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9180A -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99180A CN114099180A CN202111418817.7A CN202111418817A CN114099180A CN 114099180 A CN114099180 A CN 114099180A CN 202111418817 A CN202111418817 A CN 202111418817A CN 114099180 A CN114099180 A CN 1140991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body
- bed
- main frame
- rod
-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54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06—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convertible to stretchers or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43—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heelchai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43—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heelchairs
- A61G5/1045—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heelchairs for the seat por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43—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heelchairs
- A61G5/1048—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heelchairs for the back-res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61G5/1067—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adjusting the backrest relative to the seat por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the bac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4—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pelvis or buttoc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lower le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包括床(10)和椅架(70),所述床(10)包括:床板(11);以及床椅一体单元(14),所述床椅一体单元(14)设置在床板(11)上,其中,所述床椅一体单元(14)包括后背支撑部分,所述后背支撑部分能够在靠近床板(11)的第一位置和离开床板(11)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辅助起卧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床椅一体单元(14)能够相对于床板(11)移动,并移动至椅架(70)上形成座椅。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减小了行动不便人群的护理强度,使目标使用者能够独立使用、独自起身和下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服务或康复治疗服务领域,是针对医疗器械的创新产品,可用在医院、社区治疗中心、康复理疗中心、康复训练中心等,作为与康复治疗服务相关的配套设备使用,具体地,为一种用于辅助患者起卧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诊疗机构(如医院)、康复中心以及护理中心,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设施,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是在床上完成治疗项目和康复训练项目。已经针对床在这些场合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新的设计。
由于目标使用群体是患者,因此设计要考虑他们的需要,一部分患者不能独立完成上床和下床动作,不能起身和躺卧,特别是在治疗和康复训练期间,因此用在医院的病床需要提供辅助起卧的功能。在现有的应用中,病床通常能够机械地被抬起,即床板被分为支撑上半身的上部分和支撑下半身的下部分,而通过摇动床尾的把手可以使上部分相对于下部分旋转,而使上部分抬起或落下,这样能够辅助实现起身和躺卧。但是,这样的病床对于无法自理的患者是不能独自完成辅助起卧的功能的,它需要除患者之外的人来操作,例如护理人员来操作;此外,由于是人手操作,颇费力气。
此外,患者起身后可能还伴随着需要下床、去往其它诊疗单元、去洗手间等等这些需求,期望这些护理需求能够在一套设备上完成,尽管病床加轮椅的组合能够提供一定的方便,但是显而易见地,患者需要从床移动到轮椅,这增加了部分患者的使用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减小行动不便人群的护理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使目标使用者能够独立使用、独自起身和下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使得患者从固定的床到可移动的轮椅的转移过程中省力、简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包括床和椅架,所述床包括:
床板;以及
床椅一体单元,所述床椅一体单元设置在床板上,
其中,所述床椅一体单元包括后背支撑部分,所述后背支撑部分能够在靠近床板的第一位置和离开床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辅助起卧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床椅一体单元能够相对于床板移动,并移动至椅架上形成座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床椅一体单元包括垫和架体;
所述垫包括背部垫、臀部垫、腿部垫、左下垫、左中垫、左上垫、右上垫、右中垫和右下垫;
所述架体包括背部架体、主架体、腿部架体、左下架体、左中架体、左上架体、右上架体、右中架体和右下架体;
所述背部垫、臀部垫、腿部垫、左下垫、左中垫、左上垫、右上垫、右中垫和右下垫分别设置在背部架体、主架体、腿部架体、左下架体、左中架体、左上架体、右上架体、右中架体和右下架体上;
