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704B -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47704B CN113847704B CN202110988615.XA CN202110988615A CN113847704B CN 113847704 B CN113847704 B CN 113847704B CN 202110988615 A CN202110988615 A CN 202110988615A CN 113847704 B CN113847704 B CN 1138477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cooling tower
- water flow
-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的故障判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冷却塔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进行故障判断而容易导致其冷却效果差、能耗高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能够先获取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然后根据室外湿球温度和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冷却塔的散热系数,再根据散热系数和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最后将冷却塔的水流量与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以判断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基于上述故障判断方式,本发明能够方便快速地对运行过程中的冷却塔进行及时有效的故障判断,从而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对冷却塔进行检修,进而有效保证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并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的故障判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大型空调机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多数的大型空调机组通常配置冷却塔进行冷却散热。冷却塔的散热效果不仅会影响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还会影响制冷机房的运行能耗,为了维持冷却塔的正常运行以及降低制冷机房的运行能耗,空调机组的运维人员通常在年度开机前对冷却塔进行年检,然而,因没有对运行中的冷却塔的故障检测诊断的方法,而选择不对运行过程中的冷却塔进行检修,因此,运维人员往往难以发现冷却塔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导致冷却塔的冷却效果降低并且达不到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冷却塔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进行故障判断而容易导致其冷却效果差、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冷却塔,所述故障判断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湿球温度、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将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与所述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将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将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出水温度;将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出水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却水额定进水温度和冷却水额定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曲线;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温度,确定第一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第二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温度,确定第三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第四散热系数。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一预设水流量;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二预设水流量。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一预设水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乘积。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二预设水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和修正系数的乘积。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修正系数设定在1至1.1之间。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则所述冷却塔出现故障。
在上述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还包括:如果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则所述冷却塔未出现故障。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在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所述冷却塔的散热系数的基础上,再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以便准确确定出所述冷却塔应有的预设水流量,从而能够将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与所述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采用此故障判断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地对运行过程中的冷却塔进行及时有效的故障判断,从而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对冷却塔进行检修,进而有效保证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并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散热系数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塔可以是封闭式冷却塔,也可以是喷流式冷却塔,可以是横流式冷却塔,也可以是混流式冷却塔,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的应用对象。这种有关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具体地,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系统以及能够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进行换热的冷却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冷却塔可以是一台,也可以是多台,这都不是限制性的;另外,本发明也不对多台所述冷却塔的连接方式作任何限制,多台所述冷却塔可以是串联设置,也可以是并联设置,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自行设定。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水温传感器、冷却水流量计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所述冷却水流量计均位于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管路上,以获取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外侧,以获取室外湿球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对所述水温传感器、所述冷却水流量计和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和具体设置数量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获取所述室外湿球温度、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即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行设定其类型和设置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温传感器、所述冷却水流量计和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相连,且所述控制器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例如,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室外湿球温度、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能够对所述冷却塔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断,能够将故障判断结果反馈至所述人机界面上以提醒运维人员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人机界面可以是所述空调机组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能够与所述空调机组实现信号连接的外接人机界面,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作任何限制,并且所述控制器既可以是所述空调机组原有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为执行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单独设置的控制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控制器的结构和型号。
首先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获取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
S2:根据室外湿球温度和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
S3:根据散热系数和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
S4:将冷却塔的水流量与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
S5:根据冷却塔的水流量和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
在步骤S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室外湿球温度,通过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所述冷却水流量计分别获取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的获取方式作任何限制,可以在每台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管路上分别设置一个冷却水流量计,以获取单台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也可以在多台所述冷却塔的总出水管路上设置一个冷却水流量计,以获取多台所述冷却塔的总水流量,然后平均计算或加权计算以获取单台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加权计算所述冷却塔的总水流量的方式来获取单台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升判断的准确性。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不对所述室外湿球温度、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的获取时机和获取频率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是实时获取,也可以是间隔一段时间后获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故障判断情况自行设定;优选地,本发明采用实时获取的方式,以便及时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存在故障,进而最大程度上保证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以及降低能源的浪费。
