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4586A - 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44586A CN114044586A CN202111315922.8A CN202111315922A CN114044586A CN 114044586 A CN114044586 A CN 114044586A CN 202111315922 A CN202111315922 A CN 202111315922A CN 114044586 A CN114044586 A CN 1140445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ltrafiltration
- flocculation
- unit
- water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其中净化超滤子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相关产品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其用于接收用户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其用于在人机交互模块和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信号;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其与絮凝沉淀单元连接,以便对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以及超滤控制模块,其经由输入输出模块与超滤单元连接,以便对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利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水源过滤和自动化的系统清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水源净化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方法、水源净化超滤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生产、医药卫生和养殖等领域都需要纯净的水源。现有的超滤设备在常温条件下直接使用地下水,并且在超滤设备内部布置有特制的过滤膜,以便可以滤除地下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而提高地下水的分离效率来满足生产需要。通常,超滤设备产水的运行过程包括:产水-正冲洗-反洗-产水,一般20-60分钟需进行一次正冲洗和反洗。然而,由于使用手动开启相关阀门,现有的超滤设备不仅浪费人力且效率低下。另外,该超滤设备特制的过滤膜一般都垂直安装于机架中并且在产水过程中会出现一端的污堵,因此常规的正冲洗和反洗不能彻底清洗掉膜表面的污染物,进而降低了产水效率。鉴于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控制超滤设备过滤产水并且能够自动控制加强超滤膜清洗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控制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而言,通过人机交互设置的各种参数经由输入输出模块来控制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和超滤控制模块,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的原水自动过滤和过滤设备的自动清洗过程。基于此,本发明在多个方面中提供如下的多种解决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其用于接收用户针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其连接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以用于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信号;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絮凝沉淀单元连接,以便对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以及超滤控制模块,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超滤单元连接,以便对所述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多个控制器,其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相连接,以便接收来自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的控制信号并且向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传递对应的反馈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滤单元包括用于对经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执行超滤操作的超滤膜柱,所述超滤控制模块用于在超滤操作中对所述超滤膜柱的冲洗操作执行自动控制,以实现对所述超滤单元的一次冲洗操作和二次冲洗操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关于所述一次冲洗操作的操作次数,其中所述超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操作次数内反复执行一次冲洗操作和过滤产水操作,并且当达到所述操作次数时,控制所述超滤单元执行二次冲洗操作,并且在所述二次冲洗操作后,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操作次数内反复执行一次冲洗操作和过滤产水操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一次冲洗操作中对所述超滤膜柱执行正冲、气洗、气水混冲、顶反洗和底反洗,并且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二次冲洗操作中所述超滤膜柱执行正冲、气洗、加药顶反洗、加药底反洗、化学浸泡、气洗、气水混冲、顶反洗和底反洗。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滤单元还包括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其中所述超滤控制模块根据设置的产水时间来控制所述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的启动和关闭,以执行所述产水时间内的过滤产水操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沉淀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絮凝沉淀提升泵、加药泵、絮凝沉淀池和中转水箱,在所述絮凝沉淀操作中,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中转水箱的液位高度来控制絮凝沉淀提升泵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加药泵的加药操作,以实现在所述絮凝沉淀池中对水的初步净化。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针对所述絮凝沉淀操作中排泥时间的时间设置,其中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絮凝沉淀单元根据所述时间设置来执行自动排泥操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按钮、接触器和/或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净化超滤系统,包括:
净化超滤子系统,其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其中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用于对水源执行絮凝沉淀操作,并且所述超滤单元用于对经所述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执行超滤操作;以及前述的控制装置,其用于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以获得经超滤操作后的净化水。
在又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的控制装置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来接收用户针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使用所述输入输出模块来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信号;使用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对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以及使用所述超滤控制模块来对所述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
在又一个方面中,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通过利用本发明上述及其多个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控制装置,可以利用人机交互模块设定一次冲洗和过滤产水循环执行操作次数、过滤产水操作的产水时间以及絮凝沉淀操作中的排泥时间,并且经由输入输出模块向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和超滤控制模块输入上述信号,以便利用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和超滤控制模块实现对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和超滤控制模块的自动控制。进一步地,利用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控制超滤单元的超滤膜柱自动清洗的过程,解决了该超滤膜柱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端污堵且不易清洗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净化超滤子系统的产水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示例性简化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源净化超滤系统的示例性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滤控制模块的示例性流程图;以及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絮凝沉淀控制模块的示例性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00的示例性简化示图。如图1中所示,该控制装置100可以包括人机交互模块101、输入输出模块102、絮凝沉淀控制模块103和超滤控制模块104。通过前述四个模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净化超滤子系统105(其具体细节在图2中示出,稍后描述)的高效控制,从而获得优质净化后的水源。下面将分别对前述人机交互模块101、输入输出模块102、絮凝沉淀控制模块103和超滤控制模块104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模块101可以用于接收用户针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在一个场景中,人机交互模块可以例如实现为各类的触摸显示屏,其上可以显示有各种图像元素或可视组件,以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触摸所输入的各种操作设置。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设置针对超滤操作中一次冲洗和产水操作的操作次数,以便根据操作次数来进行二次冲洗的操作。进一步,用户可以通过针对一次冲洗中的产水操作设定产水时间,以便根据产水时间进行一次冲洗的操作。附加地或可选地,用户还可以利用触摸显示屏来对絮凝沉淀单元(其包含于净化超滤子系统105中)中的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排泥泵和排泥阀设定排泥时间,以便根据排泥时间定时开启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排泥操作,从而实现初步清洗絮凝沉淀单元的操作。关于该排泥操作,稍后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输入输出模块102可以连接于上述人机交互模块和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以用于在人机交互模块和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各种类型的信号。为了实现与净化超滤子系统的信号传递,本发明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布置于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多个控制器,以用于采集净化超滤子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实时测量信号。在一个场景中,前述的多个控制器例如可以包括按钮、接触器、传感器和/或感应器(例如各种流量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例如可以布置于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各类模块、阀门或开关处,以实现对净化超滤子系统及其模块(例如各个子系统)的启动、开关或测量等操作。基于此,输入输出模块可以接收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多个控制器所传递的反馈信号(包括各种实时测量数据等,例如流量或压力),并且将其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呈现于用户。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输入输出模块可以实现为单片机。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作为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从而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实现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具体到本案,本发明可以通过利用单片机I/O接口的输入脚接收人机交互模块输出的信号,也可以接收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多个控制器所传递的反馈信号,并且通过单片机来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通过单片机I/O接口的输出脚输出处理后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递给上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由此,可以实现控制净化超滤子系统来进行水源净化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中的絮凝沉淀控制模块103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模块与净化超滤子系统105中的絮凝沉淀单元连接,以便对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在一个实施场景中,絮凝沉淀单元可以包括依次布置的絮凝沉淀提升泵、加药泵、絮凝沉淀池和中转水箱等组件(如图2中所示出的)。