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8899B -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08899B CN113908899B CN202111091554.3A CN202111091554A CN113908899B CN 113908899 B CN113908899 B CN 113908899B CN 202111091554 A CN202111091554 A CN 202111091554A CN 113908899 B CN113908899 B CN 1139088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module
- connection module
- connecting module
- pipet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102000039446 nucleic acids Human gen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108020004707 nucleic acids Protein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150000007523 nucle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11931 Nucleoprote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1100 Nucleoprote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72 biological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89 chem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47 fine chemic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73 nucleot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729 nucleotid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12N15/1003—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06—Preparing nucleic acids for analysis, e.g.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移液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及移液器,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体及设于移液器主体一端的第一连接模块;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安装支架;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安装支架并传动连接于升降驱动组件;其中,第二连接模块在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一方向往复升降以与第一连接模块相互配接或相互分离。上述移液装置,通过将不同型号的移液器主体与第一连接模块配接,即可将同一移动机构与不同的移液器主体相配合,从而扩大了移动机构的适用范围,进而提高了移液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以核酸为基础的分子诊断和检测技术在诸多领域中日益凸显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和检测所需的核酸需要从生物样本中进行纯化提取。
移液器作为一种采用空气排代原理,在一定量程范围内将液体从原容器内移取到另一容器内的一种计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精细化工等技术领域,是各科研所、实验室定量分析的常用工具,在核酸提取过程中通常使用移液器转移液体。
通过移液器枪头上吸头的数量可以将移液器分为单道移液器和多道移液器。单道移液器只有一个吸头,一次只能进行一个孔的加样工作,多道移液器中吸头呈一条直线形排布,一次可进行多个孔的加样工作。当样品数量不多,并且样品种类很多时,使用单道移液器可以快速灵活的完成操作;当样品数量很多,并且种类单一时,有些操作可以用多道移液器并行移液来节省时间。
而现有的用于连接移液器以带动移液器移动的机械臂基于结构限制,只能与固定规格的移液器配接,如果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移液器,则需要手动更换移液器或者使用不同机械臂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了操作效率,增加了实验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机械臂无法与不同规格的移液器配接的问题,提供一种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该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可以达到的自动更换不同规格的移液器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液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及移液器,所述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体及设于所述移液器主体一端的第一连接模块;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安装支架;
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以及
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
固定组件,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一方向往复升降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相互配接或相互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相互配接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一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移液器主体,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远离所述移液器主体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第二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二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主体开设有沿自身的升降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二电连接单元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或位于所述限位槽外,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可选择地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单元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并沿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所述滑轨并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电机和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持电机包括第二夹持电机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卡持件,所述转动卡持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所述转动卡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共同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液器为单通道移液器、四通道移液器、八通道移液器或十六通道移液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核酸提取装置,包括移液器主体及设于所述移液器主体一端的第一连接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一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固接于所述移液器主体,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远离所述移液器主体的一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核酸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支架;
