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804425B -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4425B
CN113804425B CN202110999350.3A CN202110999350A CN113804425B CN 113804425 B CN113804425 B CN 113804425B CN 202110999350 A CN202110999350 A CN 202110999350A CN 113804425 B CN113804425 B CN 113804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sleeve
rotor system
friction
inst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93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4425A (zh
Inventor
王俨剀
王彤
徐福建
艾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9993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4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4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4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4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4425B/zh
Priority to GB2209702.6A priority patent/GB2610281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14Determining imbalance
    • G01M1/16Determining imbalance by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the body to be tested
    • G01M1/22Determining imbalance by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the body to be tested and converting vibrations due to imbalance into electric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01M13/022Power-transmitting couplings or clutch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66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exciting or detecting vibration or accel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首先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可以利用有限元法计算该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确定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者商业软件计算的方法得到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采集转子系统振动信号并采集转速,进一步判断转速是否略高于一阶临界转速,并采集特征频带内振动信号,计算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并根据特征值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由失稳故障带来的重大损失的发生,且辨识流程简单,运算量小,在主流计算平台下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响应迅速,完全可以拓展应用到机载设备上,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领域,具体是一种套齿连接结构(Spline JointStructure)由于齿面摩擦产生早期失稳故障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常采用双转子结构,低压转子跨距比较长,因此常采用套齿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套齿连接结构是航空发动机中最常见的联轴器结构之一。它主要用在航空发动机低压转子上,用以连接涡轮轴和风扇轴,使得两根轴同步旋转,同时起到传递扭矩和轴向力的作用。该结构承载能力强、定心精度高并且结构紧凑,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传递较大扭矩及轴向载荷等优点。和地面旋转机械所使用的花键连接不同,带套齿连接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一般运行在临界转速之上,因此具有摩擦失稳的风险。当套齿连接结构的齿面产生滑移时,齿面的摩擦力会影响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一旦转子系统发生失稳,其结果往往十分严重。在工程实践中,航空发动机因套齿连接结构失稳而产生的振动问题,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某型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由于套齿连接结构齿面摩擦产生的摩擦力,使处于超临界工作状态的悬臂式低压涡轮转子产生自激,使得该发动机振动较大。转子系统进入失稳区时振动状态难以控制,危险性极大,因此需要寻找方法在转子系统未进入完全失稳状态时识别套齿连接结构摩擦早期失稳故障,来提高航空发动机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套齿连接结构设计、套齿强度以及带套齿连接结构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上:陈志英等人在“航空发动机套齿结构配合稳健性优化设计”(陈志英,刘宏蕾,周平.航空发动机套齿结构动态装配关系稳健性优化设计[J].推进技术,2018,39(01):160-168.Robustness Optimization of Dynamic Assembly Parameters for Aero-Engine Spline Structure[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一文中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套齿连接结构在倾角不对中的情况下的运动特点以及配合关系,并推导了含有倾角不对中的套齿结构齿侧间隙以及与之相关的套齿连接结构特征量的计算公式,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轴径套齿结构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参数的随机性,应用果蝇优化算法对套齿连接结构齿侧间隙进行了稳健性优化设计。李俊慧等人在“转子系统套齿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研究”(李俊慧,马艳红,洪杰.转子系统套齿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研究[J].