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6801B - 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06801B CN113806801B CN202111082986.8A CN202111082986A CN113806801B CN 113806801 B CN113806801 B CN 113806801B CN 202111082986 A CN202111082986 A CN 202111082986A CN 113806801 B CN113806801 B CN 1138068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action
- user
-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 virtual resourc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所述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对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一次性对多笔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提高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由各节点设备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将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例如,虚拟货币等)交易信息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中。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计算机设备通常是一笔一笔的将用户之间的交易信息发送到区块链节点上以执行上链处理,用户交易信息单笔地执行上链处理会导致用户交易信息上链性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一次性对多笔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提高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包括:
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所述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
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对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所述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
合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交易用户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每一交易接收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所述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对应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计算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基于所述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对所述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与所述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包含每一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的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获取各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向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一数量;
对各所述第一数量求和,得到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交易用户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与每一交易发起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中除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之外的其他交易用户,为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的对端交易用户;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所述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用户与对应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以及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获取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基于各所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中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所述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与所述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确定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所述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一个为交易发起用户,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所述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另一个为交易接收用户;
确定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虚拟资源的方向,为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
获取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二数量;
对各所述第二数量求和,得到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基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所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转移信息包括交易时间,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
将形成的各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存储至待上链交易集合中;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所述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
对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所述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为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对应的用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系统生成后,所述交易系统执行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后,交易用户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
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成功后,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
比较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交易系统对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中,数量小的进行补偿,以使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交易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前,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中的交易用户的第三虚拟资源余量;
在所述交易系统执行的待上链交易信息中,获取交易用户所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目标数量;
利用所述第三虚拟资源余量减去所述目标数量,获取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用于:
若确定交易时间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从所述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之后;
对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所述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用于:
利用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交易用户之间产生的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
根据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交易用户所拥有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以及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转移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确定所述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中,有效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通过所述交易系统利用预设的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所述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未经所述区块链系统执行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
同样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交易信息上链方法任一项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交易信息上链方法任一项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当有多个用户交易信息都需要执行上链处理时,可以根据用户交易信息中包含的进行虚拟资源转移的交易用户,合并至少两个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从合并后交易信息中选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从而可以实现一次性对多个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提高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方法的系统交互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交易信息上链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其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终端或者服务器等设备。该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触控屏幕、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终端还可以包括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具有交易信息处理功能的应用客户端、携带有具有交易信息处理功能的浏览器客户端或即时通信客户端等。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服务、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装置的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产生用户交易信息的终端A、可以交易系统的终端B和可以运行区块链系统的终端C。终端A与终端B之间,以及终端B与终端C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连接,例如,网络可以为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LAN)、局域网(LAN)、蜂窝网络、2G网络、3G网络、4G网络、5G网络等,终端A用于接收交易用户的交易请求,产生指示交易用户之间转移预设数量的虚拟资源转移的用户交易信息,并且将产生的用户交易信息发送至运行交易系统的终端B,终端B中的交易系统接收用户交易信息,从接收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即将合并后交易信息发送至运行区块链系统的终端C,区块链系统接收合并后交易信息,并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实现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本实施例将从交易信息上链装置的角度进行描述,该交易信息上链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终端中,该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个人计算机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如图2所示,该交易信息上链方法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4,详细说明如下:
步骤201、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接收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的用户交易信息,从接收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其中,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即为未经过区块链系统执行的用户交易信息。此外,虚拟资源是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交易的资源,例如,可以是虚拟货币和/或虚拟股票等等。预设数量为度量虚拟资源的数量单位,具体数值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其中,转移信息可以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时间和转移虚拟资源的数量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交易信息还可以包括相互转移虚拟资源的交易用户信息、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类型、上链状态、交易编号等等,交易用户信息可以包括交易用户的标识、私钥、公钥等等,交易用户可以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交易发起用户是发起用户交易信息的用户,即可以是转移虚拟资源的用户,也可以是接收虚拟资源的用户,当交易发起用户是转移虚拟资源的用户,交易接收用户是接收虚拟资源的用户,当交易发起用户是接收虚拟资源的用户,交易接收用户是转移虚拟资源的用户。用户交易信息的格式和记录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其中,交易用户的标识是唯一区分不同交易用户的标识,可以是交易用户的区块链地址、交易用户的名称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用交易系统记录所有的用户交易信息,即在上述步骤201“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利用交易系统接收交易用户之间产生的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
根据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交易用户所拥有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以及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转移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确定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中,有效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通过交易系统利用预设的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此时,上述步骤201“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可以是:在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未经区块链系统执行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
例如,终端的交易系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用户交易信息,终端可以预先设置一个用于记录用户交易信息的链下交易明细表,将用户交易信息包括的内容记录到链下交易明细表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交易用户的标识是交易用户的区块链地址,当终端接收到用户交易信息时,根据用户交易信息获取的交易发起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交易发起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根据用户标识获取交易发起用户所拥有的虚拟资源余额,判断交易发起用户的虚拟资源余额是否大于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若交易发起用户的虚拟资源余额大于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则表明交易发起用户具有足够的虚拟资源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此时该用户交易信息为有效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将该有效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保存。若交易发起用户的虚拟资源余额小于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则表明交易发起用户没有足够的虚拟资源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该用户交易信息无效,此时将用户交易信息丢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获取各个交易用户的相关信息,终端可以设置用户记录交易用户信息的用户表,当用户想要向终端上运行的交易系统发送用户交易信息时,用户需要注册交易系统,向交易系统提供用户基本信息,交易系统获取注册成功的用户信息,利用用户表记录用户信息,例如用户编号、用户区块链地址、用户私钥、用户的虚拟资源余额、用户是否为运营管理员账号、用户虚拟资源的链下剩余量等等。
步骤202、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可以将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合并起来,共同执行上链处理,实现交易批量上链。当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之后,用户的虚拟资源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都会发生改变,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得出交易用户虚拟资源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的变化,可以根据用户交易信息中包括的交易用户进行合并用户交易信息,将与一个交易用户相关的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可以更快地得出该交易用户在用户交易信息中虚拟资源的转移数量,进一步得出交易用户虚拟资源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的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可以是具有相同交易发起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此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出交易发起用户的虚拟资源的变化量。多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可以是具有相同交易接收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此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出交易接收用户的虚拟资源的变化量。多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具有的相同的交易用户既可以是交易发起用户,又可以是交易接收用户,此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出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的虚拟资源的变化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以具有相同交易发起用户作为合并规则时,上述步骤202中“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可以是: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以具有相同交易接收用户作为合并规则时,上述步骤202中“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可以是: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步骤203、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时,上述步骤203中“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是:基于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每一交易接收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具体地,由于目标交易用户中可能具有交易接收用户相同的用户交易信息,为了减少区块链系统对于用户交易信息的计算量,更快地得出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可以先合并具有相同接收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计算得出具有相同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交易接收用户的至少两个用户交易信息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此时,上述步骤“基于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每一交易接收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包括:
确定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对应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计算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基于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以及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对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与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包含每一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的合并后交易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中“对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计算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具体可以是:获取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向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一数量;对各第一数量求和,得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对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例如,交易系统接收三条用户交易信息,分别是信息1:用户A发起交易,向用户B转移数量M的虚拟资源,信息2:用户A发起交易,向用户C转移数量N的虚拟资源,信息3:用户A发起交易,向用户B转移数量P的虚拟资源,由于这三条交易信息中,都是以用户A作为交易发起用户的信息,交易系统将这三条用户交易信息作为目标用户交易信息,然后,由于信息1和信息3的交易接收用户相同,交易系统将信息1和信息3作为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将信息2作为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获取信息1和信息3中用户A总共向用户B转移的虚拟资源总量为M+P,合并信息1和信息3后,得到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4:用户A发起交易,向用户B转移数量M+P的虚拟资源。获取信息4中用户B与数量M+P的对应关系,获取信息2中用户C与数量N的对应关系,合并信息4和信息2后,得到合并后交易信息表示为:用户A发起交易,向用户B和用户C,分别转移数量M+P和数量N的虚拟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交易系统找出具有相同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交易接收用户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并且合并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后,交易系统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即交易系统可以设置上链交易明细表来记录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上链交易明细表中可以包括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的交易编号、交易发起用户、交易接收用户、被合并的第一交易信息的编号、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的交易时间,以及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的上链状态,此时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与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经过第二次合并后,可以执行上链处理,因此可以设置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的上链状态是初始化状态。