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4958B -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84958B CN113884958B CN202111136868.0A CN202111136868A CN113884958B CN 113884958 B CN113884958 B CN 113884958B CN 202111136868 A CN202111136868 A CN 202111136868A CN 113884958 B CN113884958 B CN 1138849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
- mold
- stainless steel
- measuring
- ring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12—Measur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rticles or specimens of solids or fluids
- G01R33/1238—Measuring superconductive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 G01B5/1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internal diame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不锈钢模具、G10模具、两个铜接头和一个样品杆,其中不锈钢模具为核心部件。不锈钢模具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和多个开口半圆环。通过螺钉将圆环装配到中心圆柱上之后,会在中心圆柱侧面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槽。超导带材绕制在这些槽中会发生正弯和侧弯,侧弯半径从500mm减小到100mm,每次减小100mm,每个区段之间以相切形式光滑连续的过度。每个区段之间的连接处设为测量点,通过对这些点的测量便可得知哪些半圆环发生了失超,从而可以利用该发明装置来确定超导带材在设定条件下允许的最小侧弯半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导材料性能测量与测试技术领域,应用于测量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侧弯半径。
背景技术
高温超导材料相比于铌钛等低温超导材料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高临界温度、高临界磁场及高载流能力等,是高场磁体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超导带材在这些领域的实际应用当中,不仅发生正弯,而且难免会发生侧弯,但由于高温超导材料本身的层状结构及特性,侧弯会显著降低带材载流性能甚至失去超导性。
现有的高温带材临界侧弯半径测量方式,只有制备多个不同侧弯半径的带材样品,来进行重复多次的测量,这样的工作繁琐且低效,并且磁体设计过程中,场强和电流大小并非单一的,侧弯半径的测量工作便显得尤为繁重。所以高效快速测出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侧弯半径,有利于进一步探究高温超导带材性能以促进高温超导带材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也为磁体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不局限与某种特定的带材,可以高效快速地测出带材在设定条件下的临界侧弯半径内范围。
测量装置由一个不锈钢模具、一个G10模具、两个铜接头和一个样品杆组成,核心部件不锈钢模具由一个中心圆柱和多个开口小圆环组成,通过螺钉将圆环装配到圆柱上之后,会在圆柱侧面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槽。超导带材绕制在这些槽中会发生正弯和侧弯,侧弯半径从500mm减小到100mm,每次减小100mm,每个区段之间以相切形式光滑连续的过度。每个区段之间的连接处设为测量点,通过对这些点的测量便可得知哪些半圆环发生了失超,从而可以利用该发明装置来确定超导带材在设定条件下允许的最小侧弯半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包括不锈钢模具、G10模具、两个铜接头和一个样品杆;
所述不锈钢模具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和7个开口半圆环组成,所述7个开口半圆环为第一~第七开口半圆环1-7,第一~第七开口半圆环依次相接;通过螺钉将所述7个半圆环装配到圆柱上之后,上下相邻的半圆环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会在圆柱侧面形成一个连续螺旋上升的槽;超导带材绕制在这些槽中会发生正弯和侧弯,侧弯半径从500mm减小到100mm,每次减小100mm,所述槽包括多个区段,每个区段对应于一段半圆环的长度,每个区段的槽之间以相切形式光滑连续的过度;
所述G10模具包括与不锈钢模具结构相同的一个中心圆柱和7个开口半圆环,且形成的槽的形状一致,但槽深比不锈钢模具小;
所述铜接头中间有一个通孔,通过螺杆螺母安装在G10模具上面。
铜接头与测试平台上的电流引线相连,在带材上的测量点上接有信号线,设定载荷后便能够进行带材各区段上U-I曲线的测量。
进一步的,不锈钢模具的中心圆柱侧面有多个螺纹孔,用于与第一~第七各个半圆环部分进行装配;各半圆环两端都开设有通孔;不锈钢模具的中心圆柱底面有个V形槽,用于带材开口端的固定,便于带材的绕制。
进一步的,第二半圆环和第六半圆环内侧有一个凹槽,用于固定带材的两端。G10模具中的圆柱部分上下两端有与铜接头形状一致的槽口,用于安装铜接头,且对应凹槽位置,在端面有一个缺口,所述的槽口与第二、第六开口半圆环的缺口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带材两侧各缠绕上两层玻璃丝带,防止带材热处理之后粘附在不锈钢模具上。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模具中的圆柱和圆环上面有一一对应的螺纹孔,带材绕制在槽中热处理之后,拆除螺钉与圆环,便可将带材完整取出。
进一步的,G10模具端面上有两个通孔,用于将G10模具装配到样品杆上。
