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0243B -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90243B CN113790243B CN202111169103.7A CN202111169103A CN113790243B CN 113790243 B CN113790243 B CN 113790243B CN 202111169103 A CN202111169103 A CN 202111169103A CN 113790243 B CN113790243 B CN 1137902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core
- gasket
- piston
- piston rod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23 defe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3—Means for adjusting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by varying fluid viscosity, e.g. electromagnetically
- F16F9/535—Magnetorheological [MR] fluid dampers
- F16F9/537—Magnetorheological [MR] fluid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valve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 ro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于所述下压紧垫片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垫圈,通过改变垫圈厚度可以调整磁场的宽度,从而改变磁场强度,其灵活性更强,更实用,适用范围更广,所述阀芯与所述垫圈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通过密封层设置可以起到阀芯与垫圈之间的固定,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磁流变液从阀芯与垫圈之间的缝隙间进入中心孔内,也可以隔断了磁流变液与励磁线圈的接触,省去了于励磁线圈外部套设密封部件的工序,其生产工艺包括有备料→阀芯加工→活塞杆加工→绕励磁线圈→组装,其中组装的过程中通过组装设备进行自动化组装,大大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产量更高,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振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交通、国防、机械加工、建筑结构以及汽车等领域出现的振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比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颠簸和振动,从而降低了乘坐舒适性,为了克服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悬架上一般都会设置磁流变阻尼器,从而达到减振效果,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座椅系统舒适性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在车辆座椅悬置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使得其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市场需求度也越来越大。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它主要是通过给阻尼活塞绕线槽内的励磁线圈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产生磁场使得流经液流通道内的磁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动态改变输出阻尼力。磁流变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动态范围宽,响应速度快、阻尼连续可调的突出优点,而阻尼活塞是其中重要的部件之一,而目前市场上阻尼活塞的生产均是人工进行组装,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包括有活塞头以及固定于活塞头一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包括有活塞套、阀芯、励磁线圈、上压紧垫片和下压紧垫片,所述下压紧垫片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阀芯与所述垫圈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励磁线圈经由引线与外部相应供电设备连接,所述阀芯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活塞杆中心开设有用于容纳引线的通孔,所述引线穿过中心孔与通孔延伸至活塞杆外。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孔径,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内螺纹,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活塞头的一端上布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上压紧垫片密封套设于活塞杆上且紧贴于所述阀芯的上端面并与所述阀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下压紧垫片紧贴垫圈的下端面并与所述垫圈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阀芯与所述活塞套间隙配合,所述阀芯的上端面、所述垫圈的下端面及密封层和所述活塞套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磁流变液的流动通道,所述上压紧垫片和所述下压紧垫片上均开设有呈环状分布的流动通孔。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备料,准备阀芯、活塞杆、活塞套、垫圈、密封层、上压紧垫片以及下压紧垫片;
