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088121A -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8121A
CN114088121A CN202111376447.5A CN202111376447A CN114088121A CN 114088121 A CN114088121 A CN 114088121A CN 202111376447 A CN202111376447 A CN 202111376447A CN 114088121 A CN114088121 A CN 114088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sensor
rotation
detection
concav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64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8121B (zh
Inventor
赵家炜
牛牧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64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8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8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8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8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8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0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position, not involving coordinate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2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装饰圈、检测件;所述装饰圈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并可相对所述设备主体转动,所述装饰圈沿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至少包括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检测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凹陷部弹性抵接;所述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并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这样,增强了对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穿戴设备上可以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当前的穿戴设备通常可以设置有装饰圈,且装饰圈可转动,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前穿戴设备的装饰圈在旋转时,通常通过霍尔元器件和磁铁来进行位置检测,但是霍尔元器件和磁铁对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至少解决对装饰圈的转动方向的检测情况较差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装饰圈、检测件;
所述装饰圈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并可相对所述设备主体转动,所述装饰圈沿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至少包括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
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检测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凹陷部弹性抵接;
所述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并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其中,在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穿戴设备的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
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根据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控制所述穿戴设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装饰圈相对于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而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检测件上检测到的检测数值可以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周期性变化的相关参数从而可以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情况,即检测件根据呈周期性的变化的检测数值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这样,由于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可以准确的反应装饰圈的转动情况,从而增强了对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进而增强了对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效果。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中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中检测件的状态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7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中检测件的状态变化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检测件的检测数据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9中检测件对应的检测数据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电路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9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爆炸图,如图1-9所示,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装饰圈20、检测件30;
所述装饰圈2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0上,并可相对所述设备主体10转动,所述装饰圈20沿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至少包括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
所述检测件30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0上,所述检测件3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凹陷部21弹性抵接;
在所述装饰圈20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检测件30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并根据在所述装饰圈20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30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装饰圈20相对于设备主体10转动的过程中,检测件30的一端可由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另一者抵接,而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检测件30上检测到的检测数值可以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周期性变化的相关参数从而可以确定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即检测件30根据呈周期性的变化的检测数值可以判断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这样,由于检测件30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可以准确的反应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从而增强了对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进而增强了对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的检测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检测数值的具体变化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检测数值的变化类型可以呈现波浪形或者正弦形变化,而根据波浪形或者正弦形变化可以确定周期、速度以及距离等相关参数,这样,根据上述相关参数即可确定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可以包括转动速度以及转动距离等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凹陷部21的结构可相同,且任意两个凹陷部21之间的区别可以仅在于设置位置的不同,同时,多个凹陷部21中任意相邻两个凹陷部2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且为预设值,也就是说:多个凹陷部21中任意相邻两个凹陷部21等间距设置。
另外,上述转动情况可以包括转动速度、转动距离和转动方向等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当转动情况包括转动速度时,检测件30的一端与第一凹陷部的目标位置抵接时,检测件30上检测到第一信号,检测件30的一端与第二凹陷部的目标位置抵接时,检测件30上检测到第二信号,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对应的数值可以相同,因此,检测件30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上述转动速度。上述目标位置可以指的是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中心位置,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相邻两个凹陷部21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因此,当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相邻设置时,则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当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间隔设置,则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收到的目标信号(目标信号对应的数值可以分别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对应的数值相同)的个数从而确定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凹陷部的数量,例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具有一个目标信号,则可以确定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具有一个凹陷部21,因而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可以为预设值的两倍。
