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3371A - 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53371A CN114153371A CN202010928929.6A CN202010928929A CN114153371A CN 114153371 A CN114153371 A CN 114153371A CN 202010928929 A CN202010928929 A CN 202010928929A CN 114153371 A CN114153371 A CN 1141533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acquired
- data
- information
- data acqui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数据采集方法包括: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设备信息向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接收待采集设备响应数据获取指令而发送的字节数据;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采集设备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过程获取待采集设备中存储的数据。采集设备可以为电脑(PC)、服务器等终端,待采集设备可以为可移动磁盘设备,如执法记录仪、U盘、对讲机等。以采集设备为PC、可移动磁盘设备为执法记录仪为例对数据采集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城管想要将执法记录仪中的视频和音频数据传到PC上,可将执法记录仪与PC连接,连接后PC可通过数据采集过程获取执法记录仪中存储的视频和音频数据,从而实现将执法记录仪中的视频和音频数据传到PC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数据采集方法对数据采集的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采集方法对数据采集的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设备信息向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接收待采集设备响应数据获取指令而发送的字节数据;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以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设备信息获取待采集设备的字节数据,并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其中,由于本申请不是利用操作系统来对待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因此能够越过原有操作系统盘符限制,同时对更多的(超过24个)待采集设备进行并行数据采集,提高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数据采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选择待采集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S12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S12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是接收到的待采集设备发送的字节数据示意图;
图6是图1中S14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经本申请研发人员长期研究发现,现有方案中采集设备通过操作系统对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数据进行采集,而操作系统受盘符数量(24)限制,导致采集设备最多只能对24个待采集设备进行并行数据采集。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能够越过操作系统盘符数量的限制,对超过24个待采集设备进行并行数据采集。具体如下:
图1是本申请数据采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实施例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S110: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
待采集设备可以为与采集设备连接的可移动磁盘设备。
待采集设备与采集设备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有线连接,也可以为无线连接等。可移动磁盘设备可以为执法记录仪、U盘、对讲机等。
采集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电脑(PC)等终端,采集设备上安装有采集软件,采集设备可通过其上安装的采集软件对待采集设备中的数据进行采集。
采集设备可以枚举与其连接的全部可移动磁盘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由于采集设备通过其上安装的采集软件对待采集设备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因此,其可以越过操作系统枚举设备数量(24)的限制,当与其连接的可移动磁盘设备数量超过24时,依然可以对与其连接的全部可移动磁盘设备进行枚举。
待采集设备可以包括与采集设备连接的全部可移动磁盘设备,也可以仅包括与采集设备连接的部分可移动磁盘设备,因此可以在枚举过程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在枚举过程中,可以调用操作系统底层应用程序接口(API)获取设备信息。
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连接符、设备描述符(包括设备ID等信息)、上盘信息、硬件信息等。
可以基于获取到的设备ID从连接的可移动磁盘设备中选择待采集设备。例如,图2中选择设备ID信息为“Kingston DT101”的可移动磁盘设备作为待采集设备。
或者,可以基于获取到的设备ID信息确定可移动磁盘设备的类型,然后基于类型选出待采集设备。例如,基于设备ID信息确定当前与采集设备连接的可移动磁盘设备的类型有执法记录仪、U盘、对讲机,可以选择执法记录仪作为待采集设备。
S120:基于设备信息向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
数据获取指令也可以被称为磁盘读写指令,其可以为读取待采集设备存储的字节数据的指令。数据获取指令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协议消息发送。数据传输协议可以为SCSI通信协议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向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
由于采集设备连接的待采集设备可能不只一个,因此需要利用设备信息来对不同的待采集设备作区分,然后将数据获取指令对应发送给不同的待采集设备。其中,可以直接利用设备信息对待采集设备作区分,也可以利用基于设备信息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对待采集设备作区分。
在直接利用设备信息对待采集设备作区分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基于设备信息向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也即将设备信息携带在数据获取指令中,然后将数据获取指令发送给其携带的设备信息指向的待采集设备。
在利用基于设备信息获取到的标识信息对待采集设备作区分的情况下,可以先基于设备信息获取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然后将标识信息携带在数据获取指令中,并将数据获取指令发送给其携带的标识信息指向的待采集设备。关于标识信息的说明请参考S121的详细描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设备信息指向的待采集设备与标识信息指向的待采集设备相同。将标识信息携带在数据获取指令中,并将数据获取指令发送给其携带的标识信息指向的待采集设备的方式,能够减小发送数据获取指令所需的资源。
下面以将标识信息携带在数据获取指令中,并将数据获取指令发送给其携带的标识信息指向的待采集设备为例,对S120进行说明。
参阅图3,S12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121:基于设备信息获取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可以为能够唯一标识待采集设备的信息,也即能够用于区分出当前待采集设备是与采集设备连接的哪一个待采集设备的信息。以标识信息为待采集设备句柄进行举例说明。对于每一待采集设备而言,其各设备信息与同一句柄存在映射关系,即句柄能够唯一指向待采集设备。
