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8622B - 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式运输船 - Google Patents
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式运输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78622B CN113978622B CN202110666712.7A CN202110666712A CN113978622B CN 113978622 B CN113978622 B CN 113978622B CN 202110666712 A CN202110666712 A CN 202110666712A CN 113978622 B CN113978622 B CN 1139786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rel
- jacket
- jacket foundation
- suction
- found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goods other than bulk goods
- B63B25/006—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goods other than bulk goods for floating containers, barges or other floating cargo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24—Mean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cargo movement, e.g. dunn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化运输船,通过刚性连接将吸力筒和一体式运输船之间连接,通过导管架抱箍装置将导管架与一体式运输船连接,以及通过塔筒扶正装置将塔筒与一体式运输船连接等多种固定措施,保证了多筒导管架基础和一体式运输船体之间的稳固连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导管架不会由于碰撞摩擦而导致损坏,同时可进行风电整机拖航运输,省去了干拖过程中的吊装成本,整体运输费用降低;并且吸力筒内部始终留有气体,增大一体式运输船的吃水调节范围;通过调节吸力筒内水气比,调节一体式运输船和多筒导管架基础所构成整体结构的吃水和姿态,从而对较浅航道和恶劣海况仍能够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上风电领域,多筒导管架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海上风机基础,具有重量轻,抗侧倾能力强,受浪流作用较小,施工较简便等优势,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运输方式是将多筒导管架基础吊装至船舶甲板上,需要安装码头具有足够的吊力,同时在基础底部焊接加劲板防止运输过程筒体产生变形,将多筒导管架基础干拖至安装现场,由于多筒导管架基础跨距大,高度高,对运输船的宽度及扶正设施的高度要求较高,然后再将焊接的筒底加劲板进行切割,施工过程繁琐,且运输至指定海域后需要起吊入水安装,对于吊装设备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成本较高的问题。另外,在传统干拖过程中导管架与船体通过钢丝绳与船体进行绑扎,导管架不易绑扎牢固,容易与运输船之间发生碰撞,且钢丝绳也对基础有摩擦损伤,从而对基础结构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化运输船,可以保证运输稳定性,减少基础结构破环,降低运输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通过一体式运输船浮运多个多筒导管架基础,多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装配在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两侧;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包括多个吸力筒,多个所述吸力筒上方连接有导管架,所述导管架顶部设置有过渡段;每个所述吸力筒设置有筒顶气阀;每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其吸力筒侧部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固接;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控制吊缆长度;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导管架抱箍装置,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一一对应,用于固定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
进一步地,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数量为双数时,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对称分布在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两侧;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数量为单数时,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优先布置在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两侧中间,再依次向所述平板舶两侧端部布置。
进一步地,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入水并对所述吸力筒充气,直至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达到设计吃水深度;
(2)将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其中两个吸力筒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固定连接;
(3)将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连接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以将导管架抱紧;
(4)对所述吸力筒充气或放气,以调整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和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整体的吃水深度和姿态;
(5)通过所述卷扬机下放所述吊缆,将所述吊缆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过渡段连接,通过所述卷扬机调整所述吊缆至设计张力;
其中,多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装配顺序为:先安装位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中部的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再安装位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端部的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并且,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两侧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按照相邻顺序安装。
(6)将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整体进行拖航。
