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6356A - 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16356A CN113816356A CN202111095826.7A CN202111095826A CN113816356A CN 113816356 A CN113816356 A CN 113816356A CN 202111095826 A CN202111095826 A CN 202111095826A CN 113816356 A CN113816356 A CN 1138163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od
- carbon aerogel
- component
- aerogel
- electrode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091—Preparation of aerogels, e.g. xeroge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18—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ing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12—Preparation
- C01B32/336—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gaseous activating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木材等生物质资源液化物制备分级多孔碳气凝胶电极材料,本发明还涉及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孔隙结构的调控,以及绿色的碳化、活化技术。采用本发明技术利用生物质材料液化物制备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比表面积可达到1186.4550~1887.1771m2/g,并具有超高的小孔径介孔率,大大提高了碳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另外,该发明采用生物质代替传统资源的设计理念,不仅减少了大量有毒化学药品的使用,而且实现了废弃木质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目标。同时,该技术以生物质资源作为碳气凝胶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木质全组分制备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木材液化技术制备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碳气凝胶孔隙调控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短缺等问题,以绿色可再生资源代替传统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成为当技术研究的一大热点。碳气凝胶凭借其出色的电化学特性(例如高孔隙率、大表面积、低密度和出色的导电性),而成为理想的电极材料。通常,碳气凝胶是以聚合物单体聚合反应而成的,那么以资源丰富的木材代替石油资源制备碳气凝胶对促进林木资源充分利用和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目前,制备多孔碳气凝胶前驱体材料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质等。其中酚-醛碳气凝胶作为最传统的碳气凝胶,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优良的孔隙结构,深受广大研究学者的青睐。苯酚和甲醛碳气凝胶的制备涉及溶胶-凝胶、干燥、碳化等多重技术,制备过程中较小的凝胶粒子会通过化学键相互交联,经过进一步碳化的气凝胶保留了原始质轻和多孔的三维骨架结构,并具备一定的导电性。但是,原始材料中酚类和醛类源自煤炭石油资源,并且属于有毒物质,不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以及现有制备过程中大多采用KOH活化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人以木材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利用木材液化产物和甲醛、六次甲基四胺产生交联作用产生气凝胶,气凝胶经碳化和水蒸气活化制备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碳气凝胶。主要涉及四步主要过程(1)杉木粉液化为酚化木材液化物。(2)经溶胶-凝胶技术水凝胶的制备。(3)水凝胶的干燥。(4)气凝胶的碳化与活化。其中制备原料中六次甲基四胺不仅作为交联剂,而且可充当微量氮源,进一步提高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木材液化物代替苯酚与甲醛交联,既节省了苯酚的用量,也促进了木材资源的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电化学性能优良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此外,该碳气凝胶孔隙结构可调可控。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包括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
(1)将木粉等生物质材料经液化后获得木材液化物前驱体后,与甲醛和六次甲基四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相互交联,形成酚-醛水凝胶,经溶剂置换、干燥后形成气凝胶。
(2)进一步地,气凝胶采用高温热解碳化技术改变气凝胶的性质,形成石墨化结构。
(3)进一步的,采用水蒸气一步碳化、活化技术,调节孔隙结构,制备分级多孔、具有超低密度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木材液化技术指的是将木粉等生物质原材料在液化试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液化产品具热流动性,能溶于一些混合有机溶剂二元体系中,并可制得各种高分子材料。本发明的制备过程中恰恰可以借助杉木粉中丰富的酚羟基实现部分苯酚资源的替代。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液化温度及液化时间等影响因素,使其液化更加充分。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酚化木材液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质量比例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本发明提到的孔隙可调可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制备工艺中六次甲基四胺(交联剂、固化剂)的含量、水蒸气一步活化的时间和温度来定向调控碳气凝胶孔隙结构的大小。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水凝胶形成过程中的水浴温度以及老化时间对其有很大的影响,本发明中最佳的水浴温度为80~90℃,老化时间为6~8小时。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溶剂置换过程中选用绿色环保的乙醇作为溶剂,置换1~2天,期间每隔8小时更换乙醇溶剂。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更能保留孔隙结构框架。
本发明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过程中的特征在于:采用一步法技术,即碳化与活化同步技术制备分级多孔超低密度的碳气凝胶材料。
本发明提到的水凝胶、气凝胶、碳气凝胶分别为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三种不同的产物。其中,水凝胶是指前体混合溶液经过溶胶-凝胶过程后,形成的带有未反应的杂质和溶剂的凝胶体;气凝胶是指水凝胶经进一步置干燥,脱除溶剂液体而形成的气-固骨架结构;碳气凝胶是气凝胶更进一步在高温热解后而具有一定石墨化结构的碳材料。
本发明中调节孔隙结构主要通过控制交联剂的含量和经过后期水蒸气活化实现的。
本发明提到的高温热解即碳化技术,将材料放置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600℃~1000℃高温消除挥发物质和含氢、氧官能团,并促进共轭SP2-碳原子的形成,形成高度无序无定型碳以及石墨化结构,这对于增加比表面积和改善电导率是非常有前途的。
本发明中活化技术是指通过碳化工程中通入水蒸气来达到增大比表面积、调节孔径的目的。
本发明提到的分级多孔结构指的是微孔-中孔-大孔结构的骨架,这对于一个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的碳材料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由以下步骤制备:
(1)生物质材料的液化:称取一定质量比例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2)有机水凝胶的制备:上述步骤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质量比为1∶0.02~0.08混合,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20min制得溶液A。然后一定比例的醛溶液加入溶液A,超声分散30min,形成溶液B。溶液B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80~95℃下水浴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3)溶剂置换:将步骤(2)中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有机溶剂,期间更换3~5次。
(4)冷冻干燥: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冷冻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5)一步法碳化活化:首先将步骤(4)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进行600~1000℃的高温热解0.5~1小时。然后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0.5~1小时。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
本发明人以目前碳气凝胶制备前驱体苯酚资源短缺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为出发点,并结合木材材料的成分特性,应用木材液化技术制备酚化木材液化物,代替大部分传统能源,并采用溶胶-凝胶技术、溶剂置换、冷冻干燥、水蒸气一步法碳化活化等技术,经过大量研究和试验,在保证产物质量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实验过程和时间,并且采用本发明技术利用生物质材料液化物制备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其小孔径的介孔率几乎高于现阶段大多产品,形成的无序无定型碳以及石墨化结构,对于增加比表面积和改善电导率是非常有前途的。另外,该发明通过控制交联剂(六次甲基四胺)的含量等影响因素,可以实现碳气凝胶孔隙结构的调控,可为下一步电化学的改性提供相当有利的条件,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的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交联剂含量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与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交联剂含量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恒电流充放电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交联剂含量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比电容折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交联剂含量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交联剂含量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尼奎斯特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生物质材料的液化。称取一定质量比例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步骤二:有机水凝胶的制备。上述步骤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质量比为1∶0.02~0.08混合,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20min制得溶液A。然后一定比例的醛溶液加入溶液A,超声分散30min,形成溶液B。溶液B装入密封容器中,80~95℃下水浴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步骤三:溶剂置换。将步骤(2)中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有机溶剂,期间更换3~5次;
步骤四:冷冻干燥。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冷冻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步骤五:一步法碳化活化。首先将步骤四所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600℃~1000℃的高温热解0.5~1小时。然后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0.5~1小时。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多孔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
步骤六:将步骤五5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进行研磨,形成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粉末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以8∶1∶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将混合物均匀涂抹在泡沫镍片上,在80℃温度下经过长达8小时的干燥以及接下来的压片处理,制备出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实施例1
称取一定质量比例(5∶30∶2.4)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1∶0.02的质量比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液化物与无水乙醇比例为5g∶3ml)的无水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制得溶液A。按照木材液化物与甲醛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g∶3ml的比例,将甲醛溶液加入溶液A,封口超声30min,形成溶液B。溶液B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95℃下水浴3天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无水乙醇,期间更换5次。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先在冰箱冷冻24小时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600℃的高温热解1小时。然后以5g/min的速率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1小时后关闭水蒸气。待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WFCA-1)。
将木质全组分气凝胶进行研磨,形成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粉末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以8∶1∶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将混合物均匀涂抹在尺寸为10×10×1mm的泡沫镍片上,在80℃温度下经过长达8小时的干燥后,进行压片处理,制备出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制得的WFCA-1在低倍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光滑平整,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水蒸气活化后的纳米级孔隙结构;碳化活化后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的原始结构得以保留;比表面积:1186.4550m2/g;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20.03F/g;得率8.6%。
实施例2
