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7765B -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17765B CN114017765B CN202111292447.7A CN202111292447A CN114017765B CN 114017765 B CN114017765 B CN 114017765B CN 202111292447 A CN202111292447 A CN 202111292447A CN 114017765 B CN114017765 B CN 1140177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generator
- water supply
- annular plate
- distribution structure
- flow distrib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34—Adaptations of boiler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包括:蒸汽发生器筒体、位于蒸汽发生器筒体内的套筒、位于蒸汽发生器筒体和套筒之间的给水空间,以及连通给水空间的一次侧给水接管,套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环形板,环形板自远离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向邻近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倾斜向上设置,环形板的圆周方向设有分液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中,套筒上倾斜设置的环形板可以减缓给水的螺旋上升,减少内部螺旋混流,使给水在给水空间内平缓上升。环形板上设置的分液孔,可以将给水远端流速大的方向流量适当降低,使一次侧给水再分配,给水流量更均匀,换热更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背景技术
大盘管直流蒸汽发生器的主要功能是将二回路的水流经蒸汽发生器,将一回路热水的热量传递到二回路中,形成过热蒸汽。
目前,针对直流蒸汽发生器一次侧侧壁给水,不论是直壁给水还是侧壁给水,都存在给水速度不均、混流等问题,容易导致换热不均,出口的蒸汽温度不均,也会影响一次侧给水流阻不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以解决一次侧侧壁给水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以解决一次侧侧壁给水不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包括:蒸汽发生器筒体、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内的套筒、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和套筒之间的给水空间,以及连通所述给水空间的一次侧给水接管,其中,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自远离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向邻近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环形板的圆周方向设有分液孔。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焊接于套筒的外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的外边缘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之间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的外边缘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之间的间隙为2-4mm。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套筒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环形板的加强肋片。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上的分液孔不均匀分布。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邻近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所述分液孔的分布密度,大于远离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所述分液孔的分布密度。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邻近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分液孔的夹角为9°-9.5°,远离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分液孔的夹角为11.5°-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中,套筒上倾斜布置的环形板可以减缓给水的螺旋上升,减少内部螺旋混流,使给水在给水空间内平缓上升。此外,环形板上设置的一圈不均匀分布的分液孔(给水近端密,给水远端疏),可以将给水远端流速大的方向流量适当降低,使一次侧给水再分配,给水流量更均匀,换热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中,环形板和套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中,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一次侧给水接管;20--蒸汽发生器筒体;200--给水空间;30--环形板;300--分液孔;40--套筒;50--加强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包括:蒸汽发生器筒体20、位于蒸汽发生器筒体20内的套筒40、位于蒸汽发生器筒体20和套筒40之间的给水空间200,以及连通给水空间200的一次侧给水接管10,其中,套筒40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环形板30,环形板30自远离一次侧给水接管10一侧向邻近一次侧给水接管10一侧倾斜向上设置,环形板30的圆周方向设有分液孔300。
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环形板30的材质和套筒40的材质相同,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环形板30焊接于套筒40的外侧壁上,环形板30的外边缘与蒸汽发生器筒体20之间间隔设置。例如,环形板30的外边缘与蒸汽发生器筒体20之间的间隙为2-4mm。套筒40在给水受热时会发生热膨胀,通过环形板30受热与蒸汽发生器筒体20的内壁接触,可以减少对套筒40热膨胀变形。
请一并参照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环形板30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套筒40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加强肋片50。加强肋片5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三角形薄板结构。加强肋片50的一条边焊接于套筒40的外侧壁上,另一条边焊接于环形板30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环形板30的上下两侧分别间隔设有多个加强肋片50,上下两侧的加强肋片50交错分布。加强肋片50的设置起到支撑环形板30的作用,可以提高环形板30和套筒40的结合强度,防止环形板30的在水流的冲击下自套筒40的外侧壁脱落。
请特别参照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分液孔300在环形板30上并非均匀分布,邻近一次侧给水接管10一侧(给水近端)的分液孔300的分布密度大于远离一次侧给水接管10一侧(给水远端)的分液孔300的分布密度。例如,邻近一次侧给水接管10一侧的相邻两个分液孔300的夹角为9°-9.5°,远离一次侧给水接管10一侧的相邻两个分液孔300的夹角为11.5°-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在一次侧给水时,水流沿套筒40螺旋上升,在给水接管远端水流速度最大,本发明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中,套筒40上倾斜布置的环形板30可以减缓给水的螺旋上升,减少内部螺旋混流,使给水在给水空间200内平缓上升。此外,环形板30设置的一圈不均匀分布的分液孔300(给水近端密,给水远端疏),可以将给水远端流速大的方向流量适当降低,使得一次侧给水再分配,给水流量更均匀,换热更稳定。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包括:蒸汽发生器筒体、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内的套筒、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和套筒之间的给水空间,以及连通所述给水空间的一次侧给水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自远离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向邻近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环形板的圆周方向设有分液孔,邻近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所述分液孔的分布密度大于远离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所述分液孔的分布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焊接于套筒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外边缘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之间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外边缘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筒体之间的间隙为2-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环形板的加强肋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分液孔的夹角为9°-9.5°,远离所述一次侧给水接管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分液孔的夹角为11.5°-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92447.7A CN114017765B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92447.7A CN114017765B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17765A CN114017765A (zh) | 2022-02-08 |
