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0340B -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40340B CN113840340B CN202010588811.3A CN202010588811A CN113840340B CN 113840340 B CN113840340 B CN 113840340B CN 202010588811 A CN202010588811 A CN 202010588811A CN 113840340 B CN113840340 B CN 1138403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management
- management node
- link information
- terminal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0015027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rb-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17 data analytic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收到工作类型后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工作类型对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的指示,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执行小区间的切换时,不合适的切换参数引起的无线链路失败对用户体验及网络资源都有影响,对此,引入了移动性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 optimization,MRO),MRO的目的是通过对系统间切换进行监测、识别、统计,然后确定对相关系统间切换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变系统间切换的难易程度,以达到最小化系统间切换的异常,尽可能减少系统间切换性能的降低。
在5G新空口系统(new radio,NR)下,也引入了MRO优化,除了继承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MRO优化场景例如切换过早、切换过晚以及切换到错误小区三种场景之外,还引入了两种新的场景。一种新的MRO场景是应用在多链接的数据传输(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架构下,辅基站更换过早、过晚以及更换至错误辅基站三种场景,通过收集辅基站的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来解决所述三种场景;另一种新的MRO场景是在切换成功的前提下解决可能出现的“接近无线链路失败(near-RLF)”的场景。
MRO需要获取到采集网元上的数据,例如基站之间接口的信令,基站与核心网之间接口的信令等,才能确定对相关系统间切换参数进行调整,这些网元数据的采集通过无线链路信息跟踪服务(trace)根据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例如网络管理节点,核心网)等订阅需要,采集网元上的数据,并分发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
现有技术中,trace无法获取到MR-DC和near-RLF的相关数据,也就无法供其他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分析所述场景的相关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第二网络管理节点无法获取指定类型数据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备成功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可选地,该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为基站,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激活消息,例如trace session 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该终端可以向第一接入设备所在的小区切换,也可以向其他接入设备所在的小区切换;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选地,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 entity,TCE),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Producer。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通过获取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知晓第二网络管理节点所期望获取的信息类型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得到终端向基站成功切换场景下near-RLF问题的分析所需要的数据。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该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该第一接入设备从该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该第一接入设备向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切换成功报告。
本实施例中,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基于该切换成功报告对终端向基站成功切换场景下near-RLF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数据阶段,该数据阶段用于指示该终端向该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阶段;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收到所述工作类型后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该第一接入设备获取该目标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FD、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息RSRQ、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及该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可选地,RLM中可以包括计时器T310、T312,BFD包括在BFD发送的时候检测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或相对时间,位置信息可以是经度、纬度和高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阶段的指示,使得切换成功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具有了更细的数据粒度,能够进一步区分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切换的过程中,不同数据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数据,从而供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分析不同数据阶段的near-RLF问题。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NMS、EMS、管理服务(management service,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或者MAE。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的工作类型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若第一消息中包括数据阶段,该数据阶段也可以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后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数据转发给第一接入设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可选地,该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为主基站,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辅基站,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激活消息,例如trace session 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节点。可选地,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 entity,TCE),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Producer。
本实施例中,在多链接的场景下,第一接入设备通过获取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根据工作类型的指示,知晓所需要获取的信息类型为终端与辅基站发生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从而能够获取到这种类型的消息,得到了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场景下的问题分析所需要的数据。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接入设备根据该工作类型的指示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该第一接入设备从该终端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该第一接入设备向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
本实施例中,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基于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对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的失败类型,可选地,该失败类型包括T310失效、随机接入问题、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达到最大次数、辅基站(secondary cell group,SCG)同步配置失败、SCG重配置失败以及SRB3(SRB3是用于辅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信令直接传输的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失败等,该第二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可选地,该第二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小区信息、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信息,如果辅基站是5G NR基站,那么还包括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波束的标识、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该波束可以是SSB、或者是CSI-RS,该终端从收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发生更换失败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所记录的上述内容,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判断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原因,例如通过时间间隔判断终端向辅基站的更换是否过早或过晚,通过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信息、频点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确定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辅基站,从而分析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具体原因。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NMS、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或者MAE。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的工作类型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后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数据转发给第一接入设备。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包括: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其中,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及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别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在该多链接场景下,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为基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该工作类型可以承载在激活消息中,激活消息可以是trace session 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collection entity,TCE),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 Producer。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在收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的指示后,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并通过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而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在成功执行小区切换的状态下,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near-RLF问题,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问题。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切换成功报告,该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三网络节点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切换成功报告分析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的覆盖问题,该覆盖问题包括弱覆盖、覆盖漏洞及越区覆盖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将所获取到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切换成功报告的方式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并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基于切换成功报告对near-RLF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量信息包括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该第三网络节点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该RLM中的计时器记录的该终端切换的切换时间,可选地,该计时器为T310 expire;当该切换时间大于预设值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之间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下行覆盖异常。
本实施例中,RLM计时器的状态用于识别下行覆盖问题,例如RLM计时器为“T310expire”,即当T310计时器期间,服务小区的信号变差时,终端可能需要切换,但由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很差,导致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延迟,从而导致T310超时,继而发生了RLF。因此第三网络节点可以通过该计时器超时来识别下行覆盖问题。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量信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次数,该第三网络节点根据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结果,包括:当该RLC重传次数大于预设值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之间发生上行覆盖受限。
本实施例中,RLC重传次数可以用于识别上行覆盖问题,例如,当下行信号质量好,上行覆盖受限的时候,终端会出现上行传输问题,即上行RLC重传次数会高,从而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分析切换成功报告中的RLC重传次数,判断上行覆盖是否发生了near-RLF问题。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对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分析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设备的移动性问题,所述移动性问题包括更换过早、过晚或更换到错误小区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将所获取到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方式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并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基于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对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失败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从获取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该第三网络节点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当该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定该终端对该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早;当该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定该终端对该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晚,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终端从获取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即可分析,终端与辅基站之间连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更换过早还是过晚。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与该第二设备发生连接失败时,该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结果,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该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小区。
