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4025A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94025A CN114094025A CN202111335325.1A CN202111335325A CN114094025A CN 114094025 A CN114094025 A CN 114094025A CN 202111335325 A CN202111335325 A CN 202111335325A CN 114094025 A CN114094025 A CN 1140940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support column
- light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用于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在不同方向下的视角差异。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以及设置在像素限定层内的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至少部分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面板已被广泛用于显示装置(例如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以及导航设备)上,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因具有低功耗、高色饱和度、广视角、薄厚度、能实现柔性化等优点逐渐被应用到显示面板中。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了使显示面板与掩膜板(mask)保持安全距离,需要在像素限定层上设置支撑柱(SPC),导致不同方向出光被遮挡从而造成方向性的视角差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在不同方向下的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内的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
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沿第一方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所述衬底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所述衬底的夹角。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互抵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叠层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限定层的一侧面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侧,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二侧设置。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支撑柱,且所述第二支撑柱包覆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遮光点和所述第二遮光点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遮光点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
或者,所述第一遮光点和所述第二遮光点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包括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或者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掺杂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料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形状包括柱形、锥形或锥台形;
优选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截面为正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二子像素的中心连线平行。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内设置有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
在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沿第一方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以及设置在像素限定层内的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至少部分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沿第一方向,支撑组件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本申请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使得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因此,当以大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保证了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被支撑组件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在不同方向下的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显示面板中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面板;11-像素限定层;
100-红色子像素;
200-绿色子像素;
300-蓝色子像素;310-第一子像素;311-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20-第二子像素;321-第二子像素的中心;
400-支撑柱;
500-支撑组件;501-第一遮光点;502-第二遮光点;510-第一支撑柱;520-第二支撑柱;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如图1所示,视角指视线L1与显示面板的垂线L0之间的夹角θ。
大视角指视线L1与显示面板的垂线L0之间夹角θ范围在60°-80°之间。
遮光点是指第一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中恰好不被支撑组件遮挡的出光光线在支撑柱上的交点。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限定层和设置在像素限定层内的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通过调节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使显示面板呈现不同的颜色和画面。在制备过程中,为了使显示面板与掩膜板(mask)保持安全距离,需要在相邻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置支撑柱(SPC),一般的,同一颜色的相邻两个子像素相对于位于这两个像素之间的支撑柱是非对称设置的,这样,子像素在不同方向出光被支撑柱遮挡可能造成方向性的视角差异。
如图2-图3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像素限定层11以及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内的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均包括红色子像素100、一个绿色子像素200和一个蓝色子像素300。
在子像素之间还设有支撑柱400,支撑柱400设置在同一列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图3中示出了两个蓝色子像素300,为便于描述,将两个蓝色子像素300分别定义为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第一子像素310的中心到支撑柱400的距离D1较第二子像素320的中心到支撑柱400的距离D2近,因此,在各子像素的理论光辐射范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子像素310距离支撑柱400较近,而第二子像素310距离支撑柱400较远,导致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小于第二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的中心和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夹角θ1大于第二子像素320的中心和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夹角θ2;也即,在大视角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柱400所遮挡的光线量不同,造成不同方向下的视角差异,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考虑像素限定层11自身对于子像素出光的影响,仅考虑支撑柱400对于子像素出光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在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使得在该方向上以大视角观察显示面板时,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被支撑组件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在不同方向下的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4-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11,以及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内的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310,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320;至少部分相邻的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的像素限定层11上设有支撑组件500,支撑组件500包括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沿第一方向X,支撑组件500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遮光点501,和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遮光点502;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夹角θ2。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衬底、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层、平坦化层、阳极层、像素限定层11以及位于像素限定层11内的多个子像素、阴极层、偏光片和封装层。如图4所示,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100、绿色子像素200或蓝色子像素300,多个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排列呈多列,相邻列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为便于描述,在第一方向X上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图4中以蓝色子像素300为例进行示意)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310,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320,其中,第一方向X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的连线平行。
至少一对相邻的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一个支撑组件500。如图4-图11,支撑组件500包括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沿第一方向X,支撑组件500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遮光点501,和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遮光点502,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夹角θ2。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同层设置,且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沿第一方向X排布。