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931313B -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1313B
CN113931313B CN202111230934.0A CN202111230934A CN113931313B CN 113931313 B CN113931313 B CN 113931313B CN 202111230934 A CN202111230934 A CN 202111230934A CN 113931313 B CN113931313 B CN 113931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tube
main
platform
steel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09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1313A (zh
Inventor
王兴俊
葛猛
左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309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1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1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1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1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1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 E04B1/340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5Extraordinary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e.g. lift-slab, jack-blo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2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rooms as a whole by which walls and floors are cast simultaneously, whole storeys, or whole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28Climbing forms, i.e. forms which are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poured concrete during lifting from layer to layer and which are anchored in the hardened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4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lintels, beams, or transoms to be encased separately;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 E04G3/32Hoist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5Extraordinary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e.g. lift-slab, jack-block
    • E04B2001/3588Extraordinary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e.g. lift-slab, jack-block using special lifting or handling devices, e.g. gantries, overhead conveying r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核心筒的预设高度构建梁板;将构建完成的预设高度的梁板作为施工平台,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向施工平台的上方和下方同时施工。本申请通过在核心筒的预设或指定高度先构建一层梁板,将该构建的梁板作为施工平台,然后向该施工平台的上方、该施工平台的下方以及从最下面正在施工的梁板向该施工平台同时施工,能够成倍的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本申请能够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安全。

Description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核心筒位于超高层建筑的平面中心部位,是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的中央核心筒,其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核心筒的预设高度构建梁板;
将构建完成的预设高度的梁板作为施工平台,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向施工平台的上方和下方同时施工。
上述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所述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核心筒的预设高度构建梁板的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组装降模体系,其中,降模体系包括挂平台、主平台、连接杆、提升体系和脚手架,所述挂平台与主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脚手架设置在所述挂平台上,所述提升体系用于提升所述挂平台、主平台、连接杆和脚手架;
利用塔吊将降模体系整体吊装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利用提升体系对降模体系进行临时提拉固定;
在主平台下安装承重角钢,承重角钢用于支撑主平台,利用承重角钢和提升体系共同承担降模体系整体的荷载;
在所述主平台的顶部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核心筒中预设高度梁板的构建。
进一步地,所述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组装降模体系的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组装挂平台;