进一步的,第二半圆环底面为边沿保持水平,上边沿螺旋升高,使得第二半圆环和第四半圆环之间形成的凹槽侧弯半径为40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样品杆包含安装平台、电流引线和信号线,其中电流引线与铜接头相连,信号线接在带材的测量点上;样品杆最外端的圆盘为安装平台,上端有两个孔,用于G10模具的安装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快速高效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带材的绕制阶段,首先在带材两侧缠绕上两层玻璃丝带,然后再将带材缠绕到不锈钢模具中心圆柱侧面的槽口中;
步骤2)带材的热处理阶段,将绕制有带材的不锈钢模具一并放在炉子里进行800℃热处理24h,完成热处理后,拆卸螺钉和圆环,将带材取出;
步骤3)设备组装阶段,将铜接头焊接到G10模具上,将热处理后的带材固定在G10模具中心圆柱侧面的槽口中,通过螺杆将G10模具与样品杆的安装平台连接到一起,将铜接头与电流引线相连;
步骤4)测量阶段,不同圆环相连处设置有测量点,将样品杆上的信号线点焊到测量点上,进行各圆环上电压的测量,从而判断出哪些半圆环发生了失超,便由此得出带材的临界侧弯半径范围。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材料,带材绕制阶段十分方便,沿着圆筒模具的外槽,带材可连续顺滑的卡入槽中。
本发明装置可进行组装拆卸,便于带材的缠绕和取出。
本发明不需要绕制多个带材样品进行重复低效的测量工作,只需要一个工装便可快速高效的完成线带材临界侧弯半径范围的测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中的不锈钢模具;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的不锈钢模具圆柱部分;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的G10模具;
图4位本发明装置中的G10模具的第二半圆环部分;
图5为样品杆;
图6为样品杆与G10模具的装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装置中的不锈钢模具,所述不锈钢模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和7个开口半圆环组成,所述7个开口半圆环为第一~第七开口半圆环1-7(第一开口半圆环1、第二开口半圆环2、第三开口半圆环3、第四开口半圆环4、第五开口半圆环5、第六开口半圆环6、第七开口半圆环7),第一~第七开口半圆环依次相接。通过螺钉将所述7个半圆环装配到圆柱上之后,上下相邻的半圆环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会在圆柱侧面形成一个连续螺旋上升的槽。超导带材绕制在这些槽中会发生正弯和侧弯,侧弯半径从500mm减小到100mm,每次减小100mm,所述槽包括多个区段,每个区段对应于一段半圆环的长度,每个区段的槽之间以相切形式光滑连续的过度。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的不锈钢模具圆柱,不锈钢圆柱侧面有多个螺纹孔,用于与半圆环部分进行装配;所述的半圆环两端都开设有通孔;不锈钢圆柱底面有个V形槽,用于带材开口端的固定,便于带材的绕制。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的G10模具,G10模具与不锈钢模具同样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和7个开口半圆环,且形成的槽的形状一致,但槽深比不锈钢模具小0.3mm。模具中的第二半圆环2和第六半圆环6内侧有一个凹槽,用于固定带材的两端。G10模具中的圆柱部分上下两端有与铜接头8形状一致的槽口,用于安装铜接头,且对应凹槽位置,在端面有一个缺口。所述的槽口与开口半圆环的缺口相邻;
G10模具端面上有两个通孔,用于将G10模具装配到样品杆上。
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的G10模具的第二半圆环2部分,模具内侧有一个凹槽,用于固定带材的端口,半圆环2底面为边沿保持水平,上边沿螺旋升高,使得第二半圆环2和第四半圆环4之间形成的凹槽侧弯半径为400mm。
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的样品杆,包含安装平台、电流引线和信号线。电流引线端口铜接头相连,信号线接在带材的测量点上。样品杆最外端的圆盘为安装平台,上端有两个孔,用于G10模具的安装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利用前述装置测量超导带材临界弯曲半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带材的绕制阶段,首先在带材两侧缠绕上两层玻璃丝带,然后再将带材缠绕到不锈钢模具侧面的槽口中;
步骤2)带材的热处理阶段,将绕制有带材的不锈钢模具一并放在炉子里进行800℃热处理24h,完成热处理后,拆卸螺钉和圆环,将带材取出;
步骤3)设备组装阶段,将铜接头焊接到G10模具上,将热处理后的带材固定在G10模具侧面的槽口中,通过螺杆将G10模具与样品杆的安装平台连接到一起,将铜接头与电流引线相连;
步骤4)测量阶段,不同圆环相连处设置有测量点,将样品杆上的信号线点焊到测量点上,进行各圆环上电压的测量,从而判断出哪些半圆环发生了失超,便由此得出带材的临界侧弯半径范围,如图6所示。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且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9)
1.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模具、G10 模具、两个铜接头和一个样品杆;不锈钢模具用于带材的热处理阶段;
所述不锈钢模具包括一个中心圆柱和7个开口半圆环,所述7个开口半圆环为第一~第七开口半圆环1-7,第一~第七开口半圆环依次相接;通过螺钉将所述7个半圆环装配到圆柱上之后,上下相邻的半圆环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会在圆柱侧面形成一个连续螺旋上升的槽;超导带材绕制在这些槽中会发生正弯和侧弯,侧弯半径从500 mm减小到100 mm,每次减小100 mm,所述槽包括多个区段,每个区段对应于一段半圆环的长度,每个区段的槽之间以相切形式光滑连续的过度;
所述G10模具包括与不锈钢模具结构相同的一个中心圆柱和7个开口半圆环,且形成的槽的形状一致,但槽深比不锈钢模具小;
