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8927A - 一种车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58927A CN113858927A CN202111281734.8A CN202111281734A CN113858927A CN 113858927 A CN113858927 A CN 113858927A CN 202111281734 A CN202111281734 A CN 202111281734A CN 113858927 A CN113858927 A CN 1138589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edge
- accommodating cavity
- guide rail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2—Upper door structure window frame details, including sash guides and glass ru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包括:壳体、车窗、呢槽导轨和车锁,其中,壳体为环形四边结构,车窗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呢槽导轨位于车窗和壳体之间,车窗通过呢槽导轨与壳体抵接;壳体设有容置腔,容置腔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呢槽导轨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开口并设在容置腔内;呢槽导轨的第二端穿过第二开口并设在容置腔内;容置腔通过第三开口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车锁位于第三开口内,且车锁与第三开口内壁连接固定。本发明通过呢槽导轨和容置腔将水流导出,从而避免了水流进入车锁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深,车辆越来越被大众所需要。高性价比的车辆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在车辆车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密封条和玻璃之间的活动连接结构。但在采用了密封条和玻璃之间的活动连接结构之后,出现了再暴雨天气或高压洗车的情况下水流进入车门导致车门内部门锁损坏的情况。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车门进水导致门锁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车门进水导致门锁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包括:壳体、车窗、呢槽导轨和车锁,其中,
所述壳体为环形四边结构,所述车窗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所述呢槽导轨位于所述车窗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车窗通过所述呢槽导轨与所述壳体抵接;
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
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三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二边和第三边相对,所述第一边靠近地面;
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
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
所述容置腔通过第三开口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
所述车锁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且所述车锁与所述第三开口内壁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设有导水槽结构,所述导水槽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且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呢槽导轨之间设为固定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水槽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相适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和所述导水槽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和所述导水槽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材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为四边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第四边,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第二边;
所述容置腔的第二边与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设为固定角度;
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靠近地面,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与第四边相对,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第一边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内部设有多个加强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呢槽导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车窗的形状大小适配,所述车窗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壳体的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形状大小适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呢槽将水流导入容置腔内部,经过容置腔的第二边将水流导出车门外,避免了水流直接流入车锁内,降低了车锁因水流进入导致的损坏率,提高了车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呢槽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其车门包括:壳体10、车窗20、呢槽导轨30和车锁40,其中,
壳体10为环形四边结构,车窗20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呢槽导轨30位于车窗20和壳体10之间,车窗20通过呢槽导轨30与壳体10抵接;
壳体10设有一容置腔101,容置腔101位于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
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102,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103,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三边相邻,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二边和第三边相对,第一边靠近地面;
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开口102并设在容置腔101内部;
呢槽导轨30的第二端穿过第二开口103并设在容置腔101内部;
容置腔101通过第三开口104于壳体10的外侧连通,第三开口104位于第一开口102远离第二开口103的方向;
车锁40位于第三开口104内,且车锁40与第三开口104内壁连接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设在第一开口102内,将呢槽导轨30的第二端设在第二开口103内,将水流从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3导入容置腔101,再通过容置腔101排出车门,避免了水流进入车锁40内,实现了降低车锁40的损坏率,提高了车锁4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在下雨的情况下,水流沿着车窗20流入呢槽导轨30,呢槽导轨30通过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3将水流导入容置腔101内;从第一开口102进入容置腔101的水流沿着容置腔101内壁流动,由于第三开口104位于第一开口102远离第二开口103的方向,水流难以流入第三开口104,从而降低了水流造成车锁40损坏的可能;从第二开口103进入容置腔101的水流沿着容置腔101内壁流动,同样难以进入第三开口104;水流经过容置腔101排出车门,由于难以流入第三开口104,从而降低了车锁40的损坏率。