进一步地,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相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吸力筒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顶部固定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两端伸出于所述卡块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和舷侧交界处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卡块的滑道,所述滑道两边的甲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上对应的滑道卡紧后,通过穿过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将所述吸力筒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固定;
步骤(2)中,对各吸力筒充气使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升高,使所述卡块能够对准所述滑道顶部;然后对各吸力筒放气使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降低,使所述卡块进入所述滑道卡紧;再通过所述螺栓将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圆弧形抱箍,每个所述圆弧形抱箍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上的连接机构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卡扣;
步骤(3)中,每个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的两个圆弧形抱箍通过所述卡扣连接在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上方的所述卷扬机数量与所述吸力筒的数量相同,每个卷扬机所连接的所述吊缆对应于所述吸力筒上方,每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连接的所述吊缆均匀分布在所述过渡段边部。
进一步地,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内部设置有备用气囊,所述备用气囊能够通过气囊阀门充气;
步骤(6)中,若所述吸力筒漏气,打开该吸力筒的所述气囊阀门向所述备用气囊内充气。
进一步地,步骤(6)中,通过对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充气或放气,调整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整体重心。
若遇到水深较浅的航道,通过对所述吸力筒充气抬高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重心;若遇到风浪较大的情况,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重心。
进一步地,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塔筒连接有风机;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塔筒扶正装置,所述塔筒扶正装置与所述塔筒一一对应,所述塔筒扶正装置用于扶正所述塔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塔筒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和内套管组件,所述内套管组件能够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并相对于所述外套管组件滑动;所述塔筒扶正装置闭合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伸出所述外套管组件并与所述外套管组件组成圆环形结构,能够将塔筒固定;所述塔筒扶正装置打开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缩回所述外套管组件,能够使塔筒脱离;在所述塔筒扶正装置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下,通过螺栓定位所述外套管组件和所述内套管组件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体式运输船,用于浮运多个多筒导管架基础;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和舷侧交界处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边的甲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螺栓孔,所述滑道和所述螺栓孔用于固定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靠船侧吸力筒;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用于一一对应的控制吊缆长度,所述吊缆的数量均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中吸力筒的数量相同;所述安装架中部设置有导管架抱箍装置,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部设置有塔筒扶正装置,所述塔筒扶正装置与连接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上部的塔筒一一对应,用于扶正所述塔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塔筒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和内套管组件,所述内套管组件能够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并相对于所述外套管组件滑动;所述塔筒扶正装置闭合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伸出所述外套管组件并与所述外套管组件组成圆环形结构,能够将塔筒固定;所述塔筒扶正装置打开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缩回所述外套管组件,能够使塔筒脱离;在所述塔筒扶正装置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下,通过螺栓定位所述外套管组件和所述内套管组件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的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吸力筒内部始终留有气体,为多筒导管架基础提供自浮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为一体式运输船提供一定的浮力,增大一体式运输船的吃水调节范围;通过调节各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内水气比,可以调节一体式运输船和多筒导管架基础所构成整体结构的吃水和姿态,从而对较浅航道和恶劣海况仍能够适用。
(二)本发明的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化运输船,通过刚性连接将吸力筒和一体式运输船之间连接,通过导管架抱箍装置将导管架与一体式运输船连接,以及通过塔筒扶正装置将塔筒与一体式运输船连接等多种固定措施,保证了多筒导管架基础和一体式运输船体之间的稳固连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导管架不会由于碰撞摩擦而导致损坏,同时可进行风电整机拖航运输,省去了干拖过程中的吊装成本,整体运输费用降低。