航空发动机,2009,35(04):36-39.Dynamic Design Method of Spline JointStructure for Rotor System[J].JOURNAL OF AEROENGINE)一文中运用接触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转子系统套齿结构的计算分析模型,研究了定位面间距,定位面配合紧度和接触面积等结构参数以及载荷对套齿连接结构连接刚度和接触状态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套齿连接结构的动力学设计方法,包括连接刚度设计方法和接触状态设计方法。廖仲坤等人在“套齿联轴器对航空发动机振动特性的影响”(廖仲坤,陈果,王海飞.套齿联轴器对航空发动机振动特性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0):1312-1319.Effects ofGear Coupling on Aero-engine Vibration on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ChinaMechanical Engineering)一文中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套齿联轴器的连接刚度,推导了套齿动态啮合力计算模型,分析了随扭矩、套齿不对中和动态相对位移变化的套齿啮合力和啮合刚度,依据航空发动机套齿连接结构,建立了含套齿连接结构的三支点转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套齿连接结构刚度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在考虑转轴间角度不对中的情况下,分析了套齿连接刚度对系统不对中响应的影响规律。C.P.Roger Ku等人在“Dynamiccoefficients of axial spline couplings in high-speed rotating machinery”(KuC.P.Roger,Walton J.F.,Lund J.W..Dynamic Coefficients of Axial SplineCouplings in High-Speed Rotating Machinery[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Acoustics,1994,116(3):)一文中表明套齿之间的内摩擦力是导致转子非协调进动失稳的主要原因,失稳转速高于1阶临界,但失稳频率约等于1阶频率。
在公布号为CN110630646A的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套齿连接结构,该结构通过弹性模联轴器和扭矩传递套齿连接两根轴,实现两根轴之间的高速扭矩传递,套齿接头采用渐开线齿形,通过齿间空间的合理设计,使得内外套齿接头易于装配,通过高齿轮精度和安装精度的要求,使得套齿接头受力均匀、传动平稳且振动小,该发明解决了在高转速、大工况下离心力过大,套齿联轴器连接处应力过大的问题,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由于摩擦带来的套齿失稳。公布号为CN204716783U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减少套齿齿侧面容易磨损的思路,只需要在带套齿轴中的套齿出现磨损时更换套齿装置而不需要更换整根带套齿轴,提高了带套齿轴的寿命,降低了带套齿轴的维护成本,但是该发明也仅仅是在套齿齿面出现磨损时更换套齿,无法解决监控由摩擦带来的套齿失稳这一实际问题,一旦发生失稳故障,这些改进过的套齿连接结构都无法保证航空发动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王彤在“带套齿联轴器转子稳定性分析”(王彤,王立,廖明夫.带套齿联轴器转子稳定性分析[J].航空发动机,2021,47(03):66-71.Stability Analysis of Rotor withSpline Coupling[J]JOURNAL OF AEROENGINE)一文中介绍了套齿连接结构失稳的故障机理,阐述了带套齿转子在内阻尼c作用下转子的振动响应,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套齿齿面的摩擦力会给转子带来反对称交叉刚度,这个反对称交叉刚度会引起转子失稳,并且提出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由于套齿摩擦产生的失稳,会存在由稳定状态向严重失稳状态过渡的中间状态,称为早期摩擦失稳状态,但却并未对如何监控带套齿转子早期摩擦失稳状态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如图1所示,转子处于早期摩擦失稳状态时,套齿结构已经出现故障,但是转子的振动幅值并没有像严重失稳状态那样产生突增,容易与稳定状态混淆。早期摩擦失稳若不及时排故,随着转速增加,就会发展成为严重失稳,严重损伤发动机运行的安全性。因此监控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早期摩擦失稳故障,并在早期摩擦失稳状态时及时停车,避免发动机状态进一步发展成为严重失稳,可以有效减少失稳故障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害,及时检查故障情况并且及时更换维修,可以进一步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早期失稳故障怎样去辨识,需要专门提出相对应的方法与流程,但目前尚无相关专利研究对此展开深入分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种简单有效的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带套齿转子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套齿连接结构早期失稳故障识别方法的具体过程是:
步骤1: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
由之前的研究可以看出,套齿连接结构早期失稳故障发生的转速在一阶临界转速之上,同时失稳的振动的频率与一阶临界转速的频率相等。因此需要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
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临界转速方法有很多,例如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或者通过商业软件进行计算等。本申请中,以有限元方法为例进行计算。
将所确定的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结构简化为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为:将低压轴简化为若干低压轴梁单元的组合,将高压轴简化为若干高压轴梁单元的组合,将低压风扇简化为柔性低压风扇圆盘单元,将低压涡轮简化为刚性低压涡轮圆盘单元,将风扇前滚子轴承简化为风扇前滚子轴承单元,将低压涡轮后滚子轴承简化为低压涡轮后轴承单元。将高压压气机简化为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将高压涡轮简化为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将高压压气机前滚子轴承简化为高压压气机前滚子轴承单元,将中介滚动轴承简化为中介滚动轴承单元。将套齿连接结构简化为套齿连接单元。将机匣简化为无质量机匣单元。
该有限元模型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材料密度、高压轴梁单元直径、低压轴梁单元内径、低压轴梁单元外径、阻尼、柔性低压风扇圆盘单元质量、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质量、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质量、刚性低压涡轮圆盘单元质量、柔性低压风扇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刚性低压涡轮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套齿连接结构单元刚度、套齿连接结构单元阻尼、间隙最小值、中介滚动轴承单元位置、柔性风扇低压圆盘单元位置、低压涡轮圆盘单元位置、风扇前滚子轴承单元位置、低压涡轮后轴承单元位置、高压压气机前滚子轴承单元位置、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位置、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位置、套齿连接结构单元位置。
