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904955B -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4955B
CN113904955B CN202111157531.8A CN202111157531A CN113904955B CN 113904955 B CN113904955 B CN 113904955B CN 202111157531 A CN202111157531 A CN 202111157531A CN 113904955 B CN113904955 B CN 113904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og data
log
prese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75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4955A (zh
Inventor
杨孛
徐中伟
陈国安
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Priority to CN2021111575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4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4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4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4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链路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对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由于本发明是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基于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的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用户的主观反馈实现对数据链路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链路传输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口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车联网技术带来产物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联网系统包含四部分,车机、汽车T-BOX、手机APP及后台系统,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功能逐步增多,随着而来的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而传输数据过于庞大则会导致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和异常,因此,需要对数据传输的链路进行检测,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而目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案为人工对所传输数据的链路进行逐一检测,但是该检测方案的难度较大,且可行性与检测的准确性较低,以及该检测方案还是需要基于用户的反馈,从而会使得用户的体验感较差,为了确保车联网的功能及应用场景的扩展,必须确保TBOX整体链路的功能,因此,对整个车联网的数据传输链路进行准确检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检测数据传输链路的准确性较低,进而造成用户的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
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
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根据所述检测指令生成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
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车辆的各部件,以使所述各部件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
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和预设串口反馈LOG数据;
实时接收所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包括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报警检测指令以及用户检测指令中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包括:
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
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存在ASCII编码,则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编码转换;
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设定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
对所述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根据数据融合结果建立预设关系数据库。
可选地,所述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之后,还包括:
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
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非定值,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之间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
若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执行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且并发比对结果为不一致时,则根据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提取所述LOG数据的关键字;
根据所述关键字生成对应的故障信号预警信息;
将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发送至TBOX后台服务器,以使所述TBOX后台服务器对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地,所述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则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
进制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
并发比对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系统,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系统包括目标车辆、车联网后台服务器、终端后台服务器以及目标移动终端;
所述车联网后台服务器,用于获取目标车辆发送的数据和第一待发送数据,将所述目标车辆发送的数据和第一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车联网后台服务器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链路无异常;
所述终端后台服务器,用于获取车联网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和第二待发送数据,将所述车联网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和第二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终端后台服务器与目标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无异常。
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由于本发明是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基于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的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用户的主观反馈实现对数据链路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链路传输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保管箱的身份认证方法第六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程序。
在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一体化平台工作站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中,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设备,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例如车载TBOX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车载TBOX为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检测指令指的是对目标车辆的整个数据链路进行自检的出发指令,即在接收到检测指令后,即开始检测数据传输链路,CAN数据是由目标车辆中各部件向车载TBOX发送的数据,LOG数据是车载TBOX传输至TBOX服务器的数据,TBOX服务器为TBOX接入中心,负责数据接入、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推送,即TBOX服务器接收到的LOG数据是由车载TBOX传输的,车载TBOX的CAN数据是由目标车辆各部件传输的,该部件包括发动机、车门、轮胎以及车灯等。
步骤S20,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
应当理解的是,CAN数据的表示格式为二进制,而LOG数据的表示格式为十六进制,顾名思义,不同表示格式的数据是无法比较的,因此,将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以使CAN数据和LOG数据的表示格式相同,由于车载TBOX传输至TBOX服务器的LOG数据为十六进制,因此,可将CAN数据由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以提高并发比对CAN数据和LOG数据的效率。
步骤S30,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应当理解的是,预设关系数据库指的是预先建立CAN数据和LOG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具体是构建CAN数据和LOG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关系写入至程序数据库,即得到预设关系数据库,通过调用预设关系数据库实现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的并发比对,并发比对指的是同时对多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比对,即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一致。