当转动情况包括转动距离时,如上述可知: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目标信号的数量,从而确定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凹陷部21的数量,进而确定检测件30的一端由与第一凹陷部抵接切换至与第二凹陷部抵接时,装饰圈20转动的距离。
当转动情况包括转动方向时,由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位置关系已经确定,因此,可以根据检测件30的一端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接触顺序从而确定装饰圈20的转动方向,例如:当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沿着装饰圈20的顺时针方向分布,则检测件30的一端由与第一凹陷部抵接切换至与第二凹陷部抵接时,则装饰圈20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同理,当检测件30的一端由与第二凹陷部抵接切换至与第一凹陷部抵接时,则装饰圈20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是以检测件30的一端由第一凹陷部抵接切换至与第二凹陷部抵接的情况来说明的,相应的,检测件30的一端由第二凹陷部抵接切换至与第一凹陷部抵接的情况也可以参见上述相关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当穿戴设备为手表时,设备主体10也可以被称作为表盘,装饰圈20也可以被称作为表盘装饰圈,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设备主体10上可以开设有容纳槽11,而装饰圈20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内,并可以相对于容纳槽11转动。另外,为了增强对装饰圈20的限位作用,装饰圈20上也可以开设有沉槽22,如图7所示,沉槽22内设置有固定件40,这样,固定件40可以对装饰圈20起到限位作用,减少装饰圈20在转动过程中脱离容纳槽11的现象的出现。当然,如图7所示,穿戴设备上还可以设置有显示屏组件50,而显示屏组件可以与设备主体10连接,用于显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设备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装饰圈20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内,参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检测件30包括:转动块31、第一弹性件32、第二弹性件33、第一传感器34和第二传感器35,所述第一传感器3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35分别与所述容纳槽11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3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31的第一表面同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3的第二端抵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3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3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31的两侧边缘,所述转动块31可相对所述容纳槽11的槽底运动,所述转动块31用于与多个所述凹陷部21中至少部分凹陷部21保持抵接,且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32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33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第一状态可以指的是:正常状态、压缩状态或者拉伸状态中的一种,而第二状态可以指的是:正常状态、压缩状态或者拉伸状态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以具有对应关系,即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可以同时处于正常状态(即非拉伸状态也非压缩状态),此时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均可以指的是正常状态。当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为拉伸状态时,则另外一者为压缩状态。
参见图9,转动块31分别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抵接时,位置关系变化示意图。如图9中常态状态所示,当转动块31与一个凹陷部(可以为第一凹陷部)抵接时,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均处于正常状态(也可以被称作为常态);当装饰圈转动时,如图9中形变1所示,转动块31在凹陷部的带动下朝向右侧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32处于拉伸状态,第二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如图9中形变2所示,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的连接处与转动块31抵接时,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均处于压缩状态;如图9中形变3所示,第二凹陷部的部分与转动块31抵接时,使得第一弹性件32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33处于拉伸状态;如图9中常态所示,第二凹陷部的目标位置(即最深凹陷处)与转动块31抵接时,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均处于正常状态(也可以被称作为常态),此时通过图9中的状态切换,转动块31由与第一凹陷部抵接的状态最后切换至与第二凹陷部抵接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件30包括:转动块31、第一弹性件32、第二弹性件33、第一传感器34和第二传感器35,这样,通过上述部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准确的检测得到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提高转动情况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感器34和第二传感器35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感器3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35均为压力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动块31的转动过程中,会导致第一弹性件32或者第二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或者伸长状态,这样,第一传感器34和第二传感器35可以分别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上的压力来检测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增加了转动情况的检测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对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感器34和所述第二传感器35均为光学传感器,所述转动块31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34设置,所述第二透光孔对应所述第二传感器35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当转动块31转动时,可以根据通过第一透光孔照射至第一传感器34上的光线数量,以及根据第二透光孔照射至第二传感器35上的光线数量确定装饰圈20的转动情况,从而进一步增加转动情况的检测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例如:当第一传感器34位于左侧,第二传感器35位于右侧时,当转动块31未转动时,则第一透光孔和第一传感器34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照射至第一传感器34上的光线的数量为目标数值,第二透光孔和第二传感器35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照射至第二传感器35上的光线的数量也为目标数值;当转动块31转动时,使得第一传感器34位于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之间时,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中的光线均可以折射进入第一传感器34,而第二传感器35中的光线只来自于第二透光孔中的折射光线,因此,第一传感器34中的光线数量大于第二传感器35中的光线数量,从而确定转动块31朝向第一传感器34的方向(即左侧,也可以被称作为逆时针)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纳槽11的槽底设置有限位部36,所述限位部36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3之间,所述转动块31与所述限位部36转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容纳槽11的槽底设置有限位部36,从而使得转动块31可以与限位部36转动连接,从而增强了对转动块31的限位作用,同时还增强了限位部36与转动块31的连接作用,使得转动块31在容纳槽11中的设置更加方便。
其中,限位部36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限位部36可以为固定块,而转动块31可以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使得转动块31可以相对固定块转动。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36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转动块31通过连接轴承37的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37的内壁与所述转动块31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转动块31通过连接轴承37的外壁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连接,从而使得转动块31不仅能够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空间内运动,同时,还可以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下移动,增强了对转动块31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转动块31不仅能相对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转动,同时,还能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转动块31的运动位置更加灵活,进而对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的状态的控制更加灵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36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构成容置腔,所述连接轴承37的外壁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构成容置腔,连接轴承37的外壁位于容置腔内,这样,使得连接轴承37在转动块31的转动过程中始终位于容置腔内,减少连接轴承37脱离容置腔的现象的出现,即进一步增强对转动块31的限位作用。
其中,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连接件可以为连接杆、连接块或者连接弹簧等。