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和频点信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判断,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第二接入设备,即正确的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辅基站,从而对终端与辅基站的连接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一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该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可选地,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为MDASConsumer。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用于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上信息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该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请求订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切换成功包括或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周期以及目标事件;当该订阅消息包括该切换成功报告或该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订阅信息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对该切换成功报告的分析结果,和/或,对该连接失败报告的分析结果;当该订阅消息包括该目标周期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每间隔该目标周期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当该订阅消息包括该目标事件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在该目标事件触发时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订阅消息中的消息范围,知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期望获得的分析结果,从而第三往管理节点可以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切换成功报告或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周期和目标事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知晓发送分析结果的时机,只通过一次订阅消息的收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就能够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周期性地发送分析结果,从而节省了信令交互。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该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分析结果;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请求消息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在需要获取分析结果时直接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请求消息,即可实时获取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的分析结果。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第七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该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之后,还包括: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包括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该终端和该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反馈消息中可以包括调整结果,调整结果的指示以及调整后性能统计等,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反馈消息,即可知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指示方法,包括: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该第一接入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而通过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实现了对工作类型的指示。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该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第二获取单元,该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收到该第一获取单元所获取的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选地,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激活消息,例如trace session 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该终端可以向第一接入设备所在的小区切换,也可以向其他接入设备所在的小区切换。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通过获取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知晓第二网络管理节点所期望获取的信息类型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得到终端向基站成功切换场景下near-RLF问题的分析所需要的数据。
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该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从该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切换成功报告。
本实施例中,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基于该切换成功报告对终端向基站成功切换场景下near-RLF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数据阶段,该数据阶段用于指示该终端向该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阶段;该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该目标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FD、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息RSRQ、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及该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可选地,RLM中可以包括计时器T310、T312,BFD包括在BFD发送的时候检测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RSRP),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或相对时间,位置信息可以是经度、纬度和高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阶段的指示,使得切换成功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具有了更细的数据粒度,能够进一步区分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切换的过程中,不同数据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数据,从而供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分析不同数据阶段的near-RLF问题。
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NMS、EMS、管理服务(management service,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或者MAE。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的工作类型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若第一消息中包括数据阶段,该数据阶段也可以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后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数据转发给第一接入设备。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可选地,该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为基站,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辅基站,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激活消息,例如trace session 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第二获取单元,该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收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节点。可选地,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 entity,TCE),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 Producer。
本实施例中,在多链接的场景下,第一接入设备通过获取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根据工作类型的指示,知晓所需要获取的信息类型为终端与辅基站发生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从而能够获取到这种类型的消息,得到了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场景下的问题分析所需要的数据。
结合上述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从该终端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
本实施例中,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基于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对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的失败类型、可选地,该失败类型包括T310失效、随机接入问题、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达到最大次数、辅基站(secondary cell group,SCG)同步配置失败、SCG重配置失败以及SRB3(SRB3是用于辅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信令直接传输的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失败等,该第二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可选地,该第二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小区信息、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信息,如果辅基站是5G NR基站,那么还包括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波束的标识、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该波束可以是SSB、或者是CSI-RS,该终端从收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发生更换失败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所记录的上述内容,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判断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原因,例如通过时间间隔判断终端向辅基站的更换是否过早或过晚,通过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信息、频点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确定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辅基站,从而分析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具体原因。
结合上述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为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NMS、EMS、管理服务(management service,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或者MAE。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的工作类型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后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数据转发给第一接入设备。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及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别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在所述多链接场景下,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对所述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可选地,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为基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该工作类型可以承载在激活消息中,激活消息可以是trace session 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 entity,TCE),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 Producer。分析单元,该分析单元用于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在收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的指示后,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并通过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而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在成功执行小区切换的状态下,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near-RLF问题,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问题。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从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切换成功报告,该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切换成功报告分析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的覆盖问题,该覆盖问题包括弱覆盖、覆盖漏洞及越区覆盖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将所获取到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切换成功报告的方式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并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基于切换成功报告对near-RLF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量信息包括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该分析单元,还用于:获取该RLM中的计时器记录的该终端向该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时间,可选地,该计时器为T310 expire;当该切换时间大于预设值时,判断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之间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下行覆盖异常。
本实施例中,RLM计时器的状态用于识别下行覆盖问题,例如RLM计时器为“T310expire”,即当T310计时器期间,服务小区的信号变差时,终端可能需要切换,但由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很差,导致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延迟,从而导致T310超时,继而发生了RLF。因此可以通过该计时器超时来识别下行覆盖问题。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量信息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次数,该分析单元,还用于:当该RLC重传次数大于预设值时,判断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之间发生上行覆盖受限。
本实施例中,RLC重传次数可以用于识别上行覆盖问题,例如,当下行信号质量好,上行覆盖受限的时候,终端会出现上行传输问题,即上行RLC重传次数会高,从而通过分析切换成功报告中的RLC重传次数,判断上行覆盖是否发生了near-RLF问题。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第一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从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分析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设备的移动性问题,该移动性问题包括更换过早、过晚或更换到错误小区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将所获取到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方式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并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基于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对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失败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从获取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该分析单元,还用于:当该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判定该终端对该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早;当该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判定该终端对该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晚,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终端从获取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即可分析,终端与辅基站之间连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更换过早还是过晚。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第四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与该第二设备发生连接失败时,该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该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小区。
