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8033B - 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68033B CN113868033B CN202110981470.0A CN202110981470A CN113868033B CN 113868033 B CN113868033 B CN 113868033B CN 202110981470 A CN202110981470 A CN 202110981470A CN 113868033 B CN113868033 B CN 1138680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bug
- debug command
- command
- server
- main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包括:BMC接收Debug命令;根据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主板数量为多个;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以便主板根据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BMC通过PCIe设备与多路USB链路连接。通过对接收到的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然后通过多路USB链路发送至对应的主板中,以便进行调试,其中采用多路USB可以实现一个BMC对多个主板进行远程debug,提高了服务器debug的效率,提高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提高debug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调试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服务器调试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的新技术以及应用场景不断发生变化,可以对服务器实施多种操作以及对应的功能。例如,对服务器实现多种可调式手段。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服务器Debug(调试),一般采用服务器的主板中的DebugPort进行Debug。其中,Debug Port是位于主板上的连接器,通过外接intel提供的Debug工具,通过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工作组)和control signals(控制信号)去控制和访问CPU的寄存器,抓取日志信息,并进行调试。此外,Debug Port不在位时,可以BMC使用select信号打开switch,然后通过BMC的JTAG和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去模拟调试工具,访问和控制CPU的寄存器,进一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BMC实现Debug操作。但是,随着服务器中叠加的主板数量增多,例如出现八路主板。由于连接链路的信息质量或长度问题,没有办法进行远程Debug,降低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使Debug效果变差。
因此,如何应对多路服务器进行Debug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服务器调试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适用于更多的主板服务器,提高Debug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包括:
BMC接收Debug命令;
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所述主板数量为多个;
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以便所述主板根据所述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所述BMC通过PCIe设备与所述多路USB链路连接。
可选的,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包括:
通过所述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的PCH;
所述PCH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端口和CPU。
可选的,通过所述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的PCH,包括:
通过所述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的PCH的USB端口;
通过所述USB端口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处理单元;其中,所述Debug处理单元通过JTAG与所述Debug端口和所述CPU连接。
可选的,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包括:
从所述Debug命令中提取出地址范围;
根据所述地址范围确定所述对应的主板。
可选的,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包括:
从所述Debug命令中获取主板号;
根据所述主板号查询到所述对应的主板。
可选的,BMC接收Debug命令,包括:
所述BMC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
从所述远程客户端接收所述Debug命令。
可选的,BMC接收Debug命令,包括:
所述BMC通过光纤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
从所述远程客户端接收所述Debug命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调试装置,包括:
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Debug命令;
主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以便所述主板根据所述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所述BMC通过PCIe设备与所述多路USB链路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包括:BMC接收Debug命令;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所述主板数量为多个;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以便所述主板根据所述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所述BMC通过PCIe设备与所述多路USB链路连接。
通过对接收到的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然后通过多路USB链路发送至对应的主板中,以便进行调试,其中采用多路USB可以实现一个BMC对多个主板进行远程debug,提高了服务器debug的效率,提高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提高debug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调试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服务器调试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适用于更多的主板服务器,提高Debug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服务器Debug,一般采用服务器的主板中的Debug Port进行Debug。其中,Debug Port是位于主板上的连接器,通过外接intel提供的Debug工具,通过JTAG和control signals去控制和访问CPU的寄存器,抓取日志信息,并进行调试。此外,Debug Port不在位时,可以BMC使用select信号打开switch,然后通过BMC的JTAG和GPIO去模拟调试工具,访问和控制CPU的寄存器,进一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BMC实现Debug操作。但是,随着服务器中叠加的主板数量增多,例如出现八路主板。由于连接链路的信息质量或长度问题,没有办法进行远程Debug,降低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使Debug效果变差。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通过对接收到的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然后通过多路USB链路发送至对应的主板中,以便进行调试,其中采用多路USB可以实现一个BMC对多个主板进行远程debug,提高了服务器debug的效率,提高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提高debug效率。
以下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BMC接收Debug命令;
可见,本步骤旨在BMC接收Debug命令。其中,debug命令为从远程操作界面接收到的debug命令。该debug命令一般由技术人员输入,实现对服务器进行调制操作。
其中,debug是计算机排除故障的意思。
其中,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为执行服务器远端管理控制器,是一系列的监视和控制功能,操作的对象是系统硬件。比如通过监视系统的温度,电压,风扇、电源等等,并做相应的调节工作,以保证系统处于健康的状态。当然如果系统出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复位的方式来重新启动系统。同时平台管理还负责记录各种硬件的信息和日志记录,用于提示用户和后续问题的定位。BMC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不依赖与系统上的其它硬件(比如CPU、内存等),也不依赖与BIOS(Basic Input 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等(但是BMC可以与BIOS和OS交互,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平台管理作用,OS下有系统管理软件可以与BMC协同工作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BMC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
