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1769B - 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31769B CN113931769B CN202111194765.XA CN202111194765A CN113931769B CN 113931769 B CN113931769 B CN 113931769B CN 202111194765 A CN202111194765 A CN 202111194765A CN 113931769 B CN113931769 B CN 113931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valve
- port
- shaft
- fue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36—Arrangement of valves controlling the admission of fuel vapour to an engine, e.g. valve being disposed between fuel tank or absorption canister and intake manifol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54—Details of the absorption canist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47—Layout or arrangement of systems for feeding fu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76—Details of the fuel feeding system related to the fuel tan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集成式电控组件包括集成式电控阀和与集成式电控阀信号连接的第一控制器,集成式电控阀包括外壳、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以及阀芯控制部件,外壳上设有四个接口;外壳的第一接口与油箱连接,第一接口与外壳的第二接口之间设有第一阀芯和第一阀口;第二接口和外壳的第三接口分别与碳罐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之间设有油气隔离装置;外壳的第四接口与大气相通,第四接口上设有第二阀口和第二阀芯;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之间设有旁路。本申请采用集成式电控阀实现注油、泄漏检测等多种功能,大大降低了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燃油系统控制加油容积的方式是通过油箱内部的机械式液位控制阀切断油蒸汽通路实现的,但会因气流波动等干扰影响容积的精度。不同车型留给燃油系统的空间是不同的,所以油箱的外形也是千差万别,另外整车厂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机械式液位控制阀要随着油箱的不同进行新的开发。再者,在项目开发中,如果对油箱的外形更改,机械式液位控制阀往往也需要更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费用。
各国对汽车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对于燃油系统层级,为了控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将油气密闭在燃油系统中,并采用油箱与碳罐之间的油箱隔离阀进行控制,环境温度的交互变化导致燃油油箱内部的压力也交互变化,压力超过一定范围会导致燃油箱变形过大,因此油箱隔离阀具有压力保护功能,即超过一定正压,或低于一定负压会开启。
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车辆具有车载诊断系统(OBD),尽早识别出燃油系统的泄漏风险,减少排放,也降低安全隐患。燃油系统的泄漏检测是通过在系统内形成正压或负压实现的,目前燃油系统的OBD模块一般布置在碳罐与大气的路径上。
综上,机械式液位控制阀、油箱隔离阀、OBD模块分别进行开发带来了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并且不同零部件在调试阶段的调试难度较大,多个零部件的配合降低了燃油系统的控制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采用集成式电控阀实现注油、泄漏检测等多种功能,大大降低了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燃油系统还包括碳罐、油箱,集成式电控组件包括集成式电控阀和与集成式电控阀信号连接的第一控制器,集成式电控阀包括外壳、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以及阀芯控制部件,外壳上设有四个接口;
外壳的第一接口与油箱连接,第一接口与外壳的第二接口之间设有第一阀芯和第一阀口;
第二接口和外壳的第三接口分别与碳罐连接,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之间设有油气隔离装置;
外壳的第四接口与大气相通,第四接口上设有第二阀口和第二阀芯;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之间设有旁路。
优选地,阀芯控制部件包括驱动源、减速器和离合器以及第一阀芯驱动部件和第二阀芯驱动部件;
驱动源与第一控制器信号连接;
减速器的输入端与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离合器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阀芯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第一轴和安装在第一轴中部的第一凸轮;
离合器的第二端与第一轴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凸轮的外周面与第二阀杆的第一端抵接,第二阀杆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支架同轴套接。
优选地,第一阀芯驱动部件包括转换器,转换器包括转动设置在外壳内的翅片和在外壳内沿第一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凸轮;
翅片包括圆盘状的本体,本体与第一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本体上设有朝向第二凸轮的凸起;
第二凸轮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面和朝向翅片的曲面,沿第二凸轮的周向,曲面的曲度不同,曲面与凸起抵接。
优选地,第二凸轮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二轴,第二轴的轴线与第一轴的轴线重合;
第二轴穿过油气隔离装置向第一阀口延伸,在第一阀芯驱动部件的工作状态下,第二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芯抵接。
优选地,集成式电控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旁路上,压缩机的第五接口与第四接口连接,压缩机的第六接口与第三接口连接。
优选地,压缩机由驱动源驱动。
优选地,碳罐与发动机之间设有脱附阀,脱附阀与燃油系统的第二控制器信号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的燃油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初始状态下,第二阀芯处于打开状态;