在确定了上述有限元模型以及各有限元模型参数后,利用转子动力学有限元法,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该模型,得到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ncr
步骤2,确定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特征频带:
由于失稳发生时,套齿连接结构会发生一定的磨损,使得一阶临界转速相较于设计值会有所减小,因此定义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特征频带略低于一阶临界转速ncr,磨损后的转子一阶临界转速变小幅度在5%以内,因此失稳故障特征为:
[0.95ncr,ncr] (1)
步骤3,采集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数据:
对于所确定的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采集加速过程中的振动数据。记录每刻的振动数据以及转速。
因为带套齿转子系统失稳的失稳门槛转速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上,早期失稳作为故障的早期现象,需要提早检测。若全程进行测量,计算量较大,因此选取0.9ncr为指标,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若当前转速大于等于0.9ncr则进行后续流程步骤,若当前转速小于0.9ncr,则继续拉升转速并继续采集转子系统振动数据。
步骤4,采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振动信号:
在步骤3中判定当前时刻转速大于0.9ncr后,采集并记录步骤3中所得的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按照每秒进行划分,选取每秒前若干个周期(如16个周期)的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得到振动信号的频域成分,从中识别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的信号,用于后续判断流程当中。
步骤5,计算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
定义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为Sc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51
上式中Ω为当下时刻转速,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52
代表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中所有频率成分振动信号的幅值均方根值,E[0.95Ω,1.05Ω]代表了[0.95Ω,1.05Ω]这一频带中所有频率成分振动信号的幅值均方根值。
步骤6,根据特征值判断是否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
通过统计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的实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经验,定义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临界推荐取0.25,通过对比步骤5计算得到的故障特征值与0.25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若计算得到的Sc小于0.25,则此时没有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返回到步骤3,此时可以继续拉升转速并继续采集转子系统振动数据。若计算得到的Sc大于等于0.25,则此时出现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需要发出报警并拉停转子系统,并检查套齿齿面及定位面磨损情况。
至此,完成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的识别。
图3展示了本发明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能够简单有效识别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本发明弥补了现有研究对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识别的缺失,提出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的特征能量频带,提出了这一早期失稳故障辨别特征量以及辨识准则,并提出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的识别流程。
本发明首先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可以利用有限元法计算该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确定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者商业软件计算的方法得到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采集转子系统振动信号并采集转速,进一步判断转速是否略高于一阶临界转速,并采集特征频带内振动信号,计算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并根据特征值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关注在严重失稳故障发生前的早期故障并做提前预警,在早期失稳转变为严重失稳前就报警并拉停设备,可以有效避免由失稳故障带来的重大损失的发生。同时,本发明所提出的早期失稳故障辨识流程简单,运算量小,在当下主流计算平台下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响应迅速,完全可以拓展应用到机载设备上,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早期摩擦失稳故障振动频谱图;
图2为套齿摩擦早期失稳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设计实验器的具体有限元节点划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识别某型航空发动机带套齿转子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具体过程是:
前提: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初始结构特征:
本实施例针对对象为对某涡轴发动机的动力涡轮轴,做几何相似及动力学相似设计后的带套齿连接结构的小型单盘悬臂转子实验器,所述需要确定的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初始结构特征主要指其转子结构参数、套齿连接结构参数以及其他参数。
所述的转子结构参数包括各个轴段的长度、半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悬臂盘的质量、轴心转动惯量和直径转动惯量;确定的过程分别是:
各个轴段的长度、半径通过带套齿连接结构的小型单盘悬臂转子实验器的工程图纸确定,各个轴段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通过查阅《金属材料手册》确定。
