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6964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86964A CN113986964A CN202111161836.6A CN202111161836A CN113986964A CN 113986964 A CN113986964 A CN 113986964A CN 202111161836 A CN202111161836 A CN 202111161836A CN 113986964 A CN113986964 A CN 1139869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ata entry
- entry
- data item
- ite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53—Query execution of query operations
- G06F16/24554—Unary operations; Data partitioning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所述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本发明显示结果清楚、无冗余数据内容,使分组显示的可视化效果较好,有利于数据分析统计,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据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协作文档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协作文档可以用来编辑和保存数据内容,数据协作文档中的数据内容可通过网格表的形式显示,也可以通过看板视图的形式显示,还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显示。即数据协作文档是可以以多视图(如看板视图、网格表、画册)的方式来显示数据内容的数据表。
网格表与看板视图都是数据协作文档的展示方式,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出于使用习惯、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原因,用户希望将数据协作文档中的数据内容从网格表的展示形式转换为看板视图的展示形式。用户在为数据协作文档输入数据内容时,通常以网格表形式展示数据内容,如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填表工作。而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多个数据项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将此类网格表转换为看板视图后,会出现不同的数据项在同一看板视图中显示的现象。如图1所示,将网格表形式的数据内容转换为看板视图形式展示后,在图1中看板视图包含属性信息1、和属性信息2以及属性信息2所对应的数据项,其中,将属性信息2作为了分组依据。在第4个看板视图中,属性信息2包含了两个数据项,分别为“D”和“E”,在同一个看板视图中展示。
数据协作文档无论是以网格表的方式展示,还是以看板视图的方式展示,都存在着进行数据统计的需求。但同一数据条目中的同一属性信息对应多个数据项的情况,将会影响数据统计的正确性。此外,在同一看板视图中展示多个数据项,也会影响展示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对存在的多标签数据内容进行拆解,在保证数据内容完整性的同时,避免产生冗余数据内容,便于用户对数据内容进行数据统计等处理,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所述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包括:
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基于第二输入,遍历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所述第二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包括:
为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别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
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一致的数据条目分为一组;
将同一组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对所述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
进一步,所述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包括: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分别设置相同的标识;
或,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相关联的标识。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之后,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三输入,在显示界面上删除第一看板视图,并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条目是所述第一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
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
在存在所述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删除所述第三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存在所述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三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直接删除所述第三数据条目;若所述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删除所述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分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
根据调整后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根据调整后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包括:
基于第四输入,在显示界面上移动第二看板视图至第三看板视图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四数据条目,所述第三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五数据条目;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不在同一组内;
判断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
在不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若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为拆分所得到的数据条目,在所述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若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在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将更改后的第四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与所述第三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所述判断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与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合并;
删除所述第二看板视图。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包括:
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基于第二输入,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遍历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所述第二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分组显示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所述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上任一项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将第一标签信息确定为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该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每一条数据条目中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使得显示结果清楚、不存在冗余数据内容,同时,使分组显示的可视化效果较好,有利于数据分析统计,提高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数据内容以看板视图形式展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看板视图的范例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数据条目生成的看板视图的范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视图展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将看板视图进行移动后得到的范例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将看板视图进行移动后得到的范例图之二;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采用横向、纵向;横线、竖线,横向、横线的方向指,针对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的数据内容,以用户平视时肉眼可识别的显示界面,且该显示界面正常、准确显示数据内容为基准,平行于水平地面的水平方向;纵向、竖线的方向指,针对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的数据内容,以用户平视时肉眼可识别的显示界面,且该显示界面正常、准确显示数据内容为基准,垂直于水平地面的竖直方向。