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以及
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
固定组件,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所述固定组件形成夹持间隙;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一方向往复升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电机和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持电机包括第二夹持电机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移液装置的移液器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第二连接模块带动移液器下降直至将所述移液器放置于工作台上;
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上升并与所述移液器的第一连接模块相互分离;
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移动至另一个所述移液器上方;
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下降直至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与所述移液器的所述第一连接模块配接。
上述移液装置,通过将不同型号的移液器主体与第一连接模块配接,即可将同一移动机构与不同的移液器主体相配合,从而扩大了移动机构的适用范围,移动机构可根据需要自动更换不同的移液器,进而提高了移液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移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移液装置的移动机构和移液器的配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移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移液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移液装置的移动机构和移液器的配接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移液装置的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移液装置;120、移液器;121、移液器主体;123、第一连接模块;1232、第一连接模块主体;1232a、卡接槽;1234、第一电连接单元;140、移动机构;141、安装支架;142、控制模块;143、滑轨;144、第二连接模块;1441、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a、限位槽;1443、第二电连接单元;145、升降驱动组件;146、固定组件;1461、第一夹持单元;1461a、第一夹持电机;1461b、第一夹持块;1463、第二夹持单元;1463a、第二夹持电机;1463b、第二夹持块;
200、移液装置;210、移液器;212、移液器主体;214、第一连接模块;2141、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141a、固定部;2141b、活动部;2141c、弹性连接部;2143、第一电连接单元;230、移动机构;231、安装支架;232、控制模块;233、滑轨;234、第二连接模块;2341、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141a、限位槽;2342、第二电连接单元;235、升降驱动组件;236、固定组件;2361、转动卡持件;2361a、抵持部;2361b、卡持部;2161c、转动连接部;2363、复位件;2365、限位机构;2365a、限位驱动件;2465b、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液装置100,包括移液器120及移动机构140,移液器120用于吸取液体,移动机构140可与移液器120相互配接以驱动移液器120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而实现液体的转移。
移液器120包括移液器主体121及第一连接模块123,移动机构140包括第二连接模块144,移动机构140可配接于移液器120并通过第二连接模块144与第一连接模块123电连接,从而驱动移液器120移动并控制移液器120的工作状态。具体在下列实施例中,移液器120可为单通道移液器或多通道移液器(包括四通道移液器、八通道移液器或十六通道移液器),移动机构140择一地与单通道移液器或多通道移液器配接。可以理解,移液器120的规格不限,移动机构140可与不同规格的移液器120配接。
如此,通过将不同型号的移液器主体121与第一连接模块123连接,即可将同一移动机构140与不同的移液器主体121相配合,从而扩大了移动机构140的适用范围,移动机构140可根据需要自动更换不同的移液器120,进而提高了移液装置100的使用灵活性。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移动机构140包括安装支架141、控制模块142、升降驱动组件145以及固定组件146,控制模块142和升降驱动组件145分别配接于安装支架141,第二连接模块144配接于安装支架141并传动连接于升降驱动组件145,固定组件146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144。
具体地,安装支架141呈平板状结构,安装支架14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图1中的X方向),安装支架14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安装支架141的厚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即图1中的Z方向)。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140还包括两条滑轨143,两条滑轨143分别安装于安装支架14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条滑轨143沿第一方向自安装支架141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支架141的另一端,用于引导第二连接模块144移动。
控制模块142固接于安装支架141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控制模块142与第二连接模块144、升降驱动组件145以及固定组件146通信连接,从而控制移动机构140的工作状态。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2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层叠设于安装支架141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
升降驱动组件145固接于安装支架141的第三方向背离控制模块142的一侧,升降驱动组件145包括升降丝杆电机,升降丝杆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144,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模块144沿第一方向往复升降。
第二连接模块144包括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及第二电连接单元1443。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安装于安装支架141设有升降驱动组件145的一侧,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滑轨143配接以沿滑轨143滑动,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中部与升降丝杆电机传动连接,因此升降驱动组件145可带动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沿滑轨143在第一方向上往复升降。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开设有限位槽1441a,限位槽1441a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第二电连接单元1443收容于限位槽1441a内。如此,第一连接模块123可选择地插设于限位槽1441a中以与第二电连接单元1443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1441a远离升降驱动组件145的一端还设有导向面,导向面相对第一方向倾斜延伸,以为第一连接模块123提供导向作用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23顺利地插入限位槽1441a中。