基于这样的示例性布置,在絮凝沉淀操作中,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可以根据中转水箱的液位高度来控制絮凝沉淀提升泵和加药泵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可以控制絮凝沉淀单元的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中的超滤控制模块104可以经由输入输出模块与净化超滤子系统105中的超滤单元连接,以便对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与絮凝沉淀单元相类似,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超滤单元可以包括超滤提升泵、超滤膜柱和净水阀门等组件。基于这样的示例性布置,在超滤操作中,超滤控制模块可以根据中转水箱的液位高度来控制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的启动和关闭,并且还可以控制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将水压到超滤膜柱进行过滤水源,以便实现对经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执行过滤产水操作。
就上文的超滤膜柱的操作而言,超滤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超滤膜柱自动执行冲洗操作,并且根据人机交互模块设定的产水时间来控制执行冲洗操作,以实现对超滤膜柱中的超滤膜的清洁操作。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冲洗操作可以包括一次冲洗操作和二次冲洗操作,并且可以利用人机交互模块设置针对超滤操作中一次冲洗和产水操作的操作次数,由此来控制超滤单元执行二次冲洗操作。在具体的冲洗操作中,一次冲洗操作可以包括执行正冲、气洗、气水混冲、顶反洗和底反洗中的一项或多项,以实现对超滤膜的初步清洗(也即“一次”冲洗)。在一次冲洗达到预定的操作次数(例如由用户预先设置的次数)后,可以进行二次冲洗操作,其例如可以包括执行正冲、气洗、加药顶反洗、加药底反洗、化学浸泡、气洗、气水混冲、顶反洗和底反洗中的一项或多项,从而可以实现对超滤膜柱的更深层清洁。
基于上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超滤控制模块104可以控制超滤单元的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开始启动,并且根据中转水箱中的水所达到的一定液位高度来控制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将水压到超滤膜柱,以便对原水进行过滤产水操作。进一步,当到达设定的产水时间后,超滤控制模块控制相关的阀门和泵对超滤膜柱进行反洗,以便来实现对上述超滤膜柱的清洗。最后,当过滤和反洗循环到设置的次数后,超滤控制模块控制相关的阀门和泵对超滤膜柱进行化学加强清洗,在完成化学清洗后继续进行过滤和反洗循环。
综合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设置针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项并显示相关数据,其中相关参数可以例如包括超滤操作中一次冲洗和产水操作的循环操作次数、一次冲洗中产水操作的产水时间以及絮凝沉淀单元中的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排泥泵和排泥阀的排泥时间。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模块用于向净化超滤单元传递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利用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和超滤控制模块分别实现对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的控制。通过利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高效控制,从而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和水源净化超滤系统的维护成本。另外,通过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高效控制,也可以显著提升净水的效率。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水源净化超滤系统200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水源净化超滤系统200包括前文结合图1所示出的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和净化超滤子系统105。关于图2中控制装置100已经在前文结合图1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下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关于净化超滤子系统105,如图中所示,其可以包括用于承装原水的原水池201,与原水池201相连接的絮凝沉淀提升泵202,用于灌入消毒剂和絮凝剂的加药泵203,用于进行絮凝沉淀操作的絮凝沉淀池204。前述这些组件可以构成净化超滤子系统105中的絮凝沉淀单元。接着,净化超滤子系统105进一步可以包括中转水箱205,其用于承装经过絮凝沉淀净化后的水;与中转水箱205相连接的超滤提升泵206,以及用于进行超滤操作的超滤膜柱207。
净化超滤子系统105还包括进水阀217,其用于将经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流入超滤膜柱;产水阀208,其用于将超滤膜柱的水输出;产水箱209,其用于承装经过超滤操作后的水。为了添加药剂,净化超滤子系统105还包括用于向产水箱209添加药剂的药液桶210。
为了向超滤膜柱输入气体,净化超滤子系统105还包括用于灌入空气的空压机211、用于储存空气的储气罐212以及用于将储气罐212的气体输入超滤膜柱207的进气阀213。为了实现化学清洗,净化超滤子系统105还包括用于承装化学药剂的清洗水箱214,用于将清洗水箱214中的化学药剂泵入超滤膜柱207的清洗泵215。为了实现反洗以及排泥操作,净化超滤子系统105还包括用于反洗过程的将产水箱220中的水注入超滤膜柱207的反洗泵220、用于将产水箱220中的水输入超滤膜柱207的反洗阀219、用于反洗的顶排阀216和底排阀218,以及用于进行排泥操作的排泥阀221和排泥泵222。上述用于执行超滤操作和清洗操作的多个模块可以构成净化超滤子系统105中的超滤单元。
在操作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按下设置的一键启动按钮来启动本发明的净化超滤子系统。首先,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絮凝沉淀单元打开絮凝沉淀提升泵202,将原水池201中的原水泵入絮凝沉淀池204。进一步,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絮凝沉淀单元打开加药泵203,以将消毒剂和絮凝剂泵入至絮凝沉淀池204。此后,可以在絮凝沉淀池204进行絮凝沉淀操作,以完成对原水的初步净化操作并且将净化后的水输送至中转水箱205。
在絮凝沉淀单元完成对原水的初步净化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超滤单元来实现对原水的过滤操作。首先,可以控制超滤单元打开空压机211来向储气罐212充气,以便利用储气罐中的气体给超滤单元的多个气动阀提供动力。接着,控制打开进水阀217和产水阀208,等待阀门反馈开到位信号后控制开启超滤提升泵206,以便将中转水箱205中的水泵入进超滤膜柱207来进行过滤操作。在经过滤操作后,所获得的原水可通过产水阀208流到产水箱209中。此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药液桶210向产水箱209添加药剂,以对产水箱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操作。至此,本发明的控制装置通过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控制实现了水源净化超滤系统的产水操作。