响应于接收到注油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
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驱动第二轴朝向第一阀芯运动并推动第一阀芯打开;
随着燃油加注到油箱内,油箱内的气流自油箱经第一接口、第一阀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二阀口、第四接口进入大气。
优选地,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泄漏检测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驱动第一凸轮推动第二阀杆关闭第二阀口;
控制驱动源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驱动第二轴朝向第一阀芯运动并推动第一阀芯打开;
启动压缩机,控制驱动源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气流经大气、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三接口、碳罐、第二接口、第一阀口、第一接口进入油箱,或经第一接口、第一阀口、第二接口、碳罐、第三接口、第六接口、第五接口、第四接口进入大气;
若燃油系统的压力达到压力阈值,则控制压缩机和驱动源关闭;
对燃油系统进行泄漏性检测。
优选地,还包括:
启动发动机时,在脱附状态下,响应于接收到主动脱附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驱动第一凸轮推动第二阀杆关闭第二阀口;
启动压缩机,控制驱动源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气流经第四接口、压缩机的第五接口、压缩机的第六接口、第三接口进入碳罐,并经脱附阀进入发动机,实现碳罐的主动脱附。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集成式电控组件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阀芯驱动部件的转换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阀芯驱动部件的转换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阀芯的安装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注油状态的气路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加压状态的气路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正常脱附状态的气路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主动脱附状态的气路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注油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泄漏性检测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脱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采用集成式电控阀实现注油、泄漏检测等多种功能,大大降低了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包括油箱100、碳罐16和发动机9以及集成式电控组件,集成式电控组件包括集成式电控阀150和与集成式电控阀150信号连接的第一控制器200。作为一个实施例,油箱10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2、设置在油箱表面或者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13、大流量阀14以及普通翻转阀15,大流量阀翻转14与普通翻转阀15之间设有气路。正常状态下,大流量翻转阀14处于常开状态,用于油箱的排气。车辆翻转等异常状态下,大流量翻转阀14自动关闭,防止液态燃油泄漏到油箱外部。液位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集成式电控阀150与第一控制器200信号连接。碳罐16与发动机9之间的气路上设有脱附阀8,用于对碳罐进行脱附,脱附阀8在第二控制器11的控制下进行开启和关闭。
结合图1和2所示,集成式电控阀包括外壳41、第一阀芯55、第二阀芯66以及阀芯控制部件,阀芯控制部件用于控制第一阀芯55和第二阀芯66的开启和关闭。
外壳41上设有四个接口,第一接口151、第二接口152、第三接口153和第四接口154。第一接口151与油箱100连接,第一接口151与第二接口15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47,第一隔板47上设有第一阀口,第一阀口通过第一阀芯55打开和关闭。
第二接口152和第三接口153分别与碳罐16的两个接口连接,第二接口152与第三接口153之间设有油气隔离装置57,隔离靠近油箱侧的油气,使得油气从第二接口152通往碳罐16。
作为一个实施例,油气隔离装置57为柔性隔膜。
第四接口154与大气相通,第四接口154上设有第二阀口,第二阀口通过第二阀芯66开启和关闭。优选地,第四接口154与大气之间设有过滤器68,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防止有害物质进入集成式电控阀,损害零部件。第四接口154与第三接口153之间设有旁路。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接口153与压缩机44的第五接口70连接,第四接口154与压缩机44的第六接口71连接,第五接口70与第六接口71之间设有单向阀72,通过压缩机44的进口和出口与第三接口153、第四接口形成的气路构成旁路。
初始状态下,第一阀芯55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芯66处于打开状态。初始状态下,启动发动机时,可以对碳罐16做脱附处理。第一阀芯55和第二阀芯66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燃油系统实现注油。第一阀芯55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阀芯66处于关闭状态时,燃油系统实现加压或抽空。第一阀芯55处于开启和第二阀芯66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燃油系统实现泄漏性检测。第一阀芯55关闭和第二阀芯66处于开启状态时,燃油系统实现正常脱附。第一阀芯55和第二阀芯66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燃油系统实现主动脱附。具体原理请见下述说明。
如图2所示,阀芯控制部件包括位于外壳41外的驱动源42、减速器43和离合器62以及位于外壳41内的第一阀芯驱动部件和第二阀芯驱动部件。
作为一个实施例,驱动源42为电机。离合器62为超越离合器。
驱动源42与第一控制器200信号连接。减速器43的输入端与驱动源42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43的输出端与离合器62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源42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43与压缩机44连接。
作为一个实施例,减速器43为二级齿轮传递机构,第一级齿轮对的主动轮固定在驱动源42的输出轴的中部,第二级齿轮对的从动轮的转动轴与离合器的第一端连接。离合器设置在减速器43内。
