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841451B -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1451B
CN113841451B CN201980096464.8A CN201980096464A CN113841451B CN 113841451 B CN113841451 B CN 113841451B CN 201980096464 A CN201980096464 A CN 201980096464A CN 113841451 B CN113841451 B CN 113841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frequency domain
equ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64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1451A (zh
Inventor
王源泉
张锦芳
卢磊
郭文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41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1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1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1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S501),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S502),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1+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S503),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方法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技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组织中的推进,未来的智能驾驶,要求更低的传输时延、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更可靠的通信。为了支撑不同的业务需求,NR车与万物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需要支撑不同长度的数据信息传输,因此提出NR V2X可以支持时隙聚合,即多个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信息。或者,为了提供更高的业务速率,需要引入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载波聚合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成更大的带宽,以满足业务速率的要求。在时隙聚合或载波聚合情况下,需要配置相应的控制信道进行资源调度,但是容易出现资源碰撞影响系统性能、或者信令开销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在第i+j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通过在第一个时隙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等于N,第一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实现将所有时隙全部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避免在高层对同一数据包进行拆分,保证同一数据包传输性能相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小于等于N且大于等于1,第一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实现将部分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避免在高层对同一数据包进行拆分,保证同一数据包传输性能相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第一级控制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第二级控制信息为译码信息。通过将第一级控制信息作为简化的控制信息,即在聚合的时隙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放置简化的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生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通过简化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等于1,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通过只在最后一个时隙配置简化的控制信息,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如果第一个时隙的第一控制信息译码成功,可以降低后续时隙中的第二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如果第一个时隙的第一控制信道译码失败,则可以对后续时隙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获取资源预约信息,避免后续不同用户调度的资源发生碰撞。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为索引值,当索引值为0时,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1时,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的不同指示信息,以便确定第二控制信息的时隙位置,降低了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保障数据接收成功和译码成功。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装置在第一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在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通过在第一个时隙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在第i+j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通过在第一频域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频域单元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M等于N1+N2,第一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实现将所有频域单元聚合在一个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增加数据传输带宽,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M小于等于N1+N2且大于等于1,第一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实现将部分频域单元聚合在一个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增加数据传输带宽,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第一级控制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第二级控制信息为译码信息。通过将第一级控制信息作为简化的控制信息,即在聚合的频域单元中除主频域单元之外的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简化的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生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通过简化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若第i个频域单元的第一控制信息译码成功,可以降低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若第i个频域单元的第一控制信道译码失败,则可以对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获取周期性资源预约信息,避免后续不同用户调度的资源发送碰撞。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指示信息为索引值,当索引值为0时,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1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1时,第一终端装置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2时,第一终端装置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3时,第一终端装置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的不同指示信息,以便确定第二控制信息的频域单元位置,降低了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保障数据接收成功和译码成功。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一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最后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一频域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通过在第一频域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频域单元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在第i+j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通过在第一个时隙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时隙接收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等于N,第二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实现将所有时隙全部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避免在高层对同一数据包进行拆分,保证同一数据包传输性能相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小于等于N且大于等于1,第二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实现将部分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避免在高层对同一数据包进行拆分,保证同一数据包传输性能相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第一级控制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第二级控制信息为译码信息。通过将第一级控制信息作为简化的控制信息,即在聚合的时隙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放置简化的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生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通过简化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等于1,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通过只在最后一个时隙配置简化的控制信息,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如果第一个时隙的第一控制信息译码成功,可以降低后续时隙中的第二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如果第一个时隙的第一控制信道译码失败,则可以对后续时隙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获取资源预约信息,避免后续不同用户调度的资源发生碰撞。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为索引值,当索引值为0时,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1时,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接收第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的不同指示信息,以便确定第二控制信息的时隙位置,降低了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保障数据接收成功和译码成功。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通过在第一频域单元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频域单元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接收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M等于N1+N2,第二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实现将所有频域单元聚合在一个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增加数据传输带宽,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M小于等于N1+N2且大于等于1,第二终端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实现将部分频域单元聚合在一个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增加数据传输带宽,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第一级控制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第二级控制信息为译码信息。通过将第一级控制信息作为简化的控制信息,即在聚合的频域单元中除主频域单元之外的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简化的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生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通过简化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若第i个频域单元的第一控制信息译码成功,可以降低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若第i个频域单元的第一控制信道译码失败,则可以对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获取周期性资源预约信息,避免后续不同用户调度的资源发送碰撞。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指示信息为索引值,当索引值为0时,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N1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1时,第二终端装置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2时,第二终端装置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当索引值为3时,第二终端装置在除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第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控制信息携带的不同指示信息,以便确定第二控制信息的频域单元位置,降低了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