此外,交易系统还可以将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记录在上链交易明细表中,并将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状态设置为初始化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时,上述步骤203中“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是:基于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与每一交易发起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具体地,由于目标交易用户中可能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相同的交易信息,为了减少区块链系统对于用户交易信息的计算量,更快地得出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同样的,可以先合并具有相同发起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此时,上述步骤“基于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与每一交易发起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是:确定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三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三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三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三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非第三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对应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第三用户交易信息,计算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三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发起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三交易信息;基于合并后第三交易信息中各交易发起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以及非第三用户交易信息中各交易发起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对合并后第三交易信息与非第三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包含每一交易发起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的合并后交易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对第三用户交易信息,计算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三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发起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三交易信息”可以是:获取各第三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向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三数量;对各第三数量求和,得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对第三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三交易信息。
例如,交易系统接收三条用户交易信息,分别是信息5:用户R发起交易,向用户T转移数量L的虚拟资源,信息6:用户S发起交易,向用户T转移数量Q的虚拟资源,信息7:用户R发起交易,向用户T转移数量J的虚拟资源,由于这三条交易信息中,都是以用户T作为交易接收用户的信息,交易系统将这三条用户交易信息作为目标用户交易信息,然后,由于信息5和信息7的交易发起用户相同,交易系统将信息5和信息7作为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将信息6作为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信息5和信息7中用户R总共向用户T转移的虚拟资源总量为L+J,合并信息5和信息7后,得到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8:用户R发起交易,向用户T转移数量L+J的虚拟资源。获取信息8中用户R与数量L+J的对应关系,获取信息6中用户S与数量Q的对应关系,合并信息8和信息6后,得到合并后交易信息表示为:用户R和用户S分别向用户T发起交易,分别转移数量L+J和数量Q的虚拟资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具有的相同的交易用户既可以是交易发起用户,又可以是交易接收用户时,上述步骤202中“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是:确定目标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中除相同的交易用户之外的其他交易用户,为相同的交易用户的对端交易用户;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与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目标交易用户中可能具有交易接收用户相同且交易发起用户相同的交易信息,为了减少区块链系统对于用户交易信息的计算量,更快地得出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可以先合并交易接收用户相同且交易发起用户相同的交易信息,此时,上述步骤“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与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可以是:确定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用户与对应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以及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获取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基于各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中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与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具体地,上述步骤中“对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以及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获取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具体可以是:确定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一个为交易发起用户,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另一个为交易接收用户;确定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虚拟资源的方向,为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获取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二数量;对各第二数量求和,得到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按照预设顺序记录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预设顺序可以是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的交易时间,还可以是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的交易编号等等。可以利用表格记录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上链交易明细表记录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在上链交易明细表中,按照预设顺序获取具有相同的交易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将具有相同的交易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合并,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合并过的用户交易信息不再进行合并。
比如,上链交易明细表中按照预设顺序记录的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信息9:用户U发起交易,向用户V转移数量W的虚拟资源;信息10:用户V发起交易,向用户X转移数量Y的虚拟资源;信息11:用户E发起交易,向用户F转移数量Z的虚拟资源;信息12:用户V发起交易,向用户E转移数量D的虚拟资源;交易系统按照预设顺序获取信息9、信息10和信息12都包括用户V,即将信息9、信息10和信息12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为用户V向用户U、用户X和用户E分别转移虚拟资源-W、Y和D,由于信息12已经被合并,虽然信息12和信息11都包括用户E,但是信息12不再和信息11合并,信息11单独作为合并后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存在与其他用户交易信息不具有相同交易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则表明该用户交易信息不能与其他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此时,将该不能进行的合并的用户交易信息单独作为合并后交易信息,并与其他由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合并形成的合并后交易信息同样进行上链处理。
步骤204、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转移信息可以包括交易用户之间转移虚拟资源的交易时间,当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后,为了有序地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可以将合并后交易信息存储至上链交易集合中,上链交易集合中,合并后交易信息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按照交易时间有序排列,将交易时间最接近当前时间的合并后交易排在后面,将交易时间最远离当前时间的合并后交易信息排在前面,然后根据交易时间来选择待上链交易信息,在此情况下,上述步骤204中“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具体可以是:从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对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待上链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将待上链交易信息发送至区块链系统,若用户交易信息上链失败,区块链系统没有执行用户交易信息,或者终端运行的交易系统发生故障,重复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用户交易信息,使得区块链系统重复执行用户交易信息。然而上链之前用户交易信息已经执行,交易用户所具有的虚拟资源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已经发生,可能会导致区块链系统上记录的交易用户,所具有的虚拟资源的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与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不一致,为了维护区块链系统交易执行的稳定性,使得链上链下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的剩余量一致,可以采用对账补偿的方法。
具体地,终端中的对账补偿方法可以由步骤205至步骤207实现:
步骤205: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为待上链交易信息对应的用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系统生成后,交易系统执行完待上链交易信息后,交易用户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
步骤206、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成功后,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
步骤207、比较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交易系统对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中,数量小的进行补偿,以使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5中“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具体可以是:获取交易系统执行待上链交易信息前,待上链交易信息中的交易用户的第三虚拟资源余量;在交易系统执行的待上链交易信息中,获取交易用户所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目标数量;利用第三虚拟资源余量减去目标数量,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7中“比较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交易系统对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中,数量小的进行补偿,以使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具体可以是:当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获取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的差值量;若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小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则向执行成功的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发起用户,转移差值量的虚拟资源,以使虚拟资源链下余量等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大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则改变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的数值为虚拟资源链下余量的数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执行成功的待上链交易信息包括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补偿完毕,都相同时,可以对处于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具体可以是:若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从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第二预设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之后;对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待上链交易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是连续的时间,即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是一天,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是紧接着第一预设时间的下一天,交易系统可以按照用户交易信息的交易时间执行上链处理,即交易系统对第一天内所有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并且区块链系统将第一天内所有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成功后,交易系统接收到执行成功反馈信息,确定第一天内所有的待上链交易信息包括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都相同,然后交易信息依次对下一天内所有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的待上链交易信息上链失败,为了保证链上链下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的剩余量一致,所有的用户交易信息都需要执行上链处理,使得区块链系统执行用户交易信息,更新链上虚拟资源的剩余量。所以,当具有执行失败的待上链交易信息,需要再次对执行失败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直至区块链系统执行完毕该执行失败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此时,具体步骤可以是:接收针对待上链交易信息的执行反馈信息;根据执行反馈信息确定在区块链系统中,执行失败的待上链交易信息;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对执行失败的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再次执行之前执行失败的待上链交易信息。