在挂平台上组装主平台;
利用提升体系将主平台提升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在挂平台与主平台之间安装连接杆;
位于主平台与挂平台之间,在挂平台上安装脚手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挂平台包括主钢梁、次钢梁、第一角钢和第一模板,其组装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设置主钢梁;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主钢梁上固定设置次钢梁,主钢梁与次钢梁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次钢梁平行的方向,位于次钢梁的一侧,在主钢梁上固定设置第一角钢,将第一角钢与次钢梁固定连接;
在次钢梁和第一角钢的顶面上铺设第一模板,将第一模板与次钢梁进行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平台包括第一主梁、连接件、楼板模板体系和梁模板体系,其组装过程为:
沿与次钢梁平行的方向,在挂平台中的第一模板上设置第一主梁;并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第一主梁上焊接连接件;
在连接件上组装楼板模板体系;
在第一主梁上设置梁模板体系。
更进一步地,所述楼板模板体系包括第二主梁、次梁、第二角钢和第二模板,其组装过程为:
沿与第一主梁平行的方向,在连接件上焊接第二主梁;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第二主梁上设置次梁,第二主梁与次梁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次梁平行的方向,位于次梁的一侧,在第二主梁上固定设置第二角钢;将第二角钢与次梁固定连接;
在次梁和第二角钢的顶面上铺设第二模板,将第二模板与次梁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梁模板体系包括横向梁、三脚架、纵向梁、梁底模板、梁侧模板和纵向方管,其组装过程为: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第一主梁上设置横向梁,第一主梁与横向梁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横向梁平行的方向,在横向梁上面设置三脚架;
位于两相邻的三脚架之间,在横向梁上方焊接纵向梁,在纵向梁上方铺设梁底模板,将梁底模板和纵向梁进行固定连接;在梁底模板的两侧安装混凝土梁侧模板,在混凝土梁侧模板外侧安装纵向方管,将混凝土梁侧模板和纵向方管进行固定连接;
横向梁采用两根背靠背的槽钢,两根槽钢通过销子连接,销子上铰接拉紧螺杆,拉紧螺杆与销子铰接端的相对端沿垂直于三脚架斜边的方向穿出,三脚架上的紧固螺母用于拧紧拉紧螺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提升体系包括钢丝绳和手拉葫芦,所述钢丝绳用于环绕在所述降模体系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所述手拉葫芦的上端挂在钢丝绳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一主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大杆和小杆,所述小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大杆中,所述大杆和小杆上都开设有钻孔,所述大杆和小杆通过所述钻孔和销子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在主平台下安装承重角钢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次梁和横向梁的底面上均安装承重角钢;
利用螺栓将承重角钢与核心筒的墙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次梁和横向梁与核心筒的墙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承重角钢实现对主平台的支撑。
更进一步地,上述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还包括混凝土梁板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次梁和横向梁的底面安装的承重角钢,由提升体系单独对挂平台、主平台、连接杆和脚手架进行承重。
更进一步地,上述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还包括拧松梁模板体系中三脚架上的紧固螺母,后移混凝土梁侧模板,使混凝土梁侧模板和混凝土梁板分开;放松提升体系中的手拉葫芦,降模体系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与混凝土梁板脱离,完成拆模。
更进一步地,上述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还包括继续放松手拉葫芦,将降模体系下放到新的已经安装完毕的承重角钢上,并将手拉葫芦从提升体系中的钢丝绳上拆除,完成降模体系的受力转换;
将钢丝绳环绕在降模体系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把手拉葫芦上端挂在钢丝绳上,下端与主平台中的第一主梁连接,张紧手拉葫芦,实现手拉葫芦和承重角钢的共同受力,开始新一轮的混凝土浇筑。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通过在核心筒的预设或指定高度先构建一层楼板,将该构建的楼板作为施工平台,然后向该施工平台的上方、该施工平台的下方以及从最下面正在施工的梁板向该施工平台同时施工,能够成倍的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本申请通过设置挂平台、主平台和提升体系能够方便地在核心筒的预设或指定高度构建水平结构梁板。本申请通过设置承重角钢承重和提升体系承重两种承重方式,且两种承重方式都能够单独承重,能够进行两种承重体系的转换。在浇筑混凝土时两种承重方式同时承重,能够保证浇筑时的安全。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申请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申请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采用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得到的核心筒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挂平台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挂平台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挂平台上组装的主平台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挂平台上组装的主平台的B-B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提升体系将主平台提升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的A-A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提升体系将主平台提升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的B-B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挂平台与主平台之间安装的连接杆的A-A剖面图。