所述铜接头中间有一个通孔,两个铜接头通过螺杆螺母分别安装在G10模具上下两端;将热处理后的带材固定在G10模具侧面的槽口中,通过螺杆将G10模具与样品杆的安装平台连接到一起;铜接头与测试平台上的电流引线相连,在带材上的测量点上接有信号线,设定载荷后便能够进行带材各区段上U-I曲线的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模具的中心圆柱侧面有多个螺纹孔,用于与第一~第七各个半圆环部分进行装配;各半圆环两端都开设有通孔;不锈钢模具的中心圆柱底面有个V形槽,用于带材开口端的固定,便于带材的绕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半圆环和第六半圆环内侧有一个凹槽,用于固定带材的两端,G10模具中的圆柱部分上下两端有与铜接头形状一致的槽口,用于安装铜接头,且对应凹槽位置,在端面有一个缺口,所述的槽口与第二、第六开口半圆环的缺口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两侧各缠绕上两层玻璃丝带,防止带材热处理之后粘附在不锈钢模具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模具中的圆柱和圆环上面有一一对应的螺纹孔,带材绕制在槽中热处理之后,拆除螺钉与圆环,便可将带材完整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G10模具端面上有两个通孔,用于将G10模具装配到样品杆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半圆环底面为边沿保持水平,上边沿螺旋升高,使得第二半圆环和第四半圆环之间形成的凹槽侧弯半径为400 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杆包含安装平台、电流引线和信号线,其中电流引线与铜接头相连,信号线接在带材的测量点上;样品杆最外端的圆盘为安装平台,上端有两个孔,用于G10模具的安装固定。
9.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带材的绕制阶段,首先在带材两侧缠绕上两层玻璃丝带,然后再将带材缠绕到不锈钢模具中心圆柱侧面的槽口中;
步骤2) 带材的热处理阶段,将绕制有带材的不锈钢模具一并放在炉子里进行800℃热处理24 h,完成热处理后,拆卸螺钉和圆环,将带材取出;
步骤3) 设备组装阶段,将铜接头焊接到G10模具上,将热处理后的带材固定在G10模具中心圆柱侧面的槽口中,通过螺杆将G10模具与样品杆的安装平台连接到一起,将铜接头与电流引线相连;
步骤4) 测量阶段,不同圆环相连处设置有测量点,将样品杆上的信号线点焊到测量点上,进行各圆环上电压的测量,从而判断出哪些半圆环发生了失超,便由此得出带材的临界侧弯半径范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6868.0A CN113884958B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6868.0A CN113884958B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4958A CN113884958A (zh) | 2022-01-04 |
CN113884958B true CN113884958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7900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36868.0A Active CN113884958B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849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67626B (zh) * | 2022-09-06 | 2025-01-03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连续测量超导带材磁场角度依赖性的测试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67016A2 (de) * | 1995-10-04 | 1997-04-09 | Alois Adelho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eststellen von Radien bei Biegeteilen |
JP2004198272A (ja) * | 2002-12-19 | 2004-07-15 | Yazaki Corp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曲げ半径測定装置 |
CN1629616A (zh) * | 2003-12-16 | 2005-06-22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高温超导带材弯曲性能检测机 |
CN201207656Y (zh) * | 2008-05-16 | 2009-03-11 | 王公儒 | 网络综合布线曲率半径实验仪 |
WO2011129252A1 (ja) * | 2010-04-16 | 2011-10-20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超電導線材の電極部接合構造、超電導線材、及び超電導コイル |
CN108957040A (zh) * | 2018-07-04 | 2018-12-07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铁基超导材料不同弯曲半径临界电流测试样品杆 |
JP2021034489A (ja) * | 2019-08-21 | 2021-03-0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超伝導コイルおよびmri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60728B4 (de) * | 2002-12-23 | 2005-05-12 | Bruker Biospin Gmbh | Verfahren zur Berechnung des Leiterverlaufs eines Supraleiters vom Spulenkörper zum Joint sowie zugehörige Vorrichtungen |
