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0665A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20665A CN114020665A CN202111295235.4A CN202111295235A CN114020665A CN 114020665 A CN114020665 A CN 114020665A CN 202111295235 A CN202111295235 A CN 202111295235A CN 114020665 A CN114020665 A CN 1140206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transmission channel
- file
- data file
- target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41001290266 Sciaenops ocel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20—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input/output bus
- G06F13/28—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input/output bus using burst mode transfer, e.g. 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cycle stea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28—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与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基板管理控制器;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为不同于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将操作命令与数据文件以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提升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带外管理功能的日益丰富,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BMC(BaseboardManager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越来越复杂,数据传输量也逐渐增加。BIOS和BMC之间传统的接口数据传输速率太低,无法满足数据传输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所述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
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存储区域。
可选地,所述操作命令包括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其中,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包括:
响应于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主存储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对应的文件系统。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包括: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响应于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控制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可选地,所述操作命令包括用于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所述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包括:
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能够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包括: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
可选地,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获取到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匹配的操作响应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操作响应信息传输至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所述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存储区域。
一种传输系统,包括:
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建立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通过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的第二传输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将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操作命令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
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存储区域。
可选地,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能够分别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和主存储器建立第二传输通道;
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若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将目标数据文件的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其中,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并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可选地,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若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获取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并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与所述数据读取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文数据文件,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其中,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访问所述主存储器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与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基板管理控制器;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为不同于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将操作命令与数据文件以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提升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应用场景中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操作空间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所述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
S102、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
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为与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目标区域为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存储区域。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和BMC(BaseboardManager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通常采用采用IPMI(Intelligent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定义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传输,该数据结构属于二进制格式数据。IPMI是基于二进制数据交换设计的,特点硬件使用低速总线,传输速度较低。而现代的红鱼(Redfish),信息交互方式属于文本传输方式,但功能上受限于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的网络协议栈,限制了BIOS在DXE(Driver eXecution Environment,加载驱动)阶段之前的带外管理能力。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1中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BIOS和BMC之间的操作命令,通过步骤S102中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BIOS和BMC之间的数据文件,以使得能够突破上述限制。
具体的,目标数据文件是指待传输数据的用户可读的文本文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数据文件不限于目前已知格式的任意文本文件。
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是指对目标数据文件进行访问或修改操作的控制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命令可以是指IPMI的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指令,是对现有的硬件设施的充分利用。操作命令的唯一请求字段是长度固定的操作参数的地址。操作命令唯一的响应字段是文件操作状态。