本发明可应用于数据协作文档,数据协作文档可以网格表的形式显示,还可通过视图的形式显示,属于一种具有多显示形态的数据管理型文档。在数据协作文档中的数据内容通过网格表的形式显示的情况下,数据内容布设在构成行的各个单元格中,和/或布设在构成列的各个单元格中。针对客户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的数据内容,以用户平视时肉眼可识别的显示界面,且该显示界面正常、准确显示数据内容为基准,行是横线所组成的区域;列是竖线所组成的区域;行和列交叉形成的表格为单元格。
数据协作文档中的数据内容以数据条目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数据条目是相互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的同一行或者同一列数据内容的集合,每条数据条目可以包含多个数据项,各个数据项存在各自逐一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数据项是数据条目中所包含的数据内容,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数据项的类型信息。
当数据协作文档中的数据内容(即数据)以网格表的形式显示时,数据条目对应网格表中的“行”中的数据内容或“列”中的数据内容;数据项对应网格表中的单元格中的数据内容;属性信息对应单元格的行标题或列标题。
下面以数据条目对应网格表中的“行”中的数据内容为例,进行方案阐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条目集合是经过处理得到的数据集合,具体是指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的数据条目所构成的集合,其中,数据项只有一个是指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单元格中数据值仅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条目集合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数据条目集合经过处理得到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也可以是直接从服务器中直接获取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出第一标签信息,将第一标签信息确定为分组依据,然后根据得到的分组依据将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在数据内容以网格表的形式展示的情况下,第一标签信息是指从属性信息中选中的某一个字段。分组依据是对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时所基于的条件,如在个人简历表的数据集合中,按照学历对个人简历表进行分组。分组显示是将分组后的数据条目按照组别进行显示的方式,如将同一组中的数据条目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显示。
如下述表1中所述的“项目名称、参与人员、完成日期”等内容均是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属性信息作为第一标签信息,如将属性信息“参与人员”作为第一标签信息。若类似的数据条目有多个,将具有相同参与人员的数据条目划分为一组,将同一组中的数据条目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显示。
表1
序号 | 项目名称 | 参与人员 | 完成日期 | 备注 |
1 | 上海市项目一 | 小红 | 2021/7/14 | 获得客户好评 |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签信息为数据条目的多个属性信息中的一种,而且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而其他没有被确定为第一标签信息的属性信息中所对应的数据项可能有多个,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将第一标签信息确定为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每一条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使得显示结果清楚、不存在冗余数据内容,同时,使分组显示的可视化效果较好,有利于数据分析统计,提高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
其中,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通过电子计算机等人机交互设备,执行第一输入时,获取到所期望的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第二数据条目集合是指未经过处理的原文数据内容构成的集合,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包括多个数据条目,有的数据条目包含多个数据项,且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均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条目是相互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的数据的集合,每条数据条目可以包含多个数据项,各个数据项存在各自的属性信息。其中,数据项是数据条目中所包含的数据个体,属性信息用于描述数据项的类型信息。
将下述表2作为第二数据条目集合的范例。在下述的表2中,每个数据项有对应的属性信息。数据条目1所对应的数据项为“上海市项目一、小红、2021/7/14、获得客户好评”。其中,数据项“上海市项目一”所对应的属性信息为“项目名称”;数据项“小红”所对应的属性信息为“参与人员”;数据项“2021/7/14”所对应的属性信息为“完成日期”;数据项“获得客户好评”所对应的属性信息为“备注”。数据条目2、数据条目3和数据条目4也有各自的数据项,在此不对这些数据条目的数据项以及所对应的属性信息做逐一介绍。
表2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数据条目中的不同数据项具有相同的属性信息。例如,数据条目3中的数据项“小红”与数据项“小兰”均对应属性信息“参与人员”。
第一输入为用于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的输入操作,如用户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输入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各个数据条目的操作,又如用户通过人机交互设备选取预先存储在所述人机交互设备上的数据条目,从而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不对第一输入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制。
步骤202:基于第二输入,遍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基于第一标签信息,将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
其中,第一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第二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在之前的步骤中已经确定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且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一些数据条目所包含的数据项中存在不同数据项对应相同属性信息的情况,如在之前的示例中,数据条目3中的数据项“小红”与数据项“小兰”均对应属性信息“参与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设定第一标签信息。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属性信息确定的,它是对数据条目进行分组的依据。例如,在前述表2的示例中,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包括属性信息“项目名称”、“参与人员”、“完成日期”和“备注”。从这些属性信息中选取“参与人员”作为第一标签信息。在后续的步骤中,将以“参与人员”作为分组依据对表2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并显示。
在所确定的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项的数据条目记为第一数据条目,即第一数据条目是指在确定的第一标签信息下所对应的单元格中存在多个数据值的数据条目。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输入,对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使得拆分后所得到的数据条目中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此类拆分后所得到的数据条目记为第二数据条目,即第二数据条目是指在确定的第一标签信息下所对应的单元格中只存在唯一数据值的数据条目。
第二输入是用于指示对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的指令。第二输入可以是用户对人机交互设备的交互界面上的预设按钮的点击操作,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代码指令,在本实施例中不对第二输入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制。
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成第二数据条目后,使得到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所有数据条目均为第二数据条目,即所有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都只有一个。