其中,呢槽导轨30设为凹型,这样能够将车窗20上的水流收集在呢槽导轨30内;另外,呢槽使用防水的塑料材质制成,使水流能够沿着呢槽导轨30的方向进入容置腔101内。
同样的,容置腔101内设为平滑的疏水结构,例如设为圆柱形或梯形结构,水流能够在呢槽导轨30导入容置腔101后沿着容置腔101的内壁流动并排出车门。
另外,为了降低水流进入车锁40,车锁40与车辆控制中心之间的控制线设置在车门的壳体10内,但不经过容置腔101,从而降低水流经过控制线进入车锁40的概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呢槽导轨30的结构示意,其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设有导水槽301结构,导水槽301朝向远离第三开口104的方向,且导水槽301与呢槽导轨30之间设为固定的角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呢槽导轨30上设置一导水槽301结构能够使水流沿着导水槽301结构改变水流流向,使水流能够朝向远离车锁40的方向流入容置腔101,进一步减小了车锁40进水的可能性,降低车锁40的损坏率。
其中,由于第一开口102的位置较为靠近第三开口104,故在位于第一开口102的呢槽导轨30饿第一端设有一导水槽301。导水槽301朝向第二开口103的方向,使呢槽导轨30的水流在流向导水槽301时被导水槽301引流远离第三开口104。导水槽301与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设有固定角度,其角度满足水流能够顺利从呢槽导轨30的第一端被引流入导水槽301;后再进入容置腔101内,进入容置腔101的水流能够尽可能的远离第三开口104。
同时,也可以通过将导水槽301的长度延长,使水流能够在离开导水槽301后尽可能的远离第三开口104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水槽301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三开口104的位置相适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导水槽301将呢槽导轨30第一端的水流引向远离第三开口104的方向,将导水槽301的末端即远离呢槽导轨30的一端设在远离第三开口104的位置能够降低水流进入第三开口104的可能性。
具体的,水流在经过导水槽301后进入容置腔101内,而导水槽301存在一定角度,能够使水流沿着一定角度流入。但由于水流大小是不可控的,可能存在水流太小不能直接流出导水槽301,部分水滴沿着导水槽301流向与导水槽301朝向相反的方向。故为了减少在水流过小的情况下水流入第三开口104的可能性,将导水槽301的末端设置在与第三开口104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该位置可以通过实验多次模拟测试得到,使水流在较小的情况下不进入到第三开口104。
其中,还可以将导水槽301的末端设为不同的形状,以实现在不同的水流大小情况下都能使水流从导水槽301的末端流出后能够直接进入容置腔101,而不是沿着导水槽301朝向第三开口104方向流动或滴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呢槽导轨30和导水槽30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呢槽导轨30和导水槽301需要导流,呢槽导轨30还需要收集沿着车窗20流入的水流,将呢槽导轨30和导水槽301设为U型结构,能够实现收集水流和引流的效果。
其中,呢槽导轨30的U型结构大小需要和车窗20的厚度适配,即车窗20的厚度小于U型结构的宽度,车窗20位于U型结构内,在车窗20存在水流的情况下能够使用U型结构收集到车窗20流出的水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呢槽导轨30和导水槽301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材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呢槽导轨30和导水槽301需要导流,其材料需要使用防水材料。另外,由于呢槽导轨30也需要对车窗20进行固定,呢槽导轨30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支撑强度。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材料能够同时实现导流和支撑车窗20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该车门的容置腔101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3位于容置腔101的第四边,第三开口104位于容置腔101的第二边;
容置腔101的第二边与容置腔101的第一边设为固定角度;
容置腔101的第一边靠近地面,容置腔101的第一边与第四边相对,容置腔101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水流在流入容置腔101后需要经过容置腔101排出,故容置腔101内需要尽可能的设为疏水结构。将容置腔101的第二边设为与第一边保持一定角度,能够使水流沿着容置腔101的第二边排出,从而减少了水流在容置腔101内的积存。
其中,可以将第三开口104设在容置腔101的第二边远离地面最远的位置,使水流能够顺利的沿着容置腔101的第二边往地面方向流动,减少了流入第三开口104内车锁40的可能性。
另外,将容置腔101的第二边设在靠近车辆后部的方向上能够允许车门设为不同的形状,能够节省建造需要的原材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容置腔101第一边设有第四开口105,第四开口105与壳体10的外侧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置腔101内积存的水需要排出,在容置腔101的第一边设一第四开口105能实现排出积水。
其中,可以将容置腔101的第一边靠近第四开口105的位置设有第一的弧度,使水流能够顺利的从第四开口105排出车门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容置腔101内部设有多个加强筋10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置腔101为空心结构,为加强车门的整体强度,在容置腔101内设置多个加强筋1011能够提高整体强度,增强车门的防撞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呢槽导轨30的形状大小与车窗20的形状大小适配,车窗20的形状大小与壳体10的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形状大小适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的车型要求可以将车门设计为不同的形状,为了在不同形状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将水流顺利排出的效果,将呢槽导轨30的形状和大小与壳体10的环形四边结构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保证呢槽导轨30和壳体10之间不存在缝隙,使水流能够沿着壳体10进入呢槽导轨30。
同样的,将车窗20的形状和大小与呢槽导轨30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使车窗20表面的水流能够顺利的收集到呢槽导轨30内,防止水流直接进入车辆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门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应于该车辆的实施例中,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车窗、呢槽导轨和车锁,其中,
所述壳体为环形四边结构,所述车窗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内侧,所述呢槽导轨位于所述车窗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车窗通过所述呢槽导轨与所述壳体抵接;
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
所述环形四边结构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交界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的第一边和第三边交界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一边和第三边相邻,所述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第二边和第三边相对,所述第一边靠近地面;
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
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设在所述容置腔内部;
所述容置腔通过第三开口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