步骤2,从远程客户端接收Debug命令。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获取到的debug命令。本可选方案中,BMC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从远程客户端接收Debug命令。很显然,本可选方案中采用的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可以通过无线远程的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调试,以便提高进行调试的效率,并提高技术人员进行调试的体验。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BMC通过光纤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
步骤2,从远程客户端接收Debug命令。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获取到的debug命令。本可选方案中,BMC通过光纤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从远程客户端接收Debug命令。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光纤进行连接,并获取对应的debug命令,可以保持命令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S102,根据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主板数量为多个;
在S101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根据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主板数量为多个。可见,只有在主板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当接收到debug命令时,则需要确定该debug命令进行调试的对象,即需要调制的主板。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从Debug命令中提取出地址范围;
步骤2,根据地址范围确定对应的主板。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确定到对应的主板。本可选方案中,从Debug命令中提取出地址范围,根据地址范围确定对应的主板。很显然,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命令中写入主板的地址范围,然后BMC接收到对应的命令时,可以根据该命令中的地址范围确定到对应的主板。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从Debug命令中获取主板号;
步骤2,根据主板号查询到对应的主板。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确定到对应的主板。本可选方案中,从Debug命令中获取主板号,根据主板号查询到对应的主板。可见,本可选方案中直接将对应的主板号记录在该命令中,相应的在本实施例的服务器中对于每个主板均设置了对应的主板号。因此,可以根据该主板号确定对应的主板。
S103,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以便主板根据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BMC通过PCIe设备与多路USB链路连接。
在S102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通过多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以便主板根据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BMC通过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串行点对点双通道高带宽传输总线)设备与多路USB链路连接。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
步骤2,PCH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端口和CPU。
可见,本可选方案主要是说明如何将debug发送。具体的,本可选方案中,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PCH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端口和CPU。很显然,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多路USB链路将该debug命令进行发送,发送至主板的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平台控制中心)中,通过该PCH将命令转发至debug端口和CPU中,实现与服务器之间进行debug。
进一步的,上一可选方案中的步骤1可以包括:
步骤1,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的USB端口;
步骤2,通过USB端口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处理单元;其中,Debug处理单元通过JTAG与Debug端口和CPU连接。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对如何向PCH发送命令进行说明。本可选方案中,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的USB端口,通过USB端口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处理单元;其中,Debug处理单元通过JTAG与Debug端口和CPU连接。
其中,Debug处理单元可以是DCI Logic。其中,DCI(Direct Connect Interface,直接连接接口)为服务器平台一种debug技术,使用USB总线进行debug。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对接收到的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然后通过多路USB链路发送至对应的主板中,以便进行调试,其中采用多路USB可以实现一个BMC对多个主板进行远程debug,提高了服务器debug的效率,提高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提高debug效率。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中可以采用BMC AST2600,该BMC具有一个PCIe Root Complex Port,可作为PCIe Host(PCIe主机)下面挂接PCIe Device(PCIe设备),BMC下挂一个PCIe To USBDevice,使BMC可以下接USB 3.0设备。
如图2所示,以多节点系统为例,使用一个独立的管理板进行各节点的管理;BMC使用其下接的PCIe Device连接出多组USB,连接到各个主板。八路主板把下图主板上的2颗CPU改为4颗,主板数量为2块。
现有技术中,无法支持多主板的服务器系统,如八路和多节点系统的远程debug。而本实施例中,可以支持多主板服务器系统的远程debug功能。
其中,BMC下接一个PCIe转USB3.0的设备,支持多路USB 3.0;一张主板连接一个USB3.0,连接到主板PCH的USB 3.0Port;BMC代码支持基于DCI的远程Debug功能;在BMC远程界面敲入远程Debug的指令,既可以远程对于多主板、多节点的服务器系统进行debug,定位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实现多主板服务器的Debug方式,可支持多主板的远程Debug。
基于上述说明,本实施例中进行调试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BMC接收Debug命令;
步骤2,根据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主板数量为多个;
步骤3,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的USB端口;
步骤4,通过USB端口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处理单元;其中,Debug处理单元通过JTAG与Debug端口和CPU连接;
步骤5,PCH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端口和CPU,以便主板根据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BMC通过PCIe设备与多路USB链路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对接收到的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然后通过多路USB链路发送至对应的主板中,以便进行调试,其中采用多路USB可以实现一个BMC对多个主板进行远程debug,提高了服务器debug的效率,提高了远程操作的适用范围,提高debug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调试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服务器调试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命令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Debug命令;
主板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
命令发送模块300,用于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以便主板根据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BMC通过PCIe设备与多路USB链路连接。
可选的,该命令发送模块300,包括:
PCH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
端口发送单元,用于PCH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端口和CPU。
可选的,该PCH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多路USB链路将Debug命令发送至主板的PCH的USB端口;通过USB端口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处理单元;其中,Debug处理单元通过JTAG与Debug端口和CPU连接。
可选的,该主板确定模块200,具体用于从Debug命令中提取出地址范围;根据地址范围确定对应的主板。
可选的,该主板确定模块200,具体用于从Debug命令中获取主板号;根据主板号查询到对应的主板。
可选的,该命令接收模块100,具体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从远程客户端接收Debug命令。
可选的,该命令接收模块100,具体用于通过光纤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从远程客户端接收Debug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服务器调试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BMC接收Debug命令;
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其中,所述主板数量为多个;