S2:阀芯加工,在阀芯中心位置处加工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内加工有内螺纹;
S3:活塞杆加工,在活塞杆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
S4:绕励磁线圈,在经过步骤S2加工后的阀芯上绕设绕励磁线圈,并在励磁线圈的两端分别焊接上引线;
S5:组装,将经过步骤S3加工后的活塞杆通过组装设备安装于经过步骤S4绕设有励磁线圈的阀芯上,再将垫圈设于阀芯下端面并通过密封层进行固定后塞于活塞套内,并在阀芯的上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压紧垫片进行上端面的固定,再于垫圈的下端面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自动进料区、组装区、自动拨料区以及自动出料区;
所述组装区包括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上开设有能够定位阀芯位置并使引线能够自由下垂的放置槽,所述圆形转盘上方设有能够夹紧阀芯的外圆周壁将其进行固定并带动阀芯旋转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圆形转盘下方设有能够将自由下垂的引线箍于一定空间内并能够沿阀芯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移动直至箍住引线下端部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机构下方设有能够夹紧活塞杆并推动活塞杆自下而上移动使引线穿过活塞杆的通孔并顶紧阀芯开设有内螺纹的端面并继续向上移动的第三夹持机构;
所述自动拨料区包括有升降旋转气缸以及固定于升降旋转气缸活动端上的拨动装置,所述拨动装置包括有进料拨杆以及出料拨杆。
作为优选,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夹持装置以及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气动夹爪以及驱动气动夹爪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有电磁吸盘以及能够被电磁吸盘吸附的吸附底座,所述吸附底座上固定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有从所述引线的径向箍住引线的弧形的第二夹持片以及驱动第二夹持片径向移动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三气动夹爪以及驱动第三气动夹爪沿着所述阀芯轴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进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进料输送带,两个所述进料输送带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自由垂放的进料输送通道;
所述自动出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出料输送带,两个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自由垂放的出料输送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于所述下压紧垫片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垫圈,通过改变垫圈厚度可以调节磁场强度,其灵活性更强,实用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所述阀芯与所述垫圈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通过密封层设置可以起到阀芯与垫圈之间的固定,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磁流变液从阀芯与垫圈之间的缝隙间进入中心孔内,也可以隔断了磁流变液与励磁线圈的接触,省去了于励磁线圈外部套设密封部件的工序。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包括有活塞头以及固定于活塞头一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包括有活塞套、阀芯、励磁线圈、上压紧垫片、垫圈和下压紧垫片,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单便捷,生产过程中组装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规模化生产。
(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包括有备料→阀芯加工→活塞杆加工→绕励磁线圈→组装,整个工艺流程简单,产量高,同时传统的组装工序均是人工进行组装,因为引线的柔性与任意伸展或弯曲性,使得其自动穿过活塞杆的工序为组装的难点,没有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穿引线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从而必须采用人工组装,使得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本发明的组装设备解决了现有的难度,能够实现引线穿过活塞杆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实现了自动化组装,大大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