(三)本发明的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在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内部布置气囊,可以作为在吸力筒发生漏气情况下的备选方案,一旦吸力筒漏气,立刻打开气囊补充吸力筒内部气体,保证结构的浮力和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所提供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所提供一体式运输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1所提供运输方法中吸力筒与一体式运输船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1所提供运输方法中筒内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1所提供运输方法中筒顶气阀、抽水泵及线路孔道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2所提供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运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2所提供一体式运输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2所提供一体式运输船中塔筒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导管架;2、吸力筒;3、塔筒扶正装置;4、导管架抱箍装置;5、吊缆;6、一体式运输船;7、水线面;8、安装架;9、导管架抱箍连接机构;10、抱箍;11、卡扣结构;12、顶板;13、塔筒扶正连接机构;14、平台;15、卷扬机安装部;16、卡块; 17、滑道;18、滑轮;19、螺栓;20、螺栓孔;21、备用气囊;22、气囊阀门;23、筒顶气阀;24、抽水泵;25、线路孔道;26、外套管组件;27、内套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通过一体式运输船6 浮运多个多筒导管架基础,借助多筒导管架基础可自浮拖航的特性,与传统的干拖运输相比不需要大型运输船,保证运输稳定性,降低运输成本。
多筒导管架基础的数量通常为3-6个。当数量为双数时,以多筒导管架基础对称分布在一体式运输船6两侧为佳。当数量为单数时,以多筒导管架基础优先布置在一体式运输船6两侧中间,再依次向一体式运输船6两侧端部布置为佳。
多筒导管架基础一般包括三至四个吸力筒2,多个吸力筒2通过其上方筒顶加强段与导管架1连接。吸力筒2主体为钢筒,由筒壁及盖板构成。导管架1由空间桁架和过渡段焊接而成,空间桁架的立柱底部连接于吸力筒2顶部中心,过渡段用于与塔筒连接。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强度高,承载力强,安装过程快捷、简单、精度高,对深水风电场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如图2所示,一体式运输船6的甲板上设置有安装架8,安装架8为多榀多层平行弦桁架。塔筒扶正装置3和导管架抱箍装置4的安装位置处伸出斜撑进行固定。
安装架8顶部设置有钢制顶板12,顶板12连接有平台14,平台14的数量与多筒导管架基础数量相同。平台14为圆形钢板结构,其直径为10-18m,厚度为1.0-3.0m,平台14 上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用于控制吊缆5长度。每个平台14安装卷扬机和吊缆5的数量均与多筒导管架基础中吸力筒2的数量相同,每根吊缆5对应于一台卷扬机,吊缆5底端均匀分布的连接在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过渡段边部。吊缆5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增强导管架1 和塔筒扶正装置3之间的连接,在整机出现倾斜时有利于减小塔筒扶正装置3和塔筒之间的剪切力。
安装架8中部设置有导管架抱箍装置4,导管架抱箍装置4的数量与多筒导管架基础数量相同。每个导管架抱箍装置4对应于多筒导管架基础中的导管架1所在高度,用于将导管架1固定。导管架抱箍装置4由导管架抱箍连接机构9进行支撑,导管架抱箍连接机构9为由安装架8两侧向外延伸的斜撑结构。每个导管架抱箍装置4包括一组相互对称设置的圆弧形抱箍10,每个圆弧形抱箍10的一端与导管架抱箍连接机构9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卡扣11。同组圆弧形抱箍10的两个卡扣11用于连接在导管架1远离船侧的立柱上。
多筒导管架基础中的两个吸力筒2与一体式运输船6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与一体式运输船6连接的吸力筒2设置有卡块16,卡块16为焊接在吸力筒2外侧的梯形横截面钢块,该梯形横截面钢块的外侧较宽而内侧较窄,以便形成卡接固定。卡块16顶部固定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两端伸出于卡块16且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螺栓孔。一体式运输船6的甲板和舷侧交界处开设有滑道17,滑道17对应于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安装位置,并且滑道17为对应于卡块16的梯形横截面凹槽。滑道17两边的甲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螺栓孔20,滑道17两侧的螺栓孔与连接钢板所设置的螺栓孔20相对应。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卡块16与一体式运输船6上对应的滑道17卡紧后,通过穿过螺栓孔20的螺栓19 将吸力筒2与一体式运输船6进一步固定。在滑道17内部还可以嵌固有滑轮18,以减小卡块16和滑道17之间的摩擦,使得卡接过程顺利。
如图4所示,多筒导管架基础的每个吸力筒2内设置有备用气囊21,备用气囊21与吸力筒2盖板上设置的气囊阀门22连通。吸力筒2正常使用时,备用气囊21内部没有气体,气囊阀门22关闭。一旦吸力筒2发生破舱时,吸力筒2将会漏气,此时立刻打开气囊阀门22向备用气囊21内部充气,可以起到补充吸力筒2内部气体的作用。
如图5所示,吸力筒2的盖板设有气囊阀门22、筒顶气阀23、抽水泵24和线路孔道25。线路孔道25作为安装传感器的备用线路孔道,用于安装传感器监测数据时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对岸上预制的多筒导管架基础关闭各个吸力筒2的气囊阀门22和筒顶气阀23,检查所有吸力筒2的气密性后,将多筒导管架基础入水并通过筒顶气阀23向各吸力筒2 内部充气,直至多筒导管架基础达到设计吃水深度,将多筒导管架基础浮运至一体式运输船6附近。
(2)继续通过筒顶气阀23向各个吸力筒2内部充气,使多筒导管架基础升高,升高至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卡块16底部能够对准一体式运输船6的滑道17顶部,然后通过筒顶气阀23对各个吸力筒2进行放气,使多筒导管架基础降低,使卡块16进入到滑道17中,再将螺栓19穿入卡块16所焊接钢板和一体式运输船6的螺栓孔20旋紧,实现多筒导管架基础和一体式运输船6固定连接。
(3)将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导管架抱箍装置4和安装架8与一体式运输船6进行连接。将导管架抱箍装置4的卡扣11卡紧在导管架1远离船侧的立柱上,使导管架抱箍装置4固定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1。
(4)打开筒顶气阀23,向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2内部充气或放气,以调整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吃水深度,进而调整各多筒导管架基础和一体式运输船6整体的吃水深度和姿态,调整完成后关闭筒顶气阀23。
(5)通过卷扬机下放吊缆5,将吊缆5与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1过渡段连接,通过卷扬机调整吊缆5至设计张力。
所有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装配顺序优选为:先按照步骤(1)-(5)安装位于一体式运输船6中部的多筒导管架基础,再按照步骤(1)-(5)安装位于一体式运输船6端部的多筒导管架基础;并且,一体式运输船6两侧对称布置的两个多筒导管架基础按照相邻顺序安装。这样,有利于在装配过程中保持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 的整体稳定性,减少装配时间,加快施工速度。
(6)将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进行拖航,拖航航速视风浪等条件决定。
拖航过程中若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2出现漏气的情况,可以打开气囊阀门22向漏气的吸力筒2备用气囊21内充气,及时补充吸力筒2内部气体。