本实施例中,得到带套齿连接结构的小型单盘悬臂转子实验器的初始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图4为本设计实验器具体节点划分示意图。
表1带套齿连接结构的小型单盘悬臂转子实验器的轴段设计参数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71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81
所述悬臂盘的质量、轴心转动惯量和直径转动惯量通过计算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悬臂盘的设计图纸,确定该盘的几何尺寸,包括圆盘半径R、圆盘厚度h以及悬臂盘的材料。
通过查阅《金属材料手册》确定悬臂盘的密度ρ。
通过式(3)得到悬臂盘的质量m。通过式(4)得到悬臂盘的轴心转动惯量Ip。通过式(5)得到悬臂盘的直径转动惯量Id
m=ρπR2h (3)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91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92
式中R为悬臂盘半径,h为悬臂盘厚度。
本实施例中得到的悬臂盘的质量、轴心转动惯量以及直径转动惯量如表2所示。
表2带套齿连接结构的小型单盘悬臂转子实验器的悬臂盘参数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093
实施例所使用的套齿结构的设计参数通过带套齿连接结构的小型单盘悬臂转子实验器的工程图纸以及套齿参数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转子系统的其他参数指转子系统的工作转速范围。通过查阅《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来选取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工作转速范围。
本实施例中确定的转子系统工作转速范围为ω∈(0r/min,5500r/min)。
步骤1,计算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
根据本实施例所确定的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转子结构参数,将该系统结构简化为有限元模型。
本实施例中将所确定的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结构简化为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为:将转子轴简化为转子轴梁单元、将悬臂盘简化为刚性悬臂圆盘单元、将动力涡轮后滚子轴承简化为动力涡轮后滚子轴承单元、将套齿连接结构简化为套齿单元。有限元模型参数由步骤1中确定的结构参数给定。
在确定了上述有限元模型以及各有限元模型参数后,利用转子动力学有限元法,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该模型,得到本实施例中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各阶临界转速如表3所示。
表3临界转速分布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101
步骤2,确定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
由公式(1)定义的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为[0.95ncr,ncr],式中ncr为该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临界转速,可以确定本实施例中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为[1886.7r/min,1986r/min],即[31.4Hz,33.1Hz]。
步骤3,采集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数据样本: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系统通过法兰盘与电机柔性连接,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驱动转子系统。在实验过程中,由两支振动位移传感器采集悬臂盘水平及竖直方向的振动信号,有一支光电传感器采集转子系统实时转速。控制变频器使得转子系统从300Rpm开始不断加速,并采集加速过程中的振动数据,记录每一时刻的振动信号以及转速信号。
现有研究表明,带套齿转子系统失稳的失稳门槛转速在一阶临界转速ncr之上,为了提早监测早期失稳故障,定义0.9ncr为一判断指标。本实施例实验过程中,实时判断采集到的转子系统的转速信号,若当下转速大于0.9ncr则进行后续流程步骤,若当前转速小于0.9ncr,则继续拉升转速并继续采集转子系统振动数据。
步骤4,采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当下转速达到所定义的0.9ncr之后,采集并记录步骤2中所确定的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中的信号[31.4Hz,33.1Hz]用于后续判断流程当中。
步骤5,计算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
定义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为Sc,且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102
式中Ω为当下时刻转速,
Figure BDA0003235143790000111
代表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中所有频率成分振动信号的幅值均方根值,E[0.95Ω,1.05Ω]代表了[0.95Ω,1.05Ω]这一频带中所有频率成分振动信号的幅值均方根值。
步骤6,根据特征值判断是否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
定义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临界为0.25,通过对比步骤5计算得到的故障特征值与0.25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若计算得到的Sc小于0.25,则此时没有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返回到步骤4,此时可以继续拉升转速并继续采集转子系统振动数据。若计算得到的Sc大于0.25,则此时出现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需要发出报警并拉停转子系统,并检查套齿齿面及定位面磨损情况。
根据统计实验结果,确定失稳频带范围为[0.95ncr,ncr],确定失稳故障特征值临界为0.25。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失稳频率 失稳频率与临界转速比值 失稳故障特征值
1 32.8Hz 98.8% 2.06
2 31.6Hz 95.2% 0.46
3 32.2Hz 97.6% 1.88
4 31.9Hz 96.1% 0.36
套齿摩擦早期失稳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见附图2。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系统不断拉升转速,并实时计算当下时刻故障特征值。发现在转子系统转速拉升到4043r/min时,此时计算得到的故障特征Sc=0.46,大于0.25,判断发生了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报警并及时拉停转子系统,拉停后检查套齿连接结构磨损情况。检查后发现符合早期失稳的故障特征,说明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判断出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可以避免由早期失稳转变为严重失稳所带来的危害。