在产水操作中,当系统的产水箱209到达高液位时,控制装置会控制系统暂停进行水源过滤。此后,等待产水箱209的水使用掉后并且在液位恢复到设定的中液位后,控制装置才恢复整个系统的运行。当产水箱209液位降到设定的低液位之下,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系统自动执行产水步骤,从而保证供水充足。另外,控制装置还会检测超滤提升泵206进水口处的水压。当水压高于设定保护压力时,控制装置将控制系统来自动降频以降低供水压力。
在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气洗时,控制装置可以检测储气罐212进气口处的气压。当气压大于设定压力时,则控制装置可以关闭进气口,并且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报警,以提示人员适当调整进气压力来保护超滤膜柱。进一步,为了保证彻底清洗掉超滤膜表面因为运行过程而出现的污染物,控制装置执行对超滤单元的控制,以便实现对超滤膜柱207中的超滤膜进行反洗(即一次冲洗)。在控制超滤膜柱进行反洗操作后,控制装置将继续控制超滤单元进行过滤产水步骤。在等待过滤产水步骤与反洗步骤循环执行到预定的次数后,继续控制超滤单元实现对超滤膜柱进行化学加强清洗操作。关于反洗操作和化学加强清洗操作,稍后将结合附图4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上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的实现方式,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示例性流程图300。
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301中启动净化超滤子系统。接着,在步骤302中打开系统的空压机,用于向系统的储气罐中充入气体。此后,根据工艺步骤的需要在步骤303中控制阀门开启,并前进到步骤304。在步骤304中判断阀门是否开到位。如果阀门没有开到位,则前进到步骤312停止系统的运行。如果阀门开到位,则前进到步骤305。在步骤305中开始运行超滤提升泵。接着,在步骤306中判断系统运行是否达到设定的运行时间。如果没有达到运行设定的时间,则返回到步骤306继续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运行时间。如果达到运行设定的时间,则前进到步骤307进行关闭水泵的操作,并且前进到步骤308等待延时时间。接着,在步骤309进行关闭阀门的操作,并前进到步骤310。在步骤310中,判断阀门是否关到位。如果阀门没有关到位,则前进到步骤312停止运行该系统。如果阀门关到位,则前进到步骤311自动计算出下一步骤应执行的工艺,进而返回到步骤303重新进行下一次工艺流程。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上述超滤控制模块的实现方式,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超滤单元进行控制的示例性流程图400。
如图4所示,首先,在步骤401中进行正冲。具体来说,通过利用超滤控制模块控制产水箱中的反洗泵,可以将净水从产水箱经由反洗阀泵入超滤膜柱,进而来完成对超滤膜柱的正冲操作。接着,在步骤402中进行过滤产水。如前所述,为了实现对经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执行超滤操作,超滤控制模块控制打开超滤提升泵、进水阀和产水阀来进行产水。在完成步骤402过滤产水操作之后,流程前进到一次冲洗操作。在一次冲洗操作中,首先,在步骤403中执行对超滤膜柱的正冲操作,如步骤401所执行的步骤。接着,在步骤404中执行排水操作,以便可以排除超滤膜柱和管道内剩余的水。此后,在步骤405中执行气洗操作。具体来说,利用超滤控制模块控制开启进气阀和顶排阀,进而可以控制储存在储气罐中的空气以一定压力进入到超滤膜柱内,以便将超滤膜柱上粘的杂质吹掉。
在完成气洗操作后前进到步骤406。在步骤406中执行气水混冲操作。具体来说,在进行气洗操作的同时开启再次开启反洗泵、反洗阀和顶排阀,实现同时执行气洗操作和水洗操作,以便对超模柱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冲洗。在完成气水混冲操作之后前进到步骤407和步骤408。在步骤407中执行顶反洗操作,在步骤408中执行底反洗操作,以进一步冲洗掉膜柱中的杂质。在冲洗掉超滤膜柱的杂质后,处理流程可以前进到步骤409,在步骤409中执行正冲操作,如步骤401所执行的操作,并在步骤409中完成正冲操作后前进到步骤410中。
在步骤410中,判断过滤和一次冲洗是否达到所设定的循环操作次数。如果没有达到所设定的循环操作次数,则退回到步骤401继续进行过滤和一次冲洗的循环操作。如果达到所设定的循环操作次数,则前进到化学加强洗操作(即二次冲洗操作)。
在化学加强洗操作中,首先,在步骤411中执行正冲操作,如步骤401所执行的操作。接着,在步骤412执行如步骤404所执行的排水操作,在步骤413执行如步骤405所执行的气洗操作。此后,在步骤414中执行加药顶反洗。具体来说,在利用超滤控制模块控制反洗泵将产水箱中的净水泵入到超滤膜柱的时候,控制药液桶经由反洗阀向超滤膜柱添加化学药剂,实现加药顶反洗,以便更深层次地清洁超滤膜柱。此后,在步骤415中执行加药底反洗操作,采用与步骤414相同的方式将药液加入到超滤膜柱中进行底反洗。
在完成上述步骤415之后前进至步骤416。在步骤416中执行化学浸泡操作。具体来说,通过手动打开清洗水箱的阀门,并且利用清洗泵将清洗水箱中的化学药剂注入超滤膜柱,以便溶解掉膜柱上粘连的不易掉的杂质,进而能够更有效的清洁膜柱。接着,在步骤417中执行类似于步骤405所执行的气洗操作。此后,在步骤418中执行类似于步骤406所执行的气水混冲、在步骤419中执行类似于步骤408所执行的顶反洗以及在步骤420中执行类似于步骤408所执行的底反洗。在执行完化学加强清洗后,超滤控制模块控制控制超滤单元自动跳回步骤401继续进行过滤和一次冲洗的循环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上述絮凝沉淀控制模块的实现方式,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的絮凝沉淀单元进行控制的示例性流程图500。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501中控制装置启动絮凝沉淀单元自动运行。接着,在步骤502中执行打开絮凝沉淀提升泵的操作。此后,在步骤503中执行打开加药泵的操作,并且通过加药泵向絮凝沉淀池中灌入消毒剂和絮凝沉淀剂,以便在絮凝沉淀池中对原水进行初步絮凝沉淀净化。在完成步骤503的操作后,流程前进到步骤504。在步骤504中,控制经初步净化的水溢流到中转水箱,并且在步骤505中判断中转水箱的液位是否到达高液位。如果中转水箱的液位未达到高液位,则返回到步骤504中继续将水溢流到中转水箱中。如果中转水箱的液位到达高液位,则前进到步骤506中。在步骤506中,关闭絮凝沉淀提升泵。接着,在步骤507中关闭加药泵。在执行完上述步骤507的操作后,流程前进到步骤508。在该步骤508中,判断中转水箱的液位是否到达中液位。如果中转水箱的液位没有达到中液位,则返回到步骤506中继续进行关闭絮凝沉淀提升泵。如果中转水箱的液位达到中液位,则返回到步骤502中重新打开絮凝沉淀提升泵和加药泵。进一步,在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对絮凝沉淀单元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絮凝沉淀单元会判断是否到达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时间。如果到达排泥时间后,则打开排泥泵以及排泥阀进行自动排泥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和水源净化超滤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基于上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控制装置的使用,可以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对水源的高效净化。