需要说明的是,穿戴设备还包括固定座38,上述第一传感器34、第二传感器35和限位部36均可以设置在上述固定座38上,从而增强对上述部件的连接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述容纳槽11的内壁开设有通孔111,所述检测件30位于所述通孔111内。这样,可以增强对检测件30的固定作用,同时,还能减少整个穿戴设备的体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述容纳槽1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111,且每一个所述通孔111内均设置有所述检测件30,多个所述通孔111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1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由于设置有多个检测件30,从而可以结合多个检测件30的检测结果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情况,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参见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如图10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控制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其中,在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穿戴设备的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
其中,穿戴设备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02、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步骤1003、根据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控制所述穿戴设备。
其中,当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情况之后,还可以基于装饰圈的转动情况控制穿戴设备,即对穿戴设备的控制动作与装饰圈的转动情况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当装饰圈在转动时,可以控制穿戴设备模拟发生对应的音效,且装饰圈的转动速度越快,则音效的相关参数可以越大,相关参数可以包括频率和响度等。另外,当装饰圈在转动时,还可以控制穿戴设备上的背景灯光点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装饰圈相对于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而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检测件上检测到的检测数值可以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周期性变化的相关参数从而可以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情况,即检测件根据呈周期性的变化的检测数值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这样,由于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可以准确的反应装饰圈的转动情况,从而增强了对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进而增强了对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检测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包括:
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其中,第一传感器34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第二传感器35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可以指的是:由于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的状态不同,因而第一传感器34和第二传感器35上获得检测数值的变化也就不同。
例如:参见图9,当第一弹性件32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拉伸1状态,再变化为压缩1状态,然后再变化为压缩2状态,最后回复至正常状态;而第二弹性件33则相应的由正常状态变化为压缩1状态,再变化为压缩2状态,然后再变化为拉伸2状态,最后回复至正常状态。这样,根据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上检测数值的变化状态,从而可以确定转动块31的转动方向,进而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例如:当第一弹性件32位于第二弹性件33的左侧,即第一弹性件32位于左侧,第二弹性件33位于右侧。
当第一弹性件32为正常状态时,第一传感器34检测的数值为5,第一弹性件32由正常状态变化为拉伸1状态,第一传感器34检测到的数值为3,第一弹性件32由拉伸1状态变化为压缩1状态,第一传感器34检测的数值为8,第一弹性件32变化为压缩2状态,第一传感器34检测的数值为7,最后回复至正常状态,第一传感器34检测的数值为5;这样,第一弹性件32的状态变化过程为:正常状态、拉伸1状态、压缩1状态、压缩2状态和正常状态,而第一传感器34检测到的数值的变化过程为:5、3、8、7和5。
而第二弹性件33与上述第一弹性件32的变化则相反,即第二弹性件33的状态变化过程为:正常状态、压缩1状态、压缩2状态、拉伸2状态和正常状态,而第二传感器35检测到的数值的变化过程为:5、7、8、3和5。
这样,根据上述第一传感器34检测到的数值的变化过程和第二传感器35检测到的数值的变化过程,可以准确的确定转动块31先朝向第二弹性件33的方向转动(即朝向右侧转动),然后转动块31朝向第一弹性件32的方向转动(即朝向左侧转动),因而可以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方向也对应为顺时针转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根据在装饰圈转动过程中第一传感器34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第二传感器35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装饰圈的转动情况,这样,可以准确的确定装饰圈的转动情况,且增加了装饰圈的转动情况的确定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另外,也可以根据压力确定第一传感器34和第二传感器35上获得的检测数据也可以为电压,当V传感器>V防抖阈值,传感器才开始接收数据,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当装饰圈转动时,且当V传感器>V防抖阈值,上报逻辑为1,V传感器<V转动阈值,上报逻辑为0,参见图11。
需要说明的是,与图9对应,图12为图9中各个状态下,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上报的电压的数值,图11、图12和图13中左侧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左)均可以指的是上述第一传感器34,而对应的右侧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右)均可以指的是上述第二传感器35。
参加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穿戴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以根据第一传感器34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第二传感器35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装饰圈的转动方向,因而也可以确定装饰圈的转动速度和转动距离,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相邻设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相邻设置的两个凹陷部中的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相邻设置的两个凹陷部中另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
其中,当检测件检测到的检测数值呈周期性变化时,则可以将相邻两个凹陷部分别与检测件的一端抵接时检测到的数值分别确定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检测到的数值,例如:当检测数值呈正弦形变化时,可以分别将相邻两个波峰位置时检测到的数值分别确定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检测到的数值。然后根据两个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的距离确定为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
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也就是说:上述基本转动间距可以被称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值。这样,可以使得基本转动间距的确定结果更加准确。
其中,由于多个凹陷部的结构可以均相同,而区别在于设置位置的不同,因此,第一位置可以指的是相邻两个凹陷部中的一者的目标位置与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第二位置可以指的是相邻两个凹陷部中另一者的目标位置与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上述目标位置可以指的凹陷部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为凹陷最深位置,当凹陷部呈对称设置时,凹陷部的中心位置和凹陷最深位置可以为同一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信号的第一接收时刻、第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刻和所述装饰圈的转动速度,所述第一信号为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所述第二接收时刻和所述转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其中,装饰圈的转动速度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一接收时刻、第二接收时刻和转动速度确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这样,使得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的确定结果更加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信号为相邻两个凹陷部中的一者通过所述穿戴设备的转动块31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3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3时,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相邻两个凹陷部中另一者通过所述转动块31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3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3时,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件为压力检测件,所述第一信号为在所述相邻两个凹陷部中的一者与所述穿戴设备的检测件抵接,且抵接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产生的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在相邻两个凹陷部中另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且抵接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产生的信号。
这样,通过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以使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确定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明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标准,从而提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并使得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得到的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的结果的准确度更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中先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第一时刻,播放第一音频;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中后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第二时刻,播放第二音频。