在另一种可能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保障数据接收成功和译码成功。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装置,该第一终端装置被配置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第一终端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由硬件/软件实现,其硬件/软件包括与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终端装置,该第二终端装置被配置为实现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第二终端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由硬件/软件实现,其硬件/软件包括与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芯片的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为第一终端装置或第二终端装置内的芯片,该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处理电路,输入接口、输出接口与电路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处理电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当代码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任一方面的步骤。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面中的第一终端装置和任一方面中的第二终端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时隙聚合的PSCCH示意图;
图3是一种资源发生碰撞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时隙聚合的PSCCH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级控制信道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装置、第二终端装置以及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第二终端装置通信。第一终端装置和第二终端装置可以是指提供到用户的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也可以被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等的计算设备,或者其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的独立设备。第一终端装置和第二终端装置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车辆、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或者车载终端,具有V2V通信能力的车辆等等。第一终端装置和第二终端装置均可以也可以为芯片,如处理器等等。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接入点、节点B、演进型节点(environment Bureau,eNB)或5G基站(next generation base station,gNB),指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接入网络中的设备。通过将已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换为IP分组,基站可以作为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接入网络可以包括因特网协议网络。基站还可以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的管理进行协调。
该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NR-V2X系统,也可以应用与其他的通信系统中。对于存在多个时隙聚合或者多个载波聚合的场景,都可以应用该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主要用于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sidelink)通信。UE1和UE2可以处于同一个小区覆盖范围内(a),也可以处于不同小区覆盖范围内(b),或者处于无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内(c)。UE1和UE2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配置及通信资源可以由用户设备自己进行配置,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
该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其他网络。该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5G NR系统,也可以应用于非地面通信网络,例如基站在卫星或者其他飞行设备上的通信网络,或者以卫星、飞行设备等作为中继转发的通信网络。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人们对了解周边人或事物并与之通信的邻近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D2D通信技术应运而生。D2D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用户设备的电池功耗、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能很好地满足邻近服务的需求。D2D技术允许多个支持D2D功能的UE在有网络基础设施或无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发现和直接通信。鉴于D2D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基于D2D技术的车联网应用场景被提出,但是因涉及安全性的考虑,这种场景下对时延的要求非常高,现有的D2D技术无法实现。
因此在3GPP提出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网络下,V2X的车联网技术被提出,V2X通信是指车辆与外界的任何事物的通信,包括车与车的通信(vehicleto vehicle,V2V)、车与行人的通信(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车与基础设施的通信(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网络的通信(vehicle to network,V2N)。
V2X通信针对以车辆为代表的高速设备,是未来对通信时延要求非常高的场景下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如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等场景。LTE V2X通信可以支持有网络覆盖和无网络覆盖的通信场景,其资源分配方式可以采取网络接入设备调度模式,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节点B(E-UTRAN Node B,eNB)调度模式和UE自选模式。基于V2X技术,车辆用户(vehicle UE,V-UE)能将自身的一些信息,例如位置、速度、意图(例如转弯、并线、倒车)等信息周期性以及一些非周期性的事件触发的信息向周围的V-UE发送,同样地V-UE也会实时接收周围用户的信息。3GPP标准组织在2017年初正式发布第一代LTE V2X标准,LTE版本号Release 14。
LTE V2X解决了V2X场景中的一些部分基础性的需求,但对于未来的完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而言,现阶段的LTE V2X还不能有效的支持。随着5G NR技术在3GPP标准组织中的推进,5G NR V2X也将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智能驾驶,要求更低的传输时延,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可靠的通信,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广泛的业务支撑。为了支撑不同的业务需求,NR-V2X也需要支撑不同长度的数据信息传输。数据包大小可以从几字节到6500字节,导致同一个数据包有可能不能在同一个时隙(slot)中传输,因此提出NR-V2X可能支持时隙聚合,即多个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信息。另外,由于在NR V2X中,存在部分场景对速率要求特别高,如高清地图下载,海量传感器数据共享等。在上述场景中,为了提供更高的业务速率,需要引入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成更大的带宽,以满足业务速率的要求。
如图2所示,图2是一种时隙聚合的PSCCH示意图。由于业务数据包太大导致不能在同一个时隙中传输时,为了保证某一业务数据包的可靠性,使用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多个时隙进行传输,每个时隙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和相同的码率。通过这种方式,每个时隙可以获取相似的性能。在NR侧行链路(sidelink)中,物理信道可以包括侧行链路物理层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侧行链路物理层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 channel,PSSCH)和侧行链路物理层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等。其中,PSCCH承载的控制信息只放置在聚合时隙的第一个时隙中,其余时隙不含控制信道,共用第一个时隙的控制信息。如图2所示,如果三个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只在第一个时隙放置控制信道,第二个时隙和第三个时隙不放置控制信道,共用第一个控制信道承载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既包含资源预约和调度相关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信息,也包括PSSCH译码相关信息。
又如图3所示,如果控制信道只配置在第一个时隙中,控制信道包含预约资源信息,即预约下一次传输的时频资源。在资源感知窗(sensing window),如果第一个时隙的控制信息丢失,其他用户设备不能从剩余两个时隙中获取控制信息,进而无法获取资源预约信息。图中所示的UE1和UE2有可能会在下次传输的资源选择窗(selection window)内发生资源碰撞。由于时隙聚合一次会传输多个时隙,和单时隙传输相比,会大大增加碰撞概率,影响系统性能。
如图4所示,图4是另一种时隙聚合的PSCCH示意图。可以将一个数据包拆成多个子数据包,每个子数据包在一个时隙中传输。在这种场景下,每个时隙都需要携带控制信道,每个控制信道占用相同的物理资源。每个控制信道除携带预约资源信息之外,还需要携带数据信道译码相关的参数。目前NR中评估V2X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大小约120比特,在每个时隙中都配置大小相同的控制信道,导致控制信令开销大大增加。如图4所示,在3个时隙上都携带控制信道,需要占用360比特。导致在有限的物理资源上使用较高的控制信道码率,降低了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至少包括:
S501,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S502,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除所述第i时隙之外的其他所有时隙的个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PSCCH上。第一控制信息为正常的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不仅可以包括资源指示信息,例如资源预约信息、资源优先级等等,还可以包括数据信道的译码信息,例如重传相关信息(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和调制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等。第二控制信息为简化的控制信息,可以只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而不包括数据信道的译码信息。因此减少了第二控制信息的信令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例如资源预约信息、资源优先级等等,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例如重传相关信息HARQ和MCS等等。其中,第一级控制信息承载在第一级控制信道中,第二级控制信息承载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级控制信道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级PSCCH用于传输资源预约信息、时频资源指示、优先级等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将第一级PSCCH作为简化的控制信道。第二级PSCCH用于传输数据信道的译码信息,第二级PSCCH适用于单播和组播业务等需要其他特殊信令的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可以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control information,SCI),所述新定义的SCI可以包括所述译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配置,然后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自己配置。