其中,可以利用待采集设备的全部设备信息获取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仅利用待采集设备的部分设备信息获取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换句话说,在部分设备信息已经能够区分不同的待采集设备的情况下,可以不利用全部设备信息而是利用部分信息来区分不同的待采集设备;或者说,当待采集设备的预设数量的设备信息均指向同一标识信息时,可以认为该标识信息为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下面以利用全部设备信息对待采集设备获取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对S121进行说明。
参阅图4,S121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211:将设备信息封装成设备信息包。
S1212:基于设备信息包获取标识信息。
可以调用操作系统底层API,获取与设备信息包对应的标识信息。
S122:基于标识信息向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
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有标识信息。
S130:接收待采集设备响应数据获取指令而发送的字节数据。
待采集设备接收到数据获取指令后,可将存储单元(FLASH)中存储的字节数据反馈回来。在上述选择的待采集设备为“Kingston DT101”的基础上,反馈回来的字节数据示意图请参阅图5。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待采集设备对应一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负责管理和存储得可移动磁盘设备上存储的数据。文件系统的类型有很多,例如FAT(12、16、32)、NTFS、EXFAT等。
以FAT为例进行说明,在FAT文件系统中,待采集设备可以被划分为保留区、FAT区和数据区等。其中,保留区存储有操作系统引导记录(DOS Boot Record,DBR),FAT区存储有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FAT)、数据区存储有目录和文件对应的数据。
文件空间分配是以簇为最小单位的,也就是说,文件系统将数据区划分为一个个簇,每个簇代表一数据存储单元。
FAT可以为将数据区每个簇号以链表的格式保存的一张表格,其记录了数据区中簇之间的关系。其中,数据区每个簇号对应FAT中一个表项编号。如果一个文件需要多于一个的簇进行存储,那么可以通过FAT建立起用于存储同一文件的多个簇的联系。
目录存储于数据区的起始处,根据数据区存储的目录可以找到文件的起始簇号,通过起始簇号可以在数据区中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第一簇数据,并且在该起始簇号对应的FAT表项中记录了下一簇的簇号,通过下一簇号又可以找到下一簇的数据,并且在该下一簇号对应的FAT表项中记录了下下簇的簇号,…,依次类推,可以将一文件对应的所有数据找出来。
本申请中,待采集设备响应数据获取指令而发送的字节数据可以包括解析引导数据和待解析数据,其中,待解析数据可以为上述提及的文件对应的数据,解析引导数据可以为上述提及的非文件对应的数据(FAT、目录等)。其中,不同文件系统对待解析数据和/或解析引导数据的存储格式、存储位置等可能不相同。
S140: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
由于字节数据是不可读的,因此在采集设备获取到字节数据之后,需要将字节数据解析成可读的文件。其中,在获取到的设备信息中的上盘信息包括文件系统类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基于文件系统类型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在获取到的设备信息未包括文件系统类型的情况下,可以以遍历预设的文件系统类型的方式,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文件。若解析成功,则可得到文件;若解析失败,则意味着从待采集设备读取的字节数据已被损坏。
请结合参阅图6,基于设备信息包括的文件系统类型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成功得到文件的情况进行说明:
S141:基于文件系统类型,定位字节数据中的解析引导数据。
由于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中解析引导数据的存储位置可能不同,因此,可以基于文件系统类型对应的存储位置,找到字节数据中的解析引导数据。
S142:基于解析引导数据,对字节数据中的待解析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
如前面提到的,可根据解析引导数据找到每一文件对应的数据存储位置,进而解析得到可读的文件。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S130和/或S140之后还可以包括:将待采集设备卸载。
例如,在接收到待采集设备发送的所有字节数据之后,生成将与采集设备连接的待采集设备卸载/弹出的指令,以指示将待采集设备卸载/弹出,也即将待采集设备与采集设备之间的连接断开。在将待采集设备的盘符卸载/弹出之后,采集设备的操作系统不会再显示该待采集设备的盘符,这样就不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显示的盘符对该采集设备的文件进行相关操作(例如拷贝、加密等)了,从而能够提高文件的安全性。
此外,S140之后还可以包括:将待采集设备以盘符形式显示出来。
采集设备可以在采集软件界面将待采集设备以盘符形式显示出来。其中,采集设备在采集软件界面显示的待采集设备盘符的数量不受操作系统盘符数量的限制,因此当待采集设备的数量超过24个时,也可以在采集软件界面将所有待采集设备(包括采集设备)以盘符形式显示出来。例如,当前与采集设备连接的待采集设备数量为30,操作系统只能显示24个盘符,但采集设备可以在采集软件界面将连接的30个可移动磁盘设备盘符显示出来。并且,除了显示盘符之外,还可以显示设备的容量等信息,以方便用户查看、选择。用户可以基于采集软件界面显示的盘符信息,对盘符对应的解析出来的文件进行拷贝、加密等操作。或者,还可将解析得到的所有文件发送至管理服务器,以对所有文件进行集中管理。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本申请可以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设备信息获取待采集设备的字节数据,并对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其中,由于本申请不是利用操作系统来对待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因此能够越过原有操作系统的盘符限制,对超过24个待采集设备进行并行数据采集,提高采集效率。
图7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10、与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220。
其中,存储器220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210用于执行存储器220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处理器2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2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2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前面提到的采集设备,能够通过其上安装的采集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图8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介质300存储有程序指令310,该程序指令310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中,该程序指令310可以形成程序文件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在上述存储介质300中,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300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
接收所述待采集设备响应所述数据获取指令而发送的字节数据;
对所述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文件系统类型,所述对所述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包括:
基于所述文件系统类型对所述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字节数据包括解析引导数据和待解析数据,所述基于所述文件系统类型对所述字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包括:
基于所述文件系统类型,定位所述字节数据中的解析引导数据;
基于所述解析引导数据,对所述字节数据中的待解析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采集设备存储的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信息向所述待采集设备发送数据获取指令,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获取所述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待采集设备发送所述数据获取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获取所述待采集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
将所述设备信息封装成设备信息包;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包获取所述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之后,包括:
将所述待采集设备以盘符形式显示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待采集设备响应所述数据获取指令而发送的字节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待采集设备卸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获取指令是通过数据传输协议消息发送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28929.6A CN114153371A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28929.6A CN114153371A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53371A true CN114153371A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46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28929.6A Pending CN114153371A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53371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1573A (zh) * | 2004-02-24 | 2005-08-31 |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存储装置的盘符管理方法 |
CN103327005A (zh) * | 2013-05-15 | 2013-09-25 |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虚拟桌面的设备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6547823A (zh) * | 2016-09-29 | 2017-03-29 | 深圳市华德安科技有限公司 | 无盘符执法仪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
CN110334065A (zh) * | 2019-07-11 | 2019-10-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和系统 |
-
2020
- 2020-09-07 CN CN202010928929.6A patent/CN1141533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1573A (zh) * | 2004-02-24 | 2005-08-31 | 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存储装置的盘符管理方法 |
CN103327005A (zh) * | 2013-05-15 | 2013-09-25 |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虚拟桌面的设备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6547823A (zh) * | 2016-09-29 | 2017-03-29 | 深圳市华德安科技有限公司 | 无盘符执法仪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 |
CN110334065A (zh) * | 2019-07-11 | 2019-10-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4215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le loading | |
US10248598B2 (en) | Intelligent storage de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backing up data on intelligent storage module based on system type of electronic device | |
EP4016276B1 (en) | Data dedupl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428764B (zh) | 文件写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9391935B1 (en) | Techniques for file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retention | |
CN114153371A (zh) | 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757280A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文档存储的云文档管理系统 | |
CN114936189A (zh) | 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09608A (zh) | 一种大数据存储系统 | |
US1100549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13220645B (zh) | 一种Linux兼容Android的文件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9947371B (zh) | 数据记录方法、装置、存储器及t-box | |
CN112447280A (zh) |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的智慧医疗系统 | |
CN214377664U (zh) | 一种基于蓝光存储技术的智慧化档案平台 | |
CN109598488B (zh) | 群红包异常行为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4281769A (zh) | 磁盘上文件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8032696B2 (en) | Decod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read file rewriting discrimination information | |
US1019828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virtual disk images for use with remote computer | |
CN111026896A (zh) | 特征值存储、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 | |
CN218938954U (zh) | 一种基于光存储的数据管理系统 | |
CN113778747B (zh) | 一种设备系统镜像文件格式分析方法 | |
CN110738299B (zh) | Wifi闪存盘及应用于wifi闪存盘的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3312792A (zh) | 从外接存储设备中读取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 |
CN214623633U (zh) | 移动存储装置及文件访问系统 | |
WO2023273667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客户端、介质和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