固定组件146位于第二连接模块144的一侧,并与第二连接模块144固接以跟随第二连接模块144在第二方向上同步升降,固定组件146形成用于夹持第一连接模块123的夹持间隙,夹持间隙在垂直于第二连接模块144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以夹持移液器120的第二连接模块144。
具体地,固定组件146固接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1441远离升降驱动组件145的一侧,固定组件146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1461和第二夹持单元1463。第一夹持单元1461包括第一夹持电机1461a和第一夹持块1461b,第一夹持块1461b配接于第一夹持电机1461a的输出端,第一夹持电机1461a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块1461b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第二夹持电机1463a包括第二夹持电机1463a和第二夹持块1463b,第二夹持块1463b配接于第二夹持电机1463a的输出端,第二夹持电机1463a用于驱动第二夹持块1463b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如此,第一夹持块1461b和第二夹持块1463b之间形成夹持间隙,当移液器120的第一连接模块123插入第二连接模块144的限位槽1441a中时,第一夹持块1461b和第二夹持块1463b相向移动以夹持第一连接模块123,从而使移液器120牢固地限位于移动机构140。
第一连接模块123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1232和设于第一连接模块123的顶端的第一电连接单元1234,当第一连接模块123伸入第二连接模块144的限位槽1441a后,第一电连接单元1234与第二电连接单元1443电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固定组件146则夹持第一连接模块主体1232以使移液器120牢固地限位于移动机构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模块主体123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接槽1232a,卡接槽1232a的形状与第一夹持块1461b和第二夹持块1463b的形状相匹配,因此第一夹持块1461b和第二夹持块1463b可至少部分伸入卡接槽1232a中,从而使对移液器120的夹持更加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模块主体1232远离移液器主体121的一端设有导向面,导向面相对第一倾斜延伸以使第一连接模块主体1232顺利地插入第二连接模块144的限位槽1441a中。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液装置2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移液装置200的结构类似,该移液装置200也包括移液器210及移动机构230,移液器210用于吸取液体,移动机构230可与移液器210相互配接以驱动移液器210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而实现液体的转移。
移液器210包括移液器主体212及第一连接模块214,移动机构230包括第二连接模块234,移动机构230可配接于移液器210并通过第二连接模块234与第一连接模块214电连接,从而驱动移液器210移动并控制移液器210的工作状态。具体在下列实施例中,移液器210可为单通道移液器或多通道移液器(包括四通道移液器、八通道移液器或十六通道移液器),移动机构230择一地与单通道移液器或多通道移液器配接。可以理解,移液器210的规格不限,移动机构230可与不同规格的移液器210配接。
如此,通过将不同型号的移液器主体212与第一连接模块214连接,即可将同一移动机构230与不同的移液器主体212相配合,从而扩大了移动机构230的适用范围,移动机构230可根据需要自动更换不同的移液器210,进而提高了移液装置200的使用灵活性。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6,移动机构230包括安装支架231、控制模块232、升降驱动组件235以及固定组件236,控制模块232和升降驱动组件235分别配接于安装支架231,第二连接模块234配接于安装支架231并传动连接于升降驱动组件235,固定组件236配接于第二连接模块234。
具体地,安装支架231呈平板状结构,安装支架23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图3中的X方向),安装支架23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3中的Y方向),安装支架231的厚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即图3中的Z方向)。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230还包括两条滑轨233,两条滑轨233分别安装于安装支架23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条滑轨233沿第一方向自安装支架231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支架231的另一端,用于引导第二连接模块234移动。
控制模块232固接于安装支架231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控制模块232与第二连接模块234、升降驱动组件235以及固定组件236通信连接,从而控制移动机构230的工作状态。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32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层叠设于安装支架231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
升降驱动组件235固接于安装支架231的第三方向背离控制模块232的一侧,升降驱动组件235包括升降丝杆电机,升降丝杆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234,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模块234沿第一方向往复升降。
第二连接模块234包括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及第二电连接单元2342。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安装于安装支架231设有升降驱动组件235的一侧,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滑轨233配接以沿滑轨233滑动,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中部与升降丝杆电机传动连接,因此升降驱动组件235可带动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沿滑轨233在第一方向上往复升降。
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141a,固定组件236安装于限位槽2141a内以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共同固定第一连接模块214。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第二电连接单元2342安装于安装槽中。如此,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141可选择地插设于限位槽2141a中以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配接,同时第一电连接单元2143可插设于第二电连接单元2342中以与第二电连接单元2342电连接。
固定组件236收容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的限位槽2141a内,固定组件236包括转动卡持件2361、复位件2363以及限位机构2365,在限位机构2365与复位件2363的作用下,转动卡持件2361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共同形成用于夹持第一连接模块214的夹持间隙。
