,
其中该发送方终端被配置为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上,将该电子邮件和所添加的显示分辨率信息作为电子邮件和显示分辨率信息进行发送,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从数据库中抽取基于显示分辨率信息的广告数据,该接收方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广告数据,通过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转换为与接收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相匹配的图像数据。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3的电子邮件广告系统,其中处理该发送方终端的基站的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或者将该电子邮件数据和所添加的广告数据或者仅将广告数据发送给该发送方终端。
5.一种电子地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个产生,显示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发送方终端,接收和显示电子邮件的接收方终端,访问数据库的中继设备及与该发送方终端,接收方终端及中继设备连接的公共网;
通过公共网发送电子邮件;
接收电子邮件;
从数据库中抽取广告数据;
向接收者方终端发送电子邮件;及
随着电子邮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广告数据;
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是移动电话终端;
其中该发送方终端被配置为将发送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信息添加到电子邮件上,将该电子邮件和所添加的显示分辨率信息作为电子邮件和显示分辨率信息进行发送,该中继设备被配置为从数据库中抽取基于显示分辨率信息的广告数据,该接收方设备被配置为接收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广告数据,通过进行内插或抽取将广告数据转换为与接收方终端的显示分辨率相匹配的图像数据。
6.权利要求5的电子地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向发送方终端发送广告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484099 | 1999-01-22 | ||
JP14840/99 | 1999-01-22 | ||
JP14840/1999 | 1999-01-22 | ||
JP332459/99 | 1999-11-24 | ||
JP332459/1999 | 1999-11-24 | ||
JP33245999A JP3501991B2 (ja) | 1999-01-22 | 1999-11-24 | 電子メール広告システムおよび双方向リアルタイム通信広告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42294A CN1342294A (zh) | 2002-03-27 |
CN1141662C true CN1141662C (zh) | 2004-03-10 |
Family
ID=2635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804015XA Expired - Lifetime CN1141662C (zh) | 1999-01-22 | 2000-01-20 |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和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141869B1 (zh) |
JP (1) | JP3501991B2 (zh) |
KR (1) | KR20010110344A (zh) |
CN (1) | CN1141662C (zh) |
AU (1) | AU3075000A (zh) |
BR (1) | BR0007651A (zh) |
CA (1) | CA2359881A1 (zh) |
DE (1) | DE60039284D1 (zh) |
HK (1) | HK1039389A1 (zh) |
NZ (1) | NZ513690A (zh) |
RU (1) | RU2001120704A (zh) |
TW (1) | TW453054B (zh) |
WO (1) | WO2000044151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011747D0 (en) | 2000-05-17 | 2000-07-05 | Butterworth Martyn | Improvements related to telecoms |
AU2002222633A1 (en) * | 2000-12-14 | 2002-06-24 | Ihi Aerospace Co., Ltd. | Message supply system |
FI115276B (fi) * | 2000-12-21 | 2005-03-31 | Add2Phone Oy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yhdistelmäsanoman muodostamiseks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FI112153B (fi) * | 2000-12-28 | 2003-10-31 | Nokia Corp | Viestien käsitteleminen 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
US20030177064A1 (en) * | 2001-03-06 | 2003-09-18 | Koichi Emura | Advertisement distribution system |
JP2002304675A (ja) * | 2001-04-05 | 2002-10-18 | Ishida Co Ltd | 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および商品情報処理器 |
WO2003015430A1 (en) * | 2001-08-08 | 2003-02-20 | Purple Ace Pte. Ltd. |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f advertisements |
ITPI20020025A1 (it) * | 2002-04-18 | 2003-10-20 | Pietro Baracco | Metodo per modificare il testo di un messaggio inviato tra due terminali telefonici |
ATE378759T1 (de) * | 2003-05-06 | 2007-11-15 | Cvon Innovations Ltd |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und nachrichtendienst |
GB2406996B (en) * | 2003-05-06 | 2006-12-20 | Massone Mobile Advertising Sys | Messaging system and service |
NL1023423C2 (nl) | 2003-05-14 | 2004-11-16 | Nicolaas Theunis Rudie Van As | Systeem en methode voor onderbreking van, en koppeling van een boodschap aan, alle vormen van digitaal berichtenverkeer (zoals SMS en MMS), met toestemming van de verzender. |
JP4630531B2 (ja) | 2003-10-03 | 2011-02-09 |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 3d文字メールシステム |
JP4547996B2 (ja) * | 2004-06-03 | 2010-09-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概要作成方法 |
GB2435565B (en) | 2006-08-09 | 2008-02-20 | Cvon Services Oy | Messaging system |
GB2435730B (en) | 2006-11-02 | 2008-02-20 | Cvon Innovations Ltd |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B2436412A (en) | 2006-11-27 | 2007-09-26 | Cvon Innovations Ltd | Authentication of network usage for use with message modifying apparatus |
SE0700505L (sv) * | 2007-03-01 | 2008-09-02 | Gimmix Ab | Överföring av datameddelanden i mobila kommunikationsnätverk |
KR101410573B1 (ko) * | 2007-03-28 | 2014-06-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
US8935718B2 (en) | 2007-05-22 | 2015-01-13 | Apple Inc. | Advertis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
US9430772B2 (en) * | 2007-06-14 | 2016-08-30 | Yahoo! Inc. | Mobile contextual SMS advertising |
GB2450144A (en) | 2007-06-14 | 2008-12-17 | Cvon Innovations Ltd | System for managing the delivery of messages |
GB2436993B (en) | 2007-06-25 | 2008-07-16 | Cvon Innovations Ltd | Messaging system for managing |