其中,由于装饰圈的转动方向不同,则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接收到的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不同,也就是说: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先后顺序与装饰圈的转动方向相关,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短可以与装饰圈的转动速度相关。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时,可以对应播放第一音频或者第二音频,从而使得装饰圈在转动时,可以模拟发出转动音效,从而进一步增强装饰圈转动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可以指的是阻尼声,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产生“咔哒”声和卡顿感,增强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控制装置,或者该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控制装置执行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
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穿戴设备,如图14所示,控制装置1400,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1401,用于控制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其中,在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穿戴设备的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
判断模块1402,用于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第二控制模块1403,用于根据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控制所述穿戴设备。
可选地,判断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可选地,控制装置1400,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相邻两个凹陷部中的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相邻两个凹陷部中另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1400能够实现图10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存储在存储器15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5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穿戴设备1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601、网络模块1602、音频输出单元1603、输入单元1604、传感器1605、显示单元1606、用户输入单元1607、接口单元1608、存储器1609、以及处理器16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穿戴设备1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6中示出的电穿戴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穿戴设备的限定,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610,用于:
控制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其中,在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穿戴设备的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
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根据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控制所述穿戴设备。
可选地,处理器1610,执行的所述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包括:
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可选地,处理器1610,还用于:
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的基本转动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相邻两个凹陷部中的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相邻两个凹陷部中另一者与所述检测件抵接时的位置。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6041和麦克风16042,图形处理器1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606可包括显示面板1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6061。用户输入单元1607包括触控面板1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6072。触控面板16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1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6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穿戴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装饰圈、检测件;
所述装饰圈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并可相对所述设备主体转动,所述装饰圈沿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至少包括第一凹陷部以及第二凹陷部;
所述检测件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检测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凹陷部弹性抵接;
在所述装饰圈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并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装饰圈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检测件包括:转动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第一表面同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转动块的两侧边缘,所述转动块可相对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运动,所述转动块用于与多个所述凹陷部中至少部分凹陷部保持抵接,且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转动块与所述限位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转动块通过连接轴承的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壁与所述转动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构成容置腔,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壁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光学传感器,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二透光孔对应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检测件位于所述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且每一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检测件,多个所述通孔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10.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其中,在所述穿戴设备的装饰圈相对于所述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穿戴设备的检测件的一端可由与所述穿戴设备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抵接切换至与另一者抵接;
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根据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控制所述穿戴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所述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检测件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包括:
根据在所述装饰圈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上获得的检测数值的变化判断所述装饰圈的转动情况。
CN202111376447.5A 2021-11-19 2021-11-19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088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6447.5A CN114088121B (zh) 2021-11-19 2021-11-19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6447.5A CN114088121B (zh) 2021-11-19 2021-11-19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8121A true CN114088121A (zh) 2022-02-25
CN114088121B CN114088121B (zh) 2024-05-28

Family

ID=8030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6447.5A Active CN114088121B (zh) 2021-11-19 2021-11-19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81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24A (zh) * 2022-09-01 2022-1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2408A (en) * 2009-02-18 2010-09-01 Asustek Comp Inc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2957942U (zh) * 2012-10-31 2013-05-29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响旋钮装饰圈装配结构
CN104412176A (zh) * 2012-06-06 2015-03-11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式表圈系统
CN104977845A (zh) * 2015-08-06 2015-10-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表壳组件、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
CN105308514A (zh) * 2013-06-20 2016-02-03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钟表
