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8115B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88115B CN114088115B CN202111397286.8A CN202111397286A CN114088115B CN 114088115 B CN114088115 B CN 114088115B CN 202111397286 A CN202111397286 A CN 202111397286A CN 114088115 B CN114088115 B CN 1140881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ant drift
- correction
- torquer
- dynamically tuned
- corr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5/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属于动力调谐陀螺仪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力矩器组件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上有效边的内沿,预先在内沿的绝缘胶层上开设多个分度孔;步骤2,检测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步骤3,选择修正位置和修正方向;步骤4,在对应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分度孔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步骤5,重复步骤2‑4,直至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性能测试设计要求。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确保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安装误差造成的常值漂移量处在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整体精度设计范围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调谐陀螺仪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力矩器组件是动力调谐陀螺仪跟踪角速率变化的重要部件,而力矩器组件本身固有的常值项漂移量直接影响了动力调谐陀螺仪的长时跟踪误差的大小,因此,把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的常值漂移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对提高动力调谐陀螺仪的长时跟踪精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在传统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的制作中,其力矩器组件的电磁感应线圈一经绕制完毕并胶化固定之后,便无法再进行适配性修正。但力矩器组件在动力调谐陀螺仪壳体上相应安装螺纹孔上安装时,有机械加工的垂直交叉尺寸允许公差范围,以及力矩器组件本身的电磁感应线圈胶化固定的位置位移允许公差,所以多种组合安装构成的安装尺寸链,就产生了一个组合安装的匹配度问题,如果这个组合安装尺寸链的匹配度不足,就容易造成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量超出动力调谐陀螺仪整体精度设计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确保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安装误差造成的常值漂移量处在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整体精度设计范围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力矩器组件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上有效边的内沿,预先在内沿的绝缘胶层上开设多个分度孔;
步骤2,检测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
步骤3,选择修正位置和修正方向;
步骤4,在对应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分度孔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
步骤5,重复步骤2-4,直至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性能测试设计要求。
可选的,所述分度孔的分布为间隔3mm,直径为0.8mm,深0.3mm的分度孔。
可选的,同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多个分度孔位于一条直线上。
可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通过动力调谐陀螺仪的8位置性能测试,测得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确定需要修正的敏感轴,通过矢量数据解算力矩器组件固定常值项漂移,“+”符号为正向修正,“-”符号为负向修正。
可选的,正向修复表示在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标识X或Y的相对侧。
可选的,还包括步骤6,使用绝缘胶固化,用高强度胶固定封闭添加了软磁合金材料的分度刻度孔,在65-75摄氏度下固化3-5小时;
步骤7,修去多余的胶层,保持力矩器组件原有胶层的平整度。
可选的,所述步骤4中,每1mg的软磁合金材料添加物可以缩小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精度20至50度。
可选的,每个所述分度刻度孔内添加的软磁合金材料量小于等于1mg。
可选的,所述步骤4中,首先在位于中间的分度刻度孔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在一个修正边的一个分度刻度孔内无法修正到位,则依次使用同边的其他分度刻度孔。
可选的,所述分度孔与力矩器组件骨架之间设置有绝缘胶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在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力矩器组件电磁感应线圈的胶圈固化表层制作分度刻度孔,修正时在分度刻度孔内加入一定质量的软磁合金材料,人为给予力矩器组件电磁感应线圈一个偏转力矩,使之抵消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安装误差造成的常值漂移,最后再封胶固定,使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在要求的范围内,组装的工序步骤简化,各个分部件的利用率提高,保证了生产进度和产品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开孔位置;
图3为本申请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开孔位置;