具体地,转动卡持件2361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的限位槽2141a中,转动卡持件2361的转动轴平行于第二方向。转动卡持件2361包括转动连接部2161c及在第三方向上设于转动连接部2161c的相对设置的抵持部2361a与卡持部2361b,且卡持部2361b位于抵持部2361a远离升降丝杆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部2161c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限位槽2141a中,抵持开设有与限位机构2365配接的抵持槽,卡持部2361b设有向抵持槽突出的卡钩以卡持第一连接模块214。
复位件2363的一端固接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复位件2363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抵持于转动卡持件2361的卡持部2361b,复位件2363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对转动卡持件2361的抵持部2361a施加远离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的作用力,从而使转动卡持件2361的卡持部2361b具有向靠近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转动的趋势以卡持第一连接模块214。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2363为压缩弹簧。
限位机构2365包括限位驱动件2365a与限位块2465b,限位驱动件2365a固接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的限位槽2141a内,限位驱动件2365a为丝杆电机,限位块2465b安装于限位驱动件2365a的输出端,限位驱动件2365a可驱动限位块2465b沿第一方向往复升降以与转动卡持件2361的抵持部2361a抵持或分离。当限位块2465b位于最低位置时,限位块2465b远离限位驱动件2365a的一端伸入转动卡持件2361的抵持部2361a的抵持槽中以阻止转动卡持件2361转动。当限位块2465b脱离抵持槽后,转动卡持件2361可在其它部件的作用下转动。
如此,转动卡持件2361与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之间形成夹持间隙,当移液器210的第一连接模块214插入夹持间隙中时,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推动转动卡持件2361克服复位件2363的作用力而转动。当第一连接模块214卡持到位后,限位驱动件2365a驱动限位块2465b伸入转动卡持件2361的抵持槽中以阻止转动卡持件2361转动,从而使移液器210牢固地限位于移动机构230中。
第一连接模块214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141和设于第一连接模块214的顶端的第一电连接单元2143,当第一连接模块214伸入第二连接模块234的限位槽2141a时,第一电连接单元2143与第二电连接单元2342电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固定组件236则夹持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141以使移液器210牢固地限位于移动机构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141包括固定部2141a、活动部2141b以及弹性连接部2141c。固定部2141a与活动部2141b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弹性连接部2141c连接于固定部2141a和活动部2141b之间,弹性连接部2141c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形变以使活动部2141b靠拢或远离固定部2141a。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弹性连接部2141c包括台阶螺钉和套设于台阶螺钉外的弹簧,台阶螺钉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2141a和活动部2141b配接,活动部2141b可沿台阶螺钉的轴向方向相对固定部2141a移动。
进一步地,固定部2141a与活动部2141b相互背离的两侧表面均形成相对第一方向倾斜延伸的斜面,且固定部2141a与活动部2141b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朝远离移液器主体212的方向逐渐减小。固定部2141a的斜面靠近移液器主体21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方向延伸的卡持槽,该卡持槽与转动卡持件2361的卡持部2361b相匹配。
如此,当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141伸入限位槽2141a时,转动卡持件2361的卡持部2361b沿固定部2141a的斜面滑动而克服复位件2363的作用力向外转动,当转动卡持件2361的卡持部2361b卡入固定部2141a的卡持槽后,限位驱动件2365a驱动限位块2465b抵持转动卡持件2361的抵持槽以阻止转动卡持件2361转动,从而使移液器210牢固地限位于移动机构230中。当需要拆卸移液器210时,限位驱动件2365a驱动限位块2465b脱离抵持槽,第二连接模块主体2341在升降驱动组件235的带动下上升,固定部2141a与活动部2141b之间的弹性连接部2141c在转动卡持件2361的作用力下压缩,固定部2141a与活动部2141b相互靠拢直至转动卡持件2361脱离卡持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液器的更换方法,下面以第一移液装置100为例,对移液器120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控制第二连接模块44带动移液器20下降直至将移液器20放置于工作台上。
具体地,升降驱动组件45驱动第二连接模块44带动移液器20下降直至将移液器20放置于工作台上。
S120:控制第二连接模块44上升并与移液器20的第一连接模块23相互分离。
具体地,固定组件46的第一夹持块4614和第二夹持块4634相背运动以松开第一连接模块23,升降驱动组件45驱动第二连接模块44上升以使第二连接模块44脱离第一连接模块23。
S130:控制第二连接模块44移动至另一个移液器20上方。
具体地,移动机构40移动至另一个移液器20上方,升降驱动组件45驱动第二连接模块44下降直至第一连接模块23伸入第二连接模块44的限位槽4412中,第一电连接单元234与第二电连接单元443电连接。
S140:控制第二连接模块44下降直至第一连接模块23与移液器20的第一连接模块23配接。
具体地,固定组件46的第一夹持块4614和第二夹持块4634相向运动以夹持第一连接模块23的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32,从而完成移液器20的更换。
上述移液器20、移动机构40及移液装置100,通过在不同的移液器20中设置相同的第一连接模块23实现了不同移液器主体21与同一移动机构40的机械连接及电连接,因此同一移动机构40可自动更换不同的移液器主体21,而无需人工更换或者更换不同的移动机构40,从而提高了液体的转移效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核酸提取装置,该核酸提取装置包括上述移液器20,包括移液器主体21及设于移液器主体21一端的第一连接模块23,第一连接模块23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232和设于第一连接模块23的顶端的第一电连接单元23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核酸检测装置,该核酸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移动机构40,移动机构40包括安装支架41、控制模块42、升降驱动组件45以及固定组件46,控制模块42和升降驱动组件45分别配接于安装支架41,第二连接模块44配接于安装支架41并传动连接于升降驱动组件45,固定组件46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4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及移液器,所述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体及设于所述移液器主体一端的第一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一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移液器主体,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远离所述移液器主体的一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安装支架;