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和频点信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判断,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第二接入设备,即正确的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辅基站所在的小区,从而对终端与辅基站的连接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第一至第六中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将该分析单元获取的该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分析结果对该终端和该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可选地,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为MDAS Consumer。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用于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上信息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订阅信息,该订阅信息用于请求订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切换成功包括或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周期以及目标事件;当该订阅消息包括该切换成功报告或该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订阅信息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对该切换成功报告的分析结果,和/或,对该连接失败报告的分析结果;当该订阅消息包括该目标周期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每间隔该目标周期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当该订阅消息包括该目标事件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在该目标事件触发时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订阅消息中的消息范围,知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期望获得的分析结果,从而第三往管理节点可以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切换成功报告或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周期和目标事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知晓发送分析结果的时机,只通过一次订阅消息的收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就能够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周期性地发送分析结果,从而节省了信令交互。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分析结果;根据该请求消息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在需要获取分析结果时直接发送请求消息,即可实时获取到分析结果。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及第七方面第七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包括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该终端和该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反馈消息中可以包括调整结果,调整结果的指示以及调整后性能统计等,通过反馈消息即可知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用于将该生成单元生成的该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消息发送给该第一接入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而通过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实现了对工作类型的指示。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而通过工作类型对第一无线链路的指示,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节点。从而通过工作类型对第二无线链路的指示,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包括: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其中,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及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别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在该多链接场景下,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在成功执行小区切换的状态下,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near-RLF问题,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指示方法,包括: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对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而通过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实现了对工作类型的指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管理节点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使用场景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装置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接入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接入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能够通过发送工作类型信元,解决网络管理节点无法获取指定类型数据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执行小区间的切换时,不合适的切换参数引起的无线链路失败对用户体验及网络资源都有影响,对此,引入了移动性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 optimization,MRO),MRO的目的是通过对系统间切换进行监测、识别、统计,然后确定对相关系统间切换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变系统间切换的难易程度,以达到最小化系统间切换的异常,尽可能减少系统间切换性能的降低。
在5G新空口系统(new radio,NR)下,也引入了MRO优化,除了继承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MRO优化场景例如切换过早、切换过晚以及切换到错误小区三种场景之外,还引入了两种新的场景。一种新的MRO场景是应用在多链接的数据传输(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架构下,辅基站更换过早、过晚以及更换至错误辅基站三种场景,通过收集辅基站的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来解决所述三种场景;另一种新的MRO场景是在切换成功的前提下解决可能出现的“接近无线链路失败(near-RLF)”的场景。
MRO需要获取到采集网元上的数据,例如基站之间接口的信令,基站与核心网之间接口的信令等,才能确定对相关系统间切换参数进行调整,这些网元数据的采集通过无线链路信息跟踪服务(trace)根据网络管理节点(或核心网)等订阅需要,采集网元上的数据,并发送给网络管理节点。
可选地,该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一个管理数据分析的服务(management dataanalytics service,MDAS),如图1所示,管理数据分析的服务MDAS包括数据分析模块analytics101,该analytics就是MDAS Producer,即MDA功能的提供者,用于根据trace所采集到的数据对无线链路情况进行分析;MDAS Consumer图中没有显示,MDAS Consumer为MDAS功能的消费者,与analytics相连接,用于根据MDAS Producer的分析结果对网元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intelligence就是数据决策单元102,data是数据103,可以是任何数据,data collection是数据收集的功能实体104,例如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entity,TCE),用于对基站所上报的数据进行收集,orchestration&control是执行单元105,即最终负责执行优化的实体。
当前,trace无法获取到MR-DC和near-RLF的相关数据,也就无法供给网络管理节点分析所述场景的相关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可用于5G空口无线网络系统(5G NG radio access network,5G NG-RAN)中,用于解决网络管理节点无法获取指定类型数据的问题。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场景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用于5G NG-RAN系统,还可以用于多链接数据传输架构,例如4G核心网络的多链接数据传输架构(MR-DC with EPC),即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之间的双链接(Intra-E-UTRAdual connectivity,EN-DC)架构,以及5G核心网络的多链接数据传输架构(MR-DC with5GC),即NG无线网络架构下的E-UTRA-NR双链接(NG-RAN 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GEN-DC)架构,NR-E-UTRA双链接(NG-RAN 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NE-DC)架构,NR-NR双链接(NR-NR dual connectivity,NR-DC)架构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作为一种举例,请参阅图2,图1以EN-DC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组成了系统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en-gNB为与核心网对接的5G基站,eNB为4G基站,en-gNB和eNB组成了系统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应用场景为,终端向基站所在小区切换成功时,由于信号强度是波动的,有可能会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near radio link failure,near-RLF)。对于这种near-RLF情况,网络管理节点也需要获取到相应的无线链路数据,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应用场景为多链接的场景,eNB为主基站,en-gNB为辅基站,主基站和辅基站与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当终端发生小区切换时,终端在主基站的指示下更换辅基站,此时,终端与辅基站之前可能会发生连接失败的情况,例如过早、过晚地切换辅基站,或者终端切换到了错误的辅基站。对于这些错误情况,网络管理节点需要获取到MR-DC场景下的无线链路数据,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用于跟踪管理架构,跟踪管理架构是用于采集终端的测量数据,跟踪管理架构中包括跟踪管理实体(TCE,Trace collection entity),主要用于采集终端的测量数据,数据采集可以由网络管理实体触发,也可以是由管理服务提供者或者管理服务消费者触发数据的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用于标准服务化管理架构,管理服务化架构包括管理服务(Management Service,MnS)和管理功能(Management Function,MnF)这两个主要概念。其中管理服务提供管理能力。管理服务消费者通过由单独指定的管理服务组件组成的标准化服务接口访问这些管理能力。管理功能是一个管理实体,其外部可见的行为和接口被标准规定为管理服务。管理服务的使用者(例如:运营商)为管理服务的消费者提供功能和内容,以便于管理服务的消费者根据场景来决定如何使用。这里管理服务的使用者可以称之为MnS Producer,管理服务的消费者可以称之为MnS Consumer。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用于管理数据分析服务(MDAS,management dataanalytics management service)架构,管理数据分析服务架构是一个管理闭环,包括分析(analytics)、决策(decision)、执行(Execution)以及观测(Observation),其中,这个管理闭环是通过采集的数据来执行的。所述管理闭环能够对外提供分析能力。其中该分析能力可以理解为MDAS Producer,即MDA功能的提供者,使用该分析结果的消费者可以理解为是MDAS Consumer。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网络管理节点通过发送工作类型指定获取数据的类型,从而解决网络管理节点无法获取指定类型数据的问题,具体应用于以下两个场景:一、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场景下的near-RLF问题。二、MR-DC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问题。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场景下的near-RLF问题。
本实施例中,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后,由于信号强度是波动的,有可能会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near-RLF问题,而当前网络管理节点无法获取到这个场景下网元的无线链路数据,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3,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的实施例一包括以下步骤。
301、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入设备为向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的设备,例如基站,或者终端与终端(device-to-device)场景下,为其他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的终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统一以第一接入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管理服务(management service,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 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可选的,管理服务生产者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服务提供者(MnSProvider),下文类似。
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job type,工作类型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即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的上报,也即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测量信息的上报。例如job type为successful handover reporting或者successful handover reporting only。需要说明的是,所述Job type切换成功报告上报也可以定义为其他名称,旨在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测量信息的上报,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该第一消息是由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的消息,用于激活第一接入设备进行特定的工作任务,该第一消息可以重用现有的激活消息,例如trace session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信息。
跟踪参考参数(trace reference),该跟踪参考参数是全局唯一的,是由移动国家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运营商移动网络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以及跟踪标识trace ID组成,其中,MCC和MNC通过管理系统的跟踪激活请求来标识一个包含管理系统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可选地,该trace ID是一个3字节的字符串。
第二网络管理节点的IP地址,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为负责数据收集的节点,该IP地址用于告知第一接入设备,获取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后,需要将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发送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所在的IP地址。
区域范围(area scope),该区域范围可以是如下一种或多种:小区的列表,例如小区的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或者全球小区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CGI);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
上报量(report amount),当存在上报触发时才会存在,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上报的最大量。
上报触发(Reporting Trigger),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触发的事件等,例如A1或A2事件等。
上报间隔(report interval),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数据上报的间隔。
测量周期(measurement period),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数据的周期。
定位方法,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定位所采用的方法,例如采用E-Cell ID,GNSSpositioning等方法。
数据采集周期。
可选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所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是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处获得的,即第一消息中包括的内容(例如,工作类型)是第五网络管理节点配置的,其中,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配置第一消息内上述信息中的全部信息;或者,第五网络管理节点也可以配置第一消息内上述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其余信息由第一网络管理节点来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NMS、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Consumer)或者MAE。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并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第一消息并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为了激活一个跟踪任务(trace job),MnS消费者在MnS生产者上创建Trace Job的对象。其中的trace job type中可以指示RLF报告、SCGfailure报告上报、successful HO报告上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创建Trace Job的对象可以通过现有的createMOI创建操作来执行或者新定义的操作,例如,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create trace job,操作消息中携带trace job的相关配置,如jobtype等,所述配置可以在资源模型(network resource model,NRM)中定义。本发明在此不限定,相应的,对于查看、修改、删除Trace Job对象或者部分该对象中的部分属性可以通过现有的getMOIAttributes、modifyMOIAttributes、deleteMOI操作来执行,或者通过新定义的操作,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作为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在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的资源模型NRM中定义了该跟踪任务(trace job),其中的job type可以指示RLF报告上报、SCG failure报告上报、successful HO报告上报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该NRM中还可以定义上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其它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302、第一接入设备收到工作类型后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工作类型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第一接入设备根据所述工作类型获取切换成功报告,也即是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测量信息,也即切换成功报告(successful handover report)。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就是切换成功报告,或者可选的,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在切换成功报告中,或者可选的,切换成功报告包括在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中,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1、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adio link monitoring,RLM),例如计时器T310、T312。
2、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eam failure detect,BFD),例如在BFD发送的时候检测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
3、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以及同步协议中的Qin、Qout消息。其中,Qin和Qout是下行失步检测的门限。
4、测量指示,测量指示包括切换触发、切换执行或者切换执行完成后进行的测量指示。