步骤S40,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展示策略指的是将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的策略,具体是将并发比对结果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展示,例如,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不一致时,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将并发比对结果以红色进行展示,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一致时,且CAN数据和LOG数据无ASCII编码以及为定值时,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将并发比对结果以白色进行展示,通过展示的颜色即可判断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由于本实施例是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基于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的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用户的主观反馈实现对数据链路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链路传输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根据所述检测指令生成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车辆的各部件,以使所述各部件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在接收到检测指令后,车载TBOX会将该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各部件,以使各部件基于该数据反馈指令将对应的CAN数据反馈至车载TBOX,例如,各部件分别为发动机、车门、轮胎以及车灯等,则车载TBOX接收到的CAN数据为发动机、车门、轮胎以及车灯对应的CAN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指令指的是在车载TBOX根据自身版本或者功能变化时所触发的指令,该检测指令包括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以及报警信息检测指令,版本升级检测指令指的是车载TBOX的软件升级时生成的检测指令,例如,当前软件版本为12.1,升级后的软件版本为12.5,功能更新检测指令指的是车载TBOX的功能数量增加时生成的检测指令,报警信息指的是在接收目标车辆中任一部件发出的报警信息所生成的检测指令,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报警信息检测指令以及用户检测指令均可触发整个数据传输链路的自检,数据反馈指令指的是用户各部件和目标服务器反馈数据的指令。
步骤S102,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和预设串口反馈LOG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服务器指的是负载车载TBOX的数据接入、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推送的服务器,即目标服务器为TBOX服务器,在接收到检测指令后,根据该检测指令生成数据反馈指令,车载TBOX会将该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目标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车载TBOX发送的LOG数据通过预设串口将LOG数据进行反馈,预设串口指的是车载TBOX的串行接口,目标服务器通过预设串口将LOG数据传输至车载TBOX。
步骤S103,实时接收所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车载TBOX采用实时接收的方式获取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以防止数据的遗漏和缺失,在接收完成后,即得到目标车辆的当前时刻的CAN数据和LOG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根据所述检测指令生成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车辆的各部件,以使所述各部件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和预设串口反馈LOG数据;实时接收所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由于本实施例是通过将数据反馈指令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各部件和目标服务器,以使各部件根据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以及目标服务器根据数据反馈指令将LOG数据通过预设串口进行反馈,并实时接收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从而有效提高得到CAN数据和LOG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
可以理解的是,ASCII编码是采用7位二进制数(剩下的1位二进制为0)来表示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0-9、标点符号以及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在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后,判断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
进一步地,步骤S301之后,还包括: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非定值,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之间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若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执行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时,需要继续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非定值指的是数据是可变的,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非定值时,则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如果是,则直接显示黄色。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且并发比对结果为不一致时,则根据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提取所述LOG数据的关键字;根据所述关键字生成对应的故障信号预警信息;将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发送至TBOX后台服务器,以使所述TBOX后台服务器对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进行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认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且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不一致时,通过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提取出LOG数据的关键字,通过关键字输出LOG数据后续紧接的iccid号,通过iccid号即可确认具体的故障部件,根据iccid号得到对应的故障信号预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是由LOG打印项目、LOG打印开关、LOG打印规则、LOG信息请求以及LOG打印等级组成,由于不同的开发商、不同的工程师以及写入规则的不同,导致无法准确提取LOG数据的关键字,因此,根据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进行统一开发,能够有效提高提取LOG数据的关键字的准确性,并实现自动化对目标车辆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LOG打印项目指的是规定所打印的内容,例如TBOX的4G软件版本、休眠状态等,LOG打印开关指的是负责开启或关闭LOG打印项目的开关,具体是通过预设串口发送对应的指令驱动开关的开启或关闭,LOG打印规则指的是LOG打印项目的输出规则,具体为第一,每一条LOG数据前面都需要增加LOG保留关键字,即LOG消息头,例如,DFL_TCU_TEST;第二,每一条LOG输出内容固定关键字,不能随意改变,例如,输出TBOX的iccid为关键字,LOG信息请求指的是在接收到检测指令时,输出对应的LOG信息,例如TBOX自检信息,LOG打印等级指的是根据LOG打印内容设置对应的打印等级,即检测范围外的信息的优先级较低,从而提高输出LOG数据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则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应当理解的是,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时,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判断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LOG数据是否一致,如果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一致,则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将并发比对结果以白色进行展示。
步骤S302,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存在ASCII编码,则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编码转换。
应当理解的是,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存在ASCII编码,则需要编码转换存在ASCII编码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具体编码转换规则为:False=0,True=1。
步骤S303,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可以理解的是,在得到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后,需要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以判断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LOG数据是否一致,如果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一致,则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将并发比对结果以绿色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步骤S303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设定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对所述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根据数据融合结果建立预设关系数据库。
应当理解的是,标识信息指的是能够唯一识别目标车辆的信息,例如,目标车辆的发动机号,在得到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后,通过标识信息设置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对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进行处理,即构建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的对应关系,将该关系写入至程序数据库,即得到预设关系数据库。
本实施例通过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存在ASCII编码,则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编码转换;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由于本实施例是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从而能够实现高效检测CAN数据和LOG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程序,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系统,包括目标车辆10、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终端后台服务器30以及目标移动终端40。