上述所有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方法,当有多个用户交易信息都需要执行上链处理时,可以根据用户交易信息中包含的进行虚拟资源转移的交易用户,合并至少两个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从合并后交易信息中选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从而可以实现一次性对多个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提高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的系统交互流程图,如图3所示,系统交易流程图中包括交易系统,区块链系统和浏览器系统,用户交易发送到交易系统中,交易系统接收用户交易信息,并将用户交易信息保存,交易系统先获取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相同、交易接收用户相同且处于同一天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执行第一次合并,形成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将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和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保存到上链交易明细表中,然后从上链交易明细表中获取交易发起用户相同且处于当天的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然后将当天的合并后交易信息批量上链,发送到区块链系统,当接收到区块链系统执行成功的反馈信息后,维护执行成功的用户交易信息包括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根据用户交易信息中转移的虚拟资源的数量,改变执行成功的用户交易信息包括的各个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交易系统在次日凌晨从浏览器系统获取导出的上链交易导出明细表,若上链交易明细表中包括的用户交易信息的交易编号都存在于上链交易导出明细表,则交易系统确定当天的用户交易信息全部执行上链处理,之后,交易系统获取当天上链的所有用户交易信息,核对当天上链的所有用户交易信息中包括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进行补偿操作,直至所有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一致,表明当天的所有用户交易信息上链完成、上链核对完成且用户余额核对完成,此时交易系统开始选取下一天的合并后交易信息批量上链,重复上述步骤。
区块链系统接收到交易系统发送的合并后交易信息后,根据部署的智能合约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依次向合并后交易信息中包括的交易用户转移虚拟资源和/或扣减虚拟资源,并且记录各个交易用户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
浏览器系统获取不断轮询区块链,从区块链系统中导出执行成功的用户交易信息,并将执行成功的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交易编号、虚拟资源转移数量、交易哈希值、所属区块编号等保存到上链交易导出明细表,并且将上链交易导出明细表在区块链浏览器中公开公示,给用户展示真正上链的交易。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交易信息上链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易信息上链装置。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交易信息上链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01、第二确定单元402、合并单元403和执行单元404。
其中,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
合并单元403,用于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执行单元404,用于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交易用户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第二确定单元402还用于:
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基于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每一交易接收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确定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对应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计算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基于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以及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对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与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包含每一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的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获取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向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一数量;
对各第一数量求和,得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基于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对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可选的,交易用户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第二确定单元402还用于:
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基于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与每一交易发起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确定目标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中除相同的交易用户之外的其他交易用户,为相同的交易用户的对端交易用户;
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在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与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确定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用户与对应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以及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获取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基于各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中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与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可选的,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确定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一个为交易发起用户,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另一个为交易接收用户;
确定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虚拟资源的方向,为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
获取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二数量;
对各第二数量求和,得到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基于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可选的,转移信息包括交易时间,合并单元403还用于:
将形成的各合并后交易信息存储至待上链交易集合中;
执行单元404还用于:
从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
对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待上链交易信息。
可选的,装置还用于:
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为待上链交易信息对应的用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系统生成后,交易系统执行完待上链交易信息后,交易用户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
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成功后,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
比较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交易系统对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中,数量小的进行补偿,以使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
可选的,装置还用于:
获取交易系统执行待上链交易信息前,待上链交易信息中的交易用户的第三虚拟资源余量;
在交易系统执行的待上链交易信息中,获取交易用户所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目标数量;
利用第三虚拟资源余量减去目标数量,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
可选的,装置还用于:
若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从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第二预设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之后;
对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待上链交易信息。
可选的,装置还用于:
利用交易系统接收交易用户之间产生的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
根据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交易用户所拥有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以及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转移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确定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中,有效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通过交易系统利用预设的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401还用于:
在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未经区块链系统执行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