产量更高,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包括有组装设备,所述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自动进料区、组装区、自动拨料区以及自动出料区,通过自动进料区与自动出料区配合自动拨料区,能够同步实现进料与出料两道工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同时组装区圆形转盘、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以及第三夹持机构,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将阀芯位于圆形转盘上方的部分夹持固定,通过第二夹持机构将自由下垂的引线箍于第二夹持片内,吸附底座能够沿阀芯的轴心方向沿着滑轨自上而下移动将引线进行理顺并箍住引线下端部,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能够将活塞杆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在沿着阀芯的轴心方向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托动卡于第三夹持机构上的吸附底座进行同步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引线逐渐进入活塞杆内部,直至活塞杆的上端抵紧于阀芯的下端面,且此时第一夹持机构带动阀芯旋转,活塞杆在第三夹持机构的推动下继续上移,从而实现了两者的螺纹安装,解决了传统的组装工序由于引线的柔性与任意伸展或弯曲性,使得其自动穿过活塞杆的工序为组装的难点,无法实现自动化将引线穿过活塞杆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从而必须采用人工组装,使得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活塞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压紧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组装设备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夹持机构将阀芯进行夹持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夹持机构将引线的下端部进行夹持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夹持机构向上移动并且抵紧于阀芯的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夹持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自动拨料区拨料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自动拨料区拨料后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圆形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活塞头1、活塞杆2、活塞套3、阀芯4、励磁线圈5、引线6、环形套32、上压紧垫片7、流动通孔71、垫圈9、下压紧垫片8、进料输送带a1、出料输送带a2、圆形转盘a3、放置槽a31、升降旋转气缸a4、进料拨杆a41、出料拨杆a42、吸附底座a61、第二夹持片a63、滑轨a8、气动夹爪a5、电磁吸盘a6、第二驱动机构a62、第三气动夹爪a7、第三驱动机构a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12所示,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其包括有活塞头1以及同轴固定于活塞头1一端的活塞杆2,所述活塞头1包括有活塞套3以及设于活塞套3内的圆柱状的阀芯4,所述阀芯4的外侧壁上远离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处开设有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内绕设有励磁线圈5,所述励磁线圈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引线6,且经由引线6与外部相应供电设备连接(图中未示出),所述阀芯4通过上压紧垫片7和下压紧垫片8固定于活塞套3内,所述阀芯4与下压紧垫片8之间设有垫圈9,所述阀芯4与所述垫圈9组成“工”字型结构,其中部成型的凹陷处套设有密封层10,所述密封层10用于阀芯4与垫圈9之间的固定,同时所述密封层10还可以防止磁流变液从阀芯4与垫圈9之间的缝隙间进入中心孔内,也省去了于励磁线圈5外部套设密封部件用于保护励磁线圈5,所述密封层10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垫圈9的厚度为B,所述阀芯4上的励磁线圈5绕设的长度为A,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需的磁场强度的需求而调整垫圈9的厚度,即若需要减小磁场强度时,则绕设的励磁线圈5的长度A的尺寸减小,相应地选择厚度B更厚的垫圈9,若需要增强磁场强度时,则绕设的励磁线圈5的长度A增长,相应地选择厚度B更薄的垫圈9,通过改变垫圈9厚度的调节可以调节磁场的宽度从而调整磁场强度,其灵活性更强,实用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所述阀芯4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活塞杆2中心开设有用于容纳引线6的通孔,所述引线6穿过中心孔与通孔延伸至活塞杆2外,所述活塞套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套设有环形套32,结构简单,连接结构简单便捷,生产过程中组装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地,所述活塞杆2与所述活塞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径,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内螺纹,所述活塞杆2靠近所述活塞头1的一端上布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利于其生产过程中的组装。
