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9874A - 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99874A CN114099874A CN202110819534.7A CN202110819534A CN114099874A CN 114099874 A CN114099874 A CN 114099874A CN 202110819534 A CN202110819534 A CN 202110819534A CN 114099874 A CN114099874 A CN 1140998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 exhaust
- expiratory
- breathing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06010028748 Nasal obstruc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928 nasal cav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644 respiratory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1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61M2016/0027—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m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用以供使用者穿戴于鼻部或口部,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包括一呼气分流器,其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远离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呼气分流器设有一穿设第一端面的排气孔,且呼气分流器还设有一连通排气孔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轴线与排气孔的轴线相交,当通过呼气分流器进行呼气动作时,气流自排气孔导向分流通道排出并分散气流末压;因此,本发明呼气分流器能有效降低呼气末压的作用,进而增加配戴使用时的舒适度,使使得用者更能长时间配戴,达到呼吸训练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呼吸器,尤指一种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呼吸治疗技术已发展出各种用以达成连续正气道压力(CPAP)的正气道压力(PAP)、呼气正气道压力(EPAP)及正呼气压力(PEP)或正端呼气压力(PEEP)的装置,其中,现有的呼吸治疗装置在穿戴者进行呼气时,能在呼吸气道形成呼气压力,进而提供改善支气管保健的效用。
对于呼气正气道压力(EPAP)装置来说,使用者在呼气过程仅能通过出气阀孔排出气体,此时呼气压力会对所述阀孔产生作用力,使得穿戴者在呼气过程容易产生呼吸不顺畅的症状,因而降低穿戴使用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能有效分散呼气压力,进而增加配戴使用时的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用以便使用者穿戴于鼻部或口部,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包括一呼气分流器,其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远离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呼气分流器设有一穿设第一端面的排气孔,且呼气分流器还设有一连通排气孔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轴线与排气孔的轴线相交,当通过呼气分流器进行呼气动作时,气流自排气孔导向分流通道排出并分散气流末压。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呼气分流器在使用者进行呼气时,呼气分流器能降缓使用者的吐气速度,并能有效降低呼气末压的作用力,进而增加配戴使用时的舒适度,使使用者更能长时间配戴,达到呼吸训练的目的。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呼气分流器设有一第一气流阻抗部以及一第二气流阻抗部,该第一气流阻抗部连接于该第一端面,该第二气流阻抗部连接于该第二端面,该排气孔轴向穿透于该第一气流阻抗部与该第二气流阻抗部,使得该第一端面形成有一第一通口,该第二端面形成有一第二通口,该第一通口的孔径大于该第二通口的孔径。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呼气分流器还设有一流体止挡部,该流体止挡部设置于该第二气流阻抗部,该分流通道穿设于该流体止挡部并连通该第二通口,以便使得该分流通道的轴线相交于该排气孔的轴线,且该流体止挡部两侧分别形成一开口。