可选的,当M等于N时,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其中,M为第二控制信息的个数,该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例如,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4个时隙(例如slot1、slot2、slot3和slot4)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slot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slot2、slot3和slot4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M等于1,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最后一个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4个时隙(例如slot1、slot2、slot3和slot4)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slot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slot4(最后一个时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而slot2、slot3不携带任何控制信息。这样不仅降低了资源碰撞的概率,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在第一个时隙放置的第一控制信息中增加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时隙中的第二控制信息的配置情况。如果第一个时隙的第一控制信息译码成功,可以降低后续时隙中的第二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如果第一个时隙的第一控制信道译码失败,则可以对后续时隙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获取资源预约信息,避免后续不同用户调度的资源发生碰撞。
在默认情况下,如果第一控制信息不携带指示信息或无需指示,则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所有聚合时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为索引值,可以使用1个或2个比特位表示索引值。例如,使用2个比特位表示索引值,比特位00表示索引值0,比特位01表示索引值1。
进一步的,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即在最后一个时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当索引值为0时,如果使用4个时隙(例如slot1、slot2、slot3和slot4)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slot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slot4(最后一个时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而slot2、slot3不携带任何控制信息。或者,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8个时隙(例如slot1、slot2、slot3、slot4、slot5、slot6、slot7和slot8)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当索引值为1时,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slot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slot3、slot5和slot7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而slot2、slot4、slot6和slot8不携带任何控制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索引值,还可以包括其他索引值,分别表示不同时隙位置。
可选的,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具体实现方法和上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503,第一终端装置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第二终端装置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译码。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第一数据可以为业务数据包。
具体实现中,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将第i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所有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第一数据,也可以选取第i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部分时隙,并将该部分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第一数据。其中,聚合后的时隙可以为连续的时隙,也可以为非连续的时隙。
可选的,所述M等于所述N,第一终端装置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即将所有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例如,如果N=3,M=3,表示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一个时隙(slot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其他所有时隙(slot2、slot3和slot4)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并且将slot1、slot2、slot3和slot4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将其中部分时隙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例如,如果N=3,M=2,表示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一个时隙(slot1)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然后从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其他所有时隙中任意选择两个时隙(例如slot2和slot4),在slot2和slot4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并且,将slot1、slot2和slot4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终端装置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一时隙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具体实现方法和上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个时隙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个时隙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时隙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至少包括:
S901,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S902,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频域单元可以为载波、子载波和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等等。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PSCCH上。第一控制信息为正常的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不仅可以包括资源指示信息,例如资源预约信息、资源优先级等等,还可以包括数据信道的译码信息,例如重传相关信息HARQ和调制编码策略等等。第二控制信息为简化的控制信息,可以只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而不包括数据信道的译码信息。因此减少了第二控制信息的信令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例如资源预约信息、资源优先级等等,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例如重传相关信息HARQ和MCS等等。其中,第一级控制信息承载在第一级控制信道中,第二级控制信息承载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级控制信道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级PSCCH用于传输资源预约信息、时频资源指示、优先级等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将第一级PSCCH作为简化的控制信道。第二级PSCCH用于传输数据信道的译码信息,第二级PSCCH适用于单播和组播业务等需要其他特殊信令的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可以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边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译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配置,然后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自己配置。
可选的,当M等于N1+N2时,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1频域单元和第i+1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其中,M为第二控制信息的个数,该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例如,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9个载波(载波1-载波9)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载波1-载波3、以及载波5-载波9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M等于1,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即只在最后一个频域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SCCH配置的示意图。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9个载波(载波1-载波9)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载波9(最后一个载波)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而载波1-载波3和载波5-载波8不携带任何控制信息。这样不仅降低了资源碰撞的概率,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1频域单元和第i+1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在第i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一控制信息中增加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频域单元中第二控制信息的配置情况。若第i个频域单元的第一控制信息译码成功,可以降低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的盲检复杂度。若第i个频域单元的第一控制信道译码失败,则可以对其他频域单元放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盲检,获取周期性资源预约信息,避免后续不同用户调度的资源发送碰撞。
在默认情况下,如果第一控制信息不携带指示信息或无需指示,则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1频域单元和第i+1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所有聚合频域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为索引值,可以使用1个或2个比特位表示索引值,例如,使用2个比特位表示索引值,比特位00表示索引值0,比特位01表示索引值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即只在最后一个频域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上述已举例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第一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9个载波(载波1-载波9)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当索引值为1时,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载波2、和载波6以及载波8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而载波1、和载波3、载波5、载波7和载波9不携带任何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第一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9个载波(载波1-载波9)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当索引值为2时,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载波1、和载波3、载波5、载波7和载波9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而载波2、和载波6以及载波8不携带任何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第一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装置使用9个载波(载波1-载波9)传输同一个数据包,当索引值为3时,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及在载波1-和载波3、和载波5-载波9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几种索引值,还可以包括其他索引值,分别表示不同频域单元位置。