至此,完成了本发明所提出的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识别方法的全部流程。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ncr
步骤2:确定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特征频带[0.95ncr,ncr];
步骤3:采集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数据,当转子系统转速大于等于设定转速后,则进行后续流程步骤,否则继续采集转子系统振动数据;
步骤4:对步骤3采集的转子系统转速大于等于设定转速后的转子系统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振动数据的频域成分;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振动数据的频域成分,利用公式
Figure FDA0003235143780000011
计算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值Sc,其中Ω为当其时刻转子系统转速,
Figure FDA0003235143780000012
表示步骤4得到的振动数据的频域成分中,处于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特征频带内的所有振动数据的幅值均方根值,E[0.95Ω,1.05Ω]表示步骤4得到的振动数据的频域成分中,处于[0.95Ω,1.05Ω]频带中的所有振动数据的幅值均方根值;
步骤6,根据步骤5得到的特征值判断是否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若计算得到的Sc小于0.25,则判断此时没有发生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返回步骤3,继续采集转子系统振动数据;若计算得到的Sc大于等于0.25,则判断此时出现套齿摩擦早期失稳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时将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简化为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为:将低压轴简化为若干低压轴梁单元的组合,将高压轴简化为若干高压轴梁单元的组合,将低压风扇简化为柔性低压风扇圆盘单元,将低压涡轮简化为刚性低压涡轮圆盘单元,将风扇前滚子轴承简化为风扇前滚子轴承单元,将低压涡轮后滚子轴承简化为低压涡轮后轴承单元,将高压压气机简化为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将高压涡轮简化为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将高压压气机前滚子轴承简化为高压压气机前滚子轴承单元,将中介滚动轴承简化为中介滚动轴承单元,将套齿连接结构简化为套齿连接单元,将机匣简化为无质量机匣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时,有限元模型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材料密度、高压轴梁单元直径、低压轴梁单元内径、低压轴梁单元外径、阻尼、柔性低压风扇圆盘单元质量、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质量、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质量、刚性低压涡轮圆盘单元质量、柔性低压风扇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刚性低压涡轮圆盘单元转动惯量、套齿连接结构单元刚度、套齿连接结构单元阻尼、间隙最小值、中介滚动轴承单元位置、柔性风扇低压圆盘单元位置、低压涡轮圆盘单元位置、风扇前滚子轴承单元位置、低压涡轮后轴承单元位置、高压压气机前滚子轴承单元位置、刚性高压压气机圆盘单元位置、刚性高压涡轮圆盘单元位置、套齿连接结构单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设定转速为0.9nc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步骤3采集的转子系统转速大于等于设定转速后的转子系统振动数据按照每秒进行划分,选取每秒前若干个周期的振动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得到振动数据的频域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选取每秒前16个周期的振动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
CN202110999350.3A 2021-08-29 2021-08-29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Active CN113804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9350.3A CN113804425B (zh) 2021-08-29 2021-08-29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GB2209702.6A GB2610281B (en) 2021-08-29 2022-07-01 Method for identifying early frictional instability faults of a spline joint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9350.3A CN113804425B (zh) 2021-08-29 2021-08-29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4425A CN113804425A (zh) 2021-12-17
CN113804425B true CN113804425B (zh) 2022-06-14

Family

ID=7889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9350.3A Active CN113804425B (zh) 2021-08-29 2021-08-29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4425B (zh)
GB (1) GB2610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4187B (zh) * 2022-01-05 2022-12-0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辨识啮合刚度的齿轮故障分类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6090118A (zh) * 2022-12-08 2023-05-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考虑平行不对中的花键齿上应力数值计算方法
CN118838183B (zh) * 2024-09-19 2024-12-03 常熟理工学院 使役状态下浮动花键-轴系自激失稳行为建模与调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6816A (zh) * 2016-11-17 2017-08-11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CN109934206A (zh) * 2019-04-08 2019-06-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非平稳工况下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CN110131193A (zh) * 2018-02-02 2019-08-16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喘振故障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0470475A (zh) * 2019-09-04 2019-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早期微弱故障诊断方法