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流体止挡部的截面呈U状而具有一开放端以及一封闭端,该分流通道设于该开放端与该封闭端间,且该开放端设有一枢接点用以枢设于该第二气流阻抗部的侧面,使得该流体止挡部能够相对该第二气流阻抗部摆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流体止挡部为弹性材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一鼻塞呼吸单元,鼻塞呼吸单元与该呼气分流器组接,以便配戴于使用者的鼻部,该鼻塞呼吸单元包括一呼吸件以及一鼻塞件,该呼吸件轴向设有一轴心线,该轴心线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导流部,而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导流部,该第一导流部穿设有一第一气孔以及一第二气孔,该第二导流部穿设有一连通该第一气孔与该第二气孔的流体通道,该呼气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阻抗部套接于该第一导流部,而使得该呼气分流器的排气孔连通于该第一气孔以及该流体通道,该鼻塞件为中空状,该鼻塞件具有一弹性套固端以及一穿戴端,该弹性套固端套设于该第二导流部,该穿戴端用于使用者穿戴于鼻腔,而使该呼吸件外露于鼻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第一导流部包括有一导流板以及一止挡板,该导流板连接于该第二导流部,该导流板穿设有该第一气孔与多个第二气孔,该第一气孔沿该轴心线设置,这些第二气孔分布于该第一气孔的周围,该止挡板远离该第二导流部间隔设于该导流板的外侧,该止挡板对应该第一气孔设有一组接孔,且该止挡板与该导流板间形成一连通各第二气孔的进气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一单向阀体,其设于该第一导流部与该第二导流部之间,该单向阀体设有一弹性螺旋阀片,该单向阀体进行吸气动作时,气流通过该第一导流部的第二气孔,并将该弹性螺旋阀片朝该鼻塞件展开形成打开状态,使气流自该流体通道导向该鼻塞件并进入鼻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单向阀体穿设有一透气孔,该透气孔沿该轴心线设置于该弹性螺旋阀片的中心位置,并连通于该第一气孔与该流体通道,该单向阀体进行呼气动作时,该弹性螺旋阀片受气流抵贴于该第一导流部形成覆盖状态,使气流自该透气孔进入该第一气孔以导向该排气孔排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一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用于组接两个鼻塞呼吸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有两组接套环以及一定位件,该两组接套环分别套固于各该呼吸件与各该鼻塞件之间,该定位件连接于该两组接套环,用以固定于使用者的脸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一呼气管件,该呼气管件与该呼气分流器组接,该呼气管件设有一咬合段、一排气段,以及一轴向穿透该咬合段与该排气段的排气通道,该咬合段以供使用者的口部咬固,该呼气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阻抗部套设于该排气段,而使该排气孔与该排气通道相连通。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该呼气管件还设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设于该咬合段与该排气段间,且该连接段由该咬合段朝该排气段渐缩设置,使得该排气通道穿设于该咬合段形成一第一排气口,而该排气通道于该排气段形成一第二排气口,该第一排气口的口径大于第二排气口的口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2沿剖面线4-4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沿剖面线5-5所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实施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穿戴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气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气动作时流体止挡部变化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呼气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实施穿戴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实施穿戴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实施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使用者;2、鼻部;3、口部;10、呼气分流器;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排气孔;131、第一通口;14、分流通道;15、第一气流阻抗部;16、第二气流阻抗部;17、流体止挡部;171、开口;172、开放端;173、封闭端;174、枢接点;20、鼻塞呼吸单元;21、呼吸件;211、第一导流部;211a、导流板;211b、止挡板;212、第二导流部;213、第一气孔;214、第二气孔;215、流体通道;216、组接孔;217、进气槽;22、鼻塞件;221、弹性套固端;222、穿戴端;30、单向阀体;31、弹性螺旋阀片;32、透气孔;40、定位单元;41、组接套环;132、第二通口; 42、定位件;421、固定块;422、弹性定位杆;423、第一定位贴片;424、第二定位贴片;40’、定位单元;41’、组接套环;42’、定位件;421’、固定杆;422’、弧形枢摆部;423’、定位块;50’、魔鬼毡贴片;60、呼气管件;61、咬合段;62、排气段;63、排气通道;631、第一排气口;632、第二排气口;64、连接段;L、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中,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图2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如图11及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如图13及图14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