图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挂平台与主平台之间安装的连接杆的B-B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挂平台上安装的脚手架的A-A剖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挂平台上安装的脚手架的B-B剖面图。
图1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塔吊将降模体系整体吊装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的A-A剖面图。
图1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塔吊将降模体系整体吊装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的B-B剖面图。
图1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提升体系对降模体系进行临时提拉固定的A-A剖面图。
图1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提升体系对降模体系进行临时提拉固定的B-B剖面图。
图1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承重角钢和提升体系共同承担荷载的A-A剖面图。
图1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利用承重角钢和提升体系共同承担荷载的B-B剖面图。
图1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梁模板体系中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A-A剖面图。
图1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梁模板体系中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B-B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核心筒墙体;
2、钢筋混凝土梁;
3、钢筋混凝土梁板;
4、已完成的结构梁板;
5、挂平台;51、主钢梁;52、次钢梁;53、第一角钢;54、第一模板; 55、螺栓;56、连接螺栓;
6、主平台;
61、第一主梁;62、连接件;
63、楼板模板体系;631、第二主梁;632、次梁;633、第二角钢;634、第二模板;
64、梁模板体系;
641、横向梁;6411、销子;6412、拉紧螺杆;
642、三脚架;6421、紧固螺母;
643、纵向梁;644、梁底模板;645、梁侧模板;646、纵向方管;
65、承重角钢;
7、提升体系;71、钢丝绳;72、手拉葫芦;
8、连接杆;
9、脚手架;91、底座;92、立杆;93、第一横杆;94、第二横杆;95、跳板;96、翻板;97、防护网;
10、塔吊;20、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通常,超高层建筑施工采用“钢结构先行,土建紧跟”以及“核心筒先行,外框紧跟,核心筒水平结构最后”的原则,并采用不等高同步攀升的施工方法,即各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为:核心筒劲性钢构、核心筒剪力墙、筒外钢柱、钢框架梁、楼板施工、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采用现有的施工方式,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远远滞后于核心筒墙体施工,会严重拖延工期。另外,采用现有的施工方式,会出现核心筒水平结构面上方有核心筒墙体施工、外框水平结构的钢结构梁安装、楼承板安装、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多工种同时作业的情况,这就导致高空坠物的风险增大,会给最下面的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核心筒的预设高度构建梁板。
其中,预设高度根据具体施工需求进行设置,至少设置为一个。例如,对于60层的超高层建筑,预设高度可以设置为30层的高度,在30层的高度处构建一层梁板。当然,预设高度也可以设置为20层和40层的高度,在 20层和40层的高度处分别构建一层梁板。
S2、将构建完成的预设高度的梁板作为施工平台,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向施工平台的上方和下方同时施工,从而成倍地提高施工效率。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得到如图1所示的核心筒的平面布置图。
例如,对于60层的超高层建筑,在预设的30层的高度处构建一层梁板,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可以向30层以上和30层以下同时施工,同时还可以从第1层向第30层施工。
与现有的施工方式相比,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可以在核心筒的预设或指定高度先构建一层梁板,将该构建的梁板作为施工平台,然后向该施工平台的上方、该施工平台的下方以及从第一层向该施工平台同时施工,能够成倍的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可以将核心筒水平结构分成高、中、低三个区并同时进行施工。其中,低区采用普通的支模方式施工,能够节约成本;中区和高区同时采用降模体系进行施工,能够加快施工节奏,节约工期;或者中区采用降模体系进行施工,高区采用降模体系已经施工完成的水平结构作为施工平台,并采用普通的支模方式施工。
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后,能够给下方的施工提供很好的硬防护,可以充分保障下方施工人员的安全。