在步骤S2中,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所述冷却塔的散热系数。作为一种优选的设定方式,可以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却水的额定进水温度和冷却水的额定出水温度,确定出额定情况下的散热系数的曲线图,然后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在所述散热系数的曲线图上获取当前情况下的散热系数,以使确定的散热系数的数值更加准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系数的确定方式并不是限制性的,还可以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作预设数学公式运算,以确定所述散热系数,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确定情况自行设定。
在步骤S3中,根据确定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所述冷却塔的预设水流量。优选地,可以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乘积确定所述冷却塔的预设水流量,以便快速准确地确定所述冷却塔的预设水流量,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自行设定,比如:还可以通过其他数学运算公式进行计算获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不对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不同的额定工况下的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自行设定,作为一种优选的设定方式,所述冷却塔在不同额定工况下采用不同的额定水流量,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获取的所述预设水流量的准确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不对确定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个数作任何限制,其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确定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预设水流量能够一一对应即可。优选地,本发明采用多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预设水流量,以使所述冷却塔的故障判断结果更加准确。
在步骤S4和S5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对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方式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是大小比较,也可以是作差后的差值与预设差值进行比较,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可以与一个所述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多个所述预设水流量所形成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设定,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可以与多个所述预设水流量形成的数值范围进行大小比较,以便更加快速准确地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
接下来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故障判断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01:获取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
S102:将室外湿球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将室外湿球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
S103:将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出水温度;将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出水温度;
S104:根据空调机组的冷却水额定进水温度和冷却水额定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曲线;
S105:基于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第一室外湿球温度、第二室外湿球温度、第一出水温度和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第一散热系数、第二散热系数、第三散热系数和第四散热系数;
S106:根据第一散热系数、第二散热系数、第三散热系数和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一预设水流量;
S107:根据第一散热系数、第二散热系数、第三散热系数和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和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二预设水流量;
S108:将冷却塔的水流量与第一预设水流量和第二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
S109:如果冷却塔的水流量小于第一预设水流量或大于第二预设水流量,则冷却塔出现故障;
S110:如果冷却塔的水流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水流量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水流量,则冷却塔未出现故障。
在步骤S10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室外湿球温度,通过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所述冷却水流量计分别获取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的获取方式作任何限制,可以在每台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管路上分别设置一个冷却水流量计,以获取单台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也可以在多台所述冷却塔的总出水管路上设置一个冷却水流量计,以获取多台所述冷却塔的总水流量,然后平均计算或加权计算以获取单台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加权计算所述冷却塔的总水流量的方式来获取单台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升判断的准确性。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不对所述室外湿球温度、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的获取时机和获取频率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是实时获取,也可以是间隔一段时间后获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故障判断情况自行设定;优选地,本发明采用实时获取的方式,以便及时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存在故障,进而最大程度上保证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以及降低能源的浪费。
在步骤S102至S105中,将获取的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然后将获取的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出水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出水温度;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多组冷却水额定进水温度和冷却水额定出水温度与相应工况下的室外湿球温度,确定散热系数曲线;之后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第一散热系数、第二散热系数、第三散热系数和第四散热系数。
多个所述散热系数的确定方式为: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温度,确定第一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第二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温度,确定第三散热系数;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第四散热系数。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的散热系数曲线图。例如,获取的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分别是20.5℃和27.3℃,分别将其上下取整得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为21℃,第二室外湿球温度为20℃,第一出水温度为28℃,第二出水温度为27℃,之后,首先在图3中找到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为28℃和27℃的两条曲线,然后根据横坐标室外湿球温度分别为21℃和20℃在上述两条曲线上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得到第一散热系数为117%,第二散热系数为102%,第三散热系数为127%以及第四散热系数为11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散热系数的确定方式仅是一种优选的确定方式,以使获取的所述散热系数的数值更加准确,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还可以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作预设数学公式运算,以确定所述散热系数,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设定。
之后根据确定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所述冷却塔的预设水流量。优选地,可以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乘积确定所述冷却塔的预设水流量,以便更加快速地获取所述冷却塔的预设水流量。在步骤S106和S107中,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一预设水流量;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二预设水流量。作为一种优选的设定方式,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乘积,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等于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和修正系数的乘积,所述修正系数设定在1至1.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对所述预设水流量的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上述确定方式仅是一种优选的确定方式,其还可以通过其他数学运算公式进行计算获得,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设定。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不对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不同的额定工况下的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冷却塔在不同额定工况下采用不同的额定水流量,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获取的所述预设水流量的准确度。此外,本发明也不对所述修正系数的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自行设定,例如,如果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运维人员暂时不对所述冷却塔作更为精细范围内的故障诊断,所述修正系数可以取较大的数值,如1.1,优选地,一般情况下,所述修正系数的取值为1,以便及时有效地对所述冷却塔的故障进行判断,进而有效保证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不对确定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个数作任何限制,其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确定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预设水流量能够一一对应即可。作为一种优选的设定方式,本发明采用四组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预设水流量,以使所述冷却塔的故障判断结果更加准确。