第二阀芯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外壳41内部的第一轴46和安装在第一轴46中部的第一凸轮61。第一轴46的第一端伸出外壳41,与离合器6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凸轮61的外周面与第二阀杆63的第一端抵接。第二阀杆63的中部设有止回凸缘64。第二阀芯66与第二阀芯支架固定连接(二者也可一体成型),第二阀芯支架的端部与第二阀杆63的第二端的端部同轴套接在一起,且二者之间设有限位机构。外壳41上设有第二隔板48,止回凸缘64设置在第二隔板48的远离第一凸轮61的一侧。第一凸轮61推动第一阀杆63时,第二阀杆63和第二阀芯66被推至第二阀口,随后止回凸缘64在推力作用下朝向第二阀芯66移动,第二弹簧65被压缩。第一凸轮61解除对第二阀杆63的推力时,在第二弹簧65的弹力作用和限位机构的作用下,第二阀杆63带动第二阀芯66回位。
优选地,第一轴46与编码器45连接,编码器45用来精确控制第一轴46的旋转角度,进而控制控制第一阀芯55和第二阀芯66的状态。
第一阀芯驱动部件包括转换器60。如图3和4所示,转换器60包括转动设置在外壳内的翅片602和在外壳内沿第一轴46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凸轮601。翅片602包括圆盘状的本体,本体与第一轴4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本体上设有朝向第二凸轮601的凸起603。第二凸轮60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面和朝向翅片602的曲面,沿第二凸轮601的周向,曲面的曲度不同,曲面与凸起603抵接。随着第一轴46带动翅片602旋转,凸起603与第二凸轮601的不同位置接触,第二凸轮601被凸起603推动至不同的高度。当凸起603与第二凸轮601上的最高处抵接时,第二凸轮被推动至最大高度,如图4所示。
结合图2-4,第二凸轮601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二轴56,第二轴56的轴线与第一轴46的轴线重合。第二轴56穿过油气隔离装置57向第一阀口延伸,在第一阀芯驱动部件的工作状态下,第二轴56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芯55抵接,向上推动第一阀芯55。
外壳41上第二接口152与第三接口153之间的第一侧壁49与第一侧壁49相对的第二侧壁之间设有挡板58。第二凸轮的底面与挡板5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9,第二凸轮601被向上推动时,第一弹簧59被压缩。当凸起603与第二凸轮601的抵接点离开第二凸轮601的最高点时,在第一弹簧59的弹力作用下,第二轴56和第二凸轮601回位。
结合图2和图5,第一阀芯55与第一阀芯支架54的第一段固定连接,二者也可一体成型。外壳41上设有第一阀芯的运动通道80,运动通道80自上而下包括靠近外壳41的内顶壁的第一通道、具有导轨(例如凸起或凹槽)的第二通道以及容纳第一阀芯55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中心处上固定有自外壳41的内顶壁向下延伸的导向柱50,压杆53穿装在导向柱50上。压杆53的中部设有周向的凸台52,外壳41和凸台52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51。凸台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的直径,使得凸台52被限制在第一通道内移动。压杆53的下端部设有多个与压杆的中心轴成一定角度并且深度不同的第一斜齿。第一阀芯支架54的上端设有多个与压杆73的斜齿配合实现状态变换的第二斜齿,第一阀芯支架54上设有与第二通道上的导轨配合的凹槽或凸起。
第二轴56推动第一阀芯55向上移动时,压缩第三弹簧51,当第二轴56向下移动时,在第一斜齿、第二斜齿和第二通道的作用下,第二斜齿在不同深度的第一斜齿之间切换,使得第一阀芯55从打开位置转换到关闭位置或从关闭位置转换成打开位置,完成第一阀芯的关闭或打开。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阀芯的结构原理与圆珠笔的按压机构或插线板的电源开关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地,减速器43、压缩机44、驱动源42以及编码器45也可以设置在外壳41内。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注油状态的气路图。初始阶段,第一阀芯55关闭,第二阀芯66打开。在注油阶段,加油小门打开,第一控制器100控制驱动源42启动,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如逆时针旋转),第一轴46随即旋转,推动第二轴56和第一阀芯55向上移动,将第一阀芯55至于打开状态,车辆可以进行注油。气流移动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自油箱经第一接口、第一阀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二阀口、第四接口、过滤器68进入大气。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液位到达指定高度或压力到达指定压力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阀芯关闭。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加压状态的气路图。当满足检测条件时,第一控制器200驱动源42启动,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如顺时针旋转),将第二阀芯66置于关闭状态,随后第一控制器200控制驱动源将第一阀芯55置于打开状态。并控制离合器62从离合位置转换为关闭状态。然后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2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驱动源42带动压缩机44高速转动,不会影响阀门状态,给燃油系统打气,气体流向如图7所示,气流经大气、过滤器68、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三接口、碳罐、第二接口、第一阀口、第一接口进入油箱。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系统压力到达压力阈值时,第一控制器200控制驱动源停止,燃油系统进入保压状态,此时进行泄漏性检测,检测燃油系统压力的变化。根据压力衰减情况判断系统是否泄漏。可以理解地,也可以采用等效结构实现对燃油系统的抽空,从而进行泄漏性检测。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正常脱附状态的气路图。碳罐长期吸收油气会达到饱和状态,会适时在启动发动机时对碳罐进行脱附,正常脱附过程的气流如图8中箭头所示,气流经过滤器、第四接口、第二阀口、第三接口进入碳罐,并经脱附阀进入发动机,实现碳罐的正脱附。
现阶段,随着政策法规要求,要求车辆的油耗越来越低,发动机小型化是一种趋势,发动机变小后就不能提供较大的负压。基于此,本申请的集成式电控阀可以运用压缩机进行主动脱附。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在主动脱附状态的气路图,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2启动,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第二阀芯66关闭,并控制离合器关闭,然后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2以第三转速启动,带动压缩机44运转,气流方向如图9所示,气流经过滤器、第四接口、压缩机的第五接口、压缩机的第六接口、第三接口进入碳罐,并经脱附阀进入发动机,实现碳罐的主动脱附。主动脱附程序在正常脱附的基础上辅助碳罐进行脱附,提高了碳罐的脱附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燃油系统控制方法,实现注油、泄漏性检测、正常脱附、主动脱附等功能。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注油流程图。如图10所示,注油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010:初始状态下,第二阀芯处于打开状态,第一阀芯处于关闭状态。车辆的控制系统(如ECU)实时或定期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工况。判断是否需要注油,例如通过查看加油小门的打开状态。若加油小门打开,则需要注油。若需要注油,则控制系统将注油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