所述背部架体和腿部架体分别与主架体枢转连接,所述左下架体和右下架体分别与腿部架体枢转连接,所述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分别与主架体枢转连接,所述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分别与背部架体枢转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背部架体被配置为能够在与主架体大致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形成钝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腿部架体被配置为能够在与主架体大致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向下枢转至与主架体形成钝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左下架体和右下架体分别在与腿部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腿部架体向上枢转至与腿部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分别在与主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分别在与背部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背部架体向下枢转至与背部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左下架体和右下架体分别在与腿部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腿部架体向上枢转至与腿部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分别在与主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分别在与背部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背部架体向上枢转至与背部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的沿床的横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的沿床的横向方向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左下架体和右下架体分别在与腿部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腿部架体向下枢转至与腿部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分别在与主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分别在与背部架体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背部架体向下枢转至与背部架体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主架体包括支撑架体和两个延伸段,所述支撑架体从主架体的主体上向背部架体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延伸段从主架体的主体上向腿部架体的方向延伸;
所述背部架体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支撑架体的连接段上;所述腿部架体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两个延伸段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液压致动部、回转杆和连体连杆;
所述第一液压致动部设置在主架体的远离腿部架体的一端上,第一液压致动部的致动杆与回转杆连接,用于致动回转杆;连体连杆能够转动地结合在主架体上;
连体连杆包括彼此倾斜形成锐角、相互固定的第一杆和第二杆,回转杆与第一杆连接,第二杆的远离第一杆的一端设置有滚动部,所述滚动部抵靠在背部架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液压致动部,第一液压致动部设置在主架体上,第一液压致动部的致动杆枢转连接在背部架体的远离主架体的一端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第二液压致动部和销轴,所述第二液压致动部设置在腿部架体的远离背部架体的一端上,所述销轴设置在主架体的靠近腿部架体的一端上,第二液压致动部的致动杆能够相对于销轴回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床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滑道、一个第二滑道和一个容纳槽;容纳槽设置在床头侧,用于容纳电气元件和第三液压致动部;第二滑道从容纳槽开始朝向床尾侧延伸,第三液压致动部的液压杆沿着第二滑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滑道从床板的中部延伸到床板的尾部;
所述主架体的竖直下侧设置有多个主架体轮,所述腿部架体的竖直下侧设置有腿部架体轮;第一滑道用于容置和引导主架体轮和腿部架体轮;并且第三液压致动部的液压杆与主架体传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电磁锁控制部,在第三液压致动部的液压杆的靠近主架体的一端设置有磁力块,所述主架体还包括吸附块,吸附块设置在主架体的远离腿部架体的一侧上,电磁锁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磁力块产生磁力或不产生磁力,电磁锁控制部、磁力块和吸附块形成电磁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滑道的靠近床头的一端的深度大于第一滑道的其它位置的深度,并且多个主架体轮中靠近床头一侧的主架体轮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靠近床尾一侧的主架体轮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的下表面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椅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中设置有两个滑槽;