上述步骤S1中,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核心筒中的预设高度构建梁板,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S11、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4上组装降模体系,其中,降模体系包括挂平台5、主平台6、提升体系7、连接杆8和脚手架9,挂平台5与主平台6 通过连接杆8连接,脚手架9设置在挂平台5上,提升体系7用于提升挂平台5、主平台6、连接杆8和脚手架9。
具体地,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4上组装降模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S111、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4上组装挂平台5,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挂平台5包括主钢梁51、次钢梁52、第一角钢53和第一模板54。
具体地,挂平台5的组装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楼板4上设置主钢梁51。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主钢梁51上设置次钢梁52,主钢梁51与次钢梁52为十字交叉设置。
利用螺栓55将主钢梁51与次钢梁52进行固定连接。
沿与次钢梁52平行的方向,位于次钢梁52的一侧,在主钢梁51上焊接第一角钢53,利用连接螺栓56将第一角钢53与次钢梁52固定连接。
在次钢梁52和第一角钢53的顶面上铺设第一模板54,利用自攻丝将第一模板54固定连接在次钢梁52上。至此完成挂平台5的组装。
具体地,第一模板54为脚手板。
S112、在挂平台5上组装主平台6,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主平台 6包括第一主梁61、连接件62、楼板模板体系63和梁模板体系64。
具体地,主平台6的组装过程为:
S1121、沿与次钢梁52平行的方向,在挂平台5中的第一模板54上设置第一主梁61;并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第一主梁61上焊接连接件62。
S1122、在连接件62上组装楼板模板体系63,其中,楼板模板体系63 包括第二主梁631、次梁632、第二角钢633和第二模板634。
楼板模板体系63的组装过程为:
沿与第一主梁61平行的方向,在连接件62上焊接第二主梁631。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第二主梁631上设置次梁632,第二主梁631 与次梁632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次梁632平行的方向,位于次梁632的一侧,在第二主梁631上焊接第二角钢633,利用连接螺栓将第二角钢633与次梁632固定连接。
在次梁632和第二角钢633的顶面上铺设第二模板634,利用自攻丝将第二模板634固定连接在次梁632上。至此,楼板模板体系63组装完成。
S1123、在第一主梁61上设置梁模板体系64,其中,梁模板体系64包括横向梁641、三脚架642、纵向梁643、梁底模板644、梁侧模板645和纵向方管646。
梁模板体系64的组装过程为: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第一主梁61上设置横向梁641,第一主梁61 与横向梁641为十字交叉设置。横向梁641的一端伸长至距离核心筒的墙体 20MM处,横向梁641采用两根背靠背的槽钢,其中,两槽钢之间相距30MM。
沿与横向梁641平行的方向,在横向梁641上面设置三脚架642。需要说明的是,该三脚架642采用直角三脚架,能够保证梁的垂直度。
位于两相邻的三脚架642之间,在横向梁641上方焊接纵向梁643,在纵向梁643上方铺设梁底模板644,用自攻丝将梁底模板644和纵向梁643 牢牢固定在一起。在梁底模板644的两侧安装混凝土梁侧模板645,在混凝土梁侧模板645外侧安装纵向方管646,用自攻丝将混凝土梁侧模板645和纵向方管646牢牢固定在一起。
横向梁641的两根槽钢通过销子6411连接,销子6411上铰接拉紧螺杆 6412,拉紧螺杆6412与销子6411铰接端的相对端沿垂直于三脚架642斜边的方向穿出,当三脚架642上的紧固螺母6421拧紧拉紧螺杆6412时,三脚架642能够将混凝土梁侧模板645和梁底模板644牢牢固定住,并保证混凝土梁侧面的垂直度。
至此,梁模板体系64组装完成。
在降模时,只需要松开紧固螺母6421,把三脚架642以及与其相连的模板体系稍微往后挪一点,即可满足降模需要。
S113、利用提升体系7将主平台6提升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提升体系7包括钢丝绳71和手拉葫芦72,将钢丝绳71环绕在主平台6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手拉葫芦72的上端挂在钢丝绳71上,其下端与第一主梁61连接。通过钢丝绳71和手拉葫芦72将主平台6提升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S114、在挂平台5与主平台6之间安装连接杆8;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连接杆8的两端均焊接有带螺栓孔的钢板,用螺栓将连接杆8两端的钢板分别与挂平台5中的主钢梁51和主平台6中的第一主梁61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连接杆8采用大小杆设计,小杆可以插入大杆中,大杆和小杆上都开设有钻孔,大杆和小杆通过钻孔和锁销连接。在楼层高度变化较大处,可以用另外一套手拉葫芦将主平台6拉起,摘掉连接大杆和小杆的锁销,收缩或者拉长连接杆8,再用锁销对大杆和小杆进行固定,以实现主平台6相对于挂平台5的高度的调节。
S115、位于挂平台5与主平台6之间,在挂平台5上安装脚手架9。
其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脚手架9包括底座91、立杆92、第一横杆93、第二横杆94、跳板95、翻板96和防护网97。
脚手架9的安装过程为:
在挂平台5中的第一模板54上安装底座91,在底座91上安装立杆92,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立杆92上垂直安装第一横杆93和第二横杆94,在靠近主平台6的第一横杆93上方安装跳板95。在挂平台5中的第一模板54 边缘安装翻板96。在立杆92的外侧安装立面密目防护网97。脚手架9的安装便于工人进行施工操作。
通过在挂平台5中的第一模板54边缘安装翻板96,能够避免高空坠物。
考虑到核心筒垂直度的偏差,挂平台5距离核心筒墙体100MM,在主平台6就位后,用翻板96将挂平台5与核心筒墙体1之间的空隙盖住。还可以在翻板96上铺设防火毡,避免灰尘掉落。