CN114017765B true CN114017765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8006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92447.7A Active CN114017765B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1776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87417A1 (fr) * | 1977-04-12 | 1978-11-10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Generateur de vapeur a eau pressurisee |
EP0568433A1 (fr) * | 1992-04-28 | 1993-11-03 |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 Dispositif d'évacuation de la puissance résiduelle du coeur d'un réacteur nucléaire à eau pressurisée |
US5323736A (en) * | 1992-04-28 | 1994-06-28 | Framatome | Steam generator with device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feed water and recirculation water in the secondary part |
KR101406872B1 (ko) * | 2012-12-20 | 2014-06-13 |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 일체형 원자로 시스템의 사이드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유동혼합헤더 |
CN205428502U (zh) * | 2015-11-05 | 2016-08-03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体化小型反应堆 |
CN205619244U (zh) * | 2016-04-20 | 2016-10-05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具有斜向给水结构的蒸汽发生器 |
CN107143833A (zh) * | 2017-05-05 | 2017-09-08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单元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
CN108766592A (zh) * | 2018-05-07 | 2018-11-0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闪蒸驱动的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压水堆 |
CN111540488A (zh) * | 2020-05-15 | 2020-08-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布置在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流量搅混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77674B2 (en) * | 2010-09-27 | 2015-11-03 | Bwxt Nuclear Energy, Inc. | Compact nuclear reactor |
-
2021
- 2021-11-03 CN CN202111292447.7A patent/CN1140177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87417A1 (fr) * | 1977-04-12 | 1978-11-10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Generateur de vapeur a eau pressurisee |
EP0568433A1 (fr) * | 1992-04-28 | 1993-11-03 |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 Dispositif d'évacuation de la puissance résiduelle du coeur d'un réacteur nucléaire à eau pressurisée |
US5323736A (en) * | 1992-04-28 | 1994-06-28 | Framatome | Steam generator with device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feed water and recirculation water in the secondary part |
KR101406872B1 (ko) * | 2012-12-20 | 2014-06-13 |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 일체형 원자로 시스템의 사이드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유동혼합헤더 |
CN205428502U (zh) * | 2015-11-05 | 2016-08-03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体化小型反应堆 |
CN205619244U (zh) * | 2016-04-20 | 2016-10-05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具有斜向给水结构的蒸汽发生器 |
CN107143833A (zh) * | 2017-05-05 | 2017-09-08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单元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
CN108766592A (zh) * | 2018-05-07 | 2018-11-0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闪蒸驱动的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压水堆 |
CN111540488A (zh) * | 2020-05-15 | 2020-08-1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布置在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流量搅混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17765A (zh) | 2022-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60001B2 (en) | Straight fin for device for recovering waste heat of raw coke oven gas in ascension pipe of coke oven, and heat recovering device | |
CN103776280A (zh) | 具有凸形薄管板的立式换热器 | |
CN114017765B (zh) |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结构 | |
CN109282679B (zh) | 一种折流板强化的流化床外取热器 | |
CN202881214U (zh) | 一种气化炉 | |
CN109253545A (zh) | 相变储能式电磁锅炉 | |
CN209197538U (zh) | 一种折流板强化的流化床外取热器 | |
CN109340727B (zh) | 辐射对流一体式蒸汽发生装置 | |
CN205590676U (zh) | 一种发酵罐 | |
CN108384581B (zh) | 用于回收气化炉中合成气和熔渣高温显热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4629467U (zh) | 风帽结构 | |
CN109207187A (zh) | 固体颗粒取热器入口装置 | |
JP2016529467A (ja) | ツーパスボイラ構造を備える連続流動蒸気発生器 | |
CN207671987U (zh) | 一种紧凑缠绕型半焦冷却装置 | |
CN109705919A (zh) | 气化炉余热回收废锅机构 | |
CN209397168U (zh) | 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 | |
CN107255421B (zh) | 一种高温型粉体换热器 | |
JP5489837B2 (ja) | 蒸気発生器 | |
CN102748745A (zh) | 高压无缝多头内螺纹锅炉钢管 | |
CN209541406U (zh) | 一种环管式煅烧炉加热管束结构 | |
JP2016205811A (ja) | 放射合成ガス冷却器 | |
CN205424913U (zh) | 应用于冷却式旋风分离器的支撑耳板式中心筒固定结构 | |
CN204554787U (zh) | 改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二级中温过热器 | |
CN105485647A (zh) | 一种光热发电蒸汽发生装置 | |
CN222418668U (zh) | 一种外盘式上升管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