滑槽从承载板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贯穿承载板;或者滑槽从承载板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但不贯穿承载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滑槽包括下凹部分,滑槽在下凹部分处的深度大于滑槽的其它部分的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主架体还包括轴杆、止动杆和档杆,轴杆设置在主架体的侧面上,止动杆铰接在轴杆上,档杆设置在主架体的竖直下侧,用于支撑和限位止动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承载板的侧面设置有插销,所述主架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床板中还设置有两个第三滑道和一个环形滑道,第三滑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道的延伸方向垂直,环形滑道设置在第一滑道和第三滑道的相交处,并且环形滑道与第一滑道和第三滑道均连通,第二滑道穿过环形滑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架体呈弧形,并且设置在所述主架体的竖直下侧的多个主架体轮为万向轮,多个主架体轮能够同时容置在环形滑道中并在环形滑道中行进使得主架体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提供了可以同时作为床和椅使用的床椅一体单元,该床椅一体单元提供可枢转的后背支撑部分,能够辅助患者起卧,同时床椅一体单元能够在床板上移动,移动至椅架,因此,床椅一体单元可以提供床的功能,又能移动至椅架形成可移动的轮椅,在床板和椅架之间移动时,患者不需要自身挪动,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辅助起卧设备,减小了对行动不便人群的护理强度,患者能够依靠液压致动设备和控制器,遥控辅助起卧设备执行动作,因此能够独立使用,独自起身和下床,并且在患者从固定的床到可移动的轮椅的转移过程中是省力和简便的。
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将床椅一体单元的垫和架体分为了九个部分,背部、臀部、腿部、左下、左中、左上、右上、右中和右下,其中这九个部分全部展开(即平铺)时作为床使用,而这九个部分相互枢转折叠时作为座椅使用,特别是左下、左中、左上、右上、右中和右下部分在座椅状态时,它们被相对于床架的主体部分(背部、臀部、腿部部分)收折,减小了座椅的额外面积的同时能够对患者提供保护,可以将患者(至少是其一部分)包围,防止患者从座椅上掉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将引导床架移动的第一滑道设计为深度出现变化,以及主架体下方的主架体轮的长度不同,具体地,第一滑道的靠近床头的一端的深度大于第一滑道的其它位置的深度,并且多个主架体轮中靠近床头一侧的主架体轮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靠近床尾一侧的主架体轮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的下表面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设计,床架能够卡在床板上,没有足够的外力床架不会从床板上滑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对于椅架上的滑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使床椅一体单元在椅架上稳定定位,椅架优选地被设计为滑槽从承载板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但不贯穿承载板,因此滑槽的封闭端可以阻挡床椅一体单元,而与封闭端相反的一侧,通过轴杆、止动杆和档杆的组合设计,将床椅一体单元卡住,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轴杆、止动杆和档杆所组成的止动结构,能防止床椅一体单元向后移动,但是当床椅一体单元需要回到床板上时,在椅架与床板向后靠近时能够自动解除卡位,不影响床椅一体单元回到床板,无需患者手动操作解除锁定,操作简便。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下床路径,一种是利用第一滑道从床尾处下床,另一种是通过环形滑道旋转床架,利用第三滑动从床的侧面下床,这对于床尾空间不足的应用场景是有利的,本发明提供了多种下床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总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主体部分的俯视图,其中从床架上去除了左侧和右侧的架体;
图5为图4所示的床架在平躺位的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床架在坐立位的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支撑网和框架结构;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俯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主体部分的俯视图,其中从床架上去除了左侧和右侧的架体;
图10为图9所示的床架在平躺位的侧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床架在坐立位的侧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俯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俯视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去除了床架;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去除了床架,并且支撑架体在第一位置;
图16为图15中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又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去除了床架,并且支撑架体在第二位置;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与图10对应的视图,其中示出了架体的轮;
图19为沿图14中的A-A截面的视图,但是床架的主体部分被架设在床板上;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形成可移动的轮椅的视图;
图21为沿图2中的B-B截面的视图,但是床架的主体部分被架设在椅架上;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去除了床架;以及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床架的主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包括床和椅架,所述床包括:床板;以及床椅一体单元,所述床椅一体单元设置在床板上,其中,所述床椅一体单元包括后背支撑部分,所述后背支撑部分能够在靠近床板的第一位置和离开床板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辅助起卧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床椅一体单元能够相对于床板移动,并移动至椅架上形成座椅。