梁模板体系64距离核心筒墙体20MM,在主平台6就位后,用发泡剂将梁模板体系64与核心筒墙体1之间的空隙填平,保证核心筒水平结构的平整度,防止混凝土进入梁模板体系64与核心筒墙体1之间的缝隙,导致卡住降模体系而无法降模。发泡剂的泡沫强度低,方便拆模,且后期容易铲除,能够保证核心筒水平结构底部的美观。
通过设置提升体系7,能够减少脚手架9的数量,降低成本,降低搭设脚手架9过程中高空坠物的风险。
S12、如图12和图13所示,利用塔吊10将降模体系整体吊装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其具体过程为:
计算降模体系的重心。
根据降模体系的重心可以在第一主梁61上安装吊带20。
利用塔吊10和吊带20将挂平台5、主平台6、连接杆8和脚手架9整体吊装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S13、如图14和图15所示,利用提升体系7对降模体系进行临时提拉固定,其具体过程为:
将钢丝绳71环绕在降模体系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手拉葫芦72的上端挂在钢丝绳71上,其下端与第一主梁61连接。利用钢丝绳71和手拉葫芦72 对降模体系进行临时提拉固定。
S14、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主平台6下安装承重角钢65,利用承重角钢65和手拉葫芦72共同承担降模体系整体的荷载,其具体过程为:
在第一主梁61、第二主梁631、次梁632和横向梁641的底面均安装承重角钢65,利用螺栓将承重角钢65与核心筒的墙体进行连接,从而将第一主梁61、第二主梁631、次梁632和横向梁641与核心筒的墙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使承重角钢65对降模体系进行支撑。
同时,利用手拉葫芦72向上提拉降模体系,使得承重角钢65和手拉葫芦72共同承担降模体系的荷载。
其中,在次梁632和横向梁641的底面上均安装承重角钢65,再利用螺栓将承重角钢65与核心筒的墙体进行连接,能够控制次梁632和横向梁641 与核心筒之间的距离,避免次梁632和横向梁641与核心筒墙体1的接触,影响降模操作;同时,能够控制混凝土梁的位置,保证混凝土梁的位置准确,避免施工过程中振动造成混凝土梁的偏移。
S15、在主平台6的顶部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核心筒中预设高度梁板的构建。
具体地,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梁模板体系64中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完成核心筒中某预设高度梁板的构建。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可以安装该层梁板下一层的承重角钢65。
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混凝土梁板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第一主梁61、第二主梁631、次梁632和横向梁641的底面上安装的承重角钢65,由提升体系7单独对挂平台5、主平台6、连接杆8和脚手架9进行承重。即由原来的承重角钢65和提升体系7共同承重变为由提升体系7单独承重。
S4、拧松梁模板体系64中三脚架642上的紧固螺母6421,后移混凝土梁侧模板645,尽量让混凝土梁侧模板645和混凝土梁板分开;放松手拉葫芦72,降模体系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与混凝土梁脱离,完成拆模。
S5、继续放松手拉葫芦72,将降模体系下放到步骤S15新的已经安装完毕的承重角钢65上,并将手拉葫芦72从钢丝绳71上拆除,完成降模体系的受力转换。即由提升体系7单独承重变为由承重角钢65单独承重。
S6、将钢丝绳71环绕在降模体系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把手拉葫芦72上端挂在钢丝绳71上,下端与主平台6中的第一主梁61连接,张紧手拉葫芦 72,实现手拉葫芦72和承重角钢65的共同受力。重复步骤S15,开始新一轮的混凝土浇筑。
本申请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中,主平台6就位后,主平台6的顶部提供铺设钢筋、浇筑混凝土等作业面,主平台6与挂平台5之间的空间提供水平结构与墙体相交处凿毛、钻眼(植筋用)等作业面,有利于加快施工节奏。
主平台6与挂平台5之间的空间与下一个楼层处于同一个高度范围内,可以方便的从下一层结构的外框处进入,方便人员施工。
主平台6与挂平台5之间的空间能够方便作业人员在降模系统中的第一主梁61、第二主梁631、次梁632和横向梁641底面上安装承重角钢65,给主平台6提供第二层支撑,给挂平台5和主平台6提供双保险。
现有技术中,核心筒中的楼板为复合楼板,其通过在钢梁上面铺设楼承板,在楼承板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得到。在本申请中,将钢梁优化为钢筋混凝土梁2,核心筒中的楼板优化为钢筋混凝土梁板3,能够解决现有复合楼板施工成本高、作业工种多、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施工成本的楼板。
本申请采用承重角钢65承重和提升体系7承重两种承重方式,且两种承重方式都能够单独承重,从而能够进行两种承重体系的转换。在浇筑混凝土时两种承重方式同时承重,能够保证浇筑时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核心筒的预设高度构建梁板,其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组装降模体系,其中,降模体系包括挂平台、主平台、连接杆、提升体系和脚手架,所述挂平台与主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脚手架设置在所述挂平台上,所述提升体系用于提升所述挂平台、主平台、连接杆和脚手架;
利用塔吊将降模体系整体吊装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利用提升体系对降模体系进行临时提拉固定;
在主平台下安装承重角钢,承重角钢用于支撑主平台,利用承重角钢和提升体系共同承担降模体系整体的荷载;
在所述主平台的顶部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完成核心筒中预设高度梁板的构建;
所述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组装降模体系的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组装挂平台;
在挂平台上组装主平台;
利用提升体系将主平台提升到核心筒的预设高度;
在挂平台与主平台之间安装连接杆;通过调节连接杆的长度改变主平台相对于挂平台的高度;
位于主平台与挂平台之间,在挂平台上安装脚手架;
将构建完成的预设高度的梁板作为施工平台,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向施工平台的上方和下方同时施工,其具体过程为:
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将核心筒水平结构分成高、中、低三个区并同时施工,其中,低区采用普通的支模方式施工;中区和高区同时采用降模体系进行施工;或者中区采用降模体系进行施工,高区采用降模体系已经施工完成的水平结构作为施工平台,并采用普通的支模方式施工;
所述提升体系包括钢丝绳和手拉葫芦,所述钢丝绳用于环绕在所述降模体系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所述手拉葫芦的上端挂在钢丝绳上,其下端与所述主平台连接;
混凝土梁板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承重角钢,由提升体系单独对挂平台、主平台、连接杆和脚手架进行承重,由原来的承重角钢和提升体系共同承重变为由提升体系单独承重;
放松手拉葫芦,使降模体系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与混凝土梁脱离,完成拆模;
继续放松手拉葫芦,将降模体系下放到新的已经安装完毕的承重角钢上,并将手拉葫芦从钢丝绳上拆除,完成降模体系的受力转换;由提升体系单独承重变为由承重角钢单独承重;
将钢丝绳环绕在降模体系上方的混凝土梁上,把手拉葫芦上端挂在钢丝绳上,下端与主平台连接,张紧手拉葫芦,实现手拉葫芦和承重角钢的共同受力;开始新一轮的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平台包括主钢梁、次钢梁、第一角钢和第一模板,其组装过程为:
在已完成的结构梁板上设置主钢梁;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主钢梁上固定设置次钢梁,主钢梁与次钢梁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次钢梁平行的方向,位于次钢梁的一侧,在主钢梁上固定设置第一角钢,将第一角钢与次钢梁固定连接;
在次钢梁和第一角钢的顶面上铺设第一模板,将第一模板与次钢梁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包括第一主梁、连接件、楼板模板体系和梁模板体系,其组装过程为:
沿与次钢梁平行的方向,在挂平台中的第一模板上设置第一主梁;并沿核心筒的竖直方向,在第一主梁上焊接连接件;
在连接件上组装楼板模板体系;
在第一主梁上设置梁模板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模板体系包括第二主梁、次梁、第二角钢和第二模板,其组装过程为:
沿与第一主梁平行的方向,在连接件上焊接第二主梁;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第二主梁上设置次梁,第二主梁与次梁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次梁平行的方向,位于次梁的一侧,在第二主梁上固定设置第二角钢;将第二角钢与次梁固定连接;
在次梁和第二角钢的顶面上铺设第二模板,将第二模板与次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模板体系包括横向梁、三脚架、纵向梁、梁底模板、梁侧模板和纵向方管,其组装过程为:
沿核心筒的水平方向,在第一主梁上设置横向梁,第一主梁与横向梁为十字交叉设置;
沿与横向梁平行的方向,在横向梁上面设置三脚架;
位于两相邻的三脚架之间,在横向梁上方焊接纵向梁,在纵向梁上方铺设梁底模板,将梁底模板和纵向梁进行固定连接;在梁底模板的两侧安装混凝土梁侧模板,在混凝土梁侧模板外侧安装纵向方管,将混凝土梁侧模板和纵向方管进行固定连接;
横向梁采用两根背靠背的槽钢,两根槽钢通过销子连接,销子上铰接拉紧螺杆,拉紧螺杆与销子铰接端的相对端沿垂直于三脚架斜边的方向穿出,三脚架上的紧固螺母用于拧紧拉紧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大杆和小杆,所述小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大杆中,所述大杆和小杆上都开设有钻孔,所述大杆和小杆通过所述钻孔和销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主平台下安装承重角钢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次梁和横向梁的底面上均安装承重角钢;
利用螺栓将承重角钢与核心筒的墙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次梁和横向梁与核心筒的墙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承重角钢实现对主平台的支撑。
CN202111230934.0A 2021-10-22 2021-10-22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931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934.0A CN113931313B (zh) 2021-10-22 2021-10-22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934.0A CN113931313B (zh) 2021-10-22 2021-10-22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1313A CN113931313A (zh) 2022-01-14
CN113931313B true CN113931313B (zh) 2023-11-17

Family

ID=7928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0934.0A Active CN113931313B (zh) 2021-10-22 2021-10-22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1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201B (zh) * 2022-03-04 2023-05-19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筒建筑施工方法
CN115233960B (zh) * 2022-06-13 2023-06-02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CN115288407B (zh) * 2022-07-25 2023-08-22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紧跟竖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6497946B (zh) * 2023-05-05 2024-08-02 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塔楼分离式同步生长施工方法