5、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波束测量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测量的RSRP、RSRQ,小区的测量信息包括cell的RSRP、RSRQ等。具体可以参考TS 38.331协议中测量内容。
6、终端测量上述信息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或相对时间,位置信息可以是经度、纬度和高度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收到了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的工作类型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的上报。第一接入设备根据该工作类型获取切换成功报告。
可选地,第一接入设备获取切换成功报告的具体工作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如下步骤仅作为示例,获取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1、第一接入设备在获取到激活消息后开启跟踪会话(trace session)。
2、第一接入设备激活与终端之间的连接(active connection)。
3、终端执行切换并成功切换至第一接入设备所在的小区。
4、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该切换完成消息中携带有切换成功报告可用指示。
5、第一接入设备向终端发起终端信息请求消息(UE information request),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切换成功报告指示。
6、终端收到该切换成功报告指示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切换成功报告。
可选地,终端也可以直接在切换完成消息中携带切换成功报告,从而不需要第一接入设备请求后再发送,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303、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不同节点,例如,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 entity,TCE),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为MAE,该TCE用于收集并汇总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其中,第一接入设备向TCE发送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可以是通过现有消息,例如,trace record reporting消息,或者也可以通过定义新的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限定。可选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也可以是同一个节点,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还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 system,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 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304、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后,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为MDAS Producer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了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切换成功场景下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分析哪些位置/区域有near-RLF的问题,或者,根据终端的时间信息确定在哪个时间或者时间段上出现了near-RLF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所输出的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的给其他实体来应用。分析结果可以具体到移动性问题还是覆盖问题,还可以是具体调整的参数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和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同一个节点,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的上报,从而使得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一无线链路信息。通过此种方式,第一接入设备将所获取到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切换成功报告可以包括不同的切换阶段的测量数据,例如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和切换执行完成阶段,其中,切换触发阶段可以是在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后收集的数据,切换执行阶段可以是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产生的相关数据,切换执行完成阶段可以是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后产生的相关数据,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虽然切换成功了,但在上述阶段中,均有可能发生濒临无线链路失败(例如near-RLF)问题。因此,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需要对上述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不同阶段的near-RLF问题。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为了进一步细化地定位near-RLF的产生原因,需要获取更细粒度的切换成功报告。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以解决此问题。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4,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的实施例二包括以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实施例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切换成功报告为例进行描述。
401、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401的具体工作方式可参考前述步骤301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第一消息中除了携带有上述工作类型外,还携带有数据阶段指示,该数据阶段指示用于指示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一个或多个目标阶段。可选地,该数据阶段指示可以是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来配置的。
402、第一接入设备获取目标阶段的切换成功报告。
本实施中,切换成功报告为目标阶段的测量信息,在不同的目标阶段,第一接入设备可以从终端获取不同的测量信息,示例的,不同目标阶段的切换成功报告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adio link monitoring,RLM),例如计时器T310、T312。
2、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eam failure detect,BFD),例如在BFD发送的时候检测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
3、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以及同步协议中的Qin、Qout消息。其中,Qin和Qout是下行失步检测的门限。
4、测量指示,测量指示包括切换触发、切换执行或者切换执行完成后进行的测量指示。
5、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波束测量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测量的RSRP、RSRQ,小区的测量信息包括cell的RSRP、RSRQ等。具体可以参考TS 38.331协议中测量内容。
6、终端测量上述信息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或相对时间,位置信息可以是经度、纬度和高度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403、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切换成功报告。
本实施例中,切换成功报告为目标阶段的切换成功报告,即切换成功报告中包括终端成功切换过程中至少一个数据阶段所对应的测量信息。
404、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切换成功报告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切换成功报告后,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切换成功的过程中不同数据阶段的测量信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这些测量信息分析不同数据阶段的near-RLF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和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同一个节点,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和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同一个节点,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不仅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工作类型指示切换成功报告的上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还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数据阶段指示,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的目标阶段。从而第一接入设备能够根据工作类型和数据阶段的指示获取目标阶段的切换成功报告。继而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后用于进一步精确地定位near-RLF问题的发生阶段。
二、MR-DC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MR-DC场景下,每个小区由主基站和辅基站共同为一个终端提供数据服务,当终端执行小区切换后,更换到了新的主基站,此时,该主基站会指示终端更换辅基站,此时,终端可能会发生辅基站更换失败,例如过早、过晚地切换辅基站,或者终端切换到了错误的辅基站。为了获取到MR-DC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无线链路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方法。请参阅图5,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的实施例三包括以下步骤。
501、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为向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的设备,例如基站,或者终端与终端(device-to-device)场景下,为其他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的终端,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接入设备为MR-DC场景下的主基站为例进行描述。
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或者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 system,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 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job type,工作类型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上报,用于指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上报,也即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时的测量信息的上报。例如job type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failure reporting或者SCG failurereporting only,可选地,工作类型还可以为辅小区连接失败报告上报,用于指示辅小区组连接失败报告的上报。需要说明的是,该job type的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上报或辅小区连接失败报告上报也可以定义为其他名称,旨在指示终端与辅基站(或辅小区)连接失败时的测量信息的上报,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统一以工作类型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上报对方案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MR-DC场景下,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对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示例的,第一接入设备为主基站,第二接入设备为辅基站。
该第一消息是由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的消息,用于激活第一接入设备进行特定的工作任务,该第一消息可以重用现有的激活消息,例如trace sessionactiv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跟踪参考参数(trace reference),该跟踪参考参数是全局唯一的,是由移动国家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运营商移动网络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以及跟踪标识trace ID组成,其中,MCC和MNC通过管理系统的跟踪激活请求来标识一个包含管理系统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可选地,该trace ID是一个3字节的字符串。
第二网络管理节点的IP地址,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为负责数据收集的节点,该IP地址用于告知第一接入设备,获取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后,需要将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发送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所在的IP地址。
区域范围(area scope),该区域范围可以是如下一种或多种:小区的列表,例如小区的标识,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或者全球小区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CGI);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
上报量(report amount),当存在上报触发时才会存在,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上报的最大量。
上报触发(reporting trigger),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触发的事件等,例如A1或A2事件等。
上报间隔(report interval),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数据上报的间隔。
测量周期(measurement period),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测量数据的周期。
定位方法,用于指示基站或者终端定位所采用的方法,例如采用E-Cell ID,GNSSpositioning等方法。
数据采集周期。
可选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所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是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处获得的,即第一消息中包括的内容(例如,工作类型)是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确定的,其中,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配置第一消息内上述信息中的全部信息;或者,第五网络管理节点也可以配置第一消息内上述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其余信息由第一网络管理节点来确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NMS、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Consumer)或者MAE。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由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并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第一消息并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为了激活一个跟踪任务(trace job),MnS消费者在MnS生产者上创建Trace Job的对象。其中的trace job type中可以指示RLF报告、SCGfailure报告上报、successful HO报告上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创建Trace Job的对象可以通过现有的createMOI创建操作来执行或者新定义的操作,例如,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create trace job,操作消息中携带trace job的相关配置,如jobtype等,所述配置可以在资源模型(network resource model,NRM)中定义。本发明在此不限定,相应的,对于查看、修改、删除Trace Job对象或者部分该对象中的部分属性可以通过现有的getMOIAttributes、modifyMOIAttributes、deleteMOI操作来执行,或者通过新定义的操作,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作为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在该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的资源模型NRM中定义了该跟踪任务(trace job),其中的job type可以指示RLF报告上报、SCG failure报告上报、successful HO报告上报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该NRM中还可以定义上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其它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502、第一接入设备收到工作类型后从终端获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工作类型为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上报,第一接入设备根据所述工作类型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也即是获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时的测量信息,也即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SCG failure reporting)。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就是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或者可选的,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在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或者可选的,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在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中,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1、失败类型,失败类型包括T310失效、随机接入问题、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达到最大次数、辅基站(secondary cell group,SCG)同步配置失败、SCG重配置失败以及SRB3(SRB3是用于辅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信令直接传输的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失败等。
2、第一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包括小区信息、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信息。