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际上也公开了使用结合图1所描述的控制装置来实现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来说,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多个步骤。例如,使用控制装置中的人机交互模块来接收用户针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使用控制装置中的输入输出模块来在人机交互模块和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信号;使用控制装置中的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对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以及使用控制装置中的超滤控制模块来对所述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
在一些实现场景中,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来实现。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该软件程序模块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此,当本披露的方案以软件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形式体现时,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其可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前述的存储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写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写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和应用场景。任何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其用于接收用户针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
输入输出模块,其连接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以用于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信号;
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絮凝沉淀单元连接,以便对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以及
超滤控制模块,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超滤单元连接,以便对所述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中的多个控制器,其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相连接,以便接收来自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的控制信号并且向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传递对应的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单元包括用于对经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执行超滤操作的超滤膜柱,所述超滤控制模块用于在超滤操作中对所述超滤膜柱的冲洗操作执行自动控制,以实现对所述超滤单元的一次冲洗操作和二次冲洗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关于所述一次冲洗操作的操作次数,其中所述超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操作次数内反复执行一次冲洗操作和过滤产水操作,并且当达到所述操作次数时,控制所述超滤单元执行二次冲洗操作,并且在所述二次冲洗操作后,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操作次数内反复执行一次冲洗操作和过滤产水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一次冲洗操作中对所述超滤膜柱执行正冲、气洗、气水混冲、顶反洗和底反洗,并且控制所述超滤单元在所述二次冲洗操作中对所述超滤膜柱执行正冲、气洗、加药顶反洗、加药底反洗、化学浸泡、气洗、气水混冲、顶反洗和底反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单元还包括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其中所述超滤控制模块根据设置的产水时间来控制所述净水阀门和超滤提升泵的启动和关闭,以执行所述产水时间内的过滤产水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絮凝沉淀提升泵、加药泵、絮凝沉淀池和中转水箱,在所述絮凝沉淀操作中,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中转水箱的液位高度来控制絮凝沉淀提升泵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加药泵的加药操作,以实现在所述絮凝沉淀池中对水的初步净化。
8.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来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来接收用户针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的操作设置并显示相关数据;
使用所述输入输出模块来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和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之间传递信号;
使用所述絮凝沉淀控制模块对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沉淀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絮凝沉淀操作;以及
使用所述超滤控制模块来对所述超滤单元的超滤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的超滤操作。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10.一种水源净化超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超滤子系统,其包括絮凝沉淀单元和超滤单元,其中所述絮凝沉淀单元用于对水源执行絮凝沉淀操作,并且所述超滤单元用于对经所述絮凝沉淀操作后的水执行超滤操作;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用于对所述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以获得经超滤操作后的净化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15922.8A CN114044586A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15922.8A CN114044586A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44586A true CN114044586A (zh) | 2022-02-15 |