S1020:第一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控制系统的注油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驱动第二轴朝向第一阀芯运动并推动第一阀芯打开。
S1030:随着燃油加注到油箱内,油箱内的气流自油箱经第一接口、第一阀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二阀口、第四接口进入大气。
S1040:判断发动机的液位是否到达指定高度或压力是否到达指定压力。若是,则执行S1050;否则,返回S1030。
S1050: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阀芯关闭,注油结束。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泄漏性检测的流程图。泄漏性检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0:初始状态下,第二阀芯处于打开状态,第一阀芯处于关闭状态。车辆的控制系统(如ECU)实时或定期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工况。控制系统判断是否符合泄漏性检测要求。若是,则执行S1120;否则,继续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工况。
S1120:控制系统判断油箱的压力是否超过压力阈值,若是,说明燃油系统不泄漏,流程结束;否则,执行S1130。
S1130:控制系统向第一控制器发送泄漏性检测信号,第一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泄漏检测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驱动第二轴朝向第一阀芯运动并推动第一阀芯打开,使得油箱内部的残余压力清零。
S1140:第一控制器控制驱动源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驱动第一凸轮推动第二阀杆关闭第二阀口。其中,第二转速与第一转速不同,第二转速下,第二轴56无法抵接第一阀芯55。
S1150:启动压缩机,控制驱动源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气流经大气、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三接口、碳罐、第二接口、第一阀口、第一接口进入油箱,或经第一接口、第一阀口、第二接口、碳罐、第三接口、第六接口、第五接口、第四接口进入大气。其中,第三转速远大于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由于驱动源反向旋转,离合器无法接合,因此对第一轴46没有驱动作用。
S1160:判断燃油系统的压力是否达到压力阈值。若是,则执行S1170;否则返回S1150。
S1170:第一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和驱动源关闭,燃油系统进入保压状态,此时对燃油系统进行泄漏性检测。
S1180:指定时间后,判断油箱的压力衰减是否大于衰减阈值。若是,说明燃油系统泄漏,执行S1190;否则,燃油系统不泄漏,流程结束。
S1190:将泄漏性检测数据发送至ECU进行存储,流程结束。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燃油系统的脱附流程图。脱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210:初始状态下,第二阀芯处于打开状态,第一阀芯处于关闭状态。车辆的控制系统(如ECU)实时或定期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工况。控制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脱附流程。若是,则执行S1220;否则继续识别车辆的运行工况和环境工况。
S1220:启动发动机,气流经过滤器、第四接口、第二阀口、第三接口进入碳罐,并经脱附阀进入发动机,实现碳罐的正常脱附。
S1230:控制系统判断是否需要主动脱附。若是,则执行S1240;否则,返回S1220。
S1240:第一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主动脱附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驱动第一凸轮推动第二阀杆关闭第二阀口。
S1250:启动压缩机,控制驱动源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气流经第四接口、压缩机的第五接口、压缩机的第六接口、第三接口进入碳罐,并经脱附阀进入发动机,实现碳罐的主动脱附。
本申请的集成式电控阀集成了注油、泄漏性检测、脱附等功能,解决现有燃油系统的集成度低,不同零部件之间调试困难的问题,能提高燃油系统的控制精度,而且集成式电控阀可以应用于不同油箱外形的燃油系统,适用范围广。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碳罐、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电控组件包括集成式电控阀和与所述集成式电控阀信号连接的第一控制器,所述集成式电控阀包括外壳、第一阀芯、第二阀芯以及阀芯控制部件,所述外壳上设有四个接口;
所述外壳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外壳的第二接口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一阀口;
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外壳的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碳罐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设有油气隔离装置;
所述外壳的第四接口与大气相通,所述第四接口上设有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二阀芯;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设有旁路;
所述集成式电控组件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旁路上,所述压缩机的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第六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之间设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控制部件包括驱动源、减速器和离合器以及第一阀芯驱动部件和第二阀芯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源与所述第一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合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阀芯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轴和安装在所述第一轴中部的第一凸轮;