3、第二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包括小区信息、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信息,如果第二接入设备是5G NR基站,那么还包括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波束的标识、频点信息、以及RSRP、RSRQ等,该波束可以是SSB、或者是CSI-RS。
4、终端从收到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切换失败的时间长度。
5、发生失败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等信息。
6、终端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收到了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的工作类型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上报,该工作类型用于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上报。第一接入设备根据该工作类型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
可选地,第一接入设备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具体工作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如下步骤仅作为示例,获取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1、第一接入设备在获取到激活消息后开启跟踪会话(trace session)。
2、第一接入设备激活与终端之间的连接(active connection)。
3、当终端在第二接入设备上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时,第一接入设备从终端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
503、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可以为不同节点,例如,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跟踪收集实体(trace collection entity,TCE),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为MAE,该TCE用于收集并汇总基站发送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其中,基站向TCE发送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可以是通过现有消息,例如,trace record reporting消息,或者也可以通过定义新的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限定。可选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也可以是同一个节点,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还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 system,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 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504、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后,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 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system,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为MDAS Producer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从而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MDAS Producer)可以根据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在第二接入设备的移动性问题,以及第二接入设备的覆盖问题,进一步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所输出的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的给其他实体来应用。分析结果可以具体到移动性问题还是覆盖问题,还可以是具体调整的参数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和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同一个节点,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上报,从而使得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二无线链路信息。通过此种方式,第一接入设备将所获取到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管理节点,由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按照上述方法获取到无线链路数据后,需要对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地,在上述第一种应用场景下分析终端与基站之间的near-RLF问题,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下分析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失败问题。对于第三网络节点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发送给第四网络节点,以使得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得通讯系统可以正常的工作。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分别针对上述第一种应用场景: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场景下的near-RLF问题,以及上述第二种应用场景:MR-DC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问题。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分别对这两种应用场景下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场景下的near-RLF问题分析方法。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场景下发生near-RLF问题时,按照上述方法,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了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进一步地,由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来对终端和基站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此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6,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四包括以下步骤。
60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切换成功报告,切换成功报告中包括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或者,该切换成功报告就是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的具体信息可参阅上述步骤302中的相关记载,此处不再赘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任意一种,此处不再赘述。
60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 Producer,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获取到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第一接入设备对终端的覆盖问题和/或移动性问题。
可选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被记录在切换成功报告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切换成功报告,并对切换成功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分析结果。
可选地,切换成功报告中记录有至少一种测量信息,这些测量信息用于记录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情况,其中,测量信息可以包括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adio linkmonitoring,RLM)及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重传次数中的至少一种。以下针对这两种数据的具体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切换成功报告中包括RLM信息。
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于切换成功报告中记录的RLM信息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RLM中的计时器记录的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时间。
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该切换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其中,该预设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3)、当该切换时间对于预设值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第一接入设备与终端之间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near-RLF,下行覆盖异常。
本实施例中,RLM计时器的状态用于识别下行覆盖问题,例如RLM计时器为“T310expire”,即当T310计时器期间,服务小区的信号变差时,终端可能需要切换,但由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很差,导致终端收到切换命令延迟,从而导致T310超时,继而发生了RLF。因此该计时器超时可以用来识别下行覆盖问题。
2、切换成功报告中包括RLC重传次数。
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于切换成功报告中记录的RLC重传次数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切换成功报告中获取RLC重传次数。
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该RLC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其中,该RLC重传次数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3)、当该RLC重传次数大于预设值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第一接入设备与终端之间发生上行覆盖受限。
本实施例中,RLC重传次数可以用于识别上行覆盖问题,例如,当下行信号质量好,上行覆盖受限的时候,终端会出现上行传输问题,即上行RLC重传次数会高,从而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通过分析切换成功报告中的RLC重传次数,判断上行覆盖是否发生了near-RLF问题。
进一步地,切换成功报告中的测量信息还可以包括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FD、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息RSRQ、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及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这些数据对near-RLF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同时,切换成功报告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无线链路信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更进一步地,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切换成功报告中还可以包括目标阶段,这些目标阶段为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阶段,此时,上述测量信息,就是这些目标阶段中所获取到的测量信息。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更加细化地分析不同数据阶段的near-RLF问题,例如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切换触发阶段的RLM信息,分析切换触发阶段的下行覆盖是否发生了near-RLF问题,或者,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切换执行阶段的RLC重传次数,分析切换执行阶段的上行覆盖是否发生了near-RLF问题,从而细化了问题分析的粒度,能够精确地判别near-RLF问题发生在哪个数据阶段。
可选地,上述数据阶段中所包括的目标阶段,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其他的粒度进行区分,例如不同的粒度,或者更细化的粒度,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方法获取到的,从而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所获取到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对终端与接入设备之间的near-RLF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判断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是否发生了near-RLF问题。
603、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MBB automationengine,MA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 system,EMS)、Mns生产者(Mns Producer)、Mns消费者(Mns Consumer)、MDAS生产者(MDAS Producer)或者MDAS消费者(MDAS Consumer),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为MDAS Consumer对方案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如上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为MDAS Producer,MDASConsumer用于根据MDAS Producer的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从而修复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near-RLF问题。
可选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订阅信息主动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为便于理解,以下分别结合附图,对此两种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
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订阅消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订阅消息,例如,通过现有的subscribe操作消息,或者新定义的操作消息,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订阅消息可以包括:1)、消息范围、2)、目标周期以及3)、目标事件中的至少一种,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每间隔目标周期和/或目标事件触发时,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其所订阅的全部或部分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下分别结合附图对此三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1)、订阅消息中包括消息范围。
本实施例中,订阅信息的消息范围用于指定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期望获得的消息,例如,订阅消息用于订阅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a、终端切换成功的场景下,对于near-RLF问题的分析结果(对于切换成功报告的分析结果)。可选地,当切换成功报告中包括多个不同的数据阶段时,订阅消息还可以请求订阅其中一个或多个数据阶段中对于near-RLF问题的分析结果。
b、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例如,辅基站)连接失败时的分析结果(对于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的分析结果)。
c、无线链路失败时的分析结果(对无线链路失败报告RLF report的分析结果,需要说明的是,RLF report为现有技术中的报告类型,用于记录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例如,用于识别终端的切换过早、过晚、切换到错误小区等场景;以及,识别基站的覆盖情况,弱覆盖、覆盖漏洞、越区覆盖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b情况适用于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或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group,SCG)之间的连接失败报告SCG failure report;而上述c情况用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的连接失败报告RLF report,是一种通用的场景,因此两种连接失败报告并不相同。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连接失败报告RLF report,而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必须依靠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才能获取到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SCG failure report。
请参阅图7,如图7所示,此种情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701、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一订阅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订阅信息用于请求订阅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的部分分析结果或全部分析结果,其中,部分分析结果为第一订阅信息指定部分的分析结果,例如可以是上述a、b及c所述分析结果中的至少一种。
70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一订阅信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部分分析结果或全部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一订阅信息的指示,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其所期望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四网络管理节点通过第一订阅消息,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知晓需要发送哪些分析结果,从而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可以获取到自身所期望的分析结果。
2)、订阅信息中包括目标周期。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目标周期,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目标周期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请参阅图8,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01、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二订阅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订阅信息包括目标周期,该目标周期可以是由标准定义的,也可以是由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指定的,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通过该第二订阅信息中携带的目标周期,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知晓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的周期。