上述所有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易信息上链装置,通过第一确定单元401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接着,通过第二确定单元402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然后,通过合并单元403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最后,通过执行单元404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从而可以实现一次性对多个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提高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终端,该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触控屏幕、游戏机、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50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501、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501与存储器502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501是计算机设备5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设备5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计算机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机设备500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500中的处理器5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500还包括:触控显示屏503、射频电路504、音频电路505、输入单元506以及电源507。其中,处理器501分别与触控显示屏503、射频电路504、音频电路505、输入单元506以及电源507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触控显示屏503可用于显示图形用户界面以及接收用户作用于图形用户界面产生的操作指令。触控显示屏503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可用于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生成相应的操作指令,且操作指令执行对应程序。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01,并能接收处理器501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01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集成到触控显示屏503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与触控面板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即触控显示屏503也可以作为输入单元506的一部分实现输入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处理器501从接收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出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获取设置的合并规则,并根据合并规则合并部分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并一次性将合并后的多个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当接收到上链成功的反馈信息后,改变交易用户虚拟资源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并实现同一个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所对应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的补偿对账功能。
射频电路504可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计算机设备建立无线通讯,与网络设备或其他计算机设备之间收发信号。
音频电路505可以用于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505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505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501处理后,经射频电路504以发送给比如另一计算机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502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505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计算机设备的通信。
输入单元506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例如指纹、虹膜、面部信息等),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电源507用于给计算机设备500的各个部件供电。可选的,电源507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507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图5中未示出,计算机设备5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无线保真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当有多个用户交易信息都需要执行上链处理时,可以根据用户交易信息中包含的进行虚拟资源转移的交易用户,合并至少两个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从合并后交易信息中选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从而可以实现一次性对多个用户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提高用户交易信息的上链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个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在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基于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对合并后交易信息执行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合并后交易信息。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交易信息上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所述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所述转移信息包括交易时间;
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将形成的各所述合并后交易信息存储至待上链交易集合中;从所述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所述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
对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所述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
获取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为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对应的用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系统生成后,所述交易系统执行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后,交易用户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
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成功后,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
比较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所述交易系统对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中,数量小的进行补偿,以使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用户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所述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包括:
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每一交易接收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每一交易接收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所述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与对应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计算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基于所述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各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对所述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与所述非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包含每一交易接收用户与虚拟资源转移总量的对应关系的合并后交易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计算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包括:
获取各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中,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向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一数量;
对各所述第一数量求和,得到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所述相同的交易发起用户和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得到各交易接收用户对应的合并后第一交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用户包括交易发起用户和交易接收用户,所述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包括:
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接收用户与每一交易发起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中除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之外的其他交易用户,为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的对端交易用户;
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中的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和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每一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与至少一个其他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具有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所述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的资源转移量为相同的交易用户与对应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对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以及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获取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基于各所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中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以及所述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相同的交易用户与每一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对所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与所述非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进行合并,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获取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以及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基于获取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包括:
确定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所述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一个为交易发起用户,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所述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中的另一个为交易接收用户;
确定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虚拟资源的方向,为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和相同的对端交易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方向;
获取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交易发起用户向交易接收用户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第二数量;