所述离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凸轮的外周面与第二阀杆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阀杆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支架同轴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驱动部件包括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翅片和在所述外壳内沿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凸轮;
所述翅片包括圆盘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起;
所述第二凸轮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面和朝向所述翅片的曲面,沿所述第二凸轮的周向,所述曲面的曲度不同,所述曲面与所述凸起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油气隔离装置向所述第一阀口延伸,在所述第一阀芯驱动部件的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由所述驱动源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与发动机之间设有脱附阀,所述脱附阀与所述燃油系统的第二控制器信号连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的燃油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状态下,第二阀芯处于打开状态;
响应于接收到注油信号,控制驱动源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
所述驱动源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驱动第二轴朝向第一阀芯运动并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打开;
随着燃油加注到油箱内,油箱内的气流自油箱经第一接口、第一阀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二阀口、第四接口进入大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泄漏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源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所述驱动源带动所述第一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驱动第一凸轮推动第二阀杆关闭所述第二阀口;
控制所述驱动源以第一转速正向旋转,所述驱动源带动所述第一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驱动所述第二轴朝向所述第一阀芯运动并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打开;
启动压缩机,控制所述驱动源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气流经大气、所述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碳罐、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一接口进入所述油箱,或经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碳罐、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四接口进入大气;
若所述燃油系统的压力达到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驱动源关闭;
对所述燃油系统进行泄漏性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油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启动发动机时,在脱附状态下,响应于接收到主动脱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源以第二转速正向旋转,所述驱动源带动所述第一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推动所述第二阀杆关闭所述第二阀口;
启动所述压缩机,控制所述驱动源以第三转速反向旋转,气流经所述第四接口、所述压缩机的第五接口、所述压缩机的第六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进入所述碳罐,并经脱附阀进入所述发动机,实现所述碳罐的主动脱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94765.XA CN113931769B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94765.XA CN113931769B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1769A CN113931769A (zh) | 2022-01-14 |
CN113931769B true CN113931769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927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94765.XA Active CN113931769B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3176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49086A (ja) * | 1993-02-26 | 1994-09-06 | Honda Motor Co Ltd | 燃料蒸気処理装置 |
DE4420960A1 (de) * | 1994-06-16 | 1995-12-21 | Bosch Gmbh Robert | Pump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Tanksystem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
JPH08261076A (ja) * | 1995-03-24 | 1996-10-08 | Honda Motor Co Ltd | キャニスタの大気開放弁 |
US5669361A (en) * | 1996-02-15 | 1997-09-23 |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 Vehicle refueling valve |
US5878725A (en) * | 1997-10-07 | 1999-03-09 |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 Canister vent/purge valve |
JPH11287162A (ja) * | 1998-04-02 | 1999-10-19 | Fuji Heavy Ind Ltd | 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パージ制御方法およびパージ制御装置 |