80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每间隔目标周期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订阅的目标周期,向其发送分析结果,可选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所发送的分析结果可以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中的全部分析结果,也可以按照图7中所示的步骤,发送部分分析结果,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指示部分分析结果的具体步骤可参阅上述图7所示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连接情况是动态变化的,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需要实时地对覆盖情况和移动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按照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指示的目标周期,周期性地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只通过一次订阅消息的收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就能够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周期性地发送分析结果,从而节省了信令交互,当第三网络管理节点需要对目标周期进行调整时,可以重复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更新目标周期。
3)、订阅信息中包括目标事件。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订阅的目标事件,在目标事件触发时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目标事件。请参阅图9,如图9所示,此种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901、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第三订阅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三订阅信息包括目标事件,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在满足目标事件时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所述目标事件可以是通过设置阈值来实现,例如,分析结果覆盖问题超出百分之X就需要上报分析结果,X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902、当目标事件触发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目标事件,当目标事件触发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可选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所发送的分析结果可以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中的全部分析结果,也可以按照图7中所示的步骤,发送部分分析结果,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指示部分分析结果的具体步骤可参阅上述图7所示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所订阅的目标事件,当目标事件触发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两个网络管理节点之间的信令交互,提升了分析结果的发送效率。
可选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通过订阅消息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订阅分析结果之后,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还可以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取消订阅消息,从而取消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的消息订阅。
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请求消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需要从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分析结果时,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请求消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这种基于请求上报分析结果的方式,使得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能够随时根据请求消息获取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的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机动性。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此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0,如图10所示,此种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1001、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的分析结果,可选地,该请求消息中也可以携带有指示信息,指示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中的部分分析结果,例如near-RLF场景下的切换成功报告,多链接场景下的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以及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100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请求消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请求消息的请求,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从而实现了基于请求消息的发送。
本实施例中,相较于通过订阅消息订阅分析结果的方式,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在需要获取分析结果时直接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请求消息,即可实时获取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的分析结果。
604、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基于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
其中,所述网络参数可以是移动性参数(例如小区偏执CIO等)、覆盖射频参数(例如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等)、覆盖波束参数(例如波束的下行信号强度门限SSBRSRPThreshold等)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在此不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了分析结果,其中,如前所述,该分析结果包括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状态下near-RLF问题的分析,可选地,该分析结果中还可以包括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建议。基于这些分析结果,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终端、基站等网元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解决终端向基站切换成功状态下near-RLF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基于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具体调整方法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按照实际工作需求选择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605、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反馈消息。
本实施例中,反馈消息包括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终端和基站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可选地,该反馈消息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调整结果:调整结果包括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无线链路信息中移动性参数调整的结果、覆盖射频参数调整的结果及覆盖波束参数调整的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调整结果的指示:例如,已调整、未调整、无法调整等,进一步地,还可以是移动性参数调整结果的指示,或者是覆盖参数调整结果的指示,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调整后性能统计等,其中,性能统计结果可以从无线网络(radio accessnetwork,RAN)获取。
通过上述方式,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即可通过反馈消息,知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本实施例中,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其中,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的指示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终端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之后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结果,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反馈消息,以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知晓网络参数调节的结果,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无线链路信息的调整,克服了终端向基站成功切换情形下的near-RLF问题。
二、MR-DC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问题的分析方法。
本实施例中,在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发生连接失败时,按照前述方法,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了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由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来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此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1,如图1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五包括以下步骤。
110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对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
110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分析结果包括第二接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问题,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是MDAS Producer,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获取到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第二无线链路数据来分析多链接情况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问题,具体地,辅基站切换失败问题包括终端向辅基站切换过早、过晚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等情况。
可选地,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被记录在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并对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分析结果。
可选地,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所记录的信息包括:终端从获取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以及,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发生连接失败时,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下针对这两种数据的具体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包括终端从获取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中,在多链接场景下,第一接入设备为主基站,第二接入设备为辅基站,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需要更换主基站和辅基站。当终端切换到了新的主基站所在的小区,主基站会指示终端执行辅基站的更换,此时主基站会向终端发送更换命令,以使得终端基于该更换命令执行辅基站的更换,基于终端从获取到更换命令到发生辅基站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第三网络管理设备可以分析基站与辅基站之间的连接失败情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获取终端从获取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
2)、当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定终端对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早。
3)、当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定终端对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晚,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定,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通过上述方式,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即可分析,知晓终端与辅基站之间连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更换过早还是过晚。
2、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包括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发生连接失败时,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发生连接失败时,除了更换过早和过晚两种情况,还包括终端更换到了错误的第二接入设备,即多链接场景下,终端更换到错误辅基站的情况,对此种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获取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
2)、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第二接入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和频点信息,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判断,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第二接入设备,即正确的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辅基站,从而对终端与辅基站的连接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在获取到上述分析结果后,还可以在分析结果中加入调整的调整建议,以供后续步骤中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基于该调整建议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1103、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
本实施例中,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分析结果对终端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可以基于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订阅消息或请求消息向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分析结果,其中,该订阅消息可以用于订阅消息范围,目标周期或目标事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实现方式可参阅上述图7至图10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1104、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基于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了分析结果,其中,如前所述,该分析结果包括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问题的分析,可选地,该分析结果中还可以包括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建议。基于这些分析结果,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终端、辅基站等网元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解决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基于分析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具体调整方法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按照实际工作需求选择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1105、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向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反馈消息。
本实施例中,反馈消息包括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终端和基站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可选地,该反馈消息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调整结果:调整结果包括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无线链路信息中移动性参数调整的结果、覆盖射频参数调整的结果及覆盖波束参数调整的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调整结果的指示:例如,已调整、未调整、无法调整等,进一步地,还可以是移动性参数调整结果的指示,或者是覆盖参数调整结果的指示,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调整后性能统计等,其中,性能统计结果可以从无线网络(radio accessnetwork,RAN)获取。
通过上述方式,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即可通过反馈消息,知晓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本实施例中,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包括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对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第二接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问题;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分析结果对终端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对无线链路信息的调整,克服了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辅基站连接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而通过工作类型对第一无线链路的指示,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该第一接入设备收到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节点。从而通过工作类型对第二无线链路的指示,使得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到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包括: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其中,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及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别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在该多链接场景下,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在成功执行小区切换的状态下,与第一接入设备之间的near-RLF问题,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使得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能够根据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析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问题。