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以便所述主板根据所述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所述BMC通过PCIe设备与所述多路USB链路连接;
其中,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包括:
从所述Debug命令中提取出地址范围;
根据所述地址范围确定所述对应的主板;或,
从所述Debug命令中获取主板号;
根据所述主板号查询到所述对应的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包括:
通过所述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的PCH;
所述PCH将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端口和CPU。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的PCH,包括:
通过所述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的PCH的USB端口;
通过所述USB端口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Debug处理单元;其中,所述Debug处理单元通过JTAG与所述Debug端口和所述CPU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BMC接收Debug命令,包括:
所述BMC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
从所述远程客户端接收所述Debug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BMC接收Debug命令,包括:
所述BMC通过光纤网络与远程客户端连接;
从所述远程客户端接收所述Debug命令。
6.一种服务器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Debug命令;
主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ebug命令确定对应的主板;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多路USB链路将所述Debug命令发送至所述主板,以便所述主板根据所述Debug命令进行调试;其中,BMC通过PCIe设备与所述多路USB链路连接;
所述主板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Debug命令中提取出地址范围;根据所述地址范围确定所述对应的主板;或,从所述Debug命令中获取主板号;根据所述主板号查询到所述对应的主板。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调试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81470.0A CN113868033B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81470.0A CN113868033B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68033A CN113868033A (zh) | 2021-12-31 |
CN113868033B true CN113868033B (zh) | 2023-08-15 |
Family
ID=7898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81470.0A Active CN113868033B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680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61905A (zh) * | 2022-05-31 | 2022-09-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001A (zh) * | 2006-08-15 | 2008-02-20 | 泰安电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多主板系统之系统管理架构 |
CN104021060A (zh) * | 2013-02-28 | 2014-09-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Bmc串口调试系统及方法 |
CN107908582A (zh) * | 2017-11-06 | 2018-04-13 |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串口切换装置和存储设备 |
CN110880649A (zh) * | 2019-09-25 | 2020-03-13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卡托组件、卡连接器及终端 |
CN112543574A (zh) * | 2020-11-24 | 2021-03-23 | 泛亚电子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 远程解后锁结构 |
CN113190491A (zh) * | 2021-03-19 | 2021-07-30 |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串口信息显示方法、系统及介质 |
-
2021
- 2021-08-25 CN CN202110981470.0A patent/CN1138680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001A (zh) * | 2006-08-15 | 2008-02-20 | 泰安电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多主板系统之系统管理架构 |
CN104021060A (zh) * | 2013-02-28 | 2014-09-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Bmc串口调试系统及方法 |
CN107908582A (zh) * | 2017-11-06 | 2018-04-13 |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串口切换装置和存储设备 |
CN110880649A (zh) * | 2019-09-25 | 2020-03-13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卡托组件、卡连接器及终端 |
CN112543574A (zh) * | 2020-11-24 | 2021-03-23 | 泛亚电子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 远程解后锁结构 |
CN113190491A (zh) * | 2021-03-19 | 2021-07-30 |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串口信息显示方法、系统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68033A (zh) | 2021-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27170B2 (en) | High density serial over LAN management system | |
EP458944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cie topology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106603265A (zh) | 管理方法、服务控制器装置以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1901164A (zh) | Ocp nic网卡的适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10554943A (zh) | 一种基于i3c的多节点服务器cmc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4003445B (zh) | Bmc的i2c监控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8306959A (zh) | 一种远程升级cpld固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WO2024113767A1 (zh) | 智能网卡的上电方法及上电装置 | |
CN118349401A (zh) | 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
WO2024230401A1 (zh) | 基板管理控制器系统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及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9336682A (zh) | 执行热移除操作的方法、热插拔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 | |
CN113868033B (zh) | 一种服务器调试方法 | |
CN110569154B (zh) | 一种芯片接口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8708519B (zh) | 服务器拓展模组、服务器、配置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06919490A (zh) | 服务器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9473744A (zh) | 链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产品及计算设备 | |
CN115145381A (zh) | 一种远程重置bmc芯片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
CN118643000A (zh) | 服务器PCIe端口的配置信息表的生成方法、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14138574A (zh) | 控制器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CN118245295B (zh) | 一种服务器的PCIe链路状态检测方法及服务器 | |
WO2025138561A1 (zh) | 处理器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5391081A (zh) | Arm架构服务器的内存ce错误上报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 |
CN116126643A (zh) | 硬盘的状态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816574A (zh) | 一种bmc适配多配置pcie设备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144798B (zh) | 具有机器学习功能的智能管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