DE102018206564A1 (de) * | 2018-04-27 | 2019-10-3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Supraleitende elektrische Spuleneinrichtung sowie Rotor mit Spuleneinrichtung |
-
2021
- 2021-09-27 CN CN202111136868.0A patent/CN1138849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67016A2 (de) * | 1995-10-04 | 1997-04-09 | Alois Adelho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eststellen von Radien bei Biegeteilen |
JP2004198272A (ja) * | 2002-12-19 | 2004-07-15 | Yazaki Corp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曲げ半径測定装置 |
CN1629616A (zh) * | 2003-12-16 | 2005-06-22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高温超导带材弯曲性能检测机 |
CN201207656Y (zh) * | 2008-05-16 | 2009-03-11 | 王公儒 | 网络综合布线曲率半径实验仪 |
WO2011129252A1 (ja) * | 2010-04-16 | 2011-10-20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超電導線材の電極部接合構造、超電導線材、及び超電導コイル |
CN108957040A (zh) * | 2018-07-04 | 2018-12-07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铁基超导材料不同弯曲半径临界电流测试样品杆 |
JP2021034489A (ja) * | 2019-08-21 | 2021-03-0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超伝導コイルおよびmri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ritical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Under Pure Bending Strains of Prebent Cu-Nb/Nb3Sn Strands for Practical React-and-Wind Process;M. Sugimoto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第26卷(第3期);1-5 * |
准各向同性高温超导股线的弯曲特性研究;李佳蔚 等;《低温与超导》;第43卷(第12期);41-4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4958A (zh) | 2022-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84958B (zh) |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侧弯半径的装置及方法 | |
JP5000252B2 (ja) | NbTi系超電導線材 | |
CN113504487B (zh) | 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系统连接状态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 |
CN101075496B (zh) | 一种高温超导磁体双饼线圈间的接头及其焊接方法 | |
CN104407192A (zh) |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雷电流测量的可开口式罗氏线圈 | |
US20120250726A1 (en) | Micro-thermocouple | |
CN116665986A (zh) | 一种降低wic超导线材结合力的方法 | |
CN111783344A (zh) | 一种基于磁场分布特征仿真分析电缆缺陷的方法 | |
CN105132841B (zh) | 一种CICC型RRP Nb3Sn超导线圈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 |
JP2011122797A (ja) | 捩り管形熱交換器および捩り管形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 |
CN211553616U (zh) | 一种弹簧应力松弛试验台 | |
CN109766659B (zh) | 一种考虑风荷载与通电时间影响的导线垂度计算方法 | |
CN113720256A (zh) | 一种测量超导带材临界弯曲半径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2494800A (zh) | 一种利用光纤Bragg光栅监测中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的方法 | |
CN116242704B (zh) | 一种高温超导双饼线圈内接头的拉伸测试工装 | |
CN101576417A (zh) | 一种热电偶用保护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00729B (zh) | 一种气氛隔离的多点测温装置 | |
JP3646059B2 (ja) | アルミ安定化超電導導体 | |
CN207268747U (zh) | 一种变压器试验用连接器 | |
JPS63262423A (ja) | 小径管および弯曲管を熱処理する加熱装置 | |
CN205002810U (zh) | 一种流量传感器装置 | |
CN222336566U (zh) | 一种数字化感温电缆 | |
CN220493171U (zh) | 铠装电热棒 | |
CN110532639B (zh) | 基于磁感应强度的电缆中间接头接触面接触电阻计算方法 | |
Abdulsalam et al. | Flexibility and contact resistance of CORC cables and wires: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