具体地,所述上压紧垫片7密封套设于活塞杆2上且紧贴于所述阀芯4的上端面并与所述阀芯4通过螺钉固定,所述阀芯4的下端面上设有垫圈9,所述下压紧垫片8紧贴垫圈9的下端面并与所述垫圈9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阀芯4、垫圈9分别与所述活塞套3间隙配合,所述阀芯4的上、下两个端面及侧柱面和所述活塞套3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磁流变液的流动通道,所述上压紧垫片7和所述下压紧垫片8上均开设有呈环状分布的流动通孔71,通过垫圈9厚度的调节可以调节磁场强度,将本发明的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组装到磁流变阻尼器中后,当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在磁流变阻尼器中朝下压紧垫片8方向运动时,磁流变液从下压紧垫片8上的呈环状分布的流动通孔71进入活塞套3内,沿着阀芯4一端的平面和下压紧垫片8之间的间隙呈辐射状流动,然后进入活塞套3和阀芯4侧柱面之间的环形通道,通过上压紧垫片7与阀芯4另一端平面之间的间隙,最后从上压紧垫片7上的流动通孔71流出。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生产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备料,准备阀芯4、活塞杆2、活塞套3、垫圈9、上压紧垫片7以及下压紧垫片8;
S2:阀芯4加工,在阀芯4中心位置处加工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内加工有内螺纹;
S3:活塞杆2加工,在活塞杆2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
S4:绕励磁线圈5,在经过步骤S2加工后的阀芯4上绕设绕励磁线圈5,并在励磁线圈5的两端分别焊接上引线6;
S5:组装,将经过步骤S3加工后的活塞杆2通过组装设备安装于经过步骤S4绕设有励磁线圈5的阀芯4上,再将安装有活塞杆2的阀芯4塞于活塞套3内,并在阀芯4的上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压紧垫片7进行上端面的固定,再于阀芯4的下端面上依次安装垫圈9和下压紧垫片8并通过螺钉进行下端面的固定,从而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制作完成,整个工艺流程简单,产量高,同时传统的组装工序均是人工进行组装,因为引线的柔性与任意伸展或弯曲性,使得其穿过活塞杆的工序为组装的难点,没有任何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穿引线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从而必须采用人工组装,使得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本发明的组装设备解决了现有的难度,能够实现引线穿过活塞杆并将活塞杆组装于阀芯上,实现了自动化组装,大大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产量更高,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地,所述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自动进料区、组装区、自动拨料区以及自动出料区;
所述自动进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进料输送带a1,两个所述进料输送带a1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6自由垂放的进料输送通道,两个所述进料输送带a1托住阀芯4,阀芯4的引线6自由垂放于进料输送通道内,通过进料输送带a1的输送向组装区移动,且所述阀芯间隔放置于进料输送带a1上,且进料输送带a1上靠近所述旋转转盘处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所述组装区包括有圆形转盘a3,所述圆形转盘a3的圆周边缘处开设有能够定位阀芯4位置并使引线6能够自由下垂的放置槽a31,且所述圆形转盘a3上的放置槽a31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其中一个放置槽a31的槽口对准所述进料输送带a1之间的进料输送通道,且圆形转盘a3的高度等于或者略低于进料输送带a1的高度,从而利于阀芯4进入放置槽a31内,其沿着圆形转盘a3旋转方向的下一个放置槽a31用于出料,其槽口对准两个出料输送带a2之间的出料输送通道,其余的放置槽a31为等待进料做准备,且所述圆形转盘a3每次旋转的角度是一致的,且每次旋转后总有一个放置槽a31的槽口对准进料输送通道,且其旋转方向的下一个放置槽a31的槽口对准出料输送通道,从而能够在上料的同时同步进行出料动作,提供工作效率;
所述圆形转盘a3上方设有能够夹紧阀芯4的外圆周壁将其进行固定并带动阀芯4旋转的第一夹持机构;
所述圆形转盘a3下方设有能够将自由下垂的引线6箍于一定的狭小的空间内且该空间小于所述活塞杆2的通孔直径,并能够沿阀芯4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移动将引线6进行理顺并箍住引线6下端部的第二夹持机构;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机构下方设有能够夹紧活塞杆2并推动活塞杆2自下而上移动使引线6穿过活塞杆2的通孔并顶紧阀芯4开设有内螺纹的端面并继续向上移动的第三夹持机构,且此时活塞杆2的轴心线与阀芯4的轴心线同轴;