US20160058375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Apple In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74144B1 (ko) * 2015-05-18 2016-11-09 이용우 웨어러블 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운동 관리 시스템
JP2017078950A (ja) * 2015-10-20 2017-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ェアラブル端末装置及びウェアラブル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06621183U (zh) * 2016-11-03 2017-11-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7790663U (zh) * 2017-12-29 2018-08-31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感模拟器
CN109690257A (zh) * 2016-07-22 2019-04-26 迪尔阿扣基金两合公司 转动操纵装置
US20190212521A1 (en) * 2016-09-14 2019-07-11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Head-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thereof
CN209151456U (zh) * 2018-09-11 2019-07-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18533A (zh) * 2019-08-20 2019-1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190139440A (ko) * 2018-06-08 2019-12-18 (주)에이치쓰리시스템 웨어러블 생체 신호 측정 장치
CN210864341U (zh) * 2019-12-16 2020-06-26 东莞市锦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装饰圈可转动的电子表
CN111736444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CN111736443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CN112075733A (zh) * 2020-09-16 2020-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2186838A (zh) * 2020-09-18 2021-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416185A (zh) * 2020-11-19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
CN112689038A (zh) * 2020-12-17 2021-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装饰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3783436U (zh) * 2021-01-08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20210271150A1 (en) * 2018-11-23 2021-09-02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arab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2408A (en) * 2009-02-18 2010-09-01 Asustek Comp Inc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4412176A (zh) * 2012-06-06 2015-03-11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式表圈系统
CN202957942U (zh) * 2012-10-31 2013-05-29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响旋钮装饰圈装配结构
CN105308514A (zh) * 2013-06-20 2016-02-03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钟表
US20160058375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Apple In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74144B1 (ko) * 2015-05-18 2016-11-09 이용우 웨어러블 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운동 관리 시스템
CN104977845A (zh) * 2015-08-06 2015-10-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表壳组件、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
JP2017078950A (ja) * 2015-10-20 2017-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ェアラブル端末装置及びウェアラブル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9690257A (zh) * 2016-07-22 2019-04-26 迪尔阿扣基金两合公司 转动操纵装置
US20190212521A1 (en) * 2016-09-14 2019-07-11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Head-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thereof
CN206621183U (zh) * 2016-11-03 2017-11-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7790663U (zh) * 2017-12-29 2018-08-31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感模拟器
KR20190139440A (ko) * 2018-06-08 2019-12-18 (주)에이치쓰리시스템 웨어러블 생체 신호 측정 장치
CN209151456U (zh) * 2018-09-11 2019-07-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20210271150A1 (en) * 2018-11-23 2021-09-02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arable device
CN111736444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CN111736443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CN110418533A (zh) * 2019-08-20 2019-1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0864341U (zh) * 2019-12-16 2020-06-26 东莞市锦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装饰圈可转动的电子表
CN112075733A (zh) * 2020-09-16 2020-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2186838A (zh) * 2020-09-18 2021-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416185A (zh) * 2020-11-19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
CN112689038A (zh) * 2020-12-17 2021-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装饰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3783436U (zh) * 2021-01-08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小彬;王璐;邹远文;李晋川;黄学进;: "基于BLE技术的可穿戴组合式人体姿态检测系统", 实验科学与技术, no. 0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0424A (zh) * 2022-09-01 2022-1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8121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3601B1 (en) Hybrid low power computer mouse
EP2708983A2 (en) Method for auto-switching user interface of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and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KR102070116B1 (ko) 습도 센서를 이용한 휴대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그 휴대 장치
CN111049973A (zh) 一种屏幕显示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12708A (zh) 终端设备上的任务管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185867A (zh) 电池管理方法和设备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JP4937272B2 (ja) 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のパフォーマンスと効率の向上
WO2018166204A1 (zh) 一种控制指纹识别模组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122836A (zh) 运动感知装置
CN112738886B (zh) 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29734B (zh) 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88121A (zh) 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
KR20110049275A (ko) 객체 출력이 가능한 다이얼을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장치 및 방법
CN111049701A (zh) 一种数据流量监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Mrazovac et al. Gesture based hardware interface for RF lighting control
CN111552166B (zh) 电子设备、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4877793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状态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099713B (zh) 一种虚拟元素的展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672091B (zh) 智能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穿戴设备及介质
CN210573484U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111427496B (zh) 参数调整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172536A (zh) 电子设备、检测组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01582B (zh) 一种城区行动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11115B (zh) 帧速率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6115677A1 (zh) 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