例如,在前述表2的示例中,数据条目3中的数据项“小红”与数据项“小兰”均对应属性信息“参与人员”,该数据条目为第一数据条目。因此,需要将其进行拆分。在拆分时,只需要将第一数据条目中具有相同属性信息的多个数据项拆分到不同数据条目中,其余属性信息复制到拆分后的各个数据条目中。
如数据条目3“广州市项目三,小红、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被拆分为两个数据条目,分别为:“广州市项目三,小红,2021/7/29,响应及时”与“广州市项目三,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
对前述表2示例中的第二数据条目集合进行拆分后,所得到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如表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条目与第二数据条目主要用于描述数目条目的类型,并未对数据条目做数量上的限制。即:在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第一数据条目或第二数据条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于一个。
表3
序号 | 项目名称 | 参与人员 | 完成日期 | 备注 |
1 | 上海市项目一 | 小红 | 2021/7/14 | 获得客户好评 |
2 | 长沙市项目二 | 小兰 | 2021/6/24 | |
3 | 广州市项目三 | 小红 | 2021/7/29 | 响应及时 |
4 | 东莞市项目四 | 小芳 | 2021/7/14 | |
5 | 广州市项目三 | 小兰 | 2021/7/29 | 响应及时 |
在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之后,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进行分组。在分组时,以前述的第一标签信息作为分组依据。例如,表3所示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以其中的属性信息“参与人员”作为第一标签信息。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时,参考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可将表3中的数据条目1、数据条目3分为一组(参与人员均为小红),将表3中的数据条目2和数据条目5分为一组(参与人员均为小兰),将表3中的数据条目4分为一组(参与人员为小芳)。
在完成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所有数据条目的分组之后,对各个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例如,同一组内的数据条目在同一行显示,或同一组内的数据条目在同一列显示。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分组显示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的数据条目进行拆分,然后以第一标签信息作为分组依据,对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使得显示结果清楚、不存在冗余数据内容,数据内容显示效果直观,提高了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标签信息,将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包括:
为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别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
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一致的数据条目分为一组;
将同一组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以看板视图的方式显示数据条目。所谓的看板视图是指通过看板的方式用于清楚展示数据状态的一种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看板视图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看板视图中包含两个区域:区域A和区域B,区域A为用于展示数据条目中作为分组依据的属性信息的区域,区域B为用于显示数据条目中其他属性信息的区域。其中,区域A中的属性信息为分组依据,区域B展示了一条数据条目中的相关信息。每一个看板视图包含了一个数据条目的所有数据项,且描述了数据项所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时,可首先为各个数据条目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然后按照数据条目的分组结果,将同一组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看板区域是指用于展示看板视图的区域。同一个看板区域是指,在看板视图的同一个子区域内展示同一组的数据条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同一组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个看板区域进行展示时,采用预设的同组显示规则进行显示。同组显示规则可以是同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在同一列中显示,也可以是同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在同一行中显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限制。
图4为表3所示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以看板视图的方式进行分组显示的示意图。当将“参与人员”作为分组依据时,数据条目1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小红”、数据条目2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小兰”、数据条目3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小红”、数据条目4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小芳”、数据条目5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小兰”,可见,数据条目1和数据条目3的第一标签信息的数据项相同,数据条目2和数据条目5的第一标签信息的数据项相同,在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时,将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相同的数据条目自动分在同一组中,按照纵向排列的排列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图4所示的看板视图,图4右上角中的数字表示每组中第一标签信息的数据项的数量,如第一组看板视图中的右上角的数字为2,则表示数据项有2个。
从图4所示的看板视图中,可以清晰地知道“小兰”完成了“长沙市项目二”和“广州市项目三”;“小红”完成了“上海市项目一”和“广州市项目三”;“小芳”完成了“东莞市项目四”。此外,通过看板视图还能够得到完成日期、备注信息等数据条目中所包含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数据项是指单元格中存在多个数值,如上述表2中,一个单元格中包含了两个参与人员,“小红、小兰”,即为2个数据项,当每一条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属性对应的单元格中只存在一个数值时,则数据项的个数为一个。本实施例中,数据项个数的判断方式可以根据一个单元格中存在的数值内容的顿号或逗号的数量进行确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判断方式,如根据nickname(昵称)属性值的数量进行判断确认,当单元格中nickname属性对应的数据值为2时,即表示该单元格存在2个数据项。数据项个数的确定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当遍历到存在同一个数据条目中多个数据项对应相同的属性信息时,将该数据条目的多个数据项进行拆分,形成多个具有单一数据项的数据条目,将数据条目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并将具有相同数据项的数据条目对应的看板视图自动分为一组,将同一组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个看板区域显示,各个看板视图显示清楚、有规则,且操作简单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包括:
根据第一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对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
具体地,同源是指两个或多个数据条目具有相同的数据来源,同源标识是指两个或多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具有相同的标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同源标识可以是相同的ID值,也可以是相同的代码标记,还可以是其他表示方式。每个数据条目所设置的同源标识具有唯一性,每个数据条目所对应的同源标识是不同的。在为每个数据条目设置好同源标识后,根据设置的同源标识信息能够得到对应的数据条目;同理,根据需要的数据条目可以得到其对应的同源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同源标识信息是指具有相同标记的信息,标记信息可以存在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采用相同的ID值作为同源标识信息。第一数据条目是指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的个数大于1的数据条目,为其设定一个ID值。人机交互设备接收到第二输入后,遍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对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多个第二数据条目。由于这些第二数据条目都是从同一个第一数据条目中拆分出来的,因此,这些第二数据条目具有与第一数据条目相同的ID值。