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以及
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第二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二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主体开设有沿自身的升降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二电连接单元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或位于所述限位槽外;
固定组件,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一方向往复升降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相互配接或相互分离,当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相互配接时,所述第一连接模块插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固定组件夹持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并沿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所述滑轨并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电机和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电机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卡持件,所述转动卡持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所述转动卡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共同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的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为单通道移液器、四通道移液器、八通道移液器或十六通道移液器。
6.一种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移液器主体及设于所述移液器主体一端的第一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一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固接于所述移液器主体,所述第一电连接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主体远离所述移液器主体的一端。
7.一种核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
安装支架;
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以及
第二连接模块,配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传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第二连接模块主体及第二电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主体开设有沿自身的升降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二电连接单元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或位于所述限位槽外;
固定组件,连接于第二连接模块,所述固定组件形成夹持间隙;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一方向往复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电机和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夹持电机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配接于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夹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块沿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卡持件,所述转动卡持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所述转动卡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共同形成所述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的升降方向的方向上大小可调。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移液装置的移液器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第二连接模块带动移液器下降直至将所述移液器放置于工作台上;
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上升并与所述移液器的第一连接模块相互分离;
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移动至另一个所述移液器上方;
控制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下降直至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与所述移液器的所述第一连接模块配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1554.3A CN113908899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
PCT/CN2022/119365 WO2023041048A1 (zh) | 2021-09-17 | 2022-09-16 | 自动核酸提取设备及其核酸提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1554.3A CN113908899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08899A CN113908899A (zh) | 2022-01-11 |
CN113908899B true CN113908899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79235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91554.3A Active CN113908899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088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41048A1 (zh) * | 2021-09-17 | 2023-03-23 |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核酸提取设备及其核酸提取方法 |
CN115739227B (zh) * | 2022-11-09 | 2024-07-16 | 北京理工大学 | 移液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85214A (en) * | 1997-05-16 | 1999-11-16 | Aurora Bioscience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pidly identifying useful chemicals in liquid samples |
EP0998979A2 (de) * | 1998-11-02 | 2000-05-10 | Eppendorf-Netheler-Hinz Gmbh | Elektronische Dosiervorrichtung |
DE20114052U1 (de) * | 2001-08-23 | 2001-12-13 | CyBio Instruments GmbH, 07745 Jena | Automatischer Spitzenwechsler für Multipipetierautomaten |
WO2003023410A1 (en) * | 2001-09-07 | 2003-03-20 | Innovadyne Technologies, Inc. | Secondary liquid dispensing module for liquid handling system |