图1-2给出了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总体外观,辅助起卧设备包括床10和椅架70,床10如常规床一样包括床腿、床板11、床头板、围挡12,在床板11上设置床椅一体单元14。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椅子部分主要由椅架70构成,椅架70包括承载板71、支撑架和移动轮,承载板71位于上方,所述承载板71中设置有两个滑槽72,用于承接和引导床椅一体单元14的轮子。本发明的椅架70可以采用常规的轮椅设计形式,例如可以增加扶手、推把、刹车单元、储物空间等等。本发明的辅助起卧设备为患者提供了遥控器13,可以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控制辅助起卧设备的致动部、电磁锁等,这通过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只需为设备增加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即可实现,相应地,需要提供电源、蓄电池、控制器、电磁锁等,液压致动部可以包括电机、液压泵和液压杆等,控制部分不作为本发明的重点,因此不再赘述。
为将患者的上半身从床上推起,床椅一体单元14包括后背支撑部分,所述后背支撑部分能够在靠近床板11的第一位置和离开床板11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功能上,辅助起卧设备还被配置为使得床椅一体单元14能够相对于床板11移动,并移动至椅架70上形成座椅。这些后面会详细述及。
如图2-3所示,床椅一体单元14包括垫和架体;所述垫包括背部垫15、臀部垫16、腿部垫17、左下垫18、左中垫19、左上垫20、右上垫21、右中垫22和右下垫23;所述架体包括背部架体24、主架体25、腿部架体26、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所述背部垫15、臀部垫16、腿部垫17、左下垫18、左中垫19、左上垫20、右上垫21、右中垫22和右下垫23分别设置在背部架体24、主架体25、腿部架体26、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上;所述背部架体24和腿部架体26分别与主架体25枢转连接,所述左下架体27和右下架体32分别与腿部架体26枢转连接,所述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分别与主架体25枢转连接,所述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分别与背部架体24枢转连接。
考虑到床和轮椅的宽度尺寸的差异,床架被设计为在宽度方向上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作为床使用时,其宽度尺寸适宜在100-140厘米的范围,作为椅使用时,其宽度尺寸适宜在60-80厘米的范围内,因此,背部架体24、主架体25、腿部架体26的宽度尺寸优选地在60-80厘米之间,而床架的整体宽度尺寸优选在100-140厘米之间。
床椅一体单元在床板上时,各架体之间是彼此大致齐平的,即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均展开,当床椅一体单元移动到椅架上之后,将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折叠,它们与背部架体24、主架体25、腿部架体26的连接可以通过铰接部33实现,铰接部33可以为限位合页,限位合页能够保证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在折叠和展开时均固定就位,需经一定的外力作用才能解除锁定。
所述背部架体24被配置为能够在与主架体25大致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钝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腿部架体26被配置为能够在与主架体25大致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下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钝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图4-6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25包括支撑架体34和两个延伸段252,所述支撑架体34从主架体25的主体上向背部架体24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延伸段252从主架体25的主体上向腿部架体26的方向延伸,主架体25呈两个方框组合的形状,背部架体24和腿部架体26均呈一个方框的形状;所述背部架体24通过第一铰接轴35铰接在支撑架体34的连接段251上;所述腿部架体26通过第二铰接轴41铰接在两个延伸段252上。支撑架体34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当背部架体24向上枢转时,主要依靠支撑架体34进行支撑。为提供足够的支撑,支撑架体34中设置有纵向杆341,背部架体24中也设置有支撑梁241,主架体25的主体部分中设置有框架结构44,由水平和纵向的梁组成,腿部架体26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支撑结构,在各架体上提供支撑网43,支撑网43是与各个架体分别对应的小块网的组合,如图7所示。
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液压致动部36、回转杆37和连体连杆38;所述第一液压致动部36设置在主架体25的远离腿部架体26的一端上,设置在支撑架体34的方框的内侧,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与回转杆37连接,用于致动回转杆37;连体连杆38能够转动地结合在支撑架体34的纵向杆341上(通过第三铰接轴42);连体连杆38包括彼此倾斜形成锐角、相互固定的第一杆381和第二杆382,回转杆37与第一杆381连接,第二杆382的远离第一杆381的一端设置有滚动部383,所述滚动部383抵靠在背部架体24上。这样,当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伸出时,推动回转杆37,回转杆37带动第一杆381围绕第三铰接轴42旋转,第二杆382也随之旋转,同时将背部架体24抬起。滚动部383可以与背部架体24的支撑梁241抵靠,二者之间的连接是活动连接,即滚动部383可以在支撑梁241滚动,为防止滚动部383与支撑梁241脱离,可以增加必要的限位元件约束滚动部383的位置。
此外,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二液压致动部39和销轴40,所述第二液压致动部39设置在腿部架体26的远离背部架体24的一端上,所述销轴40设置在主架体25的靠近腿部架体26的一端上,第二液压致动部39的致动杆能够相对于销轴40回转。这样,当第二液压致动部39的致动杆收缩时,可以拉动腿部架体26向下枢转。当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完全收缩、第二液压致动部39的致动杆完全伸出时,即形成床架的平躺位,如图5所示;当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完全伸出、第二液压致动部39的致动杆完全收缩时,即形成床架的坐立位,如图6所示。