在拖航过程中,可以即时根据拖航航道的环境条件调节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吃水深度。若拖航过程中遇到水深较浅的航道,可以通过向吸力筒2内部充气的方式抬高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高度,即多筒导管架基础将一体式运输船6顶起,多筒导管架基础提供大部分浮力;若遇到拖航航道中风浪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打开筒顶气阀23对吸力筒2放气的方式降低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的重心,增大稳性,此时一体式运输船6提供大部分浮力。
(7)多筒导管架基础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运输至安装海域后,可以利用一体式运输船6将各多筒导管架基础进行下沉安装。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运输方法,通过一体式运输船6浮运多个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整机运输借助筒型基础可自浮拖航的特性,与传统的干拖运输相比,不需要大型的运输船,同时节省了大型吊装设,保证运输稳定性,降低运输成本。
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包括多筒导管架基础和依次连接在多筒导管架基础上部的塔筒和风机,塔筒与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顶部1过渡段连接。
如图7所示,一体式运输船6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还包括塔筒扶正装置3,并且不设置单独的平台14,而以塔筒扶正装置3的卷扬机安装部15代替平台14。
塔筒扶正装置3设置在安装架8顶部,其数量与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数量相同。塔筒扶正装置3对应于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中的塔筒所在高度,用于将塔筒固定。塔筒扶正装置3通过塔筒扶正连接机构13与钢制顶板12连接,塔筒扶正连接机构13可以为一T型钢块,T型钢块较宽端部与钢制顶板12焊接、较窄端部与塔筒扶正装置3焊接。如图8所示,塔筒扶正装置3包括外套管组件26和内套管组件27,内套管组件27能够插入外套管组件26并相对于外套管组件26滑动。塔筒扶正装置3闭合状态下,内套管组件 27伸出外套管组件26并与外套管组件26组成圆环形结构,该圆环形内径稍大于塔筒外径,以将塔筒固定扶正。塔筒扶正装置3打开状态下,内套管组件27缩回外套管组件26,塔筒能够脱离塔筒扶正装置3。外套管组件26和内套管组件27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从而在塔筒扶正装置3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下,通过螺栓定位外套管组件26和内套管组件27 的相对位置。一般地,外套管组件26和内套管组件27均设计为半圆环形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通过添加电机、推杆和传感器等也可以实现塔筒扶正装置3的遥控自动开合控制。外套管组件26和内套管组件27均在底部加宽形成卷扬机安装部15,卷扬机安装部15同样随塔筒扶正装置3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卷扬机安装部15用于替代实施例1中的平台14,在固定塔筒后安装卷扬机,每台卷扬机连接有吊缆5,吊缆5底端均匀分布的连接在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过渡段边部。吊缆在运输过程中增强导管架1和塔筒扶正装置3之间的连接,在整机出现倾斜时有利于减小塔筒扶正装置3和塔筒之间的剪切力。
实施例2中一体式运输船6的其他结构,包括安装架8、钢制顶板12、导管架抱箍装置4、滑道17等,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运输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对岸上预制的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关闭各个吸力筒2的气囊阀门22和筒顶气阀23,检查所有吸力筒2的气密性后,将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入水并通过筒顶气阀23向各吸力筒2内部充气,直至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达到设计吃水深度,将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浮运至一体式运输船6附近。
(2)继续通过筒顶气阀23向各个吸力筒2内部充气,使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升高,升高至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卡块16底部能够对准一体式运输船6的滑道17顶部,然后通过筒顶气阀23对各个吸力筒2进行放气,使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降低,使卡块16进入到滑道17中,再将螺栓19穿入卡块16所焊接钢板和一体式运输船6的螺栓孔20旋紧,实现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和一体式运输船6固定连接。
(3)将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通过导管架抱箍装置4和安装架8与一体式运输船6 进行连接。将导管架抱箍装置4的卡扣11卡紧在导管架1远离船侧的立柱上,使导管架抱箍装置4固定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导管架1。
将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通过塔筒扶正装置3和安装架8与一体式运输船6进行连接。在塔筒扶正装置3打开状态下,使塔筒进入塔筒扶正装置3内部,然后将塔筒扶正装置3调整为闭合状态,使塔筒扶正装置3对塔筒进行扶正固定。在塔筒扶正装置3闭合状态所形成的卷扬机安装部15上安装卷扬机,卷扬机连接吊缆5。
(4)打开筒顶气阀23,向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吸力筒2内部充气或放气,以调整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吃水深度,进而调整各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和一体式运输船6整体的吃水深度和姿态,使各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塔筒均保持竖直姿态,调整完成后关闭筒顶气阀23。
(5)通过卷扬机下放吊缆5,将吊缆5与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导管架1过渡段连接,通过卷扬机调整吊缆5至设计张力。
所有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装配顺序优选为:先按照步骤(1) -(5)安装位于一体式运输船6中部的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再按照步骤(1)-(5)安装位于一体式运输船6端部的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并且,一体式运输船6两侧对称布置的两个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按照相邻顺序安装。这样,有利于在装配过程中保持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稳定性,减少装配时间,加快施工速度。
(6)将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进行拖航,拖航航速视风浪等条件决定。
拖航过程中若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的吸力筒2出现漏气的情况,可以打开气囊阀门22向漏气的吸力筒2备用气囊21内充气,及时补充吸力筒2内部气体。