CN118774280A (zh) * 2024-07-09 2024-10-1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多、高及超高层的混凝土模块化建筑体系及其模块单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99A (zh) * 1989-09-12 1990-04-11 上海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超高建筑模具外脚手整体升降系统
CN101575911A (zh) * 2009-05-27 2009-11-11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逆作降模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BRPI0802780A2 (pt) * 2008-08-06 2010-04-27 Msp Corp Producoes Ltda Me ferramenta motivacional aplicada em eventos corporativos e correlatos
CN106013450A (zh) * 2016-07-14 2016-10-1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核心筒跳层施工方法
CN207568176U (zh) * 2017-11-29 2018-07-03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梁侧模加固用工具式夹具
CN208168317U (zh) * 2018-01-29 2018-11-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施工下挂平台
CN213087428U (zh) * 2020-08-31 2021-04-30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梁侧模板加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99A (zh) * 1989-09-12 1990-04-11 上海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超高建筑模具外脚手整体升降系统
BRPI0802780A2 (pt) * 2008-08-06 2010-04-27 Msp Corp Producoes Ltda Me ferramenta motivacional aplicada em eventos corporativos e correlatos
CN101575911A (zh) * 2009-05-27 2009-11-11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逆作降模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6013450A (zh) * 2016-07-14 2016-10-1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核心筒跳层施工方法
CN207568176U (zh) * 2017-11-29 2018-07-03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梁侧模加固用工具式夹具
CN208168317U (zh) * 2018-01-29 2018-11-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施工下挂平台
CN213087428U (zh) * 2020-08-31 2021-04-30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梁侧模板加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1313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1313B (zh)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CN109184190A (zh) 爬升与承载一体化的梁式液压爬升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WO2013110126A1 (en) Automated formwork climbing system
CN107761961A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电动爬架整体施工方法
CN102912996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高空施工安全防护体系
CN210798252U (zh) 一种装配式外防护架体系
CN209780193U (zh) 一种悬吊式脚手架
CN102619335A (zh) 大高度小型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施工方法
CN202055502U (zh) 高层建筑施工筐式操作平台
CN116181041B (zh) 一种多层快速施工的造楼机
CN115247498A (zh) 预制墙板的固定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支撑系统
CN11226769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综合装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16276830U (zh) 超高层核心筒降模施工装置
CN216713867U (zh) 预制墙板的固定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支撑系统
CN212895943U (zh) 小截面墩柱钢筋绑扎用作业平台装置
CN213477596U (zh) 一种大跨度高悬空结构支模平台连接结构
KR200398231Y1 (ko) 보 및 슬래브 구축을 위한 일방향 지지 브라켓
CN114737750A (zh) 钢筋混凝土筒仓顶板模板施工方法
CN114809659A (zh) 用于建筑工程的卸料平台及其搭建方法
CN210369895U (zh) 一种房建室内超高大模板贝雷梁支撑体系
CN112854702A (zh) 一种大跨度筒仓屋面施工平台及搭设方法
CN113047609A (zh) 一种利用简易格构柱叠合板体系构筑超厚混凝土顶板的施工方法
CN113338537A (zh) 一种超高、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CN216949441U (zh) 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用钢爬梯
CN116335398B (zh) 一种多层快速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