例如,在表2所示的范例中,第一数据条目为表2中对应的数据条目3,“广州市项目三,小红、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当选择“参与人员”作为分组依据时,将数据条目3中的“小红、小兰”拆分为“小兰”、“小红”,也就将数据条目3拆分为两个数据条目,并为这两个数据条目设置相同的ID值作为同源标识信息。拆分后所得到的两个数据条目中的一个为“广州市项目三,小红,2021/7/29,响应及时,ID值1234”,另一个数据条目为“广州市项目三,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ID值1234”。表2所示的第二数据条目集合经过处理后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4(ID值仅示出数据条目3、数据条目5的)所示,数据条目3和数据条目5是由同一个数据条目拆分得到的。
表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根据第一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的个数将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与数据项的个数相等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即数据项的个数决定了第二数据条目的数量。如某一数据条目中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的个数为4,可将该数据条目拆分为4个新的数据条目,新的数据条目中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的个数均为1。
图5为根据上述表4中的数据条目生成的看板视图,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组内数据条目的数量,如基于参与人员“小兰”所划分的组内,有两个数据条目,这两个数据条目分别描述了小兰参与的长沙市项目二和广州市项目三,因此在右上角有对应的数字2。同时最后一行的两个看板视图的右下角标记了作为同源标识符号的数字符号①、②,表明两个看板视图为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看板视图,也就是说,两个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为从同一个数据条目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存在多标签的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并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便于后续对各个看板视图进行删除或移动操作时,实现原数据条目属性信息相应的变更。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包括: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分别设置相同的标识;
或,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分别设置相关联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同源标识信息包括了相同的标识和相关联的标识,其中,相同的标识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拆分后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与拆分前的第一数据条目具有相同的ID值,在此不进行详细赘述。
在实施例中,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相关联的标识,相关联是指属于同一主题,且数据条目相互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关系。如在上述表2所示的范例中,第一数据条目为表2中对应的数据条目3,“广州市项目三,小红、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当选择“参与人员”作为分组依据时,将数据条目3中的“小红、小兰”拆分为“小兰”、“小红”,也就将数据条目3拆分为两个数据条目,同时为数据条目3设置标识为“1”,拆分得到的两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为相关联的标识“1-1”和“1-2”,即拆分后所得到的两个数据条目中的一个为“广州市项目三,小红,2021/7/29,响应及时,1-1”,另一个数据条目为“广州市项目三,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1-2”。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联的标识是多个数据条目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不局限于“1”、“1-1”和“1-2”这种形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时,可以是相同的标识,也可以是相关联的标识,设定方式不具有局限性,便于后续对各个看板视图进行删除或移动操作时,实现原数据条目属性信息相应的变更。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标签信息,将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之后,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三输入,在显示界面上删除第一看板视图,并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其中,第三数据条目是第一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
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
在存在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在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具体地,第三输入是指用户对看板视图进行删除处理的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输入第三输入时,后台会根据输入的删除信息,在显示界面上删除所选定的第一看板视图,并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
然后,判断要删除的数据条目是否存在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若存在时,将要删除的第一看板视图对应的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即:第一看板视图对应的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以后得到的数据条目,需要将被拆分前的对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三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直接删除,剩余拆分所得到的其他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例如,当第一看板视图为表3中数据条目5所对应的看板视图时,该看板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5为“广州市项目三,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可该数据条目是被拆分以后得到的数据条目,拆分前对应的数据条目为“广州市项目三,小红、小兰,2021/7/29,响应及时”,即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第一标签信息中的数据项为“小红、小兰”,当将“小兰”对应的第一看板视图删除时,相应的将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中的数据项“小红、小兰”更新为“小红”。如下表5中所示的数据条目标签信息的变化。
表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用户对看板视图的操作处理,同时对看板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的标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之后,方法还包括:
在不存在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若第三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直接删除第三数据条目;若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删除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
在本实施例中,当判断要删除的第一看板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不存在其他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数据条目时,若可以确定要删除的第三数据条目不是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直接删除第三数据条目;若确定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时,说明其他被拆分得到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数据条目已被删除,第三数据条目为拆分结果中的最后一条数据条目,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将第三数据条目删除,同时将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删除。
例如,第三数据条目为下述表6中所述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的值为“小兰”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时,第三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时,可见,第三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具有单一的同源标识信息,当用户要删除第三数据条目对应的看板视图时,后台直接将第三数据条目删除即可。
表6