所述自动拨料区包括有升降旋转气缸a4以及固定于升降旋转气缸a4活动端上的拨动装置,所述拨动装置包括有进料拨杆a41以及出料拨杆a42,当需要进料时,升降旋转气缸a4上升并旋转相应的角度,且此时进料拨杆a41旋转至进料输送带a1上方且位于最靠近圆形转盘a3的阀芯4与阀芯4之间的间隔处,如图10所示,与此同时,出料拨杆a42位于靠近自动出料区的阀芯4的边缘上方,接着升降旋转气缸a4下降,然后反向旋转,进料拨杆a41将阀芯4拨入放置槽a31内,而出料拨杆a42将组装完成的阀芯4拨到出料输送带a2上,此时的状态如图11所示,通过自动拨料区的设置能够同步实现进料与出料,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自动出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出料输送带a2,两个所述出料输送带a2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6自由垂放的出料输送通道,通过出料输送带a2移动将阀芯4送入下一道工序。
具体地,所述放置槽a31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活塞杆2的直径,从而便于活塞杆2穿过放置槽a31组装于阀芯4上。
具体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夹持装置以及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气动夹爪a5以及驱动气动夹爪a5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气动夹爪a5为本领域常规设备,故不多加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有电磁吸盘a6以及能够被电磁吸盘a6吸附的吸附底座a61,通过电磁吸盘a6通电与断电的控制从而能够实现是否对吸附底座a61进行固定,所述电磁吸盘a6固定于机架上且为本领域常规设备,故不多加赘述,所述吸附底座a61两侧滑动连接于滑轨a8内,所述滑轨a8固定于机架上,通过滑轨a8的设置能够保证在电磁吸盘a6断电的情况下,吸附底座a61由于重力的作用,自上而下滑落时,是在限定的轨迹范围内,吸附底座a61上固定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有从所述引线6的径向箍住引线6的弧形的第二夹持片a63以及驱动第二夹持片a63径向移动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a6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a62可以为伸缩电杆或者伸缩气缸,通过第二驱动机构a62的驱动使得两个第二夹持片a63相向运动并且能够将引线6进行束缚,当电磁吸盘a6断电后,吸附底座a61自上而下沿着滑轨a8下落,并且能够自上而下将引线6束缚并且其最下端部也能够被束缚于第二夹持片a63内不会向外弯折或者任意伸展,利于后续将引线6穿于活塞杆2内的工序的操作。
具体地,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三气动夹爪a7以及驱动第三气动夹爪a7于第三滑轨内沿着所述阀芯4轴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a71,所述第三气动夹爪a7即本领域的气动夹爪,为常规设备,故不多加赘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a71可以为伸缩气缸。
具体地,处于夹持状态的两个第二夹持片a63所组成的夹持空间的轴心与活塞杆2的轴心以及阀芯4的轴心处于同一位置处,且两个第二夹持片a63所组成的夹持空间的直径小于活塞杆2的通孔的直径,从而利于引线6穿入活塞杆2内。
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步:阀芯4间隔于进料输送带a1上输送;
第二步:当位置感应器感应到阀芯4时,此时进料输送带a1停止输送,升降旋转气缸a4上升并旋转相应的角度,此时进料拨杆a41位于进料输送带a1上方且位于阀芯4与阀芯4之间的间隔处,如图10所示,与此同时,出料拨杆a42位于靠近自动出料区的阀芯4的边缘上方,接着升降旋转气缸a4下降,然后反向旋转,进料拨杆a41将阀芯4拨入放置槽a31内,而出料拨杆a42将组装完成的阀芯4拨到出料输送带a2上,此时的状态如图11所示;
第三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夹持装置向阀芯方向移动,并且气动夹爪a5将阀芯进行夹持固定,第三夹持机构将活塞杆2进行夹持固定;
第四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a62的驱动使得两个第二夹持片a63相向运动并且能够将引线6进行束缚,如图6所示;
第五步:电磁吸盘a6断电,吸附底座a61自上而下沿着滑轨a8下落,并且能够自上而下将引线6束缚并且其最下端部也能够被束缚于第二夹持片a63内不会向外弯折或者任意伸展,且此时吸附底座a61由于被活塞杆2卡住而无法继续下落,如图7所示;
第六步:第三驱动机构a71工作,将活塞杆2以及卡于活塞杆2上的吸附底座a61向阀芯4方向推动的过程中,所述引线6逐步进入活塞杆2内,当吸附底座a61被托起至电磁吸盘a6处时,第三驱动机构a71停止工作,此时电磁吸盘a6通电,将吸附底座a61进行吸附固定,并且第二驱动机构a62驱动使两个第二夹持片a63反向运动,对引线6的束缚解除后,第三驱动机构a71继续工作,将活塞杆2抵紧阀芯4的下端面,如图8所示,且此时第一夹持机构驱动阀芯4旋转,并且活塞杆2随着阀芯4的旋转继续上移将两者进行螺纹固定;
第七步:当组装完成后,第一夹持机构上移,第三夹持机构下移,回归初始位置,为下一个阀芯4与活塞杆2的组装做准备;
第八步:圆形转盘a3旋转相应的角度,此时卡接有刚组装完成的阀芯的放置槽a31的槽口旋转至对准出料输送通道处;处于等待进料状态的放置槽a31的槽口旋转至对准进料输送通道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包括有活塞头(1)以及固定于活塞头(1)一端的活塞杆(2),所述活塞头包括有活塞套(3)、阀芯(4)、励磁线圈(5)、上压紧垫片(7)和下压紧垫片(8),所述下压紧垫片(8)与所述阀芯(4)之间设有垫圈(9),所述阀芯(4)与所述垫圈(9)通过套设于两者外侧壁上的密封层(10)进行密封连接;
该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S1:备料,准备阀芯(4)、活塞杆(2)、活塞套(3)、垫圈(9)、上压紧垫片(7)、密封层(10)以及下压紧垫片(8);