在拖航过程中,可以即时根据拖航航道的环境条件调节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吃水深度。若拖航过程中遇到水深较浅的航道,可以通过向吸力筒2 内部充气的方式抬高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高度,即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将一体式运输船6顶起,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提供大部分浮力;若遇到拖航航道中风浪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打开筒顶气阀23对吸力筒2放气的方式降低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的重心,增大稳性,此时一体式运输船6 提供大部分浮力。
(7)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与一体式运输船6的整体运输至安装海域后,可以利用一体式运输船6将各多筒导管架基础风电整机进行下沉安装。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体式运输船浮运多个多筒导管架基础,多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装配在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两侧;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包括多个吸力筒,多个所述吸力筒上方连接有导管架,所述导管架顶部设置有过渡段;每个所述吸力筒设置有筒顶气阀;
每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其吸力筒侧部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固接;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相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吸力筒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顶部固定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两端伸出于所述卡块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和舷侧交界处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卡块的滑道,所述滑道两边的甲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上对应的滑道卡紧后,通过穿过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将所述吸力筒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固定;
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控制吊缆长度;每根所述吊缆对应于一台卷扬机,所述吊缆底端均匀分布的连接在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过渡段边部;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导管架抱箍装置,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一一对应,用于固定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入水并对所述吸力筒充气,直至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达到设计吃水深度;
(2)将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其中两个吸力筒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固定连接;
(3)将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连接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以将导管架抱紧;
(4)对所述吸力筒充气或放气,以调整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和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整体的吃水深度和姿态;
(5)通过所述卷扬机下放所述吊缆,将所述吊缆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过渡段连接,通过所述卷扬机调整所述吊缆至设计张力;
(6)将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整体进行拖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各吸力筒充气使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升高,使所述卡块能够对准所述滑道顶部;然后对各吸力筒放气使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降低,使所述卡块进入所述滑道卡紧;再通过所述螺栓将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圆弧形抱箍,每个所述圆弧形抱箍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上的连接机构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卡扣;
步骤(3)中,每个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的两个圆弧形抱箍通过所述卡扣连接在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上方的所述卷扬机数量与所述吸力筒的数量相同,每个卷扬机所连接的所述吊缆对应于所述吸力筒上方,每个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连接的所述吊缆均匀分布在所述过渡段边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内部设置有备用气囊,所述备用气囊能够通过气囊阀门充气;
步骤(6)中,若所述吸力筒漏气,打开该吸力筒的所述气囊阀门向所述备用气囊内充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通过对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吸力筒充气或放气,调整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与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整体重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通过塔筒连接有风机;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塔筒扶正装置,所述塔筒扶正装置与所述塔筒一一对应,所述塔筒扶正装置用于扶正所述塔筒;
所述塔筒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和内套管组件,所述内套管组件能够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并相对于所述外套管组件滑动;所述塔筒扶正装置闭合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伸出所述外套管组件并与所述外套管组件组成圆环形结构,能够将塔筒固定;所述塔筒扶正装置打开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缩回所述外套管组件,能够使塔筒脱离。