沿第一方向X,第一支撑柱510靠近第一子像素310设置,第二支撑柱520设置在第一支撑柱510远离第一子像素310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支撑柱510与第二支撑柱520相互抵接,或者第一支撑柱510与第二支撑柱520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的高度和第二支撑柱的高度可以相等;或者,第一支撑柱510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二支撑柱520的高度;或者,第一支撑柱510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二支撑柱520的高度;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一遮光点501位于第一支撑柱510,第二遮光点502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均设置于像素限定层11上,且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设置;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位于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第一支撑柱510与第二支撑柱520相互抵接;第一支撑柱510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撑柱520的高度;第一遮光点501位于第一支撑柱510,第二遮光点502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小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小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二者的材料相同时,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或者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掺杂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当二者的材料不同时,第一支撑柱510的膨胀系数可以小于第二支撑柱520的膨胀系数;第一支撑柱510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可以为掺杂了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又如,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均设置于像素限定层11上,且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设置;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位于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第一支撑柱510与第二支撑柱520相互抵接;第一支撑柱510的高度等于第二支撑柱520的高度;第一遮光点501位于第一支撑柱510,第二遮光点502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等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相同,二者的材料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或者可以为掺杂了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再如,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均设置于像素限定层11上,且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位于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第一支撑柱510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柱520的高度;第一遮光点501位于第一支撑柱510,第二遮光点502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大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大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二者的材料相同时,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当二者的材料不同时,第一支撑柱510的膨胀系数可以大于第二支撑柱520的膨胀系数;第一支撑柱510的材料可以为掺杂了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分别设置于像素限定层11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二支撑柱520的至少部分覆盖第一支撑柱510。
优选的,第二支撑柱520与第一支撑柱510叠层设置;沿第一方向X,第一支撑柱510靠近第一子像素310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远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面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侧,以及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侧,第二支撑柱520靠近第二侧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点501可以位于第一支撑柱510,第二遮光点502可以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或者,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可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例如,如图8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不同层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上,第二支撑柱520堆叠设置在第一支撑柱510上,且全部位于第一支撑柱510背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第一支撑柱510靠近第一子像素310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远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面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侧,以及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侧,第二支撑柱520靠近第二侧设置,从而便于对第二子像素320的出光进行遮挡。第一遮光点501位于第一支撑柱510,第二遮光点502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小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小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支撑柱5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支撑柱5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相同,二者的材料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又如,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不同层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上,第二支撑柱520堆叠设置在第一支撑柱510上,且全部位于第一支撑柱510背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第一支撑柱510靠近第一子像素310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远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面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侧,以及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侧,第二支撑柱520靠近第二侧设置,从而便于对第二子像素320的出光进行遮挡。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由于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因此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相同,二者的材料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再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柱520的部分可以覆盖第一支撑柱510。
优选地,第二支撑柱520可以完全包覆第一支撑柱510设置;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均设置于像素限定层11上,且在第二支撑柱520的部分覆盖第一支撑柱510。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位于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由于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因此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相同,二者的材料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又如,如图11所示,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均设置于像素限定层11上,第二支撑柱设置于第一支撑柱远离像素限定层的一侧,且第二支撑柱包覆第一支撑柱设置。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位于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之间。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由于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因此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相同,二者的材料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再如,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不同层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上,第二支撑柱520堆叠设置在第一支撑柱510上,且全部位于第一支撑柱510背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第一支撑柱510靠近第一子像素310设置,第一支撑柱510远离像素限定层11的一侧面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侧,以及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侧,第二支撑柱520靠近第二侧设置,从而便于对第二子像素320的出光进行遮挡。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的水平距离D2。由于第一遮光点501和第二遮光点502均位于第二支撑柱520上,因此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
为了保证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支撑组件500对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的光线遮挡量一致,第一遮光点501到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1,与沿第一方向X第一遮光点501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一像素的中心311的水平距离D1之间的比值,等于,第二遮光点502到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H2,与沿第一方向X第二遮光点502在像素限定层上的投影到第二像素的中心321的水平距离D2之间的比值。也即,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第一子像素31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第二子像素320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即阳极所在平面或衬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θ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相同,二者的材料均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通过上述方案,在大视角下观看显示面板10时,第一子像素31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等于第二子像素320的实际光辐射范围,即,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510的形状可以为柱形、锥形或锥台形;第二支撑柱520的形状可以为柱形、锥形或锥台形;第一支撑柱510的形状与第二支撑柱52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如图11所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的方向上,第一支撑柱310的截面为正梯形。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或导航设备等,显示装置具有壳体,壳体的表面设有开口,显示面板放置在该开口内。
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显示面板,因此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在不同方向下的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01、提供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内设置有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
具体的,像素限定层为显示面板上的一个膜层,在其下方一般还设有衬底、薄膜晶体管层、平坦化层和阳极层等膜层,衬底到像素限定层的制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方案,本实施例对此不在赘述。像素限定层内设置有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如图4所示,像素限定层内设置有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100、绿色子像素200或蓝色子像素300,多个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排列呈多列,相邻列沿第二方向Y间隔分布。为便于描述,在第一方向X上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图4中以蓝色子像素300为例进行示意)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310,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320。
步骤S102、在至少部分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支撑组件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
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