S2:阀芯(4)加工,在阀芯(4)中心位置处加工有中心孔,并在中心孔内加工有内螺纹;
S3:活塞杆(2)加工,在活塞杆(2)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
S4:绕励磁线圈(5),在经过步骤S2加工后的阀芯(4)上绕设绕励磁线圈(5),并在励磁线圈(5)的两端分别焊接上引线(6);
S5:组装,将经过步骤S3加工后的活塞杆(2)通过组装设备安装于经过步骤S4绕设有励磁线圈(5)的阀芯(4)上,再将垫圈(9)设于阀芯(4)下端面并通过密封层(10)进行固定后塞于活塞套(3)内,并在阀芯(4)的上端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上压紧垫片(7)进行上端面的固定,再于垫圈(9)的下端面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所述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自动进料区、组装区、自动拨料区以及自动出料区;
所述组装区包括有圆形转盘(a3),所述圆形转盘(a3)的圆周边缘处开设有能够定位阀芯(4)位置并使引线(6)能够自由下垂的放置槽(a31),所述圆形转盘(a3)上方设有能够夹紧阀芯(4)的外圆周壁将其进行固定并带动阀芯(4)旋转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圆形转盘(a3)下方设有能够将自由下垂的引线(6)箍于一定空间内并能够沿阀芯(4)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移动直至箍住引线(6)下端部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下方设有能够夹紧活塞杆(2)并推动活塞杆(2)自下而上移动使引线(6)穿过活塞杆(2)的通孔并顶紧阀芯(4)开设有内螺纹的端面并继续向上移动的第三夹持机构;
所述自动拨料区包括有升降旋转气缸(a4)以及固定于升降旋转气缸(a4)活动端上的拨动装置,所述拨动装置包括有进料拨杆(a41)以及出料拨杆(a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5)经由引线(6)与外部相应供电设备连接,所述阀芯(4)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活塞杆(2)中心开设有用于容纳引线(6)的通孔,所述引线(6)穿过中心孔与通孔延伸至活塞杆(2)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与所述活塞头(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径,且其靠近所述活塞杆(2)一端的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内螺纹,所述活塞杆(2)靠近所述活塞头(1)的一端上布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垫片(7)密封套设于活塞杆(2)上且紧贴于所述阀芯(4)的上端面并与所述阀芯(4)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下压紧垫片(8)紧贴垫圈(9)的下端面并与所述垫圈(9)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阀芯(4)与所述活塞套(3)间隙配合,所述阀芯(4)的上端面、所述垫圈(9)的下端面及密封层(10)和所述活塞套(3)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磁流变液的流动通道,所述上压紧垫片(7)和所述下压紧垫片(8)上均开设有呈环状分布的流动通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夹持装置以及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气动夹爪(a5)以及驱动气动夹爪(a5)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有电磁吸盘(a6)以及能够被电磁吸盘(a6)吸附的吸附底座(a61),所述吸附底座(a61)上固定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有从所述引线(6)的径向箍住引线(6)的弧形的第二夹持片(a63)以及驱动第二夹持片(a63)径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a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三气动夹爪(a7)以及驱动第三气动夹爪(a7)沿着所述阀芯(4)轴向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a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进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进料输送带(a1),两个所述进料输送带(a1)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6)自由垂放的进料输送通道;
所述自动出料区包括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出料输送带(a2),两个所述出料输送带(a2)之间成型有便于引线(6)自由垂放的出料输送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9103.7A CN113790243B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69103.7A CN113790243B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90243A CN113790243A (zh) | 2021-12-14 |
CN113790243B true CN113790243B (zh) | 2022-10-18 |
Family