9.一种一体式运输船,其特征在于,用于浮运多个多筒导管架基础,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包括多个吸力筒,多个所述吸力筒上方连接有导管架;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和舷侧交界处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边的甲板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螺栓孔,所述滑道和所述螺栓孔用于固定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靠船侧吸力筒;所述一体式运输船的甲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用于一一对应的控制吊缆长度;每根所述吊缆对应于一台卷扬机,所述吊缆底端均匀分布的连接在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过渡段边部;所述吊缆的数量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中吸力筒的数量相同;所述安装架中部设置有导管架抱箍装置,所述导管架抱箍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导管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部设置有塔筒扶正装置,所述塔筒扶正装置与连接于所述多筒导管架基础上部的塔筒一一对应,用于扶正所述塔筒;所述塔筒扶正装置包括外套管组件和内套管组件,所述内套管组件能够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并相对于所述外套管组件滑动;所述塔筒扶正装置闭合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伸出所述外套管组件并与所述外套管组件组成圆环形结构,能够将塔筒固定;所述塔筒扶正装置打开状态下,所述内套管组件缩回所述外套管组件,能够使塔筒脱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66712.7A CN113978622B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式运输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66712.7A CN113978622B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式运输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78622A CN113978622A (zh) | 2022-01-28 |
CN113978622B true CN113978622B (zh) | 2024-06-04 |
Family
ID=79731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66712.7A Active CN113978622B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式运输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786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58597A (zh) * | 2022-06-30 | 2022-10-11 | 浙江大学 | 桩筒复合导管架基础浮式结构的运输方法 |
CN115583606B (zh) * | 2022-08-24 | 2023-08-25 | 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多筒导管架基础用装船与固定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CN116142393B (zh) * | 2023-02-03 | 2023-12-08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运输海上风电整机的安装运输船及运输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23564A (en) * | 1973-02-27 | 1974-07-16 | Brown & Roo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launching an offshore tower |
GB8333684D0 (en) * | 1983-12-17 | 1984-01-25 | Stewart K | Inflatable vessels and sails |
AU2001274868A1 (en) * | 2000-06-01 | 2002-02-28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Thermal jacket for a vessel |
RU2201375C1 (ru) * | 2002-06-06 | 2003-03-27 | Куликов Никола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 Ледокол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дноопорной швартовки 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судов |
WO2004079146A2 (en) * | 2003-02-28 | 2004-09-16 | Modec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a tension leg platform |
DE102008029984A1 (de) * | 2008-06-24 | 2009-12-31 | Schopf, Walter, Dipl.-Ing. | Montage- und Wartungsplattform für Offshore- Wind- und Wasserenergieanlagen |
CN102926949A (zh) * | 2012-11-19 | 2013-02-13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 |
CN103057672A (zh) * | 2011-10-21 | 2013-04-24 | 南通海纳德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海上风机机组整机的运输和安装作业平台 |
CN103332269A (zh) * | 2013-05-22 | 2013-10-02 | 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背负式海上风电整机运输安装船 |
CN106882334A (zh) * | 2017-02-28 | 2017-06-23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风电多筒基础背负式安装船及其一步式施工方法 |
CN106894953A (zh) * | 2017-02-28 | 2017-06-27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四筒基础式风电整机安装船及其一步式施工方法 |
CN106965906A (zh) * | 2017-02-28 | 2017-07-21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三筒基础式风电整机安装船及其一步式施工方法 |
CN110182323A (zh) * | 2019-05-27 | 2019-08-30 | 江苏科技大学 | 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运输一体船 |
CN111252660A (zh) * | 2020-01-16 | 2020-06-09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风机整体运输的浮力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43216B1 (en) * | 2000-06-01 | 2002-09-03 | Aemp Corporation | Thermal jacket for a vessel |
-
2021
- 2021-06-16 CN CN202110666712.7A patent/CN1139786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23564A (en) * | 1973-02-27 | 1974-07-16 | Brown & Roo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launching an offshore tower |