从硬件结构上来描述,上述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及无线链路信息调整方法可以由一个实体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实体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实体设备内的一个逻辑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上述信息传输方法可以通过图12中的网络设备来实现。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通信线路1202,存储器12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204。
处理器1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服务器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12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12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1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12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12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存储器1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计费管理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2中的处理器1201和处理器12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205和输入设备1206。输出设备1205和处理器1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2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1206和处理器1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2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网络设备可以服务器、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1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网络设备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一种网络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301,该第一获取单元1301用于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向该第一接入设备成功进行小区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1302,该第二获取单元1302用于在收到该第一获取单元1301所获取的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发送单元1303,该发送单元1303用于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1302获取的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可选地,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获取单元1302,还用于:
从该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
该发送单元1303,还用于:
向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1302获取的该切换成功报告。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数据阶段,该数据阶段用于指示该终端向该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阶段;
该第二获取单元1302还用于:
根据该数据阶段的指示获取该目标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FD、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息RSRQ、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及该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为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401,该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
第二获取单元1402,该第二获取单元1402用于在收到该第一获取单元1401获取的该工作类型后从该终端获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发送单元1403,该发送单元1403用于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1402获取的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三网络节点。
可选地,该工作类型用于指示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获取单元1402,还用于:
从该终端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
该发送单元1403还用于:
向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第二获取单元1402获取的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
可选地,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的失败类型、该第二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该终端从收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发生更换失败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为该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1501,该获取单元1501用于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其中,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及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分别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为多链接场景下,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无线链路信息,在该多链接场景下,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第二接入设备对该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
分析单元1502,该分析单元1502用于对该获取单元1501获取的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和/或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1501,还用于:
从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切换成功报告,该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该分析单元1502,还用于:
根据该获取单元1501获取的该切换成功报告分析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的覆盖问题,该覆盖问题包括弱覆盖、覆盖漏洞及越区覆盖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该切换成功报告包括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该分析单元1502,还用于:
获取该RLM中的计时器记录的该终端切换的切换时间;
当该切换时间大于预设值时,判断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之间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下行覆盖异常。
可选地,该切换成功报告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次数,该分析单元1502,还用于:
当该RLC重传次数大于预设值时,判断该第一接入设备与该终端之间发生上行覆盖受限。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1501,还用于:
从该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用于记录该第二无线链路信息;
该分析单元1502,还用于:
根据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分析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设备的移动性问题,该移动性问题包括更换过早、过晚或更换到错误小区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从获取到该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命令到发生第二接入设备更换失败的时间间隔;该分析单元1502,还用于:
当该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定该终端对该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早;
当该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判定该终端对该第二接入设备更换过晚,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该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包括:该终端与该第二设备发生连接失败时,该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分析单元1502,还用于:
根据该第二接入设备的小区标识、频点信息以及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判断该终端是否更换到了正确的小区。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1503:该发送单元1503用于将该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1503,还用于:
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请求订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切换成功包括或所述辅基站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目标周期以及目标事件;
当所述订阅消息包括所述切换成功报告或所述连接失败报告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发送单元1503根据所述订阅信息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对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的分析结果,和/或,对所述连接失败报告的分析结果;
当所述订阅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周期时,所述发送单元1503每间隔所述目标周期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当所述订阅消息包括所述目标事件时,所述发送单元1503在所述目标事件触发时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1503,还用于:
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分析结果;
该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该请求消息向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该分析结果。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1501,还用于:
从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反馈消息,该反馈消息包括该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生成单元1601,生成单元1601用于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或者,在多链接场景下,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失败时的第二无线链路信息,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对终端构成多链接的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1602,发送单元1602用于将生成单元1601生成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通信方法、中继设备、宿主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2)
1.一种无线链路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设备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收到所述工作类型后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收到所述工作类型后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切换成功报告;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切换成功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数据阶段,所述数据阶段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阶段;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收到所述工作类型后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获取所述目标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FD、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息RSRQ、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及所述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
5.一种无线链路信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所述切换成功报告分析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终端的覆盖问题,所述覆盖问题包括弱覆盖、覆盖漏洞及越区覆盖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成功报告包括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获取所述RLM中的计时器记录的所述终端切换的切换时间;
当所述切换时间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下行覆盖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成功报告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次数,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对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当所述RLC重传次数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判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发生上行覆盖受限。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请求订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切换成功报告、目标周期以及目标事件;
当所述订阅信息包括所述切换成功报告时,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所述订阅信息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对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的分析结果;
当所述订阅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周期时,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每间隔所述目标周期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当所述订阅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事件时,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在所述目标事件触发时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分析结果;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管理节点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包括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13.一种无线链路信息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网络管理节点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所述第五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
14.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一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所述工作类型后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转发给第三网络管理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切换成功报告上报,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切换成功报告;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切换成功报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数据阶段,所述数据阶段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的切换触发阶段、切换执行阶段或切换执行完成阶段中的至少一个目标阶段;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阶段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波束失败检测信息BFD、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息RSRQ、小区或波束测量信息及所述终端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时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从第五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到的。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第一无线链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第一接入设备根据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工作类型获取到的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无线链路信息;
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覆盖问题或移动性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第二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切换成功报告,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所述分析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切换成功报告分析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终端的覆盖问题,所述覆盖问题包括弱覆盖、覆盖漏洞及越区覆盖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成功报告包括无线链路监控信息RLM,所述分析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RLM中的计时器记录的所述终端切换的切换时间;