ID=7918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69103.7A Active CN113790243B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90243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42480Y (zh) * | 2002-05-30 | 2003-04-02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双筒滑阀式磁流变减振器 |
CN102112776A (zh) * | 2008-06-02 | 2011-06-29 | 洛德公司 | 具有增大的开启屈服强度的磁流变流体阻尼器 |
CN102700050A (zh) * | 2012-05-03 | 2012-10-03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线圈组件注塑加工工艺 |
CN105736624A (zh) * | 2016-05-12 | 2016-07-06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具有单向阻尼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 |
CN208381187U (zh) * | 2018-07-10 | 2019-01-15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具有多段有效阻尼长度的并联式磁流变阻尼器 |
EP3771845A1 (en) * | 2019-08-02 | 2021-02-03 |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 Magnetorheological hydraulic damper with passive damping chamber |
-
2021
- 2021-10-08 CN CN202111169103.7A patent/CN1137902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42480Y (zh) * | 2002-05-30 | 2003-04-02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双筒滑阀式磁流变减振器 |
CN102112776A (zh) * | 2008-06-02 | 2011-06-29 | 洛德公司 | 具有增大的开启屈服强度的磁流变流体阻尼器 |
CN102700050A (zh) * | 2012-05-03 | 2012-10-03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磁流变减振器的电磁线圈组件注塑加工工艺 |
CN105736624A (zh) * | 2016-05-12 | 2016-07-06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具有单向阻尼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 |
CN208381187U (zh) * | 2018-07-10 | 2019-01-15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具有多段有效阻尼长度的并联式磁流变阻尼器 |
EP3771845A1 (en) * | 2019-08-02 | 2021-02-03 |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 Magnetorheological hydraulic damper with passive damping chamb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90243A (zh) | 202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90243B (zh) | 一种磁流变减振器阻尼活塞及其生产工艺 | |
CN111843573A (zh) | 一种用于薄壁套筒的夹持装置 | |
CN103512289B (zh) | 膨胀阀阀体固定结构 | |
CN209829352U (zh) | 一种车轮装饰环喷涂定位夹具 | |
CN203685955U (zh) | 一种伸缩式磁力撑杆 | |
CN214213514U (zh) | 一种双扭簧夹具 | |
CN209105251U (zh) | 手机支架的夹头和手机支架 | |
CN103591201A (zh) | 一种伸缩式磁力撑杆 | |
CN108907667B (zh) | 一种二极磁辊的自动定向方法 | |
CN212848036U (zh) | 一种绕线治具 | |
CN116475752A (zh) | 一种燃气调压器金属外壳组装加工设备及方法 | |
CN214212032U (zh) | 一种小型带节距异形双扭簧夹具 | |
CN213988592U (zh) | 一种线圈生产用的高效绕线设备 | |
CN210476874U (zh) | 一种压缩机活塞环支撑装置 | |
CN106429622A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19107210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机引出线 | |
CN222213907U (zh) | 一种电感器线圈及电感器 | |
CN115831594B (zh) | 一种低泄露电流变压器制造用线圈自动绕线装置 | |
CN206265134U (zh) | 一种转向泵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 |
CN220651802U (zh) | 一种便于装配的变压器线圈骨架 | |
CN219329175U (zh) | 一种抗干扰线圈模块及装置 | |
CN222448055U (zh) | 一种弹簧生产夹具 | |
CN114141529B (zh) | 一种用于脉冲磁体线圈的绕制工装及绕制方法 | |
CN222052846U (zh) | 一种带夹紧件的步进电机 | |
CN212858452U (zh) | 一种扬声器生产用的精准定位式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