可选的,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第一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具体实现方法和上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903,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第二终端装置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第二控制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译码。其中,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第一数据可以为业务数据包。
具体实现中,可以将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所有频域单元聚合在一起传输第一数据,也可以选取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部分频域单元,并将该部分频域单元聚合在一起传输第一数据。其中,聚合后的频域单元可以为连续的频域单元,也可以为非连续的频域单元。
可选的,所述M等于所述N1+N2,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即将所有频域单元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例如,如果N1=3,N2=5,M=8,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载波1-载波3以及载波5-载波9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并且将载波1-载波9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第一终端装置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即将其中部分频域单元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例如,如果N1=3,N2=5,M=4,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在载波4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然后从载波1-载波3和载波5-载波9中任意选择4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载波7和载波8),在载波1、载波2、载波7和载波8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并且将载波1、载波2、载波7和载波8聚合在一起,传输同一个业务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具体实现方法和上述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频域单元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在除第一频域单元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频域单元发送至少一个简化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不仅降低了发送资源碰撞的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而且可以降低信令开销,提高控制信道译码可靠性。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终端装置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201,其中,各个模块的详细描述如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1201,用于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M等于所述N,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M等于1,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1201,用于在第i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在第i+j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M等于所述N1+N2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1频域单元和第i+1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12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模块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5或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终端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301,其中,各个模块的详细描述如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301,用于在第i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在第i+j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M等于所述N,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M等于1,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1301,用于在第i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其中,所述M等于所述N1+N2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接收模块1301,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模块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5或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请继续参考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402,至少一个存储器14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404。
其中,处理器1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总线1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总线14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1402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14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非挥发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内存(phase change RAM,P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etoresistive RAM,M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器件,例如反或闪存(NOR flash memory)或是反及闪存(NAND flash memory)、半导体器件,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存储器14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4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1403中可选的还可以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401可选的还可以执行存储器1403中所执行的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
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在第i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在第i+j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可选的,处理器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处理器还可以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配合,执行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的操作。
请继续参考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502,至少一个存储器15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504。
其中,处理器1501可以是前文提及的各种类型的处理器。通信总线1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总线15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1502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1503可以是前文提及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存储器15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5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15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501执行存储器1503中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
在第i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在第i+j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
在第i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
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处理器还可以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配合,执行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装置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第一终端装置或第二终端装置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第一终端装置或第二终端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终端装置或第二终端装置的任意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终端装置或第二终端装置的任意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终端装置或第二终端装置的任意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4)

1.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包括: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9.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1+N2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13.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j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包括: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5.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16.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1,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包括: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24.一种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1+N2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27.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包括:
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30.如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31.一种第一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i时隙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i+j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34.如权利要求31-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35.如权利要求31-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1-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1,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时隙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1-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39.一种第一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i频域单元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1频域单元和第i+1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i+j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1+N2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42.如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43.如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1频域单元向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45.如权利要求39-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46.一种第二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第i时隙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时隙位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第i+j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且大于等于1,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i时隙和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M个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49.如权利要求46-4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50.如权利要求46-4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51.如权利要求46-4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1,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52.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时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第i+1时隙至第i+N时隙中的偶数位置的时隙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53.如权利要求46-4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54.一种第二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第i频域单元接收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和译码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1频域单元和第i+1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频域单元位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第i+j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述j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或大于等于-N2且小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所述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N2)的整数。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1+N2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N1+N2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小于等于所述N1+N2且大于等于1,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M个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在第i频域单元、以及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M个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57.如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第一级控制信息和第二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级控制信息为所述译码信息。
58.如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为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所述新定义的侧边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59.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索引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0时,在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1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偶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2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中的奇数位置的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索引值为3时,在除所述第i频域单元之外的第i-N2频域单元至第i+N1频域单元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60.如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指示信息包括资源预约信息和资源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译码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和调制编码策略MCS中的至少一项。
6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8或9-15或16-23或24-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或9-15或16-23或24-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9-15或16-23或24-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1-38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终端装置和如权利要求46-53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终端装置、或如权利要求39-45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终端装置和如权利要求54-60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终端装置。
CN201980096464.8A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841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7313 WO2021056146A1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1451A CN113841451A (zh) 2021-12-24
CN113841451B true CN113841451B (zh) 2024-08-09

Family

ID=7516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6464.8A Active CN113841451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7699A1 (zh)
EP (1) EP4024981A4 (zh)
CN (1) CN113841451B (zh)
WO (1) WO2021056146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606A1 (zh) * 2017-03-22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5149B (zh) * 2008-12-25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EP2792179B1 (en) * 2011-12-15 2017-08-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operations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CN103687045A (zh) * 2012-09-07 2014-03-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业务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84B (zh) * 2016-02-02 2020-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121831B2 (en) * 2017-02-24 2021-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packet duplication relating to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809593B (zh) * 2017-05-05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US11212695B2 (en) * 2018-02-15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acket dupl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606A1 (zh) * 2017-03-22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17699A1 (en) 2022-07-07
CN113841451A (zh) 2021-12-24
EP4024981A4 (en) 2022-08-10
EP4024981A1 (en) 2022-07-06
WO2021056146A1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0582B2 (en)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user-device sending and receiving of positioning signal
WO2019128873A1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653541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79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300288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sidelink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57032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 end, and receive end
WO2016123772A1 (zh) 一种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63448A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90944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优先级发送、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WO202114721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99579B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294940B (zh) 发射功率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2187401A (zh)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0029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slot format information
WO2021032003A1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929960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US20240080167A1 (en)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841451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91230A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21122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EP4258698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23284692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770571B (zh)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1783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77936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