图9-11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设计,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背部架体24的致动方式不同,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液压致动部36,第一液压致动部36设置在主架体25上,具体地,主架体25的支撑架体34包括纵向杆341和水平杆342,第一液压致动部36设置在水平杆342上,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枢转连接在背部架体24的远离主架体25的一端上。这样,当第一液压致动部36伸出或收缩时,能够改变背部架体24与主架体25之间的角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下架体27和右下架体32分别在与腿部架体26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腿部架体26向上枢转至与腿部架体26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分别在与主架体25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分别在与背部架体24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背部架体24向下枢转至与背部架体24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图3中的上架体是向下折叠的,而中架体和下架体是向上折叠的,这样的好处是,中架体可以作为座椅的扶手使用,同时保护患者防止掉落,下架体也可以保护患者,而上架体折向后方,不会与中架体干涉,也不会阻挡患者的视线。
图12和13分别提供了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床的床架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左下架体27和右下架体32分别在与腿部架体26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腿部架体26向上枢转至与腿部架体26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分别在与主架体25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分别在与背部架体24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背部架体24向上枢转至与背部架体24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的沿床10的横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的沿床10的横向方向的长度。也就是说,图12中的上架体、中架体和下架体都是向上折叠的,这样的好处是,中架体可以作为座椅的扶手使用,上架体、中架体和下架体能同时保护患者防止掉落;由于在设计上将上架体和中架体错开一点,因此它们折叠后不会与相互干涉。需要注意的是,在床架处于坐立位时,在折叠的先后次序上,应当先将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向上折叠,然后再将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向上折叠,这样它们不会干涉。而在展平的先后次序上,应当先将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向下展平,然后再将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向下展平,然后再将床架从坐立位变为平躺位。
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左下架体27和右下架体32分别在与腿部架体26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腿部架体26向下枢转至与腿部架体26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分别在与主架体25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分别在与背部架体24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背部架体24向下枢转至与背部架体24形成直角的位置之间移动。此时,图13中的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可以作为扶手使用,而左下架体27和右下架体32、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不会过多地限制患者,因为它们已经被折向患者的后方。
下面介绍床椅一体单元14或床架的移动方式。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板11中设置有两个第一滑道45、一个第二滑道46和一个容纳槽47;容纳槽47设置在床头侧,用于容纳电气元件和第三液压致动部48;第二滑道46从容纳槽开始朝向床尾侧延伸,第三液压致动部48的液压杆481沿着第二滑道46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滑道45从床板11的中部延伸到床板11的尾部,两个第一滑道45彼此平行,第二滑道46位于两个第一滑道45的对称线上;所述主架体25的竖直下侧设置有多个主架体轮52(如四个),所述腿部架体26的竖直下侧设置有腿部架体轮53(两个,分别对应于一个第一滑道45);第一滑道45用于容置和引导主架体轮52和腿部架体轮53;并且第三液压致动部48的液压杆481与主架体25的支撑架体34传动连接。这样,在液压杆481与支撑架体34传动连接的情况下,液压杆481的移动能够推动床架向床尾移动直至移动到椅架70上(在椅架70与床板11对齐的情况下),或拉动床架从椅架70上移动到床板11上。
关于椅架70与床板11的对齐,可以将椅架70预先设置在床板11的尾端与其大致对齐,并且椅架上可以设置把手(图中未示出),当患者操作第三液压致动部48推动床架,使患者靠近椅架时,患者可以拉动椅架的把手使椅架和床板对齐。更有利的方式是,椅架70被预先设置在床板11的尾端并与床板11完全对齐,然后椅架被锁定在该位置。容易想到的是,可以设置辅助对齐的设计,例如为它们增加对齐标线,或辅助对齐的引导结构等等,这是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再赘述。如果必要,还可以增加椅架70与床板11的锁定装置,或设置椅架70的自动移动和对位机构,如利用红外线发射和接收装置,根据接收的红外信号来判断椅架自身位置、并规划路线自主行进到床板11附近。
关于液压杆481与支撑架体34的传动连接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电气元件包括电磁锁控制部50,在第三液压致动部48的液压杆481的靠近主架体25的一端设置有磁力块51,所述支撑架体34还包括吸附块343,吸附块343设置在支撑架体34的远离腿部架体26的一侧上,电磁锁控制部50被配置为控制磁力块51产生磁力或不产生磁力,电磁锁控制部50、磁力块51和吸附块343形成电磁锁。当需要控制床椅一体单元14移动时,电磁锁控制部50控制磁力块51和吸附块343相吸,即可通过液压杆481推动或拉动床架。有利地,第三液压致动部48、电源部49、电磁锁控制部50均设置在容纳槽47内。