WO2013148866A1 (en) * | 2012-03-30 | 2013-10-03 | Perkinelmer Health Sciences, Inc. | Lab members and liquid hand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same |
WO2019071450A1 (en) * | 2017-10-11 | 2019-04-18 | Shanghai Rendu Biotechnology Co., Ltd. | AUTOMATED SYSTEM FOR THE PREPARATION,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 SAMPLES |
WO2019174524A1 (zh) * | 2018-03-13 | 2019-09-19 | 武汉医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核酸提取系统 |
CN209646525U (zh) * | 2019-01-09 | 2019-11-19 | 广州至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液装置及往复移动机构 |
CN210097712U (zh) * | 2019-05-24 | 2020-02-21 | 安永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医疗用临检加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29414A (ja) * | 1995-02-28 | 1996-09-10 | Suzuki Motor Corp | 電動ピペット保持選択装置 |
US7396677B2 (en) * | 2003-11-07 | 2008-07-08 | Nanosphere, Inc. | Method of preparing nucleic acids for detection |
CN102917795B (zh) * | 2010-05-03 | 2014-11-12 | 因特格拉生物科学股份公司 | 手动导向式多道电子移液系统 |
CN109562372A (zh) * | 2016-06-15 | 2019-04-02 | 汉密尔顿公司 | 移液装置、移液管末梢联接器和移液管末梢:装置和方法 |
CN111172008B (zh) * | 2018-11-09 | 2021-09-28 | 开启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化核酸萃取的方法及装置 |
JP2022520532A (ja) * | 2019-03-12 | 2022-03-31 | 陳輝 | 核酸抽出装置 |
CN211099116U (zh) * | 2019-07-25 | 2020-07-28 | 四川省科学器材公司 | 一种自动移液设备 |
CN111420720B (zh) * | 2020-05-07 | 2024-12-20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液设备 |
CN111514952A (zh) * | 2020-05-14 | 2020-08-11 | 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检气密性并准确提取的移液装置及方法 |
-
2021
- 2021-09-17 CN CN202111091554.3A patent/CN1139088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85214A (en) * | 1997-05-16 | 1999-11-16 | Aurora Bioscience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pidly identifying useful chemicals in liquid samples |
EP0998979A2 (de) * | 1998-11-02 | 2000-05-10 | Eppendorf-Netheler-Hinz Gmbh | Elektronische Dosiervorrichtung |
DE20114052U1 (de) * | 2001-08-23 | 2001-12-13 | CyBio Instruments GmbH, 07745 Jena | Automatischer Spitzenwechsler für Multipipetierautomaten |
WO2003023410A1 (en) * | 2001-09-07 | 2003-03-20 | Innovadyne Technologies, Inc. | Secondary liquid dispensing module for liquid handling system |
WO2013148866A1 (en) * | 2012-03-30 | 2013-10-03 | Perkinelmer Health Sciences, Inc. | Lab members and liquid hand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same |
WO2019071450A1 (en) * | 2017-10-11 | 2019-04-18 | Shanghai Rendu Biotechnology Co., Ltd. | AUTOMATED SYSTEM FOR THE PREPARATION,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 SAMPLES |
WO2019174524A1 (zh) * | 2018-03-13 | 2019-09-19 | 武汉医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核酸提取系统 |
CN209646525U (zh) * | 2019-01-09 | 2019-11-19 | 广州至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液装置及往复移动机构 |
CN210097712U (zh) * | 2019-05-24 | 2020-02-21 | 安永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医疗用临检加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08899A (zh) | 2022-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28738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d detecting nucleic acids | |
CN113908899B (zh) | 移液装置、核酸提取、检测装置及移液器更换方法 | |
US1001088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d detecting nucleic acids | |
US9086394B2 (en) | Multi-function dispense head | |
US9696332B2 (en) | Automated liquid handling device | |
CN113614542B (zh) | 用于抽吸和/或分配液体的液体处理仪器和移液头以及方法 | |
WO2023041048A1 (zh) | 自动核酸提取设备及其核酸提取方法 | |
US11708597B2 (en) | Pin-based valve actuation system for processing biological samples | |
CN212316134U (zh) | 液体处理装置 | |
CN114058493A (zh) | 液体处理装置 | |
CN216419445U (zh) | 一种用于移液工作台的限位装置 | |
CN215140044U (zh) | 一种自动移液装置 | |
CN211729232U (zh) | 一种机械手 | |
CN219210025U (zh) | 一种耗材夹取装置 | |
CN111572834B (zh) | 试剂灌装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自动灌装设备 | |
US20090114042A1 (en) | Liquid delivery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03 Address after: Floor 2, Building 2, No. 479 Chundong Road and No. 128 Shenfu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 Patentee after: Shengxiang (Shanghai) Gen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80, lushong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5 Patentee before: Shengxiang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