JP3555678B2 (ja) * | 1999-05-21 | 2004-08-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燃料蒸発ガスパージシステムのリーク診断装置 |
US6823850B1 (en) * | 2003-09-16 | 2004-11-30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Evaporative emission system integrity module |
US7165536B2 (en) * | 2004-06-14 | 2007-01-23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for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JP2006152826A (ja) * | 2004-11-25 | 2006-06-15 | Fujitsu Ten Ltd | 内燃機関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DE602006004166D1 (de) * | 2005-01-10 | 2009-01-22 | Elektronisch gesteuertes elektromechanisches ventil | |
JP2007278094A (ja) * | 2006-04-03 | 2007-10-25 | Denso Corp | パージ装置 |
US20070256670A1 (en) * | 2006-05-05 | 2007-11-08 | Siemens Canada Limited | Integrated vacuum blocking valve |
FR2903677A1 (fr) * | 2006-07-12 | 2008-01-18 | Inergy Automotive Systems Res | Systeme de stockage pour precurseur d'ammoniac |
US20080053413A1 (en) * | 2006-08-31 | 2008-03-06 |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 Sealed fuel tank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for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US7909024B2 (en) * | 2007-11-29 | 2011-03-22 | Martinrea International Inc. | Hydrocarbon fuel vapour filter system |
EP2096289A1 (en) * | 2008-02-29 | 2009-09-02 | Magneti Marelli Powertrain S.p.A. | Control method of an electronic injection fuel feeding system |
US7743752B2 (en) * | 2008-07-18 | 2010-06-2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fuel vapor purging for an engine having a compressor |
DE102011086955A1 (de) * | 2011-08-18 | 2013-02-21 | Robert Bosch Gmbh | Luftzuführsystem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
JP6015476B2 (ja) * | 2013-02-07 | 2016-10-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燃料蒸気漏れ検出装置 |
CN104454254B (zh) * | 2013-09-17 | 2017-10-10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燃油系统 |
US9587595B2 (en) * | 2013-12-11 | 2017-03-07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 Active purge pump system module for evaporative emission control system |
EP2927039B1 (en) * | 2014-04-01 | 2020-06-10 | Plastic Omnium Advanced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 Vehicle storage system and convertor for use in such a system |
US10400713B2 (en) * | 2014-09-24 | 2019-09-03 | Eaton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fuel system module |
CN107531146B (zh) * | 2015-04-13 | 2021-11-05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鞍形燃料箱中的电子排气 |
US9759168B2 (en) * | 2015-05-07 | 2017-09-1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creasing crankcase ventilation flow rate via active flow control |
US9528473B2 (en) * | 2015-05-21 | 2016-12-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agnosing a purge ejector |
US9638144B2 (en) * | 2015-06-26 | 2017-05-0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el vapor canister purging |
WO2017174118A1 (de) * | 2016-04-05 | 2017-10-12 | Befinal Gmbh | Kraftstoffaustausch- und kraftstoffförder-system für kraftstoffanlagen |
JP2018059422A (ja) * | 2016-10-03 | 2018-04-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システム |
JP2018076820A (ja) * | 2016-11-09 | 2018-05-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システム |
US10138827B2 (en) * | 2017-01-04 | 2018-11-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vaporative emissions system check valve monitor for a multi-path purge ejector system |
CN206786099U (zh) * | 2017-05-31 | 2017-12-22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电动方向控制阀及由其组成的电动方向控制阀组 |