请配合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用以供使用者1穿戴于鼻部2或口部3,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包括一呼气分流器10。
呼气分流器10具有一第一端面11以及一远离第一端面11的第二端面12,呼气分流器10设有一排气孔13以及一分流通道14,排气孔13穿设于第一端面11,分流通道14连通于排气孔13,且分流通道14的轴线与排气孔13的轴线相交,当使用者1通过呼气分流器10进行呼气动作时,气流自排气孔13导向分流通道14排出并分散气流末压;借此,本发明呼气分流器10能有效降低呼气末压的作用力,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呼气分流器10更能搭配呼气正气道压力(EPAP)装置进行使用,进而增加配戴使用时的舒适度,使使用者1更能长时间配戴,进而达到呼吸训练的效益。
进一步说明,呼气分流器10还设有一第一气流阻抗部15以及一第二气流阻抗部16,第一气流阻抗部15连接于第一端面11,第二气流阻抗部16连接于第二端面12,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孔13轴向穿透于第一气流阻抗部15与第二气流阻抗部16,使排气孔13于第一端面11形成一第一通口131,排气孔13于第二端面12形成一第二通口132,其中,第一通口13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口132的孔径,以致于使用者1在呼气过程,第一气流阻抗部15与第二气流阻抗部16各别能产生呼气阻抗的功能,进而达到呼气末正压的功用。
此外,呼气分流器10还设有一流体止挡部17,流体止挡部17结合于第二气流阻抗部16,其中,流体止挡部17与第二气流阻抗部16可为一体成型或相互组接,且流体止挡部17可为圆筒状、酒杯状、钥匙孔状、矩形状、多角形等任意形状。分流通道14穿设于流体止挡部17并连通第二通口132,以使得分流通道14的轴线相交于排气孔13的轴线,且流体止挡部17两侧分别形成一开口171。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开口171的口径可依需求调整成两者相同或相异,且各开口171更可设置排气阀片(图中未示),使使用者1在吸气过程,开口171的排气阀片形成覆盖状态,能防止气流通过开口171导向排气孔13进入使用者1体内。
再者,流体止挡部17的截面呈U状,流体止挡部17具有一开放端172以及一封闭端173,分流通道14设于开放端172与封闭端173间,其中,开放端172设有一枢接点174用以枢设于第二气流阻抗部16的侧面,使流体止挡部17能通过枢接点174相对第二气流阻抗部16摆动,进而调整分流通道14轴线与排气孔13轴线的角度,以使使用者1在呼气动作时,分流通道14更能有效分散排气孔13所生成的气流末压,进而提高穿戴使用的舒适度。
另外,请配合图2至图9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差异在于,呼吸辅助训练装置供使用者1穿戴于鼻部2,因此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的设计及形态进一步包括一鼻塞呼吸单元20以及一单向阀体30。
鼻塞呼吸单元20,其与前述呼气分流器10组接,以供配戴于使用者1的鼻部2,鼻塞呼吸单元20包括一呼吸件21,呼吸件21轴向设有一轴心线L,轴心线L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导流部211,而轴心线L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导流部212,第一导流部211穿设有一第一气孔213以及一第二气孔214,第二导流部212穿设有一流体通道215,且第一气孔213与第二气孔214均连通于流体通道215。
请配合图3至图5所示,第一导流部211包括有一导流板211a以及一止挡板211b,导流板211a连接于第二导流部212,导流板211a穿设有第一气孔213与多个第二气孔214,第一气孔213沿轴心线L设置,各第二气孔214分布于第一气孔213的周围,止挡板211b远离第二导流部212间隔设于导流板211a的外侧,止挡板211b对应第一气孔213设有一组接孔216,且止挡板211b与导流板211a间形成一连通各第二气孔214的进气槽217,在本实施例中,呼气分流器10的第一气流阻抗部15套接于止挡板211b的组接孔216,而使呼气分流器10的排气孔13连通于第一气孔213以及流体通道215。
请配合图6所示,鼻塞呼吸单元20还包括一中空状的鼻塞件22,鼻塞件22为弹性材质,鼻塞件22具有一弹性套固端221以及一穿戴端222,弹性套固端221套设于第二导流部212,穿戴端222供使用者1穿戴于鼻腔,而使呼吸件21外露于鼻部2。
单向阀体30,其设于呼吸件21的第一导流部211与第二导流部212间,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体30为圆盘状,且单向阀体30相对轴心线L垂直设置,但本发明单向阀体30的形状及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其中,单向阀体30设有一弹性螺旋阀片31,单向阀体30于使用者1吸气动作时,气流通过第一导流部211的第二气孔214,并将弹性螺旋阀片31朝鼻塞件22展开形成打开状态,使气流自流体通道215导向鼻塞件22并进入鼻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配合图4及图5所示,单向阀体30穿设有一透气孔32,透气孔32沿轴心线L设置于弹性螺旋阀片31的中心位置,并对应连通第一导流部211的第一气孔213,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气孔32亦可分布于弹性螺旋阀片31,使使用者1通过单向阀体30进行呼气动作时,弹性螺旋阀片31受气流抵贴于第一导流部211的导流板211a形成覆盖状态,使气流自透气孔32进入第一气孔213以导向呼气分流器10的排气孔13排出。