BIOS与BMC之间的系统接口可以作为BIOS与BCM之间的第一传输通道,即通过该传输通道传输操作命令,其中,操作命令携带的是操作参数的地址,操作参数包括:文件操作,文件名字、文件大小等信息。其中,文件操作区分对文件的操作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或者是其它修改操作。后续对数据文件进行访问和修改时,操作参数可以由第二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目标数据文件存放的位置是BIOS专用的带外存储系统。该带外存储系统本质上可以是BMC的本地文件系统,也可以是BMC本地文件系统的一个分区或者一个目录,进一步还可以是具体的某些文件。该带外存储系统也称为BIOS带外专用文件系统,即该文件系统的文件是BIOS专用,在传输过程中,BMC仅仅透传BIOS对文件操作的请求,不可以进行直接修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是指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传输至对应的目标区域,而在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传输至目标区域之前,是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以操作参数的形式在第二传输通道中进行传输,以获得对应的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
以写入文件为例,BIOS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以操作参数的形式写入到主存储器,此时操作命令的操作参数中的文件操作为读操作,然后BMC基于第一传输通道获取的操作命令,即获取到操作参数的地址,接着BMC根据操作参数的地址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在主存储器获得操作参数,进而BMC根据操作参数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在主存储器获得该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再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写入到带外存储系统中。
以读取文件为例,BIOS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以操作参数的形式写入到主存储器,操作命令的操作参数中的文件操作为读操作,然后BMC基于第一传输通道获取的操作参数的地址,接着BMC根据操作参数的地址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在主存储器获得操作参数,进而BMC根据操作参数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在带外存储系统中获得该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再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写回主存储器中。
因此,第二传输通道是BIOS与带外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只是在操作命令的操作参数的不同文件操作下,基于第二传输通道进行的数据传输的流向不同,将在本申请后续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BIOS与BMC之间的数据交互,是通过两个传输通道实现的,通过BIOS与BMC之间系统接口组成的第一传输通道对命令信息即操作命令进行传输,而目标数据文件通过第二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命令与传数据传输进行了分离。一方面充分了利用现存的命令传输设施,又提升了BIOS与BMC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
为了便于描述将BIOS带外存储系统简称为目标文件系统,下面以不同的文件操作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命令可以包括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其中,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包括:响应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主存储器,将目标数据文件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目标文件系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对应的文件系统。
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为了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目标文件系统,第一传输通道为KCS(键盘控制器样式)接口,第二传输通道为基于DMA的传输通道,操作命令对应的操作参数的文件操作为写操作,目标文件系统为基板管理控制器本地文件系统对应的分区。
具体的,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包括: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响应于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控制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其中,数据写入参数是指与写操作对应的操作参数,如操作参数中文件名字指针和文件名字大小,以使得通过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基于文件名字,根据文件内容指针和文件内容大小得到文件内容,即获得目标数据文件对应的信息。
举例说明,该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BIOS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主存储器是指BIOS将目标数据文件的信息以操作参数的形式写入到主存储器。即BIOS准备操作参数,该操作参数可以包括目标数据文件的名字和内容,首先BIOS将目标数据文件的名字和内容复制到主存储器中DMA可以访问的区域。接着BIOS对操作参数进行初始化:将文件操作设置为写操作,将文件名字大小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的实际大小,将文件名字指针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名字的地址,将文件内容大小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的实际大小,将文件内容指针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的地址。BIOS将操作参数置于主存储器中DMA可以访问的区域。BIOS将操作命令的请求初始化为操作参数的地址,并向BMC发送操作命令。
BMC响应操作命令。首先BMC根据命令是文件操作命令,将根据操作地址通过DMA获得操作参数。接着BMC根据操作参数的文件操作是写操作得知要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目标文件系统。然后BMC根据操作参数中文件名字指针和文件名字大小通过DMA获取文件名字,根据文件内容指针和文件内容大小通过DMA获取文件内容。BMC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
BMC结束文件操作时,根据具体的文件操作状态,以操作命令响应的方式反馈到BIOS。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命令还可以包括用于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其中,所述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包括: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能够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目标文件系统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第一传输通道可以为KCS,第二传输通道为DMA,操作命令的操作参数的文件操作为读操作,目标文件系统为基板管理控制器本地文件系统对应的分区。
对应的,所述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包括: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所述目标数据文件;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
其中,BIOS将操作参数置于主存储器中DMA可以访问的区域。数据读取参数可以是指BMC通过DMA获得的操作参数,BMC根据操作参数中文件名字指针和文件名字大小获取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并通过DMA将目标数据文件送到主存储器中。
具体的,该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BIOS准备操作参数。首先BIOS将目标文件的名字复制到主存储器中DMA可以访问的区域,接着BIOS对操作参数进行初始化:将文件操作设置为读操作,将文件名字大小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的实际大小,将文件名字指针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名字的地址。操作参数的其它字段初始值设置为零。BIOS将操作参数置于主存储器中DMA可以访问的区域。BIOS将操作命令的请求初始化为操作参数的地址,并向BMC发送操作命令。
BMC响应操作命令。首先BMC根据命令是文件操作命令,将根据操作地址通过DMA获得操作参数。接着BMC根据操作参数的文件操作是读操作得知要从目标文件系统读取目标数据文件。接着BMC根据操作参数中文件名字指针和文件名字大小获取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然后BMC通过DMA将目标数据文件送到主存储器中。最后BMC更新操作参数:将文件内容大小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的实际大小,将文件内容指针设置为目标数据文件的地址。
BMC结束文件操作时,根据具体的文件操作状态,以操作命令响应的方式反馈到BIOS。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应用场景中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在图2对应的传输系统中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基板管理控制器BMC、主存空间共享设备(如DMA控制器)、由中央处理器和主存组成的主存空间以及BIOS带外专用的文件系统。在该应用场景中,主存是指服务器的主存,主存空间共享设备的目标是为了让BMC可以共享部分主存空间,实现文件的高效传输。