DE102017210768B4 (de) * | 2017-06-27 | 2019-11-2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Verfahren und Steuerungs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Tankentlüftungssystem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
JP6958086B2 (ja) * | 2017-08-03 | 2021-11-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CN107606179B (zh) * | 2017-10-19 | 2024-05-31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新式汽车耐高压油箱隔离阀 |
CN207470331U (zh) * | 2017-10-30 | 2018-06-08 | 新乡北方液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燃油开关 |
JP2020041507A (ja) * | 2018-09-12 | 2020-03-19 |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US11035307B2 (en) * | 2018-11-13 | 2021-06-1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vehicle valve degradation |
CN109458276B (zh) * | 2018-12-20 | 2020-12-18 | 江苏大学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0486483B (zh) * | 2019-09-02 | 2022-05-03 | 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驱动式高压油箱隔离阀 |
JP2021088950A (ja) * | 2019-12-04 | 2021-06-10 |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システム |
CN111927959A (zh) * | 2020-08-20 | 2020-11-13 | 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油箱隔离阀 |
CN112361028A (zh) * | 2020-10-21 | 2021-02-12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2360651A (zh) * | 2020-10-22 | 2021-02-12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电控阀、燃油系统、燃油加注和泄漏检测及碳罐脱附方法 |
CN112324596A (zh) * | 2020-10-22 | 2021-02-05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电控阀及燃油系统 |
CN112392991A (zh) * | 2020-11-27 | 2021-02-23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 |
CN112576417A (zh) * | 2020-12-09 | 2021-03-30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控阀、电控阀总成、电控燃油系统及加注控制方法 |
CN112576422A (zh) * | 2020-12-09 | 2021-03-30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电控阀、燃油系统及燃油加注方法 |
CN113279873B (zh) * | 2021-07-06 | 2023-05-26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燃油系统及燃油系统的泄漏检测方法 |
-
2021
- 2021-10-13 CN CN202111194765.XA patent/CN1139317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1769A (zh) | 2022-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42551B2 (en) | Ventilation device for the fuel system of a hybrid vehicle | |
EP0803025B1 (en) | Leak detection pump with integral vent seal | |
CN107606179B (zh) | 新式汽车耐高压油箱隔离阀 | |
EP2823981B1 (en) | Vehicle storage system with vapour control | |
WO2022111645A1 (zh) | 一种节能型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 | |
WO2022083672A1 (zh) | 电控阀及燃油系统 | |
CN112360651A (zh) | 电控阀、燃油系统、燃油加注和泄漏检测及碳罐脱附方法 | |
CN113931769B (zh) | 燃油系统的集成式电控组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3818974B (zh) | 燃油系统的电控部件及燃油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3279873B (zh) | 一种汽车的燃油系统及燃油系统的泄漏检测方法 | |
US11879417B2 (en) | Vapor canister and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 |
EP2171248B1 (en) | Evaporative emission canister purge actuation monitoring system | |
CN113816328B (zh) | 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 |
CN112361028A (zh) | 一种燃油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2269369A (zh) | 一种线性控制的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 | |
CN112594096A (zh) | 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2576422A (zh) | 电控阀、燃油系统及燃油加注方法 | |
US7562651B2 (en) | Vapor canister having integrated evaporative emission purge actuation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fresh air filter | |
CN115126628A (zh) | 用于车辆的燃料箱隔离阀 | |
JP2001206083A (ja) | 燃料タンクの蒸発ガス抑制装置 | |
CN116026533B (zh) | 一种诊断系统及诊断方法 | |
CN220909869U (zh) | 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 | |
CN113107712B (zh) | 一种用于orvr车型的脱附系统及车辆 | |
CN216714564U (zh) | 一种油箱隔离阀及燃油箱控制系统 | |
KR102684991B1 (ko) | 연료탱크 밀폐밸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