具体的,如图4-图11,支撑组件500包括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沿第一方向X,支撑组件500包括靠近第一子像素310的第一遮光点501,和靠近第二子像素320的第二遮光点502,通过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遮挡,在相同的大视角下,第一子像素的中心311和第一遮光点501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θ1,等于,第二子像素的中心321和第二遮光点502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θ2。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第一子像素310和第二子像素320被支撑组件500所遮挡的光线量相同,从而能够减弱或消除显示面板1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现象及视角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500的具体制备方法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例如,当制备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时,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具体的,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大于第一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包括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或者,第一支撑柱的材料和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相同;第一支撑柱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掺杂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第一支撑柱510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可以为掺杂了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的膨胀系数大于第一支撑柱510的材料的膨胀系数。
在像素限定层上形成多个支撑组件500的方法包括:
在像素限定层上涂布第一支撑柱材料和第二支撑柱材料。
通过曝光、显影、刻蚀得到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坯和多个第二支撑柱坯。
对多个第一支撑柱坯和多个第二支撑柱坯进行烘烤和/或紫外光固化,得到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不增加显示面板的额外制程,利用原有制程中清洗后的烘烤或固化制程使得第二支撑柱坯中的膨胀粒子膨胀,从而制备出第二支撑柱。
当制备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时,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的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
在像素限定层11上形成多个支撑组件500的方法包括:
在像素限定层上涂布第一支撑柱材料;
在第一支撑柱材料背离像素限定层的一侧涂布第二支撑柱材料;
通过曝光、显影、刻蚀得到多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堆叠设置第一支撑柱背离像素限定层的一侧。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不引入新的制备工艺,采用与制备第一支撑柱相同的工艺即可将第二支撑柱制备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内的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
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沿第一方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所述衬底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所述衬底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互抵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叠层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限定层的一侧面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侧,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二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像素限定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柱包覆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遮光点和所述第二遮光点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二遮光点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
或者,所述第一遮光点和所述第二遮光点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料的膨胀系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包括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料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材料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
或者,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基中的至少一者掺杂热膨胀粒子和/或光照膨胀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形状包括柱形、锥形或锥台形;
优选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截面为正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第二子像素的中心连线平行。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内设置有多个子像素;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中的一个为第一子像素,另一个为第二子像素;
在至少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限定层上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沿第一方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遮光点,和靠近所述第二子像素的第二遮光点;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一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遮光点的虚拟连线与衬底的夹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35325.1A CN114094025B (zh) | 2021-11-11 | 2021-11-11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35325.1A CN114094025B (zh) | 2021-11-11 | 2021-11-11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4025A true CN114094025A (zh) | 2022-02-25 |
CN114094025B CN114094025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8030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35325.1A Active CN114094025B (zh) | 2021-11-11 | 2021-11-11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9402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03221A2 (en) * | 1998-11-18 | 2000-05-24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Organic light-emitting color display |
CN109192755A (zh) * | 2018-08-20 | 2019-01-1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326376A1 (en) * | 2018-12-27 | 2019-10-24 |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0531550A (zh) * | 2019-09-03 | 2019-12-0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0169015A1 (zh) * | 2019-02-19 | 2020-08-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
CN111613655A (zh) * | 2020-05-27 | 2020-09-0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928144A (zh) * | 2021-01-26 | 2021-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1-11 CN CN202111335325.1A patent/CN1140940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03221A2 (en) * | 1998-11-18 | 2000-05-24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Organic light-emitting color display |
CN109192755A (zh) * | 2018-08-20 | 2019-01-1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326376A1 (en) * | 2018-12-27 | 2019-10-24 |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20169015A1 (zh) * | 2019-02-19 | 2020-08-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
CN110531550A (zh) * | 2019-09-03 | 2019-12-0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13655A (zh) * | 2020-05-27 | 2020-09-0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928144A (zh) * | 2021-01-26 | 2021-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4025B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80236B2 (en) | Sub-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mask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EP4170723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164938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904204B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KR102438518B1 (ko) | 픽셀 배열 구조물, 유기 전계발광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마스크 어셈블리 | |
CN110045533B (zh)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7294808B2 (ja) | カラーフィルム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パネルと表示装置 | |
CN11082478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3151222B1 (en) |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367752B2 (en) | Pixel layout structure, metal mask,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2364107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cathode suppression layer in a spacer | |
US2017036392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10088835A1 (en) | Display panel, color film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293162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994515A (zh) | 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像素的不规则形状的平板显示器 | |
CN109917583B (zh)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JP2022541962A (ja) |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0098232A (zh) | Oled显示面板 | |
CN11415632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070200980A1 (en) | Color display device | |
CN107678204B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器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
CN114094025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12360301B2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369027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050176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