称取一定质量比例(5∶30∶2.4)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1∶0.04的质量比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液化物与无水乙醇比例为5g∶3ml)的无水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制得溶液A。按照木材液化物与甲醛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g∶3ml的比例,将甲醛溶液加入溶液A,封口超声30min,形成溶液B。溶液B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90℃下水浴3天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无水乙醇,期间更换3次。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先在冰箱冷冻24小时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800℃的高温热解1小时。然后以5g/min的速率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1小时后关闭水蒸气。待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WFCA-2)。
将木质全组分气凝胶进行研磨,形成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粉末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以8∶1∶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将混合物均匀涂抹在尺寸为10×10×1mm的泡沫镍片上,在80℃温度下经过长达8小时的干燥后,进行压片处理,制备出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制得的WFCA-2在低倍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呈现较明显的交联网络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水蒸气活化后的纳米级孔隙结构;碳化活化后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的原始结构得以保留;比表面积:1575.0752m2/g;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32.2F/g;得率10.7%。
实施例3
称取一定质量比例(5∶30∶2.4)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1∶0.06的质量比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液化物与无水乙醇比例为5g∶3ml)的无水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制得溶液A。按照木材液化物与甲醛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g∶3ml的比例,将甲醛溶液加入溶液A,封口超声30min,形成溶液B。溶液B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85℃下水浴2天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无水乙醇,期间更换5次。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先在冰箱冷冻24小时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800℃的高温热解1小时。然后以5g/min的速率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1小时后关闭水蒸气。待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WFCA-3)。
将木质全组分气凝胶进行研磨,形成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粉末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以8∶1∶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将混合物均匀涂抹在尺寸为10×10×1mm的泡沫镍片上,在80℃温度下经过长达8小时的干燥后,进行压片处理,制备出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制得的WFCA-3在低倍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呈现极明显的交联网络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水蒸气活化后的纳米级孔隙结构;碳化活化后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的原始结构得以保留;比表面积:1887.1771m2/g;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54.15F/g;得率15.94%。
实施例4
称取一定质量比例(5∶30∶2.4)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1∶0.08的质量比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液化物与无水乙醇比例为5g∶3ml)的无水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min制得溶液A。按照木材液化物与甲醛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g∶3ml的比例,将甲醛溶液加入溶液A,封口超声30min,形成溶液B。溶液B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80℃下水浴1天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无水乙醇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无水乙醇,期间更换5次。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先在冰箱冷冻24小时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1000℃的高温热解0.5小时。然后以5g/min的速率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0.5小时后关闭水蒸气。待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WFCA-4)。
将木质全组分气凝胶进行研磨,形成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粉末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以8∶1∶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将混合物均匀涂抹在尺寸为10×10×1mm的泡沫镍片上,在80℃温度下经过长达8小时的干燥后,进行压片处理,制备出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制得的WFCA-4在低倍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呈现片状的交联网络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水蒸气活化后的纳米级孔隙结构;碳化活化后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的原始结构得以保留;比表面积:1543.1528m2/g;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97.13F/g;得率16.08%。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本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木粉等生物质材料经液化后获得木材液化物前驱体,与甲醛和六次甲基四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相互交联,形成水凝胶,经溶剂置换、干燥后形成气凝胶。进一步地,结合高温热解和水蒸气一步活化技术,改变气凝胶的性质,调节孔隙结构,制备疏松多孔、具有超低密度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生物质材料的液化。称取一定质量比例的杉木粉(80目)、磷酸、苯酚加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在160℃油浴温度下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2.5h,待冷却后取出后得到深棕色杉木木材液化物;
步骤二:有机水凝胶的制备。上述步骤所得的木材液化物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按照质量比为1∶0.02~0.08混合,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20min制得溶液A。然后一定比例的醛溶液加入溶液A,超声分散30min,形成混合溶液B。混合溶液B装入密封容器中,80~95℃下水浴获得木质全组分水凝胶;