接下来,在步骤S108至S110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和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和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并将判断的结果反馈至所述人机界面上,以及时提醒运维人员对所述冷却塔进行检修。作为一种优选的设定方式,如果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则所述冷却塔出现故障,如果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则所述冷却塔未出现故障,采用此优选判断方式,能够便于运维人员更加快速准确地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进而能够及时对所述冷却塔进行检修,有效保证所述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同时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对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和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的比较方式作任何限制,其可以是大小比较,也可以是作差后的差值与预设差值进行比较,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可以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和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仅进行大小比较,也可以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和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所形成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设定。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冷却塔,所述故障判断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湿球温度、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
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
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
将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与所述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
“根据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
将所述室外湿球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
将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上取整得到第一出水温度;
将所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向下取整得到第二出水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冷却水额定进水温度和冷却水额定出水温度,确定散热系数曲线;
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所述第一出水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出多个散热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温度,确定第一散热系数;
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一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第二散热系数;
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一出水温度,确定第三散热系数;
基于所述散热系数曲线并根据所述第二室外湿球温度和所述第二出水温度,确定第四散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一预设水流量;
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二预设水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一预设水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小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的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和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第二预设水流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所述第三散热系数和所述第四散热系数中的最大值、所述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和修正系数的乘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系数设定在1至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则所述冷却塔出现故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和所述预设水流量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冷却塔的水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水流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水流量,则所述冷却塔未出现故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88615.XA CN113847704B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88615.XA CN113847704B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47704A CN113847704A (zh) | 2021-12-28 |
CN113847704B true CN113847704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7897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88615.XA Active CN113847704B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4770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099933A (en) * | 1978-10-31 | 1981-04-28 | Benjamin V. Blazer | Cooling apparatus |
JP2000312889A (ja) * | 1999-04-28 | 2000-11-14 | Nec Environment Eng Ltd | 空調設備における冷却用水の汚染防止システム |
CN101706184A (zh) * | 2009-12-02 | 2010-05-12 | 枣庄冰先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
CN111076569A (zh) * | 2018-10-19 | 2020-04-28 | 济南蓝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Co2气体冷却用闭式冷却塔校核方法 |
-
2021
- 2021-08-26 CN CN202110988615.XA patent/CN11384770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47704A (zh) | 2021-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64519B (en) | Function detection method | |
CN101988867A (zh) | 性能检测方法 | |
CN112782220B (zh) | 一种电站入炉煤热值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 |
CN109945394B (zh) |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小温差综合征精确诊断方法 | |
CN102692328A (zh) | 多联机空调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8564210B (zh) | 冷却水循环系统阻力优化调试方法 | |
CN111306706B (zh) | 一种空调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0715814B (zh) | 一种开式冷却塔在线综合诊断系统及方法 | |
CN212320014U (zh) | 冷却系统 | |
CN112033581B (zh) | 一种冷热量表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 |
CN103454924A (zh) | 一种热泵热水机在线自诊断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 |
CN113847704B (zh) |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 |
CN202648064U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 |
CN115493248A (zh) |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诊断方法和系统 | |
CN110793151A (zh) | 一种多联机冷媒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1623478A (zh) | 水多联机组及其舒适性控制方法 | |
CN115930369A (zh) | 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方法 | |
CN118190477B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制造测试分析系统 | |
CN105298822A (zh) | 评价纯凝机组循环水泵运行经济性的热损率方法 | |
CN114484948B (zh) | 一种节能的多级泵变频联动系统 | |
CN116857801B (zh) | 一种电加热管档位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空调 | |
CN104879893A (zh) | 一种精密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方法 | |
CN106249044B (zh) | 一种基于均方根的变压器更换节约电力电量单边测量方法 | |
CN113864999A (zh) | 空调系统能耗预测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
CN116928802A (zh) |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商检判断优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