所述车锁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内,且所述车锁与所述第三开口内壁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呢槽导轨的第一端设有导水槽结构,所述导水槽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开口的方向,且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呢槽导轨之间设为固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呢槽导轨和所述导水槽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呢槽导轨和所述导水槽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为四边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第四边,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第二边;
所述容置腔的第二边与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设为固定角度;
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靠近地面,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与第四边相对,所述容置腔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第一边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壳体的外侧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部设有多个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呢槽导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车窗的形状大小适配,所述车窗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壳体的环形四边结构内侧的形状大小适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所述车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81734.8A CN113858927A (zh) | 2021-11-01 | 2021-11-01 | 一种车门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81734.8A CN113858927A (zh) | 2021-11-01 | 2021-11-01 | 一种车门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8927A true CN113858927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898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81734.8A Pending CN113858927A (zh) | 2021-11-01 | 2021-11-01 | 一种车门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58927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021223D1 (de) * | 1999-04-22 | 2005-08-18 | Aisin Seiki | Tür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Türschliessvorrichtung und Türaussengriff |
CN204774553U (zh) * | 2015-06-30 | 2015-11-18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玻璃导轨及汽车 |
CN109649130A (zh) * | 2017-10-11 | 2019-04-19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玻璃导槽安装结构及汽车 |
CN110091697A (zh) * | 2018-01-31 | 2019-08-06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
KR20200073648A (ko) * | 2018-12-14 | 2020-06-2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도어 글라스 어셈블리 |
CN213138466U (zh) * | 2020-09-21 | 2021-05-07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呢槽导轨、车门和车辆 |
CN113147337A (zh) * | 2021-04-26 | 2021-07-23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导水结构的新型内水切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
-
2021
- 2021-11-01 CN CN202111281734.8A patent/CN1138589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021223D1 (de) * | 1999-04-22 | 2005-08-18 | Aisin Seiki | Tür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Türschliessvorrichtung und Türaussengriff |
CN204774553U (zh) * | 2015-06-30 | 2015-11-18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玻璃导轨及汽车 |
CN109649130A (zh) * | 2017-10-11 | 2019-04-19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门玻璃导槽安装结构及汽车 |
CN110091697A (zh) * | 2018-01-31 | 2019-08-06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车门和汽车 |
KR20200073648A (ko) * | 2018-12-14 | 2020-06-2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도어 글라스 어셈블리 |
CN213138466U (zh) * | 2020-09-21 | 2021-05-07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呢槽导轨、车门和车辆 |
CN113147337A (zh) * | 2021-04-26 | 2021-07-23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导水结构的新型内水切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60229272A1 (en) | Vehicle water discharge structure | |
JPS6114895Y2 (zh) | ||
KR102429163B1 (ko) | 선루프 배수구조 | |
CN113858927A (zh) | 一种车门及车辆 | |
JP2009248773A (ja) | ガター構造 | |
JP5748446B2 (ja) | ドリップシール | |
JP5337444B2 (ja) | 車両の排水構造 | |
JP4193117B2 (ja) | 自動車用ドリップ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
JP2007276608A (ja) | 自動車用バック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 |
JP5800560B2 (ja) | 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排水構造 | |
KR100837960B1 (ko) | 선루프의 배수구조 | |
CN218577475U (zh) | 车窗排水结构 | |
JP2004051054A (ja) | 自動車のドリップ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構造 | |
CN220164001U (zh) | 车顶排水装置和车辆 | |
CN113147337A (zh) | 一种带有导水结构的新型内水切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 |
CN221477286U (zh) | 汽车前挡导水结构及车辆 | |
KR200202459Y1 (ko) | 자동차의 트렁크 리드 가니쉬 설치구조 | |
CN218703069U (zh) | 用于升降式尾翼的排水结构及车辆 | |
CN210212287U (zh) | 车辆 | |
CN215513517U (zh) | 一种流水槽排水系统及车辆 | |
KR20180075975A (ko) | 기계식 주차 설비에서의 팔레트 배수 장치 | |
KR101242266B1 (ko) | 배수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의 웨더 스트립 | |
JP6958275B2 (ja) | 車両用ドア構造 | |
CN217730366U (zh) | 一种尾翼底板排水结构及车辆 | |
KR200149108Y1 (ko) | 자동차의 도어 글래스용 배수 구조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