步骤三:溶剂置换。将步骤(2)中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水凝胶浸泡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置换。每隔8小时更换一次有机溶剂,期间更换3~5次;
步骤四:冷冻干燥。将溶剂置换后的水凝胶预冷冻后进行冷冻干燥,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木制全组分气凝胶;
步骤五:一步法碳化活化。首先将步骤四所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进行600℃~1000℃的高温热解0.5~1小时。然后通入水蒸气进行一步法活化0.5~1小时。缓慢降至室温,即可制得黑色轻质多孔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提到的孔隙可调可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制备工艺中六次甲基四胺(交联剂、固化剂)的含量、水蒸气一步活化的时间和温度来定向调控碳气凝胶孔隙结构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凝胶形成过程中的水浴温度以及老化时间对其有很大的影响,本发明中最佳的水浴温度为80~90℃,老化时间为6~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置换过程中选用绿色环保的乙醇作为溶剂,置换1~2天,期间每隔8小时更换乙醇溶剂。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更能保留孔隙结构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步法技术,即碳化与活化同步技术制备分级多孔超低密度的碳气凝胶材料。
6.一种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5所获得的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进行电极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权利要求5制备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进行研磨,形成的木质全组分气凝胶粉末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以8∶1∶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二: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将步骤一制备的混合物均匀涂抹在泡沫镍片上,在80℃温度下经过长达8小时的干燥以及接下来的压片处理,制备出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形成过程中需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凝胶经冷冻干燥过程制备气凝胶时,干燥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10~14小时为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凝胶在碳化过程,氮气的流速为100ml/min。碳气凝胶在水蒸气一步活化过程中,氮气的流通速率为50ml/min,水蒸气的流速为5g/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泡沫镍片尺寸为10×10×1mm,压片压力大小在10MPa~15MPa之间最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5826.7A CN113816356A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5826.7A CN113816356A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6356A true CN113816356A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891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95826.7A Pending CN113816356A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1635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23558A (zh) * | 2023-08-18 | 2023-11-10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高强度生物质糖基碳气凝胶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11095826.7A patent/CN11381635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23558A (zh) * | 2023-08-18 | 2023-11-10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高强度生物质糖基碳气凝胶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7023558B (zh) * | 2023-08-18 | 2024-05-24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高强度生物质糖基碳气凝胶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11204B (zh) | 一种氧氮共掺杂多孔中空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 |
CN106698418A (zh) | 一种自模板法纤维类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032469B (zh) | 生物质基氮掺杂石墨烯/碳纤维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16548A (zh) | 一种高介孔率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其获得的活性炭 | |
CN107758641B (zh) | 一种三维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5761950B (zh) | 一种多孔富氮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 | |
CN109292748B (zh) | 一种利用低共熔离子液体快速制备酚醛基碳气凝胶的方法 | |
CN103833003A (zh) | 一种软模板法落叶松基有序介孔炭的制备方法 | |
CN114538408B (zh) | 一种微氧热解制备高电催化活性生物炭的方法 | |
CN110697714A (zh) | 一种萝卜衍生的氮掺杂的分级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627976A (zh) | 一种高比表面积介孔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5140052A (zh) | 一种基于杉科植物球果制备超级电容器碳电极材料的方法 | |
CN113816356A (zh) | 一种木质全组分碳气凝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2357902A (zh) | 一种高比表面积介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9003828A (zh) | 小麦秸秆衍生的多孔生物质炭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26028A (zh) | 一种利用生物质材料快速制备超级电容器用碳气凝胶的方法 | |
CN113089015A (zh) | 一种氮掺杂的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726517B (zh) | 提高稻壳基电容炭体积比电容的方法 | |
CN107304048A (zh) | 一种聚丙烯酸接枝木质素多孔炭的制备方法 | |
CN110790256A (zh) | 一种一锅法同时制备碳量子点和多孔碳的方法 | |
CN117904900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用碳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610812B (zh) | 基于甲基纤维素的b,n双掺杂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7720104A (zh) | 一种高导电沥青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405685A (zh) | 木质素基树脂和电池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5893411A (zh) | 一种利用高氮污泥碳化活化制备超级电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