在本实施例中,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获取目标车辆10发送的数据和第一待发送数据,将所述目标车辆10发送的数据和第一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所述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与所述目标车辆10之间的链路无异常,其中,目标车辆10发送的数据指的是目标车辆10向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发送的数据,即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所接收的数据,第一待发送数据指的是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向终端后台服务器30发送的数据,通过目标车辆10发送的数据和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与目标车辆10之间的链路无异常,如果匹配失败,则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与目标车辆10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异常,此时需要判断检测指令是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还是报警信息检测指令,如果是版本升级检测指令或功能更新检测指令,则将车载TBOX的退回上一版本,提示目标用户版本升级失败,如果是报警信息检测指令,则判定为误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后台服务器30。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后台服务器30获取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发送的数据和第二待发送数据,将所述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发送的数据和第二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终端后台服务器30与目标移动终端40之间的链路无异常,其中,车联网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指的是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向终端后台服务器30发送的数据,第二待发送数据指的是终端后台服务器30向目标终端40发送的数据,通过车联网后台服务器20发送的数据和第二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终端后台服务器30与目标移动终端40之间的数据传输链路无异常,此时第二待发送数据才会传输至目标移动终端,如果匹配失败,则判断检测指令是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还是报警信息检测指令,如果是版本升级检测指令或功能更新检测指令,则将车载TBOX的退回上一版本,提示目标用户版本升级失败,如果是报警信息检测指令,则判定为误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后台服务器20,整个检测过程目标用户不会感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目标车辆发送的数据与第一待发送数据,以及将车联网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和第二待发送数据进行匹配,若两者均匹配成功,则将第二待发送数据发送至目标移动终端,并且目标用户不会感知到整个检测过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链路传输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此外,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检测指令指的是对目标车辆的整个数据链路进行自检的出发指令,即在接收到检测指令后,即开始检测数据传输链路,CAN数据是由目标车辆中各部件向车载TBOX发送的数据,LOG数据是车载TBOX传输至TBOX服务器的数据,TBOX服务器为TBOX接入中心,负责数据接入、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推送,即TBOX服务器接收到的LOG数据是由车载TBOX传输的,车载TBOX的CAN数据是由目标车辆各部件传输的,该部件包括发动机、车门、轮胎以及车灯等。
进制转换模块20,用于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
应当理解的是,CAN数据的表示格式为二进制,而LOG数据的表示格式为十六进制,顾名思义,不同表示格式的数据是无法比较的,因此,将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以使CAN数据和LOG数据的表示格式相同,由于车载TBOX传输至TBOX服务器的LOG数据为十六进制,因此,可将CAN数据由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以提高并发比对CAN数据和LOG数据的效率。
并发比对模块30,用于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应当理解的是,预设关系数据库指的是预先建立CAN数据和LOG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具体是构建CAN数据和LOG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关系写入至程序数据库,即得到预设关系数据库,通过调用预设关系数据库实现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的并发比对,并发比对指的是同时对多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比对,即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一致。
检测模块40,用于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展示策略指的是将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的策略,具体是将并发比对结果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展示,例如,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不一致时,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将并发比对结果以红色进行展示,在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一致时,且CAN数据和LOG数据无ASCII编码以及为定值时,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将并发比对结果以白色进行展示,通过展示的颜色即可判断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即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由于本实施例是通过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基于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的展示结果判断数据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用户的主观反馈实现对数据链路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链路传输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根据所述检测指令生成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车辆的各部件,以使所述各部件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和预设串口反馈LOG数据;实时接收所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所述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包括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报警检测指令以及用户检测指令中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并发比对模块30,还用于判断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存在ASCII编码,则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编码转换;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并发比对模块30,还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设定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对所述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根据数据融合结果建立预设关系数据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并发比对模块30,还用于若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是否为非定值;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非定值,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之间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若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执行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并发比对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且并发比对结果为不一致时,则根据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提取所述LOG数据的关键字;根据所述关键字生成对应的故障信号预警信息;将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发送至TBOX后台服务器,以使所述TBOX后台服务器对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进行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并发比对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为定值,则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本发明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有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在赘余。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一体化平台工作站,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其中,所述CAN数据指的是由目标车辆中各部件向车载TBOX发送的数据,所述LOG数据指的是车载TBOX传输至目标服务器的数据;
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
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其中,所述并发比对指的是将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的对应关系分别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LOG数据和CAN数据的对应关系同时进行比对;
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根据所述检测指令生成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
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车辆的各部件,以使所述各部件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
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和预设串口反馈LOG数据;
实时接收所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包括版本升级检测指令、功能更新检测指令、报警检测指令以及用户检测指令中至少一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包括:
判断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
若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中存在ASCII编码,则对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进行编码转换;
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编码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并发比对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设定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
对所述目标CAN数据和目标LOG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根据数据融合结果建立预设关系数据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中是否存在ASCII编码之后,还包括:
若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是否为非定值;
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为非定值,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CAN数据和LOG数据的差值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差值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执行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是否为非定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为定值且并发比对结果为不一致时,则根据目标信号传输开发协议提取所述LOG数据的关键字;
根据所述关键字生成对应的故障信号预警信息;
将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故障信号预警信息进行记录。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中不存在ASCII编码,则判断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是否为非定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为定值,则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进行并发比对。
8.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基于所述检测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CAN数据和LOG数据,其中,所述CAN数据指的是由目标车辆中各部件向车载TBOX发送的数据,所述LOG数据指的是车载TBOX传输至目标服务器的数据;
进制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CAN数据和LOG数据进行进制转换;
并发比对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关系数据库对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进行并发比对,其中,所述并发比对指的是将进制转换后的LOG数据和CAN数据的对应关系分别与预设关系数据库中的LOG数据和CAN数据的对应关系同时进行比对;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预设展示策略对并发比对结果进行展示,根据展示结果判断数据传输链路是否存在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检测指令,根据所述检测指令生成对应的数据反馈指令;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车辆的各部件,以使所述各部件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反馈对应的CAN数据;将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反馈指令和预设串口反馈LOG数据;实时接收所述各部件反馈的CAN数据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LOG数据。
CN202111157531.8A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904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7531.8A CN113904955B (zh)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7531.8A CN113904955B (zh)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4955A CN113904955A (zh) 2022-01-07
CN113904955B true CN11390495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918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7531.8A Active CN113904955B (zh)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4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3859A (zh) * 2022-07-01 2022-07-29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 塔吊设备的操控方法、装置、塔吊设备及介质
CN115269249A (zh) * 2022-08-02 2022-11-01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Can报文刷写失败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811965B (zh) * 2023-12-27 2024-09-06 深圳市恩泰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rj45通讯接口的can fd转换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037A (zh) * 2020-04-22 2020-08-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联网检测系统、方法
CN112230621A (zh) * 2020-10-13 2021-01-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bd的智能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3259210A (zh) * 2021-07-16 2021-08-13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终端智慧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9963B2 (ja) * 2016-01-08 2021-03-10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異常検知方法、異常検知装置及び異常検知システム
KR101723631B1 (ko) * 2016-04-14 2017-04-19 슈어소프트테크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전장품간 연동 평가 테스트 방법
CN109729128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8377266A (zh) * 2018-02-07 2018-08-07 安徽星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实时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599989B (zh) * 2018-03-20 2021-09-1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vb总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566323B (zh) * 2018-03-21 2020-11-03 武汉乐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Box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179195A (zh) * 2021-04-28 2021-07-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an报文埋点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90454A (zh) * 2021-05-12 2021-07-30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软件实车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341917B (zh) * 2021-05-28 2023-03-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远程控制端云一体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037A (zh) * 2020-04-22 2020-08-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联网检测系统、方法
CN112230621A (zh) * 2020-10-13 2021-01-1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obd的智能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3259210A (zh) * 2021-07-16 2021-08-13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终端智慧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4955A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4955B (zh) 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42445B (zh) 基于配置生产线测试产品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79971B (zh) 用于can总线故障处理的自动编码方法和系统
US12314699B2 (en) Software que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ftware que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CN104869019A (zh) 用于定位故障的反馈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934198A (zh) 车辆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5390A (zh) 日志采集系统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3217A (zh) 接口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5080299A (zh) 软件故障反馈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1679942B (zh) 烧录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7125B (zh) 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8804315B (zh) 应用于动态开发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73008A (zh) 一种车牌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60139A (zh) 一种基于多种消息层通信v2x协议一致性检测方法
WO2025130668A1 (zh) 报警信号解析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80140B (zh) 智能座舱数据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437915A (zh) 一种基于车辆的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06160B (zh) 一种监测配置文件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7194259A (zh) 接口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2600B (zh) 一种程序依赖插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390882A (zh) 基于车联网的车载终端程序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3867314A (zh) 故障码库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05777A (zh) 键盘布局版本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4091A (zh) 一种实现汽车所有控制器软件版本管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14254322A (zh) 漏洞评估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