图4为本申请常值漂移修正方向和修正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1、电磁感应线圈;2、分度孔;3、胶层;4、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如图1-4所示,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力矩器组件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1的上有效边的内沿,预先在内沿的绝缘胶层3上开设多个分度孔2;所述分度孔2的分布为间隔3mm,直径为0.8mm,深0.3mm的分度孔2。同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的多个分度孔2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分度孔2与力矩器组件骨架4之间设置有绝缘胶层3;即,分度刻度孔不可击穿力矩器组件骨架4胶层3,不能让添加的软磁合金材料接触到力矩器组件的金属骨架4,否则会造成力矩器组件的绝缘性能丢失,力矩器组件无法正常工作。
步骤2,检测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通过动力调谐陀螺仪的8位置性能测试,测得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确定需要修正的敏感轴,通过矢量数据解算力矩器组件固定常值项漂移,“+”符号为正向修正,“-”符号为负向修正。正向修复表示在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标识X或Y的相对侧。
步骤3,如图4所示,选择修正位置和修正方向;
步骤4,在对应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1的分度孔2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用快干胶进行临时固定;每1mg的软磁合金材料添加物可以缩小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精度20至50度。但是力矩器组件的常值漂移修正量大小还受到力矩器组件刻度因数的影响,刻度因数越大,同等质量的软磁合金材料添加物的修正幅度也越大;反之,要达到同等幅度的常值漂移修正精度,需要的软磁合金材料添加物就越多。每个所述分度刻度孔内添加的软磁合金材料量小于等于1mg。首先在位于中间的分度刻度孔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在一个修正边的一个分度刻度孔内无法修正到位,则依次使用同边的其他分度刻度孔。
步骤5,重复步骤2-4,直至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性能测试设计要求。
步骤6,使用绝缘胶固化,用高强度胶固定封闭添加了软磁合金材料的分度刻度孔,在65-75摄氏度下固化3-5小时;本申请实施例,在高温70度下固化4小时。
步骤7,修去多余的胶层3,保持力矩器组件原有胶层3的平整度。
传统的方式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的常值漂移量无法给予主动适配修正,只能通过更换整个力矩器组件来调整安装适配,造成力矩器组件的大量重复加工,陀螺仪也反复拆装焊接,其成本和时间都难以保障,造成动力调谐陀螺仪单件生产成本和时间提高,生产代价高昂。
本申请的修正方法在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力矩器组件电磁感应线圈1的胶圈固化表层制作分度刻度孔,修正时在分度刻度孔内加入一定质量的软磁合金材料,人为给予力矩器组件电磁感应线圈1一个偏转力矩,使之抵消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安装误差造成的常值漂移,最后再封胶固定,使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在要求的范围内。使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的安装适用范围得以扩展,组装的工序步骤简化,各个分部件的利用率提高,保证了生产进度和产品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力矩器组件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上有效边的内沿,预先在内沿的绝缘胶层上开设多个分度孔;
步骤2,检测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
步骤3,选择修正位置和修正方向;
步骤4,在与步骤3选择的修正位置和修正方向对应的单个电磁感应线圈的分度孔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
步骤5,重复步骤2-4,直至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性能测试符合设计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孔的分布为间隔3mm,直径为0.8mm,深0.3mm的分度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多个分度孔位于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通过动力调谐陀螺仪的8位置性能测试,测得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项的具体矢量数据,确定需要修正的敏感轴,通过矢量数据解算力矩器组件固定常值项漂移,“+”符号为正向修正,“-”符号为负向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向修正表示在动力调谐陀螺仪力矩器组件标识X或Y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使用绝缘胶固化,用高强度胶固定封闭添加了软磁合金材料的分度孔,在65-75摄氏度下固化3-5小时;
步骤7,修去多余的胶层,保持力矩器组件原有胶层的平整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每1mg的软磁合金材料添加物可以缩小力矩器组件常值漂移精度20至50度每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度孔内添加的软磁合金材料量小于等于1m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首先在位于中间的分度刻度孔中加入软磁合金材料,在一个修正边的一个分度刻度孔内无法修正到位,则依次使用同边的其他分度刻度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孔与力矩器组件骨架之间设置有绝缘胶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97286.8A CN114088115B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97286.8A CN114088115B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8115A CN114088115A (zh) | 2022-02-25 |
CN114088115B true CN114088115B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030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97286.8A Active CN114088115B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8811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92969A (en) * | 1952-12-02 | 1962-04-04 | Sperry Gyroscope Co Ltd | High-accuracy gyroscopic apparatus |