当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时,由于不存在其他数据条目,当要删除第三数据条目对应的看板视图时,在第一数据集合中将第三数据条目删除,同时,需要将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删除,此时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空,因此可以将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整体删除。
可选的,当用户要同时删除多个看板视图时,且多个看板视图中各自对应的数据条目有被拆分得到的,也有没有被拆分处理的,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对各自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根据用户对看板视图的删除动作,对要删除的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了数据条目与看板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标签信息,将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之后,方法还包括:
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
根据调整后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要移动显示界面上的看板视图时,需要更新该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需要说明的是,在更新要移动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时,需要对要移动的看板视图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类型进行判断,具体可见下述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对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对第二看板视图进行移动操作,并根据调整后的新位置对移动的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进行更新处理,保证了数据条目与看板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根据调整后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包括:
基于第四输入,在显示界面上移动第二看板视图至第三看板视图所在的位置;其中,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四数据条目,第三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五数据条目;第四数据条目与第五数据条目不在同一组内;
判断第四数据条目与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
在不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若第四数据条目为拆分所得到的数据条目,在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若第四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在第四数据条目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将更改后的第四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与第三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
具体地,第四输入是指用户对看板视图进行移动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人机交互设备接收到第四输入时,将第二看板视图移动至第三看板视图所在的位置时,需要对其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标签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
在第二看板视图对应的第四数据条目和第三看板视图对应的第五数据条目不具有同源标识,且确定第四数据条目为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时,需要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如图5所示的看板视图中,当将“小红”分组中下边的看板视图移动到“小芳”分组中,会将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小红”更新成“小芳”,最终将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小兰、小红”更新为“小兰、小芳”,并生成新的看板视图如图6所示。具体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更新变化如下表7所示。
表7
当确定第四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时,需要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如表7所示,当将“小兰”对应的视图移动到“小芳”分组中,会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小兰”更新成“小芳”,最终更新后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为“小芳”。
需要说明的是,若看板视图在同组内进行移动,如将小兰完成的广州市项目三所对应的看板视图与小兰完成的长沙市项目二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进行位置调整,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目的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这一情况进行讨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根据用户对看板视图的移动动作,对要移动的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的更新处理,保证了数据条目与看板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第四数据条目与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
在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在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与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合并;
删除第二看板视图。
具体地,具有同源标识信息是指第二看板视图对应的第四数据条目和第三看板视图对应的第五数据条目是被同一个数据条目拆分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四数据条目和第五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时,确定第四数据条目为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需要在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是数据条目中,将第四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同时将重复的看板视图删除。如当将图5中“小红”分组中的下边的看板视图移动到“小兰”分组中时,两个看板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在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小红”更新为“小兰”,形成“小兰、小兰”,为了避免重复,将重复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去除,最终将原来的第一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小兰、小红”更新为“小兰”,并生成新的看板视图如图7所示。具体如下述表8所示。
表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用户对看板视图的移动操作,将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包括:
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基于第二输入,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遍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第一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第二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是指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的输入操作。当用户通过电子计算机等人机交互设备,执行第一输入时,获取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然后从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所对应的属性信息确定出第一标签信息;基于第二输入,将确定的第一标签信息作为分组依据,通过遍历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将其中存在的多个数据项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后,先确定出分组依据,然后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各个数据条目进行遍历,只遍历该分组依据所对应的列或行中的数据项,并把该分组依据下存在的多个数据项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多个第二数据条目,构成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与之前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并不需要对各个属性信息下的数据条目进行遍历、拆分处理,只需要对确定的分组依据所对应的列或行进行拆分处理;最后根据该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先将第一标签信息确定为分组依据,然后将该分组依据所对应的列或行中的数据项多于一个的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然后根据分组依据,对得到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提高了数据条目拆分处理的速度,提高了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分组显示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保证分组显示清楚、不产生冗余数据内容,同时,使分组显示的可视化效果较好,有利于数据分析统计,提高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如图8所示,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801和遍历与拆分模块802:
确定模块801用于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遍历与拆分模块802用于基于第二输入,遍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基于第一标签信息,将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
其中,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第二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保证视图不产生冗余数据内容,分组显示清楚,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遍历与拆分模块802还用于:
为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别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
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的值一致的数据条目分为一组;
将同一组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当装置遍历到存在同一个数据条目中多个数据项对应相同的属性信息时,将该数据条目的多个数据项进行拆分,形成多个具有单一数据项的数据条目,将数据条目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并将具有相同数据项的数据条目对应的看板视图自动分为一组,将同一组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各个看板视图显示清楚、有规则,且操作简单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遍历与拆分模块802还用于:
根据第一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对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对存在多标签的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并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便于后续对各个看板视图进行删除或移动操作时,实现原数据条目属性信息相应的变更。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遍历与拆分模块802还用于: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分别设置相同的标识;
或,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相关联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不同形式的同源标识信息,便于后续对各个看板视图进行删除或移动操作时,实现原数据条目属性信息相应的变更。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删除模块用于:
基于第三输入,在显示界面上删除第一看板视图,并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其中,第三数据条目是第一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
在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
在存在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在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用户对看板视图的操作处理,同时对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的标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删除模块还用于:
在不存在所述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若第三数据条目为未拆分的数据条目,直接删除第三数据条目;若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删除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根据用户对看板视图的删除动作,对要删除的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了数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移动模块,移动模块用于:
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
根据调整后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根据用户对看板视图的移动动作,对要移动的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的更新处理,保证了数据条目与看板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模块还用于:
基于第四输入,在显示界面上移动第二看板视图至第三看板视图所在的位置;其中,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四数据条目,第三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五数据条目;第四数据条目与第五数据条目不在同一组内;
判断第四数据条目与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
在不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若第四数据条目为拆分所得到的数据条目,在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若第四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在第四数据条目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将更改后的第四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与第三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看板区域显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根据用户对看板视图的移动动作,对要移动的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进行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的更新处理,保证了数据条目与看板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模块还用于:
在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在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与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合并;
删除第二看板视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用户对看板视图的移动操作,将看板视图对应的数据条目的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分组显示模块还用于:
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基于第二输入,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遍历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第一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第二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保证视图不产生冗余数据内容,使生成的看板视图的可视化效果较好,分组显示清楚,有利于数据分析统计,同时提高了数据条目拆分处理的速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相同,对于更加详细的解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901、存储器(memory)902和总线903;
其中,处理器901、存储器902通过总线9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902存储有可被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901用于调用存储器9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工单优先级确认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其中,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所述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包括:
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基于第二输入,遍历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所述第二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包括:
为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别生成对应的看板视图;
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一致的数据条目分为一组;
将同一组的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个看板区域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对所述第一数据条目进行拆分处理;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设置同源标识信息,包括:
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分别设置相同的标识;
或,为拆分得到的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分别设置相关联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三输入,在显示界面上删除第一看板视图,并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删除第三数据条目;其中,所述第三数据条目是所述第一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
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
在存在所述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删除所述第三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三数据条目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其他数据条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存在所述其他数据条目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三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直接删除所述第三数据条目;若所述第三数据条目为被拆分得到的数据条目,删除所述第三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分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
根据调整后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显示界面上对第二看板视图的移动指令,调整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位置,根据调整后所述第二看板视图的新位置,更新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包括:
基于第四输入,在显示界面上移动第二看板视图至第三看板视图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四数据条目,所述第三看板视图所对应的数据条目是第五数据条目;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不在同一组内;
判断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
在不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若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为拆分所得到的数据条目,在所述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若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为未被拆分的数据条目,在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中,将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更改为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
将更改后的第四数据条目所对应的看板视图与所述第三看板视图设置于同一个看板区域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是否具有同源标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具有同源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第四数据条目被拆分前的数据条目中,将所述第四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与所述第五数据条目中的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进行合并;
删除所述第二看板视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包括:
基于第一输入,确定第二数据条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数据项具有对应的属性信息;
基于第二输入,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遍历所述第二数据条目集合中的各个数据条目的第一标签信息,将其中的第一数据条目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条目,得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多于一个,所述第二数据条目中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12.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显示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标签信息为分组依据,根据所述分组依据对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进行分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是根据所述数据条目的属性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数据条目集合中的数据条目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项只有一个。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1836.6A CN113986964A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1836.6A CN113986964A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86964A true CN113986964A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737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61836.6A Pending CN113986964A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8696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04649A (zh) * | 2023-05-05 | 2023-06-02 | 北京睿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标签呈现的数据处理系统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8186A (en) * | 1995-08-11 | 1998-12-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Feature extraction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ext within a table image |
US20050050088A1 (en) * | 2000-06-21 | 2005-03-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spreadsheets and word processing tables |
US20090158251A1 (en) * | 2007-12-18 | 2009-06-18 | Rohan Angrish | Techniques for query and dml over relational tables using spreadsheet applications |
US8140533B1 (en) * | 2010-01-26 | 2012-03-20 | Google Inc. | Harvesting relational tables from lists on the web |
US20120131062A1 (en) * | 2010-11-24 | 2012-05-24 | Sap A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ing Documentation |
CN105556509A (zh) * | 2013-06-14 | 2016-05-04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填充 |
US20180232409A1 (en) * | 2015-01-30 | 2018-08-16 | Splunk Inc. | Column-based table manipulation of event data to add commands to a search query |
CN109325218A (zh) * | 2017-08-01 | 2019-02-12 |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筛选统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409419A (zh) * | 2018-09-30 | 2019-03-01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674433A (zh) * | 2019-09-25 | 2020-01-10 |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表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190597A (zh) * | 2019-12-27 | 2020-05-22 | 天津浪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ue可视化设计系统 |