第一滑道45被设计为使得第一滑道45的靠近床头的一端的深度大于第一滑道45的其它位置的深度,并且多个主架体轮52中靠近床头一侧的主架体轮52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25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靠近床尾一侧的主架体轮52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25的下表面的距离,如图19所示。这样的目的是,当床架在平躺位时,靠近床头一侧的两个主架体轮52位于深度更大的部位,能卡住靠近床头一侧的主架体轮52,防止床架移动。
当床架处于坐立位并已经移动到椅架70上后,通过如下方式限制其移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滑槽72从承载板7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贯穿承载板71,也就是说滑槽72的两端都是开放的,这样才能方便腿部架体轮和主架体轮行进。为定位处于坐立位的床架(已经是椅子了),滑槽72被设计为包括下凹部分,滑槽72在下凹部分处的深度大于滑槽72的其它部分的深度,如图21所述。这样,当床架移动到椅架上后,后侧的主架体轮可以卡在下凹部分内,进行定位,同时,所述主架体25还包括轴杆54、止动杆55和档杆56,轴杆54设置在支撑架体34的侧面上,止动杆55铰接在轴杆54上,档杆56设置在支撑架体34的竖直下侧,用于支撑和限位止动杆55。如图20所示,当床架移动越过床板11,止动杆55由于重力作用将自由下落,其下端点低于承载板71,因此,当床架继续向前移动时会受到止动杆55的阻止,防止床架落在地上。而当床架需要回到床板11上时,椅架70与床板11对齐,利用第三液压致动部48拉动床架,床架的止动杆55首先接触床板11,在床板11的作用下,止动杆55上抬,因此,不会阻挡床架向床板11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附加的插销来固定床椅一体单元和椅架,具体地,承载板71的侧面设置有插销73,所述主架体25的侧面设置有与插销73匹配的插孔。
作为一个替代实施例,滑槽72从承载板7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但不贯穿承载板71,这样能够阻挡床架沿一个方向的移动,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不提供腿部架体轮53。
下面以第一实施例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使用过程。患者起身并下床的过程如下:
床在如图2所示的平躺位,并且椅架70与床板11对齐使得椅架70的滑槽72与床板11的第一滑道45对准,患者按动遥控器控制第一液压致动部36,通过传动使第二杆382抬起,将背部架体24抬起,此时患者坐在床上;然后按动遥控器控制床椅一体单元14移动:此时系统自动控制电磁锁控制部50使得支撑架体34与第三液压致动部48连接,然后第三液压致动部48推动支撑架体34使床椅一体单元14沿床板11向床尾移动,由于椅架70与床板11已经对接,床椅一体单元14被推动到椅架上,电磁锁控制部50使得支撑架体34与第三液压致动部48解除连接,通过椅架70的滑槽72内的下凹部分、止动杆55限制床椅一体单元14在椅架70上的位置,然后锁定插销73固定床椅一体单元14;然后,按动遥控器控制第二液压致动部39,使其致动杆收缩,将腿部架体26向下枢转,此时床椅一体单元14已呈现坐立位;然后,将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向下折叠、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向上折叠、左下架体和右下架体向上折叠;然后可以推动椅子前进。
患者回到床上并躺下的过程如下:
床椅一体单元在如图20所示的坐立位,将左上架体和右上架体向上展开、左中架体和右中架体向下展开、左下架体和右下架体向下展开;将椅架70与床板11对齐使得椅架70的滑槽72与床板11的第一滑道45对准,解除插销73的锁定,患者按动遥控器控制第二液压致动部39,第二液压致动部39的致动杆伸出,将腿部架体26展平;然后,按动遥控器控制床椅一体单元14移动:此时系统自动控制电磁锁控制部50使得支撑架体34与第三液压致动部48连接,然后第三液压致动部48拉动支撑架体34使床椅一体单元14沿床板11向床头移动,由于椅架70与床板11已经对接,床椅一体单元14被拉动到床板11上,通过床板11内的第一滑道45内的下凹部分定位和限位床椅一体单元14;然后,按动遥控器控制第一液压致动部36,通过传动使第二杆382落下,将背部架体24落下,此时患者躺在床上;然后,系统自动控制电磁锁控制部50使得支撑架体34与第三液压致动部48解除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第五实施例,如图22-23所示,所述床板11中还设置有两个第三滑道57和一个环形滑道58,两个第三滑道57彼此平行,第三滑道57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道45的延伸方向垂直,环形滑道58设置在第一滑道45和第三滑道57的相交处,并且环形滑道58与第一滑道45和第三滑道57均连通,第二滑道46穿过环形滑道58。所述支撑架体34呈弧形,并且设置在所述主架体25的竖直下侧的多个主架体轮52为万向轮,多个主架体轮52能够同时容置在环形滑道58中并在环形滑道58中行进使得主架体25旋转。通过设置环形滑道,位于主架体25下方的四个主架体轮52可以在环形滑道内回转,因此能使床架旋转90度,从沿床的纵向方向变为横向于床的纵向方向,这使得床椅一体单元14能够从第三滑道57离开床板,而不是从第一滑道45离开床板,因此患者不但可以冲床尾处下床,还可以从床的侧面下床。未使床架顺利旋转,支撑架体34被设计成了如图23所示的弧形,并且在床架旋转之前,应当控制第一液压致动部36使背部架体24升起,以使床椅一体单元14旋转。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去除腿部架体轮53。有利地,可以为第三滑道57设置对应的液压致动部和电磁锁控制部,或者替代地,由手动完成床椅一体单元14沿第三滑道57的移动。在第五实施例中,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的使用过程与第一实施例是类似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提供了可以同时作为床和椅使用的床椅一体单元,该床椅一体单元提供可枢转的后背支撑部分,能够辅助患者起卧,同时床椅一体单元能够在床板上移动,移动至椅架,因此,床椅一体单元可以提供床的功能,又能移动至椅架形成可移动的轮椅,在床板和椅架之间移动时,患者不需要自身挪动,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辅助起卧设备,减小了对行动不便人群的护理强度,患者能够依靠液压致动设备和控制器,遥控辅助起卧设备执行动作,因此能够独立使用,独自起身和下床,并且在患者从固定的床到可移动的轮椅的转移过程中是省力和简便的。