GB2040450A (en) * | 1979-01-29 | 1980-08-28 | Bodenseewerk Geraetetech | Gyroscope apparatus |
US4651576A (en) * | 1983-10-13 | 1987-03-24 | British Aerospace Plc | Gyroscope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 |
US5105669A (en) * | 1990-02-20 | 1992-04-21 | Gruber Josef P | Dynamically tuned gyro |
RU77418U1 (ru) * | 2007-04-13 | 2008-10-2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рзамасский прибор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ОАО "АПЗ") | Динамически настраиваемый гироскоп |
CN103743378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一种管道检测器姿态检测系统 |
CN203572493U (zh) * | 2013-11-11 | 2014-04-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 |
CN111638386A (zh) * | 2020-05-25 | 2020-09-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一种基于重力场的加速度计标度因数非线性度测试方法 |
-
2021
- 2021-11-23 CN CN202111397286.8A patent/CN1140881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92969A (en) * | 1952-12-02 | 1962-04-04 | Sperry Gyroscope Co Ltd | High-accuracy gyroscopic apparatus |
GB2040450A (en) * | 1979-01-29 | 1980-08-28 | Bodenseewerk Geraetetech | Gyroscope apparatus |
US4651576A (en) * | 1983-10-13 | 1987-03-24 | British Aerospace Plc | Gyroscope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 |
US5105669A (en) * | 1990-02-20 | 1992-04-21 | Gruber Josef P | Dynamically tuned gyro |
RU77418U1 (ru) * | 2007-04-13 | 2008-10-2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рзамасский прибор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ОАО "АПЗ") | Динамически настраиваемый гироскоп |
CN203572493U (zh) * | 2013-11-11 | 2014-04-3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 |
CN103743378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一种管道检测器姿态检测系统 |
CN111638386A (zh) * | 2020-05-25 | 2020-09-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一种基于重力场的加速度计标度因数非线性度测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8115A (zh) | 2022-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57763B (zh) | 一种双曲面赛道混凝土面的平整度检测及控制方法 | |
CN104866666A (zh) | 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索网反射面形面精度的鲁棒调整方法 | |
US10031206B1 (en) | Calibration method of sensor of a satellite antenna | |
CN113074752B (zh) | 一种用于车载地磁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0068794B (zh) | 一种aoa定位优化补偿方法 | |
CN114088115B (zh) | 一种动力调谐陀螺仪常值漂移修正方法 | |
CN102426017A (zh) | 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确定载体相对于地理坐标系姿态的方法 | |
CN102118761A (zh) |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7843270A (zh) | 一种光纤陀螺输入轴失准角温度模型建模方法 | |
CN109085656B (zh) | 一种面向特征的高精度重力图构建与插值方法 | |
CN113625236B (zh) | 多雷达数据融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 |
CN110440753B (zh) | 考虑地球曲率的高精度dem航空重力远区地形改正方法 | |
JPH0262909A (ja) | 羅針盤方位校正方法 | |
CN114415262B (zh) | 一种基于等效零偏的重力仪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 |
CN109631870B (zh) | 基于光学自准直的星载光学陀螺组件姿态引出方法 | |
CN109977346A (zh) | 用于对区域风场进行风速预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705149B (zh) | 一种电机定子模态的计算方法 | |
CN1096581A (zh) | 分量磁强计校正方法和可校正装置 | |
CN103674000B (zh) | 电子罗盘实时校准算法 | |
CN106323587B (zh) | 机翼风洞试验模型弹性变形的单目视频高精度测量方法 | |
CN108090253A (zh) | 一种直升机数字式大气系统空速修正方法 | |
CN110657821B (zh) | 一种轨道检测惯性测量装置的标定方法 | |
CN113375692B (zh) | 一种快速评估光纤陀螺标定精度的方法 | |
CN116049603A (zh) | 一种光栅尺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 |
CN116007600A (zh) |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罗盘校正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