对各所述第二数量求和,得到各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中,在虚拟资源转移方向上的虚拟资源转移总量;
基于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方向和所述虚拟资源转移总量合并所述第二用户交易信息,得到所述合并后第二交易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包括:
获取所述交易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前,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中的交易用户的第三虚拟资源余量;
在所述交易系统执行的待上链交易信息中,获取交易用户所转移的虚拟资源的目标数量;
利用所述第三虚拟资源余量减去所述目标数量,获取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交易时间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所对应的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从所述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交易时间处于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之后;
对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所述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交易用户之间产生的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
根据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交易用户所拥有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以及各用户交易信息对应的转移虚拟资源的预设数量,确定所述全部的用户交易信息中,有效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通过所述交易系统利用预设的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所述候选用户交易信息;
所述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包括:
在所述链下交易明细表记录的候选用户交易信息中,获取未经所述区块链系统执行的用户交易信息,作为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
14.一种交易信息上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所述用户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用户之间对虚拟资源的转移信息,所述转移信息包括交易时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未上链的用户交易信息中,确定待合并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具有至少一个相同的交易用户;
合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同的交易用户合并所述目标用户交易信息,形成合并后交易信息,将形成的各合并后交易信息存储至待上链交易集合中;
执行单元,用于从所述待上链交易集合中,确定所述交易时间处于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合并后交易信息为待上链交易信息;对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所述上链处理,以触发区块链系统执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
所述装置还用于获取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的虚拟资源链下余量,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为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对应的用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系统生成后,所述交易系统执行完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后,交易用户的第一虚拟资源余量;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上链交易信息执行成功后,所述待上链交易信息的交易用户在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虚拟资源余量;比较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若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不同,所述交易系统对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中,数量小的进行补偿,以使所述虚拟资源链下余量和所述第二虚拟资源余量相同。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交易信息上链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交易信息上链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82986.8A CN113806801B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82986.8A CN113806801B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06801A CN113806801A (zh) | 2021-12-17 |
CN113806801B true CN113806801B (zh) | 2023-08-29 |
Family
ID=78895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82986.8A Active CN113806801B (zh) | 2021-09-15 | 2021-09-15 | 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0680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0101A (zh) * | 2018-12-18 | 2019-02-19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110535661A (zh) * | 2019-09-03 | 2019-12-0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U2019101607A4 (en) * | 2019-03-28 | 2020-01-23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processing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
WO2020161688A1 (en) * | 2019-02-08 | 2020-08-13 | Christopher Lyndon Higgins | Distributed ledger computing platfor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
CN111612453A (zh) * | 2019-02-22 | 2020-09-01 | 北京趣块远扬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2232823A (zh) * | 2020-12-10 | 2021-01-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区块链系统的交易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395300A (zh) * | 2021-01-20 | 2021-02-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613877A (zh) * | 2020-12-17 | 2021-04-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触发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16934B2 (en) * | 2019-02-05 | 2022-08-16 | Edmon Blou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ties finance smart contracts on blockchains and distributed ledgers |
-
2021
- 2021-09-15 CN CN202111082986.8A patent/CN1138068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0101A (zh) * | 2018-12-18 | 2019-02-19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WO2020161688A1 (en) * | 2019-02-08 | 2020-08-13 | Christopher Lyndon Higgins | Distributed ledger computing platfor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
CN111612453A (zh) * | 2019-02-22 | 2020-09-01 | 北京趣块远扬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U2019101607A4 (en) * | 2019-03-28 | 2020-01-23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processing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
CN110535661A (zh) * | 2019-09-03 | 2019-12-0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232823A (zh) * | 2020-12-10 | 2021-01-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区块链系统的交易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613877A (zh) * | 2020-12-17 | 2021-04-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触发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CN112395300A (zh) * | 2021-01-20 | 2021-02-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06801A (zh) | 2021-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65491B (zh)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数据共享系统 | |
CN110232630B (zh) | 恶意账户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438219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一体机的重放交易识别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19979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backup data, storage mediu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 |
CN113157810B (zh) | 一种区块同步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506100B (zh) | 联盟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361141A (zh) | 中继跨链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3806801B (zh) | 交易信息上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5044384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3342776A (zh) | 基于智能合约的交易信息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2783860A (zh) | 构造镜像数据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1359210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7478590A (zh) |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412278A (zh) | 蓝牙设备扫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890753B (zh) | 数字身份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380411B (zh) | 敏感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0489488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4422535B (zh) | 区块链中部署合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360883B (zh) | 一种智能合约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622968B (zh) | 一种黑产行为阻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202146B (zh) | 针对nfc无源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16938927A (zh) |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308786A (zh) | 区块链交易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384998A (zh) | Did合约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47509A (zh) | 网络隔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