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将床椅一体单元的垫和架体分为了九个部分,背部、臀部、腿部、左下、左中、左上、右上、右中和右下,其中这九个部分全部展开(即平铺)时作为床使用,而这九个部分相互枢转折叠时作为座椅使用,特别是左下、左中、左上、右上、右中和右下部分在座椅状态时,它们被相对于床架的主体部分(背部、臀部、腿部部分)收折,减小了座椅的额外面积的同时能够对患者提供保护,可以将患者(至少是其一部分)包围,防止患者从座椅上掉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将引导床架移动的第一滑道设计为深度出现变化,以及主架体下方的主架体轮的长度不同,具体地,第一滑道的靠近床头的一端的深度大于第一滑道的其它位置的深度,并且多个主架体轮中靠近床头一侧的主架体轮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靠近床尾一侧的主架体轮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的下表面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设计,床架能够卡在床板上,没有足够的外力床架不会从床板上滑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对于椅架上的滑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使床椅一体单元在椅架上稳定定位,椅架优选地被设计为滑槽从承载板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但不贯穿承载板,因此滑槽的封闭端可以阻挡床椅一体单元,而与封闭端相反的一侧,通过轴杆、止动杆和档杆的组合设计,将床椅一体单元卡住,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轴杆、止动杆和档杆所组成的止动结构,能防止床椅一体单元向后移动,但是当床椅一体单元需要回到床板上时,在椅架与床板向后靠近时能够自动解除卡位,不影响床椅一体单元回到床板,无需患者手动操作解除锁定,操作简便。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下床路径,一种是利用第一滑道从床尾处下床,另一种是通过环形滑道旋转床架,利用第三滑动从床的侧面下床,这对于床尾空间不足的应用场景是有利的,本发明提供了多种下床的方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标记列表:
10 床
11 床板
12 围挡
13 遥控器
14 床椅一体单元
15 背部垫
16 臀部垫
17 腿部垫
18 左下垫
19 左中垫
20 左上垫
21 右上垫
22 右中垫
23 右下垫
24 背部架体
241 支撑梁
25 主架体
251 连接段
252 延伸段
26 腿部架体
27 左下架体
28 左中架体
29 左上架体
30 右上架体
31 右中架体
32 右下架体
33 铰接部
34 支撑架体
341 纵向杆
342 水平杆
343 吸附块
35 第一铰接轴
36 第一液压致动部
37 回转杆
38 连体连杆
381 第一杆
382 第二杆
383 滚动部
39 第二液压致动部
40 销轴
41 第二铰接轴
42 第三铰接轴
43 支撑网
44 框架结构
45 第一滑道
46 第二滑道
47 容纳槽
48 第三液压致动部
481 液压杆
49 电源部
50 电磁锁控制部
51 磁力块
52 主架体轮
53 腿部架体轮
54 轴杆
55 止动杆
56 档杆
57 第三滑道
58 环形滑道
70 椅架
71 承载板
72 滑槽
73 插销。
Claims (10)
1.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包括床(10)和椅架(7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10)包括:
床板(11);以及
床椅一体单元(14),所述床椅一体单元(14)设置在床板(11)上,
其中,所述床椅一体单元(14)包括后背支撑部分,所述后背支撑部分能够在靠近床板(11)的第一位置和离开床板(11)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辅助起卧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床椅一体单元(14)能够相对于床板(11)移动,并移动至椅架(70)上形成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椅一体单元(14)包括垫和架体;
所述垫包括背部垫(15)、臀部垫(16)、腿部垫(17)、左下垫(18)、左中垫(19)、左上垫(20)、右上垫(21)、右中垫(22)和右下垫(23);
所述架体包括背部架体(24)、主架体(25)、腿部架体(26)、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
所述背部垫(15)、臀部垫(16)、腿部垫(17)、左下垫(18)、左中垫(19)、左上垫(20)、右上垫(21)、右中垫(22)和右下垫(23)分别设置在背部架体(24)、主架体(25)、腿部架体(26)、左下架体(27)、左中架体(28)、左上架体(29)、右上架体(30)、右中架体(31)和右下架体(32)上;
所述背部架体(24)和腿部架体(26)分别与主架体(25)枢转连接,所述左下架体(27)和右下架体(32)分别与腿部架体(26)枢转连接,所述左中架体(28)和右中架体(31)分别与主架体(25)枢转连接,所述左上架体(29)和右上架体(30)分别与背部架体(24)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架体(24)被配置为能够在与主架体(25)大致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上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钝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腿部架体(26)被配置为能够在与主架体(25)大致平齐的位置和相对于主架体(25)向下枢转至与主架体(25)形成钝角的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液压致动部(36)、回转杆(37)和连体连杆(38);
所述第一液压致动部(36)设置在主架体(25)的远离腿部架体(26)的一端上,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与回转杆(37)连接,用于致动回转杆(37);连体连杆(38)能够转动地结合在主架体(25)上;
连体连杆(38)包括彼此倾斜形成锐角、相互固定的第一杆(381)和第二杆(382),回转杆(37)与第一杆(381)连接,第二杆(382)的远离第一杆(381)的一端设置有滚动部(383),所述滚动部(383)抵靠在背部架体(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包括第一液压致动部(36),第一液压致动部(36)设置在主架体(25)上,第一液压致动部(36)的致动杆枢转连接在背部架体(24)的远离主架体(25)的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包括第二液压致动部(39)和销轴(40),所述第二液压致动部(39)设置在腿部架体(26)的远离背部架体(24)的一端上,所述销轴(40)设置在主架体(25)的靠近腿部架体(26)的一端上,第二液压致动部(39)的致动杆能够相对于销轴(40)回转。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11)中设置有两个第一滑道(45)、一个第二滑道(46)和一个容纳槽(47);容纳槽(47)设置在床头侧,用于容纳电气元件和第三液压致动部(48);第二滑道(46)从容纳槽开始朝向床尾侧延伸,第三液压致动部(48)的液压杆(481)沿着第二滑道(46)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滑道(45)从床板(11)的中部延伸到床板(11)的尾部;