GB8333684D0 (en) * | 1983-12-17 | 1984-01-25 | Stewart K | Inflatable vessels and sails |
AU2001274868A1 (en) * | 2000-06-01 | 2002-02-28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Thermal jacket for a vessel |
RU2201375C1 (ru) * | 2002-06-06 | 2003-03-27 | Куликов Никола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 Ледокол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дноопорной швартовки 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судов |
WO2004079146A2 (en) * | 2003-02-28 | 2004-09-16 | Modec International, L.L.C. |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a tension leg platform |
DE102008029984A1 (de) * | 2008-06-24 | 2009-12-31 | Schopf, Walter, Dipl.-Ing. | Montage- und Wartungsplattform für Offshore- Wind- und Wasserenergieanlagen |
CN103057672A (zh) * | 2011-10-21 | 2013-04-24 | 南通海纳德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海上风机机组整机的运输和安装作业平台 |
CN102926949A (zh) * | 2012-11-19 | 2013-02-13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风电整机浮运方法 |
CN103332269A (zh) * | 2013-05-22 | 2013-10-02 | 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背负式海上风电整机运输安装船 |
CN106882334A (zh) * | 2017-02-28 | 2017-06-23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风电多筒基础背负式安装船及其一步式施工方法 |
CN106894953A (zh) * | 2017-02-28 | 2017-06-27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四筒基础式风电整机安装船及其一步式施工方法 |
CN106965906A (zh) * | 2017-02-28 | 2017-07-21 | 天津大学 | 一种海上三筒基础式风电整机安装船及其一步式施工方法 |
CN110182323A (zh) * | 2019-05-27 | 2019-08-30 | 江苏科技大学 | 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运输一体船 |
CN111252660A (zh) * | 2020-01-16 | 2020-06-09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风机整体运输的浮力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SPMT的大件运输作业配车方案探讨;罗孟然;起重运输机械;20171120;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78622A (zh) | 2022-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78622B (zh) | 海上多筒导管架基础运输方法及一体式运输船 | |
US8701579B2 (en) |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 |
KR101753499B1 (ko) | 부유식 풍력 터빈의 이송 및 설치를 위한 부유 가능한 이송 및 설치 구조, 부유식 풍력 터빈과 그 이송 및 설치의 방법 | |
US20120255478A1 (en) | Ship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and Setting Up Offshore Structures | |
US9022691B2 (en) |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a transport vessel thereof | |
JP2015511283A (ja) | 静止して位置決めされる洋上風力発電所(owp)、並びに、その組み立て、輸送、設置及びサービスの方法並びに手段 | |
CN113605394B (zh) | 一种海上风电多筒导管架基础施工方法及施工船 | |
US20120201608A1 (en) |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and means for its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in deepwaters | |
CN113482033B (zh) | 一种偏心多筒导管架基础及其风电整机施工方法 | |
US20230399206A1 (en) | Offshore wind turbine assembly vessel | |
CN115788782A (zh) | 一种漂浮式风机海上安装工艺 | |
US6244786B1 (en) | Method for offshore load transfer operations and, a floater for offshore transport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structural elements | |
WO1999048753A9 (en) | Spar construction method | |
US20240301869A1 (en) | Offshore wind turbine assembly vessel | |
WO2023135165A1 (en) | Hull structure for a semi-submersible wind power turbine platform | |
CN115258092A (zh) | 一种浮运式水上光伏整体安装方法 | |
CN115768686A (zh) | 一个倾斜立柱浮体平台 | |
KR20120053984A (ko) | 수력 터빈 엔진을 침강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JP2025511815A (ja) | 構造体の組み立てにおける、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する改良 | |
WO2024003576A1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ssembling a structure | |
EP4505067A1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ssembling a structure | |
WO2023194711A1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ssembling a structure | |
GB2628869A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ssembling a structure | |
CN112921938A (zh) | 导管架高效下水工艺 | |
SE2251139A1 (en) | Hull structure for a semi-submersible wind power turbine platfor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