Family
ID=8020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15922.8A Pending CN114044586A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44586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73609A (ko) * | 2010-12-27 | 2012-07-05 | 주식회사 미래엔지니어링 | 정수 처리 시스템 |
CN205061736U (zh) * | 2015-08-06 | 2016-03-02 | 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全自动一体化村镇饮用水装置 |
CN105800844A (zh) * | 2016-04-13 | 2016-07-27 |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以超滤为核心的集成净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630248A (zh) * | 2016-08-31 | 2017-05-10 | 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吸附分离方法及系统 |
KR101810814B1 (ko) * | 2017-03-21 | 2018-01-25 | 이희남 | 한외여과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정수시스템 |
US20180208480A1 (en) * | 2015-07-18 | 2018-07-26 | Vetco Gray Scandinavia As | Seawater injec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
CN217323625U (zh) * | 2021-11-08 | 2022-08-30 | 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源净化超滤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
-
2021
- 2021-11-08 CN CN202111315922.8A patent/CN1140445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73609A (ko) * | 2010-12-27 | 2012-07-05 | 주식회사 미래엔지니어링 | 정수 처리 시스템 |
US20180208480A1 (en) * | 2015-07-18 | 2018-07-26 | Vetco Gray Scandinavia As | Seawater injection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
CN205061736U (zh) * | 2015-08-06 | 2016-03-02 | 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全自动一体化村镇饮用水装置 |
CN105800844A (zh) * | 2016-04-13 | 2016-07-27 |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以超滤为核心的集成净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630248A (zh) * | 2016-08-31 | 2017-05-10 | 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吸附分离方法及系统 |
KR101810814B1 (ko) * | 2017-03-21 | 2018-01-25 | 이희남 | 한외여과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정수시스템 |
CN217323625U (zh) * | 2021-11-08 | 2022-08-30 | 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源净化超滤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青海省人民政府: "《科技自主创新与西部工业发展 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专辑 9》", 31 August 2007,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523 - 524 *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心: "《第三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论文集》", 31 May 2014, 海洋出版社, pages: 451 - 452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33420B2 (en) | Method for cleaning reclaimed water reuse device | |
CN103384646A (zh) | 絮凝方法和装置 | |
CN209809946U (zh) | 一种用于过滤膜的在线清洗系统 | |
CN109336222A (zh) | 浸没式重力流陶瓷膜微动力超滤系统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 |
CN107922221A (zh) | 水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装置 | |
CN217323625U (zh) | 一种水源净化超滤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 |
KR20250007392A (ko) | 순환 재생 여과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205990637U (zh) |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二次供水系统 | |
CN114044586A (zh) | 用于对净化超滤子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 |
CN113261904A (zh) | 洗碗机的控制方法、洗碗机的检测方法及洗碗机 | |
CN112354370A (zh) | 一种陶瓷膜化学清洗废液处理工艺 | |
KR200393666Y1 (ko) | 침지식 막 분리 시설의 분리막 자동 세정장치 | |
JPH10314733A (ja) | 膜設置施設の遠隔監視装置 | |
CN209210442U (zh) | 一种浸没式重力流陶瓷膜微动力超滤系统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5208913U (zh) | 一种集装箱式饮用水处理设备 | |
CN212504393U (zh) | 废水过滤设备 | |
CN113979523A (zh) | 一种废水循环利用的机制砂洗砂系统及洗砂方法 | |
CN110422942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 | |
CN218642532U (zh) | 一种自冲洗反渗透滤芯的装置 | |
CN207430056U (zh) | 一种杜仲提取物的膜过滤系统 | |
CN221217521U (zh) | 一种自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5365101U (zh) | 一种厨余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 |
CN221093792U (zh) | 一种水处理过滤水罐 | |
CN218146211U (zh) | 一种炭滤清洗水循环使用装置 | |
CN220802681U (zh) | 一种撬装式全自动膜化学清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