CN111950241A (zh) * | 2019-05-16 | 2020-11-17 |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表格数据的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3420144A (zh) * | 2021-04-09 | 2021-09-21 |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内容列表展示方法及计算设备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11161836.6A patent/CN1139869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8186A (en) * | 1995-08-11 | 1998-12-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Feature extraction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ext within a table image |
US20050050088A1 (en) * | 2000-06-21 | 2005-03-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spreadsheets and word processing tables |
US20090158251A1 (en) * | 2007-12-18 | 2009-06-18 | Rohan Angrish | Techniques for query and dml over relational tables using spreadsheet applications |
US8140533B1 (en) * | 2010-01-26 | 2012-03-20 | Google Inc. | Harvesting relational tables from lists on the web |
US20120131062A1 (en) * | 2010-11-24 | 2012-05-24 | Sap A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ing Documentation |
CN105556509A (zh) * | 2013-06-14 | 2016-05-04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填充 |
US20180232409A1 (en) * | 2015-01-30 | 2018-08-16 | Splunk Inc. | Column-based table manipulation of event data to add commands to a search query |
CN109325218A (zh) * | 2017-08-01 | 2019-02-12 |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筛选统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409419A (zh) * | 2018-09-30 | 2019-03-01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950241A (zh) * | 2019-05-16 | 2020-11-17 |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表格数据的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0674433A (zh) * | 2019-09-25 | 2020-01-10 |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表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190597A (zh) * | 2019-12-27 | 2020-05-22 | 天津浪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ue可视化设计系统 |
CN113420144A (zh) * | 2021-04-09 | 2021-09-21 |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内容列表展示方法及计算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HANQING ZHU: "MDTC: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TCAM-based multidimensional table compression", 《2015 IFIP NETWORKING CONFERENCE (IFIP NETWORKING)》, 2 July 2015 (2015-07-02) * |
李华: "面向关系数据库关键字查询的物化视图维护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信息科技辑》, 15 March 2017 (2017-03-15) * |
清水柠檬YD: "如何将Excel中一行数据拆分成多行", pages 2,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百度经验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 b87fe19eac64cd1318356885.html》> * |
王志军: "将单独单元格的数据光速拆分到不同列",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no. 2020, 30 June 2020 (2020-06-30)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04649A (zh) * | 2023-05-05 | 2023-06-02 | 北京睿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标签呈现的数据处理系统 |
CN116204649B (zh) * | 2023-05-05 | 2023-06-30 | 北京睿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标签呈现的数据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0879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knowledge graph,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WO2017167065A1 (zh) | 页面资源投放方法及装置 | |
CN109614424B (zh) | 页面布局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 |
CN110292775B (zh) | 获取差异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50081741A1 (en) | Incremental graph view maintenance | |
CN107341206A (zh) | 基于多个数据源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系统及方法 | |
TW201342095A (zh) | 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系統之控制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資訊記憶媒體 | |
CN113051885A (zh) | 基于AutoCAD的设计图纸快速排版方法 | |
US20240037139A1 (en) | Identifying similar digital assets from results of a multi-user search of digital assets, comparing digital assets and providing persistent search results of the multi-user search | |
CN113805886A (zh) | 页面创建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3986964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739859B (zh) | 一种关系图谱绘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CN116305895A (zh) | 产品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189801B (zh) | 一种用于多视图联动分析的分析思路可视化方法 | |
WO2025148824A1 (zh) | 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559603B (zh) | 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01222613A (ja) | 商圏表示方法、商圏表示装置および媒体 | |
CN110517547A (zh) | 基于人机交互的力学智能分析系统 | |
US10380110B2 (en) | Explore query caching | |
CN117171381B (zh) | 基于结构化数据表的交互式图数据构建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3220945A (zh) | 一种用于数据血缘的字段检索和路径展示的方法及系统 | |
JP2017134619A (ja) | 勤務シフト作成支援システム、勤務シフト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 | |
CN116362670A (zh) | 基于思维导图的文档可视化评审方法和装置 | |
WO2021082652A1 (zh) | 显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409014A (zh) | 单据模板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