参见图3,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操作空间示意图。主存共享空间是指BMC透过DMA可以访问主存的具体空间。文件操作空间是主存共享空间的一部分,用于描述:文件操作参数接口、文件名称,以及文件内容。为了将文件操作参数结构的长度固定,结构中不存在长度不确定的成员,如文件名称和文件内容,可以使用对应的指针替换,即文件名字指针和文件内容指针。需要说明的是,文件名称和文件内容属于文件操作空间,但不属于文件操作参数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直接访问存储器控制器可以让BMC共享部分主存空间,实现了控制指令与数据文件传输分离,BIOS与BMC之间的系统接口仅仅承担控制指令的发送任务,数据文件传输由直接访问存储器控制器实现,目的是为了提升数据交互效率。对应的,控制指令的请求参数是文件操作参数表在共享主存空间上的物理地址,该表描述必要的文件操作信息,如:文件操作,文件名字指针和名字大小,文件内容指针和内容大小。BIOS透过OEM命令向BMC发送管理BIOS专用带外文件系统的请求。BMC解析并响应请求,以完成相关文件的管理。从而达到BIOS管理带外专用文件系统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相对于IPMI系统接口,可以通过文本文件代替二进制格式数据,提升交互信息的可读性,易于维护。此外,传输压力较小的控制命令与传输压力较大的文本数据分离的设计,既兼容了原有设计,又提高了数据交互效率。相对于Redfish接口(Redfish接口是一种依赖网络协议栈的数据传输接口),突破了原来Redfish接口对网络协议栈的依赖,支持在BDS(引导设备选择阶段)之前的阶段交换文本信息。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弥补Redfish的固有限制,如:当BMC的Redfish数据遭到破坏或丢失时,如果用户希望以Redfish的方式保留配置升级BIOS,那么BIOS将保留配置失败;但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可以实现相关的重要资料可以在传到Redfish的同时进行备份(专用的文件系统);那么在Redfish抓取资料失败时,以抓取在专用的文件系统备份的资料,以保证相关功能正常。进一步实现了BIOS与BMC交互设计上的解耦,只需要确定BIOS与BMC之间传输的指令中的相关参数即可,无需定义传递数据的方式。
参见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该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40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所述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
第二传输单元402,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存储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与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基板管理控制器;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为不同于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将操作命令与数据文件以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提升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命令包括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其中,第二传输单元402包括:
写入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主存储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对应的文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写入子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响应于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控制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命令包括用于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第二传输单元包括:
读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能够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可选地,所述读取子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
可选地,第一传输单元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获取到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匹配的操作响应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操作响应信息传输至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中各个单元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的了一种传输系统,包括:
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建立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通过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的第二传输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将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操作命令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
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存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能够分别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和主存储器建立第二传输通道;
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若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将目标数据文件的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其中,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并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对应的,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若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获取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并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与所述数据读取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文数据文件,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其中,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访问所述主存储器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与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基板管理控制器;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为不同于第一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将操作命令与数据文件以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提升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传输系统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所述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
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存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操作命令包括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其中,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包括:
响应于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目标数据文件写入到主存储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对应的文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通过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写入目标文件系统,包括: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响应于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控制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操作命令包括用于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所述将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包括:
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能够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的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主存储器,包括: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控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获取到与所述操作命令相匹配的操作响应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操作响应信息传输至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7.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针对目标数据文件的操作命令,将所述操作命令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为电子设备的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传输通道;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基于第二传输通道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存储区域。
8.一种传输系统,包括:
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建立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通过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的第二传输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将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操作命令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
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将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目标区域,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为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存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系统,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能够分别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和主存储器建立第二传输通道;
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若所述操作命令包括将目标数据文件的写入到目标文件系统的写入指令,将与所述写入指令对应的数据写入参数传输至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其中,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写入参数在所述主存储器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并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写入至目标文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系统,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若所述操作命令包括从目标文件系统中读取目标数据文件的读取指令,获取与所述读取指令对应的数据读取参数,并在所述目标文件系统中获得与所述数据读取参数相匹配的目标文数据文件,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
其中,所述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文件传输至所述主存储器,以使得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通过访问所述主存储器读取到所述目标数据文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95235.4A CN114020665B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95235.4A CN114020665B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20665A true CN114020665A (zh) | 2022-02-08 |
CN114020665B CN114020665B (zh) | 2024-07-23 |
Family
ID=8006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95235.4A Active CN114020665B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2066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0322A (zh) * | 2022-05-24 | 2022-07-22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bios码流解析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7457A (zh) * | 2004-06-07 | 2005-12-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
CN101674298A (zh) * | 2008-09-11 | 2010-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以文件方式传输媒体内容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4679685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基板管理控制器存取方法 |
CN108021518A (zh) * | 2017-11-17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计算设备 |
CN108089898A (zh) * | 2018-01-16 | 2018-05-29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升级bio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181874A (zh) * | 2018-11-09 | 2020-05-19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1-03 CN CN202111295235.4A patent/CN1140206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7457A (zh) * | 2004-06-07 | 2005-12-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
CN101674298A (zh) * | 2008-09-11 | 2010-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以文件方式传输媒体内容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4679685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基板管理控制器存取方法 |
CN108021518A (zh) * | 2017-11-17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计算设备 |
CN108089898A (zh) * | 2018-01-16 | 2018-05-29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升级bio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181874A (zh) * | 2018-11-09 | 2020-05-19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80322A (zh) * | 2022-05-24 | 2022-07-22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bios码流解析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20665B (zh) | 202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50819B2 (en) | Synchronization cache seeding | |
US10445258B1 (en) | Method for creation of device drivers and device object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
CN110532208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接口转换结构及数据处理设备 | |
US11966585B2 (en) | Storage device and storage system | |
EP3058684B1 (en) | Network interface | |
CN113608790A (zh) | 基于Linux系统的串口设备自适配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8199648B2 (en) | Flow control in a variable latency system | |
CN117407249B (zh) | 驱动日志管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5016530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namespace of offloading card and processing input/output request | |
CN116737618B (zh) | Fpga架构、器件、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5080479B (zh) | 传输方法、服务器、设备、裸金属实例及基板管理控制器 | |
CN114020665B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 |
US10789200B2 (en) | Server message block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persistent memory dialect | |
US7827194B2 (en) | Access to shared disk device on storage area network | |
CN113660123B (zh) | 虚拟交换机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US8532136B1 (en) | Communication with a handset via a private network | |
CN106886373B (zh) | 物理机的磁盘操作方法、装置和物理机 | |
CN117971135B (zh) | 存储设备的访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3691624B (zh) | 基于容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19917436A (zh) | Can接口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设备 | |
CN117472819A (zh) | 基于PXIe的DMA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 |
WO2024104289A1 (zh)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076366A (zh) | 兼具已定义与非定义总线通讯机制的电子装置及其通讯方法 | |
CN118945054A (zh) | 一种通信链路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8093225A (zh) | 订阅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