请配合图7至图9所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流体止挡部17为弹性材质;当使用者1穿戴鼻塞呼吸单元20进行吸气时,大部分的外界气流会通过第一导流部211的进气槽217集中进入第二气孔214,流体止挡部17的封闭端173受吸气影响,会往开放端172弯曲变形;此时外界气流通过第二气孔214能推开弹性螺旋阀片31形成打开状态,使外界气流自流体通道215导向鼻塞件22并进入鼻腔。
请配合图7及图10所示当使用者1穿戴鼻塞呼吸单元20进行鼻部2呼气时,气流抵压弹性螺旋阀片31形成覆盖状态,使得大部分气流通过单向阀体30的透气孔32导向呼气分流器10的排气孔13排出,需特别说明的是,单向阀体30具有呼气阻抗功能,能降缓使用者1的吐气速度,进而提供呼气末正压的功用,此时呼气分流器10的分流通道14能有效分散排气孔13所生成的气流末压,在睡眠使用时,能提供穿戴使用的舒适性。
此外,请配合图11及图12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第三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差异在于,呼吸辅助训练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定位单元40,能提高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穿戴使用的稳定性。
定位单元40用于组接两个鼻塞呼吸单元20,定位单元40包括有两组接套环41以及一定位件42,各组接套环41分别套固于各呼吸件21与各鼻塞件22的间,定位件42连接于两组接套环41,用以固定于使用者1的脸部,请配合图11所示,定位件42包括有一固定块421以及一弹性定位杆422,固定块421用于组接两组接套环41,弹性定位杆422为软性包胶铁丝能提供弹性弯曲功能,弹性定位杆4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贴片423以及一第二定位贴片424。
请配合图12所示,当两鼻塞呼吸单元20分别穿戴于使用者1的鼻部2时,使用者1能依据鼻部2形状弯折弹性定位杆422,将第一定位贴片423贴设在鼻部2山根位置,再将第二定位贴片424定位在鼻部2下方人中位置,如此一来,本发明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在睡眠使用时,定位单元40能提高两鼻塞呼吸单元20穿戴使用的稳定性,致使呼吸辅助训练装置不易脱落鼻部2,进而提高呼吸训练的有效性。
此外,请配合图13及图14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第四实施例与前述第三实施例差异在于,定位单元40能提供呼吸辅助训练装置调整穿戴位置及角度的功能,因此第四实施例定位单元40’的定位件42’设计及型态与前述第三实施例定位单元40的定位件42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定位单元40’的定位件42’包括一固定杆421’、一弧形枢摆部422’以及一定位块423’,固定杆421’组接于两组接套环41’的间,请配合图12所示,弧形枢摆部422’设置于固定杆421’的下方,定位块423’连接于弧形枢摆部422’,定位块423’通过弧形枢摆部422’相对固定杆421’弧形摆动,且定位块423’能拆离式地黏接一魔鬼毡贴片50’,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枢摆部422’能设置在各组接套环41’,以使定位块423’能提供调整各鼻塞呼吸单元20呼吸角度的功能。
再请配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先将魔鬼毡贴片50’贴附于鼻部2下方的人中位置,再将两鼻塞呼吸单元20分别穿戴于使用者1的鼻部2,以使定位块423’组接于魔鬼毡贴片50’,而且,使用者1能根据鼻塞呼吸单元20的穿戴深度,调整定位块423’与魔鬼毡贴片50’的黏接位置,进而达到增进穿戴舒适性的功效。
另外,请配合图15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第五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差异在于,呼吸辅助训练装置供使用者1配戴于口部3,因此呼吸辅助训练装置的设计及形态进一步包括一呼气管件60。
呼气管件60,其与前述呼气分流器10组接,呼气管件60设有一咬合段61、一排气段62,以及一轴向穿设咬合段61与排气段62的排气通道63,咬合段61以供使用者1的口部3咬固,本实施例呼气分流器10的第一气流阻抗部15套设于排气段62,而使排气孔13与排气通道63相连通;进一步说明,呼气管件60还设有一连接段64,连接段64设于咬合段61与排气段62间,且连接段64由咬合段61朝排气段62渐缩设置,使排气通道63穿设于咬合段61形成一第一排气口631,而排气通道63于排气段62形成一第二排气口632,本实施例第一排气口631的口径大于第二排气口632的口径。
借此,当使用者1配戴呼气管件60进行口部3呼气训练时,气流能集中通过咬合部的第一排气口631导向排气部的第二排气口632排出,此时排气部具有呼气阻抗功能,进而提供呼气末正压的功用,再通过呼气分流器10的分流通道14分散排气部所生成的气流末压,进而提高使用者1呼气训练的舒适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用以供使用者穿戴于鼻部或口部,其特征在于,该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包括:
一呼气分流器,其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远离该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该呼气分流器设有一穿设该第一端面的排气孔,且该呼气分流器还设有一连通该排气孔的分流通道,该分流通道的轴线与该排气孔的轴线相交,当通过该呼气分流器进行呼气动作时,气流自该排气孔导向该分流通道排出并分散气流末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呼气分流器设有一第一气流阻抗部以及一第二气流阻抗部,该第一气流阻抗部连接于该第一端面,该第二气流阻抗部连接于该第二端面,该排气孔轴向穿透于该第一气流阻抗部与该第二气流阻抗部,使得该第一端面形成有一第一通口,该第二端面形成有一第二通口,该第一通口的孔径大于该第二通口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呼气分流器还设有一流体止挡部,该流体止挡部设置于该第二气流阻抗部,该分流通道穿设于该流体止挡部并连通该第二通口,以便使得该分流通道的轴线相交于该排气孔的轴线,且该流体止挡部两侧分别形成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止挡部的截面呈U状而具有一开放端以及一封闭端,该分流通道设于该开放端与该封闭端间,且该开放端设有一枢接点用以枢设于该第二气流阻抗部的侧面,使得该流体止挡部能够相对该第二气流阻抗部摆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止挡部为弹性材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鼻塞呼吸单元,鼻塞呼吸单元与该呼气分流器组接,以便配戴于使用者的鼻部,该鼻塞呼吸单元包括一呼吸件以及一鼻塞件,该呼吸件轴向设有一轴心线,该轴心线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导流部,而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导流部,该第一导流部穿设有一第一气孔以及一第二气孔,该第二导流部穿设有一连通该第一气孔与该第二气孔的流体通道,该呼气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阻抗部套接于该第一导流部,而使得该呼气分流器的排气孔连通于该第一气孔以及该流体通道,该鼻塞件为中空状,该鼻塞件具有一弹性套固端以及一穿戴端,该弹性套固端套设于该第二导流部,该穿戴端用于使用者穿戴于鼻腔,而使该呼吸件外露于鼻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部包括有一导流板以及一止挡板,该导流板连接于该第二导流部,该导流板穿设有该第一气孔与多个第二气孔,该第一气孔沿该轴心线设置,这些第二气孔分布于该第一气孔的周围,该止挡板远离该第二导流部间隔设于该导流板的外侧,该止挡板对应该第一气孔设有一组接孔,且该止挡板与该导流板间形成一连通各第二气孔的进气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单向阀体,其设于该第一导流部与该第二导流部之间,该单向阀体设有一弹性螺旋阀片,该单向阀体进行吸气动作时,气流通过该第一导流部的第二气孔,并将该弹性螺旋阀片朝该鼻塞件展开形成打开状态,使气流自该流体通道导向该鼻塞件并进入鼻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向阀体穿设有一透气孔,该透气孔沿该轴心线设置于该弹性螺旋阀片的中心位置,并连通于该第一气孔与该流体通道,该单向阀体进行呼气动作时,该弹性螺旋阀片受气流抵贴于该第一导流部形成覆盖状态,使气流自该透气孔进入该第一气孔以导向该排气孔排出。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用于组接两个鼻塞呼吸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有两组接套环以及一定位件,该两组接套环分别套固于各该呼吸件与各该鼻塞件之间,该定位件连接于该两组接套环,用以固定于使用者的脸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呼气管件,该呼气管件与该呼气分流器组接,该呼气管件设有一咬合段、一排气段,以及一轴向穿透该咬合段与该排气段的排气通道,该咬合段以供使用者的口部咬固,该呼气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阻抗部套设于该排气段,而使该排气孔与该排气通道相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呼气管件还设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设于该咬合段与该排气段间,且该连接段由该咬合段朝该排气段渐缩设置,使得该排气通道穿设于该咬合段形成一第一排气口,而该排气通道于该排气段形成一第二排气口,该第一排气口的口径大于第二排气口的口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29136 | 2020-08-26 | ||
TW109129136A TWI722960B (zh) | 2020-08-26 | 2020-08-26 | 具分散呼氣末壓的呼吸輔助訓練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9874A true CN114099874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7603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19534.7A Pending CN114099874A (zh) | 2020-08-26 | 2021-07-20 | 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99874A (zh) |