当所述切换时间大于预设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发生接近无线链路失败,下行覆盖异常。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成功报告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重传次数,所述分析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RLC重传次数大于预设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发生上行覆盖受限。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给第四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调整网络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订阅信息,所述订阅信息用于请求订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切换成功报告、目标周期以及目标事件;
当所述订阅信息包括所述切换成功报告时,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订阅信息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对所述切换成功报告的分析结果;
当所述订阅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周期时,所述发送单元每间隔所述目标周期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当所述订阅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事件时,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目标事件触发时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分析结果。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任一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获取反馈消息,所述反馈消息包括所述第四网络管理节点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的调整情况。
2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工作类型,所述工作类型用于指示终端成功进行切换时的第一无线链路信息;
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网络管理节点,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接入设备。
27.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接入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
2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5-12任一所述的方法。
2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8811.3A CN113840340B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
PCT/CN2021/101403 WO2021259225A1 (zh) | 2020-06-24 | 2021-06-22 |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88811.3A CN113840340B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40340A CN113840340A (zh) | 2021-12-24 |
CN113840340B true CN113840340B (zh) | 2023-11-03 |
Family
ID=78964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88811.3A Active CN113840340B (zh) | 2020-06-24 | 2020-06-24 |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40340B (zh) |
WO (1) | WO20212592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487908A (zh) * | 2022-07-15 | 2025-02-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对shr的增强的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533A (zh) * | 2005-08-01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从3g到2g系统切换过程中故障的上报方法 |
CN101998565A (zh) * | 2009-08-24 | 2011-03-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优化的装置和方法 |
CN102217353A (zh) * | 2008-11-17 | 2011-10-1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 |
CN102326428A (zh) * | 2009-02-20 | 2012-0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现无线网络问题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KR20120030946A (ko) * | 2010-09-21 | 2012-03-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실패 또는 핸드오버 실패의 원인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CN102572925A (zh) * | 2010-12-15 | 2012-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网跟踪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
CN102638831A (zh) * | 2011-02-12 | 2012-08-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
CN103796257A (zh) * | 2008-11-17 | 2014-05-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的移动性管理 |
CN103918300A (zh) * | 2012-01-20 | 2014-07-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分析链路失败原因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283732A (zh) * | 2013-07-09 | 2015-0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测试方法及其数据采集方法、网络测试装置及系统 |
CN104285469A (zh) * | 2012-01-27 | 2015-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或切换故障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
CN104604279A (zh) * | 2012-10-31 | 2015-05-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报告连接重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704869A (zh) * | 2012-09-26 | 2015-06-10 | 阿尔卡特朗讯 | 基于参考信号强度地图的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
CN104737578A (zh) * | 2013-10-17 | 2015-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定位网络问题方法及设备 |
JP2016189620A (ja) * | 2016-07-06 | 2016-11-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ンク失敗原因の分析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最適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CN107079318A (zh) * | 2014-11-07 | 2017-08-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非必要rat间切换的优化检测 |
CN107431958A (zh) * | 2015-01-09 | 2017-12-01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990087A (zh) * | 2017-06-05 | 2018-1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小区异常覆盖定位方法和装置 |
CN110035472A (zh) * | 2018-01-12 | 2019-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10913428A (zh) * | 2018-09-14 | 2020-03-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0972143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083751A (zh) * | 2019-08-16 | 2020-04-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CN111107599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246499A (zh) * | 2018-11-29 | 2020-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Y188887A (en) * | 2014-03-21 | 2022-01-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obility robustness in a cellular network |
US9955445B2 (en) * | 2014-04-01 | 2018-04-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reporting information for radio link failure (RLF) in LTE networks |
CN105722213B (zh) * | 2014-12-04 | 2019-08-1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连接场景下的终端连接状态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6937338B (zh) * | 2015-12-31 | 2020-01-10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链路重建方法和系统 |
-
2020
- 2020-06-24 CN CN202010588811.3A patent/CN11384034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22 WO PCT/CN2021/101403 patent/WO20212592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533A (zh) * | 2005-08-01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从3g到2g系统切换过程中故障的上报方法 |
CN102217353A (zh) * | 2008-11-17 | 2011-10-1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 |
CN103796257A (zh) * | 2008-11-17 | 2014-05-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的移动性管理 |
CN109922496A (zh) * | 2009-02-20 | 2019-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现无线网络问题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326428A (zh) * | 2009-02-20 | 2012-0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现无线网络问题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998565A (zh) * | 2009-08-24 | 2011-03-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优化的装置和方法 |
KR20120030946A (ko) * | 2010-09-21 | 2012-03-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실패 또는 핸드오버 실패의 원인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CN102572925A (zh) * | 2010-12-15 | 2012-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网跟踪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
CN102638831A (zh) * | 2011-02-12 | 2012-08-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
CN103918300A (zh) * | 2012-01-20 | 2014-07-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分析链路失败原因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285469A (zh) * | 2012-01-27 | 2015-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或切换故障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
CN104704869A (zh) * | 2012-09-26 | 2015-06-10 | 阿尔卡特朗讯 | 基于参考信号强度地图的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
CN104604279A (zh) * | 2012-10-31 | 2015-05-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报告连接重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283732A (zh) * | 2013-07-09 | 2015-0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测试方法及其数据采集方法、网络测试装置及系统 |
CN104737578A (zh) * | 2013-10-17 | 2015-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定位网络问题方法及设备 |
CN107079318A (zh) * | 2014-11-07 | 2017-08-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非必要rat间切换的优化检测 |
CN107431958A (zh) * | 2015-01-09 | 2017-12-01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用于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JP2016189620A (ja) * | 2016-07-06 | 2016-11-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ンク失敗原因の分析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最適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CN108990087A (zh) * | 2017-06-05 | 2018-1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小区异常覆盖定位方法和装置 |
CN110035472A (zh) * | 2018-01-12 | 2019-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10913428A (zh) * | 2018-09-14 | 2020-03-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0972143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246499A (zh) * | 2018-11-29 | 2020-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083751A (zh) * | 2019-08-16 | 2020-04-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CN111107599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3-192181 "Discussion on Mobility Robust Optimization in 5G system";CATT;《3GPP tsg_ran\wg3_iu》;20190412;全文 * |
R3-196058 "On the Use Case of RLM Related Information upon a Successful Handover";Ericsson;《3GPP tsg_ran\wg3_iu》;2019100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40340A (zh) | 2021-12-24 |
WO2021259225A1 (zh) | 2021-12-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11126B2 (en) | Enhanced 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 |
EP3138327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
US8995281B2 (en) | Logged drive test reporting | |
JP6092970B2 (ja) | 無線リンク障害原因の確定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685671B (zh) | 一种mdt测量结果上报和上报指示方法及装置 | |
US12022312B2 (en) |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s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US20240406780A1 (en) |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 |
US10652940B2 (en) |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20240406762A1 (en) | Minimum drive test (mdt) log availability indicator with data information | |
US9930551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station, network oper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network healing method | |
CN113840340B (zh) | 无线链路信息获取、分析、指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 |
US2025008107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s for uav | |
WO2017003338A1 (en) | Informing a user equipment about its entrance in a geographical zone with poor radio condition | |
WO2022017377A1 (zh) | 一种移动性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AU2022457415B2 (en) | Quality of experien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40323750A1 (en) | Quality of experien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40236709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OR USING KPIs IN WIRELESS SYSTEMS | |
CN115250490A (zh) | 一种最小化路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3138752A1 (en) | Analytics in view of dynamic beam configurations | |
WO2025039675A1 (zh) | 终端上报飞行路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9485355A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