CN111337250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广州大学 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床状态故障诊断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8939B2 (ja) * 2002-05-24 2004-09-2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機械の軸振動解析による状態診断方法及び装置
AU2015201595A1 (en) * 2015-03-27 2016-10-13 Tensor Systems Pty Ltd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CN110082103B (zh) * 2018-04-26 2020-12-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轮机喷嘴配汽轴系失稳故障预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6816A (zh) * 2016-11-17 2017-08-11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CN110131193A (zh) * 2018-02-02 2019-08-16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喘振故障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9934206A (zh) * 2019-04-08 2019-06-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非平稳工况下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CN110470475A (zh) * 2019-09-04 2019-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早期微弱故障诊断方法
CN111337250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广州大学 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床状态故障诊断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2209702D0 (en) 2022-08-17
GB2610281B (en) 2024-06-12
GB2610281A (en) 2023-03-01
CN113804425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04425B (zh) 套齿连接结构早期摩擦失稳故障识别方法
CN101266197B (zh) 一种检测发动机轴承损坏的方法
CN108918066B (zh) 一种止口连接结构转子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CN110702394A (zh) 一种基于振动变化特征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
CN114117862A (zh) 一种发动机整机振动测点选取方法和系统
Marticorena et al. Rolling bear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based on cage rotation analysis and acoustic emission
CN202417987U (zh) 风机故障诊断与试验装置
CN111521399B (zh) 一种基于峭度指标与包络谱的空间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
CN1086808C (zh) 基于扭振的回转机械状态监测方法
JP6716080B2 (ja) 回転機械およびそのような機械を含むエネルギー変換のための設備
CN113899539A (zh) 一种双转子轴承机匣实验系统
CN115235764B (zh) 一种直升机超临界浮动花键轴的自激振动试验方法
CN113739979B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轴锁紧螺母动态力矩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5931335A (zh) 一种汽轮机主轴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CN118057140A (zh) 一种机器人减速器寿命和传动误差测试装置及方法
Lu et al. Research on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of dynamometer in aero-engine test bed
Rahman et 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500 MW steam turbine by condi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using vibration analysis method
CN115217533A (zh) 使用磁致伸缩感测的闭环控制
CN109630450B (zh) 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离心压缩机组停机保护方法
GANDHI Coast-down time monitoring for defect detection in rotating equipment
CN115493850A (zh) 航空发动机碰摩分析方法和装置
JP2020204555A (ja) 回転機械の異常診断方法
Ur Rahman et 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500MW Steam Turbine by Condi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Using Vibration Analysis Method
Hongyuan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il Film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Unit Bearing Bush Based on Stress Wave Technology
CN109751513B (zh) 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离心压缩机组智能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Yanai

Inventor after: Wang Tong

Inventor after: Xu Fujian

Inventor after: Ai X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anai

Inventor before: Wang Tong

Inventor before: Xu Fujian

Inventor before: Ai 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