GB2453810A (en) | 2007-10-15 | 2009-04-22 | Cvon Innovations Ltd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difying Communications by Insertion of a Targeted Media Content or Advertisement |
GB2455763A (en) | 2007-12-21 | 2009-06-24 | Blyk Services Oy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ding targeted advertising data to messages |
US20090222333A1 (en) * | 2008-02-28 | 2009-09-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munity based targeted advertising |
US8898217B2 (en) | 2010-05-06 | 2014-11-25 | Apple Inc. | Content delivery based on user terminal events |
US9367847B2 (en) | 2010-05-28 | 2016-06-14 | Apple Inc. | Presenting content packages based on audience retargeting |
US8510309B2 (en) | 2010-08-31 | 2013-08-13 | Apple Inc. | Selection and delivery of invitational content based on prediction of user interest |
US8983978B2 (en) | 2010-08-31 | 2015-03-17 | Apple Inc. | Location-intention context for content delivery |
US9141504B2 (en) | 2012-06-28 | 2015-09-22 | Apple Inc. | Presenting status data received from multiple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93692A (en) * | 1993-12-03 | 1996-02-20 | Xerox Corporation | Selective delivery of electronic messages in a multiple computer system based on context and environment of a user |
AU4902096A (en) * | 1995-02-01 | 1996-08-21 | Freemark Communica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d-user free email |
WO1997010558A1 (en) * | 1995-09-14 | 1997-03-20 |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inually updated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
WO1997025820A1 (en) * | 1996-01-11 | 1997-07-17 | Aptel Ltd. | Wireless messaging system |
US5809242A (en) * | 1996-04-19 | 1998-09-15 | Juno Online Services, L.P. | Electronic mail system for displaying advertisement at local computer received from remote system while the local computer is off-line the remote system |
-
1999
- 1999-11-24 JP JP33245999A patent/JP350199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
- 2000-01-19 TW TW089100841A patent/TW45305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1-20 AU AU30750/00A patent/AU30750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1-20 KR KR1020017009168A patent/KR2001011034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1-20 EP EP00900845A patent/EP114186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01-20 WO PCT/JP2000/000261 patent/WO2000044151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0-01-20 DE DE60039284T patent/DE60039284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01-20 BR BR0007651-1A patent/BR0007651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1-20 RU RU2001120704/09A patent/RU2001120704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1-20 CA CA002359881A patent/CA23598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1-20 CN CNB00804015XA patent/CN11416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01-20 NZ NZ513690A patent/NZ513690A/xx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2
- 2002-02-05 HK HK02100887.4A patent/HK1039389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0276419A (ja) | 2000-10-06 |
TW453054B (en) | 2001-09-01 |
AU3075000A (en) | 2000-08-07 |
CA2359881A1 (en) | 2000-07-27 |
WO2000044151A3 (en) | 2001-01-04 |
CN1342294A (zh) | 2002-03-27 |
HK1039389A1 (zh) | 2002-04-19 |
RU2001120704A (ru) | 2003-06-27 |
BR0007651A (pt) | 2001-11-06 |
DE60039284D1 (de) | 2008-08-07 |
EP1141869A2 (en) | 2001-10-10 |
KR20010110344A (ko) | 2001-12-13 |
WO2000044151A2 (en) | 2000-07-27 |
NZ513690A (en) | 2001-09-28 |
EP1141869B1 (en) | 2008-06-25 |
JP3501991B2 (ja) | 2004-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662C (zh) | 双向实时通信广告系统和发送广告数据的方法 | |
CN1103517C (zh) | 为运动目标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57973C (zh) | 便携式电话、远程监视系统、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52552C (zh) | 信息提供装置及便携式通信终端 | |
CN1227868C (zh) | 利用无线链路连接设备的装置及方法,产生用于设备连接的可用场景表的方法及记录介质 | |
CN1166238C (zh) |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 |
CN1636351A (zh) | 由第一网络的成员访问第二网络上可用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99406C (zh) | 电子邮件系统、服务器和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设备 | |
CN1901462A (zh) | 内容提供系统及其方法 | |
CN1774106A (zh) | 一种便携终端的模块化装置及方法 | |
CN1220160C (zh) | 信息系统 | |
CN1197400C (zh) | 发送消息的系统和方法,以及上述发送消息的系统在调查所提供的服务方面的应用 | |
CN101075987A (zh) | 一种传送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663835A (zh) | 组播控制信道设计 | |
CN1448037A (zh) | 支持移动可视通信的系统 | |
CN1449634A (zh) | 用于在一个无线电话机中与一个终端相合作的用户识别模块和本地设备之间的交互式交换的方法 | |
CN1413050A (zh) | 电子邮件通信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便携式终端 | |
CN1429368A (zh) | 信息通信系统 | |
CN1649379A (zh) | 网络传真机和网络传真通信方法 | |
CN101682538A (zh) | 提供邻近小区传输信息 | |
CN1864393A (zh) | 移动通信终端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用核心模块及功能模块 | |
CN1664844A (zh) | 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城市网格单元信息管理的方法 | |
CN1728756A (zh) | 信息分配系统和信息分配方法 | |
CN103259955B (zh) |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传真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509099A (zh) | 手机副屏幕画面自动更新的方法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