TW (1) | TWI722960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1339A (en) * | 1997-03-13 | 1998-08-11 | Nellcor Puritan Bennettt Incorprated | Spring piloted safety valve with jet venturi bias |
US20160030229A1 (en) * | 2013-03-13 | 2016-02-04 | Ge Sleeping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athing modulation |
TWM597632U (zh) * | 2020-03-09 | 2020-07-01 | 吳羽唐 | 具呼吸阻抗的鼻塞式呼吸訓練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17315B2 (en) * | 2012-11-30 | 2016-12-13 | Trudell Medical International | Oscillating 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 device |
CN206273302U (zh) * | 2016-09-07 | 2017-06-23 | 赛客(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呼吸训练仪 |
TWM604181U (zh) * | 2020-08-26 | 2020-11-21 | 吳羽唐 | 具分散呼氣末壓的呼吸輔助訓練裝置 |
-
2020
- 2020-08-26 TW TW109129136A patent/TWI722960B/zh active
-
2021
- 2021-07-20 CN CN202110819534.7A patent/CN1140998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1339A (en) * | 1997-03-13 | 1998-08-11 | Nellcor Puritan Bennettt Incorprated | Spring piloted safety valve with jet venturi bias |
US20160030229A1 (en) * | 2013-03-13 | 2016-02-04 | Ge Sleeping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athing modulation |
TWM597632U (zh) * | 2020-03-09 | 2020-07-01 | 吳羽唐 | 具呼吸阻抗的鼻塞式呼吸訓練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8033A (zh) | 2022-03-01 |
TWI722960B (zh) | 2021-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76387B2 (en) | Nasal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use with a respiratory assist device | |
US6253766B1 (en) |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device | |
US7063086B2 (en) |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 |
JP3961425B2 (ja) | 圧力支援システムの排気口組立体 | |
EP3057639B1 (en) | Improved oxygenating apparatus | |
MX2008007003A (es) | Dispositivo y sistema de presion positiva continua nasal para las vias respiratorias. | |
CA2812240C (en) | Non-invasive breathing assistance device with flow director | |
JP2004283579A (ja) | 換気挿入器を含む鼻腔インタフェース | |
US7066174B1 (en) |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 |
US20210252236A1 (en) | Respiratory therapy devices and assemblies | |
CN110404147B (zh) | 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 | |
TWM604181U (zh) | 具分散呼氣末壓的呼吸輔助訓練裝置 | |
TWM605116U (zh) | 具調控吸氣阻力之鼻塞式呼吸訓練裝置 | |
CN114099874A (zh) | 具分散呼气末压的呼吸辅助训练装置 | |
TWM597632U (zh) | 具呼吸阻抗的鼻塞式呼吸訓練器 | |
TWI722961B (zh) | 具調控吸氣阻力之鼻塞式呼吸訓練裝置 | |
WO2022078202A1 (zh) | 一种吸氧鼻塞装置 | |
TWI738506B (zh) | 呼吸輔助裝置 | |
TW202327679A (zh) | 患者介面 | |
CN214074625U (zh) | 一种鼻呼吸器 | |
TWM605814U (zh) | 呼吸輔助裝置 | |
CN216169292U (zh) | 一种气切患者用储氧气切面罩 | |
CN218280280U (zh) | 呼吸组件及无创呼吸面罩 | |
TWI742557B (zh) | 具呼吸阻抗的鼻塞式呼吸訓練器 | |
CN218607669U (zh) | 呼吸支架及无创呼吸面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