所述主架体(25)的竖直下侧设置有多个主架体轮(52),所述腿部架体(26)的竖直下侧设置有腿部架体轮(53);第一滑道(45)用于容置和引导主架体轮(52)和腿部架体轮(53);并且第三液压致动部(48)的液压杆(481)与主架体(25)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电磁锁控制部(50),在第三液压致动部(48)的液压杆(481)的靠近主架体(25)的一端设置有磁力块(51),所述主架体(25)还包括吸附块(343),吸附块(343)设置在主架体(25)的远离腿部架体(26)的一侧上,电磁锁控制部(50)被配置为控制磁力块(51)产生磁力或不产生磁力,电磁锁控制部(50)、磁力块(51)和吸附块(343)形成电磁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滑道(45)的靠近床头的一端的深度大于第一滑道(45)的其它位置的深度,并且多个主架体轮(52)中靠近床头一侧的主架体轮(52)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25)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靠近床尾一侧的主架体轮(52)的竖直下端距离主架体(25)的下表面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体(25)还包括轴杆(54)、止动杆(55)和档杆(56),轴杆(54)设置在主架体(25)的侧面上,止动杆(55)铰接在轴杆(54)上,档杆(56)设置在主架体(25)的竖直下侧,用于支撑和限位止动杆(5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18817.7A CN114099180A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18817.7A CN114099180A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9180A true CN114099180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6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18817.7A Withdrawn CN114099180A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9918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4998A (zh) * | 2022-03-07 | 2022-05-03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一种产科护理用肢体辅助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 |
-
2021
- 2021-11-26 CN CN202111418817.7A patent/CN11409918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4998A (zh) * | 2022-03-07 | 2022-05-03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一种产科护理用肢体辅助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 |
CN114424998B (zh) * | 2022-03-07 | 2023-10-13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一种产科护理用肢体辅助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58056B2 (en) | Patient support with stand-up and sit features | |
US4894876A (en) | Multipurpose maternity care bed | |
US4949408A (en) | All purpose wheelchair | |
US8117696B2 (en) | Articulated bed | |
US6912746B2 (en) | Bed | |
IES80505B2 (en) | A bed | |
US20060085914A1 (en) | Adjustable bed for bariatric patients | |
US5612515A (en) | Portable weighing scale having a pivotal weighing platform | |
US11806290B2 (en) |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for assisted egress and ingress | |
JPS62112551A (ja) | ホイスト | |
US1036318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a patient from a reclining position to an upright sitting position | |
CN104814839B (zh) | 移动椅子 | |
CN114099180A (zh) |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患者辅助起卧设备 | |
US20020020018A1 (en) | Epidural patient support | |
US3631242A (en) | Fluoroscope top for cardiac bed which is swing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of the bed | |
GB2504843A (en) | Patient lifting unit | |
WO2013050501A2 (en) | A bedstead | |
CN213190754U (zh) | 一种护理移位车 | |
JP2008073420A (ja) | 椅子兼用ベッド | |
US11951054B2 (en) | Hospital bed with foot egress | |
JP2002186648A (ja) | 車椅子 | |
JP7555612B2 (ja) | 介護用補助具 | |
US20240315896A1 (en) |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With Linkage For Articulable Footrest | |
CN210408831U (zh) | 一种多功能普外科用护理床 